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风舞教学反思

土风舞教学反思

土风舞教学反思
土风舞教学反思

四年级《土风舞》教学反思

《秋天的联想--土风舞》是一首很热闹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整节课的教学围绕让学生们从歌曲里感受歌曲气氛开展,让学生从演唱到肢体都能体现出歌曲的氛围。学唱完歌曲后,从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来比较了《红叶》和《土风舞》两首歌曲的不同,再动手拍歌曲中不同的节奏带给自己不通过的体验,自编动作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然后欣赏了不同地域的丰收之歌,陕北的《秋收》、丹麦的《丰收之歌》和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体会不同地域音乐的不同。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听、想,学生在这节课上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自己学会新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很有成就感。但是整个的教学过程和设计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在比较两首歌曲时应该更好的让学生自己去想,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篇二:《土风舞》教案《土风舞》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用音乐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把音高、节奏、情感等基本要素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环节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创造协调的音响,演练优美的音乐。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启发学生发挥表现力、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铃鼓、沙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律动激趣。

1、学生随着《土风舞》音乐以律动的形式体验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作品的风格情绪,在律动中感受节奏型,为歌曲《土风舞》的学习做铺垫。】

2、师拍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用声势律动拍出切分节奏学生模仿。速度由慢到快,难度由易到难。

3、讲解难点节奏ⅹⅹⅹ。

4、学生用“啦”模唱《土风舞》,感受节奏“ⅹⅹⅹ︳ⅹⅹⅹo ︳”。

5、揭题:《土风舞》,简介。

【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的最基本元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并能听辨出音乐中的切分音节奏。】

二、自主探究,学唱歌曲。

(一)找一找。

学生听范唱找出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o ︳

ⅹ〃ⅹ︱ⅹⅹⅹo ︳

(二)读一读。

以接龙、齐读的形式按节拍读歌词,突出切分节奏,感受歌词表达的情绪。

【设计意图:在找、玩、读的活动中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清楚歌曲的节奏、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对歌曲更深层的了解。】

(三)唱一唱。

1、教师用电子琴教唱歌谱(放慢速度),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

2、以师生、生生、男女接龙的形式演唱歌词。

(四)比一比

1、聆听范唱,比较不同。

2、歌曲处理,加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

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在聆听、模仿、比较、表现等各种方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处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三、创编表演,体验情感。

1、欣赏视频,找出土风舞的舞蹈动作特点。

2、创编活动:学生讨论并实践-----“快乐学习土风舞”。

思考:怎样表现歌曲及舞蹈动作特点?

引导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分小组来展示土风舞的“转圈”特点,创编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土风舞,分享学习的快乐。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视野,进行舞蹈创编、演唱歌曲、小组表演等活动,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愉悦。】

四、小结,畅谈收获。

以生评、师评等方式小结本课的收获与感想。

【教学反思】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歌曲中较有代表性的节奏是切分音节奏。如果把切分音掌握了,整首歌曲就很容易学会。因此,设计了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是本课教学难点。

首先,我在新授课环节中先解决这一难点,从拍节奏开始,先模仿老师拍节奏,让学生轻松掌握切分音节奏的读法并感受其强弱特点。这一环节学生表现的兴趣浓厚。

在歌曲学唱过程中,先让学生聆听和模唱,感受歌曲中最突出的切分音节奏,再以接龙游戏的方式进行按节奏读歌词,并让学生找找歌曲中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清楚歌曲的节奏、

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对歌曲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在聆听、模仿、比较、表现等各种方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歌曲,理解音的强弱、高低等音乐要素,并对歌曲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是在解决难点节奏后进行,因此,学生对歌曲掌握较快,学

的很轻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性。

最后,为歌曲做舞蹈创编表演是本课的高潮部分。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土风舞的舞蹈动作特点,再由小组讨论创编,为我们今天所学唱的歌曲创编出属于自己的土风舞动作。最后把学生分成三大表演组(唱歌、乐器、舞蹈)进行综合表演,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同时也检验了老师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也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学生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课例点评】

《土风舞》这节课充分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感受、体验、学习的规律出发设计各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很好。其中有几处亮点:1、律动设计与音乐贴切、巧妙。根据音乐中旋律的走向、重复、音的高低等特点编排的不同的位置的抖手、拍手等动作即简单易学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呼应手法,以问答游戏形式让学生边玩边学,轻松掌握切分音节奏,达到解决本课难点的教学目的。老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在玩中获得情感与成功的体验。3、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了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这节课朴实、自然、简单高效。

【设计思路】

本课以律动作为切入点,师根据音乐的情绪及乐句模进和重复的特点精心设计编排律动,在简单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情绪等变化,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作品,加深音乐的记忆,为歌曲中的难点切分音节奏学习做铺垫,同时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学习中设计了拍、找、画、读、唱、比、演等环节,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歌,唱好歌,再进行创编。整个设计循序渐进,旨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用声音和肢体表现音乐,享受音乐,也让音乐成为他们合作交流的纽带,在歌唱和舞蹈中尽情享受集体的温暖、生活的快乐。篇三:土风舞教案

