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老子的教育目

关于老子的教育目

关于老子的教育目
关于老子的教育目

老子教育目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11级教育史专业黄小敏112200405

摘要:老子以“道”为核心,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圣人”——理想的执政者。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通过“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老子的教育思想到处充满着智慧,即使今天看来,仍可发现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目的执政者教育方法现实意义

一、老子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一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是先秦时代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德经》内容极为丰富,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理论家,都能从中汲取营养。

二、老子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一〉老子的政治理想

由于时代环境和本人遭遇,老子早期思想和后期思想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老子早期是精通周礼并崇信周礼的史官,罢官后,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出周礼的虚伪性与剥削制度的不合理,从而产生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观。老子在周朝任职期间,周王朝奴隶主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残酷斗争,以及他本人曾两次因周王朝的政变而被罢官,对老子的政治思想都会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当时各诸侯国不停止的兼并战争,人民流离死亡,被迫起义反抗,统治阶级内部以虚伪的礼仪掩盖争权夺利的实际。这一切目睹亲受的现实,引起老子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而一反统治阶级的文化与学术,提出他“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的蓝图。在他设计的这个理想国里,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充满了平等、自由、淳朴真诚的气氛。老子的这一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就其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组织特点而言,与其说是站在奴隶主贵族阶级立场讲话,倒不如说是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这和老子在周朝的任职是属于下级官吏,而且两次罢官回乡,更接近农民的生活,有一定的关系。

〈二〉老子政治理想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那么老子所设想的这个“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该如何实现呢?一个国家必须有执政者来领导和管理。老子为他的理想国所期望的政治领导是什么样的人呢?在《老子》一书中有大量材料涉及如何当好一个执政者的问题。培养理想的执政者,就是老子的教育目的。理想的执政者在《老子》书中就是所谓“圣人”。“圣人”一词在《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三十一次。除有时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而外,大都是指有权势的执政者(人君)。所以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够按照自然之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执政者。

三、老子的教育目的

---------培养能够实现其鸟托邦理想国——“小国寡民”的“圣人”

老子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圣人”。所谓“圣人”就是理想的执政者。为什么要把教育目标放在培养“圣人”上呢?老子认为,“圣人”能够悟道、体道、弘道、惟道是从;“圣人”能够力行身教,崇柔不争,帮助人们回复到淳朴的自然原始状态;“圣人”能够“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复归于朴”,成就大功;“圣人”能够通察道体的柔弱,善于居下而不争。所以,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圣人”。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圣人”,成为理想的执政者呢?老子认为,做为“圣人”——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老子认为,“慈”、“俭”和退让三者是治理国家的三个法宝。第一个条件是“慈”。老子所说的“慈”,其根本含义是“无为”。他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也就是说无为而治,才是真治,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第二个条件就是“俭”。老子批评当时的统治者增收赋税,加重人民负担。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指责当时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统治者为强盗头子。所以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在生活上必须做到“俭”。第三个条件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器长”。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包含有大公无私的意思。他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因为天地

的存在不是为它自己,所以天地才能长久。所以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得到自身的生存,这岂不是由于他能无私吗?这种具有大公无私精神人的执政者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老子把慈爱、节俭、谦让作为理想的执政者必备的条件而提出,反映了执政者对劳动人民利益的慈爱、诚实、宽容、无私等思想因素。

老子总结了春秋末期战乱不止、祸国殃民的教训,提倡小国寡民。他在《道德经》第八十章中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不而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此,老子描绘了一幅甘食美服、安民乐俗、小国寡民式的图景。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治理图景上。国家小,百姓少,不对外扩张,不受他人兼并,自给自足,永不往来;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不受外来干扰,固守传统不变,自安其俗,自得其乐;器具、车船、甲兵之类统统弃而不用,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走他乡,国家接壤相互望得见,鸡鸣狗叫声听得到,百姓活到老死却不相往来。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注定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不能变为现实。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这种治理理想国的“圣人”

