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二)体征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

其他部位较少。

(2)数目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偶见2-3个。

(3)大小肿块大小不一。以往因就诊较晚,肿块多较大。

(4)肿块形状多样,-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有些特殊型癌,因浸润较轻,即使较大的肿块,也可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及活动度较好,如髓样癌、粘液癌,高分化腺癌等。

(5)肿块质地其质地并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但富含细胞的髓样癌及小叶癌常较软,粘液癌质地韧,囊性乳头状癌则呈囊状有波动感。

(6)活动度与良性肿块相比,其活动度较差。

2、乳头溢液

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率较低,一般在10%以下,血性溢液中约有12%-25%为乳腺癌,但50岁以上患者的乳头血性溢液,乳腺癌可达64%。有时仅有溢液,而触不到明显肿块,可为管内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湿疹乳腺癌的溢液多见于单侧乳房的单个乳管口,溢液可自行溢出,亦可挤压而被动溢出,其性质多见于血性、浆液血性或水样溢液。

3、乳头和乳晕改变

癌灶侵及乳头或乳晕改变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乳头完全回缩人乳晕下(不同于先天性乳头内陷)。

4、局部皮肤改变

一些部位浅在的早期癌侵犯乳房悬韧带使其挛缩,或肿瘤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外观凹陷,酷似酒窝,临床称为"酒窝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变。肿瘤侵入皮内淋巴管,可在肿瘤周围形成小癌灶,称为卫

星结节,晚期癌患者皮肤可出现完全固定甚至破溃,呈"菜花样"改变,经久不愈。

5、乳房轮廓改变

由于肿瘤浸润,可使乳腺弧度发生变化,出现轻微外凸或凹陷。亦可见乳房抬高,令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6、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

若乳房肿块具有恶性征象,同时触及的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较大,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则说明转移的可能性大。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乳房癌改良根治术),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心理指导:多了解和关心病人,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胸透、配血、备皮等。

3.术前预防感冒,戒烟,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咳嗽练习,教给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防止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

1.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

3.氧气吸入:遵医嘱氧气吸入。

4.饮食指导:病人清醒胃肠蠕动恢复后,进食要少食多餐,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

5.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渗血、渗液的情况,病人若感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6.心理护理: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消除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7.加强伤口护理:

(1)保持皮瓣血供良好

①手术部位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包扎松紧度以能

容纳一手指、以能维持正常血运、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

②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若手指

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2)维持有效引流

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

③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

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200毫升,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浅、减少。

⑤协助医师拔管。术后4—5日,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

8.预防患侧上肢肿胀。

①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

②指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下床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避免患肢下垂过久。

③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9.指导病人做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①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②术后1-3日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利用肌肉的泵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回流;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后伸小于15°)。

③术后4-7日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以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④术后1-2周。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循序渐进的做抬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健康指导

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只能怪物,继续行功能锻炼。

2.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否则可能使乳腺癌复发,平时经常自查。

3.放疗或化疗: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

4.义乳或假体。

5.坚持乳房自我检查。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医学相关)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病变引起。 2、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3、乳腺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性激素变化、月经、饮食习惯、乳腺疾病、遗传因素等。 4、乳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皮肤改变、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不可被推动等等。 5、切口的护理时,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运情况,如发现脉搏扪不清、皮肤发紫、皮肤发冷等,应考虑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 6、乳腺癌护理中常见问题有:焦虑或恐惧、疼痛、组织灌流量的改变、躯体(患侧肢体)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知识缺乏和潜在并发症等。 7、手术后1~2d一般每日引流液体为 50 ~ 100 ml,以后逐渐减少。手术后 3~ 5 d,皮下无积液、皮瓣与胸壁紧贴即可拔出引流管。 8、乳腺癌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宣教等。 9、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瓣下积液、出血气胸、皮瓣坏死等。 10、功能锻炼:术后 1 ~ 2 d活动手或腕部,手术后3~5d做患肢的功能锻

