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木育种学复习

林木育种学复习

林木育种学复习
林木育种学复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遗传改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之目的,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它与

林木育种学的涵义相近。

3.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

定,由人工选育的林木群体。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一致的、人工选

育、群体。

3.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二、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引种:种及品种层面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用,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用,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工程等。

4.林木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5.林木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木材材性育种,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木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

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大,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大。

2.树木属多年生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用,因而可开展后向选择

(backward selection),提高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广,变异丰富,自然界尚存在着大量未被发现和利用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力大,见效快。

4.多数树种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用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式。

5.不少树种能无性繁殖,可进行无性系选育,有性与无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木育种方式。

6.多数树种生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系列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题:从树木育种特点进行分析某个树种?

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木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高的繁殖材料。

3、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第一章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引种驯化

1、乡土树种:当一个树种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2、外来树种:当一个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称该树种为栽培的外来树种。

3、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培称为引种。

4、驯化:外来树种通过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或者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

栽培的过程称为驯化。

5、遗传资源,也称为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

异的总和。对于栽培植物又常称为种质资源。

6、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往往是根据

品种选育目标调查、收集的资源。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总称。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8、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非生命因子(光、空

气、水、土壤等)所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9、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10、基因库是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和。

11、遗传多样性通常是指物种内不同群体(又称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内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状况。遗传多样性是由基因组控制的,在众多基因的协调作用下,生物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代谢特性。

12、遗传流失:因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减少现象。

二、遗传(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理解)

1、农作物和果树栽培育种的历史证明,现有的品种都起源于野生植物。即遗传资源是创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

2、在集约经营和选育过程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经济性状上,从而使群体或个体的遗传基础变窄。

3、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工艺过程的改革、市场的变化,对林木新品种的要求也会发生改变。

4、现今复杂而丰富的物种和遗传资源是生物经历6亿多年自然演化中形成的,是生物适应繁杂、变

化自然环境条件结果,是进化的结果。

5、抢救濒临毁灭的树种,已迫在眉睫。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15-20)

方式:1、原地保存, 以自然保护区保存为主。

2、异地保存,如种源试验林、种子园、收集圃、无性系和子代测定林、树木园等都属异地保

存,这些是应用较广的保存方式。

3、室内(设备)保存:用低温密封保存种子、花粉以及离体材料(植物组织与器官)。

保存策略:主要采用原地保存的理由如下:

1.种质资源是在一定生态系统和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相互

依存的整体,原地保存能不断发掘遗传变异,适应未来变化,离开了长期适应的系统,有时甚至难于存活;

2.非原地保存改变了原有的群体结构和交配系统,难于保存原有的基因组成;

3.随市场需要的改变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变迁,收集保存什么样本很难预测,收集、评价样本的标准更难掌握;

4.森林植物分布区多较广,原产地立地条件多样,生命周期长,异地保存在样本收集、栽植、保存

技术等方面有诸多因素难掌握;

5.低温贮存种子和花粉能延长贮存时间,但保存的材料仍需不断更新,维持,且运行设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四、引种前需考虑的因素

1.外来树种在原产地的表现

2.原产地与引入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的相似程度

3.树种历史生态条件分析

4.树种的适应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

5个层次的变异:

A、种源(地理)变异

B、立地变异

C、林分变异

D、个体变异

E、个体内的变异

问题:从林木变异的5个层次分析为什么引种前考虑种质变异。。。

八、引种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引种结合良种选育

(1)要重视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择;

(2)结合杂交育种,开展引种工作;

(3)有条件的可与分子育种相结合。

2、引种时注意引进配套技术

3、加强对引种成功树种的繁育

4、注重外来树种基因资源保存

5、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6、引种程序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

九、引种成功的标准

1、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外来树种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并无严重的病虫害。

2、能生产上适用的繁殖方式,并能保持其优良性状。

3、保持其原有经济性状。

4、无不良生态后果。外来树种引入后,不会占据生境,排除乡土树种,并失去人为控制。

第二章选择育种原理与方法

1.种源: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原产地。

2产地:一批种子或苗木等繁殖材料的生产地点(区)。

3种源试验:将不同种源的种植材料,在一定区域内按田间试验要求进行对比试验的过程。

4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用种地区选择优良种源的过程。

5个体选择:即选择优良个体的过程。它分混合选择与基因型选择二种类型。

6芽变选择: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利用芽变,从中选择出优良品种的过程即为芽变选种。

7选择差:入选树木平均值与林分平均值有一个差值(S)。即:S=X s-Xp

8选择响应:入选全个体的子代均值(Xo)与同年龄亲本林分均值(Xp)的差值(R)。即:R=Xo -X p

9遗传增益(G) :选择响应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值。G=R/X×100%

10选择强度(i) :选择差除以亲本群体的标准差(σP)所得的值。即标准化的选择差。i=S/σP

11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从混合群体中选择符合需要的个体,或类型的选择,是人类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12混合选择: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按表现型挑选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一批个体,且对选择出来的个体不分单株,混合采集种子或穗条,混合繁殖和造林。

混合选择只依据表现型,不作遗传测定的选择,属表型选择。

13单株选择:是谱系清楚的选择,是根据入选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良个体,分别采种或采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

因单株选择的谱系清楚,可通过子代测定的结果对亲本进行的再选择,即可以进行所谓的后向选择。

单株选择是根据遗传测定林中子代或无性系的表现进行的选择,属遗传型选择。

14家系:亲本通过有性繁殖所得到的全部子代连同亲本统称为家系。

15半同胞家系:指仅具有一个共同亲本的家系子代总称。

16全同胞家系:指具有共同双亲的家系子代总称。

17无性系:由同一植株通过营养繁殖所产生的群体,称为一个无性系。对繁殖成无性系的最初植株,称为无性系原株,无性繁殖出来的植株称为无性系分株。

18家系选择:把家系作为一个单位,依据按家系平均值大小进行的选择。

19家系内选择: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大小选择个体。

20配合选择: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过程。

21前向选择:从子代测定林中挑选优良家系内的优良个体作为下一代选育的亲本,这种选择方法称为前向选择。

22无性系选择: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评选出优良无性系的过程。无性系选择充分利用了植株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无性系选择增益大,方法简单。

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和配合选择以及无性系选择都属单株选择。

23连续选择法:先对一个最重要的性状进行选择,直到达到育种目标,再开始第二个性状的选择。24独立淘汰法:对每个选择性状规定一个最低标准,如果候选个体各性状都符合标准,就可入选,否则不能入选。

25选择指数法:一种综合选择的指标。即把选择的每个性状都按其相对经济重要性和不同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通过多元统计方法进行适当加权,形成线性关系组合。

26综合评分法:是针对多性状选择时采用的。可以按不同性状的重要性给一定的分数,最后按分数进行选择。

27育种目标:为改良现有品种或创造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与指标。

28抗逆性:包括抗虫性、抗病性以及抗污染能力等

29适应性:指适应于特定环境的能力

30生长性状:主要指植株的生长量。

31其它性状:如种实性状等

32林木遗传改良的基本程序是:通过种源试验,选择优良种源,再从优良种源中选择优良林分,从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通过子代测定,选择优良家系及其优良单株,进行杂交,对子代再作选择,如此连续进行多代的选择育种,使改良增益一代高于一代。

二、问题:为什么说选择是品种改良的中心?

