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一览表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一览表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一览表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一览表

河南审定小麦品种一览表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品种利用研究室整理2000年11月2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12918006.html,/plantinfo/zzglz/zygl/20010625008.htm

豫农416小麦品种介绍

豫农416小麦品种介绍 豫农416小麦品种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5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2天。一、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二、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三、适宜种植区域: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四、品种来源:豫麦49//豫麦21/豫麦35五、亩产量:575千克2006~2007年度省高肥冬水Ⅱ组区域试验,12点汇总,平均亩产523.1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5.96%,差异极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7~2008年度省高肥冬水Ⅱ组区域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2.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19%,差异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8~2009年度省高肥冬水1组生产试验,11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575.0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 六、品种特点豫农416小麦品种的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分蘖力强,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拔节抽穗早,长势偏旺,春季抗寒性一般;株高84cm,株型偏松散,抗倒性一般;穗层较厚,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受倒春寒的影响,穗上部结实性下降;纺锤型大穗,长芒,护颖白色,籽粒白粒,角质,饱满,成熟落黄好。平均亩穗数38.0万,穗粒数34.6粒,千粒重48.6克。该品种对白粉病中抗,对纹枯病中感,对条锈病中抗,对叶锈病中感,对叶枯病中抗。七、种植要点豫农416小麦品种适宜10月5~20日均可播种,最适播期10月8~13日,每亩播量7~8kg 左右,高肥地严格控制播量,晚播时可适当增加播量。做到足墒下种,均匀播种。对于群体较大、肥力较高的地块,起身期可结合化学除草进

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_郑麦583

麦类作物学报 2014,34(2 ):封三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 s doi:10.7606/j .issn.1009-1041.2014.02.24网络出版时间:2014-1- 21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kcms/doi/10.7606/j.issn.1009-1041.2014.02.24.html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583 收稿日期:2013-07- 1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5B03);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2010-01-G 03)。第一作者E-mail:caotingj ie893@yahoo.com.cn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陈渝,张改凤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河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 小麦新品种郑麦5 83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采用“异地种植,品质检测”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2003 ),已申请国家小麦新品种权保护。1 特征特性 1.1 综合农艺性状优 郑麦583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早0.3d。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单位面积穗数多,穗层整齐;成株期株型偏紧凑,穗下节偏短,旗叶半披,株高79cm左右。穗偏大、 均匀,结实性好;籽粒角质,饱满度好。成熟落黄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为:每公顷成穗数635.3万,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5.0g。1.2 抗逆能力强 郑麦583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具有一定耐旱性和抗干热风能力。经河南省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2008-2009年度和2010-2011年度在河南省内6点鉴定,表现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1.3 品质优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2009、2011年河南省区试统一抽样(混合样)进行测定。两年度平均:蛋白质15.78%,容重795g·L-1,湿面筋35.2%,降落数值426s ,吸水量59.5mL·100g-1 ,形成时间4.2min,稳定时间7.6min,弱化度49F.U.,沉淀值73.5mL, 硬度65HI,出粉率69.5%。 2 丰产、 稳产性好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Ⅰ组区试, 12点汇总,平均产量7 312.5kg·h 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减产3.17%,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8位;因品质测试结果滞后,2009-2010年缺试。2010-2011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Ⅰ组区试,12点汇总,平均产量8 376.0kg·h 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减产1.59%,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11位。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组生产试验,11点汇总,平均产量7 770kg ·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号增产3.8%,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5位。 3 适应范围 郑麦583适应于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早中茬地块种植,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适宜播期内基本苗以每公顷180~240万为 宜,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播前应施足底肥,注意有机肥和氮磷钾配合施用。浇好底墒水,做到足墒下种, 一播全苗;春季管理应推迟,适当控制群体,防止因单位面积穗数过多而发生倒伏。后期注意搞好“一喷三防”,争取粒多粒饱。

小麦品种审定申报书填表说明【模板】

小麦品种审定申报书填表说明 一、封面填写要求 1、品种名称是指参加试验时该品种的试验名称。 2、品种类型是指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 3、参试区域指中熟组和晚熟组。 4、申请者填写报审单位的全称。 5、申报时间统一按照每年文件要求的时间填写。 二、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书填写要求 1、品种代号是指参加试验时该品种的试验名称,如该品种已通过国家或其他省审定,须用品种公告名称。 2、品种来源是指品种的选育过程,须写明父母本的真实名称,引种须写明具体来自哪省(国)。 3、育种者为该品种的的选育单位或个人。 4、选育(引进)人员是指该品种的育成人(引进者)及参与人。 5、品质分析结果、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按照指定单位出具的结果填写,按照年际间从小到大区间填写,如年际间数值和等级

