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德的时空观简述

康德的时空观简述

康德的时空观简述
康德的时空观简述

康德时空观简述

【内容摘要】康德“先验感性论”的实质和核心部分,就是其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学说。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康德论证了时空作为先天纯粹直观形式的先天普遍必然性,从而回答和论证了数学作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关键字】时间空间形而上学阐明先验阐明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感性论不是关于美或鉴赏的理论,而是一门关于先天感性或直观(希腊语:aisthesis)之原则的科学。作为理性批判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的不是整个直观,而是仅仅研究作为认识之来源的直观的纯粹形式,即空间与时间。①先验感性论在其最终有效的形式中有两个存在明显区别的部分。在形而上学阐明中康德指出,空间和时间是纯粹的直观形式,而在先验阐明中他则指出,空间和时间使先天综合认识成为可能。因此先验感性论一方面为近代哲学围绕空间和时间之“本质”的争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答,另一方面它包含了康德为数学和一般自然科学奠定基础的第一部分。②

一、康德之前的时空观

在康德生活的时代,有两种影响巨大的时空学说。第一种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绝对时空观”。牛顿承认了物体的客观实在性,同时也假定了时空的客观实在性,认为时空和物体一样是绝对实在的东西,就像一条长河或一只大空箱子一样把物体“装进”它们里面去。在这里,牛顿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但却将时空和运动着的物体割裂开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二种看法认为时空是现实事物的规定或关系,大体上代表了莱布尼茨派的观点。莱布尼茨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一种关系,一种秩序”,时空表象是从事物的关系得来的经验表象,空间代表事物的并存关系,时间则代表事物的连续关系。但这种经验表象在感性直观中只是混乱和模糊地表象着事物的关系,只有在理性中才能变得清晰起来。上述两种观点一般就是经验派哲学和理性派哲学所持的观点。③

二、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

康德把空间和时间的讨论称之为“阐明”(Er?rterung)。“所谓阐明(expositio),我理解为将一个概念里所属的东西作出明晰的(哪怕并不是详尽的)介绍。”④纯粹直观只可阐明,而不可界定或定义,因为它是下定义的前提,它本是则不再能定义,只能就我们所想到的对它加以阐述和说明(阐明),这是时空的“先天综合”性质所决定的。

康德对时空的阐明在第一版中并没有层次划分,在第二版中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形而上学的阐明”,一是“先验的阐明”。康德解释说:“当阐明的内容是将概念描述为先天给予的东西时,它就是形而上学的”⑤;又说:“我所谓先验的阐明,就是将一个概念解释为一条原理,从这条原理,其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能够得到理解。”⑥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的阐明只是从概念本身说明时空形式的先天直观性质;先验的阐明则从其在认识中的作用方式上进一步说明时空的这种性质如何使(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一)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

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是以一个两极抽象过程为出发点的,第一级抽象过程首先从认识整体出发把直观成分与知性成分相分离,然后在直观中把一切属于感觉的东西,例

①[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59—60页。

②同上书,第60页。

③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74—75页。

④[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A23即B38。

⑤同上书,A23即B38。

如颜色、声调、热感等搁置一边,留下的就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直观形式,即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原始表象。①这些表象不再具有概念的性质,而只具有直观的形式。

在康德看来,空间和时间作为两种先天的纯粹直观形式,其根本的区别在于:空间是外感官的直观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也就是说,通过外感官感到的一切都在空间里,通过内感官感到的一切都在时间里,这两者是不能混淆的。当然,因为外感官的任何表象都是被主体知觉的,因而也是内感官的表象。因此,时间是一切直观的形式,既是直接的内直观形式,也是间接的外直观形式。时间对于空间来说,具有优先性。

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康德通过两个方面的两个证据进行论证,通过第一方面的两个证据他反驳了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后天表象的经验论,通过另外两个证据他与唯理论相对提出了空间与时间不具有概念特性,而是具有直观属性。(在谈到时间时另一个证据即中间的那个证据实际上已经属于先验阐明了)②

邓晓芒先生将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归结如下:其一,空间和时间都不可能是从经验(外部经验或内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性的概念,因为为了获得对外部或内部经验的知觉(知觉到一些对象的共存或相继),本身必须要以空间和时间的表象为前提,只有在这前提下经验才有可能。其二,空间是外部直观或外部现象的必然的基础,时间是一切直观、一切现象的必然的基础,因为它们是必然由先天给予的表象。其三,空间和时间不是一般的概念,而是感性的纯直观。时空是先天地并且“整个地”由我们预先拥有的,但拥有的不是概念,而是直观。其四,空间与时间均必须被表象为一个无限给予的量。③其实,“量”的概念的出现,以及相应的“限制”、“无限”这些概念的出现,已经标志着康德的“形而上学的阐明”开始超出时空的先天性质的讨论,而接触到所谓“先验的阐明”了。

(二)空间和时间的先验阐明

如康德所述,先验的阐明,就是把一个概念解释为一条使其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成为可能性的原则。在这里,康德专门来论证纯粹数学这种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基础是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

空间的先验阐明是从几何学的理解出发的。“几何学是综合地却又是先天地规定空间属性的一门科学。那么,空间的表象究竟必须怎样,才会使有关它的这样一门知识成为可能?”

