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高考地理热点《海洋专题》

最新高考地理热点《海洋专题》

高频考点339 2.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拓展提升】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A.生物资源B.空间资源C.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

2.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①海洋生物种类增多①改变海岸地貌①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①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1.B 2.B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航运业,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主要有改变海岸地貌,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①①正确;海洋生物种类材料没有提及①错误;人工沙滩范围扩大,①错误;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其中自然岸线是指海岸自然结构和生态功能未受到人类活动与人工构筑物明显影响的海岸线。下图为“4种自然岸线长度变化示意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3.4种自然岸线()

A.快速缩减的起步时间大体一致B.基岩岸线长度一直短于砂砾质岸线

C.生物岸线一直受到人类的大力保护D.1990年以来4种岸线变化都较剧烈

4.导致自然岸线长度变化幅度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A.修建港口B.过度捕捞C.围垦开发D.毁坏红树林

5.21世纪初,江苏提出了“海上苏东”和“百万滩涂”开发战略,开始了高强度的开发。但是苏东的大段自然淤泥质海岸依然保留下来。此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A.淤积作用强烈B.人们注重保护

C.开发强度较小D.海岸不易被破坏

【答案】3.D 4.C 5.A

【分析】3.从图中快车看出四种自然岸线快速缩减的起步时间不一致,排除A选项;基岩岸线的长度在1990年长于砂砾质海岸线,排除B选项;1990年后生物岸线的长度开始减小,说明受到人类活动,排除C选项;1990年之后,四种自然岸线变化的斜率比较大,说明四种自然岸线变化都比较剧烈,D选项正确。故选D。

4.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海岸线的长度在减小,说明海水侵蚀比较严重。围垦开发一般会使许多海湾消失,从而会大幅度降低海岸线的长度,C符合题意;毁坏红树林会导致红树林对海岸的保护作用下降,海岸侵蚀加剧,但是对海岸线长度影响不是最大的,排除D;修建港口对自然岸线长度的影响不大,排除A;过度捕捞与自然岸线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故选C。

5.高强度的开发,所以B、C选项错误;淤泥质海岸容易被破坏,D选项错误;淤泥质海岸是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苏东高强度开发,仍然保留大段淤泥质海岸,说明此河段淤积作用强烈。故选A。

荷兰素有“风车之国”的美誉,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685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

近年来,荷兰已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让一片围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拢以关闭河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荷兰在上世纪20年代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不包括

A.建大坝可有效利用波浪能、潮汐能发电B.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C.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利于继续围垦D.围垦区地势低,防止海水入侵7.莱茵河河口不修大坝而修挡潮闸是为了

①莱茵河航运繁忙,闸门打开可保持正常通航①关闭闸门可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①修闸(不修坝)可减小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①节省资金,技术难度较小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

【答案】6.A 7.A

【解析】6.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紧张;荷兰地处西风带,全年受西风影响,经常受到风暴潮的侵袭,建大坝可以减少风暴潮的侵害,同时还可以防止海水入侵,而不是利用波浪能、潮汐能来进行发电,故选A。

7.莱茵河航运繁忙,如果修建大坝,则影响正常通航;修挡潮闸,既可以保证正常通航,关闭闸门又可以减轻风暴潮;且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但是修闸比修坝的技术难度要大,耗费资金量也要更多,①①①正确,①错,故选A。

荷兰全年降水均匀,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约为760mm和550mm,其中4至9月蒸发较旺盛。荷兰1/4土地海拔不到1米,需要筑堤拦海和排涝,雨水依靠重力或动力排放入海。下图示意公元1000年以来荷兰西部区域陆地下沉与海平面上升情况(图示海拔高度以1900年海平面为基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荷兰需要筑堤拦海但又能依靠重力排水入海的时间大约是

A.1000年~1200年B.1200年~1300年

C.1300年~1600年D.1600年~2000年

9.以下月份处于荷兰排涝淡季的是

A.1月B.7月C.10月D.12月

【答案】8.C 9.B

【解析】8.结合材料可知,1000年~1300年,陆地海拔均高于涨潮水位和落潮水位,说明只有重力排水入海,不会海水倒灌,不需要筑堤拦海,A、B错误;1300年~1600年,陆地海拔低于涨潮水位,需要筑堤拦海,防止海水倒灌;陆地海拔高于落潮水位,可以依靠重力排水入海,C正确;1600年~2000年,陆地海拔均低于涨潮水位和落潮水位,说明海水倒灌,需要筑堤拦海,但无法依靠重力排水入海,D错误。故选C。