相同,则不用区间表示。 6、注意事项是指品种在推广应用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包括品种的主要缺点、重要特征特性等,可用描述性语言进行填写,不要夸大言辞。 三、申请审定品种说明书填写要求 1、选育目的填写要符合国际惯例。 2、选育方法及经过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国家法律条例。 3、区、生试试验结果按照历年汇总表填写。 4、品种特征特性栏与栽培要点栏,须按空格要求填写。其它特性及有特殊栽培要求亦需写明。 5、在填写品种历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时,须按省统一汇总结果填写,不得改动,产量及增产百分比均保留一位小数,极端数值也须填入表中,并在备注中注明“极值”。 6、在填写专业委员会审查意见时,所有数值单位均用汉字表示。株高保留到整数位,千粒重、公顷保苗均保留一位小数。施肥量用公斤作单位。 7、此报告必须附有品种选育(引进)报告、品质分析结果、抗病鉴定结果、DUS测试报告复印件及能表明品种特征特性的真实照片(成熟期的带标尺单株、子粒及标准荚、群体各一张)。选育(引进)报告应详细说明品种选育(引进)过程。附

山东优质小麦品种简介

(一)豫麦34号 1、品种来源:郑州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孟201╳中株特)为母本,以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名郑农7号,1994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 2、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大穗早熟品种。白粒、角质,分蘖力中等,千粒重40—50克,穗粒数28—30粒,株高80cm左右,稳产性好,抗倒伏力强,抗干热风,高抗条锈和叶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叶枯病。 3、品质状况:蛋白质含量15.41%,湿面筋32.1%,沉降值55.1ml,吸水率62.6%,面团形成时间8.1分,稳定时间10.3分,面包体积732cm3 ,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宜河南省北中部中高产地区中晚茬种植,中北部地区播期以10月15日左右为宜,南部地区亦相应推迟。播量每亩7—8公斤,返青、齐穗期注意喷洒粉锈宁、磷酸二氢钾及氧化乐果。 (二)豫麦35号 1、品种来源:内乡县农科所用(绵阳84—27╳内乡82C6)F1╳豫麦17杂交选育而成,原名内乡184,1995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5号。 2、特征特性: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强,千粒重42克,穗粒数45粒,株高75cm,籽粒白色,角质、粗秆抗倒,高抗条锈、土传花叶病,中抗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叶锈病。 3、品质状况:属面包用优质小麦,蛋白质含量15.38%,湿面筋33.72%,沉降值38.5ml,吸水率53.6%。面团形成时间7.2分,稳定时间13分,面包体积788cm3。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宜亩产300—500kg水平的高肥水地种植。播期10月10日—30日,每亩产量5—8公斤,重施有机肥,氮、磷、钾、锌配合,高产麦田在小麦生育中后期注意土壤墒情,保证高产需水要求,小麦齐穗至灌浆初期,叶面混合喷施粉锈宁、多菌灵等,可起到防病,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的作用。 (三)豫麦47号 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于1988年引进新乡市农科所的宝丰7228╳百泉源3199F1代种子经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育成,原名丰优3号,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1997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豫麦47号。 2、特征特性: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千粒重40克,株高75cm左右,分蘖成穗率高,成熟落黄好,耐穗发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中抗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叶枯病、白粉病。 3、品质状况:蛋白质含量15.68—15.80%,沉降值43.4ml,湿面筋37.8—42.8%,吸水率62.4—63.5%,面团形成时间7.5分,稳定时间13分,评价值68,面包体积771cm3,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品质标准。 4、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适于豫中北中晚茬中上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中部地区播期为10月中、下旬,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前后,播量每亩6—7kg,晚播适当加大播量,在管理上应施足底肥,适当补充磷、钾肥,为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下达到优质,追肥应掌握氮肥后移原则,一般可在3月中、下旬追尿素5—7kg,灌浆期应注意防治蚜虫。 (四)高优503 1、品种来源:从河北省引进,1995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奖,在河南省新乡市、濮阳市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2、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幼苗壮、分蘖强,株高85—90cm,茎秆弹性好,叶片上冲,粒角质,千粒重40g,表现抗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在豫北地区一般亩产400—550公斤。 3、品质状况:容重82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16.5%,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46.4ml,吸水率59%,面团形成时间5.8分,稳定时间13分,评价值64,面包体积715cm3,面包评分87.6,属优质面包小麦。 4、栽培技术:可在黄淮麦区早茬示范种植。该品种分蘖力强,播量不宜过大,适播期10月1日—10日,播量应掌握在5—7公斤为宜;亩施粗肥3—5方,碳铵50—60kg或尿素35公斤,磷肥25公斤,春节前适追肥,拔节后一般不再追肥,以防贪青晚熟。 (五)济南17 原代号92414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临汾5064为母本,鲁麦13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47%),亩穗数可达60万,属多穗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长势和长相好;株高75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中早熟(较鲁麦14号早熟2天),熟相好;穗纺缍型,穗粒数30—50粒,顶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38—42克。据多年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15%左右(1978年测定17.8%),湿面筋33.5%—39.7%,沉降值39.8—54.7ml,面团稳定时间9—28min,面包体积800—950ml。其综合品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优质小麦品质指标。可用其生产高档水饺、面包、面条(方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河南省小麦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确保河南省小麦持续增产,结合实际提出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小麦;现状;发展对策 1引言 河南作为小麦大省,总面积、总产量和商品粮均居全国第一[1], 2004 年以来,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连续九年创历史新高。