四、基于老子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

为了实现培养能够“悟道、体道、弘道、惟道是从”的“圣人”和“上德之王”的教育目标,老子又提出了一套形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有:

〈一〉身教重于言教

老子提出要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所强调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感化学生。怎样才能实践“行不言之教”呢?老子认为,要实践“行不言之教”,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在老子看来,为人师表的首要任务在于教师能自觉地“体道”,对“道”有深刻的领悟。凡是能体“道”、悟“道”、行“道”、弘“道”的人就是百姓的师表。并且只有理解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处事待人的人才配做别人的老师,才可称作“圣人”。

〈二〉因材施教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

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在老子看来,以“道”的视角观察,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物,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万物必有适。物与物不同,人与人不同,要从物的实际出发,开发其利用价值。善行车的人、善言谈的人、善于计算的人、善于关门的人、善于捆绑的人等各有其长,要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天生万物必有适,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使用价值,要以其物塑造出最完美的精品。“无弃人”,就是说不放弃对任何人的教育,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男人还是女人、老年人还是幼儿、聪明人还是愚笨的人、身体健康的人还是有残疾的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国家不应放弃任何一个人,通过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人。

〈三〉图难于易、循序渐进

“图难于易”,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从容易的地方人手去解决困难。只有从细微处做起才能有大的成就。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对知识系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甚少,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五、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老子的教育思想充满智慧,即使千年后的今日视之,仍可发现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子告诫教师首先应该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向好人学习,也要向不好的人学习,以吸取教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成为一位体“道”、悟“道”、行“道”、弘“道”的教师。其次老子认为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终身的事业,无私奉献。教师要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互相学习,相信学生,行“无言之教”,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于乐。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老子认为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关系。因此人在实践过程中,就要遵循“道法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其次还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的主体是人,老子告诫统治者要保持社会的和

谐稳定发展,就实行“无为而治”;告诫人们要和睦相处,要用善良、慈爱、宽容、豁达之心去对待一切人,也包括与自己不善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人们才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自由快乐的生活。老子的教育思想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重要意义。面对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老子的“与人为善”的思想精华不失为大学生处理人际交往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王洪亮.中国古代教育史简论【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6.

[2]王日新,蒋笃运.河南教育通史(上) 【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3]沈善增.还吾老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2.

[4]杨广林.论《老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2012.

