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和调控政策的探讨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和调控政策的探讨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和调控政策的探讨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和调控政策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8467669.html,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和调控政策的探讨

作者:胡泽华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5期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自古以来都是关乎人民生存和社会安定的大计,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现阶段,整体情况比较稳定,粮食的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也相对充裕,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资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成本加大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对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文主要讨论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认识,认清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规律,积极采取适当措施,制定科学的粮食生产与贸易战略,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调控措施,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战略思考;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7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粮食安全的定义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对于国家来说的粮食安全问题即是本国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需要粮食的能力。我们应正确认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及相关对策。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但现在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误解,主要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1.中国地大物博,耕地的增加潜力很大。中国国土确实辽阔,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另外,戈壁、沙漠、高山众多,很多耕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低劣,生产率低。可开垦耕地面积开发难度大,生产潜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建筑用地、工业用地扩张严重,使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2.粮食产量减少主要是农民们不愿种粮,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解决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的机会成本加大,导致农民大量有效劳动力都流入城镇,很多地方劳动力严重不足。物价上涨尤其是农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种粮的收益减少,农民们不愿种粮。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例如直补政策,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这已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第十个年头。 增产数字背后,“丰年缺粮”的现实却鲜被提及: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虽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造成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将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口径。在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因中国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的常态化趋势已经出现,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 就具体数据来看,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主粮进口常态化的表面原因,是内外粮食价差日

益缩小。但在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耕地及多重资源型因素日益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前提下,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可能均会处于“不可逆”状态。 在中国大豆及主粮的进口来源国集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的现状之下,如何维持其自身粮食安全,如何重构其单纯以自给率为核心的安全观,急迫性正在日益加剧。 事实上,维持进出口平衡还仅是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平衡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这一框架还应包含(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量平衡、(粮食和非粮作物)结构平衡、(粮食产区和销区)区域平衡、(产量和销量)产销平衡四个方面。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这五个平衡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即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政府强力主导下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但在此领域内,就目前的表现来看,体量庞大的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迟

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68467669.html, 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作者:余晓峰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9期 摘要: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粮食危机的发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建国以后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粮 食已经做到基本自给。但新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国只有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 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中国才能切实保证粮食安 全。 关键词:世界粮食危机;粮食危机;中国;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54-03 突如其来的世界粮食危机使整个世界面临饥荒,它是比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世 界性的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又严肃地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有占世界五分之 一的人口,养活这13亿人口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显得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重要得多。这就要求中国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只顾眼前,而要着眼于长远和未来。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现状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萌生、滋长,到2008年全面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在接踵而来的金融 危机作用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食品原料成本飞涨、燃料价格上升、不可预知的天气等因素,全球正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粮食危机。国际粮价成倍暴涨,世界粮食库存直 跌到安全线以下,供不应求状况频现,“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地区,甚至在有些国家引发了社会骚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09年10月14日发表报告说,2009年全球营养不良人口将达到10.2亿,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 这场世界粮食危机不是偶然发生的,是世界粮食长期供求失衡的必然结果。早已有专家指出,世界粮食产量已多年徘徊不前,世界粮食库存这些年以来也连续下降,而同期世界人口却不断增加,现已达66亿多。国际谷物理事会最近预测,2009—2010年度,全球谷物总产量约为17.48亿吨,比上年度减少4 400万吨[2]。 (二)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4-2-10 14:06:04 来源:本网论坛【大中小】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提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之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保障粮食安全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地位。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成为此次文件中对粮食安全布署的亮点,专家认为,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质量双安全,将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一号文件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中,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依然被放在首位,这种政策上的延续透露出极强的信号。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任务,并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到其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强调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到此次一号文件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对此表示,这体现了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上升到了基本国策。 "对于粮食安全,有一个需求优先的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贵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粮食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强调谷物,在粮食里把大豆和薯类就刨除了,谷物里面首先是口粮,其次是饲料粮,