④康德回答是:第一,空间不能是概念,它必须是单纯的直观,因为从单纯的概念中不可能获得任何综合性命题。第二,空间不能是经验性直观,否则几何学就不会具有先天的性质。第三,一种先行于客体的,但却又先天地规定客体的外直观只有当它是产生于主体并表现出外直观的形式时才是可能的。从这三个证据中得出,只有把空间作为一种主观的但却是纯粹的直观形式的形而上学阐明的结果才使我们得以理解作为先天综合认识的几何学;由于空间是一种先天的直观,纯粹几何学才成为可能;由于空间除此之外是一切作为我们的直观的经验性客体所必须接受的形式,应用几何学才成为可能。⑤

在“先验方法论”部分,康德还从几何学知识的先天直观的综合性质引出了关于一般数学知识的一个定义:“哲学知识是由概念而来的理性知识,数学知识是由构造概念而来的理性知识。”他还对此解释道:“所谓构造一个概念,是指先天地展示出与这个概念相应的直观。”

⑥就是说,数学中的各种概念都是通过展示、呈现出先天的直观而构成的,离开了先天的直观,这些概念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

在康德看来,算术是关于时间关系及其规定的科学。算术如何可能?必须要以先天的时

①[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64页。

②同上书,第65页。

③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77、78、79、80页。

④[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B40。

⑤[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67—68页。

间直观形式作为前提才能说明。算术之于时间,正如几何学之于空间一样。时间是前后相继的,或者说,时间只有一个向量:这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它使有规律的计数1、2、3、……成为了可能,也使这种计数的无限进行下去有了可能。①

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先验阐明,康德认为他已经为数学(几何学和算术)提供了可能性的根据,并顺便为经验世界(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即力学也提供了可能性的根据。这个根据就在于人作为认识主体即固有的某种能动的“接受力”,即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这种纯粹直观形式首先通过空间将外感官的对象在各种并存关系乃至于几何学关系中构成起来,然后将所有这些对象纳入内心并与内感官的对象一起,由时间将它们安排在前后相继的关系乃至于计数的和力学(变化)的关系之中。

三、空间和时间的阐明引出的结论

康德从空间和时间的阐明引出的结论,共同的部分有两条:(一)时空不是物自体的某种属性,而是主体的先天直观条件;(二)时空作为先天直观条件是作用于我们的感觉材料使之构成为现象的,因而是主观中给现象提供的形式。②在时间部分中,康德还专门讨论了空间和时间的关系:空间是外部现象的先天条件,时间是内外一切现象的先天条件,因为“一切表象不论是否以外部事物为对象,作为心之规定就本身说都属于内部状态”③,因而都属于时间,也就表明了在先天形式方面时间对空间的优先地位。

从这些结论中,康德又引出了时空的两大本质特性,即“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经验的实在性”是说,凡是在经验中被给予的对象(即现象),时空都对之有实实在在的(客观)作用和效力;“先验的观念性”是说,时空既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其属性,也不是经验事物“本身”的属性的抽象,而纯粹是主体的认识能力本身具有的先天直观形式。时空的先验的观念性是其经验的实在性(对一切经验现象的客观效力)的前提和根据;而时空的经验的实在性则是其先验的观念性(它们只是主体的直观形式)的必然的后果(结论)和证明。

康德在“先验感性论总注”中,把时空的“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的实在性”归结到一个最带根本性的思想,即:必须严格区分现象和物自体。④对此,康德作了四点说明:第一,由于我们的感性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的“先验的观念性”,它们的有效范围不能超出我们的感性之外,所以感性提供给我们认识的就只能是现象,而不能是物自体——因此现象和物自体的划分就是绝对的了。康德对莱布尼茨—沃尔夫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认为,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不是源于物自体,而是来自于人类的认识能力中共同的先天直观形式,因而也是主观的;只是在对“一切人”(或任何时候)的感性都适用这种意义上(在普遍必然性意义上)才是“客观的”。第二,康德提出,在人的内外直观中所出现的只不过是关系,就是说,内外感官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关系的表象,而不是事物“本身”或其内部的属性。外感官表象包含对象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内感官表象包含主体对自己的关系;而即使后一种关系也并没有将主体(心)本身呈现出来,而只有这个主体的自我相关(自我意识)的经验表象显现出来,因为人心本身也同样是“物自体”。所以感官对象的表象并不包含物自体在内,而只包含对象与对象、对象与主体、主体与自身的相继和并存关系,它们只能在外感官受到物自体的刺激或内感官受到人心本身活动的刺激时,通过内外感官的先天直观形式才能出现。这就是对现象(作为感官对象)的观念性的确证。第三,感官对象的这种观念性在康德看来是具有“经验的实在性”的;他还认为,恰恰是在我们不承认感官对象的这种观念性,而要把这些现象当作物自体、把时空看作物自体的客观实在形式时,反倒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切对象都成为假象,乃至连我们自己的存在也会成为假象。第四,康德也谈到了上帝在他