9.荷兰位于40°~60°N之间,终年盛行西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终年湿润,降水均匀。而题干告知“4至9月蒸发较旺盛”,故此时因蒸发旺盛,降水转化为径流的量较小,所以4至9月期间是雨水排放的淡季。B符合题意。故选B。二、综合题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爱历史地理学的小明课余搜集了下列有关珠江口地区的资料:明代以来,珠江口两岸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开发了促淤造田的农业生产模式;先修筑堤坝,后种植耐盐的咸小草,经过多年淤成沙田,用以种植水稻。

清朝时期,珠江口只有虎门、蕉门、横门、磨刀门、虎跳门和崖门”六门入海”,1900年前后洪奇门形成,1959年堵海工程完成后出现鸡啼门,至此”三江汇集、八门入海”的格局形成。下图示意珠江口八大门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请帮助小明完成他提出的三个探究问题。

(1)从气候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河道分叉多的原因。

(2)有专家反对在珠三角城市建设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淤地方式,请说明理由。

(3)沧海桑田的变化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简述要保证珠江流域”八门入海”格局不变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珠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暴雨,易引发洪水,溢流分叉。

(2)传统淤地方式淤积速度过慢,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需求。(3)植树造林、缓坡修梯田等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来源;兴修水库等,减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疏通河道等,减少泥沙沉积。

【分析】(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富,使河流汛期长,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暴雨,形成洪水在三角洲地区容易漫出河道,产生新的流水通道,形成了河汊纵横的地貌。

(2)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需求量大;传统淤地方式形成新的土地资源速度慢,耗时长,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3)要保持现在的地貌状况,需要解决上游来沙的问题和当地河道淤塞的问题。在河流上游植树造林,缓坡修建梯田,有利于水土保持,减少上游因水土流失形成的沙源;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减少径流的季节变化,使河道形态稳定;对淤塞的河道开展清淤工作,减少泥沙沉积。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位于东海岸中段,由一段南北延伸约42千米、10多个连续排列的优质沙滩组成,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特威德河口位于黄金海岸南部,是重要的避风港。20世纪60年代,当地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试图阻止河口沙坝的形成,该措施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形成新的拦门沙坝,与此同时,黄金海岸的泥沙冲淤平衡也被破坏,海岸遭受侵蚀。为此,当地投资建设了一个“泥沙搭桥”工程,通过抽沙泵和输沙管道从特威德河口将泥沙输送到黄金海岸。下图示意黄金海岸及特威德河口堤坝位置。

(1)推测当地修建堤坝以阻止形成河口沙坝的地理依据。

(2)分析特威德河口修建堤坝后黄金海岸遭受侵蚀的原因。

(3)说明“泥沙搭桥”工程所起的作用。

【答案】(1)堤坝约束河水,抬高河流水位,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沉积;堤坝向海中延伸,堤坝出口处水深增加,海水运动较强,不利于泥沙沉积。

(2)沿岸流携带泥沙北上,受堤坝阻挡,在堤坝附近淤积,黄金海岸泥沙来源减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洋侵蚀速度。

(3)为黄金海岸补沙,维持泥沙冲淤平衡,减轻海岸侵蚀;泥沙向北输送,减少特威德河

口的泥沙淤积,利于航运。

【分析】(1)地理依据:河口处由于地势较为平坦,一般流速较慢,且受太平洋海水向岸边回流的顶托作用,会使泥沙逐在海岸堆积,形成河口沙坝。因此修建堤坝,堤坝向海中延伸,堤坝出口处水深增加,海水运动较强,不利于泥沙沉积,也可以加快水流速度,同时减轻海潮的顶托作用,减少泥沙堆积,阻止形成河口沙坝。

(2)修建堤坝减少了河口泥沙的堆积,且由于水流速度加快,流水侵蚀作用增强。同时结合沿岸流的方向,可知由北向南流动的海水因南部建设的沙坝截断了海水携带的大部分泥沙,导致黄金海岸海滩缺少泥沙堆积,黄金海岸泥沙来源减少,泥沙堆积速度小于海洋侵蚀速度,海岸遭受侵蚀。

(3)由于黄金海岸泥沙堆积减少,不断退缩,因此需要采用“泥沙搭桥”工程,将泥沙重新

补充到黄金海岸,以自然洋流连续携沙为主、人口抽沙为辅,重新实现黄金海岸的冲淤平衡;泥沙向北输送,减少特威德河口的泥沙淤积,利于航运。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县江厦港,是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先驱者,也是我国第一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它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当水从海洋流向水库时进行反向发电,从水库流向海洋时进行正向发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厦电站进行主题为“潮汐电站选址与效益”的实践活动。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学生了解到该电站是利用已建原“七一”塘围垦海涂工程改建而成,大坝的选址要考虑海洋水文、地域地形、泥沙特性、枢纽布置和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图1示意学生绘制的江厦电站位置。图2示意江厦电站景观。下表示意活动当日大门岛和东门村潮位记录(单位:m)。