这是必保的,口粮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很容易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 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进口"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方针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把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开放的环境下,适应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所做出的一个重大的调整。同时,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总基调没有变,要提高国内产能,通过科技支撑,使口粮得到更好保证。 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基调始终不变,"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更是因为依靠全球市场不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进口必须保持适度。2013年我国谷物进口接近300亿斤,大豆进口突破1200亿斤。全球每年谷物贸易量约60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谷物年消费量一半左右,而全球还有8亿多人处于饥饿状态。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日前曾表示,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既重量更要重质 政策有延续也有创新。此次文件提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战略已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我国要在端稳自家饭碗的基础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2020)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 )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长远和根本上的重要动力。(10.0分) A.科技支撑 B.政策支持 C.制度保证 D.资金扶持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4.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10.0分) A.粮食质量 B.粮食品种

C.粮食进口 D.粮食供给 1.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1.确保口粮需求不过快增长,我国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坚持合理的人口政策。(10.0分) 2.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总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10.0分)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关联战略

收稿日期:2004—12—24;修回日期:2005—01—10基金项目:国家973前期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突变机制研究”(2003CC B00300)。 作者简介:杨正礼(1960—),男,山西万荣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农田生态保育与生态农业等;梅旭荣(1963—),男,山东莱州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旱作与节水农业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节水农业。 第26卷第2期农业现代化研究 V o l.26 No.22005年3月 RESEA RCH OF AG RICU L T U RA L M O DERN IZA T ION M arch 2005 文章编号:1000—0275(2005)02—0081—04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关联战略 杨正礼,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在分析中国粮食安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出路在于构建“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体系;阐述了实施“藏粮于田”与“农田生态保育”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三大战略的内在关联特征,提出了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规划和实施农田保育重大工程等战略建议。关键词:粮食安全;“以我为主”;藏粮于田;农田生态保育;战略中图分类号:F 326.11 文献标识码:A On Three Related Strategy on China 's Foodstudff Security YANG Zheng li ,M EI Xu rong (Institute of Ag ricultu ral En vir on ment an d S ustainable Development,C AA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On t 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 f the main view point s on China's foo dstuff secur it y ,the appr oach t o ensur e the secur it y is to establish a r atio nal foo d suppor t sy stem genera lly depended on t he self supply pr oduct ion system in China.T he necessarility and feasibility t o implement the st rateg ies of Stor ing t he Gr ain Pr oduct ivity in Far mland and Ecolog ical Conserv ation and N urt ur ance o n F armland w ere disser tated .T 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tents of thr ee r elated str ateg ies wer e discussed .T he co unter measures to actualize the str ateg ies wer e stated ,w hich includes adding the main points of the str ateg ies into the middle and lo ng ter m natio nal planning ,enhancing a relevant law and policy sy stem and put ting impor tant engineer ing pr ojects o f Eco lo gical Co nser vation and N ur turance on far mlands in pr activ e . Key words :foo dstuff secur ity ;sto ring the g rain pr oductivit y in far mland ;ecolo gical conserv atio n and nur turance on far mland;str ategy.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分析视角、资料背景和目标上的差异,诸多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作为科学研究,这是很正常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却造成政府决策上的困难。基于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和粮食供求规律的认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作者提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三大关联战略,以期推进我国科学的粮食安全战略的早日形成。 1 中国粮食安全出路之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始,基本解决了食物自给问题,用世界8%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我国的粮食供应整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供给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至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总产量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人均量为20年来的最低点,粮食安全的警钟再度敲响。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和粮食消费大国,在人均资源紧缺的格局下,粮食安全将会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 纵观国内外对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1 中国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必须大量进口粮食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1995年下半年又出版了专著《谁来养活中国?》。他认为,中国未来几十年谷物总需求增长,而谷物总产量下降,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中国的工业化将使世界进入粮食短缺时代,将引发粮食危机与生态危机,并对世界发展中贫粮和低收入国家构成威胁,甚至引发政治动乱,影响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粮食的()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它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等。