分析:1、植物变异的层次分析和观赏植物品种改良的现状

2、引种与驯化

3、选择育种

4、杂交育种

5、诱变育种与辐射育种

6、倍数性育种(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

7、生物技术育种(分子育种)

不同育种方法同选择的关系?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R=Sh2=iph2 (s为选择差,i为选择强度,P为标准差)

1、被选性状的遗传力

遗传力是性状的遗传传递能力,但它的估值受环境影响,因此,选择需要在一致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

2、被选群体的大小与变异程度(幅度)

3、选择率的大小

4、选择的方法---采用多性状选择不是单性状独立选择。

第三章种源试验与优树选择

一、基本概念

1 .种源

2. 地理种源

3. 产地

4. 种源选择

5. 种源试验

6. 地理变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基因交流的限制,群体间在各性状上发生了遗传分化的现象。

7. 地理小种:因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基因交流的限制,发生了遗传变异的群体。

8. 渐变群:种内的变异随着地理经、纬度的改变而逐渐成梯度变异的群体。

9. 生态型:指因特定环境的选择而形成的在某些性状上具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同一植

物种内的不同类群(Turesson的定义)。

10.种子区划:对某个树种各地所产种子的供应范围,根据生态条件、地理变异以及行政区界等进行的区划。

11. 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木中,生长、干形、材性、抗逆性等性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12. 精选树:指经子代测定,证明具有遗传上优良的优树。

三、种源试验的目的

1、研究林木种群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阐明种群的变异模式和重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2、确定原产地(种源)或产地在一定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力,为造林区选择高产、优质、稳定的种源;

也为种子调拨区的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3、为林木基因资源的挖掘、保存,建立育种群体和种源种子园以及进一步的育种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种源试验的3个目的也是种源试验的研究内容与达到的目标。

二、地理变异的一般规律(趋势)

1.北-南或冷-暖变异趋势

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与北方种源相比,一般生长较快,春季发叶和抽梢条较晚,受晚霜危害较轻,秋季落叶较晚,结束生长较迟,对冬季极端低温的抗性较差。

2.旱-湿变异趋势

湿润地区种源与干旱地区相比,一般具有生长快、种子小、根系浅、枝叶绿的特征。

3.海拔高-低的变异趋势

一般低海拔生长高于高海拔种源,同一地区或同一山多数种源差异小。

4.随机的地理变异

三、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

树种分布区的大小与分布区的形状

长形一圆形分布于之差异

2. 树种自然分布区内的环境因素多样性

3. 树种分布区的不连续性

如呈岛状分布的黄山松

4. 未知因素

(选优林分的条件:)

1.林分的起源:以实生林分最优。

2.林分立地条件:一般以选优林分立地条件与优树供种地区或优良无性系推广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为好。

3.林分的年龄:优树选择以中龄林分较为理想。

4.林分的密度:林分的郁闭度在0.6-0.8为宜。

5.林分结构:优树选择应尽可能在纯林中进行。

第四章林木杂交育种

一、名词述语

1.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交配称之杂交。

2. 自交:相同基因型个体间或同一个体内交配称之自交。

3. 近交:遗传型相近的个体间交配称之近交。

4. 远缘杂交:亲缘关系远的个体间杂交,一般指属间、种间杂交。

5.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获得杂种,经遗传测定选出并繁育优良杂交种(品种)的过程。

6. 杂种优势:

第三节花粉技术

一、树(植株)上杂交技术

1、植株选择与花朵选择

2、去雄

3、套袋

4、授粉

5、管理与采收

第四节杂交技术

二、室内切枝杂交

1、植株选择与枝条选择、采集

2、水培与管理

3、去雄、隔离与授粉

4、水培与管理

5、种实采收

条件:种子成熟期短、种子成熟过程中消耗养分少(种子小)、切枝水培(或土培)容易等。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现象及其克服

1、主要表现二类:(1) 花粉在柱头上不发芽

(2) 能发芽但不能授精

2、克服方法:

(1) 选择亲本与正反交试验

(2) 混合花粉与多次重复授粉

(3) 选用第一次开花的幼龄实生母本

(4) 柱头移栽与剪短法

(5) 无性预接近法(6) 媒介法

(7) 化学药剂处理法(8) 组织培养技术

(9) 花粉辐射处理

二、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其克服

1. 杂种胚的离体培养----杂种胚拯救技术

2. 杂种染色体加倍

3. 回交法

4. 人工辅助授粉与改善营养条件

问题:全世界育种为什么杨树育种成绩很大?

1.杂种优势明显

2.可无性繁殖

第五章种子园

种子园: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组成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林木种子生产专用林,它采用隔离方式以防止外源不良花粉传入,采用集约经营方式经保证种子高产稳产和便于采集。

一、种子园管理技术

种子园管理是高产稳产、提高种子品质的关键,影响产量的因素与主要的管理措施有:

1、建园亲本的遗传控制

结实性状是遗传控制的一个重要性状,选择高产无性系(亲本)是高产、稳产最为关键的措施。2、树体管理

整形、修剪、去枯枝是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多数针叶树种具有位置效应,如杉木,侧枝嫁接后要偏冠,需利用

萌条培养主干以形成良好的树形。

3、水肥管理

看天、看地、看树施肥是多年总结的经验,应根据不同的母树生长期、结实期决定施肥种类与量,一般每年施肥2次为多。水份管理对多数山地种子园是困难的,而水份对于母树花芽分化、种实发育十分重要,往往同产量紧密相关。

4、中耕除草

一般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同时采用套种绿肥的方法,综合解决施肥、中耕与保水、保土等问题。

5、辅助授粉

在种子园前期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产量与质量的关键。为什么?