①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84页。

②同上书,第86页。

③[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A34即B50。

的观点中的位置。他指出,假如时空是物自体的形式,那就无法做到像自然神学所要求的那样不把上帝置于时空中来设想,因为既然时空是一切存在(包括物自体)的可能性条件,上帝也就无所逃遁于时空,而不得不接受人们的经验知识的检验了。①

在“先验感性论的结论”中,康德宣布“我们就拥有对于解决先验——哲学的‘先天综合命题是如何可能的?’这个总课题所需要的构件之一了”,这就是“先天的纯直观,空间与时间,在其中,如果我们想要在先天判断中超出给予的概念之外,我们就会碰见那不能在概念中、却完全可以在与概念相应的直观中先天地揭示出来并能被综合地结合在那概念上的东西”②。当然,康德也承认,这些判断只对经验的客体有效,而不能延伸到感官对象之外。

四、康德时空观的重大历史意义

康德的时空学说在西方哲学史和科学思想史上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变革。其重大意义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康德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直观,即开始于在时空中所把握到的东西,这使我们对于“科学”的概念有了一个严格的限定。当然,感性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但真正的科学必定是建立于感性之上并可以通过直观来检验的,其对象必定处于时空关系中,因而能用数学对之加以规范。康德通过对时空的分析,第一次为真正的科学知识确立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既突出了科学知识一定要有感性直观作为自己的对象,同时又强调这样的知识一定能具有普遍必然性或客观实在性(在康德的意义下)。从此自然科学摆脱了旧的形而上学和怀疑论的纠缠,在认识论上找到了自己前进道路上的路标,走上了充满信心而又不是谨慎的路径。

其次,康德的时空学说向我们表明,人的认识本质上是能动的,即使是感性认识,即使是对外部感觉材料的被动地“接受”,也只有通过主体运用自己的直观形式(时空)主动地进行规范或整理才有可能。③康德第一次试图通过在思维主体中注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把本体论的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论问题来加以解决;通过时空先天直观形式的学说,把人的感性认识对象(或经验对象)解释为由人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对象。康德的这一思路,为后世认识论的发展、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五、康德时空观的遗憾

首先,康德把空间和时间完全看作人们主观中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从这种先验主义出发,他对数学和感性知识的一切“客观性”的论证完全是主观的,他限制这些知识的有效性在主观“现象”之中,而否认它们有超出现象界把握客观本质(物自体)的一切可能,以便最终为信仰主义保留一席之地。就此而言,这种理论对科学的健康发展又产生了有害的和消极的影响。

其次,康德虽然批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他的时空观只不过是把牛顿的机械的时空框架从外部世界移入主体中来,却保留了它的一切机械性和形式的抽象性。④在他那里,空间仍然是一个具有长、宽、高三维的大空箱子,时间也仍然是一条均匀流逝的长河,我们的感性的接受能力就是这样构成的,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他认为是无法追究的。他只是说,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没有任何事物的空的空间或时间,却不能够设想没有空间和时间的感性事物,由此就证明空间和时间是一切经验事物的主观先天“基础”。与牛顿的机械时空观不同的是,康德的时空的机械关系不是经验派那种外在相加的机械性,即不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箱子堆积而成的空间和一段又一段瞬间连续下去的时间,而是按照大陆理性派(如笛卡儿和斯宾诺莎)的理解,从整体上先天地一次性给予出来、然后在后天经验中受到“分割”和“限

①杨祖陶, 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90—91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B73。

③杨祖陶, 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92页。

制”的空间和时间,因而本身被表象为一个先天的“无限给予的量”。这是先验感性论中颇难理解的地方,即“无限”的时空怎么可能一次性地“装进”认识的主体中来。①

【参考文献】

1、杨祖陶,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2、邓晓芒著:《康德哲学诸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

3、[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德]康德著:《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德]奥特弗里德·赫费著:《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 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 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就像女生在买发卡时,明知道质量一般,但不管价格贵而买下来,原因何在,就是美的无目的性在起作用,它紧密的贴合了人的主观意向。“美的合目的”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即对象的表象形式符合审美主体的心意状态。可以这样理解,人之所以认为一件东西是美的,就是因为美的合目的性的存在,事物所展现的东西符合人的心意状态。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人在淘宝商城浏览衣服,那衣服可谓琳琅满目,一件商品能打败它的竞争对手而赢得购买者的垂涎,肯定是商品刺激了人的感觉,满足了人的内心看法。 (四)审美判断第四契机:审美共通感 康德认为,“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本人认为审美共通感与前面提到的主观普遍性大同小异,一件东西让人觉得它是美的,那肯定其给人以愉悦感而形成人主观上的认同,每一个对象的外在表现形式都有可能产生愉悦的可能性,且美的东西产生愉悦的可能性是必然的,人欣赏到美的事物并对美有了一定认识,但这认识不是根据概念和经验得来的,它只是人主观感受的反应。人天生就具有判断美的潜质-审美共通感,人被赋予共通感,对美才有了共同认识,引起人对共同的事进行研究,让人对美有了普遍的认定,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如范冰冰被认为是美女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反对,2008 年的奥运鸟巢没有遭到人们的唾弃。拿博物馆里的壁画,瓷器等来分析就相当简单了,这些东西之所以被作为珍宝保护,就是因为它们是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东西,这是由人心理上的赞同和感官上的判断决定的,人们内心默认这是一种美,从而承认这美的存在达到人对美普遍认识。我们很容易找到审美共通感的例证:维纳斯,蒙拉丽莎,这美首先在西方得到推崇,接着到达西方,形成情感的普遍传达性。

