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1、班级的概念 答: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 组织。

2、班主任的概念

答:班主任是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3、班主任工作的概念 答:班主任工作是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为确保班集体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的活 动。班主任工作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就是班级管理。

4、班主任工作的历史

答:一、班级授课制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确立于资产阶级革命早期,主要奠基者是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二,我国于 1862 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5、班主任的作用( J ) 答:一,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二,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四,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6、班主任的任务

答:我国的(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集体,全面关心、

教育 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长大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公民。”

7、班主任的职责 答:第一,按照《小学德育纲要》 ,联系本班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第二,经常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 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教会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 业负担量。第三,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第四,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第五,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 第六,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第七,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 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注意争取社会力量教育学生。

8、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建设班集体,个别教育,学习与生活指导,组织班会,协调好多方面 的关系)。

9、班集体的特征: (J ) 答: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第二,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三,严 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第四,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10、班集体的作用( J )

答:一,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二,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学 第九章

班主任工

作 在学校

1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答:第一,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一,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二,要把“明天 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三,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 目标;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

第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培养班级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一,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二,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 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第三,形成良好班风。

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要求:一,确立班风目标。二,培养正确舆论。三,强化行为训练。四,加强榜 样示范。

第四,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一,认真讨论,科学合理;二,严肃慎重,相对稳定;三,反复学习, 坚决执行;四,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第五,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二,建立组织体系。三,坚持一贯。加强班级 常规管理直接决定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提高学习和收获的效率。

第六,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第七,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可分为:

动)。 12、优等生的主要优点:理想远大,品质优良,聪明好学,成绩优秀,自尊自信,好胜心强,意志坚定, 习惯良好。

13、优等生的不良特点:一,容易产生优越感。二,容易滋长自满情绪。三,因好胜心太强而导致嫉妒心 太强。

14、对优等生的教育: 答:一,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二,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三,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四,发挥优 势,带动全班。

15、中等生的分类:

答:一,思想基础较好,想干而又干不好的学生;二,甘居于中游的学生。三,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

17、对中等生的教育“ 答:一,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

作的良性循环。 二,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三,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8、后进生的特点: 答:一,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二,自卑复杂感强。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

分辨是非、善恶的 能力。四,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五,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

16、中等生的共同点: 信心不足)和(表现欲不强) 。

19、对后进生的教育

答:一,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三,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四,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五,对后进生的教育要 持之以恒。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从学习的过程来看,有(预习,听课,复习和做作业)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应注意哪几点?

一,提高学生对学习习惯的认识。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三,反复训练,及时强化。

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指导学生科学用脑。二,指导学生遵循学习规律。三,指导学生指定学习计划。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

一,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1,尊重他人。 2,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者。 3,说话文明。 4,举止有 5,衣着得体。二,指导学生的日常交往。三,指导学生的生理卫生。四,指导学生遵纪守法。五,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20、

21、

22、

23、 答24、

班会具有(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25、

班会的种类: (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 26、 组织主题班会经过几个阶段?

一,确定主题。二,精心准备。三,具体实施。四,效果深

化。

27、 组织主题班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主题不能过杂。二,要有的放矢。三,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

“演员”

28、 答班主任如何协调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建立和依靠班级教师集体。二,加强与科任教师的密切联系。三,协调沟通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

29、 答班主任如何协调与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关系。

一,认真贯彻学校教导工作计划,努力与全校行动协调一致。二,依靠学校各级领导,搞好班级工作。 班主任要协助学校领导制定并贯彻执行有关的学校管理制度。

30、 答: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

一,搞好家访。 1,明确家访的目的。 2 ,确立坦诚,平等,合作的态度。 3,家访要经常,全面地开 避免“告状式”的走访。 4,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 5,争取科任教师的参与和支持。二,开好家长会。 搞好通信联系。

31、 答: 联系形式。 通信联系的方式有:

一,书信联系。二, 《学生手册》或《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联系。三,电话联系是近几年兴起

的通信

32、班主任如何做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调?答:一,利用客观环境教学影响学生。二,用社会信息教育影响学生。三,利用社会教育机构教育影响学生。四,利用社区中的人才和教育基地教育影响学生。

33、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要求:答:一,要做到一个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者。二,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研究者。三,要全面,经常,科学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3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

答:一,学习继承法。二,观察法。三,谈话法。四,资料分析法。五,调查法。

35、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36、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内容?