《土风舞》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用音乐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把音高、节奏、情感等基本要素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环节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学会在音乐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可参与的音乐活动,创造协调的音响,演练优美的音乐。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启发学生发挥表现力、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

【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

能力,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铃鼓、沙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律动激趣。

1、学生随着《土风舞》音乐以律动的形式体验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受作品的风格情绪,在律动中感受节奏型,为歌曲《土风舞》的学习做铺垫。】

2、师拍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用声势律动拍出切分节奏学生模仿。速度由慢到快,难度由易到难。

3、讲解难点节奏ⅹⅹⅹ。

4、学生用“啦”模唱《土风舞》,感受节奏“ⅹⅹⅹ︳ⅹⅹⅹo ︳”。

5、揭题:《土风舞》,简介。

【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的最基本元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并能听辨出音乐中的切分音节奏。】

二、自主探究,学唱歌曲。

(一)找一找。

学生听范唱找出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o ︳

ⅹ·ⅹ︱ⅹⅹⅹo ︳

(二)读一读。

以接龙、齐读的形式按节拍读歌词,突出切分节奏,感受歌词表达的情绪。

【设计意图:在找、玩、读的活动中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清楚歌曲的节奏、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对歌曲更深层的了解。】

(三)唱一唱。

1、教师用电子琴教唱歌谱(放慢速度),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

2、以师生、生生、男女接龙的形式演唱歌词。

(四)比一比

1、聆听范唱,比较不同。

2、歌曲处理,加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

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在聆听、模仿、比较、表现等各种方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处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三、创编表演,体验情感。

1、欣赏视频,找出土风舞的舞蹈动作特点。

2、创编活动:学生讨论并实践-----“快乐学习土风舞”。

思考:怎样表现歌曲及舞蹈动作特点?

引导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分小组来展示土风舞的“转圈”特点,创编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土风舞,分享学习的快乐。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视野,进行舞蹈创编、演唱歌曲、小组表演等活动,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愉悦。】

四、小结,畅谈收获。

以生评、师评等方式小结本课的收获与感想。

【教学反思】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歌曲中较有代表性的节奏是切分音节奏。如果把切分音掌握了,整首歌曲就很容易学会。因此,设计了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是本课教学难点。

首先,我在新授课环节中先解决这一难点,从拍节奏开始,先模仿老师拍节奏,让学生轻松掌握切分音节奏的读法并感受其强弱特点。这一环节学生表现的兴趣浓厚。

在歌曲学唱过程中,先让学生聆听和模唱,感受歌曲中最突出的切分音节奏,再以接龙游戏的方式进行按节奏读歌词,并让学生找找歌曲中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清楚歌曲的节奏、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对歌曲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在聆听、模仿、比较、表现等各种方式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歌曲,理解音的强弱、高低等音乐要素,并对歌曲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是在解决难点节奏后进行,因此,学生对歌曲掌握较快,学的很轻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性。

最后,为歌曲做舞蹈创编表演是本课的高潮部分。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土风舞的舞蹈动作特点,再由小组讨论创编,为我们今天所学唱的歌曲创编出属于自己的土风舞动作。最后把学生分成三大表演组(唱歌、乐器、舞蹈)进行综合表演,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同时也检验了老师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也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学生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2、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内容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g七声羽调式。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的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在乐理知识,识谱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能独立理解,解释歌曲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就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些参差不齐,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整齐、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认识升记号,音名。能力目标:能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能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歌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知道阿凡提是个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有智慧和正义感的好少年,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能用有弹性、圆润的童声唱出歌曲诙谐、活跃的情调。

【教学难点】:唱准切分音、升记号

【教具准备】:ppt课件、铃鼓、口风琴

【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过程概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带学生做律动

师:谁能告诉我,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是哪个民族的?

生:新疆

2、猜谜:师:下面我请大家来猜一个新疆的传奇人物:ppt出示谜语:他总是骑着心爱小毛驴,他聪明、勇敢、幽默,特别爱帮助穷人,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他和地主老爷斗智斗勇的故事。他是谁?

生:阿凡提。

3、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片及简介

师:“阿凡提”在新疆是代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老师”的意思,阿凡提是新疆人民心中勇敢与智慧的化身。那么,阿凡提少年的时候,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4、初听全曲

师:好,那么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具有新疆民族风格,又带有诙谐情趣的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你们瞧,阿凡提骑着他心爱的小毛驴弹着咚布拉,告诉你们来了。(课件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flash) 师:谁听出来了?少年的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有正义感、勇敢、快乐、保护大自然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少年的阿凡提是一个快乐的,正义的,保护自然环境的好少年。那么听了这首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很欢快、想跳舞、。。。。。。

5、复听全曲

6、师:老师跟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因为新疆的歌曲节奏性强舞蹈性强,所以听起来特别的欢快、活泼。那么这首欢快的新疆民族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新朋友又是谁?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课件出示歌页,播放歌曲)

生:铃鼓和冬不拉

师:铃鼓和冬不拉都是很有新疆民族特点的乐器。那么我们来听一听这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课件出示冬不拉和铃鼓图片并播放音频)

师:(拿出铃鼓)看,这是什么?