(1)利用表中数据,参照大门岛潮汐曲线图绘制东门村潮汐曲线图。

(2)分析江厦潮汐电站大坝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3)指出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主要优势。

【答案】(1)曲线图如下所示:

(2)处于海湾中,潮差大,利于储备大量海水;处于海岸相距最窄处,利于建坝,工程量小。

(3)无库区淹没,移民及耕地征用建坝等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小;受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小。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相关知识。(1)曲线图主要根据表中东门村不同时段的潮汐数据进行绘点,继而连接成光滑曲线。(2)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潮差大小、海水储量、工程量等方面进行说明。由图可知,江厦潮汐电站大坝位于峡湾处,涌浪会形成较大的潮差;水库狭长分布,口小库大,能储存较多海水;口小库大,工程量小,投入较小。(3)优势主要从搬迁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潮汐电站没有库区移民,也不会淹没耕地;潮汐电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

【详解】(1)根据表中东村不同时段的潮汐数据进行绘点继而连接成光滑曲线即可。如下

图所示。

(2)潮汐需要利用潮差进行发电,由图可知,江厦潮汐电站大坝位于峡湾,涌浪形成较大的潮差;水库狭长蓄水面积大坝址位于海岸狭窄处,工程量小。

(3)修建水库需要进行库区移民及征用土地潮汐电站利用海湾作为(天然)库区;潮汐利用潮差进行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修建水库会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的影响;水库的选址受地形、地质及气象(水量变化)影响较大,潮汐的変化较小。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向下插入土中。红树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芽,俗称“胎生”,到一定时候便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为独立的植株,也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非洲尼日利亚几内亚湾沿海地区(图1)广布红树林,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红树林面积逐渐减少。为保护该地红树林,有人设计了“内湖外海”的规划方法(图2)。具体措施是结合沿海水塘,进行人工梳理打造形成内湖,内湖外海间种植红树林并设置水闸。该措施既符合红树林生长特点,又有效保护了红树林。

(1)结合红树林支柱根和“胎生”的特点,推测尼日利亚沿海红树林生长地区的环境条件。(2)说明红树林面积减少对尼日利亚沿海水域环境的影响。

(3)分析“内湖外海”规划方法对保护红树林的作用。

【答案】(1)沿海多滩涂,风力较大,海水运动较强。

(2)净化海水能力减弱,海洋污染加剧;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3)通过内湖隔离城市,减小城市开发对红树林的破坏; 同时保证外海的水位变化,适宜红树林的生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树林生长的环境条件、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红树林的保护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材料可知尼日利亚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多滩涂;由材料“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基部生出,向下插入土中。红树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芽,俗称“胎生”,到一定时候便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 可以推测尼日利亚沿海红树林生长地区位于几内亚湾附近,风力大,海水运动较强,而红树林支柱根和“胎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红树林面积减少对尼日利亚沿海水域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分析。红树林有调节沿海地区生态能力,红树林面积减少,净化海水的能力减弱,海洋污染加剧,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3)“内湖外海”规划可以隔离城市,减少城市开发对红树林的破坏;也可以保证外海的水位变化,适合红树林的生长,该措施既符合红树林生长特点,又有效保护了红树林。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史料记载,辽河的主河道入海口有不断西迁的过程,1909年前辽河水曾经大辽河入海;后因洪水,大部分河水改经现辽河入海;1958年人们修建水利工程将流向大辽河的河汊封闭,上游河水全部流向现辽河。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水向上爬升,流速较慢;落潮时流速比涨潮时大的多。辽河口的潮间带景观独特,除了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还有一种潮汐造就的美景-“潮汐树”。“潮汐树”是由发育在海滩上的潮沟组成,潮沟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其形状如树,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杈朝向陆地。成规模、可观赏的“潮汐树”景观目前仅存在于辽河口一带。近年来油井钻台和渔业养殖不断蚕食着河口的潮滩。图1示意辽河口海岸线的变迁状况。图2为辽河口的“潮汐树”景观。

(1)分析该地潮滩形成的自然原因及1945-1979年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2)简述“潮汐树”的形成过程。

(3)请就该地区“潮汐树”景观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河流含沙量较大;地势低平,河水流速缓慢;喇叭状入海口,潮汐顶托作用强。人类修建水利设施,导致辽河入海水量变大,泥沙淤积增多。

(2)落潮时水的流速大,侵蚀能力强,滩面的水流在地势较低处冲刷出一道道潮沟;越靠近海面,汇集的水量越多,流速越快,侵蚀能力越强,冲出的潮沟越宽越深;盐地碱蓬加固潮沟岸,稳定了潮汐冲刷出来的潮沟系统。

