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粒度大小对色料发色的影响

粒度大小对色料发色的影响

粒度大小对色料发色的影响
粒度大小对色料发色的影响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粒度大小对色料发色的影响

学院:理学院

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学号: 2011294112 学生姓名:杨雄威

指导教师:吴艳平教授

二〇一五年五月

摘要

色料的发色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色料粒度的大小与色料的发色有着较大的影响,大部分色料在粒度越小时,对其发色越好。本文运用平行对比实验对色料在不同粒度时,观察色料的发色情况,其中选取了三种不同色料,分别是Cr-Fe-Zn釉用黄棕色料、Zr-Co-Ni-Si釉用灰色色料、Cr-Fe-Ni-Co釉用钴黑色料。同时也研究色料在透明釉和乳白釉两种不同基础釉中粒度的变化看其色料的发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色料对粒度大小的要求不同,在两种不同的基础釉中,色料的发色深浅有差异。三种色料都是在色料粒度越小时,对其发色越好,其中灰色色料在透明釉中粒度越小时,对其发色越差。

关键词:粒度,色料,基础釉,发色

Abstract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color

YANG Xiong-wei

Pigment of the hair color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 pigment particle size and the size of the pigment of hair color has a great influence, most of the pigment in the particle size is smaller, the hair color is better. In this paper, the parallel experiment of pigment in different granularity, observe the pigment of hair color, select on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colors, respectively is glaze Cr-Fe-Zn with yellow brown pigment, Zr-Co-Ni-Si glaze with gray pigment, Cr-Fe-Ni-Co glaze cobalt black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to study the hair color of the pigment pigment changes in two kinds of different granularity based transparent glaze and glaze opaque glaz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color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particle size, in two different basic glaze, pigment of hair color depth difference. Three kinds of pigments are in the pigment particle size is smaller, the hair color is better, the gray pigment in the transparent glaze particle size is smaller, the hair color is worse.

Keywords:The size;color;basic glaze;hair color

目录

1 引言 (1)

1.1陶瓷色料的呈色机理 (1)

1.2陶瓷颜料结构形貌与颜色性能 (2)

1.3透明釉与乳白釉 (2)

2实验方法 (3)

2.1实验仪器 (3)

2.2实验药品 (3)

2.3样品的制备 (3)

2.3.1色料的制备 (3)

2.3.2釉浆的制备 (4)

2.3.3样砖的制备 (5)

2.4样品的测量 (5)

2.4.1样砖的发色测量 (5)

2.4.2色料的粒度侧量 (5)

3结果与讨论 (5)

3.1样品的粒度与其色度值 (5)

3.2色料粒度大小与不同色料色度的关系 (7)

4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11)

4.1结论 (11)

4.2存在的问题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粒度大小对色料发色的影响

姓名:杨雄威学号:2011294112 班级:化学1班

1 引言

色料在釉中发色的影响因素有不少, 除了基本的色料配方、所用原材料的化学组成、矿化剂类型、煅烧温度等一些因素外 , 色料后期加工的粒度分布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现实社会中,有材料、能源、医药、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建筑及环保等诸多领域都与材料的粒度分析[1]相关。因此粒度的大小对色料的发色的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陶瓷釉用色料是以颗粒状态分散在釉中,靠其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及反射而发色的一种无机物质。色料的最终发色受其本身的功能、所用基础釉的成分及工艺过程的影响,里面有产品粒度的影响被广泛关注,本实验选用几种常见的色料采用平行对比实验方法对不同粒度的发色情况进行探讨。

1.1陶瓷色料的呈色机理

陶瓷色料除少许是金属外(如金水中的金),其它均为离子晶体。我们可从以下两个地方来剖析陶瓷色料的呈色机理[2]。

(1)呈色离子单独存在时的呈色:呈色离子通常是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呈色原因是因为过渡金属离子都具有4s1-23d x型电子结构,稀土金属离子具有6s1-25d1-4f x型电子结构,它们最外层的s层和次外层的d层,还是从最外层向内算的第三层的f层上均未充满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不稳定,便于在各层的次亚层间发生跃迁。跃迁就是这些未成对电子受可见光光能的激发,从能低(E1)轨道跃迁到能高(E2)轨道,即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所致。因此只要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差(即ΔE=E2-E1=hυ)处于可见光能范围时,对应波长的单色光即被吸收而呈未被吸收的光的颜色,从而使该离子呈色。例,Co3+(3d3),它吸收除绿光以之外的色光,强反射绿光而呈现绿色;V4+(3d1)反射蓝光而呈蓝色;V3+(3d2)显绿色;Ti3+(3d1)显蓝紫色;Fe2+(3d6)显绿色;Fe3+(3d5)显黄色;Cu2+ (3d9)为蓝色。

(2)离子晶体(色料)的发色;以离子晶体(色料)中的着色离子,其呈色不仅仅在于上述离子的种类与电价,而且还与着色离子中的配位数、极化能力以及其周围离子对它的作用息息相关。相同的道理,有时某些离子是无色的,结成某种离子的化合物,又有可能会

使之变成有色的化合物。故此,在上面所讲离子的光谱项色调说不定就是含有该离子色料的色调,从而可见,着色离子在离子晶体(色料)中的呈色情况极其复杂。一般可出现以下的情况:①无色离子构成的有色化合物:例如,V5+(3d0)为无色,但V2O5却为黄橙色;Cu+(3d10)为无色,但Cu2O却为红色。②离子价高或离子半径小的离子,其荷电多,故对同一阴离子而言,互相极化力也强,从而吸收较小能量的长波,呈现短波长的光色。例,Ti4+O2、V5+O5、Cr6O3与Mn2O7,同一阴离子,颜色分别为白色、橙色、暗紫红色与紫红色。

③同一阳离子,也会因阴离子种类不同而使化合物发色不同。如AgCl无色,而AgI却为黄色。④稀土金属离子发生跃迁的电子在4f层上,而过渡金属离子发生跃迁的电子在3d 层上,从而,稀土金属离子的跃迁电子不易受邻近离子的影响,发色较稳,色调较平和,但是却缺少光亮;过渡金属离子的跃迁离子易受邻近离子的影响,呈色稳定性相对来说较差。

⑤某些填隙式固溶体,其着色离子呈现该离子单独存在时的色调。例,钒锆蓝,它是V4+离子(蓝色)固溶在ZrSiO4晶格中的色料(蓝色)。某些分散载体结构型色料,如钒锆黄,它是V2O5(V5+-O-V5+的聚钒酸盐为黄色和褐色)悬浮在ZrO2晶体上的色料(黄色);又比如钒锡黄,它是V2O5(黄色)悬浮在SnO2晶上的色料。它们都是色料的色调与内部的着色氧化物的色调似的例子。

1.2陶瓷颜料结构形貌与颜色性能[3]

颜料的应用不仅取决于颜料的组成,也与颜料的晶体结构,颜料微观形貌颗粒大小息息相关,大小处在纳米级的颜料粉体.具有纳米粉体所专有的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此颜料颗粒达到纳米级后有更理想的显色和鲜艳度另外,纳米介孔构粉体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和大量结构缺陷,往往会有特别的颜色效果.因此,陶瓷颜料的颗粒微观形貌与颜色性能研究必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指标并大大拓展陶瓷颜料的采用范围。当前,设计和可控构筑具有一定微观形貌结构的纳米粉体原料已经成为纳米材料与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间研究比较多的是ZnO[4-6]、TiO2[7]、SnO[8-10]、 CeO2[11]、Al2O3[12] 等氧化物及其掺杂固溶体,其目的大多为拓展这些材料的光电性能及其应用领域也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氧化物及其掺杂固溶体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陶瓷颜料的主要部分, 而其有丰富多彩的微观形貌结构也势必影响陶瓷颜料的颜色性能。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氧化物微观形貌结构与陶瓷颜料的颜色性能关系研究的报道相对来说比较少。

