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

精品文档

.

1.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普及化: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2高等教育多样化:A 、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化B 、高等院校的规模多样化C 、教学组织的多样化D 、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E 学生成分的多样化 3高等教育国际化: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将日益广泛、频繁,国际性的或跨国建立的高等学校将成为普遍现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将成为重要内容 4高等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教育信息化将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就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最主要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

2.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 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理想、大学的观念,它所回答的是大学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根本性问题。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的人格化、个性化、典型化并富有凝聚力、感召力的一组精神特质。从总体上说,当代高等教育在形成大学理念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具有共同特点或趋势的大学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自由理念 学术自由理念是最古老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充满活力的象征,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和履行社会职责的先决条件;学术自由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基本保障。学术自由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学术自由的丧失就是大学精神的萎缩。 2大学自治理念 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圩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大学自治既是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又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根本保障。大学自治理念的确立,是使大学免遭外界干扰而专注于自身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 3教授治校理念 教授治校理念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终身教授制是教授治校理念的高度体现,教授治校的具体形式是组织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及各种委员会。 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大学职能得以具体展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大学教师必须在科研活动中理解学科内容及其精髓,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二是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具有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功能。

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应然追求: 1高等教育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培养人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终极追求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应把学生看作是目的而非手段,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视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破除一切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和工具化价值取向;把学生视为能动而非受动的人,把学生视为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 2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的知识教育,加强智能的教育 理智的卓越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普遍追求,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教授单一的技能和造就某一方面的专家,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 3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就业取向的目的观,树立全面发展的目的观 祛除单纯以就业为取向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就应把塑造学生整全的素质、完备的能力、创造性的个性作为贯穿教育过程的核心目标,从而培养一批既符合时代需求又具有完整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总而言之,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人作为自身的最高目的,立足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多方面生动活泼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4.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的中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来展开。 B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需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不断努力。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21世纪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该既是高水平的教学中心,又是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中心。 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A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B 、高效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C 、高效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高校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任何高效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5.如何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础及渠道?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础 1之所以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因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也各有其自身局限性。 2之所以能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因为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二者有整合的基础。首先,科学蕴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价值。其次,人文以科学为基础。 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科学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指导,人文教育要以科学教育来奠基,两者相互依存。高等教育只有坚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统一,用人文教育引导科学教育,使科学造福于人类,实现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渠道: 1强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整合的教育观念,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时纳入学校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专业培养目标 2建立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如开设综合性课程,兼顾人文与科学课程,打通文、理、工相互隔离的壁垒,强调知识的融合与方法的贯通 3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

6.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围绕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和趋势是: 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 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关键是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实现中央政府由过去的统一集中管理,向以规划、立法、财政资助、评估、监督和信息服务等为手段的宏观调控过渡,形成一个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行条块有机结合、合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高校布局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建立起一个社会广泛参与办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 实现政府高等教育决策活动的民主化,由中央政府组织建立一些由各界人士共同组成的高等教育决策咨询和审议机构;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协调政府、高校和社会间关系的功能,协助政府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更新大学由国家办的观念,形成新的办学体制。 3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如招生权学科、专业的自主设置和调整权教学计划制定、教材选编和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自主权等七个方面做出了较明确的规定,使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并使之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必须从政府管理、社会民主参与和高校自主办学三个维度来综合考虑,全面规划和设计。 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权力机构。西方一些学者通常将西方各国的高校权力结构划分为三种模式,即欧洲大陆模式——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美国模式——行政权力为主和英国模式——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适度影响结合起来的模式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制: 1实行党委领导,明确了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 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 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高校教学管理的任务: 1确保教学目的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2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3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4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学科学化

5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原则: 1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学管理实行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结合,是由高校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一原则要求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充分发挥教授等学者专家群体在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教学管理中的学术性内涵,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加强服务意识,在高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上,建立一些直接面向全校师生的服务性功能中心。 2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从我国高校教育现实情况来看,在教学管理中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既符合时代要求,同时又符合我国高校教育现实情况的选择。“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高校教学效率与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在保证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教学参与者的利益。 3权力与权威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处理好权力与权威的关系,坚持权力与权威相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管理中,管理者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增强人格魅力,树立威信。 4分权与集权相统一的原则 高校分权需要强调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两个方面,高校教学管理的层级性、复杂性、系统性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实行分权,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5教学管理与科研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学管理要切实加大教学管理力度,通过建立教学考核机制、设立教学优秀奖、设置教学岗位的高级职称等措施,改变教学疲软现象。 6统一管理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管理与学术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好的管理,应当是把维护组织成员的行为自由与组织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既有规范,又有自由”