[5]董清民.老子教育思想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

《老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Vol.33No.6 Jun.2012 第33卷第6期2012年6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老子”一书虽然没有提到教育二字,然而仔细研究其思想,不难发现在短短五千言中包涵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老子以“道”为核心,在其著作中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进行了独到的阐释。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目标 老子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圣人”。所谓“圣人”就是理想的执政者。为什么要把教育目标放在培养“圣人”上呢?老子认为,“圣人”能够悟道、体道、弘道、 惟道是从;“圣人”能够力行身教,崇柔不争,帮助人们回复到淳朴的自然原始状态;“圣人”能够“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复归于朴”,成就大功;“圣人”能够通察道体的柔弱,善于居下而不争。所以,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圣人”。“圣人”一词在《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三十一次,除有时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而外,大都是指能够按照自然之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执政者。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圣人”,成为理想的执政者呢?老子认为,做为“圣人”———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老子认为,“慈”、“俭”和退让三者是治理国家的三个法宝。第一个条件是“慈”。老子所说的“慈”,其根本含义是 “无为”。他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也就是说无为而治,才是真治,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第二个条件就是“俭”。老子批评当时的统治者增收赋税,加重人民负担。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指责当时过着骄奢淫逸 生活的统治者为强盗头子。所以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在生活上必须做到“俭”。第三个条件是“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器长”。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包含有大公无私的意思。 他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因为天地的存在不是为它自己,所以天地才能长久。所以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得到自身的生存,这岂不是由于他能无私吗?这种具有大公无私精神人的执政者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 老子把慈爱、节俭、谦让作为理想的执政者必备的条件而提出,反映了执政者对劳动人民利益的慈爱、诚实、宽容、无私等思想因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积极意义,值得我们批判的继承。 二、教育内容 《老子》一书博大精深,在其书中包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内容,本人通过研读特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形而上的教育 “形而上”是老子“道”的根本特征。形而上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们符合 “道”的世界观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老子首先要求人们要树立“道”的世界观。因为“道”是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只有理解了“道”的真谛,人才有无比的智慧和能力。人才能获得绝对的自由。这也是老子的教育理想。 其次老子要求人们要认识和掌握“道”的规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告诫人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 而且更论《老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杨广林 (赤峰学院 社会科学部,内蒙古 赤峰024000) 摘要:老子以“道”为核心,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圣人”———理想的执政者。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通过 “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图难于易、循序渐进”等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形而上”的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社会历史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子的教育思想充满着智慧,即使千年后的今日视之,仍可发现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6-0225-03 225--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老子圣人治国思想的得与失 -------读史笔记之五 一般地说,《老子》开篇就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道”、“名”这二个哲学概念,和“无”、“有”这二个抽象思维的成果,全书反复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形象地阐述了对立与统一、世界本源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所以认为其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毫无疑问的。但就全书的最主要内容而言,该书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为了来探究治国救民的方法,追索世界的本源是为了让统治者依据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统治国家。全书八十一章中,涉及治国治民的内容远比阐述哲学概念要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书。 老子生活的年代,周王朝日渐衰弱,诸侯割剧纷争,社会动荡日益加剧,奴隶制社会行将崩溃。老子身为周王室的一位史官,从历代王朝兴衰中吸取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面对残酷的现实,既为周王室前途唉叹,又为百姓生活担忧。《老子》这部书,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治国策略的总结与发展,实际就是他治国思想的宣言,也是他对统治者如何治国的劝诫。 老子在书中反复提到了圣人这个概念。在老子眼中,圣人以国为重,以民为本,是完全得道之人,所以国家才可以托负给他,人民才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这一点上,这个圣人的概念与先人们对尧舜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老子》第二章就对圣人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仅要求圣人主宰一切而又不占有一切,成就一切而又不居功自傲,其实也鲜明地对夏以后的统治者把天下当作家天下,把百姓当作奴仆,随意渔肉百姓,暴虐天下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凝。与这种统治方法相对应,在第三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圣人治国的思想,认为只有圣人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得国家大治。 老子认为,圣人是与百姓“二不相伤”的,通过圣人的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百姓皆注其耳目”,成为圣人的追随者,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之治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即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民众自然地生存和自由地发展。当然,这样的圣人之治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子对“其次,亲而誉之”也有较高评价。这种圣人之治的思想在历经夏桀和商纣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残暴得今人发指的统治后,在当时周王室气数将尽之时,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意义的。更为伟大的是,老子这种圣人治国的思想,不仅被国人所接受,而且历经几千年的王朝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从此以后,圣人之治就是国人衡量对照统治者的一把尺度。 然而,长期以来对圣人的“亲而誉之”,使得人们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于圣人之上。历朝历代演绎多少圣人出则天下大治的悲欢离合,由此人们逐步习惯了对圣人的崇拜,习惯了对圣人的依赖,最后把一个国家的复兴,把一个民族的强盛之希望完全寄托在圣人身上。这就是圣人之治的另一面。 《老子》一书中,非常强调相对立的事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圣人相对的,就是愚民。愚民政策既是与圣人之治相对而存在的,又是圣人治国之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以圣人之治也,。。。。。。恒使民无知无欲。”由是,历代统治者一方面不断压制不同言论,另一方面使教育贵族化,剥夺绝大部分平民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愿望的顺民,以利于统治者奴役驱使。 美国《独立宣言》作者托马斯﹒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老子也说过:“不尚贤”。圣人与平民本没有区别,但“圣人在天下”即圣人治理天下时,要做到圣人与普通百姓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百姓对圣人“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必能对百姓“皆孩之”。所以圣人之治一方面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同朝代各有千秋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统治者的高高在上和国人的人格依赖。小小七品县令徐九斤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方面说

