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又名:元柏、黄檗、檗木。习称“川黄柏”。原植物黄皮树又名灰皮柏、灰皮树、华黄柏、小黄连树,分布于安徽、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时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本品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中医临床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菌,抗真菌,抗心律失常,兴奋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抗溃疡,抗滴虫,抗肝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咳,祛痰,解热,抑制胃液分泌,抑制细胞免疫,降血糖,降压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等。

其它药用部位:黄波罗果,为黄檗的果实。功能止咳祛痰,中医临床用于慢性气管炎。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又名关柏、东黄柏。原植物黄檗又名黄波罗、黄波椤、黄伯栗,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浙江有栽培,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寛不一,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的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粉末遇水即带黏性,并使水染成黄色。本品药性功效同黄柏。

黄柏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檗木。谓“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本草图经》曰:“檗木,黄檗也。生汉中山谷及永昌,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木高数丈,叶类茱萸及椿、楸叶,经冬不凋。皮外白,里深黄色。根如松下茯苓作结块。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暴干用。其根名檀桓。”

以上本草记载当指川黄柏而言。原称黄檗,黄柏乃后有简写之名,也有说是省写之谬也。黄郑爽等认为,本草学中的“黄檗”与中国药典中的“黄檗”为两种植物,前者即为药典中的黄皮树,其树皮入药者为“川黄柏”,而后者的树皮入药即为“关黄柏”。关黄柏历代本

草无记载,1941年《朝鲜药局方》有记载,1957年《辽宁药材》有记载。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药材学》一书中将黄柏商品分为黄柏和川黄柏,其对黄柏的原植物也命名为黄柏。市场上的黄柏种类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与《中药鉴定学》(任仁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等书籍是一致的。在黄柏的来源方面,认为历代古本草学中“黄檗”乃是现在商品上的川黄柏,与《中国药典》所载川黄柏的来源是同科不同种的植物。经过产地取样、显微鉴别,含量测定证明:市场上的川黄柏和关黄柏与中国药典和多本教科书记载的性状有差别,主要在外表、厚度、颜色方面。《中国药典》2005年版以后各版本已将关黄柏另列。

目前国产黄柏分关黄柏和川黄柏两大类。关黄柏主产辽宁、吉林、河北,以辽宁产量最大,此外黑龙江、内蒙古亦产;川黄柏主产四川、贵州、湖北、云南,以四川、贵州产量最大,此外湖南、甘肃、广西亦产。全国商品黄柏的调查及鉴定表明,大多数来源于上述两类。两大类大致以山西吕梁山及黄河为界,以北者为关黄柏,以南者为川黄柏。而台湾所产黄柏,取自台湾黄檗P. wilsonii,但数量甚小。

黄柏含多种生物碱,主为小檗碱,并含少量黄柏碱、木兰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白栝楼碱等,另含苦味质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内酯、青荧光酸等;此外,还有γ-、β-谷甾醇、豆甾醇等。薄层

色谱比较,它们的成分大致相同。化学分析结果,小檗碱的含量,川黄柏(1.37%~5.88%)明显地高于关黄柏(0.60%~1.64%)。虽然关黄柏中巴马丁含量一般要稍高于川黄柏,但原小檗型生物碱的总含量川黄柏明显地要比关黄柏高。中药界传统经验也认为川黄柏质优于关黄柏。

据邹昭明等对不同年生秃叶黄皮树的生物碱含量测定表明,20年生的比10年生的显著增高,但与30年生的差别不大。说明秃叶黄皮树的采收年龄应在20年以上。通过不同季节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秋季含量较高,故秋季采收为好。

郝书文报道,黄柏树之树皮和根皮含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而主要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根皮比树皮高出约一倍。故建议根皮可以和树皮一起入药,供临床应用,用量可酌情减少。黄柏树根皮也可以作为提取盐酸小檗碱的原料。

黄柏商品中的掺杂品主要为植株较大的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茎皮,常称为刺黄檗、山黄檗、小黄檗。呈片状,外表面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深陷的不规则的沟纹。内表面蟹黄色,较薄,有细纵条纹,嚼之无黏性。断面蟹黄色,分层不明显。根据小檗属植物大都均含较多的小檗胺等双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而黄柏基本不含的特点,可用检查小檗胺的方法予以区别。

国外报道,以前在采集黄柏时,其叶废弃。从黄柏(Phellodendron japonicum Maxim, Rutaceae)的叶中分离出6种新的黄酮类糖苷,它们的结构分别为8-双苯-3,4’,5-三羟基黄酮7-O-β-D-(6-O-丙二酰基)吡喃型葡萄糖苷、(2R,3R)-8-双苯-3,4’,5-三羟基黄酮7-O-β-D-(6-O-丙二酰基)吡喃型葡萄糖苷、8-[(S)-2,3-二羟基-3-甲丁基]-3,4’,5-三羟基黄酮7-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8-[(R)-2,3-二羟基-3-甲丁基]-3,4’,5-三羟基黄酮7-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2R,3R)8-[(S)-2,3-二羟基-3-甲丁基]-3,4’,5-三羟基黄酮7-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2R,3R)8-[(R)-2,3-二羟基-3-甲丁基]-3,4’,5-三羟基黄酮7-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1)镰叶黄皮树,分布于云南;(2)秃叶黄皮树,分布于湖北、四川及陕西南部;(3)峨嵋黄皮树,分布于四川;(4)云南黄皮树,分布于云南;(5)法氏黄柏,分布于四川;(6)大叶黄柏,干皮在四川城口作黄柏入药;(7)辛氏黄柏,分布于贵州;(8)台湾黄柏,分布于台湾,品质亦佳,当地已开发利用;

