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整理

专题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古代的封建经济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及各阶段经济特征

1、中国封建经济的总体特征

(1)、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重农(“本”)抑商(“末”)是基本的经济国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

(4)、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后来居上。

(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2、封建社会各阶段经济特征

(1)、战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秦汉: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隋唐: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明清: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明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的保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a、统一(相对)稳定的政局;

b、水利的兴修;

c、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d、中外交往频繁。

(2)、科技的推动:科技对生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a、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b、外国先进物种(棉花、玉米、甘薯等)、技术(熬糖法、欧洲水利技术)的引入;

c、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科技著作。

(3)、政策(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a、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

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如减轻赋税、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改善农民土地状况等);

c、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曾经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4)、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

a、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b、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代新王朝调整政策。

(5)、良好的基础。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发展为基础。

例如:(1)、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

a、统一稳定的政局,水利的兴修,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及中外交往的加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b、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成为经济发展的科技条件。

c、前代农民起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这是各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e、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发展为基础。

(2)、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特点:

a、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b、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d、各族经济交流加强。

成因:

a、社会大动荡。

b、民族大融合。

c、士族大兴盛。

d、佛教大盛行。

2、经济、政治、人口、环境的关系

(1)、有利的自然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不利则反之。

(2)、人口增加为封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就出现人多地少、盲目垦荒、破坏植被等现象,最后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3)、积极垦荒,开发土地资源是国家富裕、经济兴盛的标志,但盲目垦荒、破坏植被影响生态平衡,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4)、统一全国、社会安定则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而战乱则相反,破坏社会经济。

(5)、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采取有利的政策则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相反。

3、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1)、农业

a、生产工具的改进:商周时使用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使用铁器;春秋、战国铁农具的开始使用和扩大;张骞通西域后铸铁技术传到西域;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普遍用的桔槔、曹魏时马钧改进的翻车和唐朝时创制的筒车都是新的灌溉工具。

b、耕作技术的提高:商周人懂得施肥;春秋战国时期牛犁耕技术开始使用和推广;三国两晋南北朝二牛一人犁耕法传到西北和南方;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c、水利工程的兴修:

(a)、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b)、重大水利工程——芍陂、邗沟、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大运河。

(c)、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

d、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商周种植“五谷”(黍、稷、稻、麦、豆);西汉从西域传入葡萄、石榴、苜蓿等经济作物;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清代前期桑、棉、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e、耕地面积的扩大:如唐朝通过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要结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客观的评价)。

(2)、手工业

a、生产工具的革新: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等。

b、生产规模的扩大:商朝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大;隋唐时造最大海船;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的冶铁业等。

c、品种日益增多:用漆历史最悠久(河姆渡氏族);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玉器加工和出现原始瓷器;魏晋南北朝——“蜀锦”、北方创制出白瓷、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隋唐的“唐三彩”和秘色瓷等。

d、生产技术的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金银错新技术、夹苎技术、用曲造酒、工艺专著《考工记》;魏晋南北朝——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灌钢法;隋唐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明清时双色套印技术等。

e、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f、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或者从纺织业(麻、丝、棉)、矿冶业(冶铜、冶铁)、陶瓷业、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方面按各朝代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

(3)、商业

a、商品:春秋战国时中原市场形成;明清时期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b、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隋仍铸五铢钱;唐高祖行开元通宝钱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都以它为范式;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交通:

(a)、夏朝的交通工具有车、船、撬等;商周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b)、春秋时吴国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

(c)、秦始皇令兴修灵渠联系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d)、西汉时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印度半岛南端——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e)、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时内外交通发达。

(f)、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

(g)、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d、城市

(a)、夏商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b)、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政治性城市)。

(c)、隋唐——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市”,邸店,柜坊,官员管理;“坊”、“市”分离,“日中为市”,官吏监督,店铺不能任意扩大);城市兴旺(全国商业大都会、政治与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长江流域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南方大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

(d)、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e、边贸、外贸、港口(略)。

4、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1)、条件:建立在农业、手工业发展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最早出现的行业: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的纺织业。

(3)、表现:手工业工场的兴起(实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4)、社会影响:发展十分缓慢,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

(5)、发展缓慢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a、自然经济的自给性,阻碍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

b、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残酷剥削农民等;

c、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以本敛之,以末守之”),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三)、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

