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

D.Q1+Q2=Q3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大多数化合反应;

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 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a. 负极反应:X-ne=Xn-

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 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

锈钢。

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 干电池(锌锰电池)

a. 负极:Zn -2e -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B. 充电电池

a. 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B. 外因: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3)化学反应的限度

A. 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 化学平衡的曲线: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化学键 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 Ⅰ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Ⅱ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举例:Cl2分子中的Cl-Cl键属于非极性键 Ⅲ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其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相关。 3)化学反应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①①①①①①①②5① 2.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3.几组概念的对比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使分子间发生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 E1--正反应活化能;E2--逆反应活化能; 2、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3、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用H表示,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吸热还是放热由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的,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单位一般采用kJ/mol 4、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的概念: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或部分物质的溶解过程: 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的溶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等. (2)放热反应的概念: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部分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 注意: (1)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5、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①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数据一般都是25℃、101kPa 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②必须注明△H的“+”与“-”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1 焓变与反应热 一、焓变与反应热 1 .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此,单位是kJ/mol 。 2 .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 .反应特点 (1)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 (2)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 吸收能量E. 2 .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反应、Ba(OH)2-8H 2O 和NH 4cl 反应、C 与H 2O(g)反应、C 与CO 2反应。 (2)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考点2 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眼热反应 A I 口化学融断裂 型斜化学键形成 生 成 物 故出能拉小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十放出的热量。 E ]>E 2^U>0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2H2(g)+O2(g)===2与O(l) A H=-571.6 kJ.mol-1表示25 ℃、101 kPa时,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标-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时的温度、压强 [注-注明A H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 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在右端注明热固的变化:吸热反应, 「培儿短揖~"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氧化物如C CO2g H S-SO2(g)等。

2.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一环形坡瞪撇,拌棒 _温窗计 疝速期料板 碎泡沫般料 (2)计算公式 , (m, + m o) • c•(L 一t) ^H =-J ------ 2------- 益一12X 10-3kJ • mol-1 n 11为起始温度,12为终止温度,m1、m2为酸、碱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 c为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4. 18 J-g-1 ・℃-i), n为参加反应的酸或碱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3.能源 考点4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一、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可以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根据一定量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计算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换算成1 mol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热效应,也可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二、利用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计算 A H =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一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若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1,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E2,则反应的A H=E1-E2。 三、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1.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以下五个步骤就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1)写:写出目标方程式(题目中要求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配平。 (2)比:将已知方程式和目标方程式比较,分析物质类别、位置(在反应物中还是在生成物中)的区别。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a. 负极反应:X-ne=Xn- 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 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 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 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 是吸热反应)。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 +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 2·8H2O+NH4Cl=BaCl 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3 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 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核能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 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 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电力)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 △ 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而能量是推动 化学反应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对于 学习化学非常重要。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与化学反应和能量相关的知 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变化并转化成产物,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主要包括反应热、吸热和放热等。 1. 反应热(ΔH) 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如果 反应过程中吸热,即吸收能量,则反应热为正数;而如果反应过程中 放热,即释放能量,则反应热为负数。 2. 反应焓变(ΔH) 反应焓变也是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反应焓变可通过实验测量或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焓变等于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焓的差值(ΔH=H(产物) - H(反应物))。 二、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着反应进行的快慢。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密切 的关系。

1. 活化能(Ea) 活化能是指反应物形成转化为产物所需要克服的最小能量。反应物中的分子在碰撞时必须具备一定能量,才能克服活化能的阻力,使化学反应发生。 2.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也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使反应速率加快。 三、能量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化学反应在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相互平衡。能量与化学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 平衡常数与反应热的关系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和反应热(ΔH)的关系,当ΔG<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当ΔG>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2. 化学平衡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利奥特里兹原理,当提高系统温度时,平衡系统会偏向于吸热方向,以吸收多余的热量;当降低系统温度时,平衡系统会偏向于放热方向,以释放多余的热量。 四、能量与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 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则会放出能量。因此,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如果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包括:①所有的燃烧和缓 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情况:C+CO2→2CO是吸热反应)。常见 的吸热反应包括: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s)+H2O(g)→CO(g)+H2(g);②铵盐和碱的反应,例如