(9)锥花小檗(小檗科),干燥根皮呈不规则片状,略卷曲,大小不一,皮较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呈黄棕色,光滑,气微,味苦;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贵州,根、茎皮清热解毒,利湿,散瘀;民间代黄檗药用,甘肃称其为黄檗刺;(10)黄栌木,分布于东北、

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称其为刺黄檗,宁夏称黄柏皮,内蒙古称山黄柏,东北及陕西以其代黄檗和黄连药用;(11)刺黄柏,又名安徽小檗、黄柏、细叶黄柏,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北;根用于黄疸,小儿疳积,目疾,热痢下血,淋浊带下,疮疡热毒,毒蛇咬伤;(12)硬齿小檗,分布于湖北,称其为土黄柏;(13)短柄小檗,又名毛叶小檗,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西藏,茎皮用于痢疾,咽喉痛,口疮,湿疹,疖肿;陕西、甘肃、宁夏称其为小黄檗;(14)鄂尔多斯小檗,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根皮、茎皮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明目,健胃;宁夏称其为黄柏;(15)秦岭小檗,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四川,根、茎内皮用于痢疾;青海称其为黄檗,陕西称刺黄檗,太白山地区以茎皮代黄柏入药;(16)直穗小檗,分布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伏牛山、湖北、四川阿坝,根皮、茎内皮用于泄泻,痢疾,黄疸,带下病,关节痛;陕西、河南称其为山黄檗、刺黄檗、黄檗,河南西部农民以其茎干内皮作山黄柏或黄柏入药;(17)鲜黄小檗,分布于陕西太白山、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青海称其为黄檗;(18)首阳小檗,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四川,根皮清热降火,解毒;陕西称其为黄檗,河南、

陕西称山黄柏,陕北地区常代黄檗药用;(19)长穗小檗,分布于陕西、河南、四川,树皮用于痢疾,带下病,关节痛,口疮;陕西称其为黄檗;(20)置疑小檗,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藏,树皮用于目赤,咽喉痛,泄泻,痢疾,痈疽肿毒;青海称其为黄檗,民间用本品代黄柏药用,西藏昌都地区用于提取小檗碱;(21)大黄檗,分布于甘肃、四川、西藏,根清热解毒,为提取小檗碱的原料植物;(22)崂峪小檗,分布于陕西秦岭南北坡、河南,根皮清热降火,解毒;陕西称其为小叶黄檗;(23)巴东小檗,分布于陕西、河南伏牛山区、湖北、四川,根皮用于痢疾,泄泻,外用于目赤;陕西称其为黄檗;(24)黑果小檗,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称其为刺黄檗、刺黄柏,根、根皮清热解毒,泻火;(25)豪猪刺,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江苏有栽培;茎皮清热解毒,杀虫,止泻,在一些地区混称黄柏;(26)甘肃小檗,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根皮、茎皮用于泄泻,痢疾,肝炎,胆囊炎,目赤;甘肃称其为黄檗,宁夏部分地区以本品作黄檗药用,自产自销;(27)长柱小檗,分布于安徽、浙江,根用于吐泻,目赤,口疮,咽喉痛,痢疾,丹毒,无名肿毒,湿疹,烧、烫伤,劳伤吐血,跌打损伤;浙江称其为黄檗、土黄檗,民间用根皮及茎内皮代黄檗药用;(28)显脉小檗,分布于陕西华山、

太白山,陕西称其为黄檗刺,根清热解毒,为提取小檗碱的原料;(29)细叶小檗,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新疆、山东、河南,陕西称其为刺黄柏;根皮用于吐泻,消化不良,痢疾,咳嗽,胆囊炎,目赤,口疮,无名肿毒,湿疹,烧、烫伤,高血压症;(30)普氏小檗,又名延安小檗,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在一些地区混称黄柏;(31)假豪猪刺,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根皮、茎皮清热泻火;甘肃称其为土黄柏,陕西称刺黄檗;(32)日本小檗,原产日本,全国部分地区庭院有栽培,全株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陕西称其为刺黄柏;(33)匙叶小檗,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根用于痢疾;新疆称其为黄檗;(34)庐山小檗,又名长叶小檗,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根、茎清热解毒,利湿,健胃;浙江、江西称其为土黄檗、刺黄柏;(35)阔叶十大功劳,又名刺黄柏、黄柏树、大叶黄柏,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北京、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根、茎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江西、福建称其为土黄柏;(36)湖北十大功劳,四川草药医称其为刺黄柏;(37)大叶刺黄柏,分布于湖北、贵州,根、全草清热解毒;(38)黄十大功劳,分布于贵州、云南,全株清热解毒,止泻,滋阴;云南称其为刺黄柏、大黄连,玉溪称土黄柏;(39)十大功劳,又名细叶十大功劳,分布于中南及北