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分析

【高分预测】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分析 教师证考试主要是背诵,一定要经常翻阅书,其实再怎么出题、总结,总不会脱离了课本,多看、多背考试时自然就不会心慌了~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1

二、试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 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 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 3)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三、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 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 2

高等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为历年简答题★为历年论述题 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P:11~12 1)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的观念,指导高等教育时间,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2)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 3)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4)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2、中世纪大学的局限与意义P:20 局限性:1)浓厚的宗教性质;2)组织和纪律上松散性;3)教学上的繁琐性。 贡献:1)中世纪大学是历史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高教机构,为西方近代高教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2)孕育了近现代高教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3)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经验,为近现代高教中一系列教学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P:24 提出两条最基本原则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2)学术自由的原则。 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另外还强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极好材料。 4、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44~50 作用内容: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教发展方向;2)阶级关系规定高教发展的利益追求;3)政治任务影响高教的发展重点;4)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教发展的主要环节; 5)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高教机会的扩展;6)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作用性质:直接制约、间接性和交织融合。 5、◆◆◆★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P :52~56(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 高教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一般关系)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制约着高教发展规模;2)经济制约高教发展决策;3)经济制约高教结构的完善程度;4)经济促进高教终身体系的形成。特殊关系:1)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高教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高教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教发展进程、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计划的调控。 6、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P :58~61 1)促进了新的高教职能的产生,拓宽了高教发展空间;2)改变了高教专业设置,极大地丰富了高教内容;3)改革了高教的层次结构;4)促使高校强化科学研究;5)强化了高等院校于产业的联系;6)提升了高教的社会地位,为高教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 7、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作用P :65~67 1)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2)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 8、高等教育的政治价值P :68~71 (一)促进社会政治延续1)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2)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二)推进社会政治生活1)高教通过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科学化;2)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及回答汇总【2020年最新】