炼,术后7d可活动肩部,但不宜活动范围过大,负重过大或过久。 11、健康宣教的内容:术后康复锻炼、义乳假体、乳房自检指导、术后化疗或放疗等。 12、术后康复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14、健康宣教之避孕,术后 5 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 二、选择题 ( C )1.乳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肺 B 肝 C 腋窝淋巴结 D 锁骨下淋巴结 ( C )2.乳癌的首发症状 A 乳头凹陷 B 橘皮样改变 C无痛性肿块 D 乳房弥漫性性增生 ( B )3.乳癌最常发生的部位 A乳头及乳晕处 B 外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 内上象限 ( D )4、乳癌病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 A 癌肿与皮肤粘连 B 肿瘤压迫 C 并发炎症 D 浸润Cooper韧带( A )5、早期发现乳癌最有效的方法 A 乳房钼靶X线 B B型超声检查 C 近红外线扫描 D MRI ( A )6、乳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A 乳房癌根治术 B 乳房癌改良根治术 C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根治术 D 扩大根治术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二)体征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1410846.html,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作者:白艳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2期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72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4.44%,高于参照组的66.67%(P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护理干预;患肢功能 DOI:10.14163/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1410846.html,ki.11-5547/r.2016.22.152 乳腺癌是常见且多发的女性恶性肿瘤,手术是该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1],在其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为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我院近一年的部分患者 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5.2±3.4)岁;其中左乳38例,右乳34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 1. 2 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行根治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治术后给予综合护理 干预,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后,会因身体缺陷、影响美观等因素出现较为严重 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自卑心理,对其术后恢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2, 3];护理人员要与其 主动沟通,对患者的消极心理进行安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消除或缓解其不良情绪。 1. 2. 2 饮食干预患者术后需禁食6 h, 6 h后可为患者准备半流质食物,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并保持营养均衡。日常不可吸烟饮酒,饮浓茶、咖啡等。 1. 2. 3 患肢护理患者在术后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感,使其活动受限,护理人员要对此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对患肢肿胀患者,不可强行抬高上肢,需对其情况加以关注,并给予适度的按摩,以缓解其疼痛及肿胀症状[4]。弹力绷带不可包扎过紧,避免压迫神经及血管。 1. 2. 4 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顺畅,引流受阻可降低其皮片或皮瓣的成活率[5]。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护引流管不受扭曲、曲折及牵拉,勤加检查

乳腺疾病的护理常规

乳腺疾病得护理常规 目得: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乳腺疾病自查技巧或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乳腺癌发生瀘,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图片、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 效果:人群认知程度由37增加到80。 关键词:乳腺自查技巧 乳腺癌就是女性常见得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得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已超过宫颈癌(40—60岁就是乳腺癌得最好发年龄),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得恶性肿瘤1。绝大部分乳腺疾病就是由病人自己发现得。定期得乳房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病变。故应指导妇女乳房自查技能,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改变与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与遗传、哺乳、生育、高脂肪饮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关。尤其就是有家族史、一侧患乳腺癌得病人、乳腺良性疾患或已婚未育者以及高脂肪饮食者。 自查技巧 一、自查时间:月经后7—10天 二、年龄: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增高有关。 三、乳房视诊: 1.体位: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如:两臂放松垂与身体两侧,双手撑腰,向前弯腰或双手高 举枕头于头后。 2.观察内容:①外形,比较双侧乳房大小、形状就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 ②乳头有无内陷及太高、偏移、糜烂,用拇指及四指轻轻挤压乳头有无溢液③乳房 皮肤:有无局部皮肤轻微下陷、红肿、静脉曲张、结节等。④两侧腋窝与锁骨上窝 有无肿胀与隆起。 四、乳房触诊: 1.体位与顺序:①坐位,左臂上举,手放在头顶上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按顺序以乳头为 中心,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乳头,同法检查对侧。②卧位,仰卧床上,手 指平压乳房,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查侧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 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检查对侧。 2.手法:手指手掌平置,轻施压力,滑动触诊。 3.触诊内容:①正常乳腺均匀一致得柔韧感与细颗粒感,月经期、哺乳期增大,结节样感 加重但均匀一致。②肿块:注意肿块得大小、硬度、边界、活动度,表面皮肤就是否 粗糙、皱缩、有无粘连。③局部腺体增厚:部位、范围、质地、有无触疼。④乳头: 挤压乳头有无疼痛、溢液、颜色变深等。⑤腋窝与锁骨上窝注意有无肿大得淋巴结。 五、疼痛: 约有1/3得病人有不同程度得疼痛,可偶发、阵发或者就是持续性,多为隐痛,钝痛,牵拉痛或者刺痛。 小结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观察患侧肢体是否水肿、腋窝淋巴肿大、溃烂及功能障碍情况。 2.观察放疗区皮肤破损情况及化疗反应。 3.观察患侧胸壁及健侧乳房是否触及肿块,肿块有无破损,若出现破溃需换药。 二、护理措施 1.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了解具体治疗计划,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自我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减轻焦虑恐惧心理。 2.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鱼、瘦肉、蛋、奶类,少量多餐。 3.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血性膀胱炎、心脏毒性、过敏反应等。 4.术后皮肤愈合不好积极进行相应治疗,放射野勿用肥皂擦洗,勿自行涂药及搔抓、摩擦刺激,穿棉质内衣,保持局部干燥。 5.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坚持患肢功能锻炼。 6.预防患侧上肢肿胀的护理: (1)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2)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