河南小麦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麦生产不仅对河南小麦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乃至世界小麦贸易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小麦的发展历史 1949 年河南小麦播种面积为 400.54 万hm2,总产量为 253.9 万 t,单产为 633.9 kg/ hm2,2011 年小麦播种面积为 532.3 万hm2,总产量为3123.0 万 t,单产为5867 kg/hm2,小麦播种面积只增加了 32.89%,而总产量增加了 11.3倍,单产提高了 8.3 倍。从河南的小麦发展来看,可以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60)为缓慢增长阶段,本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12 年,由于当时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小麦产量虽然比 1949 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增长幅度较小,在 1958-1960 年间产量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12 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49.99 万hm2,总产增加 103.1 万 t,单产增加 159 kg/hm2。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增加 4.166 万hm2,总产增加 8.59 万 t,单产增加 13.25 kg/hm2。 第二阶段( 1961-1984)为迅速增长阶段,从 1961年开始,小麦产量稳步增加。24 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78.35 万hm2,总产增加 1492.8 万 t,单产增加3272.8 kg/hm2。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增加 3.265 万hm2,总产增加 62.2 万t,单产增加 136.37 kg/hm2。与 1961年相比,播种面积增加 21.33%,总产增加 9.32 倍,单产增加 7.5 倍。 第三阶段( 1985-2011)为波动增长阶段。本阶段河南小麦产量仍然处于持续增长趋势,但由于受到干旱、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几乎每隔3 年就会有大的变化。在这 27 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75.5万hm2,总产增加1594.8万 t,单产增加 2522.6 kg/hm2。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增加 2.7 万hm2,总产增加 59.0 万t,单产增加 94.42 kg/hm2。 3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 3.1 小麦种植情况 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和保护,小麦播种面积连年稳中有增。河南省小麦总体生产水平由中产阶段向高产阶段迈进,同时,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全省涌现一批攻关田,为推动全省小麦生产上水平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小麦总产稳定连续四年达到在 3000 万 t 以上,占全国夏粮产量的 1/4。小麦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市场拉动和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了全省小麦生产水平的提升。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扬麦12号(原名扬95-76)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的抗病小麦新品种。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点:该品种春性,株高92cm左右,抗倒性较好。穗近纺锤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8粒左右。红粒,半角质,千粒重为40g左右,容重每升780g以上。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667m230~34万穗。产量三要素协调。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当,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 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在鉴定圃中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430.Okg,比扬麦158增产8.2%;品比圃中平均667m2产440.Okg,比扬麦158增产7.3%。1996~2000年参加全国南方大区区试、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和生产试验:1996~1997年度较对照鄂恩l号增产16.1%,较扬麦158增产3.4%;1997~1998年度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2%;1999~2000年度生产试验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7个试点均表现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51%~10.772。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范围内多年多点试验,无论丰年还是灾年均比对照增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稳产性。(2)抗性强。高抗白粉病,分子标记检测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中抗赤霉病,耐寒性好于扬麦158,耐肥、抗倒性较好。(3)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与扬麦158相仿,适宜制作面条、馒头等蒸煮类食品。(4)易栽培。适播期范围宽,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易争足穗,克服了扬麦158穗数偏少的缺点,生产上好种易管。 适用范围: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作为扬麦158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尤其适应于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土传病毒重发田块不宜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优化群体起点:在江苏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20日至11月5日,过早播种,易发生冻害。中等以上肥力田块,适期早播,每667m2基本苗15万左右为宜;缺肥田、迟播,基本苗相应增加。(2)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在中等地力上栽培,667m2产400kg以上,一般需667m2施纯氮18kg左右,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缺磷缺钾的土壤需增施磷、钾肥。(3)防治病、虫、萆害:在秋播及早春阶段搞好化除,以控制杂草滋生危害。因高抗至中抗白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根据病虫测报,及时做好赤霉病、纹枯病及蚜虫等病虫的防治。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扬麦11号(原名扬96G25)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