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 解反应,例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 经加工、转化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例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而不可再生资源则包括核能。 思考]一般来说,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 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正确。例如,C+O2→CO2的反应是放 热反应,但是需要加热才能开始反应。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因为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另一方面,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是反应并不 需要加热。

高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即为焓变。 (3)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ˉ1。 (4)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5)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 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H2(g)+?O2(g)=H2O(l)ΔH=-285.8kJ/mol 表示在25℃,101kPa,1molH2与?mol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kJ。 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

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二、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单位:kJ/mol 三、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或者说,化学反应的的反应热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反应热的计算常见方法: (1)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或kJ·mol-1。方法:ΔH=∑E(反应物)-∑E (生成物),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之差。如反应H2(g)+Cl2(g)===2HCl(g)ΔH=E(H—H)+E(Cl—Cl)-2E(H—Cl)。 (2)由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 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 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为 mol/L ·min 或mol/L ·s 。对于具体的反应:变化的浓度之比=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1.反应热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变化和转化的科学。在化学反应中,热力学可以帮 助我们研究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热力学中有几个基本概念和定律:-系统和周围:化学反应发生在一个我们所关注的系统中,系统和周 围通过热量、功和物质的交换进行相互作用。 -热量(q):热量是体系和周围之间由于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能量(E):能量是物质和空间的基本属性,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如热能、化学能和动能等。 -热容(C):热容是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其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 关系。 -温度(T):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一种表现,表示物质的热运动 强度。 -熵(S):熵是描述物质的有序程度和混乱程度的一个物性常数。 -反应热(ΔH):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 -等压反应焓变(ΔH):在常压下进行的反应的热力学变化。 -等容反应焓变(ΔU):在常容下进行的反应的热力学变化。 2.热力学方程 热力学方程描述了反应物到产物之间的能量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方程 是内能变化方程(ΔU=ΔH-PΔV),描述了压力变化对内能的影响。

3.反应焓变 反应焓变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反应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通过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 4.熵变 熵是描述物质的有序程度和混乱程度的物性常数。熵变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熵的变化。熵的变化是由于反应物到产物之间的分子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分子排列的有序程度的变化等。 5.自由能变化 自由能变化描述了一个系统在恒温恒压下对外界做功的能力。自由能变化(ΔG)等于反应焓变(ΔH)减去温度(T)乘以熵变(ΔS),即ΔG=ΔH-TΔS。 如果ΔG<0,反应是自发进行的; 如果Δ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ΔG>0,反应不会发生。 6.化学反应的速率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能量变化越大,反应速率通常越快,因为反应需要克服更多的能垒。激活能是指反应发生前所需要的最小能量,能够提供活化能的分子称为催化剂。 7.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高中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一、化学键 1.定义: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的相互作用。 注:①非相邻原子或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 ②原子:中性原子(形成共价键)、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 ③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 2.分类: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离子化合物中 (1)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O、K2S等 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 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 铵盐:如NH4Cl (2)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①原子:让电子尽可能分散到原子四个方向上; ②离子:阳离子即离子符号;阴离子加括号,标明电荷数 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 ③单质: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相应的稳定结构; 分子式:H2N2F2Cl2 电子式: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元素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 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 成,但含有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之间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其次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更。 缘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更的主要缘由。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别:C +CO 2 △ 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 +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思索]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须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须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须要加热,只是反应起先后不再须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接着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须要加热。 其次节 化学能与电能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干脆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干脆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削减。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推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 、Ca 、Na 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 2)等作正极。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总结整理-老苏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的过程 ΔH =(生成物) 反应物)E E ∑∑-( E 表示键能 Δ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ΔH>0为吸热反应;ΔH<0为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CaCO 3 = CaO + CO 2↑; 2.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 3. 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除外)例如:C + CO 2 =2CO (化合) ,C + H 2O =CO + H 2, H 2+CuO = H 2O+Cu ; 常见的吸热过程 多数铵盐溶于水 常见的放热反应 1.所有燃烧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大多数化合反应 4.铝热反应 5.活泼金属与水或酸反应 6.物质的缓慢氧化 7. 生石灰溶于水 常见的放热过程 1.浓H 2SO 4溶于水 2. 固体NaOH 溶于水 联系 若正反应是吸(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是放(吸)热反应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 如水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 如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 不可再生 如核能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 如:电能、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 原电池形成条件 1.电极为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单质) 2.电极需要插在电解质溶液中 3.整个装置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工作原理:以Zn -Cu -稀硫酸原电池为例 化学反应速率 如反应 aA(g)+bB(g)=cC( g)+dD(g) 计算 定义式:t V v ∆•∆= ∆∆= n t c 比例式:b a v v :)B (:)A (= 注意: 1.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 2.表示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不能用于表示固体和纯液体 3.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 大小比较 1.统一标准法 2.比较比值法 2H ++2e -=H 2↑ 硫酸溶液 Zn -2e -=Zn 2+ e - Cu Zn 正 负 H + Zn 2+ SO 42- 电子从锌极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铜极 负氧失电,阴来凑;正还得电,阳来凑; 电走负导正,流相反;负虽活特殊记铝碱, 保护金属放正位;燃料电池,负可燃,正 是氧,正极还原看电解质(aq):酸是H 2O , 碱是氢氧,固体O 2-,熔融碳酸盐是碳酸 (O 2+2CO 2+4e -=2CO 32-)。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化学键 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 Ⅰ 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Ⅱ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举例:HCl分子中的H-Cl 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

