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国学命名及其功能

现代国学命名及其功能

现代国学命名及其功能
现代国学命名及其功能

现代“国学”:命名及其功能

——国学之现代性研究

贺昌盛文学博士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12-2-1 11:10:09 来源:《学术月刊》(沪)2009年5期第29~35页英文标题:Modern "Chinese Classics":Naming and Function: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Classics"

内容提要:人们通常认为,所谓“国学”只能被看作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余绪,事实上,“国学”恰恰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学”的命名以其对“国

家”属性的认同,在与“国粹”、“国故”等称谓的参互比照中凸显出了

其积极参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功能;“国学”借助其对西方“汉学”的

借鉴与比附奠定了自身自觉的“学术”品质,基本上成为“中国文化研究”

的代名词;同时,“国学”以其对现代“知识”体系的有效接纳,打破了

传统学术的封闭性,完成了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正是“国

学”的现代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学”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The Sinology is usually regarded can but resid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earning. In fact, The Sinology is just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Chinese modernity. It is the notion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nology and the quintessence of a country that exhibited the

former function of constructing modern nation; By referencing of

Western Sinology, the Sinology established self-conscious learning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by accepting modern knowledge system,

Chinese learning accomplished the full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It is the modernity that decides the

inclusiveness and expensibility of the Sinology.

关键词:国学/国家/学术/现代the Sinology/Chinese

Classics/nation/learning/modern

[中图分类号]C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0439-8041(2009)05-0029-07

“国学”之谓始于何时有多种说法。余英时曾提出“国学”概念传自日本,姜义华也考证认为,“国学”之称谓源于日本江户和明冶时代的“古学”复兴,后世中国学人借称转指乃有“国学”之谓①。能够相对取得共识的意见认为,汉语语境中“国学”名称的由来可能初见于章太炎在日本组织的“国学讲习会”及刘师培所发起的“国学保存会”,但无论是章太炎还是刘师培,都不曾对“国学”这一概念给予明确的界定。钱穆有云:“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从出现到基本为学界所认可,确实肇始于20世纪初期,而非中国传统学术所固有。整个“国学”系统也同样是在历经了确认学术与国家的关系、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及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这样三个过程之后才最终得以建立的。

“国学”的国家特性:国粹、国故与国学

中国传统学术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本身一直都是依托政学一体的结构模式而演进的,这当然与中国传统的“学以致仕”的体制规定性有关。传统学术发展到清末,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西学”的强势冲击下,旧有学术日趋式微,大有随清王朝的没落而全面倾圮的危险。正因为如此,自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左右,中国学术界才爆发了以“学术何为”为核心的所谓“国学之争”。

何谓“国学”?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国学之名,始见于章太炎氏国学概论,前此未之有也。论其范围,则我国固有之学术,无不毕容。”③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刘师培等人组织成立“国学保存会”,并于次年创办《国粹学报》,宗旨均明确表述为“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国学”一语的起源或出自章太炎或刘师培,但值得注意的是,清季民初一代学人无论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或学术立场上有着怎样的差异,其愿意在自身所从事的学术研究之前冠以“国”的称号却是完全一致的。章士钊有言:“国学之不知,未有可与言爱国者。”④钱基

博认为:“国学之所为待振于今日,为能发国性之自觉而俾吾人以勿自暴也。”

⑤郑奠也强调:“诚欲爱国,宜知国学英华之所存。诚爱真理,亦宜知本国学术之精义。”⑥顾实曾分析认为:“海禁洞开,外患荐至,精神文明失其抗拒力,物质文明闯入而横行。于是复有‘中文’、‘西文’、‘中学’、‘西学’相对抗之名词。最近国家观念普及于人人,凡若‘国文’、‘国语’、‘国乐’、‘国技’、‘国粹’、‘国故’、‘国货’种种冠以国字之一类名词,不胫而走,有口皆碑。而‘国学’一名词亦哇哇堕地而产生。”⑦从纵向维度上看,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所发生过的种种学术论争,诸如“汉宋之别”、“有无之辨”、“性理之争”等等,大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学术传统之内,传统学者所秉承的学术责任基本无外乎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既有规定。但恰恰是在清末至民国的这种既面临社会体制的根本转型又掺杂着种种内忧外患的复杂过程中,学者与学术之于国家存亡和社会进步所应具备的功能和价值才被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出来,并最终演变成一个全体学人必须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章太炎筹办国学讲习会时即明确表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⑧“国粹派”的许守微也强调说:“盖国有学则国亡而学不亡,学不亡则国犹可再造;国无学则国亡而学亡,学亡则国之亡遂终古矣。”⑨在国内政局动荡、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的背景下,认定“学术”的兴衰与国家的存亡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也许是晚清学者与中国传统文人之间最为深刻的区别之一。

清季民初的“国学”论争曾历经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认“国学”为“国粹”主要出自晚清“国粹派”学人,沈庆侅曾回顾说:“海通以后,人尚西学,束旧籍于高阁,罗新简于宏橱;于是一般不能研数理、读外国文之徒,大声疾呼,以保存国学相号召,曰:‘国学者,国魂也,国命也。非此不足以立国也;保此实所以保国也。’其言之不合论理姑弗问,

至国学一词之创,实不得不谓出此辈之手。”⑩马瀛也曾指出:“光绪中叶,海内学者,虑中国固有学术,因西学之侵入而式微也,群起而保存之,于是遂有‘国粹’之名。然中国固有之学术,未必尽为天壤间之精英,则国粹之名,容有不当。”

