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1.李晓林(1990)采用三室的试验装置,利用30μm的尼龙网将根与菌丝分开,建立了菌丝

际。该方法为研究菌丝及其菌丝际的生理生化变化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但是它仍然不能排除外界微生物及灌溉施肥等措施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菌丝的生理生化变化,必须建立一种无杂菌的菌丝际环境,将离体双重培养条件下形成共生体中的根与菌丝分离开来,使菌丝进入菌丝室,而将根阻止在菌根室中,不让二者混在一起,为深入研究菌根菌丝的生理生化特性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2.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较小,其直径为44μm一117μm,平均77μm,呈椭球形或

球形,颜色为淡黄色,其孢子的萌发是从联孢菌丝的断口处重新伸出菌丝(图4—1图版I一6),而后再伸长、分枝,形成一个密集分枝的菌丝体。它的萌发不同于G.margarita 孢子和S.sinuosa孢子果的萌发。虽然较前两种孢子和孢子果的芽管数略少,但它仍具有很强的侵染潜力,可能同其具有很强的分枝能力有关。一旦萌发,菌丝的分枝速度很快。G.intraradices菌丝的分枝呈垂直方向。新生成的菌丝较联孢菌丝直径更细,对根段进行侵染会更容易。

3.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的建立:将有机玻璃条用玻璃胶黏贴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底部,

将培养皿分为两室,防止两室的培养基质进行营养交换。将30μm的尼龙网黏贴在有机玻璃条及培养皿壁,直至培养皿上盖,阻止根的进入(图4—2)。将转移RiT—DNA 胡萝卜根与萌发的G.intraradicesSchenck&Smith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共同培养的室称为菌根室(MC),而将菌丝穿过尼龙网进入的室称为菌丝室(HC)。图4—2培养皿中的两室试验装置将M培养基10mL倒入菌根室中,用于离体双重培养丛枝菌根真菌与转移RiT—DNA胡萝I-根。在菌丝室中:①倒入10mL的琼脂培养基质,其中含有NO3-N 或NH4-N(N的含量与M培养基中相同),其pH分别为6.0或6.5,基质中含有0.6%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②倒入10mL不含蔗糖的M培养基,pH为5.5。在相应的菌根室中接种G.intraradices孢子。截取在M培养基上生长的转移RiT—DNA胡萝i-根的根尖5cm-7cm置于菌根室中,将萌发的孢子移入根旁空处,由于G.intraradices孢子直径小,每个培养皿移进30个孢子。将培养皿在27℃±1℃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

4.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生长状况:G.intraradices菌根真菌相似于G.margarita菌根真菌,

其生成的菌丝在与根相遇时入侵根段,在根细胞内形成丛枝。培养近一个月后,在培养基质中形成了大量的营养孢子及成熟的孢子(图4—3)。营养孢子的大小为4lμm-62μm,平均为49μm,而成熟孢子的大小范围是67μm一93μm,平均大小为78μm。

成熟的孢子颜色较暗,孢子壁较厚。营养孢子中充满油滴,可以为菌丝的生长提供能源物质。

5.在观察菌丝生长的过程中,菌根真菌的菌丝中能观察到原生质的双向流动。菌丝内原生

质的双向流动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菌丝对物质运输的作用。菌丝内原生质的双向流动是菌根真菌的一种普遍现象,菌根真菌与宿主共生联合关系的建立也依赖于这种双向流动的驱动力(Smith,1997)。孢子不仅是作为丛枝菌根真菌养分储存的器官,更是一种稳定的繁殖体,它的形态特征目前仍是丛枝菌根真菌分类学的重要依据。目前孢子收集的方法主要有湿筛倾析法、柱析法、漂浮法和离心法,但是常用的方法仍是湿筛倾析法和离心法(李晓林、冯固,2001)。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能够将菌根孢子从生长基质中富积起来,但是孢子与基质的小颗粒特别是沙粒颜色相近,不易于辨别。

6.测定丛枝菌根孢子密度方法一:常规的湿筛倾析法(Gerdemann和Nieolson,1963):(1)

称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放在容器内用水浸泡20min-30min,尽量使土壤松散。如果土壤黏性很大,也可加入各种土壤分散剂。(2)选用一套洁净的、孔径为0.5μm一0.034μm的土壤筛,按孔径由大至小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叠放,最底层用一固体物垫着,使筛面稍微倾斜。(3)用玻璃棒搅动浸泡土壤的水溶液,停置几秒钟后,使大的石砾和杂物沉淀下去,然后将悬浮的土壤溶液慢慢地倒在最上一层的土壤筛上,倾倒时,集中倒在筛面的一个点上,避免整个筛面都沾有土壤溶液。(4)用清水依次轻轻冲洗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以免在上层粗筛面的剩留物中残留有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用洗瓶将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轻轻冲洗到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面。(5)将滤液通过细筛并用水冲洗。

在细筛面上冲洗下来的筛出物中,除了有许多细的沙砾和杂质外,就含有丛枝菌根真菌的不同直径的孢子。(6)将含有筛出物的培养皿放在双目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

7.测定丛枝菌根孢子密度方法二:湿筛倾析染色法(简称染色法)改进的湿筛倾析法,前4

步骤同方法一。(5)用洗瓶将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轻轻冲洗到一个清洁的试管内,滴加曲利苯蓝染色剂,放在90。C水浴锅或烘箱中加热半小时,进行染色。(6)将染色后的滤液通过细筛,并冲洗筛上的滤物,可洗去染色剂,将筛出物放在清洁的培养皿里。

在冲洗下来的筛出物中,除了有许多细的沙砾和杂质外,就含有丛枝菌根真菌的不同直径的孢子。(7)将含有筛出物的培养皿放在双目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可观测到紫色孢子。

8.两种方法对菌根孢子的形态特性以及测定精度比较:由于孢子是菌根生态分类的主要依

据。孢子在土壤中主要呈无色透明、白色、淡黄、黄棕、棕色、金黄、红棕和黑色等颜

色(李晓林、冯固,2001),许多孢子的颜色与基质沙土的颜色相近,在计数时不易被分辨出来而造成计数误差。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观测菌根孢子的形态特性,发现有明显的区别。常规的湿筛倾析法,在双目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测到孢子呈棕黄色(图5—1图版11—1),且孢子颜色与沙粒接近。而利用染色法观测到孢子呈紫色(图5~2图版Ⅱ一