生:铃鼓

师:下面老师用铃鼓来拍一组节奏(课件出示节奏)师示范,生跟拍

6、解疑答难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歌谱中出现的音乐符号新朋友是谁?生:“﹨”“#”(出示ppt)

比较学唱“﹨”

师:唱唱不带下滑音的,再模唱带滑音的,(比较)那头小毛驴更调皮、可爱?师:“#——升记号”,加后比原音高半度。(ppt出示键盘讲解音名) 7:比较模唱:心中多欢喜

师:在唱带升记号的地方时比原来更活泼俏皮,更具有新疆歌曲的特色了。师:“喜”字后有休止符,要体现出来(分别模唱带休止和未带的,体会不同,以便之后更好演唱)

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随琴完整演唱这部分(两~三遍)。

师:阿凡提正高高兴兴的骑着他的小毛驴走在路上,忽然停下了,发生了什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从歌词中找答案吧。

生:阿凡提发现有人打鸟儿,捉青蛙,折断花和树。

师示范学生跟唱歌词。

那阿凡提看到这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他又是什么态度呢?

生:愤怒、生气、制止不良行为。。。。。

师:歌词哪一句体现出来的?

生:我可对他不客气

师:嗯!“我”上还加了重音记号,表示这里我们要唱的更有力量,现在我们就来唱一唱吧(随琴唱一、两遍)篇四:《土风舞》教学设计

《土风舞》教学设计

景洪市第一小学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第50页《土风舞》。

【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充满喜悦之情的捷克民歌。歌曲表现了欢乐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情景。歌曲采用2/4拍,大调式,曲调简洁节奏明快,是扩展了的一段结构。全曲切分节奏的多次出现使歌曲具有鲜明的舞蹈特点。衬词“特啦”表现了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令人仿佛置身于农民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之中。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喜欢生动活泼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因此采用歌、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自信得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听辨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过程和方法

通过节奏练习、演唱、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听辨与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跟唱法,教唱法。

【学法指导】

通过聆听歌曲来掌握旋律,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来了解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带着秋收喜悦之情来演唱歌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观看《土风舞》视频。

(师问:请问观看这个视频后,觉得它是春夏秋冬哪一个季节?)

(二)课堂教学设计

1.初听全曲

(师问:《土风舞》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听后给你什么感觉?)

2.观看秋天有关丰收的图片集。

感受丰收喜悦之情,进行第二次聆听。

3.学唱歌曲。

>

(1)从歌曲中找出“”节奏的乐句。

(2)学习弹舌音。

(3)跟电子琴模唱,并进行第三次聆听。

(4)用葫芦丝吹奏旋律,4人为一组,上台展示。

(5)创编动作,边唱边跳。

4.观看捷克民族图片集,认识捷民族。

(三)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创编动作,学生边唱边跳。

(四)学生活动设计

四人为一小组用葫芦丝合作学习吹歌曲。

(五)随堂练习设计

听歌曲,复习本节课学习的歌曲《土风舞》。

【练习设计】

回家上网聆听有关捷克民族的歌曲。

【板书设计】

土风舞

1=g 稍快

【课后反思】

捷克民族篇五:《土风舞》教案

《土风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热闹的景象。

2、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

3、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

二、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重音记号、渐强、渐弱、反复记号

2、节奏型的正确把握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看一看,说一说,视频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歌曲介绍:

《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

上口,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3、完整聆听歌曲《土风舞》,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4、发声练习,用笑声的状态来发哈音练习。

5、考一考,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其拍子特点是怎样的?你能够用不一样的肢体

语言表现出来吗?

6、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呢?

7、节奏型练习,拍一拍下面的节奏性:

①×× | ×× |

②××× |

——

③×××0 |

————

④×、× |

①+②+③、④+③连起来打节奏,你会吗?