(11)将中国传统学术一概称之为“国粹”既有顽固守成之嫌,更不合于多数学人的心理诉求,所以“国粹”一语很快就被章太炎提倡的“国故”概念所替代,“以国学为国故,较之以国学为国文、国粹,当妥帖多矣”(12)。胡适也曾辨析说:“‘国故’的名词,比‘国粹’好很多。……如果有人讲是‘国粹’。就有人讲是‘国渣’。‘国故’(National Past)这个名词是中立的。”(13)也因此,直到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国学门并创办《国学季刊》之时,胡适仍肯定地表示:“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14)

从“国粹”到“国故”再到“国学”,多数研究者主要强调的是这一演进过程中不同派别的学人在新旧、古今、中西等等二元对立式论证结构中所处的立场和态度的差异,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整个论争的过程中,那个被不断重复的“国”的蕴涵其实已经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许这种变化才是导致“国学”论争产生不同分歧的内在原因。

汉语语境中的“国家”一词其实是一个非常含混的范畴,既兼有“地域所属”(Country)之意,也可作“政权体制”(State)的符号,同时又与“民族种姓”(Nation)密切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章太炎、“国粹派”,还是民初的各式新派人物,他们所讨论的“国学”之“国”实际上一直都在各自不同的语义层面上滑动。大体上说,民国建立以前,人们所讨论的“国学”主要是在“地域”与“种族”双重意义上展开的。比如,“国粹派”的黄节所强调的即是“有是地然后有是华”的“地域”观念,而邓实所界定的“一国所自有之学”则含有“地域”和“种族”两个层面的意味,他认为:“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国

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其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15)刘师培所认定的“国学”更是有着鲜明的“种族”内涵,他之张扬“国粹”实际就是在单向度地维护“Nation”意义上的文化优越性,所以有着明显的情感色彩。许地山曾分析说,“国粹在许多进步的国家中也是很讲究底,不过他们不说是‘粹’,只说是‘国家的承继物’或‘国家的遗产’而已(这两个词的英文是National Inheritance及Legacy of the Nation)。”(16)但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学”讨论中“国”之内涵事实上已经由“种族共同体”自然地向“政治共同体”发生了转移,章太炎有云:“方今欧美诸国,或主国民,或主族民。国民者凑政府,族民者凑种姓。其言族民,亦多本历史起自挽近者。”(17)“建汉名以为族,而邦国之义斯在。建华名以为国,而种族之义亦在。此中华民国之所以谥。”

(18)梁启超更是明确表示:“国家者,在一定土地之上,以权力而组织成之人民团体也。”(19)当“国学”之“国”由一个族群单位被转换成为一个政治单位时,“学术”本身就已经被置换成为了一个更大的“文化共同体”范畴。换言之,只有当“国家”本身被转换成为以“Country”为地域标志而以“Nation-State”的联结为内质的综合形式时,“国学”这一范畴才有可能摆脱单一的“地域属性(Regional)”与“种族属性(Ethnicity)”,而以一种更为普世的“文化主义(Culturalism)”的姿态赢得大多数学人的认可;否则,任何一种对其单一属性的强调都可能引发无休止的论争。

如果我们承认“民族—国家”的确立应当被看作是现代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国学”的出现其实正是在以学术的方式参与并巩固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构建。“国学”以其对“国家”属性的认同,一方面获得了政体意义上的“国家”的保护,以此为自身的研究范围划定了空间层面上的边界,并以其学术上的“本土”特性为“国家”与“他者(异国)”的差异性提供着学理依据;另一方面,“国学”在使“国家”获得其种族意义上历史延续的合法性的同时,也合理地构建起了自身独有的学术取向——即在时间层面上对本国之全部历史

文献的容纳。“国”为“学”提供着物质与制度上的保障,“学”则为“国”提供着其必须的精神内质与文化标识,这一点正是“国学”与中国传统学术之间最为根本的区别。近代中国学术之所以能够最终被统一在“国学”的共名之下,也正是为了在褪却中国传统的“天下”或“邦邑”观念以后,力求从更为广大的“世界”维度上突出“中国学术”的独立地位,以便在“世界学术”范围内占得一席之地。

“国学”的学术特性:“Sinology”引起的文化焦虑

“国学”的命名除了与近代“国家”观念的转换有关以外,与西方“汉学”(Sinology)的强势冲击也有着深刻的联系。自17世纪开始,由于东西方交流的日趋频繁,欧洲大陆逐渐兴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到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已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学院为中心的较为完善的规模化“汉学”研究系统,不仅在法、德、英、荷等国出现了专门的汉学讲座或研究机构,而且欧洲汉学家的实际成果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陆续传入了中国。莫东寅曾介绍说:“欧西之汉学(Sinology)研究,由来已久。”“东来教士及欧洲本土学者相偕并进,至十九世纪,汉学于焉确立。科学思想日益发达,殖民政策日益拓展,乃有大学之讲座,专门之学会,典籍之巨量庋藏,定期不定期之刊物,名家辈出,讨论益臻精详焉。”

(20)特别是20世纪前期中国西北的考古发现,既轰动了世界,更令国人无比震惊。欧洲汉学的日益发达及作为近邻的日本逐步兴盛起来的“中国学”研究无疑直接刺激了中国学人的学术焦虑。

清季民初有关“国学”命名的讨论完成了“学术”对“国家”属性的确认,而在获得“国家”保障之后,“学术”自身的建设与内部调整问题就自然地凸显出来。与清季的“保种”意识有所不同,民国时代的“国学”论争多数都暗示出了一种“雪耻”的潜在心理,谭正璧即认为,“国学”之谓,“在中国书中查不出他的来历,大概就是西洋人所谓‘支那学’。但‘支那学’这名称,含有繁杂混乱,无法理清,还是一团糟的意思,是西洋人给我们的一种耻辱”(21)。陈其