1.3透明釉与乳白釉[13]

透明釉:(Clear Glazes, Transparent Glazes) 透明釉可以由两种原材料(如长石及石灰石),三种原材料(长石,石灰石及球土),以及四种原材料(长石,石英,石灰石及高土)合成.至於其它原

料也可以用来调配透明釉都是无须怀疑的.从所调配釉的种类来看,有长石—石灰石系,或者其它种助熔剂如硬硼酸钙,锂等.增添物会对釉的透明有一定的影响.一个透明釉配方是这样: 康那瓦长石 60 石灰石 20 高岭土 20 。一个好的透明釉应该拥有较宽的烧成范围,并且不会生成裂痕.但这结果对陶艺工作者缺少吸引。陶艺工作者希望的釉药要满足视觉上和触觉上的感觉.太暗或太光的釉药都是缺乏陶艺工作者所认可在视觉上产生灵动的效果.但不管如何,有一个好的透明釉配方, 可以藉此发展出很多较好的配方.其中最易于的是无光釉与乳浊釉。

乳白釉:陶瓷坯体上不透明的玻璃状覆盖层,可掩盖坯体的颜色和缺陷。是在普通透明釉中添加乳浊剂而形成的。此外,釉层中含有大量微细气泡时也可形成乳浊,传统青釉的乳浊性主要是这种气相乳浊作用。

2实验方法

2.1实验仪器

快速球磨机,慢速球磨机,筛网,施釉设备,瓦斯窑,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色差仪。

2.2实验药品

KT-1412,KZ-867(熔块釉),KG-4045(生料釉),高岭土,CMC(羟甲基纤维素),六偏磷酸钠,kp-746 [Cr-Fe-Z釉用黄棕色料],kp-906H[Cr-Fe-Ni-Co釉用钴黑色料],kp-807(R)[ Zr-Co-Ni-Si 釉用灰色色料]

其中kp-746(R),kp-906H,kp-807(R)为某公司色料产品代号

2.3样品的制备

2.3.1色料的制备

从生产现场匣钵取不同种的色料,用木槌敲碎,过20目筛网,每种不少于1kg,选用3种主力色系:

kp-746(R)[Cr-Fe-Zn釉用黄棕色料]

kp-906H[Cr-Fe-Ni-Co釉用钴黑色料]

kp-807(R)[Zr-Co-Ni-Si釉用灰色色料]

每组色料分成4份,每份约130g,加水80g,使用慢速球磨机研磨不同的时间,分别

为20min,30 min,45 min,60 min,从中得到不同粒度的色料,并分别编号为20,30,45,60。球磨好后烘干色料样品待用。为了保证球磨的程度一样,配置了4个拥有相同球石级配的球磨罐,每个球磨罐中球石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直径为10mm-15mm有274g,直径为15mm-20mm 有627g,直径为20mm-30mm有682g。慢速球磨的转速相同。

2.3.2釉浆的制备

透明釉配方

KT-1412 270g【熔块釉】

高岭土30g

水225ml

CMC 0.3g

用快速球磨机研磨时间30min

乳白釉配方

KG-4045 240g【生料釉】

KZ-867 60g【熔块釉】

水225ml

CMC 0.45g

快速球磨机研磨时间24min

KT-1412和KG-4045和KZ-867为某公司的产品编号

表2-1熔块釉概略成份

产品编号Na2O K2O MgO CaO BaO ZnO Al2O3B2O3SiO2ZrO2 KT-1412 1 2 1 3 1 2 2 1 4

KZ-867 1 2 2 2 3 2 2 4 2 成份含义:1:0.1-3% 、2:3.1-10%、3:10.1-40%、4:>40%

产品介绍说明:

KT-1412:该釉透明度、平整度佳,发色良好,适用于一次快速烧成壁砖。烧成温度在1100-1130℃.膨胀系数是200×10-7/℃,软化点是817℃

KZ-867:该釉适合一次烧成,光泽度、白度、平整度佳。烧成温度在1100-1130℃。膨胀系数是177×10-7/℃,软化点事790℃。

KG-4045:属于耐磨透明无光釉,该釉适用于一次快烧外墙砖或地砖,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尤其适合地砖产品用。烧成温度在1160-1200℃。膨胀系数是200×10-7/℃

2.3.3样砖的制备

釉浆100g和各组分的色料编号为20,30,45,60的不同粒度色料1.7g混合,施釉方式为喷釉,所选取的砖坯为15cm*11cm的素坯,要求每块砖施釉重量为15g±0.2g,烧成条件相同。其中透明釉配方烧成温度为1120度,乳白釉配方烧成温度为1180度,烧成时间都是43min。

2.4样品的测量

2.4.1样砖的发色测量

用色差仪获得L,A,B值。

其中LAB分别表示如下:

L表示黑白,也有说亮暗,+表示偏白,-表示偏暗,其中L=100为纯白,L=50为灰色,L=0为纯黑;

A表示红绿,+表示偏红,-表示偏绿;

B表示黄蓝,+表示偏黄,-表示偏蓝。

2.4.2色料的粒度侧量

粒度分析的方法[14]有较多,据可靠统计有上百种。当前经常使用的有沉降法、筛分法、显微镜法[15]、电阻法、激光光散射法、电镜法[16]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17]等。光散射理论主要有夫朗和费衍射理论、菲涅耳衍射理论、米散射理论和瑞利散射理论等。激光粒度分析法是目前重要的材料粒度分析方法。激光法粒度分析[18]的理论模型是建立在颗粒为球形、单分散条上的,而实际上被测颗粒多为不规则形状并呈多分散性。故此,颗粒的形状、粒径分布特性对粒度分析结果影响比较大,而且颗粒形状越不规则、粒径分布就越宽,分析结果的偏差就越大。用英国的马尔文粒度测量仪测量各组分中各编号色料的粒度分布情况,样品的光学特性已知,用湿法测量。[19]

本实验采用马尔文粒度仪测量其粒度,记录各个测量色料粒度分布的数据。

3结果与讨论

3.1样品的粒度与其色度值

其中表1为样品的粒度与其色度值,图1-3是透明釉中色料的粒度大小与不同色料色度的关系,图4-6是乳白釉中色料的粒度大小与不同色料色度的关系。

表3-1 样品的粒度与其色度值

色系系统及名称样品编

号色料粒度分布(μm)

[D(V,0.1)-D(V,0.5)-D(V,0.9)]