1. 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参考答案】我读的是师范类的专业,当一名优秀的老师是我最大的愿望。现在公司之类的工 作不够稳定,教师稳定性比较高,尤其是好的学校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 空间。 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参考答案】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素有英语教育界泰斗之称的——张道真。我之所以崇拜他, 原因有三。 第一高尚的人格魅力。76岁高龄的张道真教授,在国内外英语教育界享有盛誉。他把毕生的经 历都献身于教育并研究教育,正是他带领着我们走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步伐! 第二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态。而这些行之有效的 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三严谨治学的思想前瞻性。张教授提倡考试要改革,听说与读写,二者并举, 甚至听说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思想深邃的张道真教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思想, 征服了我,我要秉承他老人家的思想和态度,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路上,默默奋斗,勇敢向前,创 造英语教学的辉煌,是我学习的榜样! 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跃的教学法是我赞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跟学生解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用得好了,用得恰当可以使课堂变得 丰富多彩! 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参考答案】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我着重从以下三点来分析,第一兴趣,第二环境,第三老师。如果具体分析,第一兴趣,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容易出现偏科现象;第二是环境,低年级容 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的科目会影响自己对某学科的偏好。第三老师,部 分学生因为某科老师而出现偏科现象。当然也会有其他因素。回答完毕。 5.做好一名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 是什么? 【参考答案】做一名好老师除了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之外,老师拥有开朗的个性,良好 的品德,比较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 6.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论述重点题一: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 理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3 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 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 强其角色意识。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 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论述重点题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① 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两种学习间迁移是因为其存在共同因素和相同原理,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情境。②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 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 其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或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的最有效的方法③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 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 少学生探索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从而使学习 方法产生最大的迁移效果④ 发挥的定势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 助学生迅速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又要变化问题,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消 极作用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增加 学校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形成关于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不 良反应等消极心态,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论述重点题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一、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为基础,培养大学 生的学习动机,其中心环节就是让大学生形成对成就的需要。①进行学习责任成就感教育,增强学习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动力已经不是单纯的好奇心,信念和理想则起着支配作用,如果学生产生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学生有责任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其学习②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大学生去探究知识,他能推动大学生去更多;更深入的获取知识。③利用原有动机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动机的迁移,是指学生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情境,引导大学生把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①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每次教学之前要向学生说明该知识单元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高等教育学试题AB卷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A卷 单项选择题 1.我国考试制度的建立始于()。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2.欧美教育史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 A.雅典大学B.赫克迈大学C.阿资哈尔大学D.萨莱诺大学 3.大学的交流功能包括自由的学术氛围,校园的开放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还有()。A.民族化B.地域化C.国际化D.时代化 4.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 5.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A.专业结构B.学缘结构C.学历结构D.职务结构 6.“真理就是有用”是哪种人生价值观的观点()。 A.享乐主义B.存在主义C.权力意志主义D.实用主义 7.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形成合力,是指()。 A.层次性原则B.情理相融原则C.教管结合原则D.整体性原则 8.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A.学科的发展潜力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9.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 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 10.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A.在校大学生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 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D.全校师生员工 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发动了新大学运动,其特点包含()。 A.打破宗教信仰限制B.重视技术教育C.政府加强集权管理 D.推行男、女同校E.提倡多元捐资办学 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标志是()。 A.办学主体多样化B.办学形式多样化C.教育目标多样化 D.管理体制多样化E.教学内容多样化 3.从价值观考察的教育本质论包括()。 A.个人本位B.经济本位C.社会本位D.文化本位E.知识本位 4.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多样角色包括()。 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示范者D.管理者E.研究者 5.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指()。 A.职务结构B.学历结构C.性别结构D.专业结构E.年龄结构 6.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是()。 A.人本性B.理想性C.层次性D.开放性E.传统性 7.德育工作中的消极观点有()。 A.务虚论B.从属论C.法德论D.智德论E.抵消论 8.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有()。 A.经济性B.适时性C.专业性D.实践性E.满足性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一)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 真题演练及解析 试讲题库基本信息: 学段:小学 科目:语文 年级: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试讲题库专业信息: 试讲题目:《坐井观天》 教材正文(教材图片或教材文字):

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识字教学,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字词。(3)结合关键词句理解青蛙的自大。 (4)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 教案设计: 课题:《坐井观天》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容,体会青蛙的自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容。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词句理解青蛙的自大。 教学准备: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一16开的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 提问:“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学习生字 1 教师示方法: (1)学习“观”字。(教师板书:观guān) ①“观”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②“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怎样解释? ③用“观”字组词。 (2)学生运用工具书及方法自学生词,师生交流、检查: 沿、际、抬、信、答 (3)做猜字游戏。 (4)你能从字形结构上给这课的九个生字归类吗?(观、沿、别、际、抬、信这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答、百、弄这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 (二)理解课文大意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全班交流:无边无际井沿一百多里大话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课文大意。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论述题如何做答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论述题如何做答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论述题是所有考生最觉的头痛的考题,在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的时候也会有论述题,考生们怎么样才能在论述题中取得好的成绩呢,论述题在做答时有什么好的技巧吗,在这里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论述题如何做答?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的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论述题的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从论述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个考生的学科水平。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 【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互相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论述题可能涉及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等,对于这样的论述题,首先要理解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的含义及包含的主要教育思想,然后再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如,“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3.论述题还可能涉及案例分析题,即考生能否用教育理论指导和分析实践,是论述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又一个方面。根据理论,如何去做;或者该案例体现了什么理论,如何体现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论述题

