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根据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家组的安排,以中国农业大学李秉龙教授为组长,以华中农业大学姜勋平教授、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邱昌庆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张建新副教授、肉羊太原综合试验站赵有英站长、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薛建良为成员的调查组,于2009年7月16日至21日对山西省肉羊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典型调研的方法,以问卷、访谈、会议等方式进行,本次调研的区域主要包括朔州市右玉县、怀仁县,忻州市繁峙县等,基本覆盖了山西肉羊产业的代表性区域,重点考察了该区域的典型肉羊场,并与典型肉羊场场主、所在地的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最后与山西省畜牧局的相关领导进行了研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山西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

山西省属暖温带气候,是多山省份,立体气候明显,处于森林向草原、传统农区向牧区的过渡交错带;山西养羊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具有发展肉羊产业的良好基础。2001年以来,山西省通过建立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在区内实施退耕还草还林政策,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经济,带动了肉羊产业的迅速发展,肉羊养殖、饲草、屠宰加工等各环节资源条件不断改善。

(一)肉羊生产现状

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羊存栏1159.39万只、出栏羊739.38、羊肉产量11.31万吨。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 2008年山西羊存栏、出栏和羊肉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9.54%、54.42%和60.88%。在此期间,由于受到政府封山禁牧政策的影响,从2006年起养羊业出现滑坡,羊的存栏为1140.7万只,比2005年减少55.7万只,减少了4.65%,但羊肉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达到10万吨。山西省羊生产发展情况如下图1所示,羊的出栏量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羊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山西省养羊生产区域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养羊业正逐步向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等优势区域集中。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2008年羊存栏达到543.8万只、出栏肉羊410.89万只,占全省羊存栏量的46.9%、出栏量的55.57%;羊肉产量达到5.17万吨,占到全省羊肉产量的50.2%;羊绒产量499吨,占全省绒产量的63.5%。在肉羊优势区域内养殖方式加快转变,肉羊生产正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过渡,肉羊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各地市肉羊出栏数量分布趋势图可以看出:忻州市、大同市、朔州市等地处雁门关区的地市羊出栏数量,在全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育种与繁育

山西省本地羊品种有:蒙古羊、广灵大尾羊、太行青山羊、吕梁黑山羊;引入羊品种有: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特克赛尔羊、德国美利奴、波尔山羊。绵羊生产以蒙古羊与引入品种杂交的各种杂交羊为主。体型较大,繁殖力高,肉用性能好。当地肉羊生产主要是皮肉兼用,受欢迎的三元杂交组合是:(蒙古羊×小尾寒羊)×杜泊羊。本地蒙古羊或其各代杂种的板皮厚实,市场价格为60-70元/张,而细毛羊及其杂种的皮仅售15~20元/张。所以,在繁育体系中蒙古羊具有提高综合生产效益的重要作用。山羊生产以本地山羊、波尔山羊杂交本地山羊的杂种山羊育肥为主。

2000-2008年山西省羊生产情况趋势图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年份(年)数量(只)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西省就在朔州市怀仁县小面积进行肉羊杂交改良工作,到20世纪90年代肉羊杂交改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以国家投资为导向,民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进入养羊业,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种羊品种,在省畜牧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大同、朔州、忻州、晋中等地肉羊生产基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肉羊改良工作。通过与本地优良品种的杂交改良,提高了山西肉羊的生产性能,也为进一步品种选育提供了种质资源。

(三)营养、饲料与养殖模式

1.饲料生产

山西省有草地面积7728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8%,其中:天然草地面积6828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9.2%;人工种草保留面积9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据测算,山西省草地总产青草34.70亿公斤,可利用农作物秸秆产量约140-160亿公斤,可利用的草地、农作物秸秆和青饲料作物合计载畜量为4400万个羊单位。同时,山西省有从事饲料加工的企业217家,共年生产牛羊配合饲料5.4万吨,浓缩饲料2.63万吨,预混料饲料0.35万吨,现在全省18%的羊使用配合饲料喂养。山西有草产品加工企业6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良好的饲草资源和饲料产业为山西草食畜牧业,特别是为肉羊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2008年山西省各市羊出栏趋势图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1200000

1400000

1600000

1800000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年份(年)数量(只)

2.养殖模式的比较

山西的肉羊生产主要是放牧+舍饲模式,并逐步向以舍饲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小区转变。

(1)“放牧+舍饲”生产模式。在山西省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之前,农户养羊主要采取分散饲养的放牧方式。该生产方式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也是舍饲技术不到位所致,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羊倌制度”。山西的“放牧+舍饲”模式的运作过程为:肉羊生产以户饲养、分户管理,每户以30—100母羊为主,然后合群组成200—300只的羊群,雇用2个羊倌放牧,羊倌仅放牧母羊,并且进行全年放牧,羊倌每放牧一头母羊年收入65—70元(现价),或者分享放牧母羊所生产的一半羔羊。而商品羊和羔羊则采用圈养的方式饲养。放牧母羊,农户投入的主要是牧工工资;而商品羊和羔羊则需要投入牧草和人工,进行短期育肥后出售。这构成了山西肉羊生产一半放牧、一半舍饲的生产特点,这是山西北部半农半牧区主要的肉羊生产经营模式。