昌也表示:“夫我国国学不能自存,而胥恃外人之为我保留,宜乎国亡无日,可胜悲哉!”(22)孟宪承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演讲中,专门从经籍翻译、文学著作、考古发现和语言音韵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欧洲汉学发展的基本概况,并感慨说:“汉学假使是没有价值的话,决不能引起近代欧洲人的注意。”“我们看到欧洲人研究汉学这样认真,于是,不得不使我们要有一点感想。……为什么我国这样有价值的学术要随便地将它抛弃?为什么我国的学术要外国人来代我们研究?为什么我们要外国人寻出路来我们去跟着它走?耻辱。这是我们极大的耻辱!”“诸位都在研究国学,一定能想到中国的危迫,国学的沉沦。一定能想到自身责任的重大,起来挽救这颓唐的学风。”(23)更为极端的意见认为:“西洋学者近百年来对于我国民族、语言、文字、历史等,很有热心研究的人,终以我国书籍浩博,一时不容易理出头绪来,所以不得已只好暂时混而称之为‘支那学’(Sinology)。……就我们自己方面看去,这个名词,实在是西洋人给我们的一种耻辱;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国耻,我们决不应该俯首的接受它,我们应该提出强硬的抗议。这是国学应该推翻的第一个理由。”(24)

无论民国时代的学人对“汉学”持何种态度,至少有一点是所有学者都愿意承认的,那就是必须依赖中国学人自身来完成中国学术的重建。章太炎即认为:“但听了别国人说,本国的学术坏,依着他说坏,固然是错;就听了别国人说,本国的学术好,依着他说好,仍旧是错误;为什么缘故呢?别国人到底不明白我国的学问:就有几分涉猎,都是皮毛。凭他说好说坏,都不能当做定论。”(25)尽管中国学人对西方“汉学”研究的具体成果并不以为然,但人们对“Sinology”这一命名却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撇开某种潜在的民族屈辱心理不谈的话,多数学者其实是愿意承认“汉学”研究在其问题视域的设置、研究方法的创新及其独特的心得等方面均有其合理性与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杨筠如认为:“外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化和学术的研究,远如欧美,近如日本,这几十年中都有长足的进步。虽然他们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和社会情形,有时不免有隔膜的毛病。但是他

们却也有中国学者所没有的两种长处:一是科学上的基本知识,大致都很有充分的了解;二是他们没有受中国文化的熏染,不至为主观所蒙蔽。所以他们中间很能产出几个伟大的学者,对于中国文化和学术上,时常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也确实于中国学术界上,能够有重大的贡献。”(26)既然“Sinology”的研究对象与中国学人所倡导的“国学”并无根本的差别,那么“国学”与“Sinology”在逻辑上就应当是完全一致的。以“国学”参照“Sinology”其实是为了获得东西方在学术上的一种“对等”原则,以此平衡中国学人的学术自信;而以“Sinology”比附“国学”更能显示出西方“汉学”所自有的缺陷,其在更高的层面上能够进一步巩固中国学人的“学术”自觉意识。“自欧风东渐,竞尚西学,研究国学者日稀,而欧战以还,西国学问大家来华专事研究我国旧学者,反时有所闻,盖亦深知西方之新学说或早见于我国古籍,借西方之新学,以证明我国之旧学,此即为中国文化沟通之动机。”(27)“国学”在获得其“国家”属性之后,开始逐步被“Sinology”引向了与域外学术的对话和沟通。“国学”之于“Sinology”不是单纯地求同或者求异,而是为了切实求“通”。如谭正璧所言:“所谓‘国学’,不过是指‘中国的学术’而言,以示和‘西洋的学术’不同,并无什么费解。……我们对于西方文化学术,固当合理的迎纳,但自己背后还有‘国学’站着,这二种文化,究竟如何使他沟通,也是目前紧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对于‘国学’所含的原子不明白分析出来,如何能叫他和别种化合?所以要先研究‘国学’,才找得出沟通的方法。”(28)胡朴安也认为:“一种学术,必有他种学术与之接触,始能发生新学术之径途。……苟努力不已,则民国之学术,必能迈前世而上之。”

(29)有学者甚至直接断言:“国学这个观念,大约产自外国,英文为Sinology,意为中国的学问。”(30)更有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为了民族性之不同,立国环境的各异;其精神文明现象,亦显然各有其特色。如希腊、犹太长于哲学,印度长于佛学,德国长于科学,法国长于美术,都是在这种原则之下所形成的特殊文化精华,而代表他们民族或国家的特殊精神。也就是说:唯有这种精神才能

启示民族的发展,鼓舞民族的奋进。所谓‘国学’,Sinology便是这样的一个天使。”(31)

自192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创刊的《国学季刊》封面上,“国学”与“Sinology”已经完全成为了同一个概念,刘半农曾解释说:“我们只须一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中所做的工作,就可以断定此后的中国国学界,必定能另开一新天地。‘新国学’的目的,乃是要依据了事实,就中国全民族各方面加以精详的观察与推断,而找出个五千年来文明进化的总端与分绪来。”(32)刘半农所说的“国学”之“新”不只是表明“国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来源于“Sinology”,更是在暗示,只有能在世界学术之林立一足之地的学术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国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简章》中其“宗旨”就明确表述为:“研究本国历代之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33)此一“国学”已经不再是“政—学”一体时代为统治者寻求权力依据的那种依附性的学术了,而是一种学者在自觉的学术意识支配下主动承担起学术职责的全新的学术。相比于传统学术的“宗经”、“征圣”而言,“国学”的目的性已被转移到重塑民族灵魂与国家形象的层面上来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在它的文化上;一个民族的生存要靠它的学术来孵育,就是说,一个民族的生存是要建筑在它的学术上面”(34);“国学者,国族精神之宝库也。得之则兴,失之则亡,此自然之理也”(35)。如果说传统学术大都是在依附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视域内展开研究的话,那么,“国学”则在追随世界范围的现代性浪潮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独立的、动态的、开放的全新姿态,其所体现的正是学术意识自身的自觉。唯其如此,“国学”这一范畴才真正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包容性,它不仅容纳了中国传统的汉、宋、诸子等不同学派,而且将梵文、佛学、地理、术数、民俗乃至不同宗教的研究等等也涵盖在其范围之内;不管后来的新儒家、学衡派及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在其思想倾向上有着何种的差异,他们对“国学”在学术上的认同却是基本一致的,这正是对“国学”包容性的最为有力的证明。换言之,正