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举例:Cl2分子中的Cl-Cl键属于非极性键 Ⅲ 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其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相关。 3)化学反应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3.几组概念的对比 4.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2O等。复杂离子(原子团)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NH4Cl、NaOH等。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CaC2等。 (3)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如HCl、SiO2、C2H2等。 (4)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般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I2、N2、P4等。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映 1.化学键 1)定义:相邻两个或各种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互相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 Ⅰ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化学键。 Ⅱ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化学键。 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原子一方相对显正电性。这样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举例:HCl分子中H-Cl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种原子,成键原子都不显电性。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C—C键)。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种多原子分子在空间构造上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叠,那么虽然它由极性键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托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周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举例:Cl2分子中Cl-Cl键属于非极性键 Ⅲ金属键:化学键一种,重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金属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诸多特性。例如普通金属熔点、沸点随金属键强度而升高。其强弱普通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有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有关。 3)化学反映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过程。①①①①①①①②5① 2.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化合物。 大某些盐(涉及所有铵盐),强碱,大某些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必修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回顾 王珊娜2014-6-2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化学键 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 Ⅰ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Ⅱ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Ⅲ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 3)化学反应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包含: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lCl 3 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全部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包含: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3.几组概念的对比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①电子式如Na+[· ·Cl· · ]- 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①电子式,如H· · Cl· · ②结构式,如H—Cl ③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4.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 2 O等。复杂离子(原子团)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如NH 4Cl、NaOH、 Na 2 O 2 等。 (2) 稀有气体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因此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3)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如HCl、SiO 2、C 2 H 2 等。 (4)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般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I 2、N 2 、P 4 等。 (5)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如H 2S、PCl 3 ),或也可能既有离子键 又有共价键(如铵盐)。 5.化学键的破坏 (1)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破坏。 (2)对于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其熔化后也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熔化过程中离子键被破坏。 (3)对于共价化合物,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共价键被破坏, 如HCl、HNO 3等。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共价键被破坏,如SO 3 、SO 2 等。 (4)对于某些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作用,其分子内化学键被破坏,如: F 2、Cl 2 、Br 2 等。 特别提醒根据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可判断它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若导电,则是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是共价化合物。 6.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 电子式是表示物质结构的一种式子。其写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等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并用n+或n-(n为正整数)表示离子所带电荷。 1)原子的电子式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3D B.反应进行到1s时,υ(A)=υ(D) 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D.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s)−1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NH3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减慢 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SO2的催化反应,充入He,反应速率不变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 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 红色 证明溶液中含有I-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 血红色 证明溶液中含有 Fe2+ 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 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 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验证SO2与O2的 反应为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①在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