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木育种学

林木育种学

林木育种学
林木育种学

林木育种学

1.林木育种:是运用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

理论及技术的科学。或是指以遗传进化理论为基础,以林木的遗传变异为对象,以提高经济及观赏性状为目标,定向改造,选育和繁殖林木良种的实践活动。

2.林木育种的实质:创造变异,选择变异,利用变异。

3.林木育种的任务:良种选育和良种繁育。

4.林木育种主要研究内容:(常规)1)育种资源的选择、收集、

研究和利用2)引种3)选种a杂交育种b良种繁育c遗传测定5.为什么当前林业生产重视林木育种工作,它的意义和作用何

在?答:首先看林木育种的特殊性:树木生长周期长,大多栽培环境为荒山荒地,仅仅依靠改善外部栽培条件是有限的,而且目前作物育种已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贡献,林木育种工作选取优良林木品种,林木优良品种的意义在于:1)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投入,充分满足社会需求A用材林育种:a针叶树种,如:火炬松,辐射松,欧洲云杉b阔叶树种,按树种新品种,如三倍体毛白杨B橡胶树种C杜仲育种a传统名贵中药材b温带胶原树种2)带动相关产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如新西兰的辐射松,三倍体毛白杨用于造纸业等3)改善生产方式:成熟期一致,集中采收,耐除草剂,抗病虫(减少损失及化学污染)株型一致4)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6.林木育种的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7.林木上主要的选种方式:种源选择和幼优树选择。

8.林木育种的发展动态和展望:a林木良种占据生产核心地位b育

种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市场及科技发展需要c重视基因资源收集、保护、评价及利用研究d重视育种应用基础及育种途径、方法研究e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国际共识f无性繁殖技术日渐成熟,无性系发展前景大。

9.当前林木育种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0.林木种内多层次的遗传变异表现为什么?a地理种源变异b同一

种源内林分间的变异c林分内个体间差异d个体内的变异11.林木基因资源的类别有?如何划分?a按地理来源划分:本地基

因资源和外地基因资源b按利用和改良程度分:野生基因资源和人工创育的基因资源。

12.引起基因资源流失的原因主要有:1)自然因素:如气候变迁、

火山爆发、洪水、森林灾害2)生物因素:动物、微生物以及植物间相互的影响,动物、昆虫危害,寄生性真菌、细菌致病3)人为因素:a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b品种改良或引种c商业的特殊需求。

13.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一)1)原境保存:不改变保护对象生

境的生存方式,主要有保护天然群体2)异境保存:改变保护对象生境的生存方式3)离体保存:用低温密封,超低温保存植物的种子、花粉、枝条、根、地下茎、组织和细胞(二)也可分为1)自然保存(原境保存)2)人工保存A人工种植保存

(原境和异境保存)B室内离体保存a种子的贮藏b花粉贮藏c 组织培养法。

14.基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包括哪些方面:1)研究:包括植物分类

学性状: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性,观察特性,观赏特性,经济性状(丰产、稳产、早实、品质、生育期),物候期,抗性,适应性。2)利用: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材料,可直接从中选出优良个体培育成新品种。

15.为什么说正确选择树种是遗传改良工作的第一步,引种和其它

选育措施如何结合?

16.林木引种:把树种放在它的自然分布以外的地区栽培的过程。

17.林木引种的意义:a丰富某些地区(引入地区)的种质资源b较

快地满足引种地区林业生产的需要c最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一种育种方法d扩大被引种树种的栽植范围e引入更好品种,是推进良种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改变引入地的产业与经济结构,提高引入地的经济结构,提高引入地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18.引种成功的标志:a适应当地的自然或栽培环境条件b不降低原

有经济价值或观赏品质c能够用固有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繁殖d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e对引种地不能构成生物入侵f形成了有性或无性品种。

19.引种的一般程序:1)选择引种材料2)材料的收集和登记编号

3)种苗检疫4)引种栽培实验。a适应性试验b品种对比和区

域化试验c确定利用的外来树种的推广地区以及栽培推广试验示范。

20.