(3)建立保护区,禁止海产品养殖;禁止填海造地;在油田钻井等活动中注意保护生态、地貌景观。(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分析】(1)由题可知,潮滩是属于河流入海口的堆积地貌,所以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为河流搬运大量的河沙到入海口,由于该处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再加上喇叭状入海口的形态,导致该处潮汐的顶托作用强,导致河沙在入海口大量沉积,形成潮滩。而1945-1979年短期内增长快主要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由题干“1958年人们修建水利工程将流向大辽河的河汊封闭,上游河水全部流向现辽河”可知,由于人类修建水利设施,导致辽河入海水量变大,河流携带了更多的河沙到入海口,所以该处泥沙淤积增多,潮滩增长快。(2)由题干可知,潮汐树是由发育在海滩上的潮沟组成的,潮沟的形成机理又类似“河流的坡面冲沟”,结合该处的地理环境可知,其形成主要是由潮水在海滩上冲刷而成。其形状特征是“主干朝向海洋,树枝状分杈朝向陆地”,加之“落潮时流速比涨潮时大的多”,则表明侵蚀作用主要是落潮时的潮水,因为其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滩面的水流在地势较低处冲刷出一道道潮沟,并由于越靠近海面,水量越大,流速越快,侵蚀能力越强,潮沟越宽越深。由于该地的盐地碱蓬发育良好,植被有效的遏制了潮水的进一步侵蚀,加固了潮沟两岸,稳定了潮汐冲刷出来的潮沟系统。

(3)由题干“近年来油井钻台和渔业养殖不断蚕食着河口的潮滩”可知,当地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潮汐树的形成环境产生了影响。对照原因找措施,可得具体的保护措施为:建立保护区,禁止渔业养殖;在油田钻井等活动中注意保护生态、地貌景观;此外,禁止填海造地,保护海岸带的稳定生态系统也显得尤为重要。

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海洋地理(学生版)

专题17 海洋地理 【高考预测定位】 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海洋奥秘;第二部分是开发海洋资源;第三部分是保护海洋环境;第四部分是维护海洋权益。高考命题关注点:以海洋科学考察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海洋知识;从世界某海域入手,判断该海域的地形、分析地形的成因,或者从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重大的地质灾害为切入点,用海底扩张说、板块学说解释灾害的成因;以海陆轮廓图为切入点,考查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海水运动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世界区域地图为切入点,或是根据近几年气候变化状况给出的数据为素材,考查海洋与大气间水热交换问题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分析海洋各类资源、海洋空间、海洋旅游业的开发;以世界区域地图或现实的海洋污染事件为背景,集盐度、温度、洋流、径流和气候为一体进行综合考查;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交通运输等。

【核心知识精讲】 一、海岸与海底地形 1.海岸的类型: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2.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说明:⑴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⑵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⑶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 二、海水温度与盐度 1.利用图示,理解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35‰,但不同海区盐度高低不一,总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度和低纬度递减。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⑴不同纬度海区,

新高考专版高一地理专题19我国的海洋权益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 19

专题19 我国的海洋权益 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 【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 1.维护海洋权益 (1)国际海洋新秩序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濒临海洋的国家相继向领海以外的海域扩展,在拥有合理的探索、开发海洋资源权益的同时,也出现资源纷争现象。海洋开发,需要建立新的秩序。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是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9次会议通过决定,批准我国成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根据《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在此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1海里=1.852公里,即千米)。 (2)《公约》的成果和问题 成果:确立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制度;确立了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制度;确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对公海制度的新发展;建立起多元结构的海洋新制度。问题:在封闭、半封闭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可能重叠;一些岛屿主权争议、河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 (3)重要概念 内水:国家享有完全主权的水域,在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 领海: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12海里。 毗连区: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24海里。 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200海里。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德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不足200海里的,扩展到200海里,大于200海里的最远扩展到350海里。 公海:不包括在国家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的全部海域。 国际海底区域: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以及底土。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金属结核、热液矿床较丰富。