(2)标准化小区养殖生产模式。由于山西北部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同时,根据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的要求,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封山禁牧政策,这客观上要求肉羊生产必须由放牧为主转向舍饲。山西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的小区养殖方式,其基本要求为:每个标准化养殖小区的修建,平均占地18亩左右,由10户以上养殖户组成,每户养殖基础母羊50只(基本要求),每户圈舍面积200平方米,肉羊养殖小区规模为500只基础母羊,年存栏900—1000只。建筑内容主要有羊舍、运动场、青贮窖、贮草棚、精料储备间、饲料加工间、人工授精室、兽医室、工作室、药浴室和堆粪场。为了推动标准化小区建设,山西省政府还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指导手册,如《山西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一书,给出了每个小区建设的标准、设计要求以及相关审批要求。2007年山西省向每个小区提供15万元的补贴,2008年该标准提高到25万元。除了修建圈舍,养殖户必须种植牧草,采用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在山西主要种植的牧草有多年生的苜蓿、当年生的草玉米、豌豆等。该模式投入成本大,仅每平方米圈舍的造价就在350元左右。

(3)放牧与舍饲的技术经济比较。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的神池县,人口10.99万人,2002年该县被列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试点县,2007年该县存栏羊48.8万只,出栏羊32.5万只,养殖规模户达3800户,通过对该县三道沟村5户养殖户舍饲和放牧技术经济的调研(数据来源朔州市畜牧局),得到如下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三道沟村放牧与舍饲养羊技术经济分析表

饲养方式调查户饲养品种产羔率(%)成活率(%)育肥期(天)日增重(斤)价值(元)

放牧赵召才改良羊181 66 180 0.28 1.22 张明土种羊112 68.1 180 0.33 1.47 孙保元土种羊98.5 71.3 180 0.30 1.34 范天仲改良羊220 60.6 180 0.29 1.24 平均153 66.5 180 0.30 1.32

舍饲

赵召才改良羊213 88.3 120 0.5 2.2 张明土种羊126 92.1 110 0.54 2.4 李金福改良羊216 92.3 120 0.46 2.0 王福土种羊110 95.2 120 0.48 2.09 平均166 92 118 0.495 2.18 从各技术指标看:舍饲养羊产羔多,产羔率在110—216%之间,平均产

羔率为166%;舍饲喂养母羊膘情好、产奶多,羔羊成活率高,平均成活率在92%,比放牧方式高15%,羔羊成活率增长25.5%;舍饲喂养羔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长肉快,育肥期在110—120天之间(当地育肥羊出售一般在75—80斤),平均118天,比放牧方式育肥期短62天。通过对各主要技术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舍饲具有较多优点,技术上显著优于传统放牧方式。

良好的技术效果能否转换为经济效益,是推动养殖方式转变的关键。由于肥羊(肉)在终端市场具有同质性,无法具体区分是由舍饲还是放牧方式饲养。因此,舍饲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收入增加。从育肥看,一只20斤重的双月断奶羔羊,舍饲育肥,平均日增重0.495斤,育肥118天可长成为78 斤体重的商品羊,以2007年市价7元/斤计算,可收入546元。饲养成本:

日喂发酵青贮秸秆7斤,玉米1斤,饼粕2两,日饲养费1.2元,118天饲养成本共计141.6元。饲养成本与销售比价为1:5.8 ,扣除繁殖成本,舍饲一只羔羊毛利为404.4元。以放牧方式饲养同样体重的羔羊,平均日增中0.3斤,育肥180天,长成74斤体重商品羊出售,销售收入为518元;牧羊成本包括日喂饲料玉米1斤,饼粕2两,日饲养费0.65元,共计117元,牧工工资0.15元/只/天,共计25元,牧羊成本142元。饲养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为1:3.64,不包括羔羊毛利为376元。育肥一只羔羊,舍饲与放牧投入相当,但利润高28.4元,利润率提高7.5%。出栏羔羊:由于成活率提高25.5% ,以双月龄断奶羔羊20斤计算,给养殖户多增加收入175.7元。以2007年价格计算,舍饲的经济效益显著大于放牧经济效益。由于两种生产方式的分析,没有计算圈舍等固定资产折旧,效益的计算仅是基于可变成本角度。

(四)疫病防控

在调查中发现,山西省是全国布病的重病区、老疫区和高发区。自2001年来,人间布病病例一直高居不下,到2007年底,全省共发生布病新病人4040例,居全国第二位。2009年,新增人间布病2000例。2007年底,该省畜间布病检测阳性率为5.07%,奶牛检测阳性率为0.7%,(也就是说,如果奶牛布病阳性率数字可靠的话,羊和猪布病阳性率应在10%以上—笔者注)。2008年,全省共监测羊74470只,其中检出阳性羊3098只,阳性率5.2%。

对朔州市右玉县宏宇牧业有限公司、右玉银海种羊场、忻州繁峙县吉祥园秸秆养羊示范小区、繁峙县龙清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羊疫病流行与防控情况的调查,得到了如下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4个肉羊场疫病控制的基本信息