基础釉

类别

L A B

Cr-Fe-Zn黄棕A-20

A-30

A-45

A-60

2.59-9.8-22.47

1.92-7.85-18.11

1.58-6.64-15.50

1.53-5.93-13.55

透明釉37.47

37.48

37.67

38.26

22.90

23.54

24.14

23.88

20.41

21.03

21.46

21.68

Cr-Fe-Ni-Co钴黑B-20

B-30

B-45

B-60

2.63-6.66-15.63

2.31-5.54-11.70

2.04-4.99-10.74

1.73-4.39-9.54

透明釉10.05

9.17

9.16

9.06

0.60

0.68

0.51

0.68

-0.10

0.16

0.17

0.51

Zr-Co-Ni-Si灰C-20

C-30

C-45

C-60

2.04-8.08-25.61

1.78-6.53-19.13

1.51-5.51-15.85

1.50-4.90-1

2.97

透明釉32.85

32.57

31.85

31.92

4.10

4.14

4.15

4.10

5.01

5.03

4.99

5.05

Cr-Fe-Zn黄棕A-20

A-30

A-45

A-60

2.59-9.8-22.47

1.92-7.85-18.11

1.58-6.64-15.50

1.53-5.93-13.55

乳白釉37.88

38.21

38.37

38.70

16.30

16.46

17.05

16.87

17.10

17.60

18.31

18.41

Cr-Fe-Ni-Co钴黑B-20

B-30

B-45

B-60

2.63-6.66-15.63

2.31-5.54-11.70

2.04-4.99-10.74

1.73-4.39-9.54

乳白釉16.00

15.91

14.70

15.39

0.15

0.36

0.28

0.40

-0.74

0.06

0.04

0.10

Zr-Co-Ni-Si灰C-20

C-30

C-45

C-60

2.04-8.08-25.61

1.78-6.53-19.13

1.51-5.51-15.85

1.50-4.90-1

2.97

乳白釉36.80

37.36

37.64

37.76

2.02

2.10

1.79

2.44

2.98

3.43

3.53

3.87

3.2色料粒度大小与不同色料色度的关系

(1)Cr-Fe-Zn黄棕色料

图3-1透明釉中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大小与明度值L的关系

图3-2透明釉中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A的关系

图3-3透明釉中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B的关系

图3-4乳白釉中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大小与明度值L的关系

图3-5乳白釉中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A的关系

图3-6乳白釉中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B的关系Cr-Fe-Zn黄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尖晶石色料[20]。Cr-Fe-Zn黄棕是以ZnO·Cr2O3、ZnO·Fe2O3、FeO·Cr2O3、FeO·Fe2O3尖晶石为主的一种棕色色料。从图3-1至图3-6中变化曲线图中可以发现,随着粒度的减少L、B、A值增大,但是在小于6.64μm时A值回落。从中可以表明粒度越小,颜色都是朝着更浅、更黄、更红的方向发展,其中朝更红方向会有个粒度转折点。颜色变浅的缘由,也与研磨的时间增长,引入的研磨介质增多有关。当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可以从FeO·Fe2O3受釉料侵蚀分解得到解释,由于釉料中ZnO 的存在,分离出来的铁离子极易与ZnO形成新的比FeO·Fe2O3更稳定的尖晶石ZnO·Fe2O3在黄绿段有较强的反射峰,而ZnO·Fe2O3只是在黄光段有光波反射现象,这样就削弱了反射光强度,使颜色的变浅、变单一。其他棕色也有类似的现象[21]。

从图3-1至图3-6中的L,A,B值在透明釉和乳白釉中两者之间呈色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在透明釉中颜色更浅、更黄、更红。

(2)Cr-Fe-Ni-Co钴黑色料

图3-7透明釉中Cr-Fe-Ni-Co钴黑色料粒度大小与明度值L的关系

图3-8透明釉中Cr-Fe-Ni-Co钴黑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A的关系

图3-9透明釉中Cr-Fe-Ni-Co钴黑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B的关系

图3-10乳白釉中Cr-Fe-Ni-Co钴黑色料粒度大小与明度值L的关系

图3-11乳白釉中Cr-Fe-Ni-Co钴黑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A的关系

图3-12乳白釉中Cr-Fe-Ni-Co钴黑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B的关系Cr-Fe-Ni-Co钴黑色料是一种典型的尖晶石色料。Cr3+、Fe2+、Ni2+、Co2+分别CoO·Cr2O3、NiO·Cr2O3、CoO·Fe2O3、NiO·Fe2O3或FeO·Fe2O3尖晶石形式存在,在这几种尖晶石易于形成,且比组合它们的单一氧化物稳定,一般不易在釉中分解。就Fe-Cr -Co系黑色色料的呈色机理而言,尖晶石型色料的色相范围比较宽, 只要配比中具备A2 +和B3 +的氧化物,就可形成尖晶石型的结构, 如Fe2O3、Cr2O3、MnO2这3 种氧化物按比例混合煅烧,就可以分别形成如下3种FeO·C r2O3、CoO·Fe2O3和CoO·C r2O3尖晶石结构的固溶体[22]。

黑色色料在釉中的呈色机理是根据色调的减色混合原理促成的即通过这几种尖晶石的颗粒对不同的波段的可见光进行选取性吸收,最后将400-700nm段的可见光全部吸收掉,从而使釉面呈黑色,故此从色度值上讲,L,A,B值越接近0越好。从图3-7和图3-10中可以看出粒度越小,明度值L越小,即颜色越黑,但是在乳白釉中在到达4.39μm时,L值变大,颜色变浅;从图3-8和图3-11中看出,A值随着粒度变化其色度值变化在误差范围内,即可知粒度的变化对呈色的黄绿影响不大;从图3-9和图3-12中变化曲线图中,可以观察变化情况,粒度在只有在6.66μm时,B值为负值,即偏蓝色;从上面分析可知,在透明釉中粒度小对其发色较好,乳白釉中到达一定粒度时对其发色效果较好。

(3)Zr-Co-Ni-Si灰色色料

图3-13透明釉中Zr-Co-Ni-Si灰色料粒度大小与明度值L的关系

图3-14透明釉中Zr-Co-Ni-Si灰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A的关系

图3-15透明釉中Zr-Co-Ni-Si灰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B的关系

图3-16乳白釉中Zr-Co-Ni-Si灰色料粒度大小与明度值L的关系

图3-17乳白釉中Zr-Co-Ni-Si灰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A的关系

图3-18乳白釉中Zr-Co-Ni-Si灰色料粒度大小与色度值B的关系灰色料特别适度在乳白釉中使用,呈色较平稳,呈色较为均匀,锆灰(Zr-Si-Ni-Co ) 色料对釉烧温度及釉料组成都较为灵敏,在含锌釉中偏蓝,在高铅釉中偏绿。蓝灰( Sn -Sb) 包料在各种釉中发色均很好棕色色料适合在含锌釉中采用。其中当L=50为灰色,图3-14、图3-15、图3-17和图3-18中可以知道随着粒度的变化,A,B值变化在误差范围,即粒度大小对红绿和黄蓝的呈色影响不大,从图3—13和图3-18中可以得到在乳白釉中粒度小灰度提高,而在透明釉中粒度小灰度降低。

4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4.1结论

(1)Cr-Fe-Zn黄棕色料,粒度越小,颜色朝更浅、更黄、更红的方向发展,其中朝更红方向会有个粒度转折点。即在小于7.85μm时,A值下降,红色变浅。所以Cr-Fe-Zn黄棕色料粒度在7.85μm时比较适宜。

(2)Cr-Fe-Ni-Co钴黑,在透明釉中粒度小对其发色较好,乳白釉中到达一定粒度时对其发色效果较好。即Cr-Fe-Ni-Co钴黑色料的粒度在5.0μm左右黑度较好。

(3)Zr-Co-Ni-Si灰色料,在乳白釉中粒度变小时灰度提高,而在透明釉中粒度变小时灰度降低。即在不同基础釉的选择时粒度选择也需要不同的情况。

(4)基础釉不同时,其呈色明显有不同,颜色的深浅有差异

4.2存在的问题

在试验中球磨的色料kp-746,磨45分钟和60分钟的此粒度的色料在与基础釉混合搅拌时没有办法完全溶解,喷出来的的釉面有少许的色点,此问题影响了其色度的准确值。

参考文献:

[1]蔡小舒.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0-15.

[2]张文丽. 色料的呈色机理、生产及应用 [J].中国陶瓷工业,1997,(02):10-16.

[3] 朱振峰,何选盟,陶瓷颜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陶瓷。2009(3):4-8.

[4]W . Yu . C . Pan.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oxidation synthesis of ZnO nanoneedles and the growth mechanism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es .2009 ,115 : 74一79.