康德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哲学思想 思想与生命体现为一种高贵 康德的哲学思想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论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发生着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水位的涨落与地球表面不断发生摩擦的结果,势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固然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补偿,最终必然会使地球自转停止而走向死亡。康德的这个假说已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确证。这一假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已完成 1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出自: ?A、季羡林 ?B、王国维 ?C、郭沫若 ?D、鲁迅 我的答案:B 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 ?A、康德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3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康德 我的答案:D 4 拉普拉斯星云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A、哥白尼 ?B、康德 ?C、伽利略 ?D、叔本华 我的答案:B 5 王国维主要采用哪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来研究《红楼梦》的??A、康德 ?B、克罗齐 ?C、叔本华 ?D、尼采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的学说对早年的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我的答案:D 7 牛顿和卢梭对康德有很大影响。 我的答案:√ 8 康德曾经去过巴黎求学。 我的答案:× 9 “哲学之说,大多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王国维说的?我的答案:√ 10 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 我的答案:× 11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常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我的答案:√ 12 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很有成就。 我的答案:√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二)已完成 1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可以看作是哪本书的改写本?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2 主要讨论审美和崇高两个范畴问题的是: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3 康德的三大批判作品不包括哪一项?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4 以下关于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充满敬畏说法错误的是?()?A、它由康德所提出 ?B、海德格尔也讨论过畏和怕 ?C、现代人不会遇到类似问题 ?D、“头上的星空”具有一种自然界的必然性 我的答案:C 5 三大批判中哪一部主要探讨的是美学问题?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康德的三大批判?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康德美学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一、关于康德思想 我们认为康德美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并不想用当下时尚的(审美)现代性观念去圈定康氏的美学,将它作现代性的某种类型的化约,从而得出康氏美学如何现代性。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其深远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在美学史上,康德是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这一派的重要代表。对康德来说,审美判断与科学知识的逻辑判断不同,它基于美感而不是认识的概念或范畴。逻辑判断形成于概念范畴对于经验质料的综合统一,离开了对象给予我们的经验质料就不能构成一个逻辑判断,而审美判断所关涉的则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纯粹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 二、康德思想的主体性 在审美领域中,人的主体性则体现为审美主体性,在康德看来, 不是客观的自然属性, 而是审美主体的“心意诸功能的和谐运动”才是美的本质,在审美过程中,这种所谓“主观的东西”, 是一种主观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快感”。单纯的主观快感以每个个体的私人感觉为限, 而审美判断必须具有普遍性,康德就此进一步考察了审美判断的先验性,康德的结论是审美判断的先验性在于审美主体心理诸功能的协调运动, 心理诸功能的协调运动使主 体达到一种和谐愉悦的状态。此时,审美客体对于审美主体而言具有了一种主观的合目的性。一旦这一美的先验原理同某一具体审美经验相合,审美判断就产生了。所以,审美是判断先于快感,而且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判断,这种理性因素是一种对人类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价值。 另一方面, 康德美学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它的审美超越性。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生存需要的活动,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才得到最纯粹、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我们知道,康德美学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第一次严格、系统地划分了美的独立领域,将其看做是一种纯粹的、无一切利害感和外在束缚的自由活动。 三、康德美学对大众文化的启示 大众文化开始兴盛起来,它的产生反映着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对精神文化的双重入侵。应该承认, 大众文化是现代技术、现代政治、现代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它顺应了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体现了民众的审美需求, 我们应重视、鼓励、研究它。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 大众文化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作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降低原创性、独创性和艺术个性, 呈现出深度的缺席、平面化、模式化。概括来说,大众文化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众文化的娱乐本位动机导致了文化理性意义的丧失。 大众文化充分张扬享受生活的权利意志,强调通过消费实现享乐的权利。于是娱乐性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成为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美学趣味。大众文化往往以性、暴力来刺激人的生理本能,作为调动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 在满足本能欲望的同时, 也消除了人的信念和进取心,使人玩物丧志,人格萎缩、自甘堕落,缺少一种使人的智慧、理性与人格获得提升的人本价值。第二,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生产方式、平民多元化风格消解了人类的美学理想。在这种廉价而畅销的复制文化中,大众的艺术感觉、审美能力日益粗糙、钝化,情感世界日益枯竭, 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思想的博大深邃、信念的崇高坚定、想象的辉煌奇诡、技法的独特巧妙等等人类不懈追求的美学理想消失殆尽。 在当代文化的喧哗与骚动中, 美学与艺术的主体位置产生了严重的偏移, 主体被指斥为“虚幻的中心”,遭受放逐。审美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使艺术家主体精神消弥,审美超越性也烟消云散,仅仅是自然生命本身受到肯定。在当代艺术困顿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看到审美超越性的价值, 恢复人类精神主体性,恢复审美对人的灵魂铸造的性质, 恢复文学艺 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在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 仍然需要艺术天才的存在, 因为艺术需要个性,建立在个性基础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是艺术进步和发展的长久生命力所在。在这样的现实中, 艺术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精神的自觉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的道义和责任, 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其独立意识和超越精神应该首先进行自我规范,自我塑造, 完成人格的自律自足, 才能在金钱至上、人欲横流的情况下,保持并凭借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去规范、塑造社会精神面貌, 去唤醒在生命的虚妄中沉醉徘徊的人们, 共同去寻求诗意