是因为有了“国学”这一命名的出现,中国学术才真正结束了汉、宋分治或诸子纷争的局面而趋于统一,并最终实现了“学术”自身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过渡,“国学”也因此基本上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代名词。

“国学”的现代特性:传统学术的知识化转换

西方“汉学”对中国学术的冲击除激发起中国学人的学术自觉意识以外,另一个显著的影响就是“科学”观念对“国学”研究的介入。京师大学堂时代,任教中国史的陈黻宸就意识到:“夫彼族之所以强且智者亦以人各有学,学各有科,一理之存,源流毕贯,一事之具,颠末必详。而我国固非无学也,然乃古古相承,迁流失实,一切但存形式,人鲜折衷,故有学而往往不能成科。即列而为科矣,亦但有科之名而究无科之义。”(36)宋育仁也认为:“经史子集乃系书之分类,不得为学之分科;性理考据词章为国学必要经历之程,而非人才教育专门学科所立。”(37)自清季至民国,人们讨论“国学”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中国既有的古代典籍实在过于浩繁,如果不加以整理则很难展开有效的研究。如马瀛所言:“我国古籍,大抵随意记录,绝无组织及系统。仅就《论语》一书言之,大至政治、哲学、伦理、宗教;细至饮食、衣服、言动、疾病,无所不包。其他典籍,亦莫不然。”(38)引入科学方法,以使汗牛充栋的文献能得以分门别类,这是所有参与“国学”论争的学者们继“国家”观念与“学术”意识之后所获得的又一个共识。

中国传统学术基本是依照“思想流脉”的线索相继传承的,儒家虽有“六经”、“七略”之说,但学者治学并不把它们看作是某种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清一代,由于有了《四库全书》的大规模编纂,学者们才具有了经、史、子、集四部分治的初步理念。桐城一派兴起,再分学术为“义理、考据、词章、经济”四途,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和汉、宋学术之争。在实际研究中,学者们即使各各有所侧重,却仍旧视“四部”或“四途”为一体。由此,清季民初的“国学”论争,在基本明确了“国学”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之后,必然会导入有关“怎

么办”的问题的讨论。

事实上,无论是刘师培等人所认定的“国粹”,还是章太炎等人所倡导的“国故”,抑或最终为人们所接受的“国学”,他们其实都并不排斥对域外西学的接纳。许守微在1905年即有“国粹无阻于欧化”之论,“国粹也者,助欧化而愈彰,非敌欧化以自防”。(39)王国维很早就指出:“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固可决也。”(40)国学讲习会同人均明确表示:“真新学者,未有不能与国学相挈合者也。……今之言国学者,不可不兼合新识。”(41)要光大“国学”,必得首先承认西学分科而治的合理性,在章太炎看来,源于西学分类的“地理学”一门即当属于“国学”之一种,他因此在讲述治国学之法时特意强调了“明地理”一节。梁启超在考察清代学术发展历程时也指出:“将来必有一派学者焉,用最新的科学方法,将旧学分科整治,撷其粹,存其直,续清儒未竟之绪,而益加以精严,使后之学者既省精力,而亦不坠其先业;世界人之治‘中华国学’者,亦得有藉焉。”(42)分科治学的理念其实在清季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孙宝瑄在1902年就曾主张依据西式分科方式将传统经学加以分解:“《周易》,哲学也;《尚书》、三《礼》、《春秋》,史学也;《论语》、《孝经》,修身伦理学也;毛《诗》,美术学也;《尔雅》,博物学也。”(43)1907年,国学保存会拟设国粹学堂,所列课程中已有了经学、文字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考古学、史学、宗教学等等新式学科的划分,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中还曾全面讨论过《易》经与史学、哲学、政治学及科学等的关系,而他的《周末学术史》将周末学术细分为心理学史、伦理学史、论理学史、社会学史、宗教学史、法律学史、文章学史等等16大类,已经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的学术分科原则所作的划分了。1913年,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的学科门类明确地规划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到胡适等人开始以“整理国故”相号召之时,以西式分科重组传统的“四部”之学基本上已成定局。如朱希祖所说:“我们中国古书中属于历

史的、哲学的、文学,以及各项政治、法律、礼教、风俗,与夫建筑、制造等事,皆当由今日以前的古书中抽寻出来,用科学的方法立于客观的地位整理整理。”“这是世界上最经济的事业。”(44)1923年,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其“国学门”正式分列为文学、哲学、史学、语言学和考古学五类;而在1925年厦门大学筹办国学院之时,“国学”所涵盖的学科已经扩大为哲学、文学、历史古物、社会调查、博物、经济、法政、教育等等14大类近30余种学科了。