场名右玉县宏宇牧

业右玉银海种

繁峙吉祥园繁峙龙清合作社

羊存栏数1000只700只140 700只

监测疫病口蹄疫,布病口蹄疫,布病口蹄疫,布病口蹄疫,布病监测结果无口蹄疫、布病无口蹄疫、布病布病阳性布病阳性

疫苗接种,接种密度

口蹄疫,100%

羊五联苗,100%

羊五号苗,100%

羊支原体苗,10%

口蹄疫,100%

羊五联苗,100%

羊五号苗,100%

口蹄疫,100%

羊五联苗,100%

口蹄疫,100%

羊五联苗,100%

羊五号苗,100%

未接种疫苗羊痘,炭疽,大肠杆菌羊痘,羊传支,炭疽,

大肠杆菌

布病,羊痘,羊传支,

炭疽,大肠杆菌

羊痘,羊传支,炭疽大肠

杆菌

发生的疫病肠道寄生虫病,

疥螨

肠道寄生虫病

疥螨

布病,发病率50/140 布病(10%),肠道寄生虫

防治措施服用伊维菌素/丙硫咪

唑等药物,药浴防治寄

生虫病服用伊维菌素/丙硫

咪唑等药物防治寄

生虫病

扑杀布病羊,打五号

苗,药物治疗,彻底消

服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

等药物防治寄生虫病;打

五号苗

消毒每周1次,紧急情况,

每周2次每周1次,紧急情况,

每周2次

基本不消毒每周1次,紧急情况,每

周消毒2次

消毒剂火碱,氯制剂等火碱,氯制剂等氯制剂等火碱,氯制剂等兽医人员 2 2 村防疫员村防疫员化验室 1 1 0 0 诊疗室 1 1 0 0

病历档案有有无有(五)产业化经营

1.生产区域化

山西省肉羊生产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20个县,包括天镇、阳高、大同县、浑源、左云、右玉、平鲁区、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县、应县、神池、原平、代县、繁峙、五台县、宁武县、偏关、阳曲、寿阳。太行山区15个县,包括黎城、沁源、左权、浮山、安泽、陵川、榆社、灵石、乡宁、古县、平顺、武乡、沁水、古交、曲沃。优势产区的羊肉产量占到全省的62.5%,生产区域化明显。

2.生产规模化

山西省现有规模养羊场(户)44.5万户,养羊739.4万只,占到全省羊总

数的63.7%。其中:年出栏1~29只的场(户)有399458户,占到规模养殖总数的88.86%;年出栏30~99只的场(户)有43193户,占到规模养殖总数的9.6%;年出栏100~499只的场(户)有6665户,占到规模养殖总数的1.48%;年出栏500~999只的场(户)有192户,占到规模养殖总数的0.04%;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场(户)有26户,占到规模养殖总数的0.02%。以上可以看出,山西肉羊农户饲养规模还较小,但规模化生产开始突显。随着养殖小区模式的推广,山西农户生产规模正在扩大,目前全省已建立肉羊养殖小区571个。

3.异地集中育肥

在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有许多专门从事商品羊育肥的养殖小区或养殖户,他们依靠毗邻内蒙古自治区羔羊资源丰富的有利区位,从内蒙古大量贩运断奶羔羊或架子羊。山西养殖户通过在内蒙古收购羔羊或架子羊,圈养在标准化养殖小区内,以丰富的饲草和高蛋白的饲料,集中催肥2—3 个月左右,体重即可达到30公斤,作为商品羊上市。以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每只羊的利润在30—50元之间,由于饲养周期短,风险低,利润可观。在此过程中山西与内蒙古形成了产业上的互补关系,该模式在调研地区的怀仁县南小寨村、右玉县较多。育肥饲养要求前期有大规模的投资、货源有保障、资金要充足。

4.屠宰加工业兴起

在山西肉羊产业集聚、规模较大的地区,发育成熟了许多肉羊屠宰、交易市场,这些市场业主从农户处收购商品羊,进行屠宰分类,一般一只羊要被分割为羊下水(羊杂)、羊肠衣、羊皮、白条等,分别出售。羊肉加工企业总体数量较少,大部分以个体手工屠宰为主,形成规模的有右玉县玉羊批发市场、怀仁县南小寨羊肉批发市场和神池县绿宇羊肉有限公司加工厂。全省有10个较大型的食品公司所属肉联厂,共16个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各个养羊较集中的地区。据统计,年屠宰加工数量可达500万只,占全省出栏羊的70%以上。在京、津、蒙等地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其羊肉制品还出口到中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当地的最终销售市场一般为北京市、天津市等。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当地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加深了肉羊产业的分工、分业,提高了当地肉羊产业的

竞争力。

(六)肉羊产业发展政策

山西省各级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肉羊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稳定猪鸡、发展草食畜”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并把山西北部雁门关地区的28个县,规划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主,实施了以种养业主副换位的战略,带动了山西畜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山西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肉羊产业发展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养殖小区的补贴;二是以防疫、改良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建设。

1.养殖小区补贴政策

为推动肉羊生产从传统放牧向舍饲转变,山西省采用了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载体的方式。为了推动标准化小区建设,山西省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指导手册,如《山西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一书,给出了每个小区建设的标准、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补贴审批要求。2007年山西省向每个小区提供15万元的补贴,2008年该标准提高到25万元。有的地方为了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地方财政配套一定的资金,如2008年朔州市财政出资1亿元为养殖小区提供补贴,平均每个养殖小区补贴30万元,平均1平方米补贴150元。在山西省,养殖小区羊舍每平方米造价大约为350元左右,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大约占到羊舍建设成本的1/4—1/3。

2.防疫、改良补贴

动物防疫和肉羊改良是具有一定公共性或准公共性质的服务,在山西调研的几个典型地区,都十分重视肉羊防疫和改良工作,其主要做法有:(1)防疫体系建设及补贴。疾病防疫体系建设是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从放牧转变为舍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山西省地方政府为健全防疫体系建设,进行了许多探索。一是解决防疫进村、进养殖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地方政府采用了村级防疫员制度,基本运行机制为:地方政府给选聘为村级防疫员的人员每月提供100元的工资补贴,村级防疫员与农业主管部门签订聘用合同,一般每个防疫员负责4个村的疾病监测和治疗,以确保重大流行疾病和常见病能被及

时发现;二是提高扑杀补贴,国家对有疫情,需要扑杀的羊,每只补贴200—300元,而一只羊的市场价格大约500—600元,因此,地方发生疫情,一般上报的积极性不高,结果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例如朔州市采用财政补贴办法,提高扑杀标准,羊的扑杀补贴与市场平均价格持平,便于防疫工作的开展,也提高了重大疫病的防疫效果。

