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是依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以完

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江苏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为目标,深入探索江苏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径、发展方向、支持措施和政策等答案,解决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引导和促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等问题,全面推

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定。

此次规划将从四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打造优质创新发展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企业通过跨部门、内外部联动

有效实施技术创新。

二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重点领域新技术和产业聚集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研

发机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持科技创新及其产品的转化,加快高新技

术产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三是统筹开展科技创新及尖端技术培训,促进科技人才培养,推动战略型人才和机构

聚集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创新投资机制,扩大科技研发投入规模,鼓励企业研发自

主性和创新性,发挥企业、高校等创新研发和新技术开发的推动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和技

术领先性的投入。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深入开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增强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促进基

础设施和形象标识的完善,改善投资环境,完善专业市场对接服务。

此次江苏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旨在推进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

持续发展。

江苏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省份。一定要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中国新 一轮经济转型,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为实施“十四五”规划,江苏省正在 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将着力发展高端定制型制造业、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芯片生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新一代测量、监测设备制造等 新兴产业,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江苏省将加大投入,完善国内制造业技术高端定制型制造,培育和引进高精尖 制造业。政府将采取更加制度化、市场化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制造企业深化资本升级和技 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竞争力。 其次,江苏省将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芯片生产。为此,江苏省将投入大量资 金促进项目研发,建设配套的设施和装备,以及发展基础设施,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江苏省还将积极发展电子,半导体,光学,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从而促进智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 此外,江苏省还将加大投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及新一代测量、监测设备制造等新兴 产业,着力推动清洁能源及清洁制造,为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的发展搭建技术支撑,积极 推进新材料技术的实施,促进新材料制品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数控仪器仪表、 计算机应用设备和新一代通讯设备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政策措施,江苏省将加速推动“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在 未来,江苏省将实施科技驱动型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实现新一轮 经济转型,为民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福利。

江苏十四五规划内容全文

江苏十四五规划内容全文 江苏省2020年至2024年“十四五”规划发布,为江苏省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蓝图,是江苏省宏观调整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依据。规划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为愿景,“积极推进优化发展结构、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改革”为战略目标,建立分阶段、分部门的实施方案,提出江苏省在下一个五年的发展目标是跻身国际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在2025年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世界级的现代化发展成果。 在推进一流发展的支撑上,十四五规划重点抓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加大对肥沃带、赈项目、重点城市、江苏海外资源开发等关键发展领域的支持。扩大农村电力和公路网、城市交通水利建设投资,深入推进江苏省的技术创新体系改革,加快完善创新政策,深化财税改革,构建绿色发展空间,增加对农村社会精准扶贫等项目的投入。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突出了在建设“和谐江苏”方面的工作。规划提出了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和谐江苏建设;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提升民众幸福感,建立积极稳妥的社会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江苏的文化创新,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打造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样态;加强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推进和谐江苏建设。 建设全面独立自主的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为愿景,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培养国家核心竞争力为

宗旨,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强化经济综合效能,推进江苏的政治、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家竞争力十分强的省份。 要实现江苏十四五规划的目标,江苏省需要着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保障,加大投入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大力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健全政策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科技管理的创新,促进就业和技能改革,提高社会公平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实现江苏省多元文化发展、提升全球影响力,以及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江苏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奠定基础。 总之,江苏十四五规划为江苏省取得国际中等收入水平、实现中国梦和谐江苏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发展指引和发展战略依据。它为江苏省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国际化结构的空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是在全国“十四五”规划开始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李强书记的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研究制定而成。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是江苏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指导,助推高质量发展、创建高水平生态宜居新江苏、加快江苏建设现代化强省。 一、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全球制造业领先的江苏创新之都; 2.积极推行“新基建”,加速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发展高地;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农村人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4.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省,打造全国首个生态优先省; 5.加快推进人才创新高地建设,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

江苏省在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将紧随当今科技发展潮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领域 1.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调整产出方式,推动江苏省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此,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经 济发展以制造业发展为主,提高总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领三大生产要素向高端领域转移。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投资环境。 2.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之一。要发扬长江文明,推进“生态优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 发展,让江苏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省。为此,江苏将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文化,推进“美 丽江苏”建设,让人们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 3.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的另一个重点领域。江苏将加快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技术创新、产业转移、对外开放等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推动江苏省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

“十四五”时期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发 展的若干建议 摘要: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科技高地之一,江苏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在梳理江苏省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发展。具体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吸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评价和推广四个方面。 关键词:十四五;科技创新;江苏;政策引导;人才培养; 产业创新;科技成果 一、引言 我国在过去的40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科技创新 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全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高质量科技是重中之重。江苏作为我国科技高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创新环境,是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发展,本文在梳理江苏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江苏省科技创新现状