2),通过湿筛倾析法筛选出的菌根孢子或多或少带有菌丝,菌丝同时也被染色,与周围

沙粒颜色反差较大,观测孢子形态特性比较明显,孢子的图5—1湿筛倾析法观测到孢子形态(棕黄色)图5—2染色法观测到的孢子形态(紫色)识别更是一目了然。因此菌根孢子很容易在染色剂作用下着色,呈紫色。在显微镜下观测孢子的数量,效果明显,易于识别,同时降低了孢子密度测定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了孢子密度测定的精度,染色后的孢子(紫色)比没染色的孢子(棕黄色)易于观测,可以明显地提高计数工作效率。以宁夏大武口煤矸石山接种菌根处理的沙土样品为例,本试验条件下以传统的湿筛倾析法来统计孢子密度,10g沙土样品孢子数平均为350个。而利用染色法来测定相同样品的孢子数平均为380个。每个土壤样品精度上平均提高了8%,染色法较常规的湿筛倾析法更易于识别和辨认,提高了孢子密度测定的精度。丛枝菌根培养新技术及其对土地复垦生态效应识别更是一目了然。因此菌根孢子很容易在染色剂作用下着色,呈紫色。在显微镜下观测孢子的数量,效果明显,易于识别,同时降低了孢子密度测定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了孢子密度测定的精度,染色后的孢子(紫色)比没染色的孢子(棕黄色)易于观测,可以明显地提高计数工作效率。以宁夏大武口煤矸石山接种菌根处理的沙土样品为例,本试验条件下以传统的湿筛倾析法来统计孢子密度,10g沙土样品孢子数平均为350个。而利用染色法来测定相同样品的孢子数平均为380个。每个土壤样品精度上平均提高了8%,染色法较常规的湿筛倾析法更易于识别和辨认,提高了孢子密度测定的精度。

9.两种方法对孢子密度测定速度的比较:常规的湿筛倾析法测定孢子密度,本研究条件下

需要45min-50min时间来计数完成一个样品(350个孢子/10g)。而利用染色法则需要花费25min~30min时间来计数完成1个样品(380个孢子/10g),测定速度上1个样品缩短了一半时问(25 min-30min),本试验40个土样,在测定速度上节约1000min一1200min,即20h。40个样品在染色过程中可以一次在水浴锅或烘箱中进行染色30min,操作简单可行且染色时多个样品可以一次完成,耗时少,染色法与常规的湿筛倾析法相比,仅多了染色一个环节,因此利用该染色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孢子密度测定的速度,为大规模样品的孢子密度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尤其对于初学菌根技术的人更是一

种可行的快速测定方法。该方法与常规的湿筛倾析法相比,也存在不足,经过在90℃水浴锅或烘箱里加热30min染色后的孢子失去了活力变成了死孢子,孢子不能再发芽被利用,因此该方法用于大规模测定孢子密度总量是快速可行的,但是不能区分样品中丛枝菌根的种类和活性,因而不适合用于收集活孢子。5.5小结(1)染色法对于陕速测定丛枝菌根孢子密度总量是可行的,精度较高,对于大批量样品孢子密度的测定可行。

(2)染色法不足之处是孢子经高温加热和染色,不同种或属孢子不易于识别,活孢子数

量不能够统计准确。因此本方法不适合测定活性孢子密度统计。

10.接种剂孢子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具体方法是,称取一定重

量或体积的待测菌剂10-100g或10-100m1,放人大烧杯中加500-1000ml水,搅拌,静置10s后过双层分样筛(上筛20目,下筛400目)。反复冲洗待测样品并过筛3-4次,收集400目筛子上的残留物于大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3min后去掉上清液,加人45%一50%的蔗糖,搅匀后迅速放人离心机,1500r/min离心1.5min马上过400目筛,并用水轻轻冲洗筛子上面的残留物,用生理盐水收集于培养皿中备用。活体染色后在解剖镜下即可计数。有时也可将蔗糖液直接用滤纸过滤,置该滤纸于解剖镜下计数新鲜有活力的孢子,就可测定出单位重量或体积接种剂所含有的孢子数量。回收蔗糖液可重复再用。

11.菌根侵染状况观察与侵染率测定:(1)活体镜检法:将要检查的植物从容器或田间轻轻

挖出,不要伤根,用水缓慢洗净根表土壤及其他杂物。然后,即可放入培养皿或滤纸上,在配有冷光源的双目实体镜下,用冷落射光观察。如有菌根侵染,可以看到根上有无隔菌丝、根外孢子,接至可以看到根内孢子或泡囊等。观察完毕后随即将苗子重新栽植到原来的位置,令其继续生长。此法的优点是可连续活体观察多次,能及时大体了解菌根发育情况,并可节省植株。缺点是并不十分准确。(2)染色镜检法:为了精确检查菌根发育状况、测定侵染率,则需采用染色法。一般要经过根系透明—染色—分色过程。具体作法是将根段或经过FAA固定的根系剪成长0.5-1.0cm小段放人试管或其他染色容器,加入5%-10%KOH溶液,放在90℃水浴锅内20-60min,通常草本植物的幼嫩根系透明时间较短,而木本植物的根系则较长。去掉碱液然后用自来水轻轻冲洗根系3次,再加入2%的HCl溶液浸泡酸化5min。去掉酸液后加入酸性品红(0.01%)乳酸甘油染色液(乳酸875ml,甘油63ml,蒸馏水63ml,酸性品红0.1g),再放回90℃水浴锅内20-60min,或室温下过夜。回收染色液可重复再用。加入乳酸分色后即可镜检、如用乳酸酚翠盘蓝(0.05%)染色液(石炭酸300g,乳酸250ml,甘油250ml,蒸馏水300ml;