2005年国家审定小麦品种

2005年国家审定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1 品种名称:川农19(区试代号:R88)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黔1104A/R935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188.2天。幼苗匍匐-半匍匐,分蘖力强,苗叶常反卷、中裂,叶色深绿,腊粉重。株高80厘米左右,植株整齐,成株叶较直,株型略开张。穗圆锥形,短芒或曲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角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23.0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42.8克。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1%、13.4%,湿面筋含量28.2%、28.8%,沉降值26.3毫升、25.8毫升,吸水率53.4%、54.1%,面团形成时间2.9分钟、2.2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0E.U.、227E.U.,拉伸面积75.7平方厘米、61.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7.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1%(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3.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2%(极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0.7公斤,比对照增产0.5%。 栽培技术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1万~14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2 品种名称:扬麦17(区试代号:扬01-116)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92F101/川育21526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210.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穗层欠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平均亩穗数31.1万穗,穗粒数36.4粒,千粒重36.5克。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抗倒伏能力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赤霉病,慢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2003年、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7克/升、804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3.53%、14.58%,湿面筋含量32.1%、32.0%,沉降值39.0毫升、38.8毫升,吸水率57.0%、56.8%,面团形成时间3.5分钟、5分钟,稳定时间3.5分钟、4.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75E.U.、450E.U.,拉伸面积73平方厘米、113.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6.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3%(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04.2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0%(不显著)。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9.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苗左右,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及穗期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省的鄂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有关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吴高杰 学号:10014040 关于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告 实习时间:2010年3月7日 实习地点:偃师市大口种子推广站 实习主要内容:调查河南小麦生产状况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近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总产、单产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为了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和利用品种,我们在今年全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提出2009年全省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时参考。 一、品种利用情况 据十八个市种子部门汇总统计,全省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有92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7个,超过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超过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 (一)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依次是:矮抗58面积1325.0万亩,比去年增加560万亩,增幅73.2%;郑麦9023面积709万亩,比去年减少238万亩,减幅25.2%;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676万亩,比去年增加109万亩,增幅19.2%;周麦18面积626万亩,比去年减少220万亩,减幅26.0%;郑麦366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增加384万亩,增幅228.8%;西农979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增幅149%。 (二)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 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依次是:周麦16面积438万亩,比去年减少15万亩,减幅3.3%;众麦1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增幅56.9%;偃展4110面积271万亩,比去年减少12万亩,减幅4.3%;新麦18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75万亩,减幅54.4%;新麦19面积219万亩,比去年增加57

最新国审小麦品种

2013年国审小麦品种

2013年国审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1 品种名称:扬麦21 选育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宁麦9号/红蜷芒 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4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浓绿色。株高84厘米,株型较紧凑。茎秆有蜡质,穗层较整齐,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粉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2.3万穗,穗粒数39.3粒,千粒重40.4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6克/升,蛋白质含量13.2%,硬度指数45.4,面粉湿面筋含量26.2%,沉降值27.0毫升,吸水率51.3%,面团稳定时间3.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415EU,延伸性142毫米,拉伸面积8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7千克,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4%;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6.8千克,比扬麦158增产3.9%。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3.1千克,比对照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亩基本苗15-20万。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浙江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2 品种名称:镇麦11号 选育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麦15号/镇麦5号 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4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株高82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下弯。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3.7万穗,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9.1克。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感赤霉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8克/升,蛋白质含量12.62%,硬度指数42.9,面粉湿面筋含量28.2%,沉降值30.1毫升,吸水率51.7%,面团稳定时间2.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34EU,延伸性137毫米,拉伸面积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3.0千克,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2%;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4.4千克,比扬麦158增产3.3%。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1.2千克,比对照增产5.7%。