(10.0分)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我的答案:C√答对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我的答案:B√答对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我的答案:B√答对 4.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10.0分) A.《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 B.《曼谷宣言》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 D.《千年宣言》 我的答案:A√答对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我的答案:ABCD×答错 2.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我的答案:ABD×答错 1.粮食生产能力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产水平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我国必须坚持自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世界市场。(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_黄季焜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 □黄季焜杨军仇焕广 内容提要: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粮食安全;中长期预测;战略思考;政策建议 2006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并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波动,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对食物安全或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使用的是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在我国常翻译为“粮食安全”或广义上的粮食安全,它包括粮食和其他所有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食物(FAO,1996)。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与国际通常使用的食物安全概念有一定差别,也可以称为狭义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国内自给率。2007—2008年初全球食物价格大幅度上涨,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次最大的全球食物危机(Von Braun,2007;FAO,2008;World Bank,2008)。虽然全球食物危机并未明显传递到中国,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成为引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不亚于其他国家(Huang等,2008;国家统计局,2011)。本文目的是在对我国现在和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判断(一)广义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得到保障 从个体、区域和国家三个不同尺度上,过去三十年我国食物安全水平都得到不断提高。首先,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食物安全来看,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消费多样化、食物营养不断改善。其次,从区域来看,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和流通条件不断改善(Huang和Rozelle,2006),区域间贸易量显著增加,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区域食物安全问题,而且能够很快缓解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冲击,区域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从国家层面来看,食物安全总体水平得到高度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食物和饲料总体保持净出口。虽然2009年以来食物和饲料为净进口,2010年农牧渔业净进口为1535亿元(扣除棉花进口),自给率也达到97.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粮食和油料等作物)的进口额不断提高,而高附加值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加工食品)的出口也较快增长(黄季焜,2010)。 (二)狭义的粮食安全已经突破了95%自给率的国家既定目标 如果按照目前我国粮食的定义范围(包括大 — 4 —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99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中央农村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办理 提案人:蔡继明 主题词:粮食,安全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下面从根本途径、制度基础、机制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我的建议。 1.加快城市化进程,让较少的农民耕种较多的土地,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虽然已经超过50%,但其中近2亿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户籍人口仍然处在“半城市化”状态:他们被统计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他们并没有隔断与农村土地的联系,一旦失业,就必须回到农村务农。而在总数为2亿的农户耕种18亿亩土地,户均耕地面积只有9亩(世界上最小的土地经营规模)的情况下,任何使现有农民脱贫致富的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争取在本世纪中期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80%,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彻底脱离农村的土地从而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才能使农村户均耕地达到50亩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低要求,从而使种粮农民的收入至少达到进城务工的水平,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遏制城市空间的盲目扩展,加速农地的流转,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首先,要改革征地制度,缩小政府征地的范围。对于城市建设中非公益性土地需求,要通过市场来满足。要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做到和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土地、同权、同价。要适时推出房地产税,使之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收来源。这样,在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征地冲动,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和集约使用的同时,使现有耕地的数量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要适时降低收回承包土地的条件。建议在社会保障健全的基础上,将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条件放宽为:“承包期内,全家迁入城镇,转为非农人口并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而不应当以是否进入设区的城市作为是否交回承包地的条件。 再次,要适时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部分务工经商农民在城市有了较稳定的非农收入和住所,农村出现了较多宅基地和农房空置现象,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不够用,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的矛盾。因此,从国

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武秋萍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之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因而粮食安全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2005年以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长,粮食供求形势明显改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同时,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 2009年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长0.4%,但是粮食单产因严重自然灾害下降。2009年全国粮食亩产324.8公斤,比上年下降1.6%,这是粮食单产近6年来首次下降,粮食生长期间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较重,而且旱灾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发生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对全国粮食单产影响较大。据民政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达2926万公顷,比08年增加1712万公顷,增长1倍多。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粮食单产皆下降10%以上。从主要粮食品种单产看,水稻单产持平略增,小麦和玉米