21.引种的三个阶段:1)选择引种材料经济性状符合既定引种目标,

引入材料具备适应引入地生态条件的可能性:a确定分析影响引种植物适应性的主导生态因子b调查引入材料的分布范围,引入适宜种源c参考适应性相近似的植物的分布和表现d查阅引入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分布e借鉴前人引种实践的经验教训f重视抗性类型的引进。2)材料的收集和登记编号。实地调查收集,邮寄收集,名称、来源、材料、种类、数量、工作单位和人员、日期。

22.引种过程中应注意:a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b注意引种植物

的生物习性及特点c注意栽培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引种措施)d注意引种不当而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23.杂交育种:利用人工杂交的育种过程,通过杂交取得杂种,并

对杂种进行鉴定和选择,从而获得优良品种的过程。

24.优势育种:通过选择配合力良好,产生非加性效应大的亲本组

合进行杂交,从而获得杂合程度很高,表现出很强的优势的F1杂种,并将F1杂种直接用于生产。

25.杂交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较其它双亲优势的现象。

26.远缘杂交:植物种间、属间甚至科间有性杂交的统称。

27.近缘杂交:种内小种间、类型间、品种间个体的交配。

28.杂交育种的意义:1)是创造新物种、新品种的重要手段2)可

使植物向着人类需要的方向进化a可获得组合双亲优良性状个体的杂交(组合育种)b可获得杂种优势的杂交(优势育种)3)可加速植物的进化过程。

29.杂交亲本的选择原则:a根据亲和力选配,亲和力指交配后能产

生有生命力种子的能力b根据育种目的选择组合c双亲间优缺点能互补d生态特性相异并互补e根据亲本性状遗传力的大小选配f选优点多的种作母本。

30.林木杂交育种的花粉技术和杂交技术?

3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A正确选择亲本B改变授粉条件

或方式a混合花粉授粉b蒙导授粉c重复授粉d提前或延迟授粉C交换亲本尝试正反交D激素处理E改变亲本染色体倍数性——化学药剂处理F幼胚离体培养G柱头切割或截短花柱H

子房内授粉或试管授粉I父本柱头液处理G预先无性接近法K 中介亲本法L杂种回交法M细胞融合。

32.关于杂种优势的应用?

33.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

34.林木多倍体的特征:a巨大性b可孕性低c适应性强d有机合成

速率增加e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

35.林木多倍体的意义:a纸浆材等短周期森林工业用材新产品选育

b利用组织代谢产物的经济林木新品种选育c无核浆果类经济林木新品种选育d抗逆性生态防护型林木新品种选育。

36.树木染色体的加倍技术?

37.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1)目的基因的分离A目的基因分离与获

得方法a直接分离目的基因b酶促合成目的基因c化学合成目的基因B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a限制性内切酶b。DNA连接酶c.DNA聚合酶2)构建基因工程载体。理想的质粒体应具备的条件a在宿主细胞中能独立复制b.DNA分子中有一般不影响其复制的非必需区域,外源基因插入其中可以像载体正常组分一样进行复制和扩增c基因组中有1~2个筛造标记,为寄主细胞提供易于检测的特性d分子量小,可多次复制,易于操作3)目的基因转化a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法b.PEG转化法c电穿孔法d基因枪法e花粉管通道导入法4)转化细胞筛选与转基因植株鉴定a通过检测标记基因或报告基因b通过目的基因表达检测。

38.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问题:a转基因林木大量种植加速树种

遗传多样性丧失b持续强选择压导致有害生物的协同进化c转基因植株环境释放影响物种多样性。

39.生态安全性问题体现在那几方面

40.基因工程的应用:a抗虫基因工程b抗病基因工程c除草剂抗性

基因工程d抗盐基因工程e木素合成相关基因工程f生殖发育调控基因工程

41.了解目前林木基因工程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

42.无性繁殖:是指采集树木的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条

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也称营养繁殖。

43.采穗圃:是提供林木良种优质无性繁殖材料的圃地。

44.无性繁殖的优势:a综合利用加性与非加性遗传效应,遗传增益

高b性状整齐一致,利于集约栽培,实现丰产c选择当代,利用当代,显著缩短遗传改良周期d适合所有育种技术创育的变异体的良种繁育e同生物技术相结合,在林木遗传改良中潜力巨大f在基因保存、遗传和生理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价值。45.关于无性繁殖的方式:1)扦插繁殖2)嫁接A按材料来源:枝