6、病虫害防治

防治种实害虫是种子园经营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根据不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并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

7、疏伐与改造

适时疏伐是保证稳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不同树种、不同初植密度采用不同的疏伐强度。

8.科学采种

采种工作不是技术性工作,但采种时如何保护母树、幼果(花芽),如何将果实采集干净是关系到来年以及以后若干年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在林木种子园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种子园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一、室内(设施)种子园营建与管理问题

针对小粒种子、结实较多的树种多数可以营建室内或设施种子园。成本是其主要限制因子,优势也十分明显。问题是相关的营建与管理技术标准。包括盆栽、肥水控制、开花与授粉等

设施条件下盆栽光皮桦种子园母树结实情况

二、种子园母树采种难题与母树矮化问题

随着林业劳动力数量减少与价格提高,原先从空间上争取产量的方法急需改变。山地上高大母树采集种子困难。而且多数林木结实在树冠的中上部。

柳杉一代种子园

园艺式经营与管理种子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种子园的水份管理问题

山地林木种子园水份管理一直沿用省钱的竹节沟等集(积)水方法。近年,园艺上的滴溉技术在此应用具有一定潜力。

平原地种子园的水份控制问题

室内或设施条件下的盆栽种子园水份控制技术。

四、种子园营建技术的改变问题

传统方法多采用先定砧再嫁接来建立无性系嫁接种子园。这种方法对于速生树种比较合适,而对于生长相对较慢的树种,种子园管理成本极高。目前,集中园艺式集约培育母树,再利用大树(苗)带土(盆)移栽技术,快速构建种子园是目前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第六章无性系育种

一、概念

1.营养繁殖: 也称无性繁殖,是指采集植株的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2.无性系选育:是指从天然群体或人工选育的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形成无性系,经

无性系测定,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并应用于生产的过程。

3.嫁接:将一个植株的芽或枝条与另一植株的茎段或带根系植株适当部位的形成层相互结合,愈合生

长在一起并发育成一新植株的方法。其中前者称为接穗(scion),后者则称为砧木。

二、无性繁殖材料的退化与复壮

(一)无性繁殖材料退化的原因

无性繁殖材料退化一般不涉及基因混杂与基因劣变等遗传因素,主要与成熟效应、位置效应以及病毒侵染等非遗传因素有关。

1.成熟效应:树木的无性繁殖能力随着树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称为成熟效应。

2、位置效应:因树冠不同部位的穗条对无性繁殖效果的影响称为位置效应

3、病毒侵染:植物遭受病毒侵染后,会导致叶部产生病斑,叶片卷曲,根茎细胞增生,植株矮小畸变,

生活力下降,甚至枯死。

(二)无性繁殖材料退化的复壮

无性繁殖材料复壮(rejuvenation)是指针对品种退化而采取的恢复并维持树木幼龄状态的措施。

1.有性繁殖复壮:一般针叶树种采穗圃大多连续采条3~5年,随后用优良家系种子实生苗重新营建新的采穗圃,通过种子实现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复壮。

2、无性繁殖复壮:(1)根萌条或干基萌条法;(2)反复修剪法;(3)幼砧嫁接法;(4)连续扦插法;

(5)组织培养法。

3、脱病毒复壮:(1)热处理脱毒;(2)微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3)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结合的脱毒;

(4)珠心胚培养脱毒;(5)愈伤组织脱毒;(6)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第七章林木诱变育种

一、辐射育种的特点

1.提高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谱

2.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良性状

3.增强抗逆性、改进品质

4.缩短育种周期

5.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或不结实

二、单倍体的概念:

附加:(二、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1.快速获得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系

2.作为诱变或辐射育种的材料

3.从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成单倍体再加倍以克服杂种后代的分离、不孕等现象

三、单倍体植株的获得与选育

1.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

2.未授精子房培养,从中筛选单倍体

3.染色体的加倍

4.单倍体植株与纯合体植株的利用)

第八章分子育种概述

一、概念

1、分子育种:实质上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一种植物育种新技术。它包括体细胞融合(杂交)、基

因工程育种二个主要方法。狭义的分子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多指基因工程育种。

2、转化:将重组质粒DNA分子引入到受体细胞,使其基因型、表现型均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3、转导:将重组噬菌体DNA分子引入到受体细胞,使其基因型、表现型均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4、转染:将重组病毒DNA分子引入到受体细胞,使其基因型、表现型均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5、DNA克隆:基因工程中将筛选出含有重组体的受体细胞进行纯系增殖的过程。

6、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是指可以稳定遗传的、易于识别的特殊的遗传多态性形式。

二、分子育种特点

1. 育种的定向性

2. 改良性状的专一性

3. 缩短育种周期

三、体细胞融合与杂交技术

1.植物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

2.细胞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与原生质体的获得

3.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种的获得

4.杂种细胞的筛选与杂种无性系的获得

木本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技术应具有较为广宽的前景。柑桔类植物上有成功的先例,近来,葛藤、爬墙虎等观赏藤本植物的细胞融合工作有人开展。用材树种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但基于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多倍体育种有其潜在的优势。

四、植物基因工程的步骤

1.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2. 载体的构建

3. DNA的重组

4. 重组体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五、遗传标记主要有:1形态标记2细胞学标记 3 同工酶标记 4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需要如下基本条件:

1.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很小(一般应小于5cM)或者是共分离的;

2.DNA的提取方法简便自动化,已适用于大群体分析;

3.分子标记尽可能转化为PCR标记;

4.建立多数据处理的分析软件。

第九章林木抗逆性与品质育种(重点——垂直、水平、抗逆性)

概念:木材品质:指影响木材产品的质量、产量或感观的一些定性或定量木材性质指标。品质优劣是与木材用途相关联的。

一、树木抗病育种

(一)抗病性

1.垂直抗病性

2.水平抗病性

(二)林木抗病性遗传及其规律

垂直抗病性--病源生理小种--主基因

水平抗病性--病源所有小种--多基因

二、木材品质定向遗传改良

目前育种上主要考虑的木材品质指标有:

木材密度(容重)、木材纤维(管胞)长度与宽度、微纤丝角、生长轮的均匀度、连心材比率、木材的力学性质、纹理特性等。

三、木材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及其变异

(一)木材密度的变异

它是木材重量与其体积之比。

1.影响木材密度变异的主要因素

针叶树:晚材率、细胞壁厚度、壁腔比等

阔叶树:胞壁厚度、浸提物、导管的数量和体积、木射线的数量与性质等。

2.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及其规律

针叶树:髓心-皮部呈增加--平稳规律,但是否浸提结果不同。

阔叶树不同于针叶树。

3、木材密度的垂直变异

一般的规律是从基部到顶部,密度下降。

四、木材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及其变异

(二)木材细胞长度变异

针叶树:管胞长度(tracheid length)