[5] S .Sepulved一Guzman, B .Reeja一Jayan. E .Rosa , ea1 .Synthesis of assembled ZnO struetures by Preeipitati on method in aqueous media .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es .2009 ,115 :172 一178 .

[6] F . Xu. Y . N Lu , Y . Xie, ea ti . Controlfablem or Phology evolution of electrodeposited Znonanolmiero一sealestrue ture in aqueous solution .Materiafs and Design . 2009 .30 : 1704 一1711 .

[7]J .5 .Lu .L .P.Bauermann .P .Gerstel , ea tl .Synthesis and eharaeterization of TiO2, nanopowders from Peroxotitanium solution .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es .2009 ,115 :142-146 .

[8]A .A .Fi rooz .A .R .Mahloub .A .A .Khodadadi.Effeets of fIowe一Iike sheet 一like and granular SnO2 nanostruetures Preparedbysolid一state reactions on CO sensing .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es .2009 ,115 :196 一199 .

[9]Z . X . w ang . L. Li u. Synthesis and ethanol Sensing ProPerties of Fe一doped SnO2, nanofibers Materials Letters .2009.63 :917一919 .

[10] P Bilik M . Capovjeova .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SnO2 Powder from SnCl. by mehanoehemical Proeessing . Powder Teehnotogy.2009.191 : 235一239 .

[11]G. L . xiao . S. L . Li. H . Li , ea tl . Snthesis of doped ceriawith mesoporous

flowerlike morphotogy an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O oxidation . Mie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lals , 2009. 120 : 426一431 .

[12] P . B a i , F . B . S u , P . P . W u , ea tl. Copolymer一eontrolled homogeneous Preciptation for the sythesis of Porous mierpfibers of alumina . Ameriean Chemical Soeiet,y 2007 . 23:4599一4605 .

[13]高水静,张文丽.钛釉的性质及乳浊机理.全国性建材核心期刊--陶瓷,2009(1):43-49.

[14]倪寿亮,粒度分析方法及应用[J],广东化工 2011(02):119-122.

[15]郭素枝.电子显微镜技术与应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0.

[16]郭素枝.扫描电镜技术及其应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50.

[17]黄胜涛.固体X射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18-330.

[18]朱永法.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0-40.

[19]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激光粒度分析仪操作手册[Z].1999.1.

[20]张文丽. 尖晶石色料的组成与结构[J].中国陶瓷,1997.12-14.

[21]刘爱群,张建军,粒度对高温色料色度的影响[J],陶瓷,1998(1):28-33.

[22]何代英,李春文. 黑色陶瓷色料的生产与应用[J]. 佛山陶瓷,2002 ,12 (4) :153-154.

致谢

本论文是由三水大鸿大鸿制釉有限公司的李家铎经理、丘再林课长和吴艳平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从课题的选取到实验方案的制定再到实验操作的规范以及后面论文的撰写,都离不开李家铎经理、丘再林课长两位公司领导的帮悉心指导。在做实验时,需要做样砖是施釉要求较高,是丘再林课长安排施釉经验多年的工作人员帮忙,当然自己也做一套样砖,这样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发现更多的问题。非常感谢这两位公司的领导。当然能完成本论文,也离不开吴艳平教授,是她提供给了我去公司做毕业论文这个平台,虽然公司离学校很远,平时没机会跟吴教授接触,但是吴教授还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我的课题进度,一直到论文的修改与定稿,都离不开吴教授的悉心指导。我表示对吴艳平教授深深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

最后,再次衷心的感谢吴艳平教授、李家铎经理和丘再林课长三位的悉心指导与帮助。

感温粉变色原理

感温粉是一种有机颜料,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一、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1、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2、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 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感温变色粉应用: 1、感温变色粉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 2、本品可用于聚丙烯(PP)、软聚氯乙烯(S-PVC)、AS 、ABS和硅胶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合适之油墨基材。 3、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 0.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 4、色母料: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色母料的制备方法可参考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 5、温度: 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 A :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抗凝血酶Ⅲ测定试剂盒(发色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meichuang

抗凝血酶Ⅲ测定试剂盒(发色底物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浆中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1.1产品型号:产品为冻干型和液体型,试剂规格如下: 2.性能指标 2.1外观 .产品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标识、标签清晰; .冻干型:凝血酶试剂、发色底物为白色冻干品,复溶后为清晰无色液体,缓冲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液体型:凝血酶试剂、发色底物为无色液体,缓冲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2.2装量(液体) 液体试剂的装量应不低于产品标示量。 2.3残留水分(冻干型) 凝血酶试剂、发色底物的含水量应≤3%。 2.4准确性

用试剂盒测试定值血浆,测量结果与定值血浆标示值相对偏差应≤±10%。 2.5 重复性 用正常值血浆重复测定的结果变异系数(CV%)均应≤6%。 用异常值血浆重复测定的结果变异系数(CV%)均应≤8%。 2.6批间差 用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测试正常值血浆,所得结果的批间差应≤10%。 2.7瓶间差(冻干型) 用正常值血浆测试的瓶间变异系数(CV)应≤8%。 2.8 线性 线性范围为30%~150%,相关系数r≥0.98 2.9稳定性 a)冻干型制剂复溶稳定性:复溶后样品在2-8℃条件下,保存24小时,取该样品检测外观、准确性、重复性应符合2.1、2.4、2.5的要求。 b)液体制剂效期稳定性:在2-8℃条件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效期后的样品检测外观、准确性、重复性,线性应符合2.1、2.4、2.5、2.8的要求。 c)冻干型制剂效期稳定性:在2-8℃条件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效期后的样品检测外观、残留水分、准确性、重复性,瓶间差、线性应符合2.1、2.3、2.4、2.5、2.7、2.8的要求。

G 试验和 GM 试验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

G 试验和 GM 试验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左大鹏 G 试验和 GM 试验的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目前我们国际合国内都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制订了标准,其中有权威的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暨侵袭性真菌病感染协作组,我们简称叫欧洲标准所制订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它对侵袭性真菌病它分了三个不同的诊断层次。一个叫确诊,一个叫临床诊断,一个叫疑诊。 我们国家的很多的专业委员会也都根据欧洲标准就结合我们国家和专业的特点制订了我们国家各个专业的诊断标准。比如说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 2010 年第 3 次修订的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这第 3 次修订,第一次是 2006 ,第二次 2008 , 2010 年是第 3 次修订了。这应该是血液里的肿瘤病人所用的一个标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制订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这可能是实体器官移植的这个方面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协会,中华妇产科学会也都根据自己的专业制订了的相应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这作为我们从事这些方面的医务工作者所遵循的一个标准。 那我们看不管是国内和国际现在都采用这样一种方式。首先要看这个病人有没有宿主因素,它是不是容易发生侵袭性真菌,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你要是这样的,你要一个健康人这就不具备了,起码有一些原因它容易得侵袭性真菌感染要具备这样一个高危因素。第二它有临床表现,当然包括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比如说胸片, CT ,颅片等等。还有有微声学的检查,还有一个病理学检查,如果你只有宿主因素有临床表现我们叫做拟诊,不叫疑诊,疑似诊断。如果说你在这两个基础上又多了一条有微生物学证据,或者是培养的,或者是非培养的技术凡是证明他有真菌性感染的这种可能性就要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如果再加上从肺的组织,从脏器的组织取出病理来确定,那叫确诊。所以侵袭性真菌感染根据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微生物学真菌,组织病理的结果,可以把它分成为拟诊,临床诊断跟确诊三个层次。确诊了当然就已经是确定了,治疗起来更有针对性。临床诊断基本是确定了,大方向也没有问题。拟诊是不能,不叫,就是说我们只能是一种预防性的治疗,或者是一种抢先的有干预的治疗,还不能说它一定有真菌感染。比如说我们高度怀疑,高度怀疑。 不管我们前面讲了,就是你要做到临床诊断你就必须有微生物学的真菌。在欧洲标准和我们国家各个专业把脑脊液能够找到隐球菌抗原这个阳性结果作为真菌性脑膜炎或者叫播散性真菌隐球菌病的一个确诊的依据。这时候确诊就不需要组织学了,它只要脑脊液里面找到隐球菌的抗原就确诊。血清的 1 、 3 β D 葡聚糖的检测我们称为 G 试验和这个曲霉菌的半乳甘露聚糖的 GM 试验,那就这个 G 试验和 GM 试验作为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依据。当然它不是确诊,它是临床诊断。 我们来看这是中华内科杂志 2007 年中国,中华这个重症协会所制定的关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语言,它在这个微生物学检查里面它要求所有的标本应该是新鲜的,