答:一,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二,具体工作目标的确立。三,具体工作的安排。

37、班主任如何制定班级的管理计划?

答:一,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二,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三,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主题,形式,方法,时间,地点及需要的器材。四,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五,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38、班级管理计划的表述形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表述)

,一种是(表格表述)。

39、文字表述形式的班级管理计划一般包括(标题,内容和落款)三个组成部分。

40、班主任如何对班级管理进行组织实施?

答:一,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二,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三,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

41、评价: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班级工作进行状态确定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对学生发展的操行评定。

42、评价的基本要求:

答:一,要明确评价标准。二,是评价要具有计划性,及时性和多元性。三,运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评价。

43、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答:一,动员与准备。二,操行评定的具体操作。三,评定结果的分析处理。四,评定谈话。五,写好操行评语。

44、总结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平时对班级管理资料的积累;二,是注意做好阶段小结。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句话是片面的或不正确的?( )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C.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D.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 2.在教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是主体B.学生是主体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D.A、B和C均不正确 3.就教学的静态结构而言,教学是由多项内容构成,不属于其构成内容的是( )。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介C.教师和学生D.教学原则 4.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 )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A.被动学习B.自主学习C.间接学习D.接受学习 5.学生的学习,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习( )的过程。 A.直接经验B.直接知识C.间接知识D.新的知识 6.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教学工作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自学能力和( )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A.记忆能力B.创新能力C.科研能力D.辨别能力

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D.学科专业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10.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中的个性,又要重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共性的支持,这是( )教学原则决定的。 A.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B.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11.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探索研究的能力,这是( )原则决定的。 A.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B.理论联系实际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12.只有将各教学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彼此互相补充,实现教学原则体系的(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A.整体化B.系统化C.最优化D.紧密化 → 二、填空题 1.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 )。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教学目标: 1.了解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和工作任务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 重点:内容与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组织建设负有专门责任。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班主任专门指导,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班主任的作用就是使各任课教师互相配合,步调一致,统一教育要求,形成教育合力,以增强教育的整体效应。 此外,学校中开展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也需要班主任把课堂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统一协调、妥善安排,以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学校一般是通过班主任来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的,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各项活动的开展通读学生的成长都取决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质量。 二、班主任工作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展班级工作,并通过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等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劳动、课外生活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管理,使全班学生在团结、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且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班主任的素质是指其思想品德、心理、行为和能力等素质状况。 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做一个班主任除了具备教师的素质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1. 具有民主精神和友善的态度。 (1)尊重和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相等。 (2)宽容、与人为善。宽容是一种精神的表现,班主任的宽容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要宽容、与人为善,就要正确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 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善于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1)具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具备善于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每天与几十个思想活跃、奋发向上的学生打交道,为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新

教育学-中学部分-第九章班级管理(参考答案)

第九章班级管理 一、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着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3.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着作是()。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 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B.1901年C.1911年D.1949年 5.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 A.计划B.组织C.协调D.控制 6.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C.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D.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E.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7.对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B.《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工作暂行条例》D.《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8.班级管理计划按照内容可以分为()。 A.学习计划B.一般计划C.具体活动计划D.生活计划 9.班级管理计划的文字表述形式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A.标题B.引言C.内容D.落款 10.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实施环节主要包括()工作。 A.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B.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 C.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D.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1.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12.班级管理过程中,评价的基本要求有()。 A.明确评价标准B.评价要具有计划性、及时性、多元性C.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D.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3.班级管理的原则有()。 A.科学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C.自觉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 14.班级管理中贯彻科学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做到()。 A.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B.了解和研究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C.了解和研究相关的教育科学规律D.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15.班级管理过程中评价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A.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操行评定B.对学生进行操行谈话 C.学生自评D.集体互评 16.班集体的特征有()。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奋斗目标B.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C.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D.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17.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应该做到()。 A.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C.增强其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D.针对差异对症下药E.持之以恒18.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主要方式有()。 A.搞好家访B.树立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思想 C.开好家长会D.搞好通讯联系 19.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A.教育为主,不断完善B.认真讨论,科学合理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D.严肃慎重,相对稳定E.民主协商,表决执行 20.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主要方式有()。 A.搞好家访B.树立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思想C.开好家长会D.搞好通信联系E.定期召开接待日活动 21.班集体的作用是()。 A.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B.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C.社会适应能力D.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E.形成良好班风 22.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23.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E.师生