京、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全株清热解毒,止痢;根称刺黄柏,福建福州称其为土黄柏;(40)甘平十大功劳,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根用于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四川称其为刺黄柏;(41)细梗十大功劳,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根用于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四川、湖北称其为刺黄柏;(42)刺黄连,分布于湖北,称其为刺黄柏;(43)华南十大功劳,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称其为土黄柏,福建称黄刺柏,广东称土黄连;(44)长苞十大功劳,云南称其为小黄柏;(45)滇刺黄连,又名滇刺黄柏,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全株清热补虚,止咳化痰;云南称其为刺黄柏;(46)光叶十大功劳,又名无刺十大功劳,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广西金秀称其为黄柏;(47)长阳十大功劳,分布于湖北长阳,根、茎清热泻火,止泻,明目;湖北称其为刺黄柏;

(48)湖北吴萸(芸香科),干燥树皮呈浅槽状、单卷筒、板片状或反卷,大小不等,长4~15cm,厚2~6cm,外表面土黄色、灰黄色或局部灰褐色(老皮),粗糙,具不规则纵向短凹纹及少数横向浅裂纹,嫩枝皮的皮孔多见,呈圆形或扁圆形,横向排列,稀疏,老树皮皮孔不明显,皮孔棕褐色,边缘微唇形凸起,中央微凹,内表面黄棕色,偶尔红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外围黄

棕色,颗粒性,内棕褐色,久存者现暗绿色,呈片状分层,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本品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在四川北部通江、南汇等县伪充川黄柏,俗称“水黄柏”,80年代中后期,在贵州等西南省份中,也发现此种伪品;本品色淡,味不甚苦,栓皮形态等与川黄柏也不相同,但切作饮片就不易区别;(49)番薯片: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加工品,多切成丝状,表面及切面均染成黄色,有时可见形成层环,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显粉性,气微,味淡,具明显的番薯味;全国各地广泛栽培,根、茎补中,生津,止血,排脓;(50)木蝴蝶(紫葳科),干燥树皮呈卷筒状或不规则片状,厚3~11cm,外表面灰色或灰黄白色,粗糙不平,栓皮甚厚,有的呈鳞片状,内表面淡黄色或红棕色,断面淡黄色或暗棕黄色,气微,味微苦,嚼之渣甚多,水浸出液显棕黄色至棕红色(川黄柏显黄色至深黄色);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树皮用于肝炎,小便涩痛,咽喉肿痛,湿疹,痈疮溃烂;南宁称其为土黄柏;据温尚开报道,在广西的崇左、玉林、博白等地,某些基层医药部门或个体户将本树皮误作正品黄柏收购,并销往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区;(51)山杨(杨柳科),干燥树皮经加工成微卷曲的丝状,厚0.2~0.5cm,全体被染成鲜黄色,外表面粗糙,内表面细密,切面纤维性,裂片分层,体轻,质硬,气微,味淡,嚼之稍有麻舌感;据吴云燕等报道,

一些地区发现将本品加工染色后掺入黄柏中伪充;(52)长叶冻绿(鼠李科),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根或根皮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湖南称其为土黄柏;(53)薄叶鼠李,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根用于食积饱胀,水肿,经闭;云南玉溪曾称其根与茎的内皮为土黄柏;(54)药材市场造假:用秦皮切成条状,然后用姜黄水染色即成;鉴别:黄柏折断内外面均呈黄色,而伪品内面呈黄白色,黄柏味苦,伪品味苦较轻。

黄柏在各版中国药典的收载情况

2005版 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 CHINENSIS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一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 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 黏性。 【鉴别】(1)本品粉末鲜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 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直35~128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有的可见大型纤维状的石细胞,长可达 900μm。草酸钙方晶众多。 (2)取本品粉末0. 1g,加甲醇10 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50rng,加甲醇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含0. 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丁酮一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 (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LX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XA)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 得少于14.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 IXD)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睛一0.1%肠磷 酸溶液(50 : 50) (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 1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00℃干燥5小时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 1 mg的溶液,即得。

黄连 黄芩 黄柏 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

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柏药材的薄层鉴别

黄柏药材的薄层鉴别 实验目的了解薄层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了解荧光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 用。 实验原理黄柏主要有效成分为异喹啉生物碱,此外还有酰胺类化合物、柠檬 苦素类化合物等,其主要成分在荧光薄层板上形成暗斑,用对照品进行对照,可起到鉴别黄柏的作用。 材料、仪器与试剂 材料 黄柏药材对照品:(1)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2)巴马汀对照品 仪器 电子天平,HH-S恒温水浴锅,SHZ-D循环水多用真空泵,DGX-9003鼓风干燥箱,KQ3200DE型医用数控超声仪,电热恒温孤峰干燥箱8FG-01B,旋转蒸发器RE-52-05,111粉碎机,WPH-203B 三用紫外分析仪,硅胶G薄层自制板(10×10cm),双槽层析缸。 试剂 甲醇、丙酮、苯,正丁醇、乙醇、冰乙酸,盐酸、浓硫酸,以上试药均为分析纯;香兰素;G薄层层析硅胶为化学纯;羧甲基纤维素钠 实验方法与结果 (1)薄层板制备: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板(按1:3比例)制成,105℃活化30min,置干燥器备用,规格10x10cm。 (2)显色剂的制备:(1)10%硫酸乙醇溶液:5mL浓硫酸加乙醇到50mL。(2)8%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0.4g香兰素加无水乙醇到5mL,35mL浓硫酸加水到50mL,再将两者混合。