高产稳产耐高温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

高产稳产耐高温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矮抗58/周麦16//洛麦21。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独家拥有知识产权。该品种201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7015),2018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20150391.6)。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30~230.9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春季生长稳健,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中等;株型适中,旗叶小、上冲,穗下节长,穗层整齐,长相清秀;株高适中(76~84cm),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纺锤型穗,长芒,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高温,成熟落黄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41.2~42.2万,穗粒数30.6~32.6粒,千粒重48.5~50.3g。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水地冬水C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84.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54%,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4位。2014-2015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区试,10点汇总,8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80%,平均亩产528.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

5.49%,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5位。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3公斤,15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93.3%,比对照周麦18增产5.9%,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 抗病鉴定:2013~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中感-高感赤霉病; 品质分析:2014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蛋白质含量14.3%,容重792g/L,湿面筋含量28.4%,降落数值391,吸水量63mL/100g,形成时间2.9min,稳定时间1.8min,弱化度201F.U,出粉率68.4%,沉淀指数58mL,硬度64 HI,白度70.6%;2015 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郑州),蛋白质含量14.4%,容重808g/L,湿面筋含量29.6%,降落数值406S,吸水量61.8mL/100g,形成时间3min,稳定时间3.7min,弱化度109F.U,出粉率73.1%,沉淀指数64mL,硬度63HI,白度74%。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2)播期播量: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8~10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kg,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kg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3)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亩施肥量,纯氮12kg,五氧化

国审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1 品种名称:绵麦367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1275-1/99-1522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川农16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苗叶中等宽窄,分蘖力强,生长势旺。株高80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均匀、饱满。2009年、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20.9万穗、22.3万穗,穗粒数42.4粒、43.5粒,千粒重均为44.9克。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叶锈病,慢条锈病,高抗白粉病。2009年、2010年分别测定混合样:籽粒容重738克/升、763克/升,硬度指数46.5、53.9,蛋白质含量11.25%、13.00%;面粉湿面筋含量18.2%、24.6%,沉降值28.5毫升、30.0毫升,吸水率50.5%、57.6%,稳定时间1.2分钟、3.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95E.U、235E.U,延伸性126毫米、188毫米,拉伸面积83.0平方厘米、60.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4.6kg,比对照川农16增产22.2%;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3.5kg,比对照川农16增产5.7%。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1kg,比对照品种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23日至11月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6万苗。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西部,云南中部和北部,陕西汉中,湖北襄樊地区,贵州中部和西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2 品种名称:扬麦20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麦10号/扬麦9号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86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2009年、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28.6万穗、28.8万穗,穗粒数42.8粒、41.0粒,千粒重41.9克、41.0克。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2009年、2010年分别测定混合样:籽粒容重794克/升、782克/升,硬度指数54.2、52.6,蛋白质含量12.10%、12.97%;面粉湿面筋含量22.7%、25.5%,沉降值26.8毫升、29.5毫升,吸水率53.4%、55.5%,稳定时间1.2分钟、1.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藁城8901”、“豫麦34”、“高优503”、“济南17”、“野猫”、“格来尼”和“辽春10号”、“小偃54”、“烟农15”、“烟农19”、“滋麦12”、“皖麦33”、“皖麦38”和“中优9507”等。具体如下: (1)“藁城8901”: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8901”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8901”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8901”品质低于“豫麦34”。 (2)“豫麦34”: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高优503”: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郑州9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济南1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是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深受广东一些面粉厂的欢迎。 (6)“小偃54”:属于硬质冬小麦,是前几年河南省的优质小麦中质量最好的。近年来,品种退化,品质有所降低,该品种亩产相对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几年急剧减少。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附件: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评价和布局利用意见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近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总产、单产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为了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和利用品种,我们在今年全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提出2009年全省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时参考。 一、品种利用情况 据十八个市种子部门汇总统计,全省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有92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7个,超过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超过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 (一)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依次是:矮抗58面积1325.0万亩,比去年增加560万亩,增幅73.2%;郑麦9023面积709万亩,比去年减少238万亩,减幅25.2%;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676万亩,比去年增加109万亩,增幅19.2%;周麦18面积626万亩,比去年减少220万亩,减幅26.0%;郑麦366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增加384万亩,增幅228.8%;西农979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增幅149%。 (二)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