2、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根源: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2)、特点:“国有”;“侯用”;“井形”;“奴耕”。

(3)、兴衰: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2)、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

(3)、土地国有制:如:屯田制(汉武帝、曹魏、金、元、明初等)、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于隋唐)——多是在战乱和社会动荡后,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情况下实行的。授田时,对地主土地所有制触动不大,又能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有利于缓和政治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赋税制度

1、发展历程: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1)、夏商周:贡赋制度——赋税的雏形。

(2)、春秋后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按亩纳税;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3)、西汉:编户制度——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农民从此向封建国

家承担四项负担: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4)、北魏:租调制——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年交一定量的租粟、调帛或麻,服徭役、兵役。

(5)、隋、唐前期:租庸调制(“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6)、唐朝后期: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次分夏秋两季征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7)、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按亩纳税);

募役法——纳钱代役。

(8)、明朝(1581年):一条鞭法——赋役合并、役归于地、赋役征银。

(9)、清初:地丁银制——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

2、沿革规律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逐渐以土地、财产为主(两税法、初税亩、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直至取消人头税(地丁银制)。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依附关系的减弱。

(2)、由实物地租为主逐渐趋向货币地租为主(一条鞭法、地丁银制)。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庸”制、募役法、一条鞭法),名目和手续简化(一条鞭法)。

(五)、农本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

1、原因:

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决定性部门是农业,其生产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

2、实质: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3、正确认识:

(1)、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业是正确的,对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商鞅的奖励耕战,历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2)、这个政策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贫穷落后。

(3)、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历史发展的影响

a、对城市的影响: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b、对封建统治的影响: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中心);中期,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都城是商业中心;商业税收比重逐步增大);末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政治上,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文学艺术出现)。

c、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

d 、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走了一条向通俗化、世俗化方向发展之路。(如唐代传奇、宋词和风俗画、明清小说)。

e 、对生活观念的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了挑战(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二、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一)、多元复杂的中国近代经济(先后并存六种经济成分)

????????

?????????????????????????、发展、壮大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美、日经济的扩张

益萎缩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而日、发展、衰亡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加剧步发展和“短暂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世纪末至一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破产于甲午战争)洋务经济的产生、发展年代、世纪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19706019 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外反动势力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们三位一体,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对中国的影响有:1、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相互交织在一起)。2、使中国社会性质复杂化(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使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革命)。4、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多元化的阶级结构、复杂的阶级关系、不同的政治派别及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经济的演变

1、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解体过程

(2)、总体特点

a 、表现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耕”与“织”的分离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

b 、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性质与地位

a 、

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封建剥削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b 、在近代逐渐走向解体但也长时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势力的消长

(1)、消长过程

a 、鸦片战争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

b 、近代前期,列强先后通过以商品输出为主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手段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 、近代后期,由日美争雄取代近代前期英法垄断。

d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的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2)、性质和地位

a 、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b 、特点:以整个世界为活动舞台,具有开放性、扩张性和侵略性。

c 、影响: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举步维艰——阻力重重,道路曲折(双重压迫,后来是“三座大山”);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畸形(地区分布及产业结构不平衡);先天条件不足(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和相关的技术、人才准备)。

整体特点——“欧风美雨”的产物(在较多外力影响下产生);具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夹缝中生存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地区分布及产业结构不平衡)。

性质——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着抵制作用;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

历史地位(作用)——从经济上看,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从政治上看,它导致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从发展趋势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经典例题(01广东、河南卷)试述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政府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主要措施及其根据和意义。

参考答案:政策:允许并鼓励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措施: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打击投机倒把。根据: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占全国经济的60%以上)。意义:促进了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延伸: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措施的演变及其作用(大革命:合作——土地革命(革命统一战线):保护——抗战时期:团结(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团结(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后:利用、限制、改造)。

4、洋务经济的兴衰

(1)、兴衰过程: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破产于甲午战争,结束于辛亥革命后。

(2)、性质和地位:是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经济,有明显半殖民地特征;但又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

(1)、兴衰过程:形成(1927年~1937年)——膨胀(抗战时期)——逐渐崩溃(解放战争时期)——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新中国成立后)。

(2)、特点

a、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

b、依靠国家政权(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

c、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6、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1)、定义: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苏区、敌后区、解放区经济,建国后表现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主导地位)、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2)、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渡的经济形态,其本质和发展方向都是社会主义的。