不难看出,随着西式分科原则的引入,传统学术的“四部”或“四途”系统已无法继续容纳不断增殖的现代知识而必然面临解体,新的“国学”门类的划分也只能依据西式学科的分类将“四部”所属一一分解并重新纳入到新的体系之中去。蔡元培即曾主张:“我以为十四经中,如《易》、《论语》、《孟子》等,已入哲学系;《诗》、《尔雅》,已入文学系;《尚书》、三《礼》、《大戴记》、《春秋》三传已入史学系;无再设经科的必要,废止之。”(45)王云五也认为:“经部的《书》本是一部古史,《诗》本是文学,《春秋》也是历史,三《礼》等书是社会科学,《论》、《孟》也可以说是哲学;若严格按性质分类,当然是不能归入一类的。”(46)尽管民国时代有关“国学”诸问题的争论仍在持续,但学者们对分解“四部”为与西式体制相对应的不同学科已基本没有了异议,我们看到,出现于这个时期的种种冠以“国学”名号的著述与研究大都不再以“四部”为分类标准,取而代之的已经是文、史、哲、法等现代学科的名目。“经”部之周易、四书多并入哲学,正史、编年、纪事等归于历史,诗经、楚辞分入文学。李笠在其《三订国学用书撰要》(1927)中分“国学”为哲学(含群经哲学、诸子哲学、释氏哲学和哲学史)、史学(分别史、通史、史志、史论)、文学(分总集、专集、小说、文评)、小学(形义、声韵)和书类辞典五类。曹聚仁的《国故学大纲》分“国学”为文、史、哲、政治、论理、心理、宗教、美术、天算等学科。至刘明水的《国学纲要》(1945)则分“国学”为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文章、诗歌、词、曲、小说等十大类。诸种分类虽日趋细密,但力求将“国

学”既有内容与现代学科相对应的原则却是一以贯之的。即使仍有沿用“四部”结构来划分“国学”的,也会在编排体例和具体讲述中一一说明其与西学学科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谭正璧在其《国学概论新编》中就解释说:“本书根据国学固有的四分法,且参照现代学术的分类,分为经学、子学、史学、文学四部,其文字学一门,向以附属于经学。”(47)谭氏这里虽沿用了“经学”、“子学”的名目,其具体的讨论却是依照西方哲学式的总论、名称、来源、学派、性质等现代知识的结构模式分而阐发的。钱穆著作虽名为《国学概论》,其体例结构其实已经完全抛弃了“四部”之限,并重新构建起了一种以断代学术的概要总结为核心的新的“思想史”或“学术史”模式。

学科分类的引进在表面上似乎只是学术研究内部的调整,实际上却意味着“国学”系统本身对现代“知识”系统的全盘接纳;传统学术以其对“道统”、“政统”和“学统”的相继承递构筑起了一个封闭的统系,“国学”对这一统系的“知识化”分解恰恰打破了传统学术的封闭性。“知识”的构成源于“科学”,而“科学”的根基则是“理性”,这正是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国学”系统的知识化转换不仅意味着一个新的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更意味着“学术”自身之主体地位的确立;如果说在传统学术的那种“政—学”一统的体制规范中,学术只能依附于政体的话,那么,正是因为“国学”这一“共名”的出现才真正使学术的独立成为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的最终定名不仅凝结起了近现代学者力求打通古、今、中、西的共同学术取向,更显示出了中国学人重新整合传统学术以期与世界学术沟通并举的勇气和信心。诚如张岱年所说:“今天研究国学,不但要整理前人已经做出的成绩,还应该推陈出新,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更向前进。不但今日以前的中国学术是国学,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也属于国学的范围。”(48)时值中国学术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新学而日渐陷于困顿之际,重审“国学”的真正功能与潜在价值也许不无裨益。

注释:

①姜义华:《近代中国“国学”的形成与演进》(上),载《学术月刊》,2007(7)。

②钱穆:《国学概论·弁言》,第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③李冷衷编述:《国学常识述要·弁言》,第1页,北平,众斅学会,1934。

④⑧国学讲习会发起人:《国学讲习会序》,载《民报》第7号,1905。

⑤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第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⑥郑奠:《国学方法总论》,见洪北平编:《国学研究法》,第5页,上海,民智书局,1923。

⑦国学研究会编:《国学研究会演讲录·序》(第1集),第4—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⑨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载《国粹学报》第1年第7期,1905。

⑩(12)沈庆侅:《国学常识》,第2、5页,杭州,长兴信记印刷公司,1933。

(11)马瀛:《国学概论》,第2页,上海,大华书局,1934。

(13)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载《东方杂志》第18卷第16期,1921-08-25。

(14)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载《国学季刊》第2卷第1号,1923-01。

(15)邓实:《国学讲习记》,载《国粹学报》第2年第7期,1906。

(16)许地山:《国粹与国学》,第15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17)章太炎:《訄书·序种姓上第十七》,见《章太炎全集》(三),第17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8)章太炎:《中华民国解》,见《章太炎全集》(四),第25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9)梁启超:《宪政浅说》,见《梁启超全集》(第七卷),第2055页,北京出版社,1999。

(20)莫东寅:《汉学发达史·叙言》,第1、2页,北平,文化出版社,1943。

(21)(28)谭正璧编:《国学概论讲话》,第3、8页,上海,光明书局,1933。

(22)陈其昌:《发刊词》,载《国学界》创刊号,1937-05。

(23)孟宪承讲、虞斌麟记:《欧洲之汉学》,载《国学界》创刊号,1937-05。

(24)何炳松:《论所谓“国学”》,载《小说月报》第20卷第1号,1929-01。

(25)章太炎:《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出发》,见张少孙编:《国学研究法》,第4页,上海,大华书局,1937。

(26)高本汉:《中国语与中国文·序》,张世禄译,第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7)《省教育会请章太炎讲国学》,载《申报》,1922-03-29。

(29)胡朴安:《民国十二年国学之趋势》,载《民国日报·〈国学周刊〉国庆日增刊》,1923-10-10。

(30)汪震、王正己:《国学大纲》,第1页,北平,人文书店,1933。

(31)黄毅民:《国学丛论》(上册)“自序”,第1页,北平,燕友学社,1935。

(32)刘复:《〈敦煌掇琐叙目〉叙》,载《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3期,1925-10-28。