高三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颜色反应

中学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颜色反应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各自显示不同的颜色,也有许多反应,往往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掌握各类物质的颜色及有关显色反应,对于学习物质的性质,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实验结果是不可缺少的.希望你能在认真阅读之后,强化记忆。 一、红色物质和红色反应 (一)物质 1.pH<3.1时的甲基橙溶液呈红色 2.pH<5时的石蕊溶液呈红色 3.pH在8--10时的酚酞溶液呈浅红色 4.pH在10--14时的酚酞溶液呈红色 5.pH<3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色 6.氖气灯光呈红色 7.液溴呈深棕红色 8.氦气灯光、含有部分被氧化的苯酚均呈粉红色 9.NO2、浓溴水成红棕色。 10.Fe2O3、Fe(OH)3 及Fe(OH)3胶体呈红褐色 11.Cu2O、钙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 12.红磷暗红色 13.Fe3+与CNS- 反应生成的一系列产物呈血红色 14、品红试液呈深红色。 (二)反应 1、FeCl3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溶液。 Fe3++3SCN-== Fe(SCN)3 2、醛基化合物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 如:CH3CHO + 2Cu(OH)2 CH3COOH+Cu2O↓ +2H2O 二.黑色物质和黑色反应 (一)物质 1.Fe3O4、FeS、CuS、Cu2S、CuO、Ag2S、PbS、FeO、MnO2Ag2O、活性炭、从盐溶液中析出的银均呈黑色。 2.I2、KMnO4晶体呈紫黑色。 3.木炭、焦炭、硅呈灰黑色。 3、黑色金属:Fe、Cr、Mn粉末状态时成黑色或灰黑色。 (二)反应 1、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 C12H22O11 浓H2SO4 12C+11H2O 2、H2S或S2-与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黑色金属硫化物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大全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大全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1、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意思是说硝酸、固体碘和硝酸银都属于受热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必须存放在棕色瓶里,并放在阴凉处。 2、碱瓶需用橡皮塞:意思是说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或木塞。 3、塑铅存放氟化氢:意思是说氟化氢(氢氟酸)易腐蚀玻璃,因而必须存放在塑料或铅制器皿中。 4、易变质药放时短:意思是说易变质的药品存放时间较短,即不能长久贮存,最好现用现配制 常见易变质的药品有: ①氢硫酸放久了,则大部分将挥发,部分被空气氧化; ②氯水长期存放将因慢慢分解而失效; ③亚铁盐长期存放,则易被氧化为铁盐; 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长期存放则慢慢退色]。

5、易燃易爆避火源:意思是说易燃物质(如:二硫化碳、酒精、丙酮、苯、硫、磷、镁粉等)和易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存放时要远离火源。 6、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意思是说实验室中用的干燥剂极易吸水,因而要用蜡封保存。 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一)燃烧的一般条件 1.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2.有强氧化剂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存在 3.(爆炸物一般自身具备氧化性条件,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火药等,只要达到温度条件,可以在封闭状态下急速燃烧而爆炸) (二)镁在哪些气体中可以燃烧?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镁在氯气中燃烧 3.镁在氮气中燃烧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三)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三)焰色反应 1.钠或钠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染上黄色 2.钾或钾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紫色(要隔着蓝色玻璃观察)

温变粉变色原理

温变粉变色原理 一、庄彩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原理和结构: 庄彩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1、感温变色基本颜色: 2、感温变色基本温度:-5℃、0℃、5℃、10℃、16℃、21℃、31℃、33℃、38℃、43℃、45℃、50℃、65℃、70℃、78℃。

3、感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 4、感温变色内含微胶囊变色颗粒,粒径在1~10UM 之间,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等胶囊所改变的特性。 5、感温变色产品之设计以高温环境时与低温环境时有颜色变化为诉求,并大多应用于人体感温的系列产品,也可做防伪设计使用。 二、庄彩感温变色粉应用: 1、感温变色粉为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 2、本品可用于聚丙烯(PP)、软聚氯乙烯(S-PVC)、AS 、ABS和硅胶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合适之油墨基材。 3、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0.6 ~2.0% 。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 4、色母料: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大全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大全 物质颜色物质颜色物质颜色 1.Cu(金属铜)紫红色11. I2(水溶液)褐色21.CuCl2(固体)棕色 2.S(硫磺)黄色12.HgO(固体) 红色22.CuCl2(水溶液) 蓝绿色 3.P4(白磷)白色13.Fe2O3(铁锈)红褐色23. FeS(固体)黑色 4.P(红磷)红褐色14.Na2O2(固体)淡黄色24. FeSO4(水溶 液) 浅绿色 5.F2(氟气) 淡黄绿色15.Cu(OH)2(固体) 蓝色25.KMnO4(固体)紫色 6.Cl2(氯气) 黄绿色16.Fe(OH)3(固)红褐色26.KMnO4(水溶 液) 紫红色 7.Cl2(氯水) 淡黄绿色17.FeCl3(固体)黄棕色27.AgCl(固体) 白色 8.Br2(液溴) 深红棕色18. FeCl3(溶液)黄橙色28AgBr(固体)淡黄色 9. Br2(溴水) 橙色19.CuSO4(固体) 白色29.AgI(固体) 黄色 10.I2(固)紫黑色20. CuSO4(水溶液) 蓝色 引起物质量浓度误差的操作 操作m v C 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增大不变;偏大 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砝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增大不变;偏大 3、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减小不变;偏小 4、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减小不变;偏小 5、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减小不变;偏小 6、溶质含有其它杂质减小不变;偏小 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增大不变;偏大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减小不变;偏小 9、溶解前烧杯内有水不变;不变;无影响 10、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减小不变;偏小 11、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减小不变;偏小 12、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不变;减小偏大 13、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减小不变;偏小 14、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减小不变;偏小 15、整个过程不摇动不变;减小偏大 16、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不变;增大偏小 17、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不变;不变;无影响 18、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不变;减小偏大 19、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不变;增大偏小 20、配好的溶液转入干净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分溶液不变;不变;无影响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