8、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9、学唱简谱

10、唱一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11、唱一唱,跟着音乐和伴奏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

12、跳一跳,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编一段舞蹈。

五、教学总结:

学习了捷克民歌《土风舞》,感受了捷克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热闹的情景,同时验

体了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音乐记号等音乐要素。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课型:演唱、律动相结合的综合课型 教学内容: 1、唱《丰收之歌》 2、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是第三单元“采金秋”中的音乐作品,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a+b+c+b。这首歌的旋律大多呈分解和弦式的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主和弦分解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集体舞创编技巧创编表演简单的集体舞。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受音乐 1、丰收的季节到了,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最喜欢什么呢?(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美丽的秋景) 2、音乐游戏 ①、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老师也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收获了很多好东西,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 ②、除了这些苹果橘子,在田间,老师还看到很多农民伯伯在忙碌着,你们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③听一听果园里各种水果的声音(出示课件,学习跳度大的音程) 二、节奏练习 1、田间的农民伯伯有的在收稻子,有的在挑稻子,还有的虽然在休息,可嘴里也在忙着喊加油,他们都是怎么劳动的呢?请你来模仿一下,或者用声音来表示一下。 (收割:刷刷刷挑担:嘿哟加油声:加油干) 2、老师给农民伯伯们配上了节奏,同学们试试看: 收割: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小学音乐_《土风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土风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土风舞》 教学目标: 1.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或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情绪和风格特 点。 2.学唱歌曲《土风舞》,能随歌曲边唱边跳,并乐意参与表现。 3.认识重音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舞蹈律动导入 (1)学生伴随着《土风舞》原唱,跟老师学跳几组土风舞的动作。(2)老师简单介绍“土风舞”的风格特点。 学习新课: 学唱歌曲《土风舞》 (1)学生聆听老师完整演唱,说出歌曲的内容。 (2)学生再次聆听《土风舞》,说出歌曲的节拍,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出2/4拍声势动作,建立起准确的2/4拍恒拍感。 (3)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找出歌曲前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4)学生总结说出前四个乐句,完全一样,教师总结这种严谨的节奏,跟捷克人民的性格是相一致的。

(5)学生跟随琴试唱,教师纠正唱不准的地方。(特别强调一个八度的音准问题)。 (6)歌曲中出现了许多重音记号,教师模仿学生的演唱学生通过再次聆听老师的范唱,通过这种声音的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 (7)学生随伴奏唱。 巩固练习: 师生合作接龙演唱,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观看“土风舞”舞蹈,找出人们跳土风舞时的表演特色。 学生围城圆圈体验感受土风舞,教室拿着铃鼓加入为学生伴奏。 最后,随着土风舞的歌唱音乐跳舞离开教室。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体验与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地歌唱,让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创造活动。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土风舞》教案人音版

土风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2、通过学习本课,懂得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3、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由七个音编成的歌曲《七个好朋友》: (1)、手号的复习。 (2)、由七个音编成的歌曲《七个好朋友》。以便巩固手号的熟练程度。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自制敲击乐器。 2、让学生上课前上网找有关捷克人的人文风情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歌曲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2、难点:歌曲中切分音的掌握并运用。 教学过程: 一、歌曲介绍: 1、《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请同学说说你上网所找的有关捷克人的人文风情特点。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学唱。 2、这首歌曲的音乐,统一中有对比,对比中求统一,丰富的情感变化让感情得以满足。 重点:感受歌曲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难点:歌曲中切分音的掌握并运用。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用手手臂划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并要求同学们找出行进规律完全相同的旋律唱一唱,即学生唱拍每一句的前两小节,老师节后两小节。老师唱时要清楚准确,重点突出切分音节奏,如“粮食呀”、“愉快呀”、“跳舞呀”、“到处呀”,这样学生对歌曲的节奏x x x就很容易掌握了,再师生交换位置演唱。 2、提问:▲凡是刚才老师唱的地方,节奏是否相同?▲▲其中包含了一个最让这首歌曲显得有特色的节奏是什么节奏?(切分音节奏)▲▲▲要求学生拍出这一节奏。并唱一唱。 3、模唱对比乐句“3 . 1 ︳5 5 5 0 ︳”和4 . 2 ︴ 5 5 5 ︱︱重复乐句,整首歌就很好掌握了。 4、学生们完整地歌唱歌曲,注意切分音要唱得清楚 5、复听整首歌曲,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情绪。要求学生凡是听到切分音出就用手拍出来。提问: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一个情景?(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如果我们要用一个最贴切的形容词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的话应该用哪个是最好的呢?老师出示三个形容词,让同学们选择。分别是:欢快火热地、雄壮有力地、优美抒情地。在歌曲的速度上有应该用怎样的速语呢?用中速和稍快两个速度标语给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 三、创造表现: 1、让学生根据老师所创造出来的节奏来为歌曲进行敲击乐器的伴奏,然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创造不同的伴奏方法。 2、学生完整地表演歌曲:敲的敲、唱的唱、跳的跳。把歌曲的情绪火热地表现出来。 四、完美结课 了解欣赏各国的土风舞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我很有幸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直接参与者,有时机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道成长。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身。”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但相信指导者的作用还是不容无视的,特别是在刚进门的时候。 一、作为实践者,我身先士卒。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好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气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神往。尤其是中国最古老的春节,有关它的来历,习俗等浸透着我们中国文化的底蕴。恰逢寒假将至,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一时机尝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率先开展了“过大年”春节文化研究活动。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事先我帮学生设计了一幅图画式综合活动资1 / 8