(2)改良补贴。为推动肉羊品种改良,许多地方政府进行了积极探索。首先,建立人工授精站点。在山西的右玉县、繁峙县等地,当地政府出资在肉羊养殖规模较大的地区,修建了人工授精站点,完善配套设施,每年给人工授精站点一定的改良经费,开展肉羊品种改良。但由于肉羊生产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使肉羊改良组织成本较高,一般人工授精点经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提高人工授精的效率,右玉县畜牧局出台了给羊倌鉴定发情母羊补贴的政策,具体为:羊倌每发现一个发情母羊,政府给其补贴2元,由羊倌本人将发情母羊带到人工授精站,进行授精;由于羊的发情季节恰好也是农户农忙季节,该项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当地肉羊改良的速度和肉羊良种比例。

二、山西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肉羊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发展态势强劲,政府对肉羊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广大的科研人员、企业和养殖户对肉羊产业的科技、经营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山西肉羊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种工作落后,繁育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原种退化,良种率低。蒙古羊是山西地方肉羊良种,具有耐粗饲、耐寒冷、抗病性强、耐放牧等优良特性,适应山西的自然生态条件。但由于饲养管理粗放,缺乏系统的选育措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体格变小、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又因其繁殖率低和尾脂较大,进一步发展受限。山西为了克服本地肉羊存在的生长速度慢、繁殖力等缺陷,各地大力推进肉羊杂交改良,引进小尾寒羊提高双羔率,引进杜泊羊提高肉用性能。累计引进国外良种种羊约万只以上,以引进肉羊良种与本地羊进行经济杂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山西省经过验收的种羊场目前有17个,共存栏各品种羊8000余只。该省存栏能繁母羊645

万只,按照1:50的比例,需种公羊14万只,而全省现有优质种公羊数量不足1万只,良种种源缺乏。

其次是育种企业营运困难。山西肉羊改良任务重,但是种羊场或育种企业较少,其中右玉宏宇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该公司建有养殖场、细管精液生产实验室和一个具有大学教授组成的团队。由于受到种羊资源、价格、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投资大、舍饲的规模化种羊场营运难度大。特别是饲料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都非常高。他们定位在种羊场,但是不得不分出大部分资源来收购羔羊,快速育肥,从中获得收益,以便支持肉羊的选育。当地的蒙古羊基本上没有保留原种,现在主要是含有各种引入品种血液的杂种羊。

再次是繁育体系不健全。原种场、扩繁场和商品场比较分散、专业分工不明显。例如,育种场也分配很多资源去作肥羔生产,而育种保种工作明显薄弱;同样,生产场也花许多资源去饲养种羊。人工授精技术基本不普及。因为专业分工不明显,整个繁育体系凌乱,整体水平较低。

山西肉羊现代育种工作落后,肉羊繁育重良种引进,轻选育;重改良,轻培育。山西各地对利用国外肉羊品种改良地方品种热情很高,但从未进行专门的配合力测定,引种存在一定盲目性。由于不重视选育,盲目引种造成当地优良肉羊基因不断流失,群体遗传水平逐年下降,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在实践中,广大养殖人员错误地认为凡是引进的品种均为种羊,对其缺乏适应性研究,造成选育种羊质量不高,杂交效果不明显。山西肉羊产业繁育体系不健全,肉羊育种工作仅停留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试验阶段,尚未建立符合现代市场体制的肉羊繁育体系,造成了山西无专用肉羊品种的局面。

(二)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饲草料供需矛盾突出

山西养羊业总体生产水平较低,肉羊胴体重只有14.7㎏,仅为养羊发达国家美国(30㎏)水平的50%,高档羊肉的比重不足5%,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尽管近年来在重点产区推广了肉羊饲养技术,但就全省而言,养羊户目前还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尚未从饲养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中解脱出来。

山西省目前的肉羊生产集中区域生态特别脆弱,部分地区盲目引进和发展,

造成了超载、过牧。同时,由于饲草季节供应不均衡,特别是冬季缺乏饲草问题还很普遍,尚末建立起草畜配套的发展体制,滥垦、滥牧现象时有发生,草地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同时,规模饲养场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疫病防控不到位

山西肉羊产业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畜牧兽医服务体系薄弱,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难以适应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分散户养方式使得现代肉羊技术推广组织成本提高,资金和相关专业队伍的缺乏使得肉羊技术推广举步维艰。分散养殖和集中养殖都增大了疫病的防控难度,一些原来已经基本消除的人畜共患疾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随着市场流通的日益活跃,牲畜调运频繁,一类畜禽传染病呈上升态势,疫病防治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威胁。

(四)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产后屠宰加工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山西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虽然建立了一些养殖小区,但规模化养殖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分散的农户养殖仍然是主体。公司与农户之间主要体现为买卖关系,缺乏利益共享机制。一些养羊合作社的建立常常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由于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养羊户难以从合作社的发展中得到互助合作的好处。

山西省现代肉羊屠宰及加工企业较少,90%以上都是活体贩卖或私屠乱宰,造成肉羊产品结构趋同,质量安全水平较低,深加工、保鲜能力差,缺乏品牌竞争力。市场容量小,时常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卖难”现象。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衔接不够紧密,产供销相脱节,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化运营机制。(五)产业发展政策以短期为主,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山西肉羊产业发展政策主要以圈舍补贴为主,目的是推动肉羊生产方式转变,进而达到肉羊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对肉羊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长远性发展作用的政策,如良种培育、饲草业发展、防疫体系、市场体系建设等,投入仍显不足,将会影响肉羊产业未来发展。

三、促进山西肉羊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保护地方优良品种,完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