血凝仪器

血液凝固分析仪的选择和使用 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应用为血栓、出血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疗、预后分析提供了较多的实验室指标,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种不同类型血凝仪的应用也给止血、血栓检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主要介绍血凝仪的简况和国内的使用情况,同时就血液仪的选择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道们参考。 一、血凝仪的简况介绍: 早期使用的血凝仪多采用凝固法(凝固法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又分为光学法、磁珠法和电流法)进行测定,仪器的检测项目也比较有限,随着免疫学方法(主要是免疫比浊法)和发色底物法的应用,血凝仪的检测项目大大增加,免疫比浊法主要用于FDP、D-二聚体和AT-Ⅲ的测定,发色底物法可用于AT-Ⅲ、蛋白C和纤溶酶原等项目的测定。凝固法、免疫比浊法和发色底物法的联合应用使血凝仪不仅可用于临床的常规检测,同时也为研究新的实验指标在止血、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自动化程度的高低,血凝仪又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仪器。全自动仪器的特点是检测速度快,测定项目多,检测原理较复杂和仪器设计的智能化。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时只要将分离出的血浆样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仪器便可完成加样、预温、检测和报告打印等全过程。多数全自动血凝仪可任意选择不同的项目组合进行检测,样品的检测具有随机性,仪器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也较强。半自动血凝仪需手工加样,检测速度较慢,原理较单一,检测项目少,仪器配备的软件功能也很有限。 近年来血凝仪发展和改进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即检测原理的复杂化、检测速度的增加,试剂分配系统准确性的提高和仪器随机分析功能的增强等。 二、血凝仪在国内的使用情况: 目前国内使用的血凝仪主要为进口仪器。早期引进的血凝仪多是价格偏低、检测速度慢、测定项目较少的半自动仪器,且数量较少。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近5年来引进的仪器数量大大增加,主要以全自动的中档仪器为主。近两年来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医院购进了全自动的高档血凝仪,提高了国内使用血凝仪的档次。 为了了解血凝仪的使用情况,我们对2000年参加全国凝血试验室间质评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进行了统计。参加实验室所用仪器的分布状况见表1。 表1. 参加全国质评的实验室使用仪器的分布状况 厂商仪器系列 使用该种仪器实验 室所占的百分比各系列仪器所占比例最多的型号 美国 BECKMAN COULTER IL30.6ACL 200日本Sysmex CA25.7CA 1500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总结

一、颜色 1、Fe2+:浅绿色 2、Fe3O4:黑色晶体 3、Fe(OH)2:白色沉淀 4、Fe3+:黄色 5、Fe(OH)3:红褐色沉淀 6、Fe(SCN)3:血红色溶液 7、FeO:黑色的粉末 8、Fe(NH4)2(SO4)2:淡蓝绿色 9、Fe2O3:红棕色粉末10、铜:单质是紫红色11、Cu2+:蓝色12、CuO:黑色 13、Cu2O:红色14、CuSO4(无水):白色 15、CuSO4·5H2O:蓝色Cu2 (OH)2CO3:绿色 16、Cu(OH)2:蓝色17、[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18、FeS:黑色固体 19、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Na2O2: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度)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KMnO4:紫色MnO4-:紫色 二、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SiF4+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粒度和粒度分布的测量

粒度和粒度分布的测量 原料药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对制剂的加工性能、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粒径表征的基本概念,及常见测量手段(筛分、激光散射、图像法和沉降法)的原理、优劣和注意事项。 1、粒径的表征方式 对于球形物体,通过直径很容易确定其大小;但对于立方体,则需要更多的参数,如长宽高;而对于形状更为复杂的颗粒体,恐怕没有足够的参数准确描述其大小。但在实际应用中,只要能够描述其相对大小,指导意义就很大了。为了采用简单的参数直观描述颗粒的大小,往往采取等效球体的直径来描述颗粒的大小。这种等效的基础常常是表面积、体积或者投影面积,分别被称为表面积径、体积径或投影径等。此外,还可以等效为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称为斯托克径。我们通过各种检测方法获得的测量值一般都是理论等效值。不同原理的粒度检测设备的使用的等效物理参量不同,在检测同一个不规则颗粒时,得到的测试结果是不相同的,因此将不同测试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可能无法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粉体作为一堆粒子的集合,不同的粒子颗粒大小可能不同,表示粉体粒径的大小可以采用平均粒径。计算每一个颗粒的某一等效粒径,然后采用粒子数目、长度、表面积或粒子体积等参数作为权重计算平均粒径,从而得到不同的平均等效粒径。其中在药学中较为重要的平均径包括表面积加权平均粒径(该值与表面积成负相关)和体积加权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无法描述各个颗粒的粒径情况。当就某一粒径范围的粒子数或粒子重量对粒径范围或平均粒径作图,就得到所谓的频率分布曲线,其可以直观的表示粒径分布。另一种表示分布的方式是将超过或低于某一粒径的累积百分数对粒径作图,得到的曲线往往为S形。在实践中,粒径分布对API性质的影响可能超过平均粒径,应当给以充分的重视。 2、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量 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基于不同的原理有多种测定方法。在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典中描述了显微法(即本文的“图像法”)、筛分法和激光散射法。美国药典也对对筛分和激光散射法进行了描述。除上述三种药典方法外,沉降法也可用于粒径的表征。下面就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1)筛分

《诊断学》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可将已形成的血凝块加以溶解,产生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从而反映纤溶活性。纤溶活性增强可致出血,纤溶活性减低可致血栓。 一、筛检试验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原理】 血浆优球蛋白(euglobulin)组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inhibitor)。受检血浆置于醋酸溶液中,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将沉淀的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钙溶液(加钙法)或凝血酶(加酶法),使Fg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参考值】 加钙法:(129.8±41.1)min;加酶法:(157.0±59.1)min。一般认为<70ra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本试验敏感性低,特异性高。 1.纤维蛋白凝块在70 min内完全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后者常见手术、应激状态、创伤、休克、变态反应、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

水栓塞、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急性白血病、晚期肝硬化、DIC 和应用溶血栓药(rt-PA、UK)。 2.纤维蛋白凝块在超过120 min还不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栓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等。 (二)D-二聚体定性试验 【原理】 D-二聚体(D-dirn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抗D-D单克隆抗体包被于胶乳颗粒上,受体血浆中如果存在D-二聚体,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胶乳颗粒发生聚集现象。 【参考值】 胶乳颗粒比阴性对照明显粗大者为阳性,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D-D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E)的重要试验,阳性也是诊断DIC和观察溶血栓治疗的有用试验。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阳性,故其特异性低,敏感度高;但在陈旧性血块时,本试验又呈阴性。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 【原理】 于受检血浆中加入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agen)degradationproduct,FDPs]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若血液中FDPs浓度超过或等于5μg/ml,胶乳颗粒发生凝集。

高中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有色离子

高中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 有色离子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色离子(C o l o r e d i o n)在水溶液中,有些离子是有色的。 常见的有色离子有: 有色离子的颜色 Cu2+铜离子-----------蓝色 Fe2+亚铁离子-----------浅绿色 Fe3+铁离子 -----------几近无色的淡紫色(黄色是在一般溶液中的颜色。) Mn2+锰离子-----------浅粉色 Co2+钴离子-----------粉色 Ni2+镍离子---------绿色 Cr2+亚铬离子 -----------蓝绿色 Cr3+铬离子 -----------绿色 Cd2+镉离子 -----------蓝绿色 Au3+金离子--------金黄色 MnO4-高锰酸根离子 ----------紫红色 MnO42-锰酸根离子 ---------墨绿色 CrO42-铬酸根离子 ---------黄色 Cr2O72-重铬酸根离子 --------橙色

[Fe(SCN)]2+硫氰合铁络离子------血红色 [CuCl4]2-四氯合铜络离子--------黄色 血红色:Fe3+遇到SCN-时的颜色 有色物质 1.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Br2(气)红棕色 2. 液体:Br2(红棕色) 3.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 红褐色:Fe(OH)3,Fe3O4 绿色:Cu2(OH)2CO3,FeSO4*7H2O 蓝色:Cu(OH)2,CuSO4*5H2O 黑色:CuO,FeS,CuS,MnO2,C,FeO,Ag2S 浅黄色:S,AgBr 黄色:AgI,Ag3PO4 4. 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溴 水(橙色)。 5. 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6. 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到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颜色变化的反应:1.蛋白质遇变黄(如做实验时,被某液体溅到皮肤上,皮肤变黄) 2.酚类遇Fe3+显紫色 3.Fe3+遇SCN-呈现血红色 4.Fe2+(浅绿色或灰绿色)遇比较强的氧化剂变成Fe3+(黄色) 5.Fe(OH)2(白色),在空气或溶液中会迅速变为灰绿色沉淀,最后变为Fe(OH)3红褐色沉 淀. 6.白色溶于水会变蓝 7.淀粉遇碘变蓝