翠盘蓝(Trypan blue 0.5g)则不必加入HCl酸化,可以直接染色,并可用水分色。植物细胞不着色(有时中柱着色),真菌组织染成红色(酸性品红染色)或蓝色(翠盘蓝染色)。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菌根的组织结构,并可采用多种方法测定侵染率,常用的有方格交叉法和根段频率标准法(Biermann&Lindermanl981)。这里只介绍比较简便而精确的根段频率标准法。该方法测定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菌根侵染的程度。

将经过上述染色处理的根样,用镊子和挑针挑选25条粗细一致的根段整齐地排列在干净载玻片上,加盖洁净的盖玻片后即可观察测定。每个处理需要测定200条根段。在显微镜下检查每条根段的侵染情况,根据每段根系菌根结构的多少按0,10,20,30,…

100%的侵染数量给出每条根段的侵染率。例如,没有菌根结构的根段其侵染率为0,如果该条根段全部被侵染则为100%,只有一半长度的根段被侵染形成菌根的则该根段的侵染率为50%,依此类推,并记录各侵染率下根段的条数。依下列公式即可计算该样品菌根的侵染率。另外,可利用目镜测微尺测定单位根系长度泡囊、侵入点的数量。

对于根内泡囊、丛枝、菌丝、根外孢子、根上菌丝、侵入点等结构可根据需要拍摄显微照片。观察所用的玻片放人培养皿内可短期保存。经过上述方法处理的根段,制片并用光学树脂胶、五色指甲油等封固后可长期保存。

12.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方法丛枝菌根真菌有多种接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目的和需要选择适

当的接种方法。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操作人员和有关器具必须在接种前进行消毒处理,以尽量减少污染的机会。对需要接种处理的植物种子、根系、培养植物用的各种容器和培养基质、苗床和苗圃土壤等都要消毒甚至灭菌;对于大田土壤有条件的最好也进行消毒处理。另外,必须注意,接种剂类型、接种物形式、剂量和接种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施亚琴等1993,Yineta1.1997)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效果。一、按接种物形式区分的接种方法:孢子接种法即以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作为接种物进行接种处理,是常用的接种方法。可先将孢子从菌剂中分离出来,挑到滤纸上或放进盛有生理盐水的小瓶中,便可用来接种。如果菌剂中只含有孢子,可根据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孢子含量直接加入一定重量或体积的菌剂。按孢子用量又可进一步分为:(1)单孢接种即只挑一个孢子用来接种。通常用于菌种纯化、分离、分类鉴定等研究目的。事先在灭菌沙中播种烟草等寄主植物,培养至3—6片真叶,即可用于接种处理。解剖镜下用毛细管把孢子直接放在幼苗根系上,然后将该苗定植于育苗器中,采用半水培法培养2—4周后一般即有菌根侵染。(2)双孢接种挑出两个相似的孢子接种,类似于单孢接,但接种成功的机会大于单孢接种法。(3)多孢接种即挑选外部形态一致的3个或多个孢

子进行接种。可以大大提高接种成功的机会。但有时所接孢子可能不是来自一个种,因此,该法不宜用来菌种纯化、分离鉴定等工作。但可用于生理效应、生态等研究工作,如一般每棵幼苗可接500—1000个孢子。2.根段接种法将已充分形成菌根的根段(侵染率达80%以上,且含有较多泡囊),剪成小碎段,可用作接种物。一般每个营养钵接种0.2—0.5g新鲜根段即可。无论新鲜或风干的根段,均可测定出接种势单位数量。根据需要的接种势单位数量,换算成根段长度或重量,即可接种。3.培养基质接种法是最常用的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方法。由于用石英砂、纯净的河沙、蛭石、沙土等作培养基质来繁殖菌种。因此,这些培养基质中含有大量孢子、菌丝、菌根根段或(和)孢子果等繁殖体,其接种势较大,且新鲜的接种物优于风干的。用此培养基质接种物作菌剂,侵染成功率高、速度快。具体操作上可依上述方法测得单位重量或体积培养基质接种物的接种势单位数量。一般每个营养钵或每盆可分别参考施用5000或10 000接种势单位;对于苗圃或大田可按每m2为5X10*一5X10’接种势单位的菌剂进行接种。二、按接种部位区分的接种方法1.对种子接种是播种时或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的接种处理。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又可将其分为:①种子球衣化接种法:种子球衣化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大体作法是将接种物、粘合剂与种子一起经过球衣机加工,使种子表面包围一层均匀的接种剂,凉干后便可播种。此法成本较高。②拌种接种法:将接种剂与种子拌匀后再播种。2.对幼苗根系接种对各种来源的组培苗、脱毒苗、少于6片真叶的生长在灭菌基质中的幼苗,均可将接种剂直接放到根系上或根系周围。此法菌根侵染速度较快,如果用新鲜的菌剂则侵染速度会更快。3.对容器接种当前越来越多的经济作物采用各种容器育苗,如纸质或塑膜营养钵、各种育苗器、花盆等均常用来短期培育或栽培植物。可将菌剂与灭菌后的培养基质混匀、装入容器,然后播种或定植幼苗。也可先将灭菌后的培养基质装入营养钵或育苗器中,在培养基质上挖数个小穴,将接种剂放人穴内;或将接种剂放在容器中部,然后在培养基质表面播种。此法的特点是因容器体积限定了根系的扩展范围,同时由于菌剂比较集中,故有利于强迫侵染,可以培育出优质菌根苗,当其侵染率达50%以上时,便可移栽到苗圃或大田中。4。对苗床和苗圃接种在苗床或苗圃基质或土壤上开沟,然后将接种剂条播到沟内,最后播种。5.对大田接种开沟后可将接种剂撒播到沟内,然后再播种,这样可以减少接种剂用量。如地表撒播,然后耙入土内,接种物用量较多。国外已有用飞机撒播接种物,这在飞播造林上是常用的方法。三、其他接种方法1.大田直接定植营养钵接种法将菌剂加入营养钵并播种后,直接将其按一定株行距定植到大田中。这样可以省去营养钵育苗过

