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

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陌上

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点题的如: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有的诗全篇不点题,然而句句又都切题。如牡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关于诗的"承"。

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由此可见“承”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绝句的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写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叙事: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

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如:僧志南:“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三、关于诗的"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

承,是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

事,转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动之气。所以说“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写景转推理。”

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由写景转抒情。

四、关于诗的"合":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熙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

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另一种是“以景语结情语”(炎)。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从容上讲,第四句为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自己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容需要而作选择。据熙哉《隋唐嘉语》载:“薛道衡聘,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及喜曰‘名下固无虚士’”薛道衡此诗,格法变化迥异常规,是为活法。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亦属活法的成功例。

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

五.关于句式

为什么说第三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从诸多古人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义贯之,也就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话来说。两句间的关系有单句式的,而更多的则是复句式的。

单句式中常见的是主谓关系:上句只说出主语(谁、什么),下句说出谓语(干什么、怎么样)。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禹锡《乌衣巷》

复句式的有:

1、并列关系: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万里《晓出净慈寺》2、顺承关系: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如: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祜《赠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静夜思》

3、补说关系:下句对上句补充说明或归结。如: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4、选择关系: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选择。如: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炯《从军行》

5 . 递进关系: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如: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山衢道中》

“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商隐《无题》

6、转折关系: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商隐《登乐游原》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长卿《听弹琴》

7. 条件关系:上句提出一种条件,下句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结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白《客中作》

8. 假设关系:上句提出假设,下句说出结果。如: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益《江南曲》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9、问答关系:上句提问,下句作答。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10、因果关系:一句说原因,一句说结果,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轼《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轼《海棠》

11、目的关系:一句表示一种行为,一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如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颢《长干曲》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复句式的意议关系,不仅见于绝句的三、四两句,还有见于绝句整个篇章的。整篇复句式的绝句,章紧意密,浑然一体。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问答关系。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目的关系。

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后面归结前面的补说关系。

整篇复句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谈一下用流水对结尾的问题.

绝句结尾两句的转合法也适用于律诗的结尾,所以作诗不宜用对仗结尾。如果用对仗结尾,一般要用流水对,否则就有松散之嫌。流水对与转合法一样,也是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杜甫的《闻官军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这两首诗的结尾,用的就是流水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两联都用对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同样是两联都用对仗,因结尾没用流水对,就显得松散。

杜甫的《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松散,第二首结尾用流水对,就不松散. (注)

关于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则另当别论。

该诗起句突兀,章法独特.结尾虽然没用流水对,却也不觉松散,仍算得上一首完整的诗。因为这首诗从章法上分析,它是将转合两句前置了.从容上分析,它不同一般的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或即事生感的诗那样先写景物后写情感,而是先发感慨,后补缘由.即先写情感,后写景物..如同先说出论点,再列举论据的论文写法一样.两联之间存有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因而让人不觉松散.

从上述古人的话中,我们应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 周焕伟 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的鉴赏,最有效的基本方法就是依据起承转合基本结构理解其思想内容。有此基础其他问题即使不能说迎刃而解,也就好办多了.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首联,为“起”即领起。所谓领起说完整了就是领起一个话题。此诗首联领起的话题是:登金陵凤凰台所见所感——“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表现了所见客观景物也表现了主观感受,所以说是“所见所感”。 颔联,为“承”即承接。所谓承接就是承接前一话题,从另一个方面或角度继续首联领起的话题。两联内容一比较就可以看出,首联是从宏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颔联是从微观层面表现所见所感。 这两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这个复合层次表达的字面意思是,登上金陵凤凰台,不见那美丽的凤凰,只见到空空的楼台和寂寞流逝的长江,还有那掩埋着当年吴宫花草的荒僻小路,掩埋着晋代英雄豪杰的古墓。其语境意义是,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一般来说这个复合层次的功能是作为全诗的铺垫——它不表现这首诗的中心主旨,而只是为表现中心主旨做铺垫。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表现中心主旨的主体。 颈联一般与尾联配合构成一个复合层次;颈联为铺垫,而尾联为这个复合层次的主体,在首联与颔联构成的复合层次的铺垫作用下,共同表现诗歌的中心主旨。颈联,为“转”,即改变话题。此诗的颈联不再表现登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而改为表现金陵胜景。——这与前面的所见所感已大不相同。作者看到金陵的壮丽山河,自然而然地产生建功立业的思想。——我们的这个理解来自何处?来自对李白生平的了解,来自对此诗的第一个复合层次的理解,也来自对第二个复合层次的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把各联紧密结合起来理解。 尾联,为“合”,即结束全文(诗)。一般地说,往往不是只靠这一句或这一联产生这个作用,而是靠它与颈联共同构成的复合层次来结束全文(诗),表现出全文(诗)的中心主旨。这首诗的尾联结合自己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因为皇上听信小人谗言,使得自己壮志难伸的郁闷情绪。 然而,有出题人不认识起承转合的规律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竟然出了下面这样一道题: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这种情形真是叫人无语! 关于诗文的起承转合 一、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体诗传统的章法之一。它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爱莲散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