示温涂料的变色机理

示温涂料的变色机理 示温涂料是一种利用颜色变化测量物体表面温度及温度分布的特种涂料。其原理是涂层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涂层中对热敏感的颜料发生某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其分子结构、分子形态的变化,外在的表现就是颜色变化,借以指示温度,因而又称为热变色涂料或热敏涂料。 1示温涂料的变色示温机理 1.1熔融型示温涂料的变色示温原理 结晶有机化合物具有在某一固定温度下从不透明的固态转变为透明的液态(熔融态)的基本特征。当涂膜干燥成膜后,微细的结晶有机化合物会对白色光产生漫散射,从而使涂层显示白色;一旦涂层受热达到结晶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时,该化合物的晶格被破坏,晶体质点做无规则的运动,因此导致结晶固体变为透明的液体(熔融始终温差不超过2℃),涂层的颜色也相应地由白色迅速转变为无色透明,熔融前后可以产生较大的色差,从而使涂层在很小的温度间隔内瞬时反映出温度的变化。 1.2不可逆型示温涂料的变色示温原理 1.2.1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是利用2种或2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发生固相间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或一种以上新物质,从而显示与原来截然不同的颜色,以此指示温度。 1.2.2氧化反应 物质在氧化气氛下加热,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一种与原组成截然不同的物质,显现新的颜色,达到指示温度的目的。 1.2.3热分解 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大部分能发生分解反应。这种分解反应破坏了物质的原有结构,分解产物与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截然不同,呈现新的颜色,同时伴有诸如CO2,SO2,H2O,NH3等气体放出。利用这一性质达到指示温度的目的。 1.2.4升华 具有升华性质的某些物质与填料配用显示一种颜色,但在一定压力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们由固态分子直接变为气态分子逸出漆基,脱离涂层,此时涂层只显示填料的颜色,利用这一原理达到示温目的。 1.3可逆型示温涂料的变色示温原理 1.3.1晶型转变 某些变色颜料,例如Cu2HgI4以及Ag2HI4等金属络合物遇热后晶型发生改变,致使颜色发生变化,冷却后恢复原来的晶型,颜色也随之复原。用这种颜料可制成可逆型示温涂料。 1.3.2pH值变化 某些物质与高级脂肪酸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酸中离解出的羧酸质子活化,与某种物质作用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一旦冷却,羧酸质子复原,物质颜色也随之复原。例如,

高中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有色离子

色离子(Colored ion) 在水溶液中,有些离子是有色的。 常见的有色离子有: 有色离子的颜色 Cu2+铜离子-----------蓝色 Fe2+亚铁离子-----------浅绿色 Fe3+铁离子 -----------几近无色的淡紫色(黄色是在一般溶液中的颜色。)Mn2+锰离子-----------浅粉色 Co2+钴离子-----------粉色 Ni2+镍离子---------绿色 Cr2+亚铬离子 -----------蓝绿色 Cr3+铬离子 -----------绿色 Cd2+镉离子 -----------蓝绿色 Au3+金离子--------金黄色 MnO4-高锰酸根离子 ----------紫红色 MnO42-锰酸根离子 ---------墨绿色 CrO42-铬酸根离子 ---------黄色

Cr2O72-重铬酸根离子 --------橙色 [Fe(SCN)]2+硫氰合铁络离子------血红色 [CuCl4]2-四氯合铜络离子--------黄色 血红色:Fe3+遇到SCN-时的颜色 有色物质编辑 1.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Br2(气)红棕色 2. 液体:Br2(红棕色) 3.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 红褐色:Fe(OH)3,Fe3O4 绿色:Cu2(OH)2CO3,FeSO4*7H2O 蓝色:Cu(OH)2,CuSO4*5H2O 黑色:CuO,FeS,CuS,MnO2,C,FeO,Ag2S 浅黄色:S,AgBr 黄色:AgI,Ag3PO4 4. 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溴 水(橙色)。 5. 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6. 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到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颜色变化的反应:1.蛋白质遇硝酸变黄(如做实验时,被某液体溅到皮肤上,皮肤变黄) 2.酚类遇Fe3+显紫色+遇SCN-呈现血红色

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及研究现状及食用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天然色素的生产及研究现状 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aingw@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4768939.html, 食品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发出了许多种新型的食品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最大的优点是相对地安全性较高,天然色素的缺点是对光、热及pH的敏感性较高,对氧化的敏感性较大,溶解度较小,色素浓度较低,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天然色素的成本远高于合成色素的成本。 1.发展历史人类为食品着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概括为:天然色素———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并用———更加安全、稳定的天然使用色素。 自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后,人工合成染料借其特有的色艳、稳定性强、易于复配、价廉等优点很快替代了天然色素。随着化学合成色素及其生产技术在我国的传入,食品行业中也开始用合成色素取代天然色素进行相应的产品生产。20世纪初,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原先曾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中,大多数种类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后果,这一点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具有一定毒性的合成色素被淘汰使用。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食用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天然食用色素的品种、产量、质量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生产现状近年来,天然食用色素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由于市场前景看好,需求量逐年上升,各国竞相开发生产。而食用色素的生产是需要得到有关方面许可后方可进行,如在世界范围内食品添加剂是由FAO/WHO吸收发展中国家参加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ECFA)来制定一个国际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但JECFA只对极少数天然食用色素制定了ADI值,其余均未作评价,允许按需要量添加,这是由于大多数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性很高的缘故。 目前各国对天然食用色素允许生产和使用的种类还存在差异。如FAO/WHO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有:紫草红、安拉妥、花色苷类、辣椒红、焦糖色素、红花色素、叶绿素铜钠(钾)、β-胡萝卜素、β-阿朴-8′-胡萝卜醛、番茄红、姜黄色素、藏红花、郁金香、叶黄素等。美国允许生产和使用的主要种类有:胭脂树橙、脱水甜菜粉、焦糖、β-胡萝卜素、胭脂虫红、葡萄皮花色素、海藻粉色素、果蔬汁色素、辣椒色素、菊科植物粉末及提取物、玉米胚乳油、核黄素等。日本允许生产和使用的主要种类有:胭脂树橙、紫苏色素、红花色素、可可色素、甘草色素、叶绿素、罗望子色素、浆果类色素、茜草色素、紫根色素、桅子黄素等。 我国允许生产和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四十余种,生产厂愈百家,年产量超万吨。生产和使用的主要品种是焦糖色素,约占天然食用色素总量的70%。由于其他天然食用色素的成本高、不稳定等原因,很少使用,主要用于出口。除焦糖色素外,产量较大的品种还有:姜黄