程。由于菌剂被限制在营养钵内,可以大大提高侵染速率和侵染强度,从而增强接种菌根真菌的效果。2。多菌混合接种法所谓多菌混合接种法是指同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剂,施加到要进行接种处理的土壤或植物上;有时也指将丛枝菌根真菌与外生菌根真菌、根瘤菌、解磷或解钾细菌、其他生防细菌或真菌等同时混合接种,这是科研上针对不同试验目的采用的方法。3。覆盖作物接种法即幼龄果园一般间作花生、大豆、地瓜、三叶草、玉米、小麦等。这些间作物都适合于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因此,在果园间作作物播种同时接种菌根,生长一定阶段后,可增加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数量,减少土壤中病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新建果园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土壤健康状况。作物收获后大部分根系保留于土壤中,由于这些根系都形成了大量的菌根,存留在果园土壤中可作为下一年的接种物。另外,先在苗床或苗圃上种植菌根苗,第二年在这些苗木周围再定植上幼苗。由于它们的根系在土壤中交错,这些小苗的根系受母苗菌根真菌的感染而形成菌根。此法可靠而简便,但幼苗菌根形成时间较慢。小结以上仅简要介绍了与丛枝菌根真菌应用相关的部分常用技术和方法。如需详细了解某一技术方法,可从文后找到所附参考资料。不难预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必将大大推动菌根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因此,上述应用技术会得到不断改进,新技术亦会脱颖而出。菌根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技术将在21世纪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 1.检测孢子含量的方法(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 1.Gerdemann J W, Nicolson T H,1963. Spores of mycorrhizal endogone species extracted from soil by wet sieving and decanting.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 46: 235-244 2.刘润进,李晓林.2000.丛枝菌根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0-194 根据上述方法略有改动 1.称取10 g菌剂,置入大烧杯中加500 ml水,搅拌,静置10 s。 2.先后过80目分样筛、400目分样筛,将400目筛子上的残余物用药匙转入50ml 离 心管中,后用清水冲洗筛子,将残余物全部转入离心管中,配平,3000转/min 离 心10 min。(注分样筛最好直径为12 cm左右,便于下面放置烧杯过筛) 3.去掉上清液,在离心管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玻璃棒搅 匀,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注意离心前离心管壁上不能有残余物)。 4.将400目筛子呈一斜面放置,离心后的蔗糖溶液过筛子的下侧,用水将筛子上的残 留物轻轻洗入划线培养皿中。(注意水不能加太多以防影响检测,培养皿划线便于 统计)。 5. 解剖镜镜检统计培养皿中的孢子数目,计算出菌剂中的孢子含量。 注:溶于蔗糖溶液中的孢子仍可进行接种。 2.检测菌根侵染率的方法(曲利苯蓝染色法) Phillips J M,Hayman D S,1970. Improved procedures for clearing and staining parasitic and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infec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 55: 158~161

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

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三、管理范围 它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 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对人员的要求控制、实验室设备要求、料、法、环)1.1人员的质量控制: 1.1.1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受过其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具有相应资格管理和检测的人员,确保其检测工作质量。人事管理要求验证、检查、评价,以保证满足本实验室对人员的要求。对以上相关资料予以存档。 1.1.2技术负责人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各项培训(岗前、方法标准、设备操作、安全作业、法律法规、安全和防护等)。培训合格,签订设备操作授权书,准许上岗从事相关检测工作。 1.1.3对检测过程,检测工作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执行《监督工作控制程序》。1.1.4授权签字人由实验室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给予授权。 1.2设备的质量控制 规范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满足检测工作要求。 1.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满足实验室核查要求。

1.2.2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建立设备维护维修计划、记录。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程序》 1.2.3设备管理人及设备使用人相互配合做好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严格按照《期间核查程序》进行核查。 1.2.4做好设备的校准工作,依据《量值溯源程序》进行校准核查工作,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标明“三色”标识。表明设备所处的校准状态。 1.2.5完整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周期检定记录及计划、设备的保护工作。1.3试验溯源性控制 1.3.1有测量功能的设备及辅助设备和标准物资,在投入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前期校准和检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量值溯源程序》,实现检测数据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的溯源性要求。 1.3.2实验室设备管理员执行《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及《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定期做好测量仪器及设备的校准检定工作。 1.3.3保证使用标准物质具有证书证明其溯原性。 1.4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严格按照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制定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执行检测工作流程。保证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工作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1.4.1保持现行有效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及可查参考资料。 1.4.2除客户特殊要求,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新检测方法由技术负责人主持验证工作,保留验证记录,具体执行《开展新项目管理评审》。非标准方法技术负责人按《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进行验证,通过评审方可执行。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1 邹英宁,吴强盛*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E-mail:wuqiangsh@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6602339.html, 摘要: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结合的互惠共生体,能帮助植物吸收矿质营养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等。提出了丛枝菌根真菌生产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在果树、蔬菜、花卉植物上的应用与效应。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丛枝菌根;园艺作物;菌剂生产 中图分类号:Q939.96 1. 引言 菌根(Mycorrhizas)是一类与植物根系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联合体,其互惠互利表现在菌根通过其根系外的菌丝、根系内的丛枝及根内特殊的水分运输通道给寄主植物运送矿质营养和水分,而寄主植物将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物质流转运给菌根以维持其生长发育[1]。菌根按照形态学分为三类: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s)、丛枝菌根(Endomycorrhizas)和内外生菌根(Ectoendomycorrhizas)[2]。外生菌根指菌根真菌侵入到植物根系的皮层,在间隙里形成哈蒂氏网,大量的菌丝在根系外面形成一个菌套,主要与森林植物共生;丛枝菌根指菌根菌丝不仅侵入到根系皮层,而且还进入到细胞内部,形成丛枝(Arbuscules)结构,有的还在细胞间或者内部形成泡囊(Vesicles),在许多园艺作物如柑桔、桃、苹果、梨、番茄、西瓜、非洲菊、月季等都可以发现和找到这种结构;内外生菌根则同时具备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的特性,菌根菌丝在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根系表面形成菌套,菌丝在细胞内部也形成各种菌丝团,主要在一些松科和杜鹃花科植物存在。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园艺作物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园艺作物的生长,增强园艺作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抗逆性,改善水分代谢,提高果树和蔬菜的品质等[3]。因此,在园艺作物根系上没有丛枝菌根的存在反而不正常[4],从而显示丛枝菌根在园艺作物上的重要性 2.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是其应用于园艺作物的关键。尽管丛枝菌根真菌至今尚不能进行纯培养,但采用盆栽菌剂生产法[5]仍可以获得一定纯度的菌剂,其具体生产流程是:选择玉米或高梁为寄主植物,对其种子采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5~10 m,然后放置在一个湿巾上,用塑料袋包好进行催芽。一般玉米种子在2~3 d就能够发芽。选择3 mm大小的粉碎玄武岩为栽培基质,目的是基质含有非常低的营养水平,特别是P。然后对基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杀死土著丛枝菌根真菌。灭菌的基质与购买的纯菌剂(可以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购买)按照20:1(v/v)的比例混合均匀,装于15~25 cm直径的塑料盆中。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每盆播2~6粒,然后放置在温室或良好光照的避雨棚中以减少其他微生物通过风和雨水的污染。一般地,在正常水分管理的6 w后就能够观察到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根系共生。14 w后开始控水,16 w时去除植物地上部分,将基质和根系倒在一个干净的盘中,把根系剪断,与栽培基质混合均匀,此菌剂即可应用于田间。如果菌剂不及时使用,可以保存在4 °C冰箱或凉爽干 1本课题得到长江大学科研发展基金(39210264)的资助。