时用吊带托扶。 (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7.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放、化疗期间如白细胞<0.5×10/L,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予升白细胞治疗,预防感染。 (2)放疗者局部皮肤如出现瘙痒、干燥、色素沉着等,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完整,以防抓破,每周修剪指甲,皮肤出现脱皮请示医生是否暂停放疗,预防感染。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锻炼术侧上肢,如做康复操、肩关节旋转、梳头、手指爬墙等运动,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2.做好皮肤护理,特别是患侧腋窝处的皮肤。 3.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四、出院回访 1.患侧功能锻炼,是否达到完全恢复的状态。 2.患侧肢体是否有水肿的情况。 3.放射野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感染。 4.予饮食指导,服药指导,交代定期复查,进行自我乳房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5.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健康史,了解乳腺起病时间、肿块大小、腋 窝或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肿大。 2、了解乳腺 B 超、钼靶扫描等检查结果。 3、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状 况及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有无吸烟史。 【护理措施】 1、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和皮肤准备。 2、术后护理。 ( 1)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术后 6 小时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2)麻醉完全清醒后,可正常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利康复。 (3)切口护理:①观察切口渗血及愈合情况并记录手术部 位用胸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观察患侧尚志远端血液循环,及时调整绷带或胸带的松紧度;②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有

效的负压抽吸(压力保持在200mmHg);观察引流液塞、量并记录。术后2-3 根据引流情况改为引流袋引流;③皮瓣下 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遵医嘱停止引流。 (4)忌在患侧上肢测血压、采血、静脉或皮下注射,预防 患侧上肢肿胀。 (5)功能锻炼:术后 3 天内患侧上肢限制活动,避免外展 上臂;术后2-3 天开始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3-5 天开始活动肘部;术后 1 周可活动肩部、手指作爬墙运动,直 至患侧手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6)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操作中避免过度暴露手术部位,以保护患者隐私。 【健康指导】 1、术后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 2、术后 5 年内避免妊娠,以防乳腺癌复发。 3、放疗或化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定期复查肝功能、 血常规,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应暂停放疗或化疗。 4、指导术后患者乳腺自查 1 次 /月,健侧乳房每年体检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 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常见乳腺恶性肿瘤,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以40~60岁居多,但有年轻化趋势。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即切除患侧乳房组织及作腋下淋巴结的清扫,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与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相 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对上肢功能影响小、皮瓣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好等优点。而术后周密的 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严密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持续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等全麻后的不良反应,即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同时减轻胸带 加压包扎对胸廓的限制感,有利于深呼吸后有效咳嗽及减轻患侧胸壁切口张力,也有利于切口 引流,预防切口的感染和皮瓣坏死。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并给予叩背,指导其有效深呼吸及 咳嗽以促进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 心理护理乳腺癌切除术后,由于体形可能改变,病人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应详细介绍术后的综合治疗,对治疗的可靠性存在疑虑的患者,在日常工作中药多与之交谈,以随时掌握患 者的心态。 3. 病情观察及处理除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患侧上肢皮肤紫绀、皮温低、脉搏扪 不清,麻胀感时,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调松胸带,恢复正常血运。 术后五天内要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脉搏是否与对侧相同,有无呼吸困难,进 食易饱胀,上肢麻醉感,以便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恢复患侧上肢正常血运;如胸带松脱,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积液。 4. 引流管的护理给予妥善固定,保持负压状态,停止吸引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负压消失影响皮瓣对胸壁的粘贴。一般术后4~5天,如皮瓣紧贴胸壁就可拔除引流管,1周左 右如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除腋下引流管。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排除积血、 积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及伤口的愈合,所以,应保持引流的通畅,固定长度以不影响病人 翻身为宜,引流期间应加强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及伤口和引流液的颜色、量一般手术后 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100ml,以后渐减少,颜色由红色转为淡红色,最后为淡黄 色的澄清液。如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并且液体呈鲜红色时,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并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每24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次,并在无菌操作原则 下更换引流瓶一次。 5. 切口的护理术后切口应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皮瓣的存活,应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6. 饮食病人术后6h,无麻醉反应者可给予半流饮食逐渐至普食尤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的饮食。 7. 患侧手臂的护理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作同侧淋巴结的清扫,可能影响到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术后为避免引起患肢的水肿及造成上肢功能障碍,除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静脉输液,患侧上肢抵御感染的能力下降,所以应避免手臂皮肤受损如蚊虫叮咬、抓伤或切伤小心修剪 指甲避免损伤表皮,切勿撕拉指甲周围的“倒刺”。 8. 功能锻炼,还应加强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后指导患者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3-5天后可活动肘关节,7天后活动肩部,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梳理头发、洗脸等,10 天左右进行手指爬墙活动、画圈、手臂摇动运动、用患侧手梳头发或经头顶摸至对侧耳廓等。原则上是:上肢活动在七天以后,七天之内不上举,10天之内不外展上肢负重不宜过久。功

乳腺癌的手术护理

乳腺癌的手术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结果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护理围手术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困扰着很女性的乳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已占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62例,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62例,年龄28~73岁,平均48岁,平均住院时间21d。行乳腺癌根治术者21例,改良根治术32例。术后病理报告: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8例浸润型癌。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的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

