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混凝土的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及混凝土标准,参照GB/T 19000—2000族标准,制定本规程。

1、原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与堆放

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坚持“以防为主,以纠为辅"原则,保证优质混凝土的生产,因此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设物部材料室在原材料进场后均需通知试验室配合进行验收工作. 对不能达到有关国家标准,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拒绝收货,坚决作退货处理。

(1)水泥

A、水泥进场前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水泥进行严格检验,对每一批水泥均需抽样作水泥标号及安定性等进行试验.有其它要求时,尚应检查其他性能。另外用水泥留样桶进行封存,做好标识,由供需双方代表共同签字,存储于留样室,以便备查;

B、水泥应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水泥罐内,为了减少操作混乱,本项目部将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并在出厂三个月以内使用完。

C、同品种同标号之水泥按批进行取样(一般以每500T为一批,不足者也按一批论),从散装水泥运输车中随机取样20Kg,也可从2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D、若水泥进行安定性检测发现问题,会立即通知甲方进行处理. (2) 砂、石

A、普通混凝土所用砂石应符合现行国标,并严格按GB/T14684—2001、GB/T14685-2001进行检测;

B、对粗骨料要经常检查其质量情况,包括粒径、含泥量等的变化。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场使用。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压碎指标值;

C、对其来源的细骨料,应按批检验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

D、砂石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并按品种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分为已检区及待检区),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洁净;

E、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控制时,我项目部考虑在砂石仓加上蓬盖,以避免砂石暴晒雨淋,有效的控制骨料的含水率;

F、砂、石采用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一般以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满400m3也按一批论,作品质鉴定时取30~50Kg作砼配合比,砂取100Kg、石取200Kg,取样时应分别从砂、石堆的上、中、下三处抽取,拌和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分提取;

G、每个砂的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有机物含量及云母含量的检验.每次石的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压碎指标值检验。当使用新产地的砂石时应按有关质量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检验;

H、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石子15份(在料堆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8份,分别组成一组样品。若砂石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3) 掺合料-——粉煤灰

A、粉煤灰严格按GB/T1596—2005进行检测,括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含水率等,确认符合混凝土质量要求后才可使用;

B、粉煤灰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C、以连续供应的200T 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以一批,按批检验。不足200T的按一批论。

D、散装灰取样是从运输工具、贮灰库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

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4) 外加剂

A、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应符合GB8076-97规定;

B、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所用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与掺量;

C、对购进的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应严格控制其浓度标准和搅拌均匀度,同时对其减水率,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经验证确认对砼无有害影响后方可使用;

D、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5)水

A、拌制混凝土用水一般选用自来水,并应符合JGJ63-89规定;

B、未经检验的其它水,如海水、河水等,不得用于生产。

2、质量管理体系和保障措施

(1)混凝土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图

(2)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流程图

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流程图

a、工程开工时试验室必须提前按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评审分析,再一次做好混凝土的试配试拌工作,复核检查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及混凝土其他方面性能;

b、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在试配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查和测定

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如混凝土的含气量、和易性、缓凝时间、强度、抗渗能力、混凝土的收缩率等等,同时对试配所用的原材料也要进行严格检验。检查合格后的配比,方可用于生产;

c、进行混凝土现场施工时应根据每天砂、石材料含水量和粗细等变化、坍落度、含气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进行及时调整;

d、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

B。混凝土质量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好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混凝土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另外在混凝土生产前,应加强计量设备的校正,过磅检查以及加强混凝土抽检频率。

试验室在施工前必须采用现场生产原材料,根据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试拌工作,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各方面性能再进行一次检测工作,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含气量及和易性等.

在混凝土生产前,控制室有关人员必须严格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调试,提前进行计量器具的检查、校准,确保原材料计量的准确度。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生产,生产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下料,严格控制计量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本项目部的配料系统先进科学、配料精确度极高,其中水泥、粉煤灰、水及外加剂计量偏差全控制在±1.0%以内,砂石计量偏差控制在±2.0%以内。

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根据本项目部搅拌设备以及客专对耐久性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小于

180秒;

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根据实际情况检测拌合物的各项性能;

施工过程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特别是当雨天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并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以确保砼的最优性.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观察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砂率、混凝土的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经时损失及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等等。

搅拌车进机装料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如是否将鼓内残留水倒干净等;

试验员在混凝土浇注前必须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每车混凝土在浇灌前必须搅拌5分钟左右,然后观察其和易性及坍落度情况,以避免到现场卸料时才发现而造成的混凝土不合格;

