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考试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考试题

任丘一中南校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校级阶段考二

历史试题

范围:必修三专题一至专题三命题人:王一涵李铁龙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39道,共78分)

1.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2.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

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3.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4.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

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5.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勤劳致富

6.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下各项中与上述孔子观点不同的是

A. 以德治民

B. 克己复礼

C. 政在爱民

D. 仁政治国

8.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载,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6

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书籍。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思想家与革命派都希望得到日本支持

B. 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 维新思想家利用日本学术思想反击顽固派

D. 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9. 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天地为万物之本”

B.“夫形于天地之间,物也”

C.“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D.“心外无物”

10.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反对中央集权制度D.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11.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材料是:。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共和

C.清朝宫殿土木石料

D.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12. 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海瑞治家严谨

B.世风每况愈

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

13. 描写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惯用对比和夸张,大力提倡想象。具有这些特点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自由主义

14.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之路

C.四人的救国方式基本一致

D.四人的斗争对象基本一致

15. 《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

16.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7.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②中国的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③《诗经》和楚辞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19.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子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①标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②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③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④全面否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20. .明朝时自称“异端”的李贽,在当时提出:人的见识“无男女之别”,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夸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也肯定农民起义。由此推出李贽主张

A.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反对封建礼教

C.提倡男女平等 D.农民阶级起来斗争

21.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

22.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3.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研制的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

B.火药由古代军事家发明,近代时期开始用于战争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D.指南针的出现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24. 当今人们在设计一些图标时,往往喜欢从中国古代文字中寻找灵感.你认为下列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隶书 B.行书 C.草书 D.篆书

25.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文人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26.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

A、挑战正统,提倡个性

B、批判专制,否定帝权

C、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27.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28. 一位观众,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中拿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欣赏戏曲《窦娥冤》。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9. 有位思想家,世称梨洲先生,他认为学校是“公其是非”的所在。这位思想家是

A.朱熹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3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这首词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表达了作者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②作品属于豪放派

③渴望恢复中原,结束分裂的局面④主张抗金,带有忠君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 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

A.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32. 1918年,李大钊热烈地歌颂一场革命说:“是自由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20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该革命是A.十月革命 B.辛亥革命C.国民革命 D.光荣革命

33. 央视羊年春晚备受好评,它将传统与现代、通俗与艺术、科技与文化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歌舞、戏曲、对联、猜谜等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灿烂,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有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学富五车,是指战国思想家惠施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装满爱看的纸质书籍

②文人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③戏曲发展过程中,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体又称“骚体”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4.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35. 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37.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38.“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39.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A. 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C. 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 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第Ⅱ卷

二、主观题(2道,共22分)

40.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得原因。(3分)

41.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指南针、火药。

材料二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材料三在西方,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打破了天主教“地心说”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了以实验为基础并且逻辑严密的近代自然科学。

材料四西方工业革命科技发明之蒸汽机、发电机。

(1)材料一向我们展示了曾一度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对现代世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两项发明的图片。为了让世人全面了解四大发明,我们还应展示哪两张相关发明的图片?四大发明外传后对现代世界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相比有何差异?(2分)

(3)材料四所示的两项发明分别把人类带入了哪两个时代?(2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课)及答案

专题二第2课 1.《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答案】 D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柳公权和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家,而非宋代,故选D项。 2.下列反映十二世纪中国城市生活面貌的绘画作品是() A.《清明上河图》B.《颧鱼石斧图》 C.《墨梅图》D.《步辇图》 【答案】 A 【解析】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属风俗画,符合题意,故选A项。 3.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 C.宗教画D.风俗画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后两句“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含义,与写意画相符合。 4.下列关于宫廷舞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产生于夏商时代 B.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C.宋元时期取得了卓越成就 D.明清时期,宫廷燕乐舞蹈达到顶峰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宫廷舞的发展历程。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D项表述错误,明清时期宫廷燕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 5.如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 A.篆刻B.书法 C.山水画D.戏剧脸谱 【答案】 D 【解析】根据标志分析可知其创意取自戏剧脸谱。 6.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肖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7习题及答案

专题七练习 一、选择题: 1.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 其发明的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2.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大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日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已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4.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伽利略 5.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6.“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的电磁学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7.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B.量子论C.相对论D.经典力学 8.“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精品解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随堂测试(解析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随堂测试 1.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 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 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 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答案】D 【解析】“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这是西方思想,谭嗣同撰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其中的“仁”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故选D;谭嗣同把中国文化中的“仁”用西方科学家的世界本质说做了发挥,故不能说AB 正确,所以排除;由于谭嗣同借鉴了西方自然科学家的思想,所以C也等于以偏概全,故排除C。 2. 梁启超认为:“欲解决社会问题者,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且土地问题,虽谓为资本问题之附庸焉可也。”这说明梁启超 A. 突出强调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 B. 明确反对进行社会革命 C. 其思想与“平均地权”思想相一致 D. 主张逐一解决社会问题 【答案】D 【解析】“欲解决社会问题者,当以解决资本问题为第一义,以解决土地问题为第二义”说明梁启超认为资本问题和土地问题都要解决,只是有先有后而已,故选D;AB不能说明材料全部,属于以偏概全,故排除;其思想有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但是并没有说到具体解决方案,所以没法与“平均地权”的思想进行比较,故C的说法也不符合题意。 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在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4课)及答案