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讲解术后有办法弥补乳房缺失,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安全。 2.2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B超、胸部CT、肿瘤指标、乳房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 手术前一天告诫病人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毕回病房后,嘱患者平卧6-8h,头偏向健侧,以免呕吐引起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持续吸入4L/min;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使膈肌下降,以利于呼吸、有效排痰及切口引流。患侧肢体抬高制动,若患肢有肿胀感,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应仔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术后6h开始按摩患侧手臂,以促进血运和淋巴回流。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2)介绍乳腺癌疾病术后较好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信心。 (3)介绍术后形体改变的弥补知识。 (4)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5)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6)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7)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使用。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超声、凝血常规等。 (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5)入手术室时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无误后,送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措施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受压;血浆引流管注意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有镇痛泵的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 5.基础护理:做好患者生活护理。 6.饮食护理:全麻清醒后6小时进普食。 7.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术后第1日起,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血浆引流管的护理 1.固定:告知患者血浆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和牵拉;若血浆管不慎脱出, 应立即通知医生,由医生重新安置。 2.通畅: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每日及时倾倒 引流液。 3.观察并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血 性液体,24小时量在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若单位时间内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加压包扎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有无皮下积血、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4.拔管: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连续3日)且创面与皮 肤紧贴,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给予抽出并局部加压包扎。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 (一)常见乳腺癌 1、乳房肿块 (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 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O 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O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 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 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O 3皮肤溃烂:癌肿 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O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 韧 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 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 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O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d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 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d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 、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 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 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 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 病程进展极为迅速, 对侧乳房常被侵及, 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 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发硬,边界较清。 病变继续发展, 乳头可出现内陷和破损。有时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 此类乳癌淋巴转移出现很晚,恶性程度低, 预后较好。 