第一章 论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目的:研究高等教育学可以让教师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可以让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意义: 1、有利于增强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是举足轻重的。作为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重担在肩,必须有为,而且大有可为。 2、有利于深化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理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对实践具有发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可以大大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高等教育学虽然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综合层面的理性审视和把握,但对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也给出了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灯“中观”层面的阐述,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科研教研的深化强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为中心 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为中心。 2、注重讲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 理论的运用是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论应用首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其次,要设计运用的技术路线和环节,思考这种路线和环节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3、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高等教育学的学习研究首先要善于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其次,要对矛盾进行分析,即分析其矛盾多方或双方的特点、地位和在运行的作用,把握其来龙去脉和发展转化的趋势。再次,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关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高教理论和高教实践是辩证运动的。高校教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要树立科学辩证的发展观,在高教时间基础上进行高教理论创新,在学习创新高教理论中推进高教实践。 第二章 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体现于高等学校的职能中,高等学校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其职能主要有:(1)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2)发展科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社会服务。虽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其他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特别是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除了通过培养

2019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9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2019年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小学体育《前滚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体育《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导入 (做完操教师站起来的时候,佯装没站稳,身体要倒下去,此时顺势做前滚翻动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快要摔倒的时候用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技能—前滚翻,保护了 自己。你们做好学习的准备了吗?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前滚翻动作。 2.前滚翻 (1)讲解与示范 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颈、肩、背、腰、臀依次触垫前滚。

②学生归纳动作要点,出示挂图教师总结动作要点,进行补充。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分列两边,面对面站立。 保护与帮助方法:跪于练习者侧方,推背帮助起立。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2)课堂练习 ①分组进行练习,在同伴间的保护与帮助完成完整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②分组练习,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独立完成或是同伴帮助完成动作。 ③进阶挑战,每个小组依据自己组员的能力自由进行挑战练习。 组织教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3)展示与评价 ①展示学练成果。按照进阶挑战标准进行展示,比较哪组的动作最顺畅、优美。 ②学生点评展示者的动作有点,提出提高建议。 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动作展示,教师给出点评。 要求:展示过程中,做好保护与帮助。 3.游戏:障碍接力 方法:起跑——前滚翻——跳绳——绕过标志物返回交接。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按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 教学组织:学生分四组进行,注意小组之间的配合。 要求:遵守竞赛规则,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 结束部分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自然站立。 1.放松活动,徒手拉伸。

教师资格证主观题的70个口诀

教师资格证主观题的70个口诀

教师资格证主观题的70个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 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 过度学习 150,阅读试忆相交替 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高等教育学分章题库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 B )。 A.古希腊学园B.中世纪大学C.赠地学院D.红砖大学 2.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 B )。 A.德国柏林大学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英国剑桥大学D.法国巴黎大学 3.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 C )。 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4.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 )。 A.专业性B.基础性C.中学后教育D.通才教育 5.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还有(D ) A.雅典大学B.亚历山大大学C.哥廷根大学D.巴黎大学 6.元宝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 A.政治B.经济C.文化D.科技 7.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B ) A.政治B.经济C.文化D.科技 8.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D )。 A.发展科学B.社会服务C.促进经济发展D.培养专门人才 9.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是指学校文化的( C )。 A.独特性B.易变性C.先导性D.开放性 10.美国开设的第一所高校是( C )。 A.耶鲁学院B.普林斯顿大学C.哈佛学院D.威廉玛丽学院 11.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D )。 A.在校大学生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D.全校师生员工 12.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B )。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高校独立发展型 13.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 B )。 A.哈佛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弗吉尼亚大学D.耶鲁大学 二、填空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回答(仅供参考)