接、芽接、针叶束嫁接B按取材时间:冬枝接、嫩枝接3)组培快繁4)人工种子

46.提高扦插生根的技术和决定嫁接成败的因素:a砧木与接穗的亲

和力b砧木与接穗的活力c嫁接方法的选择d嫁接季节e嫁接时的环境条件f嫁接技术g嫁接后的管理。

47.无性繁殖的品种退化:指原有的优良种性削弱的现象。表现出

树势衰退、提前开花结实、苗期斜向生长或无顶端优势、形态畸变、抗逆性变差等。

48.引起退化的原因:a成熟效应:是指无性繁殖材料发育阶段对无

性繁殖效果的滞后影响b位置效应:是指无性繁殖材料采集部位对无性繁殖效果的影响c病毒侵染

49.及其克服的措施有哪些

50.树木品种复壮的方法:a根茎萌芽法b反复修剪法c幼砧嫁接法

d连续扦插法e组织培养法

51.林木无性系选育:就是将选的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

形成无性系,在对这些无性系进行比较和鉴定,从中评选出优良无性系,最后推广用于生产的过程。

52.以及无性系造林方式的确定

53.遗传测定:通过对选育材料当代(无性系)以及通过各种交配

设计获得的子代植株田间对比试验分析所进行遗传评价过程。

是遗传改良的核心工作。

54.林木育种中常用的试验设计:a完全随机区组设计b平衡不完全

区组设计c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设计d巢(套)式设计e性状水平分析法。

55.子代测定:主要是用于评价一母本或父本形状遗传的程度,以

及一个亲本与其他系本交配所产生子代的遗传品种的优异程度。

56.配合力:亲本某一性状在不同交配后代中表现的相对差异,是

反映杂交组合中各性状配合能力的指标,是选择样本的依据。

57.一般配合力(G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一亲本与很多亲本

杂交后的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

58.特殊配合力:某两个亲本杂交后的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

以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

59.交配设计:根据遗传测定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条件,对亲本交配

组合的设计。

林木育种学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学名词解释 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良种选育和繁殖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2.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 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植物群体。 3.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4.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5.育种周期:在一个育种世代中补充群体、候选群体和育种群体的交替。 6.基本群体:从中进行选择用以建立育种群体的最初的基因型。 7.育种群体:严格地讲,育种群体是指向下一代传递基因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 8.增殖群体:对经过遗传改良的材料进行繁殖的群体。 9.生产群体:用于生产林产品的林分。 10.基因保存群体或基因资源群体:为了未来的育种而保持遗传变异的群体。 11.自然选择: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对生物进行的选择。 12.稳定性选择: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选择结果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变量减小或不 变。 13.定向性选择:利于性状表现型的某极端类型的选择, 结果导致群体遗传组成的定向变 化。 14.多向性选择: 对一性状的表现型作两个以上方向的选择, 属不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 15.人工选择:是指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人为制定的选择标准,有意识地改变生物群体中特 定遗传性状表现的活动。 16.选择育种:在林木改良中,按一定的标准和目标,挑选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那部分基因 型,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创造出优良类型或品种的育种方法。 17.个体选择:也称混合(大群)选择,即仅根据个体本身性状的表型所做的选择。 18.家系选择: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平均值决定个体的去留的选择方法。 19.家系内选择: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 均值的偏差来选择。 20.综合指数法:根据改良性状的遗传力和经济重要性,将各性状分别给予适当的加权,然 后综合成一个指数,按多个性状综合选择指数值的高低进行选择。 21.优树: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特别优良的林木个体。 22.候选树:用作评选优树的待选树木。 23.对照树:与优树位于同一林分,年龄、立地基本相同,作为优树评选时比较用的树木。 24.优树选择:根据选种目的在适宜的林分中按一定标准评选优树的过程。 25.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确认遗传品质卓越的优树。 26.林木遗传测定:通过对选育材料当代(无性系)以及通过各种交配设计获得的子代所进 行的田间对比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遗传评价的过程。它是遗传改良的核心工作。27.子代测定:主要是用于评价一母本或父本性状遗传的程度,以及一个亲本与其它亲本交 配所产生子代的遗传品质的优异程度。 28.配合力:亲本某一性状在不同交配后代中表现的相对差异。是反应杂交组合中各性状配 合能力的指标,是选择亲本的依据。 29.一般配合力(GCA):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距交配 群体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一般认为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亲本育种值的一半。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 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 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 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种源试验 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 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 7杂交 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8 无性繁殖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 9实生苗种子园 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 10遗传测定 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和去劣疏伐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单交;(2)A×C,A×D,B×E,B×F称为巢式交配设计;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 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 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 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 遗传测定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 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 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块。 8 抗性指标 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 12 0.8 13 3.5米 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5 三杂交 16 早 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18 遗传测定区 19 无性系测定 20 28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反复修剪法; 扦插或者嫁接法 组织培养法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 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 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林木育种学实习指导书

《林木育种学》 教学实习指导书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科研室 编写人:边黎明方扬辉 2012年4月

目录 一、实习目的 (3) 二、实习时间安排及组织形式 (3) 三、实习地点 (3) 四、实习内容 (3) 实习1 杉木种子园和基因库的调查和管理 (4) 实习2 2010年杉木基因库补充嫁接 (6) 实习3 杉木科研档案整理 (8) 实习4 2009杂交鹅掌楸子代测定林调查 (9) 实习5 1994年全国杉木无性品系区域试验林调查 (11) 五、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参考书籍 (13) 六、学生填写实习报告的要求 (14) 七、实习成绩评定办法 (15)