2022年广东新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专题—海洋含答案

2022年广东新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专题 海洋 综合训练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左图),鱼类种类丰富。右图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胶州湾海域鱼类种类丰富,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有 ①海域面积②海岸类型③入海径流④沿岸洋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压B.水温C.风向D.湿度 3.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 A.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改变B.多样性下降,优势种不变 C.多样性增加,优势种改变D.多样性增加,优势种不变 海洋难抵极,又称尼莫点(48°52.6′S,123°23.6′W),位于南太平洋中央海面上,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与最近的陆地相距约2688千米。该点孤离于陆域、洋流及船舶航线之外。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并理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据此完成4—5题。 4.尼莫点附近海域 A.有机质较少,海洋生物难以生存 B.靠近极地,受磁场干扰,通讯困难 C.纬度较高,冰山众多,航行受阻 D.盛行西南风,风大浪急,天气恶劣 5.与其它海域相比,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 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的有利条件是 A.海水深度较大 B.隐蔽条件较好 C.自净能力较强 D.环境影响较小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中的岛国(下图)。近年来,新西兰大力推广精准捕捞技术,采用该技术捕获的鱼仍可在特有的内衬套中游动,保持活力。该系统内部设有鱼类逃逸孔道,可以将误捕鱼种或者允许捕捞尺寸以下的鱼放归大海,通过这些逃逸孔逃生的鱼比传统拖网渔具逃生的鱼,存活机会更高。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新西兰近海渔业资源总量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该国 A.地处中纬度B.大陆架窄 C.地震多发D.人口多,捕捞过度 7.新西兰实行精准捕捞后,捕捞量变化最大的鱼类是 A.热带鱼B.大型鱼C.深海鱼D.淡水鱼 8.该国渔业部门推广精准捕捞技术目的是 A.提高产量B.提高品质C.提高效率D.保护资源 泰国普吉岛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该岛有桥梁与马来半岛相连,东面海域(距河口较远的宽阔大陆架上)有人工珍珠养殖场。旅游业是普吉岛的第一收入来源。下图为普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11月~次年4月是普吉岛的旅游旺季,因为该时期当地 A.白昼长,景色迷人B.云量大,天气凉爽 C.多晴天,海面平静D.风力强,适合冲浪 10.游客在普吉岛旅游可能体验到的项目有 A.参观菠萝田和苹果园B.乘坐小船观赏红树林 C.借助望远镜观赏雪山D.在原始毛竹林中露营 11.普吉岛东面海域发展人工珍珠养殖场的区位优势是 A.海水的盐度高B.海水含沙量大 C.海水温暖清澈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最新高考地理热点《海洋专题》

高频考点339 2.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拓展提升】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A.生物资源B.空间资源C.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 2.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①海洋生物种类增多①改变海岸地貌①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①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1.B 2.B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航运业,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主要有改变海岸地貌,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①①正确;海洋生物种类材料没有提及①错误;人工沙滩范围扩大,①错误;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其中自然岸线是指海岸自然结构和生态功能未受到人类活动与人工构筑物明显影响的海岸线。下图为“4种自然岸线长度变化示意图”,据此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21海洋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21海洋地理 (2021·浙江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 ) A.海沟B.海岭C.海盆D.裂谷 2.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A 2.C 【解析】1.独特可知,图中板块边界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以下,海底形成很深的海沟。故选A。 2.海草被称为“海洋之肺”,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①正确;提供农副产品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种植水草无法改变洋流性质,且改变洋流性质未必是有利影响,③错误;海草可以减缓海水流动,附着、沉淀水中营养物质,从而为鱼类提供栖息地,④正确。故选C。 3.(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下图左)。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

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下图右)。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右图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 【答案】(1)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3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解析】(1)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材料信息表明,因沙坝主要作用是抵挡盛行风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海洋地理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海洋地理 一、单选题 “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 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 2.海水的密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表层海水密度最明显的因素是() A.盐度 B.深度 C.径流 D.温度 下图是青海省西南部的两个高原湖泊,都位于同一个板块上。错仁德加位于楚玛尔河的干流上,而错达日玛湖相对封闭,四周有河流注入。近年来,错达日玛湖床升高速度明显快于错仁德加。完成下面小题。 3.与错仁德加相比,错达口玛湖水() A.水位更低 B.盐度更大 C.水温更同 D.更新更快