教师面试题回答 历年中小学、幼儿答辩真题 1.你觉得你的性格适合当幼儿教师吗? 2.训斥幼儿,你怎么看? 3.家人不同意你选择幼儿教师职业,你怎么办? 4.当了幼儿教师后,觉得很辛苦,压力大,感到很后悔,你怎么看? 5.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你怎么认为? 6.你觉得幼儿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7.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8.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你怎么看? 9.你认为教师职业的衣着要什么? 10.一教师盛气凌人,你怎么看? 11.学生对容的掌握一错再错,你怎么办? 12.老师向家长告状,孩子在学校往三级台阶下跳,孩子当场予以反驳,你怎么办? 13.某学校开展“感恩父母,跪递感恩信”活动,你怎么看? 14.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娃娃王,没有出息,你怎么看? 15.罚站现象,你怎么看? 16.有人说: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你怎么看? 17.头天晚上与丈夫吵架了,上课时还在生气,你怎么看? 18.男生气哭女生,作为班主任的你如何处理? 19.你怎么看待老师偏心的做法? 20.考试不理想,还有脸问我? 21.你觉得一个优秀教师的特点是什么? 22.有学生上课举手很积极,可是每次却回答不上来,你怎么办? 23.讲解很多遍,学生还是不懂,你怎么办? 24.漂亮的文具被偷,怎么处理? 25.学生上课都答错,讲几遍都不懂 26.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谁? 一个差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但班主任发现他却疏远了自己。后来才知道是自己把他当做帮教转化典型加以宣传。你是班主任怎么办? 一个学生成绩很优秀,但非常骄傲。在集体活动中不愿和其他同学合作。你怎么办? 一个学生很想做班干部,但学生不选他。你是班主任将如何处理? 某老师检查学生的笔记,一学生跑过了说:“这是私人物品。”老师明知他没有做笔记,但只说:“私人物品,请收好。”你如何看待这个老师的做法? 某老师决定让最淘气的一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比赛,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后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你这么看这个教师的做法? 家长与教师发生争吵。你是教师,你这么办? 有学生上课讲话干扰你的上课。你这么处理? 老师与爱人吵架。第二天上课还很生气。你这么看?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你认为呢?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为什么? 你如何看待老师的“偏心”? 对学生上网,有两个意见。一是坚决反对,一是加以引导。你的意见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主观题答题

模板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老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是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 2.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老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老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老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正确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结合实际,积极进行国家课程的地方化、校本化的探索。 5.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老师成为社区型开放老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要强调合作。三、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努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xx守法 2.xx 3.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要求老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榜样。 6.终身学习的道德规范,要求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视野,潜心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高等教育学习题集答案有错麻烦改正

?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 A.教学的职能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D.引领社会的职能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 ? A.教育内容的完善B.教育手段的完善 ?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 ? A.精英化B.中心化C.职业化D.多元化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这一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人性观B.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C.孟子的性善论D.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2、高等教育在其性质任务上的特征表现为: ? A.基础广博性B.高等专门性 ? C.复杂系统性D.职业针对性 ?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B.发展全人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社会阶段实现。 ?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D.原始社会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 A.遗传B.环境C.教育 ? D.人际关系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 ? A.科学教育B.人文教育C.专业教育D.通识教育 ?1、()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 A.专业能力B.思想素质C.创新精神 ? D.广博知识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通才教育与()结合。? A.专才教育B.人文教育C.科学教育D.通识教育 ?1、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 ? A.与产业结构一致B.与技术结构一致 ? C.发展高职教育D.与区域结构一致 ?2、将高校按管理体制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 A.形式结构B.能级结构 ? C.层次结构D.水平结构 ?3、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划分属于: ? A.科类结构B.形式结构 ? C.层次结构D.地区结构 ?4、大学把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自身的职能,肇始于() ?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5、在美国,高等学校的学位有(): ? A.学士、硕士、博士B.硕士、博士 ? C.协士、学士、硕士、博士D.协士、硕士、博士 ?6、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认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教师资格证面试常见问题100题分析