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

刘学军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 (2015-06-18 14:34:18) 转载▼ 标签: 教育 文化 引言: 我2000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03年5月起在开始担任班主任,先后带过多个班级,09年进入学生处工作,负责西校区班级考核、学生会管理与团委工作,先后担任学生处干事、副科长、科长职务,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积极肯干,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同时,我也积累了大量的班级管理经验,个人的经验方法曾多次在学校进行交流与推广,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专业报刊上发表。 2014年下半年我参加竞聘并入围了校名班主任评选。根据我校关于评选名班主任的整体目标和要求,本工作室将以“教育研修的平台、管理进步的阶梯”为宗旨,以日常自主探讨,定期合作研习、有计划外出学习培训和专项课题学术研究等方式方法,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切实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理实一体”的智慧型班主任队伍,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管理质量,有效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服务。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定位: 本工作室将立足我校,扎根职教,关注当下,放眼未来,努力建设成为“班主任研修的平台、学生教育的前沿阵地和班级管理进步的阶梯”。 目标: 1、首先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挂牌负责人与核心成员的个人提升与工作室初步建成并发挥作用,服务我校。 在规范管理班级的基础上,通过本工作室得到快速进步与提升,系统学习德育、心理健康、班级管理的前沿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向班级管理个性化、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做好带队伍、抓项目、做展示、出成果等工作,使工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历史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具体任务如下: (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三)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四)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五)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第二节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P145)、组织和培养班 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一)先进生工作 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教育学第九章(上)

第周星期第节(课时)年月日 第九章教学(上) 课时2 第一节教学原则 第二节教学过程 了解教学的概念、教学的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阶段及其基本规律 教学的概念以及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自由讨论、教案 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运用 第一节 教学原则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 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是泛指那种经验的 传授和经验的获得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指的是学校教育中 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即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 据此,我们认为,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 织、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 定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活动。教不能脱离学,学不能没有 教,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相互依存的统一活动。它的目的,在 于使学生得到合乎社会需要的培养和发展。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 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 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校的正 常秩序。因为,教学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培养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一门专门组织起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智、德、体、美、劳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成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只有以教学为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保证人才质量。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证明: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 二、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设计和进行教学活动的目标,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和尺度。只有明确教学任务,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才能发挥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的作用。明确教学任务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内容和方向问题,它是正确制定和深刻理解各科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一)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这主要是教学的智育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同时,又是其它各项任务的基础和核心。而在这一教学任务中知识是基础。 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成果,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及其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的知识,即哲学知识;包括人类积累的知识遗产和当今科学知识的最新成果;还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即所谓完全知识和不完全知识、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等等。知识浩如烟海,而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因而,教学的任务只能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导生制 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 它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有了导生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因而能够教育更多的学生。 2.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又称“契约式教育”,全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Dalton laboratory plan)。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 这一制度的主要措施是:(1)把教室一律改为作业室,作业室按学科分设,室内陈列该科的参考书、图表及实验仪器等,供学生学习使用;(2)废除班级授课制,把各科教学内容制成分学期、分月、分周的作业大纲,规定每学期、每月、每周应完成的各项作业及其进度,由学生根据各科作业大纲自行学习,自行记载成绩表,教师在作业室担任指导者;(3)实行学分制,年级递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由度。 道尔顿制在弥补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程序教学、个别指导教育等曾发生过影响;但它偏重学习学科知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此制在20世纪20年代后曾在一些国家试行,我国的上海、北京、南京、开封等地也进行过实验。从30年代后,采用此制者就日渐减少。 3.案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全国特级教师霍懋征曾执意教授一个要被送到工读学校的孩子何永山。在把何永山领进班里之前,她先统一全班的认识并“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不提他

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方案

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周期内,工作室设主持人1名,以主持人姓名命名工作室,主持人为名班主任培养人选。通过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全面提高名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本领,通过选拔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班主任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班主任。 二、组建、运行程序 (一)工作室的申报由符合条件的班主任作为主持人自愿申报,经所在专业部逐级审核后统一上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二)学校公布确定的工作室名单,工作室拟订建设方案,报市教育局备案。 (三)工作室主持人与学员双向选择遴选工作室学员。工作室主持人、学员签订协议,明确各方职责、任务及考核评价办法,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四)工作室挂牌运行,履行职责。 (五)工作室建设周期内,学校对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评估;三年建设周期结束后,对工作室建设工作进行终期评估。