源卡,并为家长送上了“爱心小帖子”,提醒家长从查(通过上网、查书籍、翻日历等方式查找“春节的来历”、“各民族的年俗”)、访(通过访问身边人的方式了解“生活的今昔比照”和“春节的礼仪、讲究”)、记(通过书写记忆的方式记录能搜集到的“春联”、观察发现谁过年不休息)、算(通过精打细算,指导学生“压岁钱怎么花”,并算算都有哪些“庆贺春节的方式”)、做(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创新)等方面提示,帮助孩子开展调查。虽然困难重重,学生们均在开学时上交。纵观整个调查问卷,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填写的资料内容丰富,卷面干净整洁,颜色搭配合理。剩下的则有的内容空洞,有的涂抹杂乱。我想可能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因此引导帮助的水平不一样,搜集的资料质量肯定就不一样了。于是,我在交流时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网络的信息查询,渗透了一些搜集资料,整理的方法。 虽然我们的资料搜集其实不是最完备的,活动设计其实不是最科学的,但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兴趣十足,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为此,我们坚持着。活动下来,我们发现学生是喜欢这门新课程的。 二、作为选习题人,我不断反思着。 2 / 8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歌曲表达了丹麦人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教学设计时我把听、唱、动三者相结合,把表演融入课堂,让学生来体验、感受,使孩子们对秋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与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音乐课程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学生各方面的音乐能力一般,但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喜动、爱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游戏、竞赛、即兴表演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所以在教学中我会从这点着手,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 2、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态度。 3、熟练地演唱表演音乐《丰收之歌》。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情绪,知道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丹麦音乐风格,并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难点:能简单了解歌曲发展的手法,学会以情带声的歌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创设,感受音乐 1、丰收的季节到了,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最喜欢什么呢? (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美丽的秋景) 2、音乐游戏“猜谜语”

①、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老师也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收获了很多好东西,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 生:是玉米,小麦,稻谷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要带领大家到田野到村庄去看那丰收的秋天。(出示丰收图片) ②、除了这些,在田间,老师还看到很多农民伯伯在忙碌着,你们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生: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那秋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回答秋天都在干些什么) 师:在秋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丹麦的小朋友在丰收的季节里都干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丰收之歌》中来吧。 二、新课学习。 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视频。 在这首歌曲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啊?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请你给歌曲取个名字。 (生回答) 2、按节奏诵读歌词。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你知识而是做中学。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国培学习和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在教研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多启发。 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 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始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谓“收获尽在过程中。”

二、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强调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 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正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 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 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 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 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初中音乐丰收之歌教案

初中音乐《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 临城中学罗坚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丰收之歌》教案 临城中学罗坚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丰收之歌》教案 临城中学罗坚 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 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什么?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我同许多老师一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无非是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直到这次指导学生开展“关注消防、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后,我才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就本次活动而言,它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一开始,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后来,当一位同学提出“关注消防”这个主题时,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几位同学反映的元宵节在黄氏家庙赏灯时发现的消防隐患,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在替黄氏家庙担心,有的同学对组织者“祖宗灵着呢,还用得消防设备吗?”的荒谬论断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镇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我镇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

《丰收歌舞》教案

《丰收歌舞》 教学内容: 聆听《丰收之歌》、音乐知识、表演《桔梗谣》。 教学目标: 1、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2、聆听《丰收之歌》,以即兴舞蹈的形式的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材分析: 1、聆听《丰收歌》 这是一首朝鲜族的抒情民谣。朝鲜族居住于我国东北部,主要从事农业,人们能歌善舞,民间歌曲非常丰富,抒情民谣是其中一朵鲜花。《丰收歌》就是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抒情民谣。歌曲为8小节的单乐段结构,但整个乐段在每一段歌词之后再配上衬词重复一次。歌曲一开始旋律就作上行四度加大二度的进行,这正是朝鲜族抒情民谣的音调特征之一。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并富有律动感,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 2、歌曲《桔梗谣》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 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或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之歌》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介绍:丹麦人民豪放开朗,以能歌善舞而著称。