阔叶树:纤维(fiber)和导管分子(conducting cells )

1、径向变异及其规律

2、垂直变异及其规律

详见教材

五、木材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及其变异

(三)木材微纤丝角变异

木材细胞次生壁S2层中的微纤丝排列方向与细胞轴向间的夹角即微纤丝角。它与木材的机械加工(材质)、化学加工(纸张强度)、木材利用及品质改良。

1.径向变异及其规律

2.垂直变异及其规律详见教材

此外,尚有木材纹理的变异、早晚材比率的变异等。

六、木材品质的遗传变异

1. 产地或种源间木材品质的变异

2. 家系间木材品质的变异

3. 无性系间木材品质的变异

4..遗传与环境互作对木材品质的影响详见教材

七、木材品质遗传改良的方法与程序注重以下问题:

1. 常规育种是改良木材品质的主要方法

2. 注重早-晚材的相关性研究与利用

3. 重视材性性状与生长性状改良的关系(当成为负向选择时采用何种策略问题?)

4. 材性与抗逆性选择关系

第十章遗传参数估算与育种策略

一、遗传测定的概念

将中选的种源、优树或其它繁殖材料,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它们的优劣。

将表型中遗传与环境的分量区分开来,并对基因型进行鉴别,以提高遗传改良的效果,这一过程称为遗传测定。

遗传测定:分为子代测定和无性系测定二大类

1.子代测定:通过一个个体的子代平均性状表现来测定它的相对育种值的方法。

例:某油茶林平均株产49斤果,选得一优株产量达65斤,其子代产量平均为53斤,计算知:选择差s=65-49=16斤,亲本育种值:2X(53-49)=8斤,h2=8/16=0.5(这是现实遗传力)

2.无性系测定:通过某一亲本的无性系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其遗传优势的方法。

3、遗传力:

4、配合力:

5、遗传相关:

二、遗传测定的目的

1、估算待测亲本的育种值,并据此对待测亲本确定取舍;

2、估算各种方差组分和遗传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并据此采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3、为多世代育种提供没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

4、通过田间试验,评定遗传增益。

三、遗传交配设计概念

遗传交配设计或称遗传设计是指有关交配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取得一些有亲缘关系的材料。

主要分二大类:不完全谱系设计和完全谱系设计

(一)不完全谱系设计

1、自由授粉的交配设计

又分林分优树上采种、种子园自由授粉的交配设计二类。

优点是简单易行、投资省、速度快;能评价优树、能估算加性方差、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参数。

缺点是准确性差、子代群体遗传基础窄。

2、多系遗传设计

目的是尽量保留自由授粉的优点而减少其缺点。

A:完全群状多系设计

所有亲本都作母本和混合花粉的父本(除母本相同时的),能克服自由授粉的花粉垄断问题。

B:重叠群状多系设计

C:不完全群状多系设计

采用部分作母本、部分作父本。目的是减少测定数。

D:测交式多系混合交配设计

选部分gca高的亲本(混合花粉)作父本。

(二)完全谱系设计

1、群状交配设计(巢式设计、NCI-1)

M ♂ 1 2 3

F ♀ 4 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F1

设计模型及分析方法详见书。

2、测交式设计

A:设计mf个后代。

B:优缺点:

(1)优点:简单、精度较高,可得到待测亲本的育种值、提供h2、sca、gca及各种方差分量。

(2)缺点:后代遗传基础窄,无亲缘关系的材料仅为测交系数,易发生偏差。

C:统计模型

Xijk=U+Mi+Fj+(MxF)ij+Eijk

Xijk—第i个父本与第是j个母本杂交后代的第k个个体的观测值(k=1,2,…,n);

Mi—第i父本的效应值(i=1,2,…,m)

Fj—第j母本的效应值(j=1,2,…,f)

(MxF)ij—第i父本与第j母本的互作效应值

3、单交设计

设计的组合数少,且能维持最大的有效种群规模。其缺点是不能估算gca、即不能为种子园去劣提供信息;也不能估算加性与非加性方差;结果常有偏差。

4、双列杂交

双列杂交的四种设计:

(1)方法I:全双列杂交—包括正交、反交与自交

P个亲本,组合数K=P2。

(2)方法II:正交+自交K=P+(P+1)/2

(3)方法III:正交+自交K=P(P-1)

(4)方法IV:正交,称半双列杂交,K=(P-1)/2

优点:该设计包括了所有设计的优点。

缺点:a)工作量大;

b)采集花粉齐全是不容易,且杂交也可能不成功,结果影响精度。

四、影响遗传力大小的因子

1.随亲本材料、栽培条件、群体大小、测定年份、繁殖方式、授粉条件、取样误差以及统计方法不同而不同,特别是受环境的影响更大;

2.显性作用随世代增加而降低,故h2N随世代增加而升高;

3.不受或受环境影响小的性状,其遗传力高。即质量性状比数量性状的h2高;

4.h2因杂交亲本组合不同而不同。相对性状差异大的亲本间杂交,h2高。

★五、遗传力与遗传增益估算

估算遗传力的方法

(一) 用选择响应估算实义遗传力: h2=R/S

(二) 用亲子回归估算遗传力(三) 用方差分析法估算遗传力

1.多点半同胞子代测定的统计分析

用自由授粉的交配设计,取得半同胞家系f个(即有f份种子),分单系育苗或造林,分别在s个地点进行,各点均采用独立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b次,各试验小区种n株。取得了f.b.n.s个观测值,数据组织见实验指导书。但书中给出的是小区平均数。

记住:a)由上而下

b)有关的写上,无关的弃掉

C)系数:除自己外,其它因子的乘积作为它的系数

d)区组(重复)的系数不包括地点,而地点的系数要包括区组。

2、遗传力估算式

(1)单株遗传力h2单=4 б2f/(б2e +б2fxb(s)+б2fxs+б2f )

(2)家系遗传力h2家= nbsб2f /Бe2 +nб2fxb(s)+nbб2fxs+nbsб2f

=(Mf-Mfxs)/Mf

=1-Mfxs/Mf

=1-1/F

★具体讲解实验题

表中的数据为:Xijk i=1,2,3,….14(f=14)

j= 1,2,3,4(s=14)

k= 1,2,3,4,5(b=14)

这里:Xijk =ΣXijkj/10

第一步:数据组织

第二步:方差分析

1.计算自由度:以n=1代入模型

2.计算平方和

Xijk.= ΣXijkl 在j个地点第k个区组内,第i个家系不同单株之和

Xij..= ΣΣXijkl 第i个家系在j个地点的和

Xi…= ΣΣΣXijkl 第i个家系的和

X.j..= ΣΣΣXijkl 第j个地点的和

X….= ΣΣΣΣXijkl 总和

★六、配合力估算

配合力的概念

种子园营建中,先需知道哪些亲本配在一起其后代有较高的遗传增益,同时在种子园改造中就应该考虑疏伐哪些亲

本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考虑亲本的遗传价值和杂交组合的子代性状的表现问题。

配合力分二类:

1.一般配合力(g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杂交)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

亲本Pi的gca: gi=xi.-x..