(3)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药材粉末0.1g,细,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加甲醇至5mL,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标准品,加适量甲醇制成1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另取巴马汀标准品,加适量甲醇制成1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 (4)点样、展开、显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各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作为展开剂,展开8cm,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灯365nm下检测,显相同荧光斑点。 (5)实验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巴马汀对照品和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一个相同的主斑点,结果见图 365nm紫外光灯下

黄 柏2010版药典

黄柏 Huangbo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 (1)本品粉末鲜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有的可见大型纤维状的石细胞,长可达900μm。草酸钙方晶众多。 (2)取本品粉末O.2g,加1%醋酸甲醇溶液40ml,于60℃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O.1g,加l%醋酸甲醇20mI,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黄柏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O.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5:4)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8.O%(附录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4.O%。 【含量测定】小檗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O.1%磷酸溶液(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O.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O.1m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O.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8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5~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

中药知识:黄柏

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虹午夜香。 异日长檠珠翠处苦心寒焰莫相忘。 诗中的青灯黄卷是一个成语。青灯是光线青荧的油灯,过去在寺庙里灯罩是用布做的,因颜色呈青色所以叫青灯,正是一盏青灯伴古佛;黄卷是纸张泛黄的书卷,青灯黄卷常借指清苦勤勉的攻读生活。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古书本来抄写在白色的宣纸上,为什么称为“黄”卷呢?书在古代常遭虫咬,古人为了防止虫蛀常以中药黄檗汁浸染纸张,然后用以抄书。以黄檗汁染纸的工艺称入黄,入黄后纸张颜色发黄称黄纸,以之抄写的书称黄卷。黄檗今作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是一味常用中药。 黄卷催吾朝起早,青灯伴我夜眠迟。中医药之路漫漫,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路上的一味中药---黄柏。

黄柏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及黄柏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关黄柏又名关柏,东黄柏,为植物黄柏的树皮,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川黄柏又名川柏,为 植物黄皮树及其变种变型的树皮,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黄柏通常于3~6月间采收,选10年左右的树,剥去一部分树皮,晒至半干,压平,刮净粗 皮至黄色,不可伤内皮,刷净晒干。留下未剥的部分树皮,可待新树皮生长后再剥。别名檗木,檗皮,黄檗,元柏,黄栢,柏皮。 处方中写黄柏、柏皮,川柏指生黄柏,为原药材生用入药。盐黄柏为黄柏丝用盐水喷洒拌匀,待吸干,文火微炒入药者。酒黄柏为黄柏丝用黄酒喷洒拌匀,稍闷,文火微炒入药者。黄柏 炭为黄柏丝用武火炒至外面呈黑色,里面呈黄褐色,存性,取出喷洒清水灭尽火星,晾干入 药者。生黄柏主泻火燥湿,炮制品有酒制黄柏、盐制黄柏、蜜制黄柏和黄柏炭。酒制后主泻 上焦之火,盐制后主降相火、滋肾水,蜜制后主泻中焦之火且免伤脾胃,炒炭后偏于止血。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黄柏的神奇功效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黄柏的神奇功效黄柏的功效: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黄柏别名檗木、檗皮、黄檗,黄柏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清热燥湿,黄柏的作用是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等,黄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如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黄柏。 药名:黄柏 别名:檗木、檗皮、黄檗。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 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煎汤,3-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 黄柏炮制: 1、黄柏: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或切丝,晒干。 2、黄柏炭:取黄相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放凉,晒干。 3、酒黄柏:取黄柏片,用黄酒喷洒拌炒如盐黄柏法(每黄柏片10O 斤用黄酒10斤)。 4、盐黄柏:取黄相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晾干(每黄柏片100斤用食盐2斤半,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黄柏的作用: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黄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黄柏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1、黄柏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2、黄柏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黄檗末,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3、黄柏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选编》) 4、黄柏治小儿脐疮不合: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 5、黄柏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 (《千金翼方》)

中药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是什么? 1.抗菌作用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 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 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 体剂量需较黄连大I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 成1: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 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2.抗真菌作用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 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3.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 和5,5‘-二甲基糠醛醚。 4.降压作用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着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 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 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着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 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 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 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5.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6.抗肝炎作用