【评估要点】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O乳房外形:两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 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有无内陷,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d 2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之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2)全身:d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d2 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与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组织多,伤口创面大,胸部明显畸形影响妇女的外观形象。所以,有计划地做好心理、生理及康复功能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术后护理要点 (1)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做好记录。(2)随时检查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渗血情况。(3)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液循环运行情况,注意绷带加压包扎的松紧度。术后24h内每30min~1h监测一次,如发现有脉搏扪不清、皮温低、皮肤颜色暗红等,应考虑可能是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如发现有绷带松脱应重新包扎并保持患者舒适的功能位置。(4)保持伤口负压引流通畅,促使创面处积血积液迅速排出,使皮瓣及所植皮片紧贴于胸壁,有利于伤口愈合。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5)对行扩大性根治术者还应严密观察有无胸闷、气促等异常情况发生。 2心理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不同于其他癌症手术患者,术前对患者须做详细入院指导,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既要讲清病情,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轻患者麻醉清醒后的恐惧、绝望心理。心理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何帮助患者面对并接受现实,是使患者尽早摆脱恐惧、绝望心态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要在患者麻醉清醒时主动到床前关心患者、细心的照顾患者,通过亲切的语言、行为来表达对患者的极大同情、关怀和问候,使患者感到尤在家人面前,愿意与你倾诉衷肠,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者复杂痛苦的心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适时地向患者介绍有关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用实例引导患者去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便早日康复。乳房切除后待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戴假乳,它不仅能恢复良好体态,增强自信心,还可减轻因不相称体态导致的颈痛和肩背疼痛,保持平衡,纠正斜肩,预防颈椎倾斜。 3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实现品种多样化。禁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等高油腻肉食。注意摄取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促进伤口愈合。 4功能锻炼 为减少瘢痕挛缩影响患肢功能及日后生活质量,在无特殊情况下应鼓励患者早期锻炼。术后24h即可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两天后鼓励并协助患者做患肢屈肘运动。先由肘部开始逐渐发展至肩部,如鼓励自行进餐、梳理头发、洗脸等动作或患肢手掌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廓,每日2~3次,每次5~10min循序渐进;10天左右可开始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如手指爬墙运动,画圈等。初起用健侧手掌托住患侧肘部,缓缓托起直至肩平,15天后练习患侧手掌置于颈后,开始时低头位,逐渐抬头挺胸位。 5患侧手臂的护理 (1)保持患侧手臂血液循环通畅及淋巴回流通畅。在患侧肘部及躯干之间垫一软枕并抬高患肢,以减轻或预防上肢水肿发生。同时,要注意患者位置舒适。(2)避免在患肢手臂测血压、输液、注射及抽血。(3)嘱咐患者术后3周之内患侧不要承担1kg以上重物,伤口愈合后也应避免患侧肩部承负超过体重1/4的重物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11410846.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出院后勿长时间使用患侧手臂,如勾织衣物、写字等。同时嘱咐患者在做任何家务时,注意保护患肢,防止患肢皮肤破损感染。(5)嘱咐患者平时衣着宽松,不紧勒肩、臂及腕部,如患肢不戴手表、手链等饰物。 6化疗的护理 (1)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的作用、方法及预后的影响,使患者接受化疗。(2)向患者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疼痛 2. 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 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5. 患肢肿胀 6. 患肢活动受限 7. 自我形象紊乱的可能 一、疼痛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程度减轻 3. 护理措施: (1)术后48 小时内按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2)麻醉消退后予半卧位 4.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减轻 (2)是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1. 相关因素:与术后痰多、刀口疼痛或咳嗽无力有关 2. 预期目标: 病人咳嗽或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护理措施: (1)术后24 小时鼓励患者坐起活动 (2)协助病人扣背、咳痰、双手保护切口 (3)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有无胸闷、气短、必要时吸氧 (4)观察体温变化,测四次温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 次,湿化 呼吸道,促进排痰 4. 健康教育: (1)指导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指导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技巧 (3)讲解应用雾化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是否有效的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常(2)病人是否掌握了解健康教育内容