三、主要任务 (一)工作室主要任务 工作室要汇聚学校教育科研专家以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学员各方面力量,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培养任务。工作室要把培养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青年班主任作为第一要务。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同时为名班主任培养人选,工作室成员为学校的名(骨干)班主任培养人选。工作室主动依托教科研培机构和专家力量,通过专家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综合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有要求、有检查、有考核。 2.科研任务。工作室要针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坚持理论研修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有效破解对策,提升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员由经验型班主任逐步成长为研究型、实践型班主任。 3.引领辐射任务。工作室要注重传播优秀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注重骨干培养与引领辐射相结合,推广优秀班主任培养模式,提升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总体水平。 (二)工作室主持人主要职责 主持人是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工作室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学员的评价工作,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教育学·小学)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级与班主任的含义 1.班级。班级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教育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学生班级的组成和班集体的形成是教育者组织和教育的结果,它一经组成便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2.班主任。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承受者,又是联络各教育渠道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是贯彻学校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描述) 1.深刻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担负着一个班学生的全面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具体贯彻和落实学校教育计划。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和落实者,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办好学校的骨干力量。 3.促进各种教育力量整合。班主任的作用就是促进各科任教师互相配合,在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教育影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增强实施教育的整体效应。 (三)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描述)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涵盖了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和对全体学生的全面负责,具体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指导、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各项任务有所不同侧重,又有机统一,要求各项任务并重,综合管理。 1.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 常性的工作。 2.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育学生学好功课,努力提高学习质量,是班主任 的中心任务和经常性的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教育活动,帮助 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 3.指导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4.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另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常识的教育,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阐述)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和工作方法的多样性。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遵循教育规律,从实际出发,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成效。 (一)研究学生,引导学生发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采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背景资料、健康状况、学业情况、社会性、家庭背景。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资料分析法(班主任阅读、分析和研究记载着学生有关情况的书面材料,搜集学生的信息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 (2)观察法(直接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 第九章 教学(下)

第九章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3.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C )。 A.信号图式法 B.探究—发现法 C.暗示教学法 D.五段教学法 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7.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这是( A )教学方法的做法。 A.非指导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9.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使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这是(C )教学方法的做法。 A.发现法 B.探究—研讨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0.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D )。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11.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B )。 A.研究—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小学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班主任的作用的是()。 A.组织者 B.领导者 C.指导者 D.教育者 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并展开()。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 B.开放性 C.针对性 D.时效性 E.自主性 2.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 A.演讲比赛 B.诗歌朗诵会 C.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D.主题讨论会 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3.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填空题 1.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__及调查访问等方法。 2.班会的类型主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______。 3.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___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4.班主任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_________、_________和保管。 5.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步骤。 6.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_____。 四、简答题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先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3.何谓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4.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何谓操行评定?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2.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形成班集体? 六、案例分析题 1.下列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请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方宏,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 又到了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就完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献给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之班主任工作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之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历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都是 通过班级来进行的。为了使班级的工作由专人负责,学校一般都委派一名教师全面负责这个班级的各项工作,这就是班主任。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当学校把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年龄相当、身心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级的时候,还不能说这样的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它需要有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培养而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学校一般是通过班级来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的。教育目的的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取决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办好学校的骨干力量。 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一个教学班总是有几个教师任教。由于各人的思想观念、学术修养、个性教育方法等不同,加上学科性质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各执一端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任课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向学校,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于是就必须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保持信息沟通、保持家庭、社会支持学校的工作。 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领导下,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促使本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 (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德育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之中。离开这一指导思想,则各项工作都会陷入困境。小学班主任要做到了解和接触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给学生如何听课、如何记忆、如何复习、如何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小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极多,班主任都应予以关心和指导(详见课外活动一章)。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小,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等,考生在复习时需注意识记。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历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为了使班级的工作由专人负责,学校一般都委派一名教师全面负责这个班级的各项工作,这就是班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班主任做了如下的定义:“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之后,经过许多教育家的努力,班级授课制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18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的提出,标志着班级授课制的成熟。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即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的正式创立。该馆分设了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首次采用了班级授课这一形式,开创了我国班级教学的先河。