4 .错达口玛湖床升高速度明显快于错仁德加,其主要原因是()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拉尼娜现象的 表现与其相反。秘鲁渔场盛产冷水性鱼类。渔获率指某水域捕鱼期内渔获量占同期捕捞资源 总量的比重。下图为秘鲁某两年份渔获率指标图及世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渔获率(%) 0 20 40 60 80 100120 年份① A,板块运动不同 B.湖水深度不同 2020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 八), 5 .钱塘江大潮() A.仅有观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 C,与杭州湾的地形有密切关系 6 .杭州湾II 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植被覆盖不同 D.外力作用不同 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海上生明月之时正宜观潮 D. 一天中只有一次起落 C.秋季 D.冬季 下暖流 一*寒流■秘鲁渔场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专题22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考点0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 全 水下餐厅可分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Under水下餐厅,位于多岩石的挪威海海岸,豪华的流线型建筑物被封装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壳中半沉式入海,它的墙壁略微弯曲,厚半米,在外围添加了许多岩石。现在附着在餐厅表面的藻类和软体动物形成了一个人造贻贝礁,可以净化水并自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沉式水下餐厅更有利于() A.维护海洋生态平衡B.充分地利用海洋空间 C.开发海洋生物资源D.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2.关于Under水下餐厅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粗糙的混凝土可增强建筑的稳定性B.流线型设计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 C.略微弯曲的墙壁利于增强建筑美感D.外围添加的岩石利于减弱海浪侵蚀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及某海洋牧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保障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B.科学技术C.经济效益D.环境承载力 4.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①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①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①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内部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冷凉环境。2021年,中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在中西部建立数据中心,承接东部乃至全国范围的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运算任务。厦门中学生助手报道,同年12月,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在海底,通过光缆供电和传输数据)选址三亚南部海域,着力实现“东数海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建立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 A.清洁能源丰富B.全年气候冷凉 C.基础设施完善D.同类产业集聚 6.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 A.运营能耗较高B.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 C.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较快D.对建设技术的要求较高 7.实现“东数海算”,能够() ①为海洋能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①拓展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①为国家信息通讯提供安全保障①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2016-2020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二十 海洋地理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海洋与海岸带运用地图及景观图 片,概述海岸的主 要类型和特点;运 用图表等资料,归 纳海水温度、盐度 的分布规律;分析 海—气相互作用及 其对全球水、热平 衡的影响 考查形式: 均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 海洋与海岸带以及海洋开发、环 境问题和权益。 考查频率及分值: 江苏卷每年必考,考查频率高。 分值为10分。 考查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 考查素养: 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 人地协调观素养 备考中要注意复习 重点。“海洋和海岸 带”注意海洋自然地 理时空分布规律和 主要形成原因。“海洋 开发”结合海洋资源 开发实例,注意开发 特点、现状及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 护”侧重理性分析、探 究海洋环境问题的 形成机制以及防灾 减灾的对策措施。另 外多关注时事热点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海洋与海岸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南海局部地区图和中国新建的南海灯塔雄姿图。

(1)我国南海岛屿的海岸类型以和为主。 (2)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类型名称是:A ,B 。 (3)我国南海建灯塔,属于开发海洋的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的南海海洋资源有等。 答案(1)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2)大陆架大陆坡 (3)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任意两种) 知识2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海洋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沙群岛的众多岛屿多为岛,一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这类岛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是。 (2)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是。 (3)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地理意义是。 答案(1)珊瑚温暖、清洁、光线充足(任答两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减轻风暴潮的危害(任答两点)。 (2)远离我国大陆,补给困难;海岛面积小,淡水资源匮乏,不利驻军。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任答三点)。

解密15海洋专题解读(分层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

解密15 海洋专题考点解读 分层训练 一、选择题。 (2022·广东梅州·统考一模)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下图为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海区南、北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岸线走向B.洋流C.海水深度D.风速 2.目前波浪能开发规模还比较小,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需求不足①开发成本高①破坏生态环境①稳定性差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1.C2.D 【解析】1.由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南部的波浪能密度较北部密集,南部波浪能密度大于北部,其原因受海域水深的影响;从等深线数值及分布分析,北部沿海海域数值小,分布稀疏,表明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C 正确。而海岸线走向、洋流、风速南北差异不大,因此A、B、D错误。故选C。 2.波浪能主要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风能属于不稳定的能源,因此波浪能稳定性差,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不适宜大规模开发,①①正确,D正确。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①错误,AB错误。波浪能属于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①错误,C错误。故选D。

(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日益受到关注。2022年11月25日,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海底盾构隧道贯通,标志着跨海段的关键性工程顺利完成,进一步巩固2024年通车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相比于海面,海底空间的优势主要在于() A.日照充足B.环境稳定C.水温较高D.地形平坦 4.与陆地空间资源相比,海洋空间资源() ①储量巨大①不易开发①价值量小①开发程度高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3.B4.A 【解析】3.海底深度大,光照条件不如海面,受太阳辐射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小,A错误;一般水温比海面低,B错误;海底地形、地质条件复杂,D错误;海底比海面受风浪等外界环境影响小,环境相对稳定,B正确。故B正确。 4.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空间资源比陆地储量大,价值量大,①正确,①错误;海洋环境较为复杂,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比陆地难度大,开发程度较低,①正确,①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天津南开·统考二模)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质能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太平洋表层海水经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太平洋表层海水年内流入楚科奇海域最多的时段为()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

最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篇热点专题攻略 专题十一海洋地理 考点1 认识海洋

专题十一海洋地理 考点1 认识海洋 考查内容情境载体考查素养 1.认识海岸类型。 2.海底地形。 3.海水的性质、运动、 海—气相互作用 以自然和人类活动现实情境,以 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曲 线图等为背景,考查海岸、海底 类型、海水性质、海—气相互作 用及成因分析 落实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学科素养 (2020·江苏高考)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审题思维】[破题] 材料 信息 ①区域定位: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 ②明确主要地理事物:沿 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 图表 信息 ①等值线的分布特点:近海地区等深线数值低,分布稀疏;远海地区等深线 数值高,分布密集。 ②海水盐度分布特点: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海域;乙海域表 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③海水温度分布特点:甲海域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层和底层海 水温度大致相当 设问 方向 (1)海底地形及其特点; (2)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海水温度及影响因素 [解题]第(1)题,解题思路如下: 第(2)、(3)题,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1)甲:大陆架;乙: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世纪金榜】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温习 海洋开发梯级演练 中图版选修2(1)

