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音乐

大 众 文 艺大

16摘要:道教是中国几千年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崂山道教在道

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音乐有深刻的历史源流及文人内涵,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对当今道教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拟从崂山道教音乐的历史源流、艺术功能、音乐特点三方面对崂山道教音乐进行探索整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以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历史源流;艺术功能;音乐特点;发展建议

注:本篇文章受2011年度青岛科技大学社科基金项目(11XC02)资助。

一、崂山道教音乐的历史源流

从西汉(前206-公元25)开始,崂山地区的祭祀之风相当兴盛,当时的咒音如“太乙咒”、“太岁咒”等与山民号子、民歌韵味相近,都体现出浓厚的东夷方言方音。张廉夫在崂山创建太清宫后,开始了大江南北不同地域道经曲牌的交流,较早地融入了‘南韵’,使崂山道谱很早就脱离了方言韵味。

东汉(25-220)末年,郑康成在崂山办书院,首次把宫廷音乐带到崂山,创立“郑祖经曲”,对崂山道教音乐影响很大。

晋代(265-420)法显和尚在崂山建石佛寺,把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的佛教经韵传到崂山,流传至今的“大赞”、“六句赞”都吸收了佛教“赞佛偈”类经韵风格。

南北朝(420-589)时,崂山各庙的经韵曲牌已居正统之列,其内容也十分丰富,采用了羽宫或商宫等调,其经文也进展到有变格的词牌形式。

唐朝(618-907)时期,政治经济强大繁荣,朝廷又偏爱道教,在中唐时,宫廷演奏的乐曲使用道教音乐,道乐地位不断提高,崂山的道教音乐也空前兴旺。唐代诗人李白和宫廷梨园教头吴筠来到崂山太清宫,带来了宫廷韵曲,二人共创的《清平调咏王母蟠桃峰》成为崂山道士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牌。

南宋衰亡后,宫妃谢丽、谢安到崂山出家,二人均精通琴法音律,擅长演奏古琴和笙管笛箫多种乐器,对许多经韵曲牌进行了艺术修饰,对崂山道乐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元朝(1206-1368)时期,“松雪道人”赵孟頫,在塘子观和太平宫旅居期间,完成了他的《琴源》与《乐源》两书,并为太平宫道士撰写了《道德经》。他对元代崂山道教音乐文化之贡献是极大的,被崂山道士们尊称为赵祖。

明朝(1368-1644)灭亡后,宫妃蔺婉如、养艳姬到崂山出家又极大地推动了崂山应风乐的发展。此外,崂山道教音乐吸收了祭孔、祭岳等隆重国典活动中大型器乐协奏和唱诵手段,扩大了演奏和唱诵的规模。

两千多年以来,崂山道教音乐广采博取,不断完善,形成风格独特、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既有在重大仪式活动中演奏和唱诵的神圣韵谱,如“接大驾”、“三清号”、“玉皇号”等正统道谱;又有“满江红”、“宾鸿泪”、“天边月”等大型祭祀活动的专用曲牌;还有“秋山行旅”、“鹊华春山”、“晋济三果”、“归去来辞”等清秀古雅的欣赏性乐曲。

二、崂山道教音乐的艺术功能

道教音乐具有敬神、乐神、娱人之功能,其音乐是出于对道教诸神的崇敬、对教义的崇信和对其教规的崇尚而产生的,多追求庄严、肃穆的风格。正如《太平经》认为“可以乐天地乐神灵”,音乐成为了道教科仪中通神的语言,被赋予了神性。在《太上玄门功课经序》开宗明义指出:“窃以金书玉笈,为人道之门墙。讽经诵祝,乃修仙之径路。得人道之门,可以复元始之性,得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理”,这说明道教音乐具有修道养生之功能,尤其崂山道士更是以“性命双修,成仙证真”的思想为其信仰,成仙是他们修炼的最高境界,如《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是崂山道士每日念诵的“净心神咒”,音乐速度力度不急不躁,强弱适当。除此之外,道教音乐还有治身、守形即养生、遣欲的功能,崂山道士中高寿者极多,这与其课韵、功韵有极大关系,道士每日在早晚课中诵唱着体现道教信仰的经文,其注意力和信仰集中在这特定的内容之中,曲调平和柔美,空灵飘逸,既有助于平息人的心理欲望,又有助于修道者入境和养神。

另外,道教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还具有通神降魔、超度亡灵、消灾却祸、为神仙祝诞、祈求神仙赐福等功能。如正月初九玉皇圣诞要持诵《玉皇本行集经》演唱《小启请》、《三宝赞》等曲目;三月三日真武圣诞、九月九日真武飞升均诵《真武妙经》;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均持诵《三元妙经》,这部分音乐气氛庄严肃穆、飘渺恬静,旋律迂回曲折、悠扬婉转。

三、崂山道教的音乐特点

两千多年来,崂山道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宫廷音乐和民间地域音乐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崂山道教音乐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崂山道教音乐具有民间地域音乐特色。由于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与崂山当地或周边的地方民歌、曲艺音乐(亦称为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舞音乐和民间器乐相互交融,赋予了崂山道乐具有胶东地方音乐风格,蕴含着当地特有的文化民俗特色。这表现在:第一,崂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从西汉开始,崂山地区的祭祀之风就相当兴盛,当时的咒音与山民号子、民歌韵味相近。崂山道教音乐分为韵腔与曲牌两大类,从风格上看,“崂山韵”整体上虽具有“十方韵”的音乐特色,但其演唱、旋法及音乐结构上,均具有很浓郁的山东地方音乐风格。第二,道教音乐的流行与传播也推动了崂山地区民间器乐的蓬勃发展。民国年间,演礼、书院、吴贾村(今均属惜福镇)、鼓家台(今属夏庄镇)等香会和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演奏的曲目主要有明代郭勋的《赏春》、张禄的《山丹花》及传统曲牌《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许多曲目流传至今。另据崂山区史志办专家李偲源介绍,在崂山,红白喜事总有民间乐队在前面吹吹打打,花轿前的喜庆得意、出殡的悲泣沧桑,两种调子虽不同,但却殊路同源,俱来源于崂山道乐,逐渐成为崂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音乐,深入百姓生活。第三,崂山道乐与戏曲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最早的高腔戏班,被称为“道士班”,它们都是由道士组成,所唱的戏曲声腔既是法事音乐,也是道士腔,该腔的基本模式表现为五声音阶级进上行或下行,或环绕式进行,进一步加强音的柔美性,和声结构和谐委婉,五声音阶下行式级进,给人以放松平静的感觉。

二是融入宫廷音乐的曲调,音乐庄严、肃穆。道教音乐有时直接作为祭祀音乐进入宫廷音乐中,因此道教音乐与中国宫廷音乐有着紧密地联系,在崂山道教音乐中,保存了大量的宫廷音乐的素材。东汉末年,郑康成在崂山办书院,将宫廷音乐带到崂山,称为“郑祖经曲”;唐代时期,大诗人李白与宫廷乐师吴筠来到崂山太清宫,带来盛唐的宫廷韵曲,教授给崂山的道人,并共创《清平调咏王母蟠桃峰》,此曲成为崂山道士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牌;南宋宫妃谢丽、谢安,明朝宫妃蔺婉如、养艳姬到崂山出家,她们精通音律,对崂山道教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明末才子蒋青山、清初文学家蒲松龄都对崂

崂山道教音乐探析

曹芳芳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061)

理论研究?音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