老子的思想哲学法则:“自然”

老子的思想哲学法则:“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万物创生的根源,所以人、地、天 都要法“道”,但道并不是毫无规则的,为所欲为的,她还必须以自然为法则。这并不是说“道”的上面还有一个自然的东西,要道去遵循。“自然”是自然而然,是自然就如此的意义,应理解为道的精神所在。是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或者说是主导性的部分。是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道和德之所以得到万物的仰尊,就在于 她们常法自然,道和德的价值就在于自然,若不以自然为法就会失去其价值。老子的思想以“道”为基础,但是他的思想却在“自然”两个字上。他的人生哲学、政治思想哲学故都是 以自然为宗,他的宇宙论观念也以自然为法。因此我们若把老子的哲学,说成是“自然哲学”,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念是“自然”, 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也是“自然”。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前者是修己的根本,后者是处人的原则,因为无欲所以能够知足,因为不争说以能够谦和;知足者常乐,谦和者者受益。“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其争。”无私则能成其私,不争则莫能与此争。都是依据自然的结果, 这和道德依循“自然”,“万物莫不尊而贵德”是同出一理的。无私——无欲、无为——无争,还表现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所谓的无常心,就是无私心。若是作为管理者或 统治者,既然是无私心当然也就会以百姓心为心了。若用现在的理念来说的话就是民主之心了,也就是民主的思想了。难怪有人在评点道德经时说,这是民主国家运用思想和法则。但在老子来说,只是顺其“自然”,只是顺应自然而已。“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管理 者的目标就是要“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自身又怎么能有为呢?“我无为而民自化”管理者又何必要有为呢?自然无为的结果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论是 面对自然界,还是面对人生或治政以及修身,老子的思想无不是以自然为本。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念是“自然”,老子的思想的哲学法则是“自然”,无不都 是以“自然”为本。“自然”是老子思想学说的精神之所在。

老子骑青牛的故事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老子乘青牛出关说的影响很大。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画师们的《老子出关图》上那位老成持重、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也多是这副形象。 注解: 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论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创立了以“道”、“无为”为中心思想的哲学体系。其代表作《老子》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师道观、自然人性论、教育方法对现在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自然无为 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巨大的成就,然而,在辉煌的成就下也存在着种种病态危机的隐忧: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低,教师素质缺失,学校管理的非人性化等等。当各种流行的教育思潮、教育方法纷沓而来充斥现在的教育之时,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走进老子,研究老子,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其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师生平等和人性的自然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和“无为”是其思想的核心。“道”的本来意思是道路,后被引申为方法、途径。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老子

所说的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既无形又有形。尽管在老子的描述中,“道”“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道”自有其本性。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就是说一切人的行为、天的行为、地的行为以及道的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那么自然就是“道”的本性。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为统帅的,他所阐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也都是围绕“道”展开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道”就是至高无上的自然,自然孕育了万物,同时又是万物的归宿。同时老子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根据“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主张,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 一、老子教育思想的精髓 1、师道观 (1)淡泊名利,“守笃静”。老子主张教育者要恬淡平静,少私寡欲,超然物外,不为私利所惑,不为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有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有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 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举例造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 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赵弼《两教辨》 【成语故事】: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据 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 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 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 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所以,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对母亲说:“李 就是我的姓。” 老子后来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这是一个管理藏书的 官职,因为这个缘故,老子知识渊博,在当时名声很大。孔子年轻时 以前专门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周朝的礼仪。 老子写过一本只有五千字的书,名字是《道德经》。书中讲了很 多能启发人的道理。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双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 的幼芽开始长成的;很多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开始垒起来的;千

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才能走完的。在这里,老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