【世纪金榜】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温习海洋开发梯级演练中图版选修2 1.(2021·福建文综)“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进展”是人类一起关注的议题。以下图示意东亚部份区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示半岛南部地域的要紧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进展滨海旅行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要紧要挟。 2.(2021·厦门模拟)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斑块平均面积(Ai)、破碎度指数(Fi)、平均临近指数(MPI)是反映景观破碎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MPI反映了同类型景观的临近程度和景观的破碎度,如MPI值越小,反映了同类型景观在临近区域的比例越小,那么说明离散程度越高或景观破碎程度越高;MPI值越大,说明同类型景观在临近区域的比例越大,景观连接性越好。 材料二兴化湾1959年、1986年、2000年及计划期2020年滩涂景观指数表 兴化湾不同时期滩涂的景观指数表 资料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材料三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类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

(1)依照材料分析说明兴化湾在不同时期(1959年至2020年)滩涂景观破碎化程度的转变特点。(2)说出我国滩涂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答案解析 1.【解析】第(1)题,依照图示半岛南部地域的海岸线和岛屿特点可判定出其为基岩海岸;半岛南部地域的海岸进展滨海旅行的有利条件可从地貌景观、水域条件、生物种类和气候特点等方面分析。第(2)题,沿海地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与开发、全世界气候的转变都会要挟海洋生物多样性。 答案:(1)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光照充沛,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世界气候转变(变暖)等。 【加固训练】(2021·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渤海湾区域海岸线迁移示用意。 材料二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渤海沿岸天津市每一年春天是咸潮入侵的多发期,说明其缘故。 (2)分析图示海岸类型及成因,从可持续进展角度动身提出开发海岸带的具体方法。 【解析】第(1)题,依照咸潮的概念可知咸潮是海水回灌河流水形成的,当河流水位最低时,易显现海水回灌现象,天津地处华北平原,春天降水少,蒸发旺盛,工农业需水量大,河流水位最低,易形成咸潮。第(2)题,由于图示海岸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形成淤泥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可进展旅行、养殖等。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旺盛,河流处于枯水期,春天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河流入海口水位低。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六海水(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 海水 1.下图表示某海城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A.a是北半球寒流 B.b是南半球暖流 C.c是北半球暖流 D.d是南半球寒流 (2)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3)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 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 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漏浊污染范围会扩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图为8月份大西洋沿某经线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海水盐度 B.曲线②表示海水密度 C.曲线③表示海水密度 D.曲线②表示海水温度 (2)与副热带海域相比,赤道地区() A.海水密度大,因为赤道地区水温高 B.海水盐度低,因为赤道地区降水丰富 C.海水水温高,因为赤道地区海水密度大 D.海水盐度高,因为赤道地区海水蒸发强烈 (3)一艘集装箱轮由曼德海峡进入红海,该轮船() A.顺流,进入红海后吃水深度变浅 B.逆流,进入红海后吃水深度变浅 C.顺流,进入红海后吃水深度变深 D.逆流,进入红海后吃水深度变深 3.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该时期结束后气候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C.与外海连通,盐度得到稀释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 (2)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 A.海面 B.盛行风 C.极光 D.降水 4.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建设海洋强国-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考点解读与训练 10 建设海洋强国 【热点背景解读】 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细抓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经济规划和指导,推动海洋经济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和现代海洋城市,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推动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加快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化进程。推动海洋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水远岸养殖和可持续远洋渔业,储近用远、安全利用海洋油气,推进港口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升级改造。加快现代海洋服务业协同发展,提升现代海事商事等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促进海洋文化和旅游业品质升级,支持海洋领域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统筹运用金融工具支持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制修订。开展全国海洋资源调查并形成定期调查制度,查清我国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家底。制定实施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优化海岸带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海洋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坚持安全优先、生态优先、兼顾景观,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稳固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创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针对不同用海类型、特定用海方式、特殊空间要素等完善管控规则,实施行业用海精细化管理,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海洋监管网络。 加快实现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海洋领域国家科技力量,优化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加强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建设,支持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及高效运行。加强海洋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技术储备,在海洋动力过程、陆海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等方向实现原创性突破。集中力量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深海极地生境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一批海洋科技重大项目和工程。强化平安海岸带建设的技术支撑,实施海洋预报“芯片”工程,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的自主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科学评估并有效防范各类海洋灾害,做好应对海平面上升等中长期灾害的战略预置。强化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扶持培育涉海中介服务机构和专业化技术交易平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重要知识点梳理 1、世界大洲分界线 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欧洲、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2、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3、洋、海、边缘海、内海的区别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面积大,深度较深,受大陆的影响小,具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深度较浅,没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按其不同的位置。 可分为边缘海、内海等。 边缘海:濒临大陆,以半岛或岛屿同大洋分开,如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等。 内海:伸入大陆内部,仅以狭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我国的渤海、欧洲的波罗的海等(自然地理含义)。 4、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5、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 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 非洲: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由于高原不高平均海拔低于南极洲和亚洲