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m3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同一配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时,其取样检验也不得少于一次。混凝土的含气量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C. 混凝土的运输

司机要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使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协助本项目部汽车修理工一同认真处理,严禁隐瞒车

辆故障而进行装料.装料前必须对车辆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油料是否足够、轮胎是否完好、拌筒里的清洗水是否倒干净等,如因司机原因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应由司机负全部责任;

司机要经培训熟识混凝土性能,运输途中不得私自载客和载货,行使路线须以工作目的地为准,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混凝土浇筑前后,不得随意加水。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坍落度。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

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后,应检测其坍落度,所测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且其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时间起至卸料结束,一般要求在1。5h内完成,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h;

搅拌运输车的工作转速须在以下范围:

进料: 6-—10r。p.m ;混合搅拌:6-—10r。p。m;搅动:0.7-—3r.p.m 搅动行使:0。7—-3r。p.m。

D. 混凝土浇筑前质量跟踪与技术服务

本项目部现场试验员必须密切监督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当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出现少量波动时,必须及时如实地向生产现场的质检员反映混凝土情况,及时调整,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班试验员必须注意检查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当出现异常情况,如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而超过试配允许范围内;

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现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混凝土已出现初凝迹象等时,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起见,现场试验员必须阻止该车混凝土使用,并作报废处理,同时及时向本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反映,造成的经济损失,结合实际情况,再对有关当事人进行处理。严禁故意隐瞒实际而使不合格的混凝土用于工程中。

现场试验员应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正确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E。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及强度检定

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以及混凝土的强度检验评定按GB/T 50081-2002的规定;

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和坍落度的检测应在混凝土运到地点后规定在20min内完成,强度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每个试样的抽取,应坚持取样的随机性,考虑所取试样具有代表性的原则,随机从一搅拌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每个试样量应满足砼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少于0.02m3;

用于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样,每100m3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同一配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F. 试验检测资料和技术资料的管理

(a)原始记录资料

原始记录是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记录,不允许随意更改,不允许外单位借阅.原始记录必须现场填写完整;

记录发生错误时,按如下作法更改:A)、在错误处划一横线以示作

废,但应能认出作废前的记录内容;B、在错误上方填写更正记录;C)、由更正人在更改处盖章确认。

测试人员对所记录的数据的可靠性负责.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与被检测项目的规定精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0"补齐;

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归档备查.保存期为五年。

(b)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检测报告应填写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简洁,字迹清楚,数据准确。检测报告数据,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检测结果由检验人员填写,经校核人校对后交试验室主任审核。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报告有错误,不得自行更改,应由原填写人重新填写。资料保存期为五年。

G。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a)应长期保存的资料有:A.国家、地区部门有关试验,检测工作的政策,法规文件国家标准ISO标准等;B。试验、检测规程、规范、细则、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方法;C。仪器设备的说明书、检定合格证及其它的技术档案;D. 仪器设备的明细资料;

(b)检测人员须借阅资料,要办理借阅手续,未经试验室领导同意,不得随意复制试验,检测报告,原始记录;

(c)资料员应严格遵守技术保密制度,未经同意,不得向与试验检测无关的人员借出技术资料;

(d)超过保存期的资料须填写“技术资料销毁登记表”,经批准后才能销毁。

H。试验检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将每次的检测资料整理后,建立相应完备的档案资料,并妥善保存,作为施工单位验收文件的组成部分。根据检测数据,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混凝土生产中取得的大量质量数据加以统计分析,随时控制和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动态,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及时解决,保证公司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同时不断地改进测试手段,提高公司生产质量的预控水平。为保证质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基础。

I. 混凝土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

(a)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控制与纠正

材料部对进场的原材料,必须及时通知试验室有关人员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时,试验室必须及时通知材料部有关人员进行处理,立即进行标识,予以隔离,防止误用,并做好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记录,保存好有关记录备查;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材料部应坚决给予退场处理。严禁把未经处理的不合格的原材料直接用于生产,并且试验室有权制止,否则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将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当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材料部必须及时通知供应商,征求对方处理意见,避免下一批材料进场再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b) 混凝土拌合物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

A、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主要由试验室负责对混凝土的质量监控,造成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应负主要责任;

B、施工现场的试验人员应负责监督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当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如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等现象,试验

人员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对质量已无法补救时,应坚决作退料处理。严禁把不合格的混凝土用于工程中。