家庭教育小故事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 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 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 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 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 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 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 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 了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冬天,金兵攻陷开封。岳飞决心从军报国,临 行前问母亲姚氏还有何教诲。姚氏命岳飞脱下上衣,取一银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刺好以后,岳飞让妻子刘氏取镜立其背后,自已亦持一镜于胸前, 通过两镜的互照,观看慈母所刺之字。就是这么一照一看,岳飞发现母亲所刺的“国”字里边右下角缺了一点,便诚恳地请教母亲:"母亲大人, 您怎么给孩儿刺的的这个 国字少一点呀?"母亲姚氏语重心长地对岳飞说:"儿呀,现在金兵,侵我国土,杀 掠百姓。希望我儿这次从军,要努力杀敌,不要眷念家人。等你打败金兵,收复国土,凯旋而归时,为娘再与我儿添上这一点。"岳母姚氏的话大大激励了岳飞杀敌报国的信心和勇气。后来,岳飞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也传为千古佳话,更蕴涵了值得中华民族学习和发扬的教子有方的故事 精髓。

老子的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德道经》一书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涵盖宇宙论、人生观、辨正法、社会学、养生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读懂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的发展有很高的价值。 老子的社会理想不是人治社会,也不是法制社会,而是个人、社会和大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社会。要实现这个理想,道德教化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全社会形成共识。老子的教育思想就是为此而建立的。 老子的三宝之一“慈”,体现着关爱自然、关爱万物、关爱他人以及关爱自身的宽广胸怀,强调以博爱的心胸去包容一切、善待他人、善待他物。“慈”首先要求爱人, 希望管理者能“爱民治国”,而不要任意妄为, 老子说“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明”不是聪明之意,意思是:不要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老子认为政治的好坏,常系于统治者的内心和做法。统治者若是真诚朴质,才能引导出良好的政风,社会才能趋于安宁;如果统治者机巧黠滑,就会产生败坏的政风。保留自己的本心本性,人懂得如何去顺应自然,克服私欲,既能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和发展,又能努力追寻着自己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善,做到自然而然地自由存在。 在从事小学教育的时候,“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一往贯之的教育思想。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对待学生要以慈爱之心,同时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质朴,教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的道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黑格尔对老子的评价很高,读完《道德经》后曾感慨:世界哲学的故乡在中国!老子说:“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道家的“绝学无忧”的意思就是,放弃学习孔子的“礼乐仁义”就可以没有忧虑了。实质上是反对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是比较早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王炳照先生认为,道家老子所主张的`为学' , 并非是指追求现实的知识的学习, 而是指进行减损私欲、邪念、妄见, 返朴归真, 复归于自然。”老子还反对孔子在六艺中所提出的“技巧”的训练,老子说“绝巧弃利”实质是反对人为了利益巧取豪夺的手段。没有了这些,人的欲望就会降到最低,过简单而质朴的生活。现代人越来越认识到老子思想的大智慧,很多人开始反思欲壑难平、争名逐利最后的结果。 而我们现代存在很严重的“应试”教育,这个“应试”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渗透了。香港文化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担忧:“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教育只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忽略了内心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在孩子的启蒙时段带给孩子最本真最质朴的教育。 此外,老子还强调“不言之教”。这和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在内涵上有相似之处,自身品行端正,不用下命令,别人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倘若自身品行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服从的。 “不言之教”还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含义,主张教师少说话,避免教师的过多干预,受教育者独立、主动、自由地发展,老子教育思想中重视人性的自然发展,强调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正所谓“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意思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单、最简明的。大音,最好的道理,希声,没有声音。最好的道理不是用耳朵听到,是用心感悟的。教师在课堂少讲,真正的能够放手给学生,学生能够学有所得,这是好课的最高境界。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一、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一书论兵之处甚多,有对当时战争情景的描绘,有对战争态度的表述,有对选将用兵的要求,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作战经验的总结,然而“柔弱胜刚强”贯穿于《老子》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它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指出:“兵强则灭、守柔曰强”,这是它言兵的总结论。从战争的规律看,《老子》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实战的经验看,《老子》认为:“抗兵相加,哀者胜”;从对将帅的要求看,《老子》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从敌我态势的发展上看,《老子》与古代许多军事家一样,以水喻兵,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在研究《老子》时,都把“贵柔”看成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一论兵的基本思想出发,观察自然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又用这一基本思想论及人生,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从而概括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坚强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柔弱是走向新生的道路。因而告诫人们凡事都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还把这一基本思想引伸到政治上,主张以柔取天下,指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把这些现象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概括,从而看到了“物壮则老”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试图用宇宙的本体论来进行说明,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柔弱胜刚强不仅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 《老子》讲的“柔弱”是指初生的事物,将此比之于初生的婴儿,又比之于刚出土的幼芽,这些事物从表面现象虽然柔弱,但实际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讲的“刚强”是指强盛的事物,将此比之于人生的壮年,又比之于成熟的草木,这些事物看起来坚强茂盛,“但木强日则折”、“物壮则老”,实际上日益走向死亡和枯稿。《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建立在朴素的辩证法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猜测到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科学真理,为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找到了理论根据。但《老子》虽然看到了“柔”和“刚”“弱”和“强”的对立,也看到了柔弱刚强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由于他没有看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因而他提出一整套“守柔”、“守雌”、“守静”、“守辱”等回避斗争、安于现状、反对转己化的哲学。所以它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他自已经觉察到的那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唯心主义的“道”毛主席对于古代辩证法思想给了最科学最精辟的结论,指出:“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提当时社会的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柔胜刚,弱胜强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赋予科学的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唯物辩证法在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全面地概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给“柔弱胜刚强”做了科学的解释。新生事物一开始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代表着事物前进运动的方向,它的发生和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因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新兴阶级的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弱国能够打败强国,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春秋战国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类阶级