康德黑格尔讲义

德国古典哲学概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德国古典哲学从总体上说属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因此与经验论、唯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关注的都是认识主体的地位,但它综合了两者,至少力图克服两者各自的片面性。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改造,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继承等)。我们尤其注意到它对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总结。 经验论强调知识源于后天经验,唯理论主张知识来自天赋能力,德国古典哲学综合两者,这在康德那里尤其明显。康德表示,正是经验论者休谟打破了他的教条主义迷梦。也就是说,他原先完全坚信莱布尼茨等人的理性主义观点,只看到了理性的重要性,但休谟对于因果必然性等观念的怀疑,使他看到了唯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经验论走向怀疑论对于哲学的危害。他因此要重新为科学和哲学奠基,这是一种综合两者的努力。 然而,从总体上看,康德和其他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坚持的是唯理论进路,一般称为德国唯心论,或德国唯心主义(Germany Idealism)。主要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黑格尔的弟子在其死后分成了青年和老年黑格尔两派,马克思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费于青年黑格尔派。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认识批判,或者认识能力批判;强调精神对立于物质,且精神才是真正的存在;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主张绝对的道德律令;哲学家们都在建立体系,他们都是学院哲学家,代表了学院哲学家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革命性,但他们并不故意地进行颠覆。 就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而言,它主要从法国启蒙运动获得灵感。康德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何为启蒙?》(实际上为〈何为理性?〉)的论文,他将启蒙运动界定为“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我在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法国启蒙运动。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资产阶级正在准备一次伟大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革命。与此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形成了战斗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制造舆论。马、恩说过:“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法国哲学要求观念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因此特别强调物质性因素。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口号。精神的肉体化。 法国启蒙哲学的革命性与英国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是不同的,这与政治力量对比有关。在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的是某种妥协,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法国则要求通过激进的革命后确立起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革命不再借助于宗教的外衣,许多哲学家都体现出无神论倾向。自然科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哲学具有更多的意义。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是唯物主义的,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彻底革命的要求,是对当时自然科学成熟的概括总结,是对以往的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被视为自文艺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形式、国家制度等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受到最无情的审判。他们认为,过去由于专制制度和宗教窒息了人们的理性,致使人们长期处于愚昧和苦难之中;如今他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发现了永恒的正义。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并热切而真诚地期望共同的繁荣昌盛。他们满怀激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他们的著作往往不能在本国出版,只能拿到国外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进巴士底狱。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永久形象确立起来了。与现在把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不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人类普遍命运的代言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培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狄亚克、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在许多地方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分歧。我们简单地提几个人。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上帝发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不再干预世界,受机械力学的影响,他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他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反对天赋观念论。宗教是理性的大敌。但要求保留宗教。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如果大家都信教,就不会有人行恶,就不会抢窃资产阶级的财产。 孟德斯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宗教自由,要求改变现存宗教,反对宗教迫害。在世界观方面,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否定天主教的上帝,但承认作为世界始因的上帝。他说: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养者;这便是上帝与宇宙的关系。上帝创造时依据的规律,也是保养时的规律。所以他认为上帝无法随便干预宇宙。既然宇宙的一切都受规律的制约,那么社会政治制度也有它自己的规律。 他坚持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他看来,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的寒热、土地的肥瘦、面积的大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人口、风俗、习惯等。其中的气候、土地等地理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极大的勇气,较为直爽,缺少诡计,在炎热的气候下则相反。前者适合民主制度,后者适合奴隶制度。因为寒冷气候下的人们有勇气、有主动性,会自由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在炎热气候下,人们把懒惰当作幸福,需要惩罚和外在强制才能让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也决定着社会制度。一个土地肥沃的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 Men das Gem u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 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 Ult, oder im u berschwenglichen, au? 