(C)混凝土不合格的控制与纠正

A、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加强混凝土的强度检测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在混凝土抗压试件中,当某个试块强度出现不合格时,应试件的抗压数据进行分析,对可疑试件进行取舍。

J、凝土质量返馈

为了不断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为以后混凝土设计和质量改进做好准备,凡混凝土拆模后,试验人员都要及时到现场观察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及对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评定。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确保总体工程质量合格,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将质量目标化、责任化落实到人,以及进一步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特下发此施工管理制度。 一、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进场材料质量制度:严格实施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和复试程序,凡进入工地现场的建筑材料由材料员、质检员进行验收,做好进场记录和材料台帐,材料必须有名称、产地、规格、数量等标识,并报监理验收,其中钢材、水泥、砖、砂石料、防水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员取样共同封样送检测单位检测,检测合格材料注明状态标识,不合格材料立刻退出现场严禁使用。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度:每一分项工程均由栋号技术人员向涉及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各班组向操作工人进行交底后方进行施工,每道工序都必须经班组、技术人员自检评定合格后方可报项目部工程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同意下道工序施工再进入下道工序。详见通知一 3、模板的加固以及垂直度的管理制度:对各班组及各栋号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在自检达到验收条件后,各栋号技术人员报质检员检查,质检员检查过程中填写“模板及垂直度检查记录表”,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项目部工程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4、在各分项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完成后各栋号技术人员填写“混凝土开盘通知单”报项目部工程部同意开盘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见附表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有栋号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试验员现场盯控,现场除混凝土班组外,模板班组、钢筋班组必须有现场值班人员;浇筑过程中试验员记录混凝土进场时间至入泵车时间,并按规定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制作与送检由试验员按方案进行,填写相关记录,同条件试块放置于所代表部位的结构实体处进行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各种工程需求。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其质量稳定和工程质量可控的重要环节。 首先,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组织和职责、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检验程序等要素。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要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进行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和管理。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采购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并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企业应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记录原材料的来源、规格、数量等信息,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抽样分析,以保证其质量稳定。 第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标准配比进行生产,确保配料准确、拌合均匀。同时,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稳定可靠。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生产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第四,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质量检验体系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成品检验和现场检验等环节。企业应有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入厂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并持续改进检验方法和技术。同时,要对现场质量进行监控和检验,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可控。 最后,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培训。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质量管理制度的

要求,掌握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质量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筛选和管理原材料,控制生产过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培训,可以有效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工程质量可控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 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和料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和用水为±1% 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并按规定作好记录。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作出具体规定:施工控制试件应进行同条件养护,抽检试件应在现场同条件养护脱模后再转入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标准试件成型后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料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拌和水的品种以及水胶比。胶凝材料总用量。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的掺量. 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土中各原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混凝土的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及混凝土标准,参照GB/T 19000—2000族标准,制定本规程。 1、原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与堆放 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坚持“以防为主,以纠为辅"原则,保证优质混凝土的生产,因此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设物部材料室在原材料进场后均需通知试验室配合进行验收工作. 对不能达到有关国家标准,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拒绝收货,坚决作退货处理。 (1)水泥 A、水泥进场前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水泥进行严格检验,对每一批水泥均需抽样作水泥标号及安定性等进行试验.有其它要求时,尚应检查其他性能。另外用水泥留样桶进行封存,做好标识,由供需双方代表共同签字,存储于留样室,以便备查; B、水泥应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水泥罐内,为了减少操作混乱,本项目部将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并在出厂三个月以内使用完。 C、同品种同标号之水泥按批进行取样(一般以每500T为一批,不足者也按一批论),从散装水泥运输车中随机取样20Kg,也可从2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D、若水泥进行安定性检测发现问题,会立即通知甲方进行处理. (2) 砂、石 A、普通混凝土所用砂石应符合现行国标,并严格按GB/T14684—2001、GB/T14685-2001进行检测; B、对粗骨料要经常检查其质量情况,包括粒径、含泥量等的变化。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场使用。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压碎指标值; C、对其来源的细骨料,应按批检验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 D、砂石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并按品种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分为已检区及待检区),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洁净; E、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控制时,我项目部考虑在砂石仓加上蓬盖,以避免砂石暴晒雨淋,有效的控制骨料的含水率; F、砂、石采用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一般以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满400m3也按一批论,作品质鉴定时取30~50Kg作砼配合比,砂取100Kg、石取200Kg,取样时应分别从砂、石堆的上、中、下三处抽取,拌和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分提取; G、每个砂的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控制制度 1. 总则 1.1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混凝土产品合格率100%。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结构:2.1公司经理是公司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质量代表人(即:质量总监)主任工程师、质量技术部及实验室,质量技术部负责公司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3.质量技术部的工作职责:3.1签发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负责产品过程的质量监控。3.2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技术要求,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3.3负责编制特殊工程的质量计划、处理用户质量异议和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3.4协助主任工程师处理客户投诉及产品质量事故,积极协助实施公司