丛枝菌根侵染率研究

丛枝菌根研究方法 一、检测孢子含量的方法 A湿筛倾注法 1. 称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最好是取自15cm 表层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放在容器内用水浸泡20-30min,使土壤松散。如果土壤粘性很大,也可加入各种土壤分散剂。 2. 选用一套洁净的具有孔径为0.5-0.034mm的土壤筛,依次重叠起来。最底层用一物体垫着(如培养皿、木块等物),使筛面稍微倾斜。 3. 用玻璃棒搅动浸泡的水溶液,停置几秒钟后,使大的石砾和杂物沉淀下去,即将悬浮的土壤溶液慢慢地倒在最上一层孔径最大的土壤筛上。倾倒时,最好集中倒在筛面的一个点上,不要使整个筛面都沾有土壤溶液。 4. 用清水依次轻轻冲洗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以免在上层粗筛面的剩留物中夹藏有VA 菌根真菌孢子。 5. 用洗瓶将停留在筛面上的筛出物轻轻冲洗到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面,再将滤液通过细筛并用水冲洗。在冲下来的筛出物中,除有许多细的沙砾和杂质外,就含有VA菌根真菌的不同直径的孢子。 6. 将含有筛出物的培养皿放在双目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 B 蔗糖离心法 1. 称取10 g菌剂,置入大烧杯中加500 ml水,搅拌,静置10 s。 2. 先后过80目分样筛、400目分样筛,将400目筛子上的残余物用药匙转入50ml 离心管中,后用清水冲洗筛子,将残余物全部转入离心管中,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注分样筛最好直径为12 cm左右,便于下面放置烧杯过筛) 3. 去掉上清液,在离心管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玻璃棒搅匀,配平,3000转/min 离心10 min(注意离心前离心管壁上不能有残余物)。 4. 将400目筛子呈一斜面放置,离心后的蔗糖溶液过筛子的下侧,用水将筛子上的残留物轻轻洗入划线培养皿中。(注意水不能加太多以防影响检测,培养皿划线便于统计)。 5. 解剖镜镜检统计培养皿中的孢子数目,计算出菌剂中的孢子含量。 注:溶于蔗糖溶液中的孢子仍可进行接种。

AMF(丛枝菌根真菌)

AMF(丛枝菌根真菌)对香蕉试管苗的驯化日期:2011年5月24日 摘要: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AMF)的香蕉试管苗上进行了评估在驯化期。植物接种无 梗scrobiculata,绣球clarum和Glomus etunicatum。在种植后温室3个月,株高,叶面积,鲜重和干物质的根,芽,AMF的殖民化的水平营养水平,光合作用和蒸腾率,水势和气孔导进行了测定。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产数量在每个治疗也决心。苗接种与丛枝菌根真菌具有更大的株高,叶面积和新鲜地上部和根系的重量,以及较高的光合作用和蒸腾比对照组。植物与血管球接种均优于在最评估参数。 关键词:穆萨菌,内生菌根,菌根菌,气候适应 引言:水果的营养快繁,观赏和森林物种,是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转基因植物检疫植物 和均匀大量的主要工具。到温室栽培植物体外转移是在结构和生理适应的最重要的准备过程中试管苗的步骤之一。这一阶段,由于水土不服,是一种对植物自养的存在开始,以期为生存所必需的生理过程的开始。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增加水的试管苗和矿物质,光合速率的吸收。 试管苗,病免费的,但他们还缺乏丛枝(AMF)的菌根真菌。AMF的是众所周知的增加,增加水和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尤其是磷(P)植物的活力。此外,AMF的病原体可以保护寄主植物的根和减轻极端温度变化,pH值和水分胁迫(迪克森和马克思1987年的影响; Siqueira 1994年)。接种AMF的成功在驯化期间(格兰杰等人的开始。1983年; Brazanti等。1992年;罗杰古勒明等。1995年),甚至在体外培养已被证实。三是与从组织培养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互利的效果表现在蓬勃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高,养分和水分,提高抗逆性。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组培苗生长初期当然可以对体外培养,通过积极对rootmeristem活动菌根共生效应,高殖利率。支持这个假说是由伯塔等人的结果。(1995年),谁表明,AMF的协会改变了红叶李根的分枝格局。接种类型的使用是很重要的驯化。福图纳等人(1992)建议的AMF的感染,高效品种的推广使用植物生长迅速增加。这些作者还表明,虽然在促进试管比较红叶李增长的2种AMF效率,该真菌感染影响其效力。更加新鲜,干物,高度增量被发现与血管球比与G. coronatum mosseae的接种植物,但在实验结束两组植物具有相似的增长。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评估的三个AMF的来自巴西的半干旱地区灌溉生长的香蕉种植园,营养和生理发展香蕉试管苗接种分离本土物种的影响作用。 材料与方法 植物材料和土壤性质 试管香蕉苗是根据生物技术。在植株形成的根在体外用MS液体培养基,后来转移到(500毫升的容量)与熏蒸基质:土,沙,有机质(1:1:1)。前沙混合料性能的土壤3.2克土壤有机质每公斤,马克土0.84毫克P每分米,pH值5.1(土:水=1:2.5)。接种量(约400每集装箱孢子)放置在以下5个香蕉植株根系与土壤接触面与熏蒸厘米,底层覆盖。滤液接种的土壤添加到所有的治疗方标准化微生物。植物在温室下保持12 h的800-1300勒克斯,光周期25B4 7C及70%-90%的相对湿度。 感染源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1.定义 1.1质量保证是试验检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1.2质量控制指以满足试验检测质量需求所采取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2.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 2.1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见证取样工程检测》要求持证上岗。 2.2监测仪器设备 2.2.1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2.2.2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每年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3.质量监督检查 质控室制订质保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开展质量监督检查:一是利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二是使用相同方法或不同方法重复检测或校准测量;三是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测量。通过以上方式积极开展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等控制手段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4.有机分析质控要求 4.1分析仪器性能校准 对分析仪器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仪器校准应在分析当天或按仪器要求执行。 4.2标准曲线核查 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小时,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对误差不超过20%,原标准曲线可继续使用;若分析方法中对标准曲线核查有明确要求,则按方法要求执行。发现标准曲线失控,应立即重新绘制曲线。 5.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积极参加国家、河北省组织的实验室间参加能力验证、设施比对等活动,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