2、欣赏《丰收之歌》 设问:听着音乐,看着教材中的歌词和插图,你能想象出丹麦农民在欢庆丰收时的歌舞场景吗? 3、师生讨论。 4、再次聆听《丰收之歌》。 设问:如果你被这一欢乐的场景所感染,请你也一起来参与,与大家一起随音乐跳起来好吗? 三、音乐知识:人声分类 1、提问:《丰收之歌》是由谁演唱的? 2、我们在第五单元欣赏过的《妈妈之歌》、《小白菜》是谁唱的? 3、人的歌唱声部分类主要为三大类,你能总结吗? 4、教师小结:人声分类的基本知识:人声分男声、女声、童声。 5、你们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唱曲名吗? 四、新授《桔梗谣》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聆听范唱,可以跟录音做几个朝鲜族的动作。 3、学唱曲调: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1)集体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的1、2两张卡片。先出示卡片1,教师范唱曲调1,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1,边唱边拍节奏。两到三次即可学会。出示卡片2,用上述方法 学唱。然后合起1、2两张卡片,完整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把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四位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但教师的重心要参与抽到卡片5的一组,并进行辅导。即: 教师要提出要求:每组要用集体智慧自学并唱好,声音要轻,不要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 (3)各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唱本组的卡片,全体学生点评。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从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本学期,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很多启发。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

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谓“收获尽在过程中。”二、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我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三、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成熟起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

丰收之歌音乐教案

丰收之歌 工作单位: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 授课教师:李少艾 教学教材:冀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2、通过读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3、音乐活动“颗粒归仓” 4、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律动 教学目标 1、通过《丰收之歌》的学习,学会用欢快的歌声、热烈的舞步来表现丰收时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胡学习兴趣,并且明白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2、通过摘果子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通过感受丰收欢庆喜悦的场面,体会劳动的价值,从而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2、能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解决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引导、学生练习、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复习学过的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白雪公主的故事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今天的老师就带领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带问题欣赏丹麦金秋果园丰收画面。 2、师:丹麦迎来丰收之年,欢乐地人民唱起了丰收之歌。同学们,让我们感受一下欢乐地丰收气氛吧。(出示板书) 3、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高兴兴奋欢快)下面就让我们学习这首歌曲。在学习之前我们先看看歌曲的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表演《丰收之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在聆听、律动过程中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也让学生通过感受丰收欢庆喜悦的场面,体会劳动的价值,从而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二摘果子(课件出示节奏) 1、南瓜丰收了,根据不同的果实按节奏读歌词。师范读,拍手拍腿打节奏的方式。 2、根据刚才的节奏,试着把苹果运回家吧。让学生试着自己读,并展示。 3、师即时的指导鼓励,(给学生发放奖品) 【设计意图】节拍教学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环节,于是本节课针对这一点,通过摘果子,读歌词让学生体验学习节奏的乐趣。 三、学唱歌曲(出示整首歌图片) 1、跟老师逐句学唱歌曲. 2、师做指导性纠错,生再唱。 3、情绪和情感的提示,生有感情的再次随琴声演唱。(感情好有奖励) 4、师:太精彩了,有了你们的助兴,今年肯定还会是一个丰收年。听,丹麦人民的丰收之歌又唱响了! 5、请你随音乐轻轻的唱一唱吧!(熟的同学可以用洪亮的声音,不熟的同学可以轻生唱)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我很有幸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直接参与者,有机会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道成长。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但相信指导者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刚进门的时候。 一、作为实践者,我身先士卒。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尤其是中国最古老的春节,有关它的来历,习俗等浸透着我们中国文化的底蕴。恰逢寒假将至,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一时机尝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率先开展了“过大年”春节文化研究活动。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事先我帮学生设计了一幅图画式综合活动资源卡,并为家长送上了“爱心小帖子”,提醒家长从查(通过上网、查书籍、翻日历等方式查找“春节的来历”、“各民族的年俗”)、访(通过访问身边人的方式了解“生活的今昔对比”和“春节的礼仪、讲究”)、记(通过书写记忆的方式记录能收集到的“春联”、观察发现谁过年不休息)、算(通过精打细算,指导学生“压岁钱怎

么花”,并算算都有哪些“庆祝春节的方式”)、做(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创新)等方面提示,帮助孩子开展调查。尽管困难重重,学生们均在开学时上交。纵观整个调查问卷,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填写的资料内容丰富,卷面干净整洁,颜色搭配合理。剩下的则有的内容空洞,有的涂抹杂乱。我想可能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因此引导帮助的水平不一样,搜集的资料质量肯定就不一样了。于是,我在交流时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网络的信息查询,渗透了一些搜集资料,整理的方法。 尽管我们的资料搜集并不是最完备的,活动设计并不是最科学的,但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兴趣十足,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为此,我们坚持着。活动下来,我们发现学生是喜欢这门新课程的。 二、作为选题人,我不断反思着。 传统的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清明……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其中有许多中华民族珍贵的生活史料,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根’。