(33)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编:《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概况》,第9页,教育部立案,1933。

(34)孟宪承讲、虞斌麟记:《欧洲之汉学》,载《国学界》创刊号,1937-05。

(35)阎若雨:《国学入门·自序》,第1页,成都,晨民书店,1943。

(36)陈黻宸:《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见陈德敷编:《陈黻宸集》(下册),第675页,上海,中华书局,1995。

(37)芸子(宋育仁):《国学学制改进联合会宣言书》,载《国学月刊》第17期,1923。

(38)马瀛:《国学概论》,第26页。

(39)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载《国粹学报》第1年第7期,1905。

(40)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载《东方杂志》第3年第6期,1906-07-16。

(41)国学讲习会发起人:《国学讲习会序》,载《民报》第7号,1905。

(4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8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43)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5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4)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见张少孙编:《国学研究法》,第59页,上海,大华书局,1937。

(45)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见《蔡元培选集》,第333页,上海,中华书局,1959。

(46)王云五:《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第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47)谭正璧:《国学概论新编·编辑大纲》,第1页,上海,北新书局,1936。

(48)张岱年:《说“国学”》,载《中华国学》创刊号,1989。

国学经典包括哪些

国学经典包括哪些 篇一: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人格的养成,是在童年就做好铺垫的,及早让儿童接受中国国学经典的教育,就是趁孩子在最纯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教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慢慢开启他的智慧,培养其福德。 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一:养正我们的心,看问题多角度,由主观任性变得客观公正。 二:我们的心容量变大,原来或许针尖大的地方,容不下一粒沙子,诵读完国学经典后慢慢的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三:遇事冷静客观爱思考!原来可能冲动急躁好事变坏事。慢慢的这种冲动易怒急躁不见了,冷静思考使得做事有智慧,坏事可以转忧为喜! 四:变得会经营家庭了,夫妻关系更融洽,婆媳关系更融洽,家庭美满和乐幸福!五: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喜欢推己及人,站人家角度看问题,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六: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开启成人智慧,说话写文章陈述事件简单明了,并且文笔越来越好! 七:对待生活乐观坚定自信,自己人生开始有规划,家庭开始有规划,获得幸福能力增强! 八:以身作则影响孩子,教育变得简单化!期待孩子的样子慢慢如我们所愿一步步实现!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就像是一张纯白的纸,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覆熟读。以这种方式来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孩子在学习这些经典之后,就会被里面的知识熏陶。从而奠定孩子成长的基础。 中国的国学经典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孩子熟读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帮助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天能读诵3O 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篇二:国学包括内容 国学包括那些内容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自汉代以来,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大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更有宽泛的解释,把

孩子起名字的方法、要领和原则

孩子起名字的方法、要领和原则 在给小宝宝取名或改名时,要尽量做到雅俗共赏,易于大众接受,尽量不用生僻之字,不然容易在社交方面造成距离感,但又要有一定深度和含义在里面,雅而不俗。同时还要兼顾文史哲、音形义以及家风、事业、性情等。使小宝宝的名字做到文雅、悦耳、易记,优美、切身、不流于俗。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主讲老师:章嘉 课程缘起: 当今世界,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国学,纷纷借鉴国学丰富的思维成果,指导企业在现实的经营与管理中,使企业借助国学的力量快速、健康发展、和谐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各类学问不是按照现代学科来分类的,没有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代以来有学者拿西方学科的分类方法来分析我国古代的学问,但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国学是按系统综合的思路来构建的,而西方学术是按逻辑分层分类建立起来的。所以只有遵循国学的特质来研究才能有所得,也就是说在学习国学时重在领悟结论,不一定要套上学科的外衣。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尽量直接从古代文化中提炼出管理思想,而不是用逻辑的方法来做生硬的解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管理思想(不是管理学)是世界上很早诞生的管理思想。 课程收益: 以国学智慧启迪现代企业管理,让我们共同感悟人生真谛,启迪企业经营智慧。 培训受众: 企业董事长、总裁、高级管理者以及对国学智慧感兴趣的所有人员。 课程设置:2天(12H) 课程大纲: 一讲管理本土化的必然选择 1、管理学是不的学问 2、管理学以实践为基础 3、管理学操作理论很难跨越国界 4、套用西方模式的终结 5、通用理论用西方,操作方法中国化 6、企业文化彻底国学化 第二讲中西文化比较 1、国人与洋人的本质区别 2、政治与制度 3、理性与感性 4、逻辑与象征 5、关怀与科学规律 6、实用自私与理想民主 7、集权与分权 第三讲国学给力管理 1、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 2、孔子与苏格拉底 3、性善、性恶、不善不恶 4、孝的政治宗教本质 5、善为建设性,恶为破坏性 6、妄念是建设性的 7、心灵与肉体的关系 8、与国学融通的商道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塔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五行八卦取名的方法