林木育种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周数: 1 学分: 1 一、实习目的 《林木育种学》教学实习旨在使同学深入理解课堂教学涉及的理论知识,感性地了解和掌握林木育种中常用的一些育种方法如优树选择、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杂交育种、子代测定、母树林疏伐改建以及无性系比较试验等所涉及的具体步骤与技术环节;使同学领会学以致用的含义;增强同学动手、独立思考、综合设计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同学对于林业生产单位状况及林业工作的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二、实习时间安排及组织形式 实习时间为一周5天。原则上每天完成一项,共完成五项内容,每天上午外业调查,下午内业整理。但也可视天气、工作量等情况作具体调整。 实习具体日期根据南京林业大学每学期的校历安排。由学院统一组织,以专业为单位集中进行。该项实习季节性较强,因此,应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及野外季节情况合理组织安排,一般以4月中下旬为佳。 三、实习地点 福建省洋口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四、实习内容 《林木育种学》教学实习根据实验课已安排的内容,尽可能避免重叠;强调综合性、更切合林业生产实际需要等要求,主要安排了如下实习内容: 1.杉木种子园和基因库的调查和管理; 2.2010年杉木基因库补充嫁接; 3.杉木科研档案整理; 4.2009年杂交鹅掌楸子代测定林调查; 5.1994年全国杉木无性品系区域试验林调查。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种源试验方法 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7 插条幼化的方法 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 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 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20分)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

林木抗性育种文献综述

林木抗性育种文献综述 学院:林学院 班级:林学10a班 姓名:舒德远 指导老师:赵杨副教授

目录 1 前言 (1) 2 抗非生物胁迫 (1) 2.1 抗寒性 (1) 2.2 抗旱性 (3) 2.3 抗盐碱性 (4) 3 抗生物胁迫 (5) 3.1 抗病性 (6) 3.2 抗虫性 (7) 4 总结 (8) 5 参考文献 (10)

1 前言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温和,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多样性,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抗性林木品种。很多树种不仅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作为防风固沙, 荒山、荒坡绿化, 造纸用材等被广泛栽植。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 很多树种形成了多种适应环境, 抵抗逆境的特性, 其抗逆性及生态适应性机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广泛研究。[1] 2 抗非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出现频率,会对树木造成不同的影响。胁迫可以引起树木的一系列反应,从调节基因表达、细胞代谢到生长表现。大量专家和学者在林木抗非生物胁迫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林木在遭受逆境胁迫时, 细胞内会产生大量活性氧, 细胞内的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会受到破坏, 导致活性氧和自由基 在细胞内的积累, 加速了膜质过氧化和膜蛋白间的聚合, 从而损伤膜系统。[2] 2.1 抗寒性 植物的抗寒性(plant for cold resistance)是指植物在长期对低温环境的适应中,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获得的一种抗寒能力,是由多种微效的特异的抗寒基因调控的,包括抗冷性和抗冻性。严学东,庄南生[3]根据植物生物膜的膜脂相变温度可将植物划分为

完全不抗寒植物、低度抗寒植物、中等抗寒植物、高度抗寒植物、非常抗寒植物等五类。并且总结到目前虽然在抗寒生理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通过分子技术克隆了一些植物抗寒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部分植物的抗寒性有所提高。但对于植物的低温反应和抗寒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如冷信号是如何传递的,各种抗寒基因又是如何发挥抗寒活性的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马凤翔,陈晓阳[4]于2011年从物理学的角度介绍了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林木抗寒性研究中的应用。从物理学的视野得出利用电阻抗法可以研究植物的抗逆性且比其他方法更为直接和灵敏,拓宽了林木抗寒性育种的渠道。何小勇、柳新红等[5]以5 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 CTR) 和疏松度( SR) 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 CTR 值越大、SR 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为林木抗寒性育种在种源选择上提供参考。胡建芳、陈建中等[6]在综述国内外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和方法的基础上,阐述杨树抗寒性研究的最新动态,认为通过对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及保护酶系统、水分参数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能够对植物的抗寒性做出科学的判断,为林木抗寒性育种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资源 2、育种资源 3、生物多样性 4、引种 5、驯化 6、种源 7、种源试验 8、种源选择 9、种子区 10、种子区区划 11、优树 12、杂种优势 13、无性繁殖 14、无性系选育 15、采穗圃 16、种子园 17、实生种子园 18、遗传测定 19、一般配合力 20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 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 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 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 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林木育种学 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和多世代育种 第一节林木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林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 一、育种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林业生产的联系 根据育种目标、树种特性、资源状况、育种进展,综合地、巧妙地运用这些环节,使林木育种工作,既能为当前生产提供经过不同程度改良的种苗,又能不断满足林木长远改良工作的需要。 二、育种的一般程序 林木育种过程实际上是使遗传基础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第二步,对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杂交,进行基因重组,是遗传基础变宽的过程。 1 / 4