2.特殊配合力(sca):指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杂交组合子代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

组合PixQj的sca: Sij=Xij-X-gi-gj

二、配合力的数学模型

一般式:Xij=u+gi+gj+Sij

在试验设计中,如用随机区组设计,某一观测值为Xijkl组成:

Xijkl=u+Vij+Bk+(BV)ijk+Eijkl

其中:Vij= gi+gj+Sij

式中:Xijkl—第i个亲本和第j个亲本的杂交组合,在第k个重复中第L个个体的观测值;

Vij—第ij个组合的基因型效应;

Bk—第k个重复的效应;

(BV)ijk—第ij个组合的基因型效应与第k个重复的交互作用效应

Eijkl—机误

三、统计模型

1.固定模型

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供试亲本的效应值及差异性,如配合力或选择最优亲本。那么所得的结论只涉及材料本身。

要求:Σgi=0, ΣSij=ΣSij= ΣΣSij=0, ΣBk=0, ΣΣ(BV)ijk=0

2、随机模型

如果供试材料是看作从一个大群体中所抽的样本,试验的目的不仅是探索材料本身,而且要通过这些样本对总体的某些参数作出估计。此时,模型中的各效应值应是随机变量。

要求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服从正态分布、期望值为0,方差为:

V(gi)= б2g V(Sij)= б2s V(Bk)= б2b V(BVijk)= б2bv

★配合力分析

(一)一般情况的配合力分析

优树交配试验20年生树高生长量(m)

上述2#亲本的gca计算过程如下:

gca2 =X2 -X..

=17-13=4

上式中:合并误差为区组与父本、母本间各级交互作用。

依据表中分别计算:

(1)遗传方差组成(2)广义遗传力(3)狭义遗传力

进一步作配合力分析(方法同上)。

(三)双列杂交设计的配合力分析

详见实验题,采用Criffing方法1、4作具体分析,并进行配合力选择。

七、遗传相关与遗传稳定性分析

一、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rg= бxy /(бx2 .бy2)1/2

二、早-晚期相关

三、遗传稳定性分析(见教材)

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1.快速获得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系

2.作为诱变或辐射育种的材料

3.从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成单倍体再加倍以克服杂种后代的分离、不孕等现象单倍体植株的获得与选育

1.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

2.未授精子房培养,从中筛选单倍体

3.染色体的加倍

4.单倍体植株与纯合体植株的利用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种源试验方法 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7 插条幼化的方法 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 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 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20分)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

种苗学试题

种苗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 3.真种子和类似种子的干果在林业生产上经常通称为()。 4.根据苗木繁殖材料不同,可以划分为()和()。按苗木培育年限不同可以分为()和()。 5.多年生苗木按育苗过程中有无移栽而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某苗圃面积为15hm,它应属于()苗圃。(1)大型;(2)中型;(3)小型;(4)微型 2.在苗圃中经过移植继续培育的苗木叫做()(1)营养繁殖苗(2)插根苗(3)移植苗(4)组织培养苗 3.苗木规格和活力等指标没有达到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规定的要求,不能出圃造林的苗木是()(1)合格苗(2)等外苗(3)目标苗(4)最优苗 4.在原播种或插条等育苗地上未经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叫()(1)换床苗;(2)播种苗;(3)留床苗;(4)插条苗 三、多项选择题 1.人工更新的主要方法有()(1)直播造林(2)插条、埋干造林(3)植苗造林(4)天然更新造林 2.用以繁殖苗木的营养器官包括()(1)种条;(2)地下茎;(3)根系;(4)叶片 四、名词解释 1.林木种子; 2.苗木; 3.实生苗; 4.营养繁殖苗; 5.裸根苗; 6.容器苗; 7.移植苗; 8.留床苗; 五、简述题 1.举例说明林木种子可以分为哪几类? 2.苗木按培育年限的分类情况及相应的概念? 六、论述题 1.试述苗木的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种类? 2.试述苗圃的种类及其特点? 3.我国在苗木培育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胚珠; 2.繁殖材料 营养器官;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 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 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 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种源试验 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 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 7杂交 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8 无性繁殖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 9实生苗种子园 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 10遗传测定 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和去劣疏伐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单交;(2)A×C,A×D,B×E,B×F称为巢式交配设计;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 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 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 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 遗传测定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 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 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块。 8 抗性指标 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 12 0.8 13 3.5米 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5 三杂交 16 早 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18 遗传测定区 19 无性系测定 20 28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反复修剪法; 扦插或者嫁接法 组织培养法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 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 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遗传改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之目的,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它与林木育种学的 涵义相近。 3.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 育的林木群体。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一致的、人工选育、群体。 3.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二、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引种:种及品种层面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用,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用,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工程等。 4.林木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5.林木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木材材性育种,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木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 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大,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大。 2.树木属多年生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用,因而可开展后向选择(backward selection), 提高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广,变异丰富,自然界尚存在着大量未被发现和利用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力大,见效快。 4.多数树种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用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式。 5.不少树种能无性繁殖,可进行无性系选育,有性与无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木育种方式。 6.多数树种生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系列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题:从树木育种特点进行分析某个树种? 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木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高的繁殖材料。 3、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第一章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引种驯化 1、乡土树种:当一个树种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2、外来树种:当一个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称该树种为栽培的外来树种。 3、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培称为引种。 4、驯化:外来树种通过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或者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称为 驯化。 5、遗传资源,也称为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对 于栽培植物又常称为种质资源。 6、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往往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调 查、收集的资源。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 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总称。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8、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非生命因子(光、空气、水、土壤等) 所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9、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10、基因库是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和。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资源 2、育种资源 3、生物多样性 4、引种 5、驯化 6、种源 7、种源试验 8、种源选择 9、种子区 10、种子区区划 11、优树 12、杂种优势 13、无性繁殖 14、无性系选育 15、采穗圃 16、种子园 17、实生种子园 18、遗传测定 19、一般配合力 20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 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 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 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 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种苗学实习报告