山西省的地方品种有晋中绵羊、广灵大尾羊、阳城白山羊、黎城大青羊、吕梁黑山羊等,应对这些地方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特性进行研究,划定保种区,建立保种场,将保种和开发结合起来。同时广泛开展各品种间的杂交改良,对各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利用方式给予明确定位,科学指导养羊户的配种生产。对引进的多个品种进行科学研究和选配,进行配合力测定。大力支持国有和民营育种企业的发展,建立符合山西省肉羊产业生产实际的良繁体系。争取实施肉羊良种补贴,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农民饲养良种的积极性。加强新品种(系)的培育,从引进为主转向引进和培育并重,逐步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主的育种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结合常规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品种(系)培育。

(二)统筹规划林草牧业,提高饲料利用率

山西属于生态十分脆弱的省份,肉羊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必须林草牧统一规划。林草植被建设要按照草灌先行的原则,大搞种草植树,改善生态环境。要把耕地种草、退耕还草还林、荒山绿化、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经济林建设、天然草地和天然林保护等作为建设的主要内容。围绕林草植被的恢复和保护,积极稳步推行设施养殖,培育和扶持养殖大户。使林草牧能够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要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通过推广氨化、青贮和微贮等技术把大量未被利用的玉米秸、谷黍秸、豆秸等农副产品有效地转化为饲料,有效地解决秋冬季草场生产能力下降而造成的草量不足问题。

重要的是要向养羊户推广科学的饲料配方,在现有饲草料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精料和添加剂,满足肉羊生长需要,提高饲养肉羊的经济效益。

(三)积极开展疫病防控,确保羊肉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快建设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重点健全疫病防治预警机制,建立从动物疫病预防、监测、报告到扑灭的完整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各级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备的疫病诊断、疫病监测、疫苗保存、贮运冷链、防疫监督、

动物检疫等动物免疫系统。在乡镇建好畜牧兽医中心站,村一级配备业务素质高的动物防疫员。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配套的防疫、消毒、疫病诊断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努力把雁门关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无规定疫病区。

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控制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对羊肉及其产品的危害。要对饲料生产、肉羊饲养、羊肉加工和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逐步推行肉羊标准化生产。要加强羊肉及其产品的卫生和质量监督检测,保证其在加工销售环节的安全。

(四)推进肉羊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经营水平要突出抓好肉羊规模养殖场(户)和示范养殖小区,稳步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逐步推广舍饲、半舍饲的养殖模式,按照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免疫程序化、设施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养殖专业化的标准建设现代化、高效益的养殖小区。本着功能完善的原则,防止片面追求羊舍高标准。

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肉羊繁殖、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使之做大作强,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能带动养羊户致富的产业群体。引导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促进龙头企业发展。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模式与养羊户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带动养羊户扩大生产、增加收入。

加强肉羊市场体系建设,围绕羊肉及其肉羊品种、饲料、兽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流通,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 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 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20xx 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养羊业是XX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畜牧业经济的主要。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XX养羊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把山羊产业发展培育成为继天麻之后的又一稳定发展支柱的安排部署,努力挖掘XX山羊发展优势资源,找准存在问题,明晰发展方向,近日,我深入到全乡部分村组和养羊农户家中,与群众座谈,与大户商量,对XX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发展思考。 一、发展现状 XX属高二半山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XX9平方公里,总人口XX人。XX立体气候明显,交通便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这里饲草资源丰富,雨龙山万亩天然草场,农作物秸秆及青绿饲料资源储量较大,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山羊养殖在XX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疫病少,生产周期短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XX年,全乡山羊存栏16240只,比上年增。出

栏56.5%只,占存栏数的9180,其中能繁母羊6.7%长 肉羊5990只,肉产量150.35吨。 二、存在问题 综合分析XX的山羊产业现状,目前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着XX山羊产业的发展。 存在市场意识不强的问题。XX养羊农户大多属于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缺乏,只把养羊作为一种象征家庭财富积累的方式,缺乏把羊只变成商品销售的意识。只有在办红白事、祭祀和偶尔解决家庭肉食才宰杀羊只食用。并且选择宰杀的肉羊也是主要选择老弱残缺及淘汰母羊进行宰杀,处于“靠天养羊”、自用为主的状况,依靠养羊发展经济、增加养殖效益和培育羊经济的意识不强,导致养羊产业处于散和软的状态。 存在山羊品质落后的问题。目前在XX、XX、XXX片区广泛饲养的黑山羊,基本实行自繁自养,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长期群内繁殖,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品质逐年降低。呈现山羊个体越来越小,产肉率低、饲料报酬不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低,饲养成本逐年增加,养羊效益不高的问题。 存在饲养规模较小的问题。全乡8个村,养羊户主要分布于寸田、松林、坪地3个村,饲养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据XX年年末统计,全乡饲养山羊50-100只的农户有36户,存栏2625只;饲养山羊100只以上的有8户,存栏1046只;