.定义 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过程地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地全部活动和措施; 质量控制指以满足环境监测质量需求所采取地操作技术和活动.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按照内控(含分析人员自控、他控)、外控进行控制,从监测人员、仪器设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记录、报告等方面严把质控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监测人员 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按照《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要求持证上岗,临时监测人员或实习人员应在持有相应上岗证地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监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地检定和校准 每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年度仪器设备送检校准计划,对属于国家强制检定地仪器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合格期内使用;非强制检定仪器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自校或核查.每年对仪器与设备检定及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地仪器设备不得使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仪器设备地运行和维护 年初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订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地要求执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样瓶抽检 采样时,采样人员定期抽检采样瓶并记录,质控人员随即检查.每批已清洗地水质采样瓶抽取,气体采样吸收瓶抽取,检测其待测项目(不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细菌等特殊项目)能否检出.若检出,可根据该项目分析精度要求确定是否合格.一旦发现不合格采样瓶,应立即对采样瓶来源及清洗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原因,予以纠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 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记录应符合中和地规定.采样现场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中地要求.样品采样记录参照中附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实验室分析 分析方法地适用性检验 分析人员在承担新地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时,应对该项目地分析方法进行适用性检验.进行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地检出浓度测定,校准曲线地绘制,方法地精密度、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试验.以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地原理和条件,达到方法地各项特性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送入实验室水样首先应核对采样单,容器编号,包装情况,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地样品方可开展分析. 全程序空白值地测定 空白值是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其它分析步骤及使用试液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地操作过程所测得地值.影响空白值地因素有:实验用水地质量、试剂地纯度、器皿地洁净程度、计量仪器地性能及环境条件等.一个实验室在严格地操作条件下,对某个分析方法地空白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评价方法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评价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检测实验室对检测结果的检查方法及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结果评价;F检验;t检验 检测实验室的“产品”是检测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准确、可靠是检测实验室的最终质量目标,也是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计量认证评审的必要条件。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是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以消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作业的一个管理过程;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中规定,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督检测的有效性。为控制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必须进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本文作者一直从事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当得到一系列的检测结果,结果是否有效可靠的?使用这些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以及方法确认时,得到的结果怎么评价?评价方法有哪些?本文将重点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1 在重复性条件下测量结果的检查方法 1.1 两个初始测试结果 1.1.2 测试费用高的情形 1.2 两个以上初始测试结果 当初始结果数大于2的情形,在重复性条件下n>2时,确定最终测量结果的方法与n=2的方法类似,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讨论。 2 在再现性条件下所得结果可接受的检查方法 再现性条件是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操作者以及环境设施等因素中有一项或几项不同的测量条件。 2.1 两个实验室测量结果一致性统计检验 2.1.1 每个实验室取得一个测量结果的检验 当两个实验室各取一个测量结果,用再现性限R检验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如果差的绝对值不大于R,两个结果即为一致,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如果两个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大于R,必须查明原因是否由于测量方法的精密度低和试样的差异所致。 2.1.2 每个实验室取得一个以上测量结果的检验

丛枝菌根名录

Glomeromycota SPECIES LIST last updated - News: Glomus africanum and G. iranicum included. Some new descriptions added, e.g. Racocetra beninensis. The synonyms list is corrected and now explicitly indicates the basionyms. The Gigasporaceae systematics wa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publication of Morton and Msiska (Mycorrhiza 2010, DOI 10.1007/s00572-010-0303-9), which rejects the split of Scutellospora into 3 families and 6 genera (Scutellospora in the Scutellosporaceae, Racocetra & Cetraspora in the Racocetraceae, Dentiscutata & Fuscutata & Quatunica in the Dentiscutataceae). The revision now leaves only Racocetra a s an additional genus, placed in the Gigasporaceae. Also, we adopt to the rejection of Kuklospora, a genus indicat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be 'phylogenetically invalid' that now has been placed in Acaulospora (Kaonongbua et al. 2010). If you spot any mistake s, PLEASE inform us ! We try to hold everything up to date and also serve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 Index Fungorum and Species 2000 database s. Thanks to those which already sent us pdf-files, or scanned pages, and to the publishers that gave us copyright clearance (see list at the end of the table) !!! We have been refused copyright clearance by the publisher Springer and the journals Nova Hedwigia and Botany (former Can. J. Bot.), and thus we cannot provide pdf files of the respective papers. If authors wish to have their taxonomic papers available public, e.g. included in this website, we suggest that you choose journals with suitable policy (or maybe you can pay for an open access pdf file). It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f authors of names in the Glomeromycota seek copyright clearance and provide us with a pdf file, if this is possible. Go directly to the genera (alphabetically): Acaulospora Ambispora Archaeospora Diversispora Entropho spora Geosiphon Gigaspora Glomus Intraspora Otospora Pacispora Parag lomus Racocetra Scutellospora Colour coding in the following table: taxon in blue = link to description (pdf-file); green = opinion of C. Walker, not proved or formally published (potentially needs further studies) Glomeromycota Current name Basionyms, synonyms & additional comments Authorities Family Order Acaulospora back to top Trappe & Gerd. (1974)Acaulosporaceae Diversisporales Acaulospora alpina Oehl, Sykorova & Sieverd. (2006) Acaulosporaceae Diversisporales