五行八卦取名的方法 什么是五行、八卦呢?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五行”具体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学说同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一样,一直是中国古代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杂家、历算家都必须精通“五行”。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也或将万物分作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和兑。八卦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而最能将八卦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梅花易数这学科。 人们为什么要以五行、八卦为依据命名呢?下面把五行、八卦的知识,及以此命名的原因和方法简述如下: 以五行命名 《孔子家语&8226;五帝》中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五行,指的是五处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家认为,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给宝宝起名确实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在给宝宝起名的时候也是找了很多的名字感觉都不满意,从网上查了一些也不是太好,关键是网上用的很多软件根本就不准确。之后还是听朋友的介绍找了起名专家给宝宝起的名字,毕竟名字是伴随宝宝一辈子的事情,不能儿戏。好几个朋友都说找温雅居士起的,所以也推荐给了我,可以在百度搜索美名天下起名网或者在拍拍网搜索温雅居士找到的老师的店铺,价格也实惠,现在想想给宝宝取个名字还斤斤计较真没意思,随便买个好些的玩具都好几百块钱,宝宝才能玩几天啊,名字可是用一辈子的。老师为宝宝做了详细的八字分析,起的名字不仅充分考虑了八字平衡而且也考虑了宝宝的三才五格,总之非常满意。 战国时期,五行相生相克(亦称相生相胜,五行生肿)的学说颇为流行、朴素唯物论认为:一物对另一物有促进作用,或相互促进,即为“相生”,而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或相互体斥则为“相克”(亦称为“相胜”)。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人克金、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 《说文五部》中段玉我注:“水火金木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对中国天文、历学、医学等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至今中医学仍以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比如,中医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另外,中医还在临床上以五行生胜理论来解释内脏间互相资生和互相制约关系,如肝能制牌,称为木克土;脾能养肺,称为土生金等,在治疗方面,如肝病犯脾,则采用抑肝扶脾的治疗方法,称为抑木扶土。 人们为什么要以五行理论命名呢?

韦姓男孩取名方法

韦姓男孩取名方法 韦姓男孩取名方法1、以吉祥取名 吉祥的含义广泛,包括健康、长寿、光明、幸福、美好等一切良好祝愿,因此,吉往今来,不管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人们都喜欢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吉”取名者很多,如石保吉、张惟吉、逄吉、崇吉等。除吉字外,还有“亨、通”等之类的字取名,如汉代学者王通。 但不管以什么方法取名,都必须符合其命理(四柱八字)用神五行,否则只会破坏命局,轻则致祸破财,重则遭殃亡命!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别格局:如从旺、从强等命局,尤其重要 2、以长寿取名 希望长寿并不是希望永远不死,所以它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取名时常表现出这种意愿。历代以寿为名者不胜枚举。如汉代的韩延寿、魏晋时的陈寿、明代的陆万龄、情代的胡永年等等。 3、以颜色取名 有用颜色、色彩等取名的,其中也含有五行之意:金--白、火--红、水--黑、木--青、土--黄,如李白、王红、张二黑等。 4、以排行辈序取名 与兄弟姐妹之子女名字联系取来考虑,家谱中排行的字辈是什么?一定要连取来取名。除按“字”辈排行外,还有以古代人用的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的,其中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

季为老四。除了以上介绍的取名方法外,还有许多的取名方法:如以花木取名、以山河取名、以五格取名、以三才取名、以季节取名,等等。 5、以自励取名 自励取名法是命名者往往专门警戒自已在某方面的行为、走向,有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一点在革命先烈、前辈的名字中显得很突出,他们的取名形式很值得借鉴。以自励取名,能时时督促自已改掉毛病。 6、以豪放取名 以豪放取名,自古就有豪迈气概,首先表现在以社稷为已任,立志做个安邦定国的人物。如西汉的韩安国,赵广汉等。取名方法十四:以暗寓取名如今取名俗气的原因之一是太露、太显,如张伟,风英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遗,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如有可能,不妨用暗寓取名,当然这需要点文字功夫。如宋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他名“思肖”就是“思赵”,他的居室名为“本穴世界”,把“本穴”重新组合就是“大宋”。 韦姓男孩取名古典的名字昌庭 / 《奉和圣制同二相以下群官乐游园宴》 / 胡皓 / 广座鹓鸿满,昌庭驷马趋 韶华 / 《临江仙》 / 曹雪芹 /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棋天 / 《萧常侍瘿柏亭歌》 / 卢纶 / 松间汲井烟翠寒,洞里围棋天景好 平海 / 《早寒有怀》 / 孟浩然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凌风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 何逊 / 枝横却月观,花绕

清华大学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精编

清华大学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清华大学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 清华国学讲堂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 招生简章 【办学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企业家的素质将成为未来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家素质包括管理才能和人文素养两方面。企业要发展,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营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家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是必须的。目前,西方先进的管理学课程已成为中国企业家学习的主流,这些课程所蕴涵的经营思维与管理模型也的确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仅有这方面素质还远远不够,管理才能是企业家的专业技能,这是用来做事的。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则要有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而这一切则源自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因为人文素养决定我们做事的方向和高度。所以,每个企业家应该同时注重个人的管理才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当这两