受严重春旱和伏旱影响,单产下降,玉米单产下降5%以上。09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63亿吨,减产了290万吨。受此影响,10年从2月初以来,玉米价格一直维持着稳步上扬的走势,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从2月初的1850元/吨左右单边上行,一度最高达到了1984元/吨,涨幅达到7%。尽管我国粮食从总量上目前尚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还存在结构性的短缺,我国一直是传统的小麦进口国,每年需进口大豆200亿斤,稻谷约300亿斤。介休全市收获面积4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225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少100公斤左右。小麦常年亩产200公斤,玉米常年亩产280公斤,单产水平偏低,总体形势不太乐观。 二、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向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 1、耕地资源减少: 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占去大量的土地。近几年由于城市化建设减少了耕地1亿多亩。我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

2015.12.20深刻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与特性

深刻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与特性 作者:周志和刘志成 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就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7月1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首次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13年底,中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国以来,在粮食安全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上,中央还是首次冠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一概念进行表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提出有其特定的背景与内涵,对更好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解决自身粮食安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需要对我们过往成功的做法与经验进行全面系统总结。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是历史最高年产,粮食生产实现罕见的“十一连增”。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认同,我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以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0%多的人口。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做出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这当中,我们有自身艰难的探索与成功的做法,理应好好总结。 其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我国粮食供需在品种与结构上的新变化,需要我们在有关粮食安全的概念上与国际进行接轨,并在相关保障措施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特别是需要明晰粮食安全、谷物安全、口粮安全这三个概念。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概念与统计口径当中,“粮食”是包括谷物、豆类、薯类在内的较为宽泛的概念;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大豆归类为油料,国外通用的食物、谷物概念与中国这种宽泛的粮食概念有较大区别。多年来,我们一直用粮食自给率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首次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如按我们原有的将大豆作为粮食的统计口径,我国粮食自给率就已跌破90%,这主要是由于大豆进口快速增长造成的,我国1996年开始进口100万吨大豆,2013年大豆进口量达6338万吨,2014年全年进口大豆7140万吨。这种情状就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的目标相矛盾。因此,就有必要将粮食安全与谷物安全、口粮安全进行区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就有利于澄清当前对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认知上的一些困惑,也便于同国际接轨,同时对于相关的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新形势还表现在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呈增长态势,2013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在内)首次超过8400万吨。2014年,我国粮食进口1亿吨,其中70%以上是大豆;谷物进口1952万吨,占到当年粮食总产量的3.2%。进口增加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推动,也因品种调剂,还有因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引发的利益驱动导致进口增加等因素。长期以来,对如何看待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意见认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完全只能依靠自己;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同时,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一是走差别化竞争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还有很大潜力,要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走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在广袤平原地带推进规模化粮食生产,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发优质特产、有机绿色食品等,以优质化、高档化、生态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实行粮食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到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完善粮食全产业链。除保障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粮食流通、加工、收储、销售等各环节都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过程,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综合性、全方位的开发,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外资监管 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同时抓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的契机,加强双边或多边农业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和金融支持的带动,加强粮食贸易的衔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与贸易提供保障。充分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平台,促进国际组织规则为我所用,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同时着眼粮食进口和外资进入对粮食产业的影响,实施外资安全审定制度,加强外资监管,强化外资企业贸易与经营信息报告制度,维护粮食产业安全。四是加快构建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框架已基本确立,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加大粮食安全大数据建设,尽快将国内外粮食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天气、自然灾害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

充分利用遥感、航天、地理信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全球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和形势判断,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从结构角度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储备布局,结合粮食品种空间分布、物流体系完善程度、区域销售规模与市场需求等,评估我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变化,保障薄弱地区、困难群体和应急状态下的粮食供应。着眼于中长期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和流向的变化,在主要出口国、进口国港口、国际性交通枢纽、进口国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实现物流节点与国际铁路水路公路运输的良好衔接。并且加强建设海外服务体系,搭建投资服务平台,加强政府信息支持与服务。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纪红录 谷城县粮食局城关粮食收储公司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