三、活动自己能力缺陷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后生活能够自理 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术后48 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保护患者 (3)根据病情做晨晚间护理 4.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生活是否自理 (2)病人是否掌握了健康教育内容 四、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区辅料清洁无渗出 3. 护理措施:

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

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提供个案护理管理,改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9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护理,乳腺专科护士建立个人档案,组织、协调团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伤口师、PICC专科护士对其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和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对病人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婚姻关系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病人进行个案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

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①成年女性;②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③居住地为武汉;④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 1.2方法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1、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坦诚地回答病人的疑问,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癌症并不就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许多癌症可以治愈,有的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生活;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告诉病人不良情绪对疾病及愈后的影响,给病人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另外还应适当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以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 2、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告诉患者手术并不就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的心情与患者心情就是一样的,医生会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尽力将其治愈,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3、消除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讲究谈话艺术性,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告诉患者,应用化疗药物会有些不舒服,但应用化疗药前,会应用预防性药物及措施,如果仍有不适,医护人员会想办法给予处理,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有必要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二、化疗护理: 1、医学资料准备化疗前,应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准备好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材料,充分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保护小静脉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无痛的注射技巧可减轻病人对化疗的恐惧。护理人员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丰富的业务知识,有计划地选用患侧肢体表浅静脉。因乳腺癌术后应避免患侧上肢静脉输液,故术后输液只能在健侧进行,为保护健侧静脉,化疗前辅助用药应选择健侧上肢浅静脉。 3、如果患者已安置有PICC,在输入液体前抽回血,观察管路就是否通畅,并再次告知PICC注意事项。

乳腺癌的放疗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放疗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的改变、乳头乳晕的改变及腋窝淋巴结的肿大。【放疗前护理】 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疗知识、副作用及需要配合的事项。 2、评估患者身体及营养状况,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贫血、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等,如白细胞低于4×109/L,血小板低于10×109/L应及时治疗,升高后再放疗。 3、如有伤口,照射前妥善处理。全身或局部有感染情况者,须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放疗。 【放疗期间护理】 1、照射野皮肤照射野皮肤的护理,照射前应向患者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的重要作用如选用全棉内衣,避免粗糙衣服摩擦;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同时注意保护周围皮肤,以防感染;照射区皮肤禁止剃毛发,宜用电剃须刀,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局部皮肤不要搔抓,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如已破溃可以停止放疗,局部敷以抗菌素药物,促使痊愈。 2、营养和饮食护理,在食品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饭前适当控制疼痛,进食环境清洁舒适,放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以增加尿量,减轻全身放疗反应。 3、定期检测血象、体温变化。每周检查血象1次,如果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有降低情况或出现血象骤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禁用易使白细胞下降的药物。体温超过38°C应暂停放疗,及时处理。 4、功能锻炼,观察患侧手臂的颜色、活动能力、有无淋巴细胞回流受阻性肿胀,放疗期间局部的皮肤会出现紧绷感,应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注意动作软柔,以防