黄柏

黄柏 1简介 黄柏为芸香科乔木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也称檗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及四川等地,其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属于清热燥湿类药物。黄柏有抗细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康消化道溃疡、收缩或舒张肠管、徐进胰腺分泌等作用,并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细胞免疫反应、降血糖等作用。2主要化学成分 生物碱类:小檗碱、药根碱、四氢小檗碱、四氢药根碱、木兰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巴马汀、四氢掌叶防己碱、蝙蝠葛碱等。 甾醇类:β-谷甾醇、7-脱氢豆甾醇、菜油甾醇等。 柠檬苷素类:黄柏酮、黄柏内酯、黄柏酮酸等。 其他:白鲜交酯。 3药理作用 3.1抗菌作用 黄柏煎剂、水浸出液或乙醇浸出液对化脓性细菌抑菌作用强,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表皮球菌等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有学者通过测定黄柏的体内最低抑菌浓度发现,黄柏对大肠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及痢疾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肺炎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都有明显抑菌效果,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强。赵鲁青等取健康豚鼠进行化腐生肌研究发现,复方黄柏冷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破损皮肤有明显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并经兔眼结膜实验和小鼠肌内注射实验,未发现局部刺激作用,还发现对不同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不同,各样品的抑菌强度对不同菌种无规律性变化。此外,还有学者发现黄柏对痤疮丙酸丙酸和阴道加德纳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3.2免疫抑制作用 黄柏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其活性物质为黄柏碱和木兰花碱,其均可抑制小鼠的局部移植组织宿主反应,也一直苦基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的诱导期,但不抑制其反应期。所以,黄柏碱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有价值的免疫抑制剂,抑制细胞免疫。 3.3对血压的影响 黄柏胶囊中的小檗碱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可持续2h,且不产生快速的耐受现象。其降压机制是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上α1受体使外周血管组织降低所致,同时,与其具有的抗胆碱脂酶活性也有一定关系。此外,黄柏水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3.4抗溃疡作用 有关研究显示,对家兔肠管进行离体实验发现,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松弛、收缩也增强,这分别为黄柏的化学成分黄柏酮、柠檬苦素、小檗碱的作用结果。不含小檗碱类生物碱的黄柏水溶性组分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正常状态小鼠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l3)活性及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无影响,但可以抑制水浸拘束应激小鼠SOD活性的降低.以及抑制吲哚美辛所致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的减少,并使正常小鼠胃黏膜PGE2增加,说明黄柏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且溃疡作用有黏膜PGE2的机制与参与。

中药别名对照表

中药别名对照笔画排序分类(繁体)一画 一枝箭...............石蒜 一药草...............鹿衔草 二画 丁子香...............丁香 丁苈...................葶苈子 丁翁...................木通 丁香萝卜...........胡萝卜 七香饼...............香附 七星鱼...............鳢鱼 七星草...............金星草 七叶一枝花.......蚤休 九尾羊角...........羚羊角 九死还魂草......卷柏 九贞藤..............何首乌 九空子..............路路通 九头狮子草......马齿苋 九头狮子草......泽漆 九空螺..............石决明 九节菖蒲..........菖蒲 人言石..............砒石 人尿石.............人中白 人胞.................紫河车 人身香.............甘松 人尿.................童便 八角茴香......... 三画 三百两...............马兜铃 三枝九叶草.......淫羊藿 三眠柳...............西河柳 三层草...............蚤休 三蔓草...............巴戟天 三赖...................山奈 三奈...................山奈 三叶酸...............酢浆草 三角酸...............酢浆草 三珠草...............黄麻 上党参...............党参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简介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简介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1、黄柏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2、黄柏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黄檗末,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3、黄柏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黄柏治小儿脐疮不合: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 5、黄柏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 (《千金翼方》) 6、黄柏治男子阴疮损烂: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 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 (《补缺肘后方》) 7、黄柏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8、黄柏治痈疽肿毒: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 (《濒湖集简方》) 9、黄柏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10、黄柏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11、黄柏治伤寒身黄,发热:肥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12、黄柏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13、黄柏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14、黄柏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 (《圣济总录》) 15、黄柏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捣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黄柏的简介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黄柏原名黄檗,檗意通襞,意思是衣服上的皱褶,黄檗树皮厚实,纵向沟裂明显,故名檗,其色黄,故称黄檗,现在简化为

中药材关黄柏

中药材关黄柏 别名:檗木 采收加工:定植15-20年采收,5月上旬至6月上旬,用半环剥或环剥、砍树剥皮等方法剥皮。目前多用环剥,可在夏初的阴天,日平均温度在22-26℃左右,此时形成层活动旺盛,再生树皮容易。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刀在树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围绕树干环割一圈,再纵割一刀,切割深度以不损伤形成层为度,然后将树皮剥下,喷10×10-6吲哚乙酸,再把略长于树段的小竹竿缚在树段上,以免塑料薄膜接触形成层,外面再包塑料薄膜两层,可促使再生新树皮;第2、3年连续剥皮,但产量略低于第1年。注意剥皮后一定要加强培育管理,使树势很快复壮,否则会出现衰退现象。剥下的皮,趁鲜刮掉粗皮,晒至半干,再叠成堆,用石板压平,再晒至全干。 药用部位:树皮 产地:东北及华北 科:芸香科 原植物:黄檗 植物情况:落叶乔木

高10-25m。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棕色,有小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柄短;小叶5-15枚,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11cm,宽1.5-4cm,先端长渐尖,叶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齿,齿缝有腺点,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苍白色,仅中脉基部两侧密被柔毛,薄纸质。

雌雄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轴及花枝幼时被毛;花小,黄绿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丝基部有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小鳞片状;雌蕊1,子房有短柄,5室,花枝短,柱头5浅裂。

浆果状核果呈球形,直径8-10mm,密集成团,熟后紫黑色,内有种子2-5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黄柏-关黄柏药材性状:树皮呈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1-7mm。外表面黄绿或淡黄棕色,平滑,残留栓皮呈发棕色或灰白色,稍有弹性。内表面暗黄色或浅黄棕色,有细密的纵行纹