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二、基础知识过关训练 1.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有 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多佛尔海峡D.马六甲海峡2.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南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极洲 3.四大洋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4.下列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运河或海峡的是 A.亚洲和非洲B.南美洲和北美洲C.南极洲和大洋洲D.欧洲和非洲 5.下列属于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的是 A.土耳其海峡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曼德海峡6.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欧洲B.非洲C.南极洲 D.北美洲 7.赤道穿过下列哪个大洲的大陆部分 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 D.南美洲 8.地球上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北冰洋D.大西洋 9.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A.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D.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 10.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有 A.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C.大西洋、北冰洋D.太平洋、印度洋11.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 A.地面起伏大B.地面起伏小C.海拔较高D.海拔较低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X大陆是 A.非洲大陆B.北美大陆

专题19 海洋地理(选修)-(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9 海洋地理 (2021年广东省高考真题)19.[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 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 (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下图左),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下图右)。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右图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 (2021年浙江省1月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年江苏省高考真题)30.(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2019年江苏省高考真题)30.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微专题12 海-气相互作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 微专题12 海-气相互作用 【考点梳理】 1.影响海—气相互作用的因素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如下图: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 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如下图: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由于热容量的影响,海洋对热能的反映表现为吸热较慢,增温较缓,放热较慢,降温也

较缓。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陆地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很快,增温也快,放热迅速,降温也迅速。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小。如下图: 3.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左图为太平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右图为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左图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太阳辐射影响,南半球等温线更为平直B.受大气环流影响,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受海陆分布影响,乙处比甲处等温线密集D.受暖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左图所示地区() A.甲地冬季较温暖,冬季风势力弱B.乙地暴雨频繁,泥石流频发 C.丙海区沿岸森林火险等级提高D.丁海区冷海水上泛增强,渔业增产【答案】1.D 2.D 【解析】1.受海陆分布影响,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A错误;受太阳辐射影响,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错误;受寒暖流交汇影响,甲比乙等温线密集,C错误,甲处有日本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正确。故选D。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亚冬季气温低,冬季风强,A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海岸信风强,吹动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底层冷水上泛形成寒流,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B错误;丙海区因暖热海水堆积,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火险等级降低,C错误;丁海区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为海洋浮游生物提供营养,饵料增多,渔业增产,D 正确。故选D。 长津湖隔着鸭绿江,与我国辽宁和吉林两省相望,东距日本海不足100公里,位于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地处“朝鲜屋脊”一盖马高原之上,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下图)。这里冬天格外寒冷,裹挟着暴雪的寒风每小时可达40英里,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5°C,为朝鲜的苦寒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海水的性质含答案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海水的性质一、选择题 读全球水平衡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2.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读某海域水温(单位:℃)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半岛是( ) A.山东半岛 B.辽东半岛 C.雷州半岛 D.朝鲜半岛 4.下列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 A.2月表层海水南北温差小于8月 B.2月与8月6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C.8月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小于2月 D.8月与2月表层海水东西温差均在10 ℃以上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第5~6题。 5.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热容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6.若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 C.在水深1 000米以下,水温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20米先升后降。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8.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海水温差能发电是指将海水温差能转换成电能的水力发电方式。其发电原理是利用海洋表层的温海水直接作为工质,或作为热源对循环工质加热,工质汽化后驱动汽轮机发电.用水管抽取深水区的低温海水将做功后的工质气体冷却使之重新变为液体。结合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9.仅从海水温差角度考虑,最适宜建海水温差能发电站的是() A.海南三沙市B.浙江舟山市 C.山东青岛市D.辽宁大连市 10.除了获取电能,海水温差能发电装置还能获得稳定数量的() A.海沙B.淡水 C.海鱼D.海藻 11.深水区水管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最应重点考虑的是() A.耐热B.耐冻 C.防腐D.防撞 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①②③依次表示() A.密度、温度、盐度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D.盐度、密度、温度

专题18 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专题18 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 高考通用)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左图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 4. [海洋地理] 卡里马塔海峡是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体交换的通道。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峡表层海水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的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