丛枝菌根真菌名录及新科新属

This is an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e publication: Schü?ler A, Walker C (2010) The Glomeromycota. A species list with new families and new genera. Arthur Schü?ler & Christopher Walker, Gloucester. Published in December 2010 in libraries at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Kew, Botanische Staatssammlung Munich, and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version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6602339.html, This electronic version is 100% identical to the printed publication. This includes the errors; therefore the electronic version contains one additional, initial page as a corrigendum, giving corrections of some errors and typos.

Corrections, 2 FEB, 14 FEB, 19 JUL 2011. The corrections are highlighted in red. p 7. FOR Claroidoglomeraceae READ Claroid e oglomeraceae p 10. DELETE Glomus pulvinatum (Henn.) Trappe & Gerd. [as 'pulvinatus'], in Gerdemann & Trappe, Mycol. Mem. 5: 59 (1974) ≡Endogone pulvinata Henn., Hedwigia 36: 212 (1897) p 11. AFTER Botanical Code for formal descriptions after 1 Jan 1935 INSERT) p 14. BELOW ≡ Endogone macrocarpa var. geospora T.H. Nicolson & Gerd., Mycologia 60(2): 318 (1968) INSERT ≡ Glomus macrocarpum var. geosporum (T.H. Nicolson & Gerd.) Gerd. & Trappe [as macrocarpus var. geosporus], Mycol. Mem. 5: 55 (1974) p16. ABOVE Sclerocystis coccogenum (Pat.) H?hn., Sber. Akad. Wiss. Wien, Math.-Naturw. Kl., Abt. 1 119: 399 [7 repr.] (1910) INSERT Sclerocystis clavispora Trappe, Mycotaxon 6(2): 358 (1977) ≡ Glomus clavisporum (Trappe) R.T. Almeida & N.C. Schenck, Mycologia 82(6): 710 (1990) p 19. FOR Rhizophagus irregulare READ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p 19. FOR Rhizophagus proliferus (B?aszk., Kovács & Balázs) READ Rhizophagus proliferus (Dalpé & Declerck) p 28. FOR Scutellospora arenicola Koske Koske & Halvorson READ Scutellospora arenicola Koske & Halvorson p 29. FOR Scutellospora pernambucana Oehl, Oehl, D.K. Silva, READ Scutellospora pernambucana Oehl, D.K. Silva, p 30. FOR Genus name: Racocetra Oehl, F.A. Souza & Sieverd., Mycotaxon: 334 (2009) READ Genus name: Racocetra Oehl, F.A. Souza & Sieverd., Mycotaxon 106: 334 (2009) p 35. FOR Acaulospora mellea Spain & N.C. Schenck, in Schenck, Spain, Sieverding & Howeler, Mycologia 76(4): 689 READ Acaulospora mellea Spain & N.C. Schenck, in Schenck, Spain, Sieverding & Howeler, Mycologia 76(4): 690 p 39. FOR Entrophospora nevadensis J. Palenzuela, N. Ferrol & Oehl, Mycologia 102(3): 627 (2010) READ Entrophospora nevadensis Palenz., N. Ferrol, Azcón-Aguilar & Oehl, in Palenzuela, Barea, Ferrol, Azcón-Aguilar & Oehl, Mycologia 102(3): 627 (2010) p 41. FOR Generic type: Pacispor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7 (2004) ≡Glomus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in Wu, Liu, Hwuang, Wang & Chao, Mycotaxon 53: 284 (1995) READ Generic type: Pacispor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lomus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Mycotaxon 10(2): 417 (1980) ≡Gerdemanni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 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6 (2004) =Glomus dominikii B?aszk., Karstenia 27(2): 37 (1988) [1987] =Pacispora dominikii (B?aszk.) Sieverd. & Oehl, in O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6 (2004) Pacispor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7 (2004) ≡Glomus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in Wu, Liu, Hwuang, Wang & Chao, Mycotaxon 53: 284 (1995) p 41. BELOW Pacispora robigina Sieverd. & Oehl, in O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5 (2004) DELETE Pacispor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6 (2004) ≡Glomus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Mycotaxon 10(2): 417 (1980) =Pacispora dominikii (B?aszk.) Sieverd. & Oehl, in O 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6 (2004) p 43. FOR≡Glomus aurantium B?aszk., Blanke, Renker & Buscot, Mycotaxon 90: 540 (2004) READ≡Glomus aurantium B?aszk., Blanke, R enker & Buscot, Mycotaxon 90: 450 (2004) p 43. FOR Genus name: Otospora Palenz., Ferrol & Oehl READ Genus name: Otospora Oehl, Palenz. & N. Ferrol p 43. FOR Generic type: Otospora bareae Palenz., Ferrol & Oehl [as 'bareai'] READ Generic type: Otospora bareae Palenz., N. Ferrol & Oehl [as 'bareai'] p 50. FOR Ambispora granatensis J. Palenzuela, N. Ferrol READ Ambispora granatensis Palenz., N. Ferrol p 53. FOR (Morton & Redecker 2001; Kaonongbua 2010). READ(Morton & Redecker 2001; Kaonongbua et al. 2010). Comment on the gender of the epithets in Redeckera. In publishing the new genus Redeckera, in honour of Dirk Redecker, we treated the gender as neuter, thus giving the epithets as pulvinatum, megalocarpum, and fulvum. We had inadvertently missed the recommendation 20A.1(i) in the Botanical Code requesting that all such epithets should be made feminine, and we apologise for this. However, because the names have been formally published, the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62 apply, and the neuter gender must be retained.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丛枝菌根实验方案 1.李晓林(1990)采用三室的试验装置,利用30μm的尼龙网将根与菌丝分开,建立了菌丝 际。该方法为研究菌丝及其菌丝际的生理生化变化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但是它仍然不能排除外界微生物及灌溉施肥等措施造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菌丝的生理生化变化,必须建立一种无杂菌的菌丝际环境,将离体双重培养条件下形成共生体中的根与菌丝分离开来,使菌丝进入菌丝室,而将根阻止在菌根室中,不让二者混在一起,为深入研究菌根菌丝的生理生化特性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2.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较小,其直径为44μm一117μm,平均77μm,呈椭球形或 球形,颜色为淡黄色,其孢子的萌发是从联孢菌丝的断口处重新伸出菌丝(图4—1图版I一6),而后再伸长、分枝,形成一个密集分枝的菌丝体。它的萌发不同于G.margarita 孢子和S.sinuosa孢子果的萌发。虽然较前两种孢子和孢子果的芽管数略少,但它仍具有很强的侵染潜力,可能同其具有很强的分枝能力有关。一旦萌发,菌丝的分枝速度很快。G.intraradices菌丝的分枝呈垂直方向。新生成的菌丝较联孢菌丝直径更细,对根段进行侵染会更容易。 3.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的建立:将有机玻璃条用玻璃胶黏贴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底部, 将培养皿分为两室,防止两室的培养基质进行营养交换。将30μm的尼龙网黏贴在有机玻璃条及培养皿壁,直至培养皿上盖,阻止根的进入(图4—2)。将转移RiT—DNA 胡萝卜根与萌发的G.intraradicesSchenck&Smith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共同培养的室称为菌根室(MC),而将菌丝穿过尼龙网进入的室称为菌丝室(HC)。图4—2培养皿中的两室试验装置将M培养基10mL倒入菌根室中,用于离体双重培养丛枝菌根真菌与转移RiT—DNA胡萝I-根。在菌丝室中:①倒入10mL的琼脂培养基质,其中含有NO3-N 或NH4-N(N的含量与M培养基中相同),其pH分别为6.0或6.5,基质中含有0.6%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②倒入10mL不含蔗糖的M培养基,pH为5.5。在相应的菌根室中接种G.intraradices孢子。截取在M培养基上生长的转移RiT—DNA胡萝i-根的根尖5cm-7cm置于菌根室中,将萌发的孢子移入根旁空处,由于G.intraradices孢子直径小,每个培养皿移进30个孢子。将培养皿在27℃±1℃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 4.菌根室中共生联合体生长状况:G.intraradices菌根真菌相似于G.margarita菌根真菌, 其生成的菌丝在与根相遇时入侵根段,在根细胞内形成丛枝。培养近一个月后,在培养基质中形成了大量的营养孢子及成熟的孢子(图4—3)。营养孢子的大小为4lμm-62μm,平均为49μm,而成熟孢子的大小范围是67μm一93μm,平均大小为78μm。