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黄柏;,,药理作用 摘要:归纳总结了黄柏的药理作用,认为其在降血糖作用、对肠管的影响、降血压作用、抗菌、抗炎、解热作用、抗癌作用、对免疫系统作用、抗溃疡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痛风作用、前列腺渗透作用、抗病毒作用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黄柏;药理作用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可分为关黄柏和川黄柏两大类,生于深山、河边、溪旁及树林中,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等地,山东、甘肃、浙江也有生产。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祛腐。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痔漏、盗汗、遗精、骨蒸劳热、风疹瘙痒及疮疡后,伤口感染属阳证者[1]。随着近年来对黄柏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了黄柏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现就黄柏近年来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1 降血糖作用 黄柏皮中含小檗碱,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kim sungjin 等[2]研究了黄柏提取物(p55a)对erk2及pi3激活性及对糖原合成的影响,结果:(p55a)的丁醇提取物可是细胞irs1及pi3激酶活性及对糖原合成的影响,结果:(p55a)的丁醇提取物对细胞核及细胞质中的erk2活性皆有刺激作用,而水提物则无上述作用,且hepg2细胞经与(p55a)的丁醇提取物(10 μg/ml)培养1 h后,可使糖原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8倍。说明(p55a)的丁醇提取物通过激活erk2及pi3-激酶,促进肝糖原合成,调节血糖浓度。 2 对肠管的影响[1] 对家兔的肠管作离体后实验发现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松弛、收缩增强,这分别为黄柏的化学成分黄柏酮、柠檬苦素、小檗碱作用的结果。 3 对血压的影响 王德全等[3]报道,黄柏胶囊中的小檗碱用于犬的静脉注射后,血压显著降低,且不产生快速耐受现象,降压作用可持续2 h以上。黄柏的水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1]。 4 抗菌、抗炎、解热作用 赵鲁青等[4]取50%复方黄柏冷敷剂水溶液用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稀释成4种浓度后,接种金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菌液,确定最低抑菌浓度为0.031 g/ml。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为6%和12%的复方黄柏和冷敷剂由二甲苯所致的鼠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大鼠皮内色素渗出实验结果声明:6%和12%的复方黄柏冷敷剂水溶液外敷在白鼠皮肤,有明显渗出作用。取健康豚鼠做化腐生肌发现,复方黄柏冷敷剂对金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破损皮肤,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并经兔眼结膜实验和小鼠肌肉注射实验,未发现局部刺激作用。南云生等[5]对黄柏及其6种不同温度、辅料炒制品的水煎液,对黄柏各种样品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链型球菌等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比较,得出结果:对不同菌种,最低抑菌浓度不同,各样品的抑菌强度对不同菌种无规律性变化。考察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影响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影响进行急性抗炎实验,发现生品的抗炎作用最强。对于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可看出黄柏及其炮制品的清热作用较弱且缓慢。李仲兴等[6]应用 muellerhinton琼脂稀释法进行黄柏对112株金葡菌及112株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可以提高黄柏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黄柏对金葡萄用的mic90和mic50分别为7.8(1∶20)和0.244 mg/ml(1∶640),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和mic50分别为7.8(1∶20)和0.122 mg/ml(1∶1280)。郭志坚等[7]的抑菌实验表明,黄柏叶的3种黄酮苷化合物黄柏甙a、b和山奈酚3oad甘露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2 mg/l,无抑菌作用。产美英等[8]选用16种抗感染中草药,对阴道加德纳菌以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阴道加德纳菌对黄柏中度敏感。桧垣修一等[9]应用气相色谱

黄柏质量标准

目的 制定黄柏质量标准,使之在购入、验收、使用、储存、放行过程中标准化、规范化,确保购入、验收、使用、储存、放行全过程有法可依。 适用范围 适用于黄柏的购入、验收、使用、储存、放行。 责任 物控部、质量部、生产部。 内容 【物料名称】黄柏 汉语拼音Huangbo 英语名称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 【物料编码】307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P305 【性状】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鉴别】(1)本品粉末鲜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 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

径35~128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有的可见大型纤维状的石细胞,长可达900μm。草酸钙方晶众多。 (2)取本品粉末0.2g,加1%醋酸甲醇溶液40ml,于60℃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加1%醋酸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黄柏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丁酮-甲醇-水(30∶15∶4)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4.0%。 【含量测定】小檗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精密称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8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5-20μl,注入液相 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C 20H 17 NO 4 ·HCL)计,不得少于3.0%。 黄柏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 区别及作用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黄柏与关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又名:元柏、黄檗、檗木。习称“川黄柏”。原植物黄皮树又名灰皮柏、灰皮树、华黄柏、小黄连树,分布于安徽、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时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本品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中医临床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菌,抗真菌,抗心律失常,兴奋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抗溃疡,抗滴虫,抗肝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咳,祛痰,解热,抑制胃液分泌,抑制细胞免疫,降血糖,降压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等。 其它药用部位:黄波罗果,为黄檗的果实。功能止咳祛痰,中医临床用于慢性气管炎。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又名关柏、东黄柏。原植物黄檗又名黄波罗、黄波椤、黄伯栗,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浙江有栽培,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本品药材性状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寛不一,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的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粉末遇水即带黏性,并使水染成黄色。本品药性功效同黄柏。 黄柏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檗木。谓“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本草图经》曰:“檗木,黄檗也。生汉中山谷及永昌,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木高数丈,叶类茱萸及椿、楸叶,经冬不凋。皮外白,里深黄色。根如松下茯苓作结块。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暴干用。其根名檀桓。” 以上本草记载当指川黄柏而言。原称黄檗,黄柏乃后有简写之名,也有说是省写之谬也。黄郑爽等认为,本草学中的“黄檗”与中国药典中的“黄檗”为两种植物,前者即为药典中的黄皮树,其树皮入药者为“川黄柏”,而后者的树皮入药即为“关黄柏”。关黄柏历代本