土风舞教案

《土风舞》教案 侯集镇显王小学王娟一、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场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学习切分节奏,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并用该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演唱出庆丰收的热闹场景。 难点:歌曲中切分音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钢、沙锤、铃鼓 六、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生:老师,您好!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问你们一个小问题,有没有同学种过花草树木或粮食之内的?举手好吗? 生:种过 师:我们都生活在农村,相信没自己亲手种过的同学,也见过家里人种过。那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你们家都种了什么? 生:花、树…… 师:那她开花了吗?结果了吗? 生:开了 师:那你那时候是什么心情呢? 生:喜悦、开心、高兴、兴奋…… 师:为什么会是这种心情呢? 生:因为辛苦劳动…… 师:大家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拿到一颗种子,我们把它种到小花盆里,出太阳了,怕它晒着,下雨了,怕它淋着,里面长了杂草,我们还要怎么样?对除草。小花它不长个了,还要浇水施肥,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小花从小秧苗,慢慢长高,然后开花,结果,你辛勤的劳动,终于得到收获,这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对,肯定是开心的,那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种收获的喜悦。 请同学们把凳子放到两边,围城两个圈 1、律动游戏

《丰收之歌》教案2

《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1、了解丹麦音乐的特点,正确把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情绪,能运用恰当的声音、情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能尝试不同形式的创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歌曲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唱法、欣赏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钢琴、DVD、音响、手鼓、铃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配乐短片,提问: 在音乐声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2、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小结: 在一段抒情流畅、委婉动人音乐的衬托下我们看到了金色的麦田、沉甸甸的谷穗、洁白的棉花、枝头累累的果实、渔歌晚唱的渔民和载满船舱的鱼儿,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3、教师: 我们现在正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而农民们此时却在辛勤地耕耘。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才能享受丰收的欢乐。今天,我们将感受到的丰收不仅仅是稻麦金黄、硕果垂枝、荷塘飘香,还有人们在喜庆丰收时的鼓乐欢歌。(展示课题——丰收之歌)。 二、歌曲教学《丰收之歌》 1、聆听教师演唱,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思考歌曲段落特点。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活泼、优美、生动的丹麦民歌,整首歌曲洋溢着欢乐的舞蹈节奏,表达了勤劳、智慧的丹麦人民

通过辛勤劳动喜获丰收的欢乐之情。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唱谱,注意A段的重复乐句。遇到困难或学生唱不准确的地方,重点练习,加以纠正。 4、第二遍在钢琴伴奏下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5、欣赏歌曲的演唱。 6、会唱后,体会A段和B段的情感,合理设计情绪和音色,完整地表现歌曲。 A段:旋律起伏跌宕,应用热烈奔放的声音来表现; B段:旋律平稳抒情,应用平稳流畅的声音来表现。 7、完整地、声情并茂地演唱,要求: 吐字清晰、气息流畅、感情投入、音色优美。 三、歌曲创编 (一)创编演唱形式 1、提问:可加入哪些演唱形式? 2、教师与录音合唱,提问分别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3、讨论并设定: A段:齐唱、轮唱(第二段歌词) B段:合唱(加入伴唱啦啦啦,形成简单的复调) A段:齐唱 4、先播放音乐原唱,教师伴唱示范,给学生以总体印象; 5、学生分组分段二部合唱练习; 6、跟伴奏带进行二部合唱,教师为伴唱声部带唱并指挥; (二)创编舞蹈与打击乐器 1、导入: 我们已经会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了,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体会丰收的喜悦,使歌曲表现得更具丹麦风情,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舞蹈,并加入一些打击乐器。 2、分两组(或男女生)分别创编丹麦舞蹈和练习打击乐器。 3、各组在童声合唱的歌声中自由练习。 手鼓节奏:ΧΧΧΧΧ│

综合实践活动课《广告》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广告》教学反思 城南一小雷敬华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比赛中,我执教了《广告》一课,使自己在尝试新学科教学的同时更是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历练。在备课过程中,我很幸运地得到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和我校领导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使我能更快加深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是第一次尝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和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教学活动,我投入了全部精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力求在课改的新形式下用全新理念上好这节课。 在紧张、兴奋与激动中渡过了短短的40分钟,走下讲台的一刹那,我心中的诸多情感都变成了人生中难得的经验。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就是紧紧围绕综合实践学科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的,希望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是《广告》,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广告精英招聘会”既是一个活动情境,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整节课的一条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于是他们都能积极而欣喜地投入其中,每一个孩子都不例外,这是一个属于全体孩子的课堂。 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了综合实践学科的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能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了许多有关广告的信息,大量的占有资料,使学生能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在每一小组的汇报中无不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三个设计独特的宣传单的选择,已经充分显示了学生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与洞查力,平凡中见希奇,也许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生:报纸上的谐音广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为大家推介两则。 这是“立邦漆”的广告。大家看,环境的境被改为了它的谐音干净的净,这正表明了立邦漆新一代污渍难渗透,一擦就干净的新特性。 还有这一则广告,英华OK数码产品促销广告中,把放假的假改成了价钱的价,告诉我们这里低价促销的消息。 这两则广告都十分巧妙地运用了常用词中的谐音字,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让人过目不忘。我十分喜欢,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生1:我就不是特别喜欢这两则广告,因主就样的谐音字容易对中小学生造成一种误导,让他们以为这些字就是这么写的,所以我不太喜欢这样的广告。生2: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学生都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至于被误导。 生3:广告的作用是宣传产品,这样的谐音广告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从而去购买产品,没什么不好的。 生4:有这种想法的商家也未免有点太自私了吧,如果你被误导了,还会这样想吗? 生5:而且现在的学生记住错的比记住对的容易,这样的广告总是有误导的嫌疑