林业局关于林业产业统计调研报告

林业局关于林业产业统计调研报告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林产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作用,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产业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云林计财〔2010〕46号)文件要求,我局对以来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其产业比重。 (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龙头带动力逐渐增强。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要求,积极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四大产业”。至累计造林58万亩,全县建成公益林95.4万亩,商品林基地146.5万亩,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14.8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薪炭林面积20.8万亩,竹林面积0.4亩。 同时,通过龙头带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华海木业为龙头的加工业基本形成(仅华海木业年销售收入就达5000余万元),以双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园为代表的绿化苗木培育业逐步壮大,经营面积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和生产性苗木2500余万株。以为例,全县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企业总数37个,从业人数6240人,总资产8230万元,年实现总产值7809.9万元,年销售收入7385.2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企业总数2个,从业人数216人,总资产170万元,培育核桃2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企业总数8个,从业人数137人,总资产460万元,总产值560万元,销售收入485万元。以菌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的森林生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计划方案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自治州第十四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强力推进我市肉羊产业发展,加快牧区牛羊换种进程,大幅提高肉羊供种能力和农牧民收入水平,根据2006年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某州优质肉羊产业的意见》,特制定某市2012年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引进优质萨福克、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种公羊500只(其中纯种150只),完成肉羊胚胎移植700只,改良肉羊7万只(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4万只),购进种公牛150头;建成肉羊良繁场6个(其中完善2011年修建的2个,新建4个);培训技术人员及养殖场户负责人210人次;全年出栏肉羊85万只,其中育肥出栏70万只。 二、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肉用种公羊、种公牛引进采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摸清近几年肉羊胚胎移植所产公羔存栏情况,建立分布台账;完成500只种公羊引进任务(任务表附后),其中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纯种公羊150只,萨福克、无角道赛特高代杂种公羊350只;年内引进种公牛150头,全部投放到牧区进行牛羊换种工程。种公羊、种公牛引进工作要以各乡镇为主体,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纯种公羊、种公牛进行鉴定和认证,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高杂公羊引进和鉴定工作。协调农区配种后的种公羊,通过租借的

形式用于牧区的肉羊改良工作。 时间安排:某市各乡镇要于3月底前完成现有纯种公羊调查登记和种羊采购场户信息收集工作,4-5月完成购进种公羊、种公牛的落实工作,6月完成纯种公羊、种公牛的采购工作,6月底前完成新购种公羊的调教工作,7月底前完成高杂种公羊的采购工作。 (二)推进肉羊人工授精工作。 各乡镇以加速扩大肉羊良繁核心群为目标,坚持整乡、整村推进和向牧区延伸的办法,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年内完成2.4万只改良任务。某市计划选定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三工镇二工村、六工镇下六工村、二六工镇幸福村、大西渠镇大西渠村、榆树沟镇榆树沟二组、阿什里乡胡阿根村、)作为某州肉羊改良示范村, 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滨湖镇东沟村、佃坝乡二畦村、庙尔沟乡)作为某市肉羊改良示范村,对于肉羊养殖散户,要通过大户代牧或集中饲养的方式,实施整村推进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在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作中,没有肉羊改良点的农业村要建设或租用民房(至少3间),配套相应的人工授精设备,建成临时配种站点,并在村子周围预留小麦、大麦等茬子地,用于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8月底前完成500只肉羊改良任务;牧业村要依托已建小畜配种站点,完善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和配种设备,在配种点周围预留草场用于组群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11月前完成1000只肉羊改良任务。开展肉羊改良期间,

2020年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一、调研主题 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二、调研时间 XX年9月25-10月25日 三、调研地点 小坝子乡、万胜永乡、鱼儿山镇、大滩镇、四岔口乡、北头营乡 四、调研主要内容 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研究我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实施方案,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总体围绕肉羊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实作用,以养殖科学布局,养殖模式升级,品种改良,养殖与管理技术提升,疫病防控,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拓展营销市场等方面调研,通过政策引导,思想解放,推动我县肉羊养殖业发展进程。

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保障肉羊养殖产业发展。整合涉农扶贫项目资金,在基地建设、原材料采购、设备引进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和扶持。严格落实我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有关优惠政策。对脱贫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六、调研方法和安排 1、方式方法 坚持龙头企业重点看,养殖企业、养殖大户都走全,散养户多询问的原则,分片区调研走访。 (一)把拥有全产业链条的爱尚羊企业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对旗下分布几个乡镇的养殖场经理进行座谈,询问经营状况、疫病防控,科学管理等,对屠宰加工厂屠宰、质检、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

(二)对养殖企业、养殖大户进行调研,询问产业规划、养殖数量、经营状况、是否带贫、有无散撒、粪污处理和政策扶持等问题调研。 (三)对原有散撒放牧的养殖户进行走访,询问其圈养以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的政策扶持。 2、具体安排 由我本人与一名办公室人员和农业农村局抽调一名分管领导组成调研小组,在9月25日-10月25日结合主题学习内容深入到龙头企业、到乡镇、到重点发展肉羊养殖村,开展调研。在10月30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有关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有关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02-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 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

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 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 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 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 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 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 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 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 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 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 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 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 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 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 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

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白山市林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表格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表格说明 1、涉林企业有关情况统计表主要反映第二产业及部分第三产业情况;林业种植养殖业情况统计表主要反映第一产业情况。 2、涉林企业主要有三种:一是工厂设在当地,以主营产品目录中的内容为销售产品的生产企业;二是依托林地资源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三是各级林业部门、森工企业控股的企业。(商品流通领域企业暂不统计) 3、林区矿产企业暂不纳入涉林企业范畴。为了掌握具体情况,这次统计涵盖了林区矿产企业,但其产值暂不计入林业产值。 4、林业种植养殖业情况统计表以乡(镇、街道)、林场为单位,以所管辖的林地(包括集体林)为统计区域,填报总数。 5、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企业,基地当年销售量视为当年产量,产品当年销售收入不填。 6、同一属地的地方林业与森工企业统计范围划分原则:涉林企业中,森工企业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由森工企业统计,其他由地方林业统计。 种植养殖户情况,执行两个原则:一是以林地为区分原