选择和经过重组的繁殖材料通过遗传测定进行再选择,又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如此反复循环,使需要的遗传基因频率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 育种的各个阶段经过选择和遗传测定的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园或采穗圃大量繁殖,用于造林生产。 四、制定育种策略的原则 1.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又能符合长远遗传改良的要求。 2.育种途径和方法既要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点,又要考虑该树种遗传改良的社会经济条件。 3.合理地运用育种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4.具备灵活应变和适应的能力,要保持种内遗传多样性。 5.各项试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 第二节多世代育种 一、多世代改良程序 1.区别对待选择测定用繁殖材料和生产性种子园繁殖材料。 在测定繁殖材料中允许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存在,但为防止生产用种子中存在亲缘关系,不允许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进人生产性种子园。 2.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 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 3.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 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4.缩短育种周期,增加选育世代 二、保持基因多样性及延缓近交发展的技术 2 / 4

生漆研究现状

经济林——漆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漆树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经济、速生和水土保持树种,从漆树韧皮部采割的生漆,是一种珍贵的生态材料。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经济林木的开发、利用不断广泛和深入,工业原料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篇主要依据国内生漆资源的分布,概述了漆树资源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旨在说明生漆在目前工业原料开发中的地位以及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生漆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漆树的植物学特性及其在我国分布情况。 (一)、生物学特性 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为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树的汁液,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即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如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 漆树属漆树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有乳汁。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漆业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漆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灰岩、板岩、砂岩及千枚岩上发育的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上均可生长;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而对土壤物理性质要求较高。喜光照,忌风,宜于背风向阳山地。 (二)、我国漆树资源状况 漆树主要分布于亚洲温暖湿润地区,漆树在我国分布地域辽阔。 东经97°~126°,北纬19°~42°之间的广大区域都有生长。分布遍及13个省、600多个县,陕西、贵州、湖北、四川、云南、甘肃等省漆树资源最多,产量最大。陕西秦巴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年生产量约1000吨左右,在该区域内漆树的

林木育种学必考

交配设计:根据遗传测定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条件,对亲本交配组合或制种所作的安排。 1、交配设计的分类与评价 (1)不完全谱系设计:只知一个亲本的交配设计。通常是只知母本、不知父本。 ①自由授粉交配设计(重点):直接从选择的优树上,或从种子园的嫁接植株上采收自由授粉种子,按无性系或单株进行性状测定。 ——最简单、最容易、最便宜的获得子代群体的方法; 可用于子代测定,能估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能估算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不能估算非遗传方差(父本未知)和特殊配合力; 不能用于高世代育种。 ②多系混合花粉交配设计(重点):用多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父本花粉混合后对待测母本 进行授粉的交配设计方法。 ——可以估算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力、母本育种值,不能估算非加性遗传方差和特殊配合力; 可能导致育种值估计偏差;不单独用于高世代育种。 (2)完全谱系设计:子代的双亲都已知的交配设计。 ①单交:指在一个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 父本,不再参与第二次交配。 ——可通过最少的交配组合产生最多数目的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家系,最适用于高世代育种产生育种群体; 维持较大的有效群体大小; 不能估算一般配合力,能估算特殊配合力。 ②巢式(套式)交配设计:即将亲本分为父本组和母本组,每一组父本与另一组不同母 本之间进行交配。 ——可估算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 缺点:只能估算性别组较小的亲本(一般是父本组)的一般配合力,较难用于高世代育种。 ③测交系设计(又称析因交配设计):指人为利用测交系按所有可能的组合与另一个性 别组的待测亲本交配。(测交系是指用来与待测亲本交配的少数亲本或无性系,一般作父本,亦可作母本。) ——能估算方差组分、遗传力、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缺点:得到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数等于测交系的数目,不利于高世代育种。 ④不连续的析因交配设计:将亲本分成几组,在每组内采用析因交配设计。 ——能增加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数目,但由于每一组中的个体是同不同的亲本交配,子代测定的效果不如测交系设计; 一般配合力估算有偏差。每一组中的亲本数目越多,这个问题越不严重。 ⑤双列交配设计:包括一组亲本间所有可能杂交组合的交配设计。 ——四种形式:包括正交、反交和自交;包括自交和正交(或反交);包括正交和反交,不含自交;包括正交(或反交),不包括自交。 ⑥完全双列交配设计: ——包括所有有可能的交配组合:正交、反交、自交; 有n个个体,则有n2个交配组合; 能估算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方差组分,产生最大数目的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 理论上最理想,缺点是交配组合数太多,工作量太大。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遗传改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之目的,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它与林木育种学的 涵义相近。 3.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 育的林木群体。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一致的、人工选育、群体。 3.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二、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引种:种及品种层面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用,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用,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工程等。 4.林木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5.林木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木材材性育种,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木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 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大,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大。 2.树木属多年生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用,因而可开展后向选择(backward selection), 提高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广,变异丰富,自然界尚存在着大量未被发现和利用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力大,见效快。 4.多数树种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用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式。 5.不少树种能无性繁殖,可进行无性系选育,有性与无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木育种方式。 6.多数树种生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系列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题:从树木育种特点进行分析某个树种? 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木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高的繁殖材料。 3、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第一章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引种驯化 1、乡土树种:当一个树种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2、外来树种:当一个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称该树种为栽培的外来树种。 3、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培称为引种。 4、驯化:外来树种通过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或者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称为 驯化。 5、遗传资源,也称为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对 于栽培植物又常称为种质资源。 6、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往往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调 查、收集的资源。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 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总称。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8、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非生命因子(光、空气、水、土壤等) 所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9、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10、基因库是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和。