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负责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制度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称级任教师。 1932年民国时期,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起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相当于班主任)。此后,30年代的老解放区,在共产党办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等,每个班级中率先设有班主任。全国解放后,我国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吸取苏联的教育经验,在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当学校把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年龄相当、身心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级的时候,还不能说这样的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它需要有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培养而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 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群体,几十个学生分在一个班里就形成了一个学生群体。通过班主任的努力,全班学生逐步从松散群体发展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对全班学生的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第九章德育 本章重点: 1.德育目标、内容 2.德育过程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规律 4.榜样法的概念与要求 5.认知模式的理论假设与实施要求 一、德育的概念: ?社会要求、德育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 ?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吗? 二、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 三、德育的性质: ?社会性 ?历史性 ?阶级性和民族性 四、德育的意义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战略意义):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弱 ?3、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五、德育目标 ?1、概念: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 准;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2、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 形成发展的规律与心理特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4、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5、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六、德育内容 ?1、概念: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 总和。 ?2、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10填空] ?3、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辅导 生活辅导 择业指导【07填空,10选择】 七、德育过程 1、概念:施教传道+受教修养;个体社会化+社会规范个体化(内化) 2、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 ?品德形成过程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 ?教育者的德育活动应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 3、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组合方式)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社会代表者;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对象;主体性 ?德育内容: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德育方法:活动方式(手段、方法)的总和 4、德育过程的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08填空】 5、德育过程的规律 ?1、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10填空】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07、09填空】 ?2、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06填空】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4、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09简答】 八、德育原则 ?1、概念: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教学目标: 1. 了解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和工作任务 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重点:内容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组织建设负有专门责任。 2.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班主任专门指导,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的作用就是使各任课教师互相配合,步调一致,统一教育要求,形成教育合力,以增强教育的整体效应。 此外,学校中开展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也需要班主任把课堂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统一协调、妥善安排,以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 4.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学校一般是通过班主任来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的,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各项活动的开展通读学生的成长都取决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质量。 二、班主任工作任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展班级工作,并通过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和建立班集体等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劳动、课外生活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管理,使全班学生在团结、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且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班主任的素质是指其思想品德、心理、行为和能力等素质状况。 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做一个班主任除了具备教师的素质之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1. 具有民主精神和友善的态度。 (1)尊重和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相等。 (2)宽容、与人为善。宽容是一种精神的表现,班主任的宽容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要宽容、与人为善,就要正确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 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善于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1)具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具备善于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每天与几十个思想活跃、奋发向上的学生打交道,为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新时代的创造者,就应使自己具有求知的意识和善于学习的能力。 3. 具有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的能力。 (1)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特长。 (2)善于与学生交流思想,做学生的大朋友。 4. 具有开展班级工作的多种能力。 (1)创建班集体的能力。创建班集体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基本功,可以说,不会创建班集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一节至第三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课外教育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自习课、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与教学一样都是正规教育且方向一致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1)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任务; (2)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属于正规教育 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互相配合的 (3)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必要的补充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活动(参观、考察、访问、宣传、游览) (二)社会公益活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三)科学技术活动 (四)学科活动(主体) (五)文化艺术活动(“五小活动”) (六)体育活动 (七)课外阅读活动 记忆推荐:两社两科问题课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 (三)个人活动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广泛性 3.自主性 4.灵活性 5.实践性 记忆推荐:自愿领饭食 五、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 (二)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五)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六)要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三)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 2.以身作则 3.方法科学 4.严慈相济 5.要求一致 6.全面关心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三)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互访、建立通讯录,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育学之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集体与班主任 名词解释 班集体:是按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主任: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 ★班集体的特征(埃拉斯莫斯):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二、一定的组织结构 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形成期(不稳定)——巩固期(稳定)——成熟期(平等和谐上进合作) 班集体的形式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的地位: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领导方式:放任型,权威型,民主型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和方法:一、班主任工作内容(品德教育操行评定;教育学习;指导 课余活动;组织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指导班委会工作;做好家访;) 方法(组织培养良好班集体;做好个别工作; 协调各方面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 总结和评价) 二、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容(了解个人;了解群体关系;了解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全面性,经 常性,发展性) 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书面 材料分析法,调查法,测量法) 第二节班级管理 名词解释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九章班主任工作题库 一、选择题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 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4.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5.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6、班级建设设计以()为最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 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 10.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 )。 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 11.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 A.组织和团结集体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C.提出共同目标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12.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二、填空题 1.( )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 2.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通常称之为( )。 3.班主任产生于( )。 4.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 )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5.( )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6.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 )和对( )两部分。 7.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 )。 8.( )班会的形式包括: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等。 9.主题班会的组织包括( )、( )、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