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009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在罗马落下帷幕。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迪乌夫以绝食的方式希望引起世界对全球日益增加的饥饿人口的注意,据FAO的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10.2亿人,其中全球有29个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脆弱的粮食安全系统,也促使我们必须从在一个相当高的立足点上,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1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发展粮食生产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进口上千万吨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发展所用的原料来自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产品的粮食又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间接物质基础,因此,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107内蒙古公务员在线培训答案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思考 本答案75分以上,空下的自己答 单选 1、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播种面积 2、()中指出水利是。。。。。,事关粮食安全。2011中央一号文件 3、我国是粮食生产的大国,。。。。。取决于(). 粮食供给 4、您是否已经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 5、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往()移动。北方 6、“王者以。。。。”出自()。汉书 7、您是否已经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 8、()是衡量国家。。。。的主要指标。粮食总量 9、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要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 10、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 多选 11、未来国际粮食安全总体发展趋势不乐观的原因是()。 12、对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分析正确的是。 a.世界粮食供求总体平衡。近20年来逐渐趋向紧张。 b、全球粮食总产持续增加。但增速明显下降。 d.粮食作物种植比重的下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13、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与路径是()。abcd 14、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15、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存在艰巨性的原因是()。 无(国际粮价持续高涨,进口供应紧张)选其余三个答案。 16、通俗的说,粮食安全的根本内涵是粮食()。abcd 17、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 18、下面对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分析准确的是()。 19、国家粮食安全质量保障的具体内容是()。abcd。 20、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撑体系是()。 判断题: 2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错) 22、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生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错) 其余8个全部正确。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月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5.5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 年产量才4.3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 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 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公需科目考试--2020年2月12日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要素是()。(10.0分) A.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 B.单产水平和粮食作物比重 C.粮食作物品种和单产水平 D.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比重 我的答案:A √答对 2.( )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长远和根本上的重要动力。(10.0分) A.科技支撑 B.政策支持 C.制度保证 D.资金扶持 我的答案:A √答对 3.()中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事关粮食安全。(10.0分) A.2011中央一号文件 B.十七大报告 C.“十二五”规划 D.十六大报告 我的答案:A √答对 4.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我的答案:B √答对 1.下面对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分析准确的是()。(10.0分)) A.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主导阶段,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恢复 B.单产突破主导阶段,粮食生产大幅增长 C.单产增速减缓阶段,粮食生产持续徘徊 D.总产增速下降阶段,粮食生产大幅减少 我的答案:ABC √答对 2.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与路径是()。(10.0分)) A.保障口粮充分安全 B.保障食饲自主安全 C.保障食物可调安全 D.保障农产品可控安全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我国必须坚持自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世界市场。(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 1。事件:201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 月13 日在北京结束,会议中提出了2014 年经济工作主要六大任务,并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农业粮食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预计未来或将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来保障粮食安全。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需求稳步增加,供给面临约束我国粮食安全有隐忧。 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我国农产品消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严重。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达80%,玉米供不应求令未来进口成为常态,棉花进口占国内消费量达20%,白糖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近15%,粮棉油糖等重要物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求缺口。近年来我国对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但耕地面积却在减少,加之我国以经济为主,作为生产单元

的家庭,无力负担较贵重的农机具和应用较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亩均产量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隐忧重重。 (二)保障粮食安全转型农业发展方式。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1)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未来国家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2)加强种植服务业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高效节水、节肥农业不仅节约资源,还能增加产量。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生物育种研发。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4)加强粮食、食品安全检测。 民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提高,粮食、食品安全检测需求大幅。 3。投资建议:受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我们认为有四类标的将会受益:1)、生物育种龙头标的:隆平高科、登海种业。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