下达的生产技术质量达标工作。3.5对产品的生产、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及作业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对检验合格原材料签发原材料准用证。3.6制定检查标准,并稽核质量检查人员是否正确实施。3.7负责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3.8检验仪器与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及库存品的抽验。3.9对原材料供应商,外加剂工厂供应商等交货质量进行整理与评价。3.10制定巡回检验的管理与分析,专案研究并作改善,预防再发防止措施。3.11对客户投诉案件进行分析并实施落实改进措施。3.12负责资料回馈相关单位。 3.13执行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3.14做好质量保证作业。3.15研究制订并执行

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计划。3.16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17负责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事宜。3.18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试制。3.19定期向主任工程师报送有关质量技术报表。4.搅拌楼、运输组、泵送组、采购等相关部门,必须协助质量技术部共同做好质量监控工作。5.生产过程质量技术管理:5.1所有原材料(水泥、砂石料,掺和料、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5.2水泥:必须是持有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采用旋窑生产水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5.3砂石料:质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定点采购。5.4掺和料:经检验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5原材料售货单位必须提供产品三证(生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作为建筑业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房屋和基础建设的基础,因此混凝土的质量一直是建筑行业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样建立有效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呢?本文将分析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方式,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意义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将为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统一的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和问题。 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 1. 制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是很容易受到生产的环节和材料的质量之间的影响 的一个生产过程。制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标准都是要做到材料的标 准化、生产过程的规范和监督、及时控制品质的反馈机制等等的 方方面面为本的工作。必须对每个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的标准化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原材料达到一定的标准,保证混凝土的品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规范的控制系统,确保每个生产过程的 工艺保证全面规范监督和掌握。另外,针对这些环节的同步管理 也可以使之变得系统化,确保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 2. 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 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是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的 一项重要内容。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团队必须要在每个环节 上确保混凝土的合法性和质合方程格的正确性,追溯到每个工台、每个载体、每一件材料的质量问题。此外,还需要明确每个职位 在安排和控制的时候应当承担的管理责任和权力。这些都必须被 业界圈定为必须掌握和控管的内容。在建立责任制的同时,还需 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保证产业内部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促进生产过程的优化调整。 3. 建立质量监测系统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管理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本文将从混凝土原材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管理以及质量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和说明。 一、混凝土原材料管理 1.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 应商,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其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定期对供应 商进行考核和审核。 2.原材料的检验与取样:针对每批次到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制定相 应的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取样、保存及检验结果的记录要求 进行详细规定。 3.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一旦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 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更换,同时对废弃原材料进行处置,并进行相应记录和 追踪。 二、生产过程管理 1.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2.施工机具管理:对使用的施工机具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机具的购置、使用、保养和报废等环节,确保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生产工艺管理: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混凝土生产中各个环节的 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4.生产记录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工艺参数、生产人员、设备状态等。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准确, 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保存。 三、质量检测管理 1.检测流程管理:建立严格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流程,明确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设备管理:对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正,确保检测 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工作。 3.检测人员管理: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 培训和考核,保证检测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4.检测记录管理:对每一次检测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保存。 四、质量问题处理 1.客户投诉管理:建立客户投诉反馈机制,及时接受客户的投诉,并 进行调查和处理。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相应的整改措施和 追踪。 2.内部质量问题处理:对内部质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分析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3.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抽查:定期抽查现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并进行 验收,有问题时及时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追踪。