老子的哲学

《老子》的哲学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

有个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 年轻的孔子曾来到东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学问。 彼此一番见面礼仪之后,老子突然张开了自己的嘴让孔子看,然后问道:“你能看得见我的牙齿吗?” 孔子感觉很是奇怪,先生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于是据实回答:“您的牙齿,已经全都掉光了。” 老子接着又问:“那么我的舌头呢?你看它还在我嘴里吗?” 孔子立即回答说:“它还在您的嘴里。完好无损。” 于是,老子不慌不忙地说出一个道理:“你明白了吧?牙齿因为太坚硬,老是与各种食物咬来碰去,还自己跟自己咬来碰去,因此时间长了就掉光了。可是,舌头不同。舌头柔软,虽然常常在牙齿同食物的磕碰中被挤过来挤过去的,但始终都只是默默地品味儿,不参与牙齿跟食物任何一方的磕碰争斗;最终,食物碎了,牙齿掉了,而舌头却能完好无损地伴随人的生命直到终点……” 孔子恍然大悟。老子这是在用自己的牙齿和舌头做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一个“弱柔生存”、“不偏不倚”的道理…… 道家开山鼻祖、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和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都是历史名人,均出自儒家门下;有资料称,老子比孔子大二三十岁。显然,老子该为长者。 时政频道>国内

汉代画像石现"滑板车" 网友:到处是穿越者(图) 2014-05-02 14:53 来源:西部网 现在儿童玩的滑板车,古代的同龄人也有类似的。 “滑板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本是上班族发明的代步工具,但传入中国后,却迅速成为深受儿童们喜爱的玩具。

近日,当网友“六六他娘”带着儿子去碑林参观时,在一块东汉画像石上,也发现了一件“滑板车”,从时间上看,要比德国人发明早了近两千年。 古代到处都是穿越者 画像石中,一名儿童手推“滑板车”,站在两个大人之间抬头仰望。“六六他娘”在微博中称儿子当时非常兴奋,大叫“这个东西我也有”。 在一个小时之内,这条微博阅读量便突破了两万,并被网友们热议。 “史上最著名”儿童也玩它 这件画像石出土于陕北绥德,描绘的是孔子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向老子求学的场景。右侧的孔子手执“大雁”,屈身向老子行拜师礼。据《庄子》记载,在这次会面后,孔子感慨要不是老子启蒙,到现在自己还不知道天地有多大呢。(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而站在老子和孔子之间的儿童,名叫项橐(tuó),是春秋时代闻名的神童。据史书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项橐用泥沙修筑的“城墙”挡住了去路。孔子问他何不避车,项橐回答说只闻车避城,未闻城避车。后来项橐又连问孔子几个问题,孔子却回答不出来。于是有《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之句,所以他也被戏称为“史上最著名”儿童。