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 i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 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一一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 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 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 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 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 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 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 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 Bergehr un gsverm?ge 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 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 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收稿日期] 2003 12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康德这里所说的“第四个二律背反”,按《纯粹理性批判》 中的排列应为“第三个二律背反”。 ②这种证明实际上与牛顿对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的假设十分相似,但康德却把它放在代表理性派哲学的“正题”中提出来。 他考虑的只是莱布尼茨关于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律证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No.2 2004 ·康德逝世二百周年纪念·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2) [摘要]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 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 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 freie Willkü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 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 “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 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关键词] 康德先验自由实践自由自由感自由权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0289(2004)02 0024 007 康德在其晚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 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 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 独断的迷梦中唤醒,使我转到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上来,以便消除理性似乎与它自身矛盾这种怪事。”①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然而,到底什么是自由,它 和必然具有什么意义上的相关性,这却是长期以来康德研究者们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 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到解决这一难题 的关键。总体上看,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一、先验的自由(die transzendentale Freiheit)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及其注释中,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设定一种“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这就是:机械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因此其序列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的讲义 开场白:接下来介绍的康德的美学思想作为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刘洋同学介绍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构成了康德的哲学体系。下面将从康德美学的出发点~~~~等几方面来介绍康德的美学思想。 首先,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康德先生对美学的理解可谓是伴随其一生的,他对美学方面的著作是在1764年的论文中提到的,康德在美学中遇到困难之后就“敬虔地立在窗前,连他自己的身心都融化在白光里面了”。这样的思索之后就有了伟大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了。康德在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其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又写了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上卷就是康德美学,康德美学是整个康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以致有人认为康德研究美学问题并不是出于对美学的爱好,而是完全出于其哲学理论的需要。其实,这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认识物自体,又经由《实践理性批判》的工作,认为物自体是理性信仰的领域。这样一来,在知性的现象界和理性的超现象界,即在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之间,就存在着一条不逾越的鸿沟,以至从前者到后者不可能有过度。而康德美学的建立是为了使《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得以沟通,使审美将自然领域引向自由领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严谨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康德美学的出发点,也就是康德研究美学的初衷。 其次,是康德的美学主张。在美学史上,康德是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这一派的重要代表。 对康德来说,审美判断与科学知识的逻辑判断不同,它基于美感而不是认识的概念或范畴。逻辑判断形成于概念范畴对于经验质料的综合统一,离开了对象给予我们的经验质料就不能构成一个逻辑判断,而审美判断所关涉的则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纯粹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具赫本为例,说明为何康德眼中的美 接着,那么,对象在什么样的主观条件下是美的呢?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样式四个方面对他眼中的美进行了分析。首先从“质”的方面看,美是无利害无功利的。美感则与实务本身无关,一个审美判断只要夹杂一点儿利害关系就会有所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了。康德把“审美无利害”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从而把审美愉悦与其它两种——感觉快感(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道德快感(对善的追求所引起的愉悦)区别开来。。为了完全把美的鉴赏脱离开无利害,康德还具体阐明了具有利害性的快适和对善的愉悦。快适是感官感到喜欢的东西;是个人口味。而善是借助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喜欢的,它使人在追求一种善的目的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理性上的喜悦。无论是快适还是对善的愉快都是与对象的实存相关联的,,“快适和善二者都具有对欲求能力的关系,并且在这方面,前者带有以病理学上的东西为条件的愉悦,后者带有纯粹实践性的愉悦,这不只是通过对象的表象,而且是同时通过主体和对象的实存之间被设想的联结来确定的”。。这样一来,不仅排除了利己之心和占有欲望,而且也排除了对象存在的内容和性质。从而为康德后来寻求审美普遍性作了铺垫,也就是说审美普遍性已经不能从客观对象的普遍性中寻找,而必须从主观的普遍性中去寻找。也正是仅仅抓住了事物表象的形式而不管它的内容,才真正抓住了审美的特殊领域和特性。 其次就“量”而言,美是一种没有概念的普遍性。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就是按照量上来看的。这就是问一个真正的审美判断,譬如说这风景是美的,这首诗是美的,说出这判断的人是不是想,这个判断只表达我个人的感觉,象我吃菜时的口味那样。如果别人说:我觉得这菜不好吃,我并不同他争辩,争辩也无益,我承认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不必强同。康德