则,在谁的林地上进行的经营活动,由谁统计;二是以人为区分原则,森工企业职工的经营活动,由森工企业统计,地方林农的经营活动,由地方林业统计。这两个原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7、县(市、区)级林业产业部门专人负责把各乡(镇、街道)、林场数据录入林业产业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形成汇总数据,然后再上报。 8、统计截止时间:12月31日;数据上报时限:12月25日17时前。 二、主营产品说明 1、锯材:是指以原木为原料,利用锯木机械将原木纵向锯成具有一定断面尺寸的木材加工产品。(各种板、方按锯材统计) 2、木片:俗称削片,主要用于造纸、人造板生产等。 3、建筑模板属于胶合板范畴。 4、纤维板:中、高密度板。 5、单板:木材加工后的产品,主要用于胶合板、装修材料等。 6、指接材:也叫集成材。 7、抛光材纳入二次加工材其他板材项。 8、实木复合地板:用多层实木单板或拼板,经涂胶、热压等工艺而成的地板。

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浏览:41 次发布时间:2015-12-29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1 概述 2014年以来,我国羊产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受部分地区旱情与突发的小反刍兽疫影响,导致活羊集中出栏上市,羊肉市场库存积压,更因近年来低价的进口羊肉持续补给国内市场缺口与多种原因造成的消费下降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我国羊产品市场价格下行,肉羊、种羊价格一路走低,养羊企业出现了大量活羊滞销和空栏等现象,各地区一些养羊企业纷纷退市转型,养羊业发展也受到遭遇到收益降低和成本增高的双重挤压,这一系列问题使我国养羊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迫使行业和从业者必须要在当前行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及时调整和升级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增强生产管理效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品牌化战略模式,增强产品价值和行业竞争力是养羊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数据分析 2.1 产量及产区变化 图1 2000--2014年末全国羊肉产量(万吨)变化

图2 2000-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变化 2014年全国羊肉产量为428.2万吨,较2013年408.1万吨增长了20.1万吨,同比增长4.9%(见图1),2014年年末全国羊存栏总数为30314.9万只,较2013年29036.3万只增长了1278.6万只,同比增长4.4%(见图2)。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为28741.6万只,较2013年27586.8万只增长了1154.8万只,同比增长4.2%(见图2)。 图3 2000-2014年全国肉类产品产量构成中羊肉占比 201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8706.7万吨,其中羊肉占肉类生产总量的4.9%,羊肉在全国肉类产量构中自2000年至2014年间维持在4.9%-5.6%之间,近五年间稳定在4.8%-5%之间(见图3)。

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林业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推进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林业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 为认真掌握我县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全县掀起新一轮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山区综合开发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林业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组,确定调研专题、精心谋划调研提纲,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别深入三个国有林场、部分乡镇和挂钩联系村就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一、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普遍造成对林业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要么简单地把林业建设等同于木材生产,要么片面地强调林业的生态属性,忽视了林业的经济

功能,影响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我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十分突出,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产值规模小:我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县xx年林业总产值为2.1亿元,亩均林地产值仅为60元,按法定统计口径计算,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9.77%,所占比例与林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不相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低下,亩均产值仅为农业产业的5%左右。 支柱产业单一:我县虽然确定杨梅、核桃、竹子等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规模,结构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明显,尚不能成为支撑林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杨梅、柑桔等大路品种较多,错季果品、时令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第二,品质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种多,名特新优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 产业化程度低:全县无林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县目前三个国有林场经营困难,林场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属资源消耗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都十分弱小,生产经营仅能够维持目前的温饱水平。缺少生产

2019年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省***林业管理局**林业局**林场始建于20**年,多年来以森工生产为主营产业,20**年全面禁伐,主要工作以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公益林工程建设为主。全场现有职工总数643人;其中:在职职工367人,离退休职工276人。管理人员91人,生产职工276人,富余职工115人,下岗职工20人。全场下辖育苗工段一个,卫生所一个,学校一所,基层护林点6个。机械设备主要有:庆铃小汽车1台,专用于护林防火的南京依维柯车1台,对讲机10对,中转台1处。 **林场现有固定资产现值791.1万元,林区公路61.59公里,通讯线路57.1公里,房屋总面积6902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359平方米。1999至20**年,天保工程总投入3195.75万元,其中20**年度总投入547.36万元,林业重点工程投入167.36万元,20**年职工工资总额106.8万元,亏损总额72.23万元。 二、自然地理状况 **林业局**林场位于**省**县**乡境内,***中上游支流**河的**河流域,包括***沟和**沟两大沟系,地理坐标在东经***°28′40″~***°42′00″,北纬**°12′10″~**°27′40″之间。东接**县,南靠**县,西邻**林场,北以**河为界,总面积31466.7公顷。 该场地处岷山山脉东麓高山峡谷区,属中山深切割地貌类型。境内群峰叠嶂,地势险峻,南高北低,易见断崖石壁和裸露石山。海拔1650米至4152米,相对高差在1000~2500米之间。

本区受蒙古高压气团和海洋副高气流的往返运动,大部分高海拔林区呈现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凉爽潮润、秋季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多雪的温带高寒,旱季显著湿润区气候。年均气温13.0°C-4.3°C ;年均降水量435.8-951.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均蒸发量1972.5-918.8毫米,空气相对温度在59%-82%之间;全年无霜期245-96.7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766.3-1398.4小时,日照率40%-32%。境内土壤受太阳辐射和其它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较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阳坡多为山地栗钙土,阴坡从上到下依次有山地草甸草原土,山地棕色森林土(局部出现暗棕壤)、山地褐色森林土。厚度多为15-30至60厘米,常见裸露岩石。林地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团粒结构良好,有较强的保水性能,腐殖质较厚。 **林场具有地形高差悬殊,气温变幅较大,经营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植被复杂,森林类型多样,主要有寒温性暗针叶林、红桦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落叶阔叶林等。主要树种有松科的岷江冷杉、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柏科的甘川圆柏;桦木科的红桦、白桦;杨柳科的山杨等。灌木主要有杜鹃花科的笑靥杜鹃、千里香杜鹃;禾本科的箭竹;蔷薇科的小叶蔷薇;黄蔷薇、钝叶栒子;榛科的虎榛;忍冬科的甘肃忍冬等。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该场经营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根据资料记载和调查走访,野生动物有高山裸岩动物群、森林动物群,草原动物群等种群。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约有2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牛科的羚牛、猫科的雪豹。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犬科的豺,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正式版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