-音乐-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 2、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态度。 3、熟练地演唱表演音乐《丰收之歌》。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1、导入: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光重新回到春天,开始温故浏览一年四季的美好画面。 2、欣赏四季图画。 师:在欣赏之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关于颜色的游戏,大家连连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 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 师:同学们非常棒!接下来让我们迫不及待的看看四季的景色吧。(播放幻灯片) 3、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这个谜语关于一个季节中的某种植物,大家来猜猜吧。(出示谜语) 生:是玉米,是秋天的玉米!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到田野,到村庄去看那金黄的玉米,去看那丰收的秋天。(出示丰收图片) 4、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丰收之歌》中来吧。 二、新课学习:

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视频。 师:同学们初步聆听了《丰收之歌》,大家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吗? 生:欢快、热情。 2、按节奏诵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师:你觉得怎样唱才能表现人们喜获丰收的情绪? 2、再次播放视频,学生再次听赏歌曲《丰收之歌》,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思想升华:知道果实是农民经过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 3、教师弹唱,一句一句教授学生方法:多次演唱,拍打节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演唱。(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在实践中感受的喜悦,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 四、课堂小结: 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课后就让我们唱给彼此听一听,分享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劳动”成果吧。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演唱着《丰收之歌》结束今天的课堂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李秀兰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求教师指导的多样化。 1、在资料收集中学会与人分享。 在如何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书本、网络,收集资料并与人分享。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各组重点收集的资料进行班级交流,最后请同学将小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粘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读。这样的活动,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社区环境美好的图片和资料,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2、从“教师中学”到“学生中心”。 中学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因此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好举措。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进行多样化指导,建立开放型的评课,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这是开放式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自主、感受、实践、探究 ——音乐课《丰收之歌》教学案例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学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使学生乐意接触和了解中国民歌,能用和谐、轻松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美好情怀。 2、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让学生结合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并体验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表演。 3、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握新疆歌曲的演唱风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各种形式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渲染学习气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竖笛、新疆的舞蹈服装、简单打击乐器 座位安排:(学生圆弧形坐,教师站中间)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多媒体播放)。 师生问好!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进教室时听到老师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学生抢答:《在希望的田野上》。 2、教师:老师再把这首歌放一遍,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丰收的情景。 教师: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富民强国的现代梦想。 (点评:用音画共赏来营造本节音乐课甜美、亲切的欢乐气氛,顺势导入“丰收”这个话题。) 3、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多少描绘丰收的音乐作品吗? 学生回答:小提琴独奏曲《庆丰收》、歌曲《好收成》等。 4、教师: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表现丰收题材的舞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片段。(教师播放舞蹈片段)。 (点评: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帮助学习,有利于调动兴趣。)

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丰富幻灯片内容》教学反思 《丰富幻灯片内容》这一课整个设计以网上虚拟旅游为主线,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整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求不多,知识点也比较浅,因此我觉得在这堂课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技能的迁移,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对前几节课教学进行延伸和巩固。我把这堂课的内容分成了三个环节来完成,从分组分景点简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随后又以“交通工具”的形式引出了“百度”这个搜索工具。接着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让学生知道怎样上网旅游(搜索图片),并从学生观看图片的感受出发,让学生产生保存图片的欲望,最后进行一个拓展练习,从指定旅游景点到后面的自由选择,最后是想通过让学生领略三维全景旅游的奇妙并自主探究出观看三维全景图的小技巧。 整节课上下来,知识技能目标是达到了,但是感觉教学的情感目标在设计时程度还不够深入,如果在课堂中能让学生通过讨论旅游的方法、意义等,并将虚拟旅游与我们现实旅游进行比较,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的话,相信学生所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节课也将不仅仅是一节技术课了。修改教学设计后将继续尝试,希望能切实体现新课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采取了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行之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开展了有以下研究目的的教学反思,任务驱动是否真的让学生自主了?现在我们强调任务驱动,学生是迫于任务的压力去完成呢?他们在这种任务驱动下是否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1、巧设任务,兴趣导学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课件设置了学会网上摄影(保存图片)和三维虚拟旅游这两个任务来实现技能目标。但并不是作为任务来布置,而是隐含在网上旅游的活动中,学生碰到问题了,自然地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了内心的需求,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而学生因为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流露出的兴奋和激动,甚至感染了老师的教学情绪。实际效果显示,学生对如何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旅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学生很自然地把这种网上搜索信息的本领迁移到了这次旅游如何到达目的地的方法,并为网络这种无所不能的功能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