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

关于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一、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体诗传统的章法之一。 它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 起笔是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 承笔是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 合笔是前三点的诗意合成,概括感悟点,进而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诗的精华所在。合笔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 1、绝句的起承转合 对于一首绝句,则第一句至第四句,必须依次序为起、承、转、合。 如:唐·李绅《悯农》(之一) 春种一粒粟,(起) 秋收万颗子。(承) 四海无闲田,(转) 农夫犹饿死。(合) 第一句是起,起事--春天种上一粒种子,交代了时间(也暗含地点)、事件。第二句是承,承续首句写出:(在春天辛勤播下少数的种子),到秋天能收获很多很多像种子一样的粮食。一二两句的关系是顺承的,其顺序不能颠倒,其思想内容还是较为具体的话,那么,第三句就不再是一味地顺承下去,或具体实在地写来了。 第三句,作者的笔触开始转移,由眼前的一粒粟、万颗子,一垄田、一畦地的春耕秋收的“点”,联想到整个天下春耕秋收的“面”,使诗意由此及彼、推而广之,

古诗文的起承转合

诗文的起承转合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起春日凝妆上翠楼。——承忽见陌头杨柳色,——转悔教夫婿觅封侯。——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起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合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起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承 而今惟有鹧鸪飞。——转、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转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承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转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合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起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承 “嗟呼!草木之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能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行,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词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即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它是诗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绝句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是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 静夜思李白

(完整word版)诗歌的起承转合

长沙县实验中学语文学科教案设计授课班级1407、1408 课时安排 1 课题诗词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分析大纲要求了解诗歌的结构,读懂诗歌。 知识与 能力 了解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传承古代文化精神。 重、难 点阐释 掌握一般诗歌的思路和章法,从结构入手读懂诗歌。学法指导 教具设计 教学过程问题引导二次备课 诗词的结构——“起”“承”“转”“合”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起”“承”“转”“合”四部分。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近体诗的起句为一诗之首句或者首联,地位很重要。 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承句联多为写景或事, 在结构上:1、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三、“转”制造波澜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

何为“起承转合”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先说“起”。一般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古诗“起”的方式很多,但归结起来有四类: 一是开门见山(写景、叙事、抒情),直接扣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一起就惊叹蜀道难登,既点明题意,又扣人心弦。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明白了这几点,答题时结合诗中具体情景,很容易写准答案。 再说“承”。一般为一首诗的第二句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繁、有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三说“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 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那么,“转”在诗中作用就相当重要: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说“合”。它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 “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如杜甫《登高》,合句高度概括,直述处境和心情,从白发日多、病重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表意较为直接明确。而他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合句却写得异常含蓄蕴藉,“落花时节”语带双关,既点明时令,又暗指“开元全盛日”一去不复返。“又逢君”三个字,写诗人在乱世颠沛中与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歌唱家凄然相遇,意外、惊讶、欣喜、百感交集、痛定思痛等等万千思绪都寓于这平平常常的三个字中,真是一字万钧,无声胜有声!如此说来,“合”的作用有: (1)呼应开头,完善结构; (2)总结前文,收束全篇; (3)揭示中心,升华主旨。

起承转合

浅谈“起承转合”在诗词创作中的普遍意义 高朝先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全诗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 “起承转合”理论虽然只到元代才明确提出,但在此前的千百年间,人们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遵守了这一规律,“起承转合”实际上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对于律、绝,其“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并且形成了人们的共同认识。但是,本文所指的“起承转合”意义是诗词各体的普遍意义,对此,在实践生活中却存在一些异议。下面就几个方面的不同看法作一简要分析。 一、关于律、绝的“起承转合”。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为了叙述的完整,不妨作一点铺垫说明。同时为了表述方便,在此仅以唐·李绅的古绝《悯农》为例。这首五言古绝,全诗四句,可谓每一句依次分别为“起承转合”的一个层次。“锄禾日当午”,写农夫在田里劳作的辛苦,是全诗的“起”;“汗滴禾下土”,写农夫劳作的辛苦程度,是对起句的继续表述,所以是“承”。接下来,诗的视野离开了劳动场面转向了餐桌,并且提出“谁知盘中餐”的设问,是非常明确的“转”;末句“粒粒皆辛苦”,既是回答前句的设问,点明主题,又是对全诗的“收”,也就是“合”。 上例表现的是绝句(包括七绝)最典型的“起承转合”。律诗(含五言、七言或长律)的结构层次也莫不如此,而且其顺序同绝句一样,不可任意颠倒调换。律诗较之绝句,所不同的是,因为律诗句式有八句(长律则更多),其“起承转合”并非绝对的每二句一个层次,尤其是其中的“转”与“合”,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表现在最后的两个单句上。而表现为“承”的句式在诗中则占有较大成份,那就是所谓的“继承”或“承展”。 二、关于词、曲的“起承转合”。同律、绝一样,词、曲写作也必须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而且也一样为其规律所决定。词、曲的“起承转合”与律、绝所不同的,只在因词、曲(包括古风)的长短句式的“自由体”,其“起承转合”层次安排不能简单的按句数划分。词如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 曲,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通过上述二例分析,我们应当确认“起承转合”对于词、曲和古风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三、关于组诗的“起承转合”。组诗,包括律绝的一题多首、词的双调、多调,以及曲的套数和带过曲等,我们统称为“组诗”。“组诗”一样有着不可排除的“起承转合”规律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 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 (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 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