黄柏

黄柏(《本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柏(关黄柏)和黄皮树(川黄柏)除去栓皮的树皮。前者主产于河北、吉林、辽宁等地;后者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生于山地杂林中或山谷溪边,喜凉爽气候,抗风力强,怕干旱、怕涝,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最宜生长。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临床用名有黄柏、盐炙黄柏、酒炙黄柏、黄柏炭。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久服通神。 《药性论》:使,平。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傅之。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开宝本草》: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药类法象》: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脚无力,于黄芪汤中少加用之,使两足膝中气力如涌出,痿软即时去也。蜜炒此一味,为细末,治口疮如神。瘫痪必用之药也。 《药性赋》:味苦,气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五:泻下焦隐伏之龙火,安上焦虚哕之蛔虫,脐下痛单制而能除,肾不足生用而能补,痿厥除湿药中不可缺。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苦厚微辛,阴中之阳,降也。无毒。 足太阳经引经药,足少阴经之剂。 《象》云: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脚膝无力,于黄芪汤中少加用之,使两膝中气力涌出,痿即去矣。蜜炒此一味,为细末,治口疮如神。瘫痪必用之药。 《珍》云:泻膀胱之热,利下窍。 《心》云:太阳经引经药,泻膀胱经火,补本经及肾不足。苦寒安蛔,疗下焦虚,坚肾。《经》曰:苦以坚之。 《本草》云: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液》云:足少阴剂,肾苦燥,故肾停湿也。栀子、黄芩入肺,黄连入心,黄柏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活人书》解毒汤,上下内外通治之。恶干漆。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安蛔。 洁古云: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脚无力,于黄芪汤中少加用之,使两足膝气力涌出,痿软即时去矣。蜜炙此一味为细末,治口疮如神。瘫痪必用之药也。《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六:泻膀胱龙火一也,利小便热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治痢疾先见血四也,去脐下痛五也,补肾气不足壮骨髓六也。二制则治上焦,单制则治中焦,不制则治下焦也。既能泄泻膀胱火,亦能利窍。小便黄用柏皮,涩者加泽泻。 《本草纲目》:古书言黄柏佐知母,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义。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故洁古,东垣、丹溪皆以为滋阴降为要药,上古所未言也。盖气为阳,血为阴。邪火煎熬,则阴血渐涸,故阴虚火动之病须之。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用之相宜。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甚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近时虚损,及纵欲求嗣之人,用补阴药,往往以此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盖不知此物,苦寒而滑渗,且苦味久服,有反从火化之害。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柏,久服伤胃,

中药黄柏的美容功效作用

中药黄柏的美容功效作用 中药黄柏的美容功效作用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抗真菌作用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1、水火烫伤黄柏、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在炎热季节酌加5%-10%的冰片(寒冷季节酌加2%-4%)。用时以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有水疱者可先用三棱针刺破,然后敷药。每天1次,一般2~5次可愈。适用于1-2度的烧烫伤,3度以上

烫伤者兼服清热解毒中药。 2、甲沟炎黄柏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药液50毫升。将脚洗净后,用脱脂棉花,浸泡黄柏液,将患趾四周包裹,外用塑料薄膜包扎,胶布固定,使药物不得外溢。首次用药后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次晨换药重新包扎,中午可打开晾1小时,继续换药包扎,一般轻者包扎2天即可痊愈。 3、足癣俗称脚湿气,也叫“香港脚”。可用黄柏研粉,撒于患处。趾间湿烂严重者用黄柏20克、苦参30克、地肤子20克、白鲜皮20克、枯矾15克,水煎,去渣放温后浸泡患处,每日数次,每次30分钟。 4、下肢疮疡、神经性皮炎黄柏研末,先用热温水清洗患处,再将黄柏末用新米泔水调涂;用麻油调涂或干擦亦可。 作用" title="中药黄柏的美容功效作用"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17886786.html,%2Fmiddle %2F9e930cbft798c7fcd98eb%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三黄马油控痘皂主要成分:精致马油、米糠油、葵花籽油、棕榈核油、苛性碱 添加物:黄柏粉、黄芪粉、黄芩、绿豆、白芷