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1 一、培养目标 林木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林木遗传育种专业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精神和为科学研究无私奉献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 掌握系统而坚实的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了解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科技成就;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创新和探索;能熟练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健康要求 具有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符合本专业对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本学科设立林业生物技术、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森林遗传学3个研究方向。 1.林业生物技术 研究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林木、观赏植物及特色经济树种进行遗传改良或对其良种进行高效繁育。 2.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研究林木、观赏植物及特色经济树种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描述、评价、保存、利用以及林木新种质的创造和利用;研究其遗传改良策略和程序,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包括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育种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林木、观赏植物及特色经济树种良种繁育的途径和方法。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1.什么叫林木良种? 2.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用良种? 3.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 4.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 5.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 6.什么叫林木育种学? 7.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 8.什么叫遗传? 9.什么叫变异?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1.“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2.什么叫染色体? 13.什么叫染色体组? 14.什么叫遗传密码? 15.解释基因工程的概念。 16.解释中心法则的概念。 17.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 18.扼要说明基因的概念。 19.遗传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20.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21.细胞分裂有哪三种方式? 22.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3.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4.DNA与RNA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25.DNA是如何复制的? 26.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27.什么叫性状? 28.什么叫显性? 29.什么叫隐性? 30.解释性状分离。 31.什么叫纯合体? 32.什么叫杂合体? 33.什么是基因型? 34.什么是表现型? 35.什么叫细胞质遗传? 36.什么叫性别决定? 37.什么叫伴性遗传? 38.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F1性状表现一致,F2不一致? 39.什么是分离规律? 40.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1.什么是独立分配规律? 42.独立分配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3.什么是连锁遗传? 44.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现象? 45.已知某一树种的果形圆对长是显性,那么表现型是圆果,如何鉴定它是纯种或杂种? 46.一种植物的花色紫对白是显性,现在一株紫花植株与另一株紫花植株杂交,出现了白花 植株,这是什么原因?它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 47.简述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48.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49.什么叫母系遗传? 50.什么是单倍体? 51.什么是多倍体? 52.染色体变异分哪两类? 53.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可分为哪两类? 54.什么叫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5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哪几类? 56.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和易位两种类型有何不同? 57.什么叫基因突变? 58.基因突变的特征是怎样的? 59.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 60.什么是人工诱变? 61.人工诱变和育种有什么关系? 62.什么是数量性状? 63.数量性状的特征是什么? 64.多基因假说是如何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 65.什么是超亲遗传? 66.为什么会出现超亲遗传? 67.什么是杂种优势? 68.如何利用树木的杂种优势? 69.什么是遗传力? 70.什么是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71.林木育种上如何应用遗传力? 72.什么是孟德尔群体? 73.简述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74.什么是基因型频率? 75.什么是基因频率? 76.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是什么? 77.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8.遗传平衡定律对林木育种工作有何启示? 79.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遗传平衡? 80.物种的概念是什么? 81.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82.什么叫自然选择? 83.什么叫人工选择? 84.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何区别物种是? 85.生物进化的含义是什么?