专题六第4课 1.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C.提倡理性精神D.争取实现普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主张崇尚理性,而A、B两项分别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表现,D项是以后才出现的。故选C。 2.由人文精神转变到理性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D.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答案】 B 【解析】本题可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进行分析。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它推动了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但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是在对神的信仰的牢笼之内进行改革。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反教会的传统,他们崇尚理性,提出了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人类真正进入理性时代。B项符合题意。 3.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先驱卢梭在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其浪漫主义主张是() ①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②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 ③社会契约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D.①③ 【答案】 C 【解析】注意限制词“浪漫主义主张”,③属政治主张,故排除③选①②。 4.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卢梭的这些见解和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个人主义膨胀②生活情感泛滥③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答案】 D

2021年秋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测试:专题二 一中国古代的科

2021年秋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测试:专题二一中国古代 的科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仔细观察下图,说明这是记载( ) A.汉代造纸的过程 B.《武经总要》介绍火药制作过程 C.秦汉时期方士采药炼丹的过程 D.《金刚经》卷子的印刷过程答案:A 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成果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你认为造成这一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自然经济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 3.12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 (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造纸术 C.火药答案:C 4.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 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 科技成就更高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 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答案:B 5.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 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成就却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 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 )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为 根据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B.印刷术 D.指南针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 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是 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 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的飞跃”是指什么?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答案: (1)活字印刷术。新印刷术、个别文字方向颠倒、排版疏忽。 (2)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欧洲的思 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基础巩固] 1.南宋《梦粱录》中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 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一舟人命所系”的物件直接引发了( ) A.地理大发现 C.欧洲的社会转型 B.文化发展进程加速 D.欧洲的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指南针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从材料信息“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说明这是指南针;注意关键词“直接引发”。指南针是地理大发现的条件之一,具有直接 推动作用,A项正确。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突出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孔子的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上述规定()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其中“教育公平”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B。 答案:B 2.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解析:本题考查调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A项体现了儒家贵贱有“序”的等级思想,B项体现了墨家节用的思想,C项体现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D项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答案:C 3.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D.①②④ 解析:孟子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由此可知①②③正确,“尚贤”、“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答案:A 4.“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反映出庄子() ①看到了事物具有相对性的一面②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③否定了各种事物的差别④走上了不可知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从题干的两段话可知,庄子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了,从而抹杀了事物的相对性,走上相对主义,否定了各种事物的差别,必然走上了不可知论的道路。 答案:D 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 解析:B为儒家思想,C为道家思想,D为法家思想。 答案:A 6.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含解析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 专题质量检测(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是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 2.《孙中山选集》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3.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①③④ 4.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5.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情况,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全册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2、近代学者陈寅恪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体的系统图式 B.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 C.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D.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3、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 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众治”取代“独治”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其社会转型,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应该是A.印刷术和造纸术 B.火药和指南 C.指南针和印刷术 D.造纸术和火药 7、《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造成上表科技成果分布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儒家民本思想 C.古代农耕经济 D.手工业发达 8、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 A.讲究布局构图 B.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C.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9、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0、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11、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考试题

任丘一中南校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校级阶段考二 历史试题 范围:必修三专题一至专题三命题人:王一涵李铁龙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39道,共78分) 1.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2.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 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3.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4.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 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5.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勤劳致富 6.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下各项中与上述孔子观点不同的是 A. 以德治民 B. 克己复礼 C. 政在爱民 D. 仁政治国 8.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载,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6

【期末提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

【期末提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 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 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这句话反映的是() A.“大一统”理论B.“罢黜百家”C.“天人感应”D.“仁政”思想 3.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这些灾异都是天在表达它的意志,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这引起许多重臣的愤怒,建议治其死罪,但武帝赦免了他。这段材料说明() A.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主张 B.上天要惩罚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C.董仲舒的文章符合统治者的需要D.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4.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籯(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5.孔子曰:“君子(社会管理者)之德风,小人(社会被管理者)之德草,风往哪里刮,草往哪边倒。”又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述观点()

A.体现孔子培养人才的目标 B.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体现孔子的高尚道德品质 6.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且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 C.董仲舒D.朱熹 7.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人类精神的大觉醒”产生的条件有() ①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②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③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9.“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的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 10.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 B.b: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消亡C.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D. 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11.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单元测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单元测试题 1、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新三民主义”研究性学习时,拟定了下列研究题目,其中正确的 是①《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国共两党的关系》②《从“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看孙中山的不断革命思想》③《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④《论毛泽东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2.“毛泽东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长期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了,证明它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一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的上述决定,当出自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英国《卫报》一专栏作家曾断言,中国的"21世纪始于1978年”,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这一年,我国所作出的尝试不包括 A.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 B.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决定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相似之处是A.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6.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熔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1-5专题月考试题(含答案,70%原创)