混凝土管理制度

混凝土管理制度 混凝土管理制度:实现建筑质量的重要保障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作为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建立一套完善的混凝土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明确管理目标 混凝土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混凝土从原材料采购、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到现场施工等各个环节都能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实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持久性目标。 二、建立管理体系 混凝土管理制度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采购: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与供应商建 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和供应稳定性。 2、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按照规范进行配合 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3、生产过程控制: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搅拌时间和温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4、运输管理:确保混凝土运输车辆的清洁度和安全,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避免因运输过程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5、现场施工: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操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三、强化监督与检查 为了确保混凝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强监督和检查。定期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抽检和化验,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处理和整改。同时,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规定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四、培训与提高 为了提高混凝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了解混凝土管理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落实责任制 在混凝土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权利,建立责任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整改。通过落实责任制,使管理人员更加重视混凝土管理,确保各项规定的有效执行。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的质量管理制度。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和实施步骤。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质量目标的确定 确定混凝土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目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等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2 组织结构 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确保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1.3 岗位培训 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履行各自职责。 二、原材料管理 2.1 原材料选用 选择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2 原材料检验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测试、物理性能测试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 2.3 储存管理 合理安排原材料的储存位置和方式,保证其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对混凝土质量的不良影响。 三、现场施工管理 3.1 施工工艺管理 确定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骤符合质量要求。 3.2 施工现场管理 建立施工现场巡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四、质量控制 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2 质量监测 建立混凝土质量监测机制,对每一批混凝土进行质量监测,包括抗压强度测试、水灰比测试等。

4.3 强度检验 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必 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质量记录 5.1 检验记录 建立混凝土质量检验记录,记录每一批混凝土的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作为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依据。 5.2 问题记录 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存在的质量隐患,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整改。 六、质量改进 6.1 质量问题分析 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 方法,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2 经验总结 定期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为质 量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结语

河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

附件 河南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和使用活动,实施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预拌混凝土,是指由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预拌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混凝土企业)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已取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混凝土企业专项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混凝土企业为满足质量管理和生产控制的要求,按照《河南省预拌混凝土企业专项试验室基本条件》(豫建〔2018〕12号)设立的机构。 第六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统一监督管理。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托,具

体履行相应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及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督管理。县级及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委托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履行相应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生产、运输管理 第七条混凝土企业应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严格控制生产质量. 第八条混凝土企业应严格执行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建立原材料进场检验台帐.所有原材料使用前,混凝土企业必须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储存和使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设计原材料储存位置和仓位.原材料须按照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且材料品种规格应在明显位置标明。混凝土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变质和混料,并建立定期抽查、检查及记录制度. 第十条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必须符合《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和《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的规定。操作系统应能自动采集每盘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实际用量数据,并长期保存。 第十一条首次使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制度是指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合格,有效避 免工程质量问题发生而建立的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该制度涵盖了从设计、施工、验收到保养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措施和要求,旨在保障混凝土工程 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以下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机构和责任 1.设立质量管理组织,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质量管 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和监督。 2.确定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并进行相应的 培训,提高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质量管理文件 1.编制并完善有关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的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方法及程序。 2.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其时效性和可行性。 三、质量控制 1.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采取合理的原材料检测方法,确保原材料 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泵送性能等符合设计要求。 3.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序符合 要求,并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四、质量检测 1.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包括强度、抗渗性能、均匀性等检测,确 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进行混凝土自检、互检和委托检测,确保混凝土工程达到质量要求,并及时处理检测发现的质量问题。 五、质量验收 1.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确保验收的严格性 和公正性。 2.对已验收的工程进行保修期的跟踪和管理,及时处理和修复因质量 问题引起的损坏和故障。 六、质量奖惩 1.建立完整的质量奖惩制度,对质量管理工作出色的个人和单位进行 奖励和表彰,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和发生质量问题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 和追责,保障工程质量和责任的落实。 七、质量问题处理 1.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 止质量问题扩大和影响整个工程。 2.建立质量问题处理台账,留存相关证据和文件,并进行问题的追查 和分析,加强质量管理措施的完善和改进。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管理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份可行的参考。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 1.1 质量目标 混凝土质量目标应根据工程要求及施工环境而定。建设单位应制定合理的质量指标,明确混凝土抗压强度、坍落度、减水剂掺入率等关键指标。 1.2 检测与监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检测与监控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原材料检测:对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3)现场试块制作:在施工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检测,以监控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趋势。

(4)现场混凝土质量抽检:定期在施工现场抽取混凝土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1.3 质量评定和验收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是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混凝土质量进行评定和验收。 二、原材料管理 2.1 水泥管理 (1)水泥种类的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 (2)水泥存储: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与湿度较大的物料接触。 (3)水泥发货验收:对每批到货的水泥进行验收,检查标识、包装和质量证明文件等。 2.2 骨料管理 (1)骨料筛选:对骨料进行筛选,确保满足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2)骨料存储:骨料应存放在干燥、平整、清洁的场所,避免受到污染和湿度的影响。 2.3 混凝土掺合料管理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