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 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洛阳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诗起手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

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陌上

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汇) 文无定法,但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诗亦然。律诗常见的章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承转合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例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远景,cheng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当下,zheng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情,qing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ming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近景,yi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xin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jin 起、承、转、合在五律和七律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但也有例外。比如 杨万里过杨村 石桥两岸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起)远,全貌,chuan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承)近,细节,chuan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水际天。(再承)近,细节,tian 政尔清和还在道,(转)为谁辛苦不归田。(合)tian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使环境更加丰满迷人,用以突出重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何为“起承转合”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先说“起”。一般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古诗“起”的方式很多,但归结起来有四类: 一是开门见山(写景、叙事、抒情),直接扣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一起就惊叹蜀道难登,既点明题意,又扣人心弦。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明白了这几点,答题时结合诗中具体情景,很容易写准答案。 再说“承”。一般为一首诗的第二句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

繁、有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三说“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 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那么,“转”在诗中作用就相当重要: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说“合”。它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 “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如杜甫《登高》,合句高度概括,直述处境和心情,从白发日多、病重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表意较为直接明确。而他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合句却写得异常含蓄蕴藉,“落花时节”语带双关,既点明时令,又暗指“开元全盛日”一去不复返。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完整word版)起承转合解读诗歌

“起承转合”解读诗歌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构思,十分注重炼字、炼词,往往一字一词一句关乎全诗主旨、结构,因此这一字一词便成了诗歌构思的线索甚至是关键。命题者抓住这一点以小见大来命题,可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程度。2002年高考语文卷诗词鉴赏题目改革就率先考了这种题型,随后每年高考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这种题型。我们把这种题型称为“关键型”,它以小见大,难易适中,考查全面,将仍被命题者看好。 这种题型命题特点: 题目中先指出某字、词和句是全诗之关键,要求你谈谈你的理解。有时和评价性题目命题格式一样,要求先判断,再阐明理由。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某词语或某一句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②有人认为某词语是全文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②谈谈某词语或某一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题简易思维: 1、抓关键词(句)的位置,明确其在结构上的作用:诗歌的开头,诗歌的中间,诗歌的结尾。 2、抓关键词(句)对主旨的突出作用:点明主题(开头),强调主题(中间),深化主旨(结尾)。 要答好这类题型必须把握住诗歌的结构特点。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因此,如果我们在鉴赏这类题型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入手,就能获得解读诗歌意旨的一把钥匙。 那么,我们怎样把握住诗歌结构呢? (一)、抓住"起"句。 诗文的开头,历来就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一种是迂回入题:或托物起兴,或写景开篇。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 示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 含蓄蕴藉、怨而不怒的诗教,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起"式更为普遍。 示例: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荧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为后面抒情作铺垫。 总结:诗歌中的"起句",其作用有两点: 1、开门见山奠定抒情基调,渐染全篇 统领全诗,是全诗的总纲 点明题旨,直抒胸意

浅谈律诗四联间的起承转合

浅谈律诗四联间的起承转合 摘要:律诗四联间的结构关系很严谨,首联有起的色彩,颔联有承的意思,颈联在结构上起转的作用,尾联收束全诗,属于合。短短四联,各有妙构,各得其所,构成了一个结构谨严精妙无限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律诗四联起承转合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格律严密,是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多是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这种称呼和人的身体结构上下呼应,想想人体各部分的位置和作用,也就对律诗的结构有了较为清楚的理解。首者,头也。首联属“起”。颔乃下巴,颔联属“承”。颈是脖子,颈联属“转”。尾泛指脖颈以下,尾联属“合”。 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先考虑写作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这就对律诗提出了很高的结构要求,没有巧妙的章法结构,很难用短短几行将诗写透写工。 律诗的章法是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我国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是这样解释的:起承转合是“诗文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一般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结。首联、颔联固然重要,但总是铺垫,最关键在于颈联的转,要转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为妙。尾联便顺水推舟,意境全出。律诗最关键处,是中间两联的对仗以及两联的关系和变化。此处往往是全诗的精彩处。由于律诗的字数较绝句为多,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更严谨和从容不迫。 起承转合是包括律诗在内的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叙述手法。律诗篇幅短小,八句四联,起承转合的安排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较之中长篇古风更为明显。 所谓“起”,即诗歌围绕诗题所安排的起始句。就是诗人必须在入题之笔点明你到底要向读者说什么,俗语称之叫“破题”。是说事、说人、说情、还是说别的什么,都必须不离开你的题目宗示!或借比喻,或引省,随诗人之便。故人们又有“起”头之说。“万事开头难”。古人创作诗歌非常重视起头,并且对起头有很多讲究,有所谓的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等。诗文创作,头如果起得好,就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