釉料成分与色料系统的匹配性

釉料成分与色料系统的匹配性 要获得呈色稳定、颜色上佳的色调,除了选择质量稳定的色料以外.基础釉的配方设计也很重要。要使不同颜色的色料发出最佳的颜色,选择合适的基础釉非常重要。 在选定色料后,釉料组成是制约色料发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配方组分不好的基础釉,不仅难以使色料发色变浅.使色调改变,使产品出现色差,甚至还会使釉面出现针孔、气泡、闭光等缺陷。而一个优良的基础釉配方,则需要工厂技术人员付出大量心血才呵能获得。 釉料中不同的化学组分对各种色料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我公司色料,对色料与基础釉的匹配性简单说明如下: a.对于铬绿(Cr-A1)色料,釉料中应避免使用锌、锡、镁等成分,以免影响呈色;墨绿(Co—Cr—A1)色料在含少量锌的釉中发色更好:孔雀绿(Co—Cr—Al—Zn)、蓝绿(Co—Cr)不适合用于高锌、高锡、高镁的釉中。所有含铬的绿色在透明釉中呈色鲜艳,铬绿不适合在乳浊釉中使用。 b.含钴的蓝色料,使用时必须注意kTL问题。钴蓝(Co—AI—Sn—Zn)色料做色釉时,釉中的锌、镁含量可过高,否则颜色易偏红。 c.锆基三原色在透明釉、锆乳浊釉中发色很好。稳定性也很好。但是钒蓝(Zr__Si—V)色料不适合用于高铅、高碱金属釉;镨黄(Zr—Si—Pr)色料使用时不能超过1250oC:锆铁红(Zr—Si—Fe)色料不适合用于含锌、含硼和高碱金属釉。钒黄(Zr—V)色料不适合用于高铅、高锌、高钙、高镁和高硼的釉,其在透明釉和乳浊釉中均发色良好。不过,由于钒黄色料的结构稳定性羞,粒度变化对其色调影响明垃,所以在使用时球磨时间不町过长.以免引起釉面缺陷。 d含铬的黑色色料在使用时,釉中的锌、镁含量要低,以免引起色涮偏绿或偏红。含钡的石灰釉有利于黑色料的发色。黑色料在乳浊釉中使用时,色调偏灰,非黑色。 e.灰色料非常适合在乳浊釉中使用,发色稳定,呈色均匀锆灰(Zr一一Si—Ni—Co)色料对釉烧温度和釉料组成比较敏感,在含锌釉中偏蓝,在高铅釉中偏绿。蓝灰(Sn-Sb)包料在各种釉中发色均很好棕色色料适合在含锌釉中使用f铬锡系列色料,如桃红、玛瑙红、紫色色料等,不适合在高锌高硼釉中使用,也不适合在高锂釉和高镁釉巾使用。否则会导致颜色变浅或者褪色。任釉巾添加少量石灰石、氧化锡有利于铬锡系列色料的呈色。

出凝血191蛋白C(PC)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第四版)(精)

出凝血19.1蛋白C(PC)活性测定(发色底物法)(第四版) 出凝血19.2 原理: 标本中的PC在特异的激活剂作用下被激活,PCa作用于特异的发色底物释放出产色基团,在405nm波长下比色,其显色深浅与其活性呈线性关系。 出凝血19.3标本处理: 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采空腹静脉血(急诊病人除外)。采血者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使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标本。最好不与其它实验一起采集而使血液停留在针管的时间延长。采完血后,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试管,避免产生气泡;然后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避免用力震荡。 全血要在1小时内分离血浆。分离乏血小板血浆时,要在室温下3000rpm离心10分钟,室温下可存放4小时。全部试验不能在4小时内完成,应将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在0.5~1.0ml的小试管中快速冷冻,储存于-20℃冰箱中。-20℃可保存30天。冷冻过的标本不能再次冷冻,否则结果会不准确。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冷冻血浆的容器置于37℃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出凝血19.4 试剂: 蛋白C试剂盒购于天津威士达公司,试剂盒代号OUVV 15。试剂包括3×10ml蛋白C激活剂;3×3ml底物试剂;1×30ml缓冲液。蛋白C激活剂每瓶用10ml缓冲液复溶,37℃平衡30分钟。底物试剂每瓶用3ml蒸馏水复溶,37℃平衡30分钟。

出凝血19.5仪器:使用Sysmex公司的CA-7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出凝血19.6 操作:按仪器操作步骤执行标准操作。 出凝血19.6.1开机:按下机器侧面的POWER 按钮。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当屏幕上边显示“Ready:”时可以进行试验。 出凝血19.6.2检查消耗品: 1、准备反应杯: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够量,不足时,需及时添加。(一次性最多可放1000 个杯子) 2、准备试剂:按照仪器对试剂的要求,把试剂准备好,放到仪器内相应位置,注意查看试剂的量和有效期。如还不熟悉试剂位置时,可在主屏幕上选Reagent Setting,按屏幕显示放置试剂。 3、查看仪器的洗液瓶和废液瓶 出凝血19.6.3准备标本:将样本放入样本架,再将样本架放到仪器进样器上。 出凝血19.6.4输入检测项目:主菜单上按下Work List 键,进入工作菜单,输入PC项目。 出凝血19.6.5输入样本号:按屏幕下菜单的ID No.键,按顺序输入样本的序号。 出凝血19.6.6开始检测:录入完所有测试信息,按下屏幕右上角START 键,开始检测。 出凝血19.7 计算:仪器自动计算出结果。 出凝血19.8 参考值:70~140%(0.7~1.4)

化学中的有色物质

高中化学有色物质有哪些? | [<<] [>>] 色离子: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 碱:蓝色氢氧化铜红褐色氢氧化铁 盐:同有色离子溴化银淡黄色碘化银黄色(多为白色) 氧化物:红棕色NO2 红色Fe2O3(基本上能溶与水的氧化物是白色,不溶的是黑色) Na2O2淡黄色 单质:少数金属:金铜 非金属:黄绿色的氯气、棕红色的溴、紫黑色的碘、淡黄色的硫 一、红色物质和红色反应 (一)物质 1.pH<3.1时的甲基橙溶液呈红色 2.pH<5时的石蕊溶液呈红色 3.pH在8--10时的酚酞溶液呈浅红色 4.pH在10--14时的酚酞溶液呈红色 5.pH<3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色 6.氖气灯光呈红色 7.液溴呈深棕红色 8.氦气灯光、含有部分被氧化的苯酚均呈粉红色 9.NO2、浓溴水成红棕色。 10.Fe2 O3、Fe(OH)3及Fe(OH)3胶体呈红褐色 11.Cu2O、钙的焰色反应呈砖红色 12.红磷暗红色 13.Fe3+与CNS-反应生成的一系列产物呈血红色 14、品红试液呈深红色。 (二)反应 1、 FeCl3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溶液。

2、醛基化合物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 二.黑色物质和黑色反应 (一)物质 1.Fe3O4、FeS、CuS、Cu2S、CuO、Ag2S、PbS、FeO、MnO2 Ag2O、活性炭、从盐溶液中析出的银均呈黑色。 2.I2、KMnO4晶体呈紫黑色。 3.木炭、焦炭、硅呈灰黑色。 4.黑色金属:Fe、Cr、Mn粉末状态时成黑色或灰黑色。 (二)反应 1、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 2、 H2S或S2-与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黑色金属硫化物 三.绿色物质与绿色反应 (一)物质 1.CuCl2浓溶液、碱式碳酸铜、pH在8--10时的pH试纸变绿色 2.FeSO4·7H2O及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 3.氯气、溶液pH在7--8时pH试纸呈黄绿色 4.氯水、氟气呈浅黄绿色 5.Fe(OH)2氧化后的混合溶液呈灰绿色 (二)反应 1、FeCl3溶液被还原为亚铁盐,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2、FeCl3溶液Cu反应,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 三.绿色物质与绿色反应 (一)物质 1.CuCl2浓溶液、碱式碳酸铜、pH在8--10时的pH试纸变绿色 2.FeSO4·7H2O及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 3.氯气、溶液pH在7--8时pH试纸呈黄绿色 4.氯水、氟气呈浅黄绿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