黄柏为常用中药

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1、水火烫伤黄柏、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在炎热季节酌加5%-10%的冰片(寒冷季节酌加2%-4%)。用时以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有水疱者可先用三棱针刺破,然后敷药。每天1次,一般2~5次可愈。适用于1-2度的烧烫伤,3度以上烫伤者兼服清热解毒中药。 2、甲沟炎黄柏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药液50毫升。将脚洗净后,用脱脂棉花,浸泡黄柏液,将患趾四周包裹,外用塑料薄膜包扎,胶布固定,使药物不得外溢。首次用药后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次晨换药重新包扎,中午可打开晾1小时,继续换药包扎,一般轻者包扎2天即可痊愈。 3、足癣俗称脚湿气,也叫“香港脚”。可用黄柏研粉,撒于患处。趾间湿烂严重者用黄柏20克、苦参30克、地肤子20克、白鲜皮20克、枯矾15克,水煎,去渣放温后浸泡患处,每日数次,每次30分钟。 4、下肢疮疡、神经性皮炎黄柏研末,先用热温水清洗患处,再将黄柏末用新米泔水调涂;用麻油调涂或干擦亦可。 5、急慢性脓耳取黄柏30克,加水250毫升,慢火煎30分钟,滤去渣,浓缩至20毫升备用。先用双氧水将患耳脓液洗净,拭干后滴入上药,每日3次。 6、耳部湿疹用黄柏粉1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一般用药1~2次后,湿烂面开始干燥结痂,5~7日后基本好转或痊愈。 7、尿布皮炎黄柏10克,滑石30克,冰片1克,研末过筛,取细粉备用。用时以温开水将患处洗净拭干,再以消毒棉签或纱布蘸药末薄薄地扑撒于患处,每日3次。 1.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从黄柏一药浅谈中国的气文化

今天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现代版的中医药书籍,如有黄柏一药皆会讲到它能清泻下焦之湿热。有的也会提到它的气与味。可是基本上现代医家对气味避而不谈,就像对脉一样避而不谈,或者谈的很浅陋。因为我们对此基本上不了解,即使是中医业内人士。 对中药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功用和主治上就会使我们对中医的掌握缺乏根本。对于药物的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掌握对于更全面了解及运用中药有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医讲究总体辨治,,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例如黄柏一药,其味苦,其气沉降。此气味就决定了它只能入于下焦而降气清热。因为苦能降下坚阴,气沉降而寒,能清热泻火,只要掌握了它的气味,无论有什么功用都是从此派生出来的。分析一下咳嗽的病机主要是气机不降,如果令气机往下走,没用向上攻冲之势,就会咳喘自消,这是根,我们用的是黄柏之气,而非清解下焦湿热之功,可惜知之者甚少,或者忽略其根而记其功用者甚众。 气是天地之间的一种物质,有形之气就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精微物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存与存在都是靠着气的聚合,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的运动变化形式就是升降出入,这些变化就形成了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中医的气文化就是根于人体五脏六腑不同之气以及气机运行的状态和治疗所介入的方式之气来影响和调节人体气机,使之达到一种阴平阳秘的和合状态。以黄柏为例不知其气则不清楚中药之功用为何如此,不知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及针刺调气,就会造成针刺效果甚差,不知如何推引人体之气则推拿之功费矣,不知脉法,不知何时刺血、拔罐,不知导引气血则治病如同沧海行舟,无目的,无方法,只有盲目与模仿。这样的治疗岂不害了患者,中医岂有不弱之理。 气是一种充满于宇宙之间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其组成之气不同以及气之结构不同就造成了事物之气有所差异,天地万物各具其气。对于人体来说五脏六腑之中充斥着脏腑之气,每一局部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都是要靠阴阳之气的充实、协调。气在体内运动是按着一定路线运行的,这路线就是人体的经络。通过经络这一无形的通道,气沟通了脏腑与全身的联系。无形之气在无形的经络里运行,就形成了令世界瞩目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经络现象。然而受中国五行学说的影响,古代圣贤将事物划归为五种气的状态。此五种状态并非固定不变,五行中可分五行,可以无限再分。按照中国的中医理论,夸克并非最小微粒。当然我们研究的不是无限再分的事物,直至分到对我们来说有研究意义便行。 万事万物各具其气,造成了除了我们所能看到的成形(阳化气,阴成形)的事物相同的形状以外还有一种从内散发出的气息,性质相同或者状态相近之气息会相感或相聚并会影响到这个环境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说则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以及生活状态。这就是中国气文化的根源。 如福气,说的是一种福的状态和我们伴行。晦气,指的是一种晦浊之气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影响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这只是一种粗浅的理解,其精髓在于同气相求,同种性质的气会相感相聚。 一个人总是心胸敞亮,为人友善,处事祥和,内心高雅,那么外界的敞亮友善祥和高雅之气会往他身边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身边的人自然是积极向上的。对于中药,如黄柏在生长过程中,采天地之精华,蕴集了各种不同的气,这就是药性,靠此来治疗疾病。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他人缘好运气佳,是因为他的气场就会感召这种福气往他身边聚,同理秽浊之气就会感召秽浊之人和事。 以上简单地谈了人之气,物之气亦同理。如一尊弥勒佛像,看上去它是物,其实它也是气。当我们看到这尊大腹便便面带笑容的佛时,我们会感知到一种愉悦的心情宽阔的胸怀。另外他是佛,佛是纯阳之体,其气属阳,能克制属阴之物,因此很多人供奉他或者作为护身符带在身上。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能护佑自己,其实是一种气,一种阳气,阳能化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