康德的道德教育方法观

求实 2004.6 哲学?文化研究 康德的道德教育方法观 古 玉 (华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作者简介]古玉,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2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康德的道德哲学“我所应为者为何?”亦即《实践理性批判》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对象、动机、辩证论);(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古往今来,对其第一部分大书特书者举不胜举,而较少人有去阐述其方法论部分。其实,方法论部分,即道德教育方法,也是非常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的,本文拟对其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我们知道,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通常也称为品格或德性。它是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其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这里的方法论乃是我们能借以使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进入人心,并影响其准则的那种方式而言,即指我们能借以使在客观上有实践力量的理性在主观 上成为有实践力量的那种方式而言”。[1](P147) “进入人心,并影响其准则的那种方式”即要求人的行为合于道德,用道德主宰自己,亦即道德品质(品格)的培养。康德区分了两种行为:道德性行为和合法性的行为。换言之,前者是由对道德律令尊重的诚心所产生的行为,后者只是以行为的外表来满足道德律令的行为。可以看出,康德极其重视道德上的动机(信念)的内心性质即由于纯粹尊敬的法则的缘故———意向的道德性。在实践理性方面,由于法则作为首先规定行为的原理,理应占有第一性的地位。因此,首要的问题乃是行为在道德上的可能性,而不在于能否实现对象(善恶)。同时也意味着道德教育应从对道德法则的认识(感性认识),尤其是 理解法则的精神(道德性)(或曰“理性认识” )。可以说,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品质(品格)的首要环节和基础,而“道德品质(品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升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和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就 是道德良心形成的过程”。 [2](P397) 在康德看来,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品格形成的特有规律(三阶段:管束、训导、陶冶),尤其是通过以“道德律”为基础的道德陶冶,形成道德意识上的自律,即自觉地按照对人类的“义务”、“责任”的要求,而不是出于外在的目的,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品格的人。因为道德教育是以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为基础,也就是尊重人的自主和自律,尊重他成为人的理性生活和他作为目的的目的。即道德教育是在自由的基础上尊重人性的形式,而不是道德原则或准则的传授,一切道德教育都是使人获得理性地探询普遍的道德律令的能力和信心的形成,是人获得自由和自律的形式。 二、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道德在实践层面分两个层次:他律与自律。在他律阶段,康德主张“或以他自己的利益来引诱他,或以他的损失来 恐吓他”,[1](P148) 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表扬、鼓励以及批评、惩罚相结合的方法。然后, “我们就应使纯粹道德动机完全支配人的心录了” [1](P148) (即自律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道德教育最起码的条件,但它只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自身的,因此它必须向第二阶段(自律阶段)发展,使动机(道德信念)作为人们“始终不懈,一丝不苟地来遵守道德准 则”。[1](P148) 那么,康德是用什么方法来建立和培养纯道德意向的呢? 1.从日常生活入手。这类似于中国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习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康德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因此,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事实物。如“道德律令教育”。 “道德律令”,它作为本体的东西,要摆脱一切经验现象的干扰,只能是纯粹先验的形式。它具有四个特征:1)它是先验的,而非经验的;2)它是义务性的,而非功利性的;3)它是形式的,而非实质的;4)它是自律的,而非他律的)。包含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不论你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 志所道德的准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1](P17) 这条道德是说个人的行动准则只有在适合于“普遍的立法原则”,即成为对任何有理性和意志的人都有效时,才具有普遍有效性。类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你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 的,总不能把他只当作工具”。[3](P81) 康德认为,意志是决定自己依照规律去行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理性者才具备,而作为意志“自律”所依照的客观依据就是目的。所以理性不是手段,每个人自己是目的,人与人互相应把对方看作目的,而决不能把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为人是道德主体。根据这一法则,人应着力于自己的才能,保存自己的生命,促进他人的幸福,而不应分割他人的生命和财产。 第三:“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定普遍的意志”。[3](P83) 即“意志自律”,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定法则。康德认为,人的独立自主,普遍的道德法则是由人的意志本身规定的,因而是绝对自由的。也意味着人既不是情欲的奴隶,也决非神的工具,人是服从自己立法的主人。一句话,道德本身就必须是目的。世人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沽名钓誉,追逐世人的幸福与私利。即使其出于利害考虑遵守某些道德规范,也非真正的道德人。“道德律令”教育,就是为了造就在日常生活中无条件地服从“绝对命令”的人。 2.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阶段性。 康德认为,道德教育决不能好高骛远,拔苗助长。诚如“艺术高于生活,但又来源于生活”的原理一样,不要认为生活是下里巴人,而道德就是阳春白雪。道德高于生活是指用理想生活指导一般生活。孔子曾用比喻形象地告诉学生,人生如作画一样,绚丽出于平淡,伟大出于平凡。实际上,平凡中才酿育着伟大。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文章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是我希望,不要拿上我们的狭义书籍中所充斥的所谓壮举(超级有功)的范例来教他们,应当以他们在自觉没有违反职责时在自己眼里所能够并必然给予自己的那种价值来提示他们,因为任何事物一流于空洞愿望,以及对可望而不可即的圆满功行的一种渴望,那就只产生出 8 7

康德的先验时空观

康德的先验时空观 由于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几里得几何学是唯一可能的几何学,所以康德在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础之上对时空的看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完全接受了牛顿力学的时间空间观;另一方面,他对时间和空间之绝对性有一种新的哲学说法,他说时间和空间之绝对性,不在于它们独立不依的自身存在,相反,在于它们属于人的先天感性形式. 康德认为是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由感性先验提供出来的纯粹直观形式使感觉、直观成为可能的.人的感觉之所以是人的感觉,就在于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感觉,因而总是有时序和方位的感觉.人因有时间这种感性形式,他必定总是打开了一个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界,并且总是且不得不在这个时间视界里感觉、直观一切.因此,一切现象物必须以先验的时间表象为前提.时间是先验的,但它不是先验的概念,而是先验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都是感性的直观形式,但是时间具有更根本的地位.因为空间只是外在现象的条件,却不是内在现象的条件,而时间则是一切现象的条件. 康德在时空观上真正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将时间和空间范畴引入认识论.从前的哲学家都视时空问题为自然哲学问题,没有意识到它是知识论问题的基础.康德创造性地将数学作为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与时空问题相联系.康德认为纯粹数学是超经验的普遍必然,因而是先天知识,但也是综合知识.所有的综合都基于一个直观,它们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纯直观.空间直观使几何学得以可能,时间直观使算术得以可能.一句话,全部康德时间和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的阐明的结论就是:时间和空间意识不是从感觉经验中得来的,它是人类的先天的直观形式. 由于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几里得几何学是唯一可能的几何学,所以对于当时的人们,它与感性的空间以及牛顿的物理学空间之本质是同一.因此,当康德论证空间之为先天直观的时候,他心中所想的,当然只能是欧氏空间.正是这一点,在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出现后,被一些人用作否定康德时间和空间意识先天论的根据.