商品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规定 一、分公司、项目部签订供货合同前,应对市场中、大规模以上的 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认真考察,对其人员、设备、原材料、试验手段、技术质量措施控制能力进行评价,选择诚信度高、技术质量管理优秀的供货企业.考察及签订合同时,可邀请集团技术、质量部门参加。 二、商品砼配制技术、质量措施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 程》JGJ55-2011、《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范》DB37/T5092—201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等规定。有充足的强度富余系数,商砼所用原材料、外加剂、辅料应合格,试验检验报告齐全,开盘试块留置规范,坍落度、强度合格。 三、商品砼供至现场时,使用前和使用中(每班、每层且不少于 80M3)要加强稠度检查,其坍落度需实测合格,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 四、建立现场施工方与商砼供货方共同见证取样、封样、试压制度, 取样频次、部位、数量由双方商定,强度试验结果做为双方判定该批次商品混凝土是否合格及付款结算的依据,对不合格产品应有违约责任处理预案。本条要求应在供货合同中明确体现。 五、现场采取有效措施,除特殊要求外,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 出至施工现场作业面的时间不宜大于90mim。杜绝商砼在运输、

浇筑中违规加水情况,一旦出现,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不低于壹万元的惩罚. 主体结构阶段每次砼浇筑时,必须设专人全过程旁站。现场必须制定出如遇泵送管道堵塞、运输混凝土车因交通堵塞不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的应急措施、合理有效的冬雨季施工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输送、浇筑、振捣、抹面、施工缝等要求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进行。取样、检验、验收等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进行。 特别注意对大面积车库地面混凝土施工时,除严格执行图纸设计外,必须做出不少于20m2的样板试验区,用以确定不同厂家商砼与操作工人结合时,最佳的混凝土稠度、初终凝时间、工序间隔、机械摊铺方式、精平工艺、分格区间等详细技术参数,形成书面作业指导书,正式施工时严格遵守。 六、商品混凝土的第一次养护时间应该尽量提前,在表面处理合格 后,及时养护。严禁在太阳直晒后裸露的混凝土上直接浇水养护,以防止由于温度骤降导致板面开裂.现场必须设专人淋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普通砼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若为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水泥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选用规范:按照规定需要的强度指标和材料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水泥。 (2)贮存、保管和使用:水泥应该按照标准贮存、保管、使用。首先在房间内的温度必须保持正常状态,不能大幅度变化,并要在袋子、箱子上创造好的日期。必须遵守标准规定使用水泥的时间。 (3)试验和检验:使用水泥之前应进行合适的混合比试验和质量检验,目的是为了控制水泥的标准,使制水泥的各种物理和力学性家得到单独指标。选择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正确的检测报告。 2.骨料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选用规范:按照规定需要的强度指标和材料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骨料。骨料应该具有充足的强度、硬度、耐久性,同时,考虑到代价问题也应注意选择符合经济需求的骨料。 (2)生产、运输和保管:骨料应在约定的地点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生产出来的骨料放进堆场中进行贮存,并应按照要求进行覆盖防雨,以免运输之中出现质量问题。 (3)试验和检验:在生产骨料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检验原则,经检验器核查合格的骨料才可以投入运输和混凝土加工之中。选用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正确的检测报告。

3.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选用规范:按照规定需要的强度指标和材料的需求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的添加剂,应注意添加剂的操作规范和用量。同时,应注意添加剂所在的产 地和专业资质。 (2)生产、运输和保管:除非需要改变材料的性质,添加剂不应与水泥、骨料、粉煤灰混合。生产添加剂的厂家应学会采取小样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和检验,采取相 关原则保管,在运输过程中要有相关报告并进行严格检查,以免运输之中出现质量问题。 (3)试验和检验:在混凝土加工中,混合添加剂就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验,从而确定其安全和可靠性,对其使用还需要注意厂家是否具备相关资质。 二、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以规定的混合比为基础,根据不同的 施工部位、工程环境和混凝土质量要求,合理控制水灰比、骨料、水泥的用量。设计 配合比时需注明好各个材料的规格和品牌,检查混合比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配合比的检验:将混凝土按照所需比例进行搅拌,在确定搅拌时间后进行 抗压性能的试验,严格要求其符合规定的要求且各种性质如浇注和施工中的易流动性、结构性、易变性、及时性等都得到单独的解决。 2.混凝土混拌站调配及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品混凝土的管理,控制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工程项目使用的商品混凝土。 第二章供应商的选择 第三条供应商的基本条件 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1)商品混凝土年产量50万立方米以上,产品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实验室主任具有10年以上从事商品混凝土生产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25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3000万元以上。 (5)配有2台18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搅拌系统,混凝土运输车不少于40辆。 (6)企业有经过认证的混凝土专项试验室。 2、距施工现场的路程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第四条供应商的选用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用按照公司有关成本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招标选用。