四川省大竹中学高2012级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考试说明:答案全都做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古人喜欢说人死而不朽的三条途径:立德、立功、立言。就立言而言,以下人物与作品对应有误的是: A、老子——《老子》 B、孔子——四书五经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D、唐甄——《潜书》 2、韩非出自荀子门下,成了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然而,司马迁说,韩非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源于传说中黄帝和春秋时期的老子。由此可见: A、把韩非作为法家集大成者是有争议的 B、战国百家的思想相融,源于学者的师承关系 C、老子主张小国寡民,韩非主张中央集权,所以司马迁的说法错误 D、战国时期百家思想已有兼容并蓄的现象 3、儒学教育官方化,最早应该是在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4、正在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为治理天下忧心如焚时,他的挚友和智囊赵普对曰:“殿下勿忧,臣以半部《论语》佐殿下得天下,还有半部《论语》可佐殿下治天下。”这说明: A、当时儒家思想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 B、《论语》原著历经千年不改,仍能适应时代要求 C、战乱年代,《论语》是统治者夺天下的主要思想武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最好例证 D、赵普的话没有任何合理成分 5、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楚辞之体,非屈子所创也,《沧浪》、《风兮》之歌已与三百篇异,然至屈子而最工。五七律始于齐、梁而盛于唐。词源于唐而大成于北宋。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由此可知: ①楚辞不是屈原首创,但屈原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 ②楚辞与诗经体裁相异 ③创新是杰出的文学作品的不二法门 ④王国维的论证过程天衣无缝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与此处的“赤子之心”更接近的是: A、儒家的积极入世 B、道家的无为无用 C、理学的格物致知 D、心学的本心灵明 7、《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古代词作旁征博引,纵横比较,见解深妙。历经“昨夜西风凋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 目录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后篇巩固探究 一、选择题 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这一说法() 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 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 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 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 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 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 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D.雕版印刷术麻烦 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 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 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故选C项。 答案:C 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上述材料突出说明宋代科技() A.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B.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D.开始形成理论体系 解析:题干在描述任何发明的时候都提到前代的发展情况,故选A项;题干中并没有将该发明与世界同期其他地区相比,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材料并没有反映发明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理论问题,而且中国古代的科技更多的是技术,科学理论成果少,故D项错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10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 图8 魏源《海国图志》图9严复《天演论》图10 陈独秀《新青年》 A.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C.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孔子改制考》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变法通议》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 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测试题.doc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测试题 1.有学者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 .“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 C.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D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2.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 表现题中“无” ,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 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A .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 .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3.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 12、 13 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 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 .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D .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4.“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 大发明() A .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 .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 .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5.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 26 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 3— 18 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 4 项。 以上现象说明 ( ) A .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 .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6.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 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 ) A .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 .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 .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7.《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 ( ) A .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 .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 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D .“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 8.《梦溪笔谈》记载:“方家 (指方术之士 )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A.礼B.义C.仁D.忠 2.(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2010年1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5.(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6.(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7.(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8.(2011年4月揭阳二模)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配套试题和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配套试题 和答案 第三节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配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6题) 【诗的经典】 1、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 、《诗经》的出现 B 、《离骚》的问世 C、《二京赋》的出现 D 、《上林赋》的发表 2、《硕鼠》出自于诗经中的() A、《风》 B、《雅》 C、《颂》 D、《骚》 3、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 A、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B、贵族宴饮是演唱的乐歌 C、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D、宫廷祭祀时演唱的赞歌 4、《诗经》中的雅主要反映了() A、贵族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 B、残酷的战斗场面 C 、劳动人民的生活景况 D、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 5、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作品是() A.《诗经》 B.《离骚》C.《九歌》 D.《天问》 6、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7、下列作品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的是() A.《离骚》 B.《诗经》 C.《吊屈原赋》 D.《上林赋》 【楚辞的魅力】 8、我国先秦时代的伟大诗人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9、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的文学体裁是() A.四言诗 B.楚辞 C.赋 D.词 10、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尊敬并纪念他的原因是()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他主张政治要革新 C、他的抗秦事迹 D、他的爱国精神 11、与《诗经》相比,楚辞的特点有 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②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和神话色彩 ③句式较为灵活④不便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屈原作品中表达其强烈探索精神的是()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九章》 【汉赋的风采】 13、赵壹在《刺世疾邪赋》中发出了“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的呼吁,这表明他 A.反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B.希望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C.对当时的腐败政治不满

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人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 .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 .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 .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 .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2、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黄宗羲 D .荀子 3、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 .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 .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 .否定帝权 D .提倡法治和众治 4、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6、从图8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②东汉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 ③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 ④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图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