(3)、历史地位:是革命型的进步经济,促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瓦解;是红色政权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础。

(4)、发展过程

a、产生(1927年~1937年):中共在苏区进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时产生。

b、发展壮大(1937年~1949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土地政策和大生产运动时发展;在解放区进行土改时进一步发展。

c、统治地位确立(1949年~1952年):建国后土改完成,形成农民个体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及列强在华企业,形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改中保护富农经济和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保留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完成(1953年~1956年):在三大改造中又出现了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新民主主义经济最终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

1、、过渡时期(1953年~1956年)——“准备条件”

(1)、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a、背景: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为把我国建设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b、核心内容:“一化三改造”。

c、目的:实现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e、结果: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执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2)、经济状况

a、1949~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措施、表现)。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工业、农业、交通、人民生活水平,精神文明)。

(3)、经济结构——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

a、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的确立

(a)、必要性: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建国后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需要。

(b)、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土改——农民个体经济;土改中保护富农经济和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为巩固政权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a)、必要性: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b)、措施:工业化建设——国营经济壮大;个体经济——(合作化)——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保留微量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意义: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形成

a、所有制:高度集中,单一的公有制。

b、管理: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c、分配:平均主义,“大锅饭”。

2、全面建设时期(1956年~1976年)——“曲折前进”(注意正确认识这二十年中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

(1)、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

(2)、成功探索

a、1956~1957年:《论十大关系》发表,标志探索的开始;中共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b、1960~1966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

c、“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的经济整顿。

(3)、经济失误(注意分析经验教训)

a、1958~1961年:1958年,“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b、“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且“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导致

国民经济的严重动荡和破坏。

(4)、成就(略)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成就巨大”

(1)、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2)、成功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a、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工作重心)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展开。

b、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

e、十五大:正式确定邓小平理论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f、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目标。

(3)、经济体制改革

a、所有制: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管理: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

c、分配: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4)、历史巨变(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政策和经济建设的成就)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开放;

c、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从轻视、践踏人才到尊重知识和人才、科教兴国;

e、对外关系由革命外交转为和平外交,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

f、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略)。

(二)、正确认识共和国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1、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1)、中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最根本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

(3)、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2、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主要原因

(1)、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

(2)、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3)、失误的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逐步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3、经验教训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1)、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5)、既要反右,又要防“左”,主要是防“左”。

(三)、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政策

1、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取得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实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健全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表现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3、表现

对内搞活首先以农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外,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使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应运而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对外开放则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潮流。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途径,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的开放格局。

(四)、难点问题归纳

果。

经典例题:阅读下列材料:(略)

请回答: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各是怎样“走日本人的路”和“走美国人的路”?结果如何?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由“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结果如何?

(3)、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自己的路的探索过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4)、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受种种考验,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简述中共所面临的种种考验和所取得的成就。

(5)、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

四、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战国、秦汉时期,黄河中下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率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

(1)、文明发展早(奴隶社会政治经济中心)。

(2)、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得早,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率先建立封建制度。

(3)、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4)、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

2、南移过程

(1)、东晋南朝:江南迅速开发(原因、表现、特点、影响),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唐朝中后期:隋唐时期江南进一步开发(表现及扬州成都经济地位的上升、所存在的隐患及教训),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南宋: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明清: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新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南方统治者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

(4)、政治重心的南移(如南宋)。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6)、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如光热、地形、气候等)。

4、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和启示

(1)、特征

a、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最突出。

b、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c、政治中心的迁移对经济发展重心的移动具有强化作用。

(2)、启示

a、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b、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

c、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近代经济重心的东移

1、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1)、自然环境优越(沿海、地形低缓、气候条件好、人口众多等)。

(2)、政治经济中心,历代政权的重视和发展。

(3)、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工业集中的地区(近代三种性质企业集中)。

(4)、改革开放时期,首先开放沿海并较早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

(5)、文化、教育发达,科技和技术工人集中,人的观念先进。

2、表现(略)。

(三)、新中国对西部的开发

1、“一五”计划期间对西部的建设:在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了宝成铁路和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期对西部的建设:包头钢铁基地、兰新铁路、包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的建立和建成。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

(2)、世纪之交: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第一课)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 ——支部书记陈世强 时间:2011年3月18日下午(大约1.5小时) 地点:五楼会议室记录人:朱剑军 参加人员:支部全体党员辅导人:陈世强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主要内容: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就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