教育学家的故事范文

教育学家的故事范文 教育学家,虽不从事教育教学实践,但长期关注教育问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的学者。为大家分享了有关教育学家的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家张伯苓的小故事 张伯苓(1876年(丙子年)~1951年),生于天津,是中国着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立天津南开大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xx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张伯苓戏说婚姻 张伯苓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如一日,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不但使该校成为学术重镇,而且培养了无数的英才,对国家的贡献极大。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张伯苓对学生讲话中,针对当时一对电影明星闹离婚,他幽默地拿狗皮膏、橡皮膏与气球来比喻三种不同的婚姻。他说:"你们毕业后,很快就要结婚。婚姻可分三种,第一种像狗皮膏,贴上去很麻烦,撕下来很困难,譬如老式婚姻;第二种像橡皮膏,贴上去与撕下来都容易,譬如新式婚姻;第三种像气球,飞到哪里,就算哪里,臂如影剧界的儿戏婚姻。" 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

1919年之后张伯苓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 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 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故事 裴斯泰洛齐(Johan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是19 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项计划最后终于失败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就转而从事写作。 1798的,瑞士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海尔维第(瑞士)共和国。在斯坦兹城,由于贵族和天主教教士的煽动,爆发了农民,政府从法国借兵进行镇压,受到顽强抵抗。法军大肆烧杀,祸及无辜,

老子和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哲学思考 ——老子和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张朝霞 今天我选择的这个题目和我学中文有很大关系,我喜欢在古籍经典中找寻精神营养的供给,在历史悠长的车辙中去寻根溯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在上次和大家交流“道德课堂”的时候就曾说过这样一件事,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其实老子的思想在世界各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泼勒认为:“中国老子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念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和量子学‘场’的概念有惊人的类似”之处。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使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受到西方的广泛的重视。全世界被翻译发行量最大的第一本书是圣经,全世界被翻译发行量最大的第二本书是老子道德经。 当然也不是说得到了外国人认可的东西就是好东西,而是在读《论语》和《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困惑我很久的教育问题的根源。 大家都知道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写的一篇文章《为生命发展奠基》,我们各位教研员去学校教研,或者出去学习考察,经常可以在一所学校的非常显眼的位置上看到这样的话,“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很多校长也把这样的话作为办学理念。我自己当老师的时候也经常用这样的观念和学生交流。我们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后来我看一篇文章叫《教育的哲学思考》,谈到了卢梭提出的观点,教育就是生长。杜威又进一步解释了这句话的内涵,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在生长的前头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比如说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这类。再后来我又读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他说:“用生长的眼光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阶断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把学生时代仅仅看作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它的全部价值似乎只是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我们今天的教育基本上是在这个错误观点的支配之下,以未来的名义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 两种完全对立的教育思想让我觉得书读的越多越迷糊。都是教育专家,这听谁的,不听谁的呢,作为语文教师,我是有目的性地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还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书呢。我们家先生有时讽刺我说,莫言幸亏只念到小学四年级,如果读书的经历再长一点,再碰上你这样一个使劲教的老师肯定就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这样两种极具冲突的教育观念中挣扎。 在读了很多对《论语》和《道德经》的解读文章之后,我才有了些许领悟,前一种教育观念是由孔子的教育思想衍生出来的,而后一种教育观念是由老子的教育思想衍生而来的。 老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有很多说法,但大多认为他们