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依次是:周麦16面积438万亩,比去年减少15万亩,减幅3.3%;众麦1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增幅56.9%;偃展4110面积271万亩,比去年减少12万亩,减幅4.3%;新麦18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75万亩,减幅54.4%;新麦19面积219万亩,比去年增加57万亩,增幅35.9%;豫麦18-99面积192万亩,比去年减少103万亩,减幅34.8%;豫麦70-36面积147万亩,比去年减少102万亩,减幅40.8%;许农5号面积111.6万亩,比去年增加75万亩,增幅207.4%;泛麦5号面积103万亩,比去年减少132万亩,减幅56.2%。 二、品种评价 (一)主导品种 1、矮抗58: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穗层整齐、丰产稳产性好。2005年审定以来推广速度很快,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今年全省收获面积突破1325万亩,上升为全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并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周边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易感赤霉病和叶锈病,因此在豫南部麦区利用时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2、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旱性好、成熟早、落黄好、品质优等特点,连续六年在我省推广面积居第一位,并且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大面积种植。由于该品种属弱春性,抗寒性略

最新国审小麦品种汇总

2010年国审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1 品种名称:绵麦367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1275-1/99-1522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川农16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苗叶中等宽窄,分蘖力强,生长势旺。株高80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均匀、饱满。2009年、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20.9万穗、22.3万穗,穗粒数42.4粒、43.5粒,千粒重均为44.9克。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赤霉病、叶锈病,慢条锈病,高抗白粉病。2009年、2010年分别测定混合样:籽粒容重738克/升、763克/升,硬度指数46.5、53.9,蛋白质含量11.25%、13.00%;面粉湿面筋含量18.2%、 24.6%,沉降值28.5毫升、30.0毫升,吸水率50.5%、57.6%,稳定时间1.2分钟、3.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95E.U、235E.U,延伸性126毫米、188毫米,拉伸面积83.0平方厘米、60.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4.6kg,比对照川农16增产22.2%;2009~2010年

度续试,平均亩产383.5kg,比对照川农16增产5.7%。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1kg,比对照品种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23日至11月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16万苗。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西部,云南中部和北部,陕西汉中,湖北襄樊地区,贵州中部和西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2 品种名称:扬麦20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麦10号/扬麦9号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86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2009年、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28.6万穗、28.8万穗,穗粒数42.8粒、41.0粒,千粒重41.9克、41.0克。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2009年、2010年分别测定混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22日来源: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 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 藁城8901 豫麦3 4 高优5 0 3 、 济南17 野猫 、 格来尼

辽春10号 ”、 小偃5 4 ”、 “烟农15 ”、 烟农19 ”、滋麦12 ”、 皖麦3 3 ”、 皖麦3 8 ”和 中优9507 ”等。具体如下: (1) “藁城8901 ”: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为主。2 0 0 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 ^901 ”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 0 0 2年产 0 9 0 1 ”品质低于 豫麦3 4 ”。 (2) “豫麦34 ”:郑州市农科所190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 “高优503 ”: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 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 “郑州90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 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河南省政策性小麦种植保险(2015版)条款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政策性小麦种植保险(2015版)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条款、保险单、批单、投保单及其附件组成。凡涉及本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均为对小麦具有保险利益的种植农户。本保险的保险人为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 保险标的 第三条凡符合下列种植规范的小麦(以下简称“保险小麦”),可作为本合同的保险标的: (一)经过政府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 (二)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 (三)生长正常。 间种或套种的其他作物,不属于本保险项下的保险标的。 投保人应将其所有或管理的,符合上述条件的小麦按当年实际种植面积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投保。 保险责任 第四条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小麦的损失,且损失率达到30%(含)以上时,保险人按照本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一)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 (二)风灾、雹灾、冻灾、旱灾; (三)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 (四)病虫草鼠害。 责任免除 第五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 (二)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雇用人员的故意行为、管理不善;

(三)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被保险人自行毁掉或放弃种植保险小麦。 第六条其他不属于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保险金额 第七条保险小麦的每亩保险金额按照保险小麦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确定,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 每亩保险金额为447元,总保险金额=每亩保险金额×投保面积(亩数),并在保险单中载明。 保险费 第八条保险费按照保单约定的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的乘积确定。 保险费=总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保险期间 第九条保险期间自保险小麦出苗或移栽成活后起,至成熟开始收获时止,并在本合同中载明起始时间与终止时间,且最长不超过一年。 保险人义务 第十条订立本合同时,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保险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本合同的内容。对本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第十一条本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 第十二条保险人按照本合同第二十一条的约定,认为被保险人提供的有关索赔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补充提供。 第十三条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的赔偿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本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保险金义务。本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人依照前款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发出拒绝赔偿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保险人自收到赔偿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