种苗学实习报告 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林学101 姓名:唐思嘉 学号:201001010229 指导老师:应叶青

种苗学实习报告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林学101 唐思嘉201001010229 摘要:通过此次种苗学实习,了解黄山栾树及无患子播种与移苗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播种育苗以及苗期管理的操作要点。接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林业的生产发展及经营措施有了切实的认识。 关键词:播种管理经营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苗床的翻耕及修整 2、掌握小苗的移摘及注意方法 3、掌握苗木苗期管理的注意事项 (二)实习地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学2后山苗圃地、行政楼东侧温室大棚、B 区篮球场旁。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米的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相当横跨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 二、实验过程与内容 (一)播种 1、实习目的: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园林树木的种子体积较小,采收、贮藏、运输、播种等都较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因而在园林苗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实习材料:无患子种子 3、实习时间:2012年4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种子处理。种子采摘回来后浸泡一星期,后搓去果肉并除去漂浮粒过小粒。洗净种子后阴干,然后沙藏进行种子贮藏。 (2)苗床整理。整地是为了创造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苗床长度依据地块长度而定,床沟宽为30cm 。 (3)播种及播种量。四月上旬,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待用。设置试验区,播种行距一般控制在25cm,在长20cm,宽1m的范围内的播种量为1kg的种子。用锄头镐开深度为5cm的土块,分别均匀点播20粒左右的种子。然后进行覆土处理。 (4)播种后管理。播种后视天气状况,一般3-5天灌水一次,30天后开始出苗,待大部分种子真叶出土后,除去表面的稻草。苗木生长期间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等措施,在6-8月期间苗木生长旺期应注意杂草去除与施肥工作。(二)移苗 1、实习目的: (1)提高苗木质量。通过移植,促进并增加侧根和细根生长,抑制苗木当年的高生长,降低苗木的茎根比值,从而提高苗木质量,最终提高造林成活率。 (2)促进苗木生长。分配养分,扩大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苗木生长。 (3)培育良好的冠型和干型。通过移植可以培育良好的干形和冠形。 (4)节约种子。播种后经移植移栽,节约种子,便于管理,提高出苗率。 2、实习材料:黄山栾树苗、无患子苗、锄头、水桶等 3、实习时间:2012年10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移植密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树种的生长速度,苗圃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一般移植株距控制在10-50cm,行距为20-60cm。 (2)移植前准备:主要包括土地和劳力的准备及苗木的准备。①事先做好苗圃地的区划,定点,准备好作业工具。②移植前,要对铺地进行整理,做好松土深耕的工作。③对移植苗木进行分级,将不同规格的苗木分别移植,使苗木生

林木育种学大题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容 林木良种选育:林木遗传品质的改良及其理论和方法。 林木良种繁殖:林木良种繁殖理论和方法。 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较好的适应性、特异性。 认识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 (1)品种是经济概念,是林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2)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林木育种的特点、趋势和任务: 1、特点:①林木生长周期长,特别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幼年期,导致林木育种周期长,特别 不利于多世代育种; ②树体高大,占地多,遗传测定困难、昂贵; ③多数树种都属异花授粉,高度杂合,近交衰退严重,要避免近交;自交(近交) 难以作为育种方法; ④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研究基础薄弱;有大量的遗传变异可以利用; ⑤多年生植物,多年开花结实,可以通过子代测定进行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率。 2、趋势:①育种目标多样化;②常规育种仍然是林木育种的主要途径; ③种子园仍然是林木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 ④无性繁殖技术日渐成熟,无性系育种前景广阔,无性系造林更加受到重视; ⑤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3、任务:根本任务:育种资源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良种选育和繁殖。(如;林木育种资源 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林木新品种(类 型)选育;林木良种繁育等。) 变异的种类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变异的区分 通过有严格试验设计的田间对比试验;直接检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林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①地理种源变异②同一种源不同立地间的变异③同一种源不同林分间的变异 ④同一林分不同个体间差异⑤个体的变异 ⑥非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早晚材密度变异; ⑦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体细胞变异(芽变),性细胞变异(2n配子的产生)。 林木育种的实质 ①发现(自然界已有的)、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变异(关键); ②评价、鉴定、选择变异;③稳定、利用变异。 林木地理变异的意义(基本结论): (1)种源间的差异能够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因而通过选择可以利用; (2)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所以在对外地的种源未了解之前,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 (3)地理种源变异在树木变异中占的分量很大,通过种源选择就能获得较大的改良效果。(4)适应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分量最大,若要改良适应性状,最好先进行种源选择;(5)对于多数树种生长性状也表现出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选择也能取得好效果。

林木育种学 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和多世代育种 第一节林木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林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 一、育种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林业生产的联系 根据育种目标、树种特性、资源状况、育种进展,综合地、巧妙地运用这些环节,使林木育种工作,既能为当前生产提供经过不同程度改良的种苗,又能不断满足林木长远改良工作的需要。 二、育种的一般程序 林木育种过程实际上是使遗传基础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第二步,对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杂交,进行基因重组,是遗传基础变宽的过程。 1 / 4