1.科技创新投入保持较高水平。江苏省近年来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度研发经费支出超过1200亿元,占全省地区 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6%,居全国第二位。 2.科技人才队伍庞大且素质较高。江苏省已形成了有较大规模、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截至2019年底,全省拥有高层 次人才19.8万人,其中创新创业人才7.8万人,省级以上高 层次人才3.4万人。 3.科技成果丰硕。江苏省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具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项目和成果,如5G系统、智能网联汽车、量 子通信、半导体芯片等,涉及高科技、新材料、生命科学、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4.产业创新基础雄厚。江苏省拥有较为完善的高科技产业体系,涉及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江苏也积极推进“双创”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创新创业模式,全省注册企业超300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35%。 三、推进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同时,还应适当增加科技创新的资

无锡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

无锡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以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为“头号工程”,立足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名城,成为沿沪宁(G42)产业创新带的重要极点。 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 以建设国家级新区和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为目标,以生态湖湾为纽带、科技创新为支撑、科产城人融合为动力,加快集聚海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平台,构建优化湖湾发展生态系统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到2025年,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以上,区域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 高起点规划建设。按照“开放包容、产业高端、人才富集、创新引领、生态优先、制度改革”原则,落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一体化建设计划,主动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程,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和先导产业制高点,以一体化的思路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畅通交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打造新型生态科创城市典范。探索构建环太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建设拥湖生态标杆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生态有机融合,建设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一批前瞻性产业创新项目和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完善以人才价值为驱动的发展环境,打造苏南产教融合引领区和人才集聚核心区,建设科教智力集聚地。建立完善企业互联融通、产业跨界融合、园区生态赋能的新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创业创新首选地。 高强度要素集聚。统筹全市各类专项资金基金,设立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基金,引导推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在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布局。探索实行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制度,强化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都市微智造”新型平台。加快股权投资服务创新,培育发展股权投资市场,完善太湖新城金融商务街区功能,系统构建覆盖初创、成长和成熟期的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 研究要点:()“十三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五大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六个高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落实情况);()对照十九大新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江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面临的主要矛盾;()从机遇和挑战两个层面,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江苏面临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及其对江苏的影响;()与“十三五”相比,从不同角度精准精炼归纳总结提出“十四五”江苏面临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若干重大战略的发展路径;()面向基本现代化,系统研究提出“十四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及创新举措;()高站位研究谋划提出江苏“十四五”拟开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预测“十三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对未达预期指标作剖析说明;()体现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求,对接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试点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评价体系,坚持引领性、结构性、效益性导向,研究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形成一级、二级指标共同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属性和内涵解

释;()运用科学方法提出到年各项指标测算值,对经济发展等重点指标形成多个可行预测方案,并可展望到年。 、“十四五”时期激发江苏创新动力活力的体制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分析江苏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含人才标准、人才流动、人才激励、价值实现等);()研究分析制约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要障碍、解决路径(如提出政府支持、职务发明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难以产业化的解决方案);()比较分析江苏(南京、苏州等主要城市)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杭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创新政策的差异;()研究提出江苏开放配置创新资源特别是高端要素(人才、技术、资本)的思路举措;()研究提出健全完善江苏创新生态需要重点突破的其他对策举措。 、“十四五”时期江苏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的思路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分析江苏建设国家级创新型载体、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研究提出创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思路;()研究提出提高双创空间建设质量的思路举措;()研究分析江苏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研究分析江苏创新资源整合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十四五”时期江苏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研究。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数 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08.10 •【字号】苏政办发〔2021〕44号 •【施行日期】2021.08.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 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21〕4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10日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为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新机遇,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加快数字经济强省建设,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出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数字经济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经济社会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产业化基础扎实。数字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围绕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重点领域,加强核心技术研发部署,深入实施省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昆仑”超级计算机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未来网络试验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江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科技力量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数字产业规模不断提升,2020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业务收入2.87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1.08万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分别达9.54%、8.87%,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规模和增速领跑全国。数字产业能级保持全国前列,“十三五”时期,参与创建和试点的中国软件名城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无锡市物联网、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16家企业入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7家企业入围全国互联网成长型企业20强,2020年成长企业入围数位列全国第一。 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加速转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更多企业迈上“云端”,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307家、智能工厂42家,24家企业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占全国21%;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区域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86家,徐工信息汉云、苏州紫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08.16 •【字号】苏政办发〔2021〕51号 •【施行日期】2021.08.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 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21〕5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16日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江苏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坚持制造强省建设不动摇,持续保持和强化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基础形势 “十三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深化“两聚一高”实践,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增加值达3.5万亿元、规模约占全国1/8,贡献了全省34.5%的地区生产总值、39.1%的税收,6个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中胜出、数量全国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7.8%和46.5%,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8.0、6.4个百分点,七大高耗能行业营收占比由31.6%下降到28.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去产能任务。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左右、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占全国1/8,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2万家,承担国家工业强基项目74个、数量全国第一,高铁齿轮传动系统核心零部件、航空级钛合金材料、高标准轴承钢等基础材料、零部件和工艺取得突破。制造模式加快转型,大规模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平台中枢、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2家、智能车间1307家,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6家、标杆工厂95家,5G基站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63.2、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48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1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