【实用】-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和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有报道指出激素中雌酮(E 1 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生直接相关。 1.护理评估 1.1.术前评估: 1.1.1健康史:生育月经史,过去疾病史和家族史。 1.1.2身体状况:双侧乳房大小,包块大小、硬度、外形是否整齐,边界是否清晰,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有无腋窝或其它淋巴结肿大。 1.1.3辅助检查:乳腺超声、红外线、钼靶X线检查等。 1.1.4心理社会支持状况:疾病认识程度、心理承受程度、家属心理状态等。 1.2.术后评估: 1.2.1康复状况:术后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质、量;皮瓣和切口愈合情况等。 1.2.2肢体功能:患侧上肢有无水肿、血循环及功能状态,锻炼计划实施情况。 1.2.3心理和认知状况:病人及家属对有关乳房疾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出院前的心理状况。 1.2.4预后判断: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特殊检查、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乳腺癌的分期和预防。 2.主要护理问题 2.1恐惧/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乳房缺失后的忧虑有关。 2.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2.3.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有关。 2.4有自我形象紊乱的危险与乳房或邻近组织切除、瘢痕形成、乳房再造致双乳不对称有关。 2.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及乳腺癌预防的相关知识。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1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1/3和腋窝部。 3.1.2心理护理乳腺癌病人术前复杂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对手术的害怕、对预后的恐惧及对根治术后胸部形态改变的担忧,应多了解和关心病人,给予心理支持和疾病健康教育,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3饮食鼓励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术后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3.2术后护理 3.2.1体位病人术后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3.2.2饮食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等麻醉反应,可试饮少量温开水流质—半流质—普食过渡,保证有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利康复。 3.3伤口护理 3.3.1皮瓣: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手术部位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创面,松紧度适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脉搏不能扪及,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3.3.2引流管:乳房切除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以及时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护理时应注意:a.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固定于床旁,下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b.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每小时逆向挤捏引流管。c.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体约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d.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4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3.4.1患侧上肢肿胀:系患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或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回流障碍所致。 措施:a.术后忌经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等。b.指导病人自我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用垫枕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

【实用】-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男性罕见。20岁以后发病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50岁以后发病率曲线相对平坦。 【护理评估】 1. 病因评估评估患者的饮食结构、是否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以及人工哺乳情况,是否有乳腺良性疾病史等。 2. 症状评估评估患者有无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改变、局部乳房的外形有无改变。 3. 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4. 心理社会评估病程长、舒适度改变,易出现消极悲观、绝望的心理。 【护理问题】 1. 恐惧 2. 焦虑 3. 忧郁 4. 舒适的改变、手术侧肢体不适、水肿。 5. 康复知识的缺乏 6. 营养失调 【护理措施】 1. 放疗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放疗反应的恐惧,胸部形态及自理能力的改变后担心亲朋好友特别是配偶会嫌弃自己,甚至丧失生存的勇气护士应多了解和关心患者,告知患者可进行乳房重建或佩戴义乳,做好配偶的思想工作,鼓励其一起讨论形体的改变,增进相互了解,给予足够的关心、照顾和支持,使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1.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提倡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禁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以免造成雌激素水平增高,影响治疗效果。 1.3 患侧肢体护理静脉穿刺如输液需在健侧执行,因患侧的血液循环较

健侧差,避免造成患侧上肢肿胀,并鼓励患者坚持锻炼患侧上肢,如肩关节旋转、手指爬墙、梳头等。 1.4 皮肤护理乳腺癌术后皮肤愈合不良的进行相应治疗,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再行放疗。 2. 放疗期间护理 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讲解放疗知识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同时积极与家属联系,特别是其配偶的关心与鼓励尤其重要。 2.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提倡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3 皮肤护理放射野勿用肥皂擦洗,勿自行涂擦药物及搔抓、摩擦刺激,穿棉质内衣,保持局部通风透气,出汗时用棉质柔软的毛巾轻轻沾洗干净,及时更换衣服。 2.4 病情观察乳腺癌放疗易引起放射性干性及湿性皮炎,多在照射25GY 时腋窝出现脱毛、乳房褶皱;放疗后2~10周出现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应警惕放射性肺炎;另外注意有无心脏并发症、放射性神经臂丛炎、患肢淋巴回流是否改善等病情变化。 2.5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锻炼术侧上肢,以加快其功能恢复,如做康复操、肩关节旋转、梳头、手指爬墙等运动,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健康指导】 1. 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穿全棉内衣,免受理化因素刺激,照射野不宜进行热敷,按摩、理疗、针灸,避免刺激性软膏等外用。 2. 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3. 坚持患侧上肢锻炼,如上肢旋转、后伸、轻度扩胸运动等,每天1-3次,避免劳累,循序渐进。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 5. 根治术5年内避免妊娠。 【护理评价】 1. 患者疼痛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