选择和经过重组的繁殖材料通过遗传测定进行再选择,又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如此反复循环,使需要的遗传基因频率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 育种的各个阶段经过选择和遗传测定的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园或采穗圃大量繁殖,用于造林生产。 四、制定育种策略的原则 1.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又能符合长远遗传改良的要求。 2.育种途径和方法既要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点,又要考虑该树种遗传改良的社会经济条件。 3.合理地运用育种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4.具备灵活应变和适应的能力,要保持种内遗传多样性。 5.各项试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 第二节多世代育种 一、多世代改良程序 1.区别对待选择测定用繁殖材料和生产性种子园繁殖材料。 在测定繁殖材料中允许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存在,但为防止生产用种子中存在亲缘关系,不允许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进人生产性种子园。 2.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 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 3.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 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4.缩短育种周期,增加选育世代 二、保持基因多样性及延缓近交发展的技术 2 / 4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1.什么叫林木良种? 2.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用良种? 3.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 4.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 5.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 6.什么叫林木育种学? 7.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 8.什么叫遗传? 9.什么叫变异?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1.“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2.什么叫染色体? 13.什么叫染色体组? 14.什么叫遗传密码? 15.解释基因工程的概念。 16.解释中心法则的概念。 17.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 18.扼要说明基因的概念。 19.遗传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20.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21.细胞分裂有哪三种方式? 22.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3.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4.DNA与RNA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25.DNA是如何复制的? 26.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27.什么叫性状? 28.什么叫显性? 29.什么叫隐性? 30.解释性状分离。 31.什么叫纯合体? 32.什么叫杂合体? 33.什么是基因型? 34.什么是表现型? 35.什么叫细胞质遗传? 36.什么叫性别决定? 37.什么叫伴性遗传? 38.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F1性状表现一致,F2不一致? 39.什么是分离规律? 40.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1.什么是独立分配规律? 42.独立分配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3.什么是连锁遗传? 44.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现象? 45.已知某一树种的果形圆对长是显性,那么表现型是圆果,如何鉴定它是纯种或杂种? 46.一种植物的花色紫对白是显性,现在一株紫花植株与另一株紫花植株杂交,出现了白花 植株,这是什么原因?它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 47.简述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48.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49.什么叫母系遗传? 50.什么是单倍体? 51.什么是多倍体? 52.染色体变异分哪两类? 53.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可分为哪两类? 54.什么叫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5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哪几类? 56.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和易位两种类型有何不同? 57.什么叫基因突变? 58.基因突变的特征是怎样的? 59.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 60.什么是人工诱变? 61.人工诱变和育种有什么关系? 62.什么是数量性状? 63.数量性状的特征是什么? 64.多基因假说是如何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 65.什么是超亲遗传? 66.为什么会出现超亲遗传? 67.什么是杂种优势? 68.如何利用树木的杂种优势? 69.什么是遗传力? 70.什么是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71.林木育种上如何应用遗传力? 72.什么是孟德尔群体? 73.简述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74.什么是基因型频率? 75.什么是基因频率? 76.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是什么? 77.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8.遗传平衡定律对林木育种工作有何启示? 79.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遗传平衡? 80.物种的概念是什么? 81.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82.什么叫自然选择? 83.什么叫人工选择? 84.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何区别物种是? 85.生物进化的含义是什么?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篇一: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总结 我是的一名种苗培育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向师傅虚心学习,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业务水平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自己多年来在思想建设、专业技术工作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素质 在林业局的号召和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与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几年来我始终让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踏实敬业、勤奋上进的工作作风。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团结服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林业局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但我不能满足以前所取得的成绩,还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 项集体活动,工作中要加强团结,服从管理,乐于助人,平时要能热心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求真务实,要紧跟形势,认真学习五岔沟林业局提出的“内方外圆、富民强局”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专业工作方面 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实践,对林木种苗专业方面有以下心得。 (一)提高对林木种苗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种苗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效。充分认识到种苗在林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一把手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下大力气抓种苗的工作方针,切实抓紧抓实种苗工作。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加大《种子法》和林木种苗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种苗质量的社会氛围,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和加强种苗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手段,确保为造林绿化提供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 (二)强化种苗质量全过程监管力度。要按照有关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抓好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强化苗木田间管理,按照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深入到育苗点,按照壮苗培育要求及时指导监督育苗户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间苗、定苗等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尤其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好防灾保苗工作(:林木种苗专业技术总结),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确保苗木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加快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的修

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方面都优良的种子林木结实的周期看地追肥4)追肥次数及浓度掌握由稀到浓,量少次多,适时适量,分期追肥的原则。性林业生产上把林木结实的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结实间隔期指上一次丰年二)追肥方法1、沟施2、浇灌法3、撒施 4、根外追肥(叶面喷施)一、概念间苗、到下一次丰年之间间隔的时期(两个丰年之间间隔的年限)种子寿命:是指种子群体是指剔除不需要的农作物幼苗定苗、是指留下需要的农作物幼苗,主要是留苗。苗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种子休眠: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和密度是单位面积上苗木的数量。合理密度、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安全含水量:种子在贮种量二、基本知识点1.确定播种期的依据,不同播种期的适用范围确定播种期的依据:藏期间维持其生命力所必需的最低含水量二、基本知识点 1、林木的生长发育期和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当地气候条件一、春播北方3-5月。要求:宜早不宜晚,一般2个时期的特点幼年期(juvenile phase) ●从种子萌发形成个体起,到开始结实为止。月底到3月初二、夏播多用于夏季成熟且不耐贮藏的种子。夏季成熟后随采随播。三、●特点:营养生长旺盛,处于个体建设阶段,不会开花结实,可塑性强,枝条再生秋播适宜于大粒种子(板栗、核桃、油桐)和休眠期长的种子。要点:宁晚勿早。能力强。理解与应用:①“可塑性强”是指如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四、冬播主要在南方冬季不结冻地区,但是少量进行。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二、林木健壮生长,注意修枝整形,利于形成良好的冠形,为今后的开花结实打下良一、整地作床二、土壤处理三、种子消毒 3. 不同播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播种方法好基础,反之则反(与人的培养类似)。②利用幼年期“枝条再生能力强”的特点,条播点播撒播 4.育苗地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环节?一、揭草与遮荫二、灌溉与可以采枝进行营养繁殖。③注意管理,培养良好冠形,促进提早结实。二)青年排水三、松土除草四、间苗、定苗与幼苗移植五、追肥七、苗木保护5.播种技术期(youth phase)●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结实3-5次止开始开花结实,但结实量小。要点。1)细致整地;(2)科学确定施肥量和播种量;(3) 施足底肥,浇足底水;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冠幅迅速扩大,根系生长快。母树可塑性渐减,青年期种子可塑(4)播种行要通直,开沟深浅一致;(5)播种均匀,覆土厚度要适宜;6)播后覆性大,是引种的好材料。理解与应用:“青年期种子可塑性大”:树种对环境的适应盖,厚度适宜。一、基本概念营养繁殖育苗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新植株的方法,能力强,通过引种驯化,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应用:引种驯化、加强树体管理,称为营养繁殖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扦插育苗切取苗干促进开花结实三)壮年期(mature phase)●即结实盛期,此期从林木大量结或树木枝条的一部分进行扦插培育苗木的方法。嫩枝扦插在树木生长期间利用半木实开始,到林木结实量开始下降为止。●特点:结实能力稳定,种子产量高,质量好,质化的带叶嫩枝进行扦插硬枝扦插即用1-2年生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原生根原基是采种的最佳时期。由于树种、经营措施、立地条件不一样,林木稳产高产的年龄不即不定根的原始树木枝条在生长期间能形成体诱生根原基经刺激和环境诱导形成一样。理解与应用:结实母树对水分、养分、光照的要求高。若是经营母树林,种子的根原始体复壮:指成熟或部分成熟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成熟特征完全消失或某些园,应加强水肥管理,疏伐,保证母树结实对光照、养分、水分的需求。林业生产上幼态特征重现的现象。 二、基本知识和技能1、掌握影响插穗成活的内外因素一)内采种,最好选择壮年期的母树作采种对象。四)老年期(衰老期)senescence phase在因素 1、树种遗传特性 2、母树及枝条的年龄 3、枝条着生的部位及生长发育状况●从结实量开始下降直至林木衰老死亡为止。 ●特点:结实量下降,种粒小,价值4、插穗的长度、粗度和水分 5、插穗的叶片:常绿针、阔叶树以及各种嫩枝插穗,低,母树易患病虫害,抗性下降。理解与应用:采取措施延缓衰老,不能采种。2、应保留适当叶片。一)外部因素1、土壤条件2)温度2、空气湿度和光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林业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生产实践作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苗圃建设及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苗圃的选择条件、苗圃区划和耕作方法。 2.种子园、采穗圃及母树林建立的基本方法。 3.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的方法。 4.播种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扦插苗、嫁接苗、分株苗和压条苗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6.容器育苗、穴盘育苗的基本知识。 7.大苗培育的基本知识。 8.中耕、除草、施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技能教学目标 1.进行园林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 2.能进行园林树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3.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4.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和大苗整形修剪操作。 5.能较熟练地配制培养基和进行接种操作。 6.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 7.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 8.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 9.能合理使用除草剂。