宽。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进出口经济遭受冲击,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供给适应国内的需求,实现经济真正的可持续的增长。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任务,如发展民族企业、调节收入分配等,这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认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1.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式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凡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2.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3.重大作用 一是能够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ition of China 内容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完整周期,而每一次周期性繁荣都源于一次较大的制度改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这种制度的改进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而每一次制度的改进又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就是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的负面产物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世界经济 文献综述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中,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是当前学术界比较权威和全面的,它集中分析了结构转型以及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且由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的结构转型。对于总体产出增长而言,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本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达到7.1%,因此可以将之视为解释我国产出增长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引用) 通过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给出的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中国1952-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我以为在中国没有加入世界经济板块,至少没有加入WTO以及成为“世界工厂”之前是可以认为一些外资和国外的某些大国的经济、政治对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影响可以降为0 或某个常数。但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一部分的时候,世界经济的走向已然成为可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甚至可以简接来改变中国现有经济结构。在陈平和李广众的一文中,并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因素加进去,同时他们拿的是中国1952-1998年的数据,虽然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变化,但是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后,他们并没有加以分析讨论。 主体内容 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表1:经济普查后GDP总量修订情况 单位:亿元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7484824.html,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展望 作者:马桂婵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10期 【摘要】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内涵、新特点,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B 区域发展格局是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一大背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结构格局。近年来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再次强调优化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并作出新的部署,可以预见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将更加突出。 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区域战略的提出密切相关。截至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的实施区域平衡战略与三线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实施东部优先发展战略阶段;1999年后提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2007年后提出和实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阶段。振兴东 北的提出与实践结果,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本结构格局,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产出比重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之间虽有发展差距但仍不大;而东北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最多。“十一五”期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逾13%,比东部地区快0.5~1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不再“一枝独秀”,而是四大区域发展“百花齐放”,呈现出全国区域间协同并进的新格局。 2008年以来特别是2009年,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又一次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从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开始,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审议通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高达13个,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这在我国规划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事。这些国家级战略涉及的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边沿地区,由点到面推进扩展,具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新内涵、新特点。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2012年04月13日13:5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压力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人口红利持续衰减,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其中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就业难、用工荒并存现象长期化。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从最低工资看,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60元、1280元、1320元、108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00%、85.5%、91.3%、125%。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十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近四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l1年的2.9美元。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由10年前的偏低转变为偏高,目前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 从土地价格看,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

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业服务、住宅、工业地价分别比2005年上涨174%、267%、32.5%。 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结果是,原有传统产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制造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目前这一势头己相当明显,如重庆、安徽等地的许多产业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耐克等国际品牌逐步把制造工厂更多迁至越南等国。美国寇兹(Coach)公司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工厂的订单份额将由85%降至45%,日本无印良品(MUJI)公司计划三年内把中国合作工厂从229家减至86家。这种情况将驱使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否则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和经济减速。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过去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环境问题也快速积累,并集中爆发出来。可以说,目前中国正进入各类环境与健康事件的高发期。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消费结构升级相应地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公众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公众对污染问题的敏感程度提高,环境危机较易演化成社会危机。同时,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日渐完备,特别是媒体监督报道力度加大,环境问题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捷。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一些环境事件,如大连PX项目,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浅析“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浅析“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 1本文作者: 【摘要】“互联网+”将通过效率优化、服务提高和市场导向,推动中国经 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可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是“互联网+制造”的重要基础,制造业服务化是“互联网+制造”的重要方向;“联网+服务”将支撑服务业以激活增值服务; “互联网+金融”打通了货币 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隔阂;“互联网+农业”将充分释放服务化潜力,以服务化带 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服务化,实现融合发展,将农业现代化提升到新水平。“互联网+”,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加的是实体经济新的创新力和新的生产力,加的是现代商业模式创新,加的是生产流程再造和价值链重组 。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结构转型 引言 现今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早在19世纪末,互联网就以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服务化等形式在孕育发展。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融合发展上升到占据新兴业态竞争高地,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优化的新高度。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东风,在一产、二产和三产中全面推进“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什么呢?它是新一代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技术和新一代新型服务创新的集聚融合,是立足互联网技术实现跨界集成创新的重要入口。随着宽带网络加速光纤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将通信物理系统的低能耗与计算技术的高效率紧密融合起来,快速度地推进新一代信息网络向综合、智能、融合、渗透方向发展,大范围地集成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新型人机交互、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综合应用,大跨度地实现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再造商业模式的经济共享。可以说,“互联网+”正是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新的业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同时也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 1徐启泉12级财管5班1203020510005