第三章商品混凝土生产监控及运输 第五条原材料监控 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的厂家,必须是大型旋窑散装水泥,禁止使用立窑水泥、小型旋窑水泥和袋装水泥,并根据混凝土性能选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2、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要求,性能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3、碎石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4、机制砂应符合现行《建设用砂》(GB/T 14684)要求,水工构筑物或有特殊防水要求的结构混凝土建议使用天然河砂。 5、中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6、禁止使用山砂、风化砂。 7、掺合料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禁止使用氯离子超标的防冻剂。 第六条生产过程监控 1、每批混凝土生产前,供方须提供开盘鉴定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验报告、材料实验报告,外加剂、掺合料实验报告及材质证明书等。 2、商品混凝土生产前,项目应派技术人员对搅拌站的原材料及计量设备进行复核,计量设备必须在鉴定有效期内,材料必须满足合同及规范要求,计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详见表6.1。 表6.1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 3、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计算施工配合比。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当天气发生变化,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重新计算施工配合比。 4、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项目应派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生产质量进行抽检,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力度,明确各责任人质量管理职责,认真记录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特编制施工管理制度。 一、混凝土浇筑准备、会签及调度 1、混凝土浇筑准备 每次混凝土浇筑前24 小时,由混凝土责任工长填写混凝土供货通知单,混凝土浇筑部位由质检员按照检验批部位提供给混凝土责任工长。混凝土责任工长按照检验批部位与施工图纸核对无误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报混凝土搅拌站。 2、现场浇筑会签 每次隐蔽验收完成后,由混凝土责任人填写混凝土浇筑会签表,并按照以下顺序会签:试验员T钢筋责任工长T模板责任工长T机电工长T安装责任工长T安全员T质检员T技术负责人T项目经理。各相关责任人在签字后履行相关职责。 3、调度 在完成会签后及时通知搅拌站供混凝土,同时安排和组织好现场劳动力及各项准备工作 二、各部门、责任人职责 1、技术部 项目技术部应该编制详尽的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指导性及可操作性。混凝土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应对混凝土责任工长进行交底,混凝土责任工长对现场工人交底,并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则依此为依据对本道工序进行检查、督促,从而使管理人员在 施工过程中加强了质量控制。 2、试验员 2.1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图纸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核对,原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移交项目技术部留存,混凝土供货申请表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2.2 试验员记录混凝土进场时间至入泵车时间,并按规定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

2.3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员负责监督劳务队伍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根据天气情况, 由试验员与搅拌站联系,适当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2.4 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制作与送检由试验员按方案进行,填写相关记录,同条件试块放置于所代表部位的结构实体处进行同条件养护。 3、混凝土责任工长: 3.1 按照技术部门制定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接泵管及泵管架子加固、铺设通道跳板)。 3.2 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责任工长组织劳务队伍,根据工程特点对各部位浇筑方式、方法向工人进行详细交底。负责监督劳务队伍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 3.3 混凝土施工时,负责记录混凝土进场时间、混凝土入模时间、如泵管堵塞,要控制好接、拆泵管时间。避免将堵管离析的混凝土浇筑入模等导致的质量问题出现。 3.4 上一班管理人员与下一班管理人员进行交接时,要对本班施工情况、振捣、收面、施工人员变化情况进行交待。 3.5 对各施工段剪力墙、梁、板振捣人员的姓名、振捣具体部位及施工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同一部位(吊模部位)分两次振捣的人员姓名。 3.6 如需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必须由试验员决定,严禁私自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3.7 加强旁站监督,不得脱岗,不得长时间离岗。 3.8 如出现严重漏振或混凝土养护不及时造成的质量事故,混凝土责任工长要承担相应质量管理责任。 3.9 模板拆除后跟踪检查混凝土构件是否有缺陷,如有缺陷不得擅自派人修补,必须通知技术部门协商解决。 4、质检员: 4.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跟踪检查混凝土振捣情况、楼面混凝土面平整度,督促劳务队伍对混凝土覆盖、湿水养护。 4.2 检查过程中,发现模板出现变形、胀模,及时通知相关工长、劳务队伍进行处理。 4.3 对负责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员的交、接班时混凝土浇筑部位要作详细记录。 4.4 对重要工序施工做好质量交底、过程中检查,落实施工方案要求。 4.5 随时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对各施工段剪力墙、梁、板振捣人员的姓名、振捣具体部位及施工时