10.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三)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1.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2.具有严谨的学风,稳固的专业思想和创新精神。 3.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4.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熟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3.了解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4.熟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参观经营较好的苗圃和造林现场,加深对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及其在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章苗圃的建立与耕作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苗圃的建立 熟悉苗圃施工和苗圃技术档案的内容。 掌握苗圃地选择的条件、苗圃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苗圃设计步骤。 2.苗圃地的耕作 熟悉苗圃地耕作的环节及苗床规格和作床技术要求。 掌握作床、土壤处理及施肥和菌根菌接种的方法。 教学建议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 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 一、物种与生物进化 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 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1.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 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 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 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 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 应。 5.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2)瓶颈作用。(3)近 亲交配。近交系数,自交为1/2,全同胞交配为1/4,半同胞交 配为1/8,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 1.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G+E(表型值=基因型值+环境值) V P=V G+V E(表型变异=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 V P= V A +V NA +V E(V A加性变量,V NA非加性变量) H2= V G /V P(广义遗传力) h2= V A/V P(狭义遗传力) 2.配合力: (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子代总平均值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52年的历史积淀,2000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1门课程。 ㈠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6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9公共课程构成(见表1)。《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㈡教学目标定位 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技能2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7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18项(详见图1)。 图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体现在:

⑴能进行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 ⑵能进行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⑶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⑷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操作; ⑸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 ⑹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 ⑺能较熟练地进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 ⑻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 ⑼能合理使用除草剂; ⑽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⑾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⑿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资源 ㈠教学团队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⒈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合理 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教学队伍12人,“双师”11人,占91.7%。 ⑵专兼教师比例合理。教学队伍12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职教师比例2∶1。 ⑶学缘结构合理。8名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北华大学5所学校。 ⑷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队伍12人,51-60岁1人、41-50岁6人、31-40岁4人、30岁以下1人,形成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⑸职称结构合理。教学队伍12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占66.7%;中级职称3人,占22.2%;助理级1人,占11.1%。 ⑹职业资格证比例高。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1. 什么叫林木良种? 2. 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用良种? 3. 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 4. 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 5. 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 6. 什么叫林木育种学? 7. 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 8. 什么叫遗传? 9. 什么叫变异? 10.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1. “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2. 什么叫染色体? 13. 什么叫染色体组? 14. 什么叫遗传密码? 15. 解释基因工程的概念。 16. 解释中心法则的概念。 17. 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 18. 扼要说明基因的概念。 19. 遗传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20. 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21. 细胞分裂有哪三种方式? 22. 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3. 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4. DNA 与RNA 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25. DNA 是如何复制的? 26. 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27. 什么叫性状? 28. 什么叫显性? 29. 什么叫隐性? 30. 解释性状分离。 31. 什么叫纯合体? 32. 什么叫杂合体? 33. 什么是基因型? 34. 什么是表现型? 35. 什么叫细胞质遗传? 36. 什么叫性别决定? 37. 什么叫伴性遗传? 38. 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F i性状表现一致,F2不一致? 39. 什么是分离规律? 40. 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1. 什么是独立分配规律? 42. 独立分配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3. 什么是连锁遗传? 44. 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现象? 45. 已知某一树种的果形圆对长是显性,那么表现型是圆果,如何鉴定它是纯种或杂 种? 46. 一种植物的花色紫对白是显性,现在一株紫花植株与另一株紫花植株杂交,植 出现了白花株,这是什么原因?它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 47. 简述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48.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49. 什么叫母系遗传? 50. 什么是单倍体? 51. 什么是多倍体? 52. 染色体变异分哪两类? 53. 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可分为哪两类? 54. 什么叫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55.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哪几类? 56.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和易位两种类型有何不同? 57. 什么叫基因突变? 58. 基因突变的特征是怎样的? 59.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 60. 什么是人工诱变? 61. 人工诱变和育种有什么关系? 62. 什么是数量性状? 63. 数量性状的特征是什么? 64. 多基因假说是如何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 65. 什么是超亲遗传? 66. 为什么会出现超亲遗传? 67. 什么是杂种优势? 68. 如何利用树木的杂种优势? 69. 什么是遗传力? 70. 什么是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71. 林木育种上如何应用遗传力? 72. 什么是孟德尔群体? 73. 简述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74. 什么是基因型频率? 75. 什么是基因频率? 76. 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是什么? 77. 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8. 遗传平衡定律对林木育种工作有何启示? 79. 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遗传平衡? 80. 物种的概念是什么? 81. 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82. 什么叫自然选择? 83. 什么叫人工选择? 84.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何区别物种是? 85. 生物进化的含义是什么? 86. 生物进化的要素是什么? 87. 何谓林木种质资源? 88. 种质资源工作对林木育种有何意义? 89. 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别? 90. 种质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