结合康德的自由观评论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

结合康德的自由观评论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 摘要:自由是我们常谈常新的话题,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的目标。我们一直在为自由而奋斗。康德的自由思想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的特色,由经验自由向实践自由迈进,讨论自由意志的实现过程。而经典著作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由的影子,孙悟空向天法挑战,追求平等尊严,不受束缚。本文我将具体阐述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并就此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关于自由的看法。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自由观反映的是西方人的自由意识和自由理念,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所展现出来的反天法、秩序,争自由平等则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由思想。当两种自由碰撞时,我们如何用康德的自由观剖析孙悟空的自由与天法呢? 一、康德的自由观 自由,我们的意志体现,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和目标。自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他们的观点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而到了近代,哲学家们提出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前人丰富的思想,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立足于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 并且设立了三条基本的道德规律, 他认为只要揭示了道德规律也就展现了自由意志的规律, 所以这三条道德的规律是从不同的方向指向一个共同的

中心———自由。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在他看来,自由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自由选择, 即自由的任意:另一个是指人的意志的自立, 即自由的意志。基于自由概念,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中提出了“自由的先验理念”,此时的自由缺乏实在性。然后他通过自由的任意将先验自由过渡为实践自由,把悬设的先验自由落实到行动中去,自由成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拱心石。他指出“你需要这样行为, 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 总不能把他只当作工具。”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通过道德法则这一事实而认识我们自己的自由时, 自由也就因此具有了实践的实在性。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是康德发现自由的关键。他指出:“人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康德的二律背反通过物的两重性而将必然与自由分属两个不同领域,避免二律背反的自相矛盾,并且挽救自由,从消极的理论理性过渡到积极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自由是应当存在的,也是可能存在的,它就存在于理性世界和理性者的道德活动之中。如果我们把自由因果论和自然因果论看作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规定,那么就能实现二者的统一。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不是单纯的选择力,而是自律,不是孤独的个人的能力,而是本身就有普遍性、社会性的实践理性原则。道德性并非仅仅从经验上保障人的自由,自由也并非仅仅是衡量道德的标准,相反,

康德的美学

康德的美学 一、康德批判哲学体系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分析鉴赏(鉴赏是评判美的能力)判断(Geschmachsureil)即审美的判断入手的。康德认为,判断力是把特殊包涵在普遍之中来思维的能力。有两种判断,一种是先有普遍,再找特殊,这就是规定判断或科学判断,另一种是先有特殊,再找普遍,这才是审美判断或反思判断。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二、理解康德美学的关键概念 1、认识:局限在现象界,物自体不可知,认识功能:想象力和知解力 2、想象力:掌握事物的形式或形象 3、知解力:形式逻辑的推断、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但也只能掌握自然界现象的某些部分,不能窥到无限和整体。 4、理性概念:无限、整体、物自体等只有通过理性掌握。理性与知解力对立,理性掌握概念不是认识功能是对现象世界合理或可理解的必须假定的理性概念。 5、判断力:不是知解力的逻辑判断,而是反思判断。 6、反思判断力:审美和审目的两种判断力。 7、目的:造物主造物时的设计安排中所存的目的,分为两种: (1)主观的目的:即主观的符合目的性,事物的形式符合我们的认识功能(想象力知解力)它们具有某种形式才使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形象并感到愉快。 (2)客观的目的:自然界有机物各有本质,其结构形式符合它们的本质,它们完善而不畸形或有缺陷,显出客观的目的。 8、审美判断:从情感上感觉到事物形式符合我们的认识功能。 9、审目的判断:从概念上认识到事物形式符合它们自己的目的,因而是显得完善的。 二者都不是逻辑判断,都是对个别对象所起的感觉即反思判断,而在对象是美的或者 完善的时候,感觉就是愉快的。 三、美的分析 1、质:不涉及利害,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2、量: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 3、关系:美没有明确目的而却有符合目的性的矛盾或二律背反。 4、方式:凡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一)、质:不涉及利害,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区别逻辑判断和审美判断 1、逻辑判断:概念 2、审美判断:只涉及形式不涉及具体内容,不涉及概念。情感判断 3、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的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 审美快感不涉及利害,不等同于一般快感。 美感不能与一般快感完全相同。康德认为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利害计较,都只是欲念的满足,主体对满足欲念的东西只关心到它的存在而不关心它的形式。单纯的快感,作为欲念的满足,还是实践方面的事。审美活动却不能涉及利害计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对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来产生美感。 审美只对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不起实践活动。 美感起于对形式的观照而不起于欲念的满足。所以美感不等于一般快感,美在性质上也不等于愉快。“一个审美判断,只要是掺杂了丝毫的利害计较,就会是很偏私的,而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人们必须对于对象的存在持冷淡的态度,才能在审美趣味中做裁判人。”——康德 审美快感不涉及概念,不等同于善。 美也不等于善,因为善是意志所向往的目的,要涉及利害计较的实践活动,和愉快的东西还是类似的。 “要把一个对象看作善的,我们就必须知道这对象是应该用来做什么的,对它就必须有一个概念。在对象中见到美,就无须对它有什么概念,花卉、自由的图来画,以及没有目的地交织在一起的线条(即所谓“叶状花纹”)都没有意义,不依存于明确的概念,但仍产生快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