林木育种课程习题

《林木育种学》习题 1.林木育种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为什么当前林业生产重视林木育种工作,它的意义和作用何在? 2.与农作物育种相比,林木育种工作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请逐点分析,并考虑如何全面认识和利用这些特点? 3.试述林木育种当前首先应抓常规育种的理由。 4.当前林木育种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为什么? 5.试述林木育种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6.简述生物进化的因素和趋势 7.种内是如何细分的,种内存在哪些层次的变异,如何利用这些变异? 8.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9.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区别和联系? 10.遗传力的意义,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的区别,如何应用? 11.影响遗传增益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增益? 12.选择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各种选择方法的适用条件? 13.育种方法为什么与树种的繁殖方法有关,阐明其理由? 14.遗传资源、育种资源在概念上有何区别? 15.从自然保护和育种需要出发,阐明遗传资源和育种资源的重要性。 16.林木育种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与作物资源相比,在资源保存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其理由是什么? 17.试述育种资源的遗传变异层次和选择利用方式间的关系。 18.怎样搜集、保存遗传(育种)资源,如何妥善处理适应性状和经济性状,如何对待边缘产地和中心产地? 19.如何正确评价和利用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 20.为什么说正确选择树种是遗传改良的第一步,引种与其他选育措施如何结合。 21.在选择外来树种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22.从生态因素考虑,南树北移,北树南移会产生哪些问题,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23.为什么引种工作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原则? 24.试述种源试验的意义和对生产的作用。 25.简述地理变异的一般趋势,并结合从遗传与进化有关理论加以解释。 26.种子区区划的意义是什么?应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27.简述地理变异模式,影响因素和利用形式。 28.根据一个树种的种源试验数据,如何判断该树种的地理变异模式以及影响地理变异的

林本12(2)班林木育种学作业

北京林业大学继教院广西分院 林学本科11(2)班、12(2)班《林木育种学》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1、林木育种的六大基本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林木育种学?林木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林木育种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第二章林木育种资源 1 、林木育种资源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林木遗传资源变异有哪几个层次?这些层次各对应林木育种中的那种选择方法? 第三章林木引种 1、什么是引种和驯化,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2、与其他育种形式比较,引种的优点是什么? 3 、引种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4、选择外来树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如何判断一个树种的引种是否成功? 第四章种源选择 1 、什么是种源、产地,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种源试验、种源选择、地理小种? 3、树木种内变异主要存在于哪些层次上? 4 、树木种内地理种源渐变的规律是什么?在华南地区,分布于低纬度的种源与分布在高纬度的种源相比有哪些特点? 5 、影响树木种内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如何? 6、种源试验有哪些步骤? 第五章优树选择

1、什么是候选树、优树、精选树、对比树? 2、什么是家系、全同胞家系、半同胞家系? 3 、什么是无性系、无性系原株、无性系分株? 4、家系与无性系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或者列表说明人工选择的三种方法(稳定性选择、定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的区别。 6、为什么在同龄林和异龄林中选择优树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两种林分中选优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六章遗传力、遗传增益和选择方式 1 、什么是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的区别是什么? 2 、为什么遗传力的理论值大于等于零而小于等于1? 3 、估算树木群体的遗传力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6 估算树木的遗传力,常用树木的哪些群体进行估算? 第七章杂交育种 1、解释下列名词 杂交杂种近缘杂交远缘杂交杂种优势杂交方式 2、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3、花粉技术中包括哪些内容? 4、树木人工杂交有哪几种方式?树上杂交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第八章无性繁殖 1、什么是无性繁殖,常用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几种? 2 、与树木的有性繁殖比较,无性繁殖的特点(优点与缺点)是什么? 3 、无性繁殖在林木育种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用途? 4、比较采穗圃和种子园的异同。 9 什么是采穗圃?采穗圃有哪些优点? 10 与实生苗造林比较,无性系造林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不同无性系在林分中应

林木遗传育种(课件)