1. 你的特长? 2. 你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的每一个学生成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平等的心去面对每一名学生,所以我没有不喜欢的学生,只有对他们不满意的学生。之所以对他们不满意,或是因为一些学生学习方面不努力,或是因为他们为人处事有问题,而我要做的恰恰是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而不应该主观的去喜欢或不喜欢某类学生,否则即违背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衷,也不利于我工作的开展,更加会影响一些孩子的成长。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相信经过细心的教育,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大家所喜欢的好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一面,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每个学生都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学生,只要老师耐心引导,没有所谓的差生。 3. 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 教师是一门很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当然是非常有前途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师的!即便是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也并不一定就具备了当老师的资格的!当老师并不简朴地是向学生教授书本上印的那些知识,学生从老师那里更多地是学习对生活、对人生、对他四周的世界的理解。在多数情形下,老师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的身上担着未来的希望,社会对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视,不仅仅给教师更高的社会地位也给教师给好的进修机会。 4. 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 作为教师碰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急,急了会出乱,乱了就失分寸。我个人认为当面别激发矛盾,面子重要,但我们的修为更为重要。面对学生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面对学生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交流这是一种艺术。 首先我会搞清晰为什么学生会有这种态度,是我的原因还是有什么误会。 其次不管是谁的原因都要保持冷静,不要觉得丢脸而打骂学生。 最后在了解情况后再做出判定,如果确实是我的错,我会表示以后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是学生可以私下给我交谈而不要采取这种过激犯的方式。 教师要明白正因为不成熟他们才叫学生,正因为是学生,所以才会犯错误,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师是教育者,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才需要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帮助。 5. 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复习,既要有扎实的复习,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又要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考生一方面要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复习应考中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向各位考生介绍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希望能给考生以切实的引领和帮助。 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的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论述题的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从论述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个考生的学科水平。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 【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互相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论述题可能涉及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等,对于这样的论述题,首先要理解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的含义及包含的主要教育思想,然后再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如,“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三、论述: 1、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认识!答: 1.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依据。 社会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这种观点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这种教育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体社会化、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政治品质的发展。 持社会本位观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认为社会与个体关系结构类似于“有机体”与“细胞”的关系结构。社会作为有机体,个体则分布在由社会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器官”中,起着机体基质的作用,社会处于决定性、中心的地位。社会是目的,个体则处于从属地位,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个体必须加入某一社会系统,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个人才有价值。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依据 个人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这种高教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 持个人本位观的人将教育的立足点移至个体,认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作为有机体,而社会则成了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与发挥潜力的舞台。个体处于中心地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是目的,社会是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服务的手段。 3.两种价值观的评析及现实抉择(这一块是答案的重点) 这两种高等教育目的观既有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局限性。 社会本位观肯定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把服务于社会放在首位,这对于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发挥高校的功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绝对的社会本位观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导致高等教育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波动而波动,使高等教育缺乏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蠢事;没有分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容易导致高等教育走偏方向和短视行为;容易助长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忽视和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个体本位观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它没有揭示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集合,过分强调个体本位观会导致高等教育某些弊端: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的位置,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 根据社会本位观、个体本位观的基本观点、价值及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我们在高等教育目的观选择上,应寻求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相适合的整合思路。不能重复“一边倒”的做法,应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具体情况,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作出动态的调整。但切实措施尚有待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摸索。 2、论述:试述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答: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提供管理的效率。遵循的原则是机构设置合理,权力和责任界限清晰,任务分工明确,人员队伍精干,实施目标明确以及组织、控制、协调等手段得当和信息反馈渠道畅通等。 就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情况来看,高校管理的效率还存在着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校——院——系或校——系间权力结构不合理,行政权力过于向校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学院制尚在探索之中,学院的行政权力有待大力加强;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并且相互之间还存在着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另外,行政管理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围绕这些问题,今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第一,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结构,适当实行权力重心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 第二,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大量裁减机关人员编制,提高办学效率;其次,要转变校机关职能,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第三,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及今后我国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涉及到职称评定、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和考核等方面。 第四,高校办社会的现状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后勤的社会化问题。所谓后勤社会化就是指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 3、论述: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特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主要表现形式:(1)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2)人格(3)心理(4)道德(5)法律。 主要特点:(1)高校师生在教育关系层面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2)高校师生人格和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3)高校师生情感关系具有互动性。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它不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体现了人际、教学、管理等方面特征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它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 共同努力。 不良关系:(1)师生关系工作化;(2)师生相互信任程 度降低;(3)师生的交往伦理倾斜。 