搅拌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搅拌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与背景 1.目的:制定搅拌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2.背景: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建立和实施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质量管理职责及权限 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和评价。 2.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组织和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三、生产准备 1.原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并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2.设备准备:检查搅拌站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员工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四、生产过程控制

1.原材料计量:严格按照配比要求进行原材料的计量,确保配比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搅拌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搅拌,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浇筑过程控制: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施工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凑性。 4.养护过程控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其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五、质量检验与控制 1.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在线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坍落度、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出厂检验: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强度、抗渗性能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质量记录和档案管理 1.生产记录:对每次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使用、配比、搅拌时间、浇筑方式等。

混凝土拌合站质量管理规定

拌合站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铁道部现行的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制定本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混凝土是指由水泥胶凝材料、粗集料、细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在集中拌合站经计量、拌制后采用运输车输送、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第三条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且应建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此来保证拌合站有效动作,并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 第四条生产操作人员、材料员、试验员、技术负责人等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节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第五条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施工技术指南、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有关规定、验收标准的规定要求. 拌合站必须按验收标准的验收批次和验收频率对原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并查对质量证明材料,拒收质量证明材料不全的原材料.严格按照原材料验收有关规定取样、检验,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不得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拌合站应对进场材料实施分类管理,建立材料验收检验制度使用台帐.并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水泥、水泥掺合料、集料、外加剂检验应符合普通混凝土质量标准外,还应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标准的规定. 2、拌合用水检验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水质试验非饮用水应根据水质变化情况确定,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禁止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拌合用水. 第六条拌合站和原材料生产供应单位必须在材料进场时共同取样封存,封存的样品数量应能满足检测的需要,封存条应注明生产企业名称、样品编号、品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及代表数量、封存日期.样品由拌合站和所供材料生产方的管理代表或生产方书面委托的人员双方签名或盖章后封存.封存样品的封条应完整无破损或揭换.封存样品存放时间:水泥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粉煤灰、矿粉、外加剂不少于30天. 第七条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或贮存,并标有醒目的标志,避免混杂. 1、水泥筒仓必须有醒目的指示牌,标明水泥生产企业、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等,不同生产企业或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仓.水泥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2、砂、石必须按不同品种、规格、产地分别堆放,有防止混用的措施或设施.堆场应采用硬地坪,有可靠排水措施.应有醒目的指示铭牌,标明品种、规格、产地. 3、掺合料必须设置专用筒仓,有醒目的指示铭牌,标明品种和等级,不同生产企业或不同品种的掺合料严禁混仓.掺合料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4、外加剂必须按不同生产企业、品种、牌号分别存放,有醒目的指示铭牌,

混凝土管理制度

目录 1。企业领导及部门岗位责任制和人员岗位职责、重要岗位持证上岗制度,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2) 2. 质量检查、技术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2) 3。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制度 (15) 4。混凝土出厂检验、运输、交货检验制度 (19) 5。计量系统的定期计量校验制度 (24) 6。配料计量控制制度 (26) 7.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27) 8.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28) 9。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29)

企业领导及部门岗位责任制和人员岗位职责、重要岗位持证上岗制度,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一、技术负责 为了使企业有稳固发展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是公司的龙头管理,技术负责人应做到如下几点: 1.当好经理的参谋和职工的表率 一切为企业负责,魏经理负责,配合公司领导为企业建立合理的技术基础,使企业的技术基础不断提高,配合领导有计划的对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企业在技术方面的素质。 合理的组织企业的一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证生产的正产进行。 2。加强和落实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对进厂的一切生产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按照国家或行业的有关规范合理的分批的进行测试和检验,并保存好相应的原始记录,必要时向公司领导汇报试验结果,禁止不合格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进入生产工序当中,对不合格的材料做好封样留存。 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试验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完好无损。 3。做好企业产品、质量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对已出具的各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分批、分类的留底存档,以备查验。对各材料(水泥、外加剂)的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资料原件分类存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