林木遗传育种学 一、林木育种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概念 林木育种(forest tree breeding)是以遗传进化. 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1、优良品种的选育 选种:利用种内存在的丰富变异,在种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种源选择(群体选择) 林分选择(群体选择) 优树选择(个体选择) 引种: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本地没有的树种。 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培育新品种。 多倍体育种:毛白杨三倍体、刺槐四倍体、欧洲白桦三倍体等诱变育种:(辐射育种、突变体筛选等); 生物技术育种:(花药(花粉)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基因工程等)。 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基因工程育种 2、优良品种的繁育 种子园:是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营建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 采穗圃:是由优树无性系营建的,用以生产优质种条(插穗和接穗)的繁殖圃。 3. 遗传测定 (二)林木育种工作的特点 1. 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 (1) 早期预测 早――晚期生长相关分析 形态――生长的早期鉴定 生理――生长的早期鉴定法 (2) 促进提早开花结实 (3) 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 高的繁殖材料。 3、树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 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二、林木遗传育种的回顾 林木引种可追溯到2000年前,大规模的引种工作是从19世纪 50年代由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半球国家引种松树开始的。杨树、桉树、云杉、花旗松及落叶松等树种都已远远超越了各自的自然分布区,已成为国际性的重要造林树种。 种源试验是开展最早的林木遗传育种活动。 法国学者De V ilmorin于1823~1882年首先进行了欧洲赤松种源试验,随后法国、俄国、奥地利、瑞士等林学家对落叶松、云杉、松、橡等树种作了种源试验,证实了种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开展了许多树种的种源试验。经几十年努力,国外主要造林树种都已开展了种源试验。 种源试验虽由来己久,但迄今仍是树种改良的基本方法。 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工作活跃的中心。 德国植物学教授Klotzch 于1845年最早进行了欧洲赤松和欧洲黑松间的杂交。 20世纪30年代后,掀起过杂交育种高潮,美国、意大利、德国、丹麦、日本等对杨树、落叶松、松树、板栗榆树等作了大量杂交。取得成效最大的是杨属树种,其中意大利的成就尤为显著。 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近几十年来得到了林业界的重视。 除杨、柳、桉等阔叶树种外,近20年来营养繁殖在辐射松、柳杉、欧洲云杉等针叶树种中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达到了规模化扦插苗造林的要求。 种子园:20世纪30年代,丹麦林学家C. Larsen把选择出来的落叶松、欧洲白蜡等优树通过嫁接生产种子。随后,瑞典、美国等一些林学家完善并发展了这一技术,成为今天的种子园。 到50年代种子园逐步为世界各国认可,并普遍采用。 约50个国家建立了种子园,建园树种约有90个,多为针叶树种。美国、瑞典、芬兰、日本等国家主要树种的造林用中已全部或部分由种子园提供。 已由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种子园、1.5代和第2代种子园,现在已有第三代种子园的报道。 育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赋予了林木遗传育种新的内容。对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保护,适应性状的研究加强。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于1963年成立植物资源考察专家小组,组织并制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交换条例。 1968年成立森林遗传资源专家小组。 生物技术育种从70年代发展起来的,进展很快。 组织和器官培养于80年代取得的成绩大,几乎所有树种都能获得完整植株。但迄今通过组织培养能达到实用目的的树种仍仅局限于桉、杨等少数树种。 花旗松胚种生产过程 冷冻保存 ~有胚种子~ 胚培养 ~扩大繁殖 ~播胚种~苗木生产 ~胚苗造林

森林培育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森林培育》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定位 《森林培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林业专业通修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林业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森林培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营林生产的一般技术,为学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森林培育》是研究森林良种选育、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造和森林抚育采伐及各林种造林调查规划设计全过程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科学。 二、课程设计理念 《森林培育》是由原《造林学》、《经营学》、《育种学》三门教材,有机整合综合化教材,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训练为主体”的职教理念,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森林培育的全过程为主线,充分反映林业生产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教材理论部分以够用为原则,压缩基础理论课时比重,提高实践课时比重,同时加大实验、实训指导的力度,增加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补现代林业知识,缩短教材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 四、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设置。总课时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堂实验18课时,教学实习30课时,机动2课时),

五、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中教材内容上,本课程内容包括林木遗传改良,林木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造和森林抚育采伐等五部分组成,既有原《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经营学》三门课程组成《森林培育学》,它不是简单组合,而是一门综合化课程,它紧紧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来取舍每个知识点,如林木育种学中遗传部分,表型测定等过深内容被删除,原林木育种学与原造林学中林木良种生产基地重复部分合并,增补封山育林、工程造林等内容,课程各章节内容,充分反映林业生产技术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弱化了知识的系统性而强调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 该课程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教学转化为现代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教学、项目研发与技术服务、网络教学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水平。作业形式多样,包括课后理论作业、课堂讨论作业、调查报告、课程设计、实践操作技能作业等。考试评价由单一的闭卷考试转为闭卷与有限开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课程设计作业与考试相结合等形式;考试成绩由作业成绩、平时测验考试成绩、实验实训实习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等按一定的权数综合计算而成,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表现。 《森林培育》课程对教学设施及环境的要求是要配备多媒体教室、实训林场及相关的测量仪器,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