文献综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与趋势_-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和方向研究综述 专业 2013级金融学2班 姓名周睿 学号 131010224 指导教师 二Ο一三年十月十日

摘要:本篇综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个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通过引用相关文献的实证结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区域差距的来源和差距扩大及缩减的原因。结合所得结论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期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区域差距区域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回避的便是区域差距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1我们首先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沿革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 1.1: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过程。2 1.1.1:1952-1978年:以公平为基础的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后,中央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想内地倾斜,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到1978年,内地的一些工业指标都超过了东部沿海区域。但是由于中西部 1 [1]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 [2]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J].理论学刊.2008.58~6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讲稿)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殷美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分析 2.说学情 3.说教学方法 4.说教学过程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在结构上,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1的《鸦片战争》相连。在内容上,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根据课标以及本课特点,我对本课教学目标做了设定。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和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小组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现了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理念。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目的。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让学生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中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目标为基本达到,逐步深化过程与方法,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情感上,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地去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而难点呢,是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学会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和评价洋务运动。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现在来说说学情。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

中国经济结构四大新特征

中国经济结构初显四大新特征 “三季度7.3%的GDP增速,确实比去年有回落。但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1~9月份同比上涨2.1%,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分析说,从这些指标来看,经济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国民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实属不易。” 同时,这位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认为更为不易的是,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新趋势,“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在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开始集聚,新经济成长速度加快,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可以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比较强烈。”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经过多次大量的一线企业调研发现,目前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四方面趋势性新特征。 增长支撑出现转换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上,第二产业增长13.7%;第三产业增长17.4%,三产投资增速高于二产3.7个百分点。 从趋势性方向观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 不仅如此,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具体表现为,传统产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上半年钢铁行业投资下降 8.4%,粗钢、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增长分别放缓至3%、5.4%和3.6%。压缩过剩产能取得进展。与此相反,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前8个月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1%,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5%的整体增速。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良好态势。新兴服务业继续领跑经济增长,1~8月,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6%,快递服务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2.7%,信息消费增长18%。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也迅猛发展。 为卢中原尤为关注的,则是在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新增就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且远超预期目标。经济增长速度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7.8%和7.7%,连续两年低于8%,但城镇新增就业不降反增,不但均超过900万人,而且分别超出目标360万人和410万人之多。 “过去我们说保‘8’是为了保就业,但那是过去老的体制、结构、思路、观念了。”卢中原表示,新增就业比预期目标高出这么多,吸纳就业的显然不是第一和第二产业,而是第三产业。 在其看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表明服务业发展活跃,“非制造业PMI (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处于65%左右,即使在制造业下行的时候,服务业的PMI 也在50%~55%之间,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郑新立补充说,去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降低了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0.2个百分点,“如果保持这样的结构调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特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导学1:鸦片战争后,英国如何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手工业者,英国的经济侵 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英国的经济侵略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这是怎样的变化? 答:倾销商品(洋纱、洋布)、掠夺原料(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破产失业;破产成为流民乞丐、被 迫把农副产品投入市场、购买洋纱洋布、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导学2、根据上题分析的结论概括:(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答:洋纱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导学3、(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商品经济发展。 导学4、(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为什么是该地区? 答: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受列强侵略早而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

高中历史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_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 ②识记洋务派代表;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影响。 ③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④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图文资料,情景再现;创设情境,阶级分析法;对比分析,情景、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重点突破:通过史料的列举及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 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难点突破: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描述推论出原因及影响。 3、确立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规律、 历史知识储备等综合因素确定的。 【教学方法】 鉴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采用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教师最后进行引导和评析。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师生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场景。 【教学过程】(45分钟)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及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这张图片在书中的第40页也有。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与写照,它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正是这种经济模式的生动写照。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解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内容。 【板书】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茶叶生丝 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 1845年8010 13220 1851年9919 23040 1853年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Ⅰ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Ⅰ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专业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孙学涛 班级学号Z12160352 指导教师黄犚 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3.3.3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4.2政策建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