我国丛枝菌根相关研究进展

我国丛枝菌根相关研究进展 摘要菌根是分别由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互惠共生体,菌根真菌作为生态系统组分,它对一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植物的生长,不同植株之间的联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国目前的菌根学研究主要以丛枝菌根为主,因此收集资料对我国当前丛枝菌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且横向比较我国对其他几种菌根的研究热点,对我国菌根学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丛枝菌根研究进展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侵入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超过90%的植物能够形成菌根,因此,有学者指出“自然界中没有纯的根,只有菌根”。[1]严格意义上讲,构成森林的大多数树木没有真正的根系,只有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成为植物根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菌根一般分为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ECM)、内外生菌根和兰科菌根等七大类。[2]目前,菌根学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对菌根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第十二届全国菌根学研讨会总结来看,当前我国菌根学研究以丛枝菌根为主,约占75%,外生菌根研究约占20%,另有少量其他类型的菌根研究。[3] 1、菌根营养学 在丛枝菌根的研究中,菌根营养学方面的研究最多,研究表明,菌根能有效改善植物对C、N、P、K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因此被誉为“生物肥料”。[4]菌根向外延伸的菌丝可以增大营养吸收的面积,同时菌根真菌对一些矿物质的分解可以使得本来难以被植物利用的矿物质直接被植物根吸收。[5]而且在早期关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促生机制就有研究表明,AMF主要通过提高宿主植物对土壤中磷的吸收效率而促进植物生长。[6]今日,通过对丛枝菌根对磷元素的吸收利用来提高作物产量的研究是一热点。 关于AMF与磷元素之间的研究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AMF对磷的吸收和转运机制的研究,例如谢贤安以AMF和紫云英(Astragaluasinicus)为材料,深入探讨了AM共生体系中磷转运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表明了磷不仅是作为植物的营养元素,还是作为一种信 号分子,能调控AMF共生体系。[7]二是AMF改善植物磷营养的机理的研究,例如张晓飞等通过 AMF对玉米磷吸收的作用,表明利用土著丛枝菌根真菌与作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提高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效率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磷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8]在关于丛枝菌根与磷素营养的研究中,大多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的观察,研究其机理的在少数,而且其研究方式大多是在盆栽中研究,所以说在将来对其机理的研究和研究方式有很大展望空间。 除了研究AMF改善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吸收的作用外,研究AMF与其他细菌的共同作用对作物的影响也是研究热点。自然条件下,一些植物的根系可同时形成由2种类型菌根构成的混合菌根(dual mycorrhiza)、或菌根与细菌、菌根与放线菌、菌根与其他种类真菌构建的所谓复合共生体(dual symbionts)。[9]由于根系复合共生体的多样性十分丰富,因此对其的研究仍然是冰山一角,近年对其的研究有许多方面,例如不同植物的混合菌根中细菌的种类的研究,与玉米共生的AMF的根外菌丝表面有多种解磷细菌定殖,其中以假单胞菌属细菌的解磷能力相对较强。[10]或者是复合共生体的形态与解剖特征,例如贾锐等观察到兴安杜鹃菌根形态特征,既有典型的杜鹃花类菌根特征,在少数根样中还有典型的丛枝菌根(AM)特征,即泡囊的存在。[11] 2、菌根多样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