老子的政治思想

不折腾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憎恨。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老百姓之所以忍饥挨饿,就是由于统治者收的苛捐杂税太多。老子更进一步尖锐地批判腐败的统治者,痛斥他们的强盗行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大道平平坦坦,但是君王偏偏喜欢走邪路。朝政腐败极了,农田已经非常荒芜,百姓的粮仓已经十分空虚,但统治者还照样地穿着绫罗绸缎,佩着锋利的宝剑威吓百姓,精美的饮食都吃厌了,国家的财富都刮净了。这就叫强盗头子呀,他们是多么的无道啊!老子由此感慨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间的规律却是剥夺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就是今天的经济学家们经常谈起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典故出自《圣经》。《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主人远行前,把仆人叫来,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都来向我汇报。”主人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五千银子,我又赚了五千。”主人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把更多的事务交给他管理,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二千银子,我又赚了二千。”主人听了也很高兴,于是也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一千银子,我一直埋藏在地里,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现在你回来了,我原封不动地还给你吧!”主人听了很生气,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千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将这个故事拿过来打比方,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社会经济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在中国,老子最早揭示了这个马太效应。“损不足以奉有余”,七个字精练地概括了所谓马太效应。老子如果活到今天,恐怕还要产生关于马太效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他会不会和西方人打打官司,说应该将马太效应改成老子效应呢?当然不会,老子奉行的是不争哲学,他是不会为任何问题去打官司的。 有人批评老子不讲感情,专谈权术,十分冷酷,但从老子的政治批判来看,他其实非常关注民间疾苦,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和贪婪,抨击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很有正义感,是个热心肠的老头儿。政治如此黑暗,出路何在?老子不仅是批判家,他还热心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政治理想。谈到老子的政治理想,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说统治者的政策要顺其自然,不要骚扰老百姓。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符合正义的执政者绝不自作聪明,异想天开,更不会心存私欲,他们把老百姓的愿望当做自己的愿望,把老百姓的心当做自己的心,这就是无为而治,很像今天我们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治家真难找,将希望寄托于圣人的政治道德,来实现“以百姓心为心”,恐怕很不可靠,必须得有个制度,真正让百姓的心决定官员的命运,他得不到百姓的心就保不住乌纱帽,这样他才会不得不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子关于治国还有一句千载传诵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这句话最生动地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小鲜就是小鱼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会煎鱼的都知道,煎鱼不能总去翻腾它,翻来翻去就翻碎了。治国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总去折腾老百姓,这就是无为而治。这有点像今天我们说的政府职能转换,多服务少命令,行政权力的干预越少越好,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越少越好。 (老子的政治观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老子认为,道存在于作为政治主体的人的秉性之中。百姓构成了政治人的最主要部分,所以理想的统治者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将百姓之所想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与善人同在。) 古代政治思想:()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1)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今天,当我们研究老子和《道德经》的81个章节时,我们感觉就像面对传说中的皇帝似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无法马上领悟的思想世界。在《道德经》一开始的几句诗行之后不久,读者就会碰到反映老子思想特征的“无为”的概念。圣人理应学会“无为”。 人们该如何从这里着手呢?“无为”难道应该成为经理人的准则吗?“无为”难道是经理人的职责吗?老子回避日常生活,是一个对自己周围的生活不感兴趣的遁世者,人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印象。不,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完全可以证明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是一个思想家。我们必须多多研究老子的忠告“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世界观包括天和地。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动。在这一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秩序,但一旦人和自然秩序这两者发生对立,那么人的有为将使秩序遭到毁灭。这和老子公元前6世纪在战国时期的经历相一致;它也同样符合当今发生的世界大事。我们可以努力地纠正自己的过错,比如对制造混乱的人进行处罚,或者,只要能够捕获他们,我们甚至可以将他们集中安置。老子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他不是针对作恶者,而是将精力集中在行动上。假如行动妨碍了事物的自然河流,那就会引起混乱。他由此推断出,无为可以带来和谐。然而他拒绝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世上有着各种不同的有为方式。 老子试图解释,和谐和平衡通过调解相互受到制约的矛盾而产生。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很好地揣摩他的思想: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译)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有不善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互相对立而出现。 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2)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行事,用不言去教导,听任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预,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培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是,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在。 《道德经》第2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