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刘富勇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如何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就成为我们林业工作者首要面临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林业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林业项目,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新内涵 1、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林业工作。近年来,我县林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林业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林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与森林经营等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和林

区维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林业工作要有更高、更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实践。 2、现代林业发展要为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涉及到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发展战略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林业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林业工作,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必须坚持从林业实际出发,把生态效益放在林业工作的第一位,建立体现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林业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经过全县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当前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县林业生产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科技贡献率低,林分质量较差;局部地方森林资源逐年减少,雪域上移,雨量减少。同时我县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林地流失,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问题。 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虽然森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

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二)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XX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林业产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产业富县战略举措,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12月28日南沙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县支柱产业培植又迈上新的台阶。**县产值突破亿元的产业已达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产业集群覆盖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涉及全县14个乡镇。 XX 年,六大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XX元,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的XX%;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元,其中出口创汇XX元;实现利税XX元,发放从业劳动者报筹XX元。 电力产业完成投资14304万元,南沙电站完成投资9300万元;麻栗寨河二级电站完成投资720万元;农网三期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南沙至小新街35千伏线路建设完

成投资700万元;电力设施修理改造完成投资584万元。(XX 年数字) 糖酒业年产5万吨燃料酒精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 矿业产业与XX钢铁厂进行合作,南砂矿业公司投资XX 多万元,成功地对马街铁矿进行资源整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给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完成。 畜牧业 XX年,生猪存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肥猪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实现畜牧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肉类总产XX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61亿元,与前11年的1997年同比,肉类总产年均增长1492吨,年均增长率40.9%,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2023万元,年均增长52.67%。 生物创新产业 **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75.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3.5%,其中:有林地124.05万亩,灌木林地27.02万亩,疏林地0.4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21万亩,苗圃地0.07万亩,宜林荒山20.98万亩,森林覆盖率41.0%。 1.膏桐 据调查,**县适宜发展膏桐的土地资源总面积为60万亩,适宜区可种植的面积27.2万亩,其中连片宜林荒山荒地和无立木林地面积21.5万亩,集中分布在马街、南沙、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玉泉县AAAA年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玉泉县畜牧业局 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提升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肉羊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方式转变,打造肉羊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肉羊全产业链开发为抓手,高效整合农牧业产业发展资金,按照“三结合”(即统一规划与规模化建设相结合,良种化覆盖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大尾巴狼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巩固提高肉羊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个体生产性能,提升肉羊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成为省农区肉羊生产全产业链开发基地。 (二)基本原则 S.坚持科学规划与规模化建设相结合。肉羊产业发展规划与《临海市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玉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玉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做到科学指导,合理布局,重点以肉羊产业发展基础好、具备发展潜力的乡镇为主,引导扶持高标准、现代化、规模化肉羊 - 1 -

养殖小区(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d.坚持良种化覆盖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以大尾巴狼肉羊改良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大肉羊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力度,调动广大农户发展肉羊养殖的积极性。推行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制,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特色肉羊产业发展。 m.坚持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尾巴狼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肉羊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延伸肉羊产业链条,巩固扩大肉羊产业化精深加工能力和品牌规模,提升肉羊产业系列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肉羊产业迅速发展。 二、建设目标及发展模式 (一)建设目标 AAAA年,由大尾巴狼龙头企业新建万只养殖园区m个,由农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新建存栏mffffff只肉羊养殖小区kk个,养殖专业村Sff个,养殖示范户Sffffff户以上,肉羊活畜交易市场S个。全县牧业年度肉羊存栏Sffff万只以上,新增基础母羊Sff万只以上,肉羊活畜年交易量达到kkff万只,出栏肉羊dffff万只以上,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akk%以上。 (二)发展模式 以万只园区种羔羊繁育为龙头,以肉羊活畜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千只小区为育肥基地,以合作社和农户为基础养殖,以大尾巴狼等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基地为产业链终端,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互动发展模式。 - 2 -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一、肉牛肉羊育肥业现状 近年来,XX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强旗产业进行专项推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肉牛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按照“禁牧不禁养”的总体要求,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已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发展畜牧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肉牛肉羊育肥业发展,我旗肉牛肉羊育肥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局面。2012年,全旗育肥基地达到29家,其中肉牛育肥基地20家、肉羊育肥基地9 家,培育了满达拉图、额里图、宝音图等龙头企业。2012年,全旗育肥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6.25万只,通过育肥每头牛增值500—700元、每只羊增值150—200元。全旗各类农牧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99个,在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以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组织最多,有173家、占到总数的86.9%。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苏木镇、农牧业局、育肥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有意从事肉牛肉羊育肥业的农牧户,赴肉牛羊产业化经营情况较好的山东、吉林、通辽等地区,就肉牛肉羊育肥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化运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和肉牛肉羊育肥专家,举办肉牛肉羊育肥培训班7期,培训农牧民500人次。 二是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切实加大对现有西门塔尔牛的保护力度,鼓励农牧民通过引进和繁育,逐年扩大西门塔尔牛养殖规模,出台《XX旗发展西门塔尔牛管理办法(试行)》,对养殖西门塔尔牛专业户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优先考虑,享受草畜平衡折算优惠政策和牧区不休牧、农区不禁牧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对引进良种牛羊的农牧民给予了贷款支持。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引进和发展良种畜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