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应注意: (1)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高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标准之上的,高校学生在年龄上处 于从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已初步具备成年人的 心理特征,非常渴望得到教师人格上的尊重,这就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靠自身的知识优势和教师权 威,更主要的是靠责任心和义务感来维系。师生在人格 关系上是平等的,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 格,把学生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和教育主体来对待, 要求师生平等,建立超越代际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2)加强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交往渠道。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对各自的角色规范都要有一 定的认识和认同,现在高校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关系过 于表层化,缺少深层次的心灵沟通,缺乏合作与互助的 精神。而且双方的交往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这一小天地, 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团、科技活动等形式多渠道交往。 (3)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高校教师权威的基础并不 是教师的地位,而是教师本人的学识、品行与才能。从 根本上说,教师的权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能 力、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职业品质的修养水平,这要 求教师不断“充电”;同时高校教师要具备优良的教师 职业道德高校应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培训,使每一 个教师都能责任感强,将精神和行为统一起来。 (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 使由学生体现出来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活 动,教师应明确学生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学 生观,必须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准确把握学生思想中本质的东西并加以科学分析,采取 正确的指导措施,才能换来学生的积极回应,教师对学 生的教育影响才可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建立。 4、论述:结合实际论述我国课程建设。 答:课程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对 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具有直接的重 要的意义。加强课程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1)能够 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提供正确的导向;(2)能够为加强教学工作、提 高教学质量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力资本”;(3)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4)为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5)为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提供先进合适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等“软件”条件。 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 队伍建设;(2)教学内容建设;(3)教学资源建设;(4) 教材建设;(5)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6)体制机制 建设。 2003年始,教育部开始实施精品课程工程。对于 国家精品课程,应该坚持教育部的相关主旨,建设具有 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 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使其成为体现 出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具有鲜明特色和辐射作用 的优秀课程。就以上六方面而言,教学资源、教学条件 以及教学管理等内容,属于课程建设的外部条件,对于 教师来说往往具有不控性。因此,使所教课程成为精品 课程,关键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不断进行课堂 与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教材建设等方面着手。在建设的 过程中,应该突出强调以下三个特点:强调教授主讲课 程;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强调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开放。 5、论述:结合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如何提高高 校教学质量? 答:大学教育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相比较,有 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就其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展开形式 而言,有着如下特征:(1)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和创造性逐渐增强;(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逐 步增强;(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 的联系逐步增加,具有很强的过渡性;(4)高等学校教 学过程与学科发展、职业要求紧密结合,体现了很强的 专业性。其次,从其教学方法来看:(1)信息由师生共 同控制;(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逐步增强;(3)科研方 法的训练逐步增加;(4)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时,要改革传 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 可能的实际效果;要将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使选用的 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方法;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艺术的训 练,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具体操作中,应 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高: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 第二,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 第三,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6、论述: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 何正确认识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答:与专门的科研机构比较,高校科研是独具特色 的,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校里,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相互 影响彼此作用,并随着发展而进一步深化,从而形成了 高校科研的特色,也同时说明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之间存 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在客观上存在着深刻的内在 联系,即“源”与“流”的关系,从培养人才意义上说 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一、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因此 高校教师应遵循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做到两者 兼顾。 二、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教师要根据专业 设置、培养目标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 意义:(1)教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基本任务:(1) 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2)提 高智力体质,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才能;(3)培养 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 一方面,高校不但通过教学为科技事业培养大批高 层次的创造性人才,提供最主要人才资源,而且培养这 类人才过程的本身为开真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既 可利用高年纪本科生、研究生这支自然流动更新的有生 力量,又有助于活跃科研人员学术思维,将成果系统华 并得以广泛扩散和传播。 三、科研是教师的另一项基本任务。意义:(1)科 研是教师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2)是培养大学生 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3)是发展新学科的坚实基础; (4)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5)是加速 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任务:(1)承担国家重大 科学技术研究课题;(2) 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 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重任;(3)促进基础研究、应用 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有机结合;(4)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 究。 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教学有赖于科研支持,科研以 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丰富 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成为教学进步最主要的驱动力; 科研过程则为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最 有效的训练条件和机会,是创造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 环节和手段。 可见,教学与科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两者综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教育与科技 的最佳选择。人才、资源和设备既用于科研,又服务于 教学,可获得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提 高综合效益。而且不同类型人才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员, 在教学、科研结合体内不同岗位间适当交流,有利于人 才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因此,高等学校在贯彻科教兴 国战略中,应当采用“以教兴科、以科兴教、科教结合、 振兴国家”的发展方略,从指导思想、确定方向、选择 课题到组织实施,要坚持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道路。 7、论述:结合高等教育学的有关理论,谈谈如何成为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答: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 现在:(1)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2) 高校教师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3)高校教 师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4)高校教师是两 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 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 高: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 二,扎实的只是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懂得教育科 学,掌握教育规律;第四,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做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参看论述题3、6答案) 8、课堂教学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原则? (1)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是指,在高校课 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 又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 活动起来,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性,给学生 留下思考的余地 (3)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4)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促进 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的能力之发展 (5)改变考试与评价方式 9、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具有的特殊性? 答:1、高校教师具有所有教师劳动的共同特点: (1)无私性;(2)示范性;(3)迟效性和长效性。 2、高校教师劳动具有的特殊性: (1)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指 导学生社会实践,都是按专业安排,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进行的。 (2)高校教师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高校教师的劳动 对象是大学生,大学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学教育的基础 上的,大学生具备继续深入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 力,身心也日益成熟,自主性、独立性进一步增强。 (3)高校教师劳动的时空延续性。教师的劳动时间没 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教师的劳动地点没有校内外的明 确划分,班上、班下、校内、校外,都可以成为教师劳 动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和互动 也是延缓的。 10、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答:(1)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发展数量缺乏一个宏观的 调控机制,因而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 性,二是相当一部分专业范围比较狭窄,从而导致专业 的不适应性;(2)改革方向是:拓宽专业面,增强学生 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在规 则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专业设 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却忽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经 济支持的可能;二是“条块分割”的体制造成专业发展 的盲目性,出现大起大落;三是偏重数量发展,忽视质 量提高,造成有限资源的分散使用,影响重点专业、特 色专业、短线专业的建设,降低规模效益。 1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12、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其内涵。 答: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为社会服务”。 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 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1810年,洪堡建立 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 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20世纪初, 威斯康星思想(是对威斯康星大学20世纪初办学理念 和经验的总称)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 能。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 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 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 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 伸。” 13、如何加强高等教师队伍建设。 答:(一)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1)高校教师成长适 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规律;(2)高校教师成长适应 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规律;(3)高校教师成长应符合成 长的阶段性和个性的差异性。 (二)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1)提高高校教师的个体 素质的原则;①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② 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的原则;③提倡奉献和给予回 报相统一的原则。(2)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原则: ①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的原则;②规范控制与搞 活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③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 相统一的原则。 (三)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2)完善教师培 训制度;(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4)建立 健全教师资格制度;(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14、如何办好特色专业? 答:专业特色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 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 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 性和竞争力。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第 一,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 第二,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 持;第三,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淀厚,教师个 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高;第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 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从培养方式 看,专业特色表现为:第一,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 规律和价值追求;第二,能充分立于和发挥高校和社会 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因素和条件;第三,能有机组 合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合力。 15、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 际原则(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5)知识传授与 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16、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 基本国情,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体现在: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1)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2)高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高等教育方法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的多样化:(1)体制多样化(2)类型 多样化(3)标准多样化 (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五)高等教育的终身化。 我国正处在上述发展趋势的形成过程中,要推进高等教 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高大众化、终身化,还 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高等教育改革于发展的趋势可以 作多维度的分析,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应该抓住机遇 进行长足的发展。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高等教育目 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直 接对象”,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成员,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的总和”。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三层: 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 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 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 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将人的生 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把握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把德、 智、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 第三层次: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 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贡 献是什么? 第一,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要充分发 展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 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第 三,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第四,要促 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 工作和生活。第五,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 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 前提和基础的。第六,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 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要目标。 7.高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 答: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1)教书育人;(2)科学 研究;(3)服务社会。 对高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二,扎实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 第三,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 第四,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既取决于教师的个体素质,又取决 于教师队伍的构成状态,即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 第一,职称结构,即队伍内部各种职称的比例状况,这 是衡量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反映教师队伍素质的 一项重要标志。 第二,学历结构,即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它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即教师的基 础训练水平和业务发展的潜力。 第三,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状况,其中最 具有特征意义的是各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 第四,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 高校教师合理的专业及学科结构应当与高等教育及经 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第五,学缘结构,指教师毕业来源的构成状况,应有效 调整高校教师学缘结构,形成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教师队 伍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