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之后,我们的事业才会有“根”,才会有“魂”。 而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的,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概括出了中国先哲的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境界,时至今日,它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企业家的任务不外乎做人和管人,做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做好自己,二是确立好企业文化;管人则包括识人、用人、育人。所以,企业家最重要的角色应该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他不仅要让企业创造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还要具备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整个企业的影响力,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企业,进而影响社会的进步。 因此,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特开设国学课程,希望广大企业家在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与超然的人文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成为中国企业管理之魂。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成为能开创百年基业的新一代儒商,为企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25年建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谓最正宗的中国国学研究机构。除了着名的四大国学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在此任教外,吴宓、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冯友兰、张岱年等着名学者都曾先后在此执教,并培养出了季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规划方案.docx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一、的提出 (一)背景 1.大的国学精神吸引、感染我 中古史源流,内涵丰富,言精,句式整,富有韵律,易于,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 不收。学生从小典文,不能拓展他的知面,培养文学的趣好,打下扎的文学功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激学生的国主情感,陶冶他的情操和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 吟古典活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比的的 作用。开展“ ”活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很适合我区学校。以最小的投入取学生身受益, 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气自”的少年君子。 2.“国学” 基教育生着极的影响力 近年来,在全国范内,以国学核心的学探、知普及、文化建、教育推广等工作,正在 波壮地广泛开展起来,涌着一股烈的思想文化潮流,就是所“国学”。从民到学,从大 众生活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日常行到主流意形,“国学”正浸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称之一种富于代特征的文化象,是毫不算分的。在山曲阜孔子的家,每年祭孔的次越 来越高、模越来越大;在 西西安, 2019 年了声浩大、人数众多的国《道德》;在上海 APEC(太)上推出的唐装盛极一,一度引装潮流;北京大学、武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等重点高校,已开了国学研究院、国学教育班等,成学新、教育改革的志;章太炎、 王国、寅恪、季羡林等近代国学大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在刊志,被奉道德文章的楷模;《三字》、《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物以及“四”、“五”、唐、宋等籍,量越来越大,影 响越来越广;“和”、“小康”、“民生”等文化意郁的,更已被确立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 根本指意的思想原??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国学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昌突出, 其精神影响力也愈加广泛了。 但是,由于有些具体的基性没有完全理清,人的有待一步深化,就不能不从理 到的各个面影响着国学的研究、教育、普及、推广等工作向着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空展开。 当然,践的展更多的是基于社会的内在,而往往是来不及等待理的充分完善以及此后 的引;但是,史的明,从践中汲取内在力、而形成其理性内涵的理一旦形成,就必然会 践起到巨大的引和推作用。因此,在当前遍及社会各的“国学”方未艾之,从一些似乎 的基性入手,行掘本的理探究和学理思考,于引“国学”的持健康展,而真正成推 民族文化复的建性工作,然具有重要的意。

用周易起名方法起名

用周易起名方法起名 一、尊重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全面分析命局,选对喜用神。 起名不讲究八字五行喜用神,不仅是对传统易学文化的背叛,更是对求名者命运的冷漠忽视。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摆在眼前,不能简单的谈八字里五行全与缺的问题,首先应该分析命局五行的喜忌,要选对喜用神。 命局不喜的五行,即使缺少,也不可以补在名字里。命主喜而缺的五行,起名时一定要补上。命局五行要先考虑流通有情,其次考虑缺或弱的环节。 要注意家庭、事业、婚姻、财运、健康等命运要素的综合均衡。 为宝宝取名前,应当兼看宝宝父母的生辰八字,婴儿取名要避免与父母喜用五行冲突太大。 大多数起名服务,忽略了宝宝父母的八字五行,显露起名理念和方法的简单粗糙。 综合分析后,有的命主可用两、三种五行的字,有的只能用一种五行的字起名,具体依据实际

喜用神和流通、平衡而定,适合每个人命理的最吉名字,应是在一定的范畴内选择,并非无限臆想的产物。 二、精细文字的易学内涵,保障字义吉利、五行用字准确。 字的五行属性是从偏旁、字义、读音三方面定性,从古至今的取名师多偏重偏旁的五行,如属水的字:浩、海、雪、霞等。 每个汉字除了五行属性、字典意义外,还有姓名学字义。 姓名学字义是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大量人名与实际命运规律,揭开了汉字信息与命运的深层关系! 专业取名普通字库有三项内容:五行属性、姓名学字义、笔画。如昌字:口快心直,性刚,忌车怕水,中年劳,晚年成功隆昌,荣贵官旺。8画,五行属“金”其中的“忌车怕水”含义,属于凶。 专业取名普通字库,在书市买不到,字典里也没有。

专业取名普通字库,是全国通用版本,在周易起名界渐渐成为公认的内容,专业起名师理应讲究五行准确、姓名学字义吉利。 一些伪学者连字的五行、姓名学字义等基本属性,都不讲究,起的名字与人的命理,失去了有机联系。 名字不讲命理,不讲字的五行、姓名学字义等基本属性,起出来的名字就没有多大价值,顾客的钱财等于白白浪费。 98%的起名服务欠缺全面质量观,主要原因是技术实力不足,急功近利。所以,你看不到他们公布字五行、姓名学字意的规范命名书。他们更不敢明确承诺:保障姓名学字义、字性、五格三才全吉利。 三、数理搭配全吉利,力求各概念要素完美无缺。 “易学字义、数理、格局、八字五行、文化内涵”,力求各概念要素完美无缺的纯净结合。 四、起名质量、服务质量,全过程优化,维护顾客利益!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我很高兴能够选上杨老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杨老师的传统文化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节课不仅仅在于教会你传统文化知识,更在于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让我对自己更加懂得了让自己过的充实,让自己学会了取舍以及洒脱。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学名著,当时只不过是为了学业要求,为了显示让父母开心。高中时学习孟子论语,只不过是为了高考的要求。当时在我的心中认为这些文化的精华是很高深,但是当时却很少去体会里面真正所代表的意义。只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却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去分辨,最重要的是如何学,如何改,想不想学,想不想改。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上这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让我们每人准备自己对国学和传统文化认识和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上去讲讲。在自己的准备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才明白了原来传统文化对我们人手的指导是如此的重要。在比如说我自己讲的《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 1 / 4

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缺少主见,总希望依赖他人。很多时候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以前没学到什么。其实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的,别人的只能参考,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听但不能信。自己要成功还是要克服自己惰性,从根本上博学了,慎思了,明辨了才能顺利伐舟。还有《论语-学而》中的过则勿禅改,其实一个人不要害怕做错事,没有谁是都不错的。但很少人却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它。我们都只会选择逃避,怕丢脸,总是找一堆的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大丈夫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的话,那么他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一错再错,所以要勇于承认错误的同时,并且学会改正。还有《孟子-公孙丑上》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己从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便决定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抱怨什么条件,运气等一些因素不好,这些都是次要的。一旦我们做下了决定,我们就要有接受后果的那些担当,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或许有些东西的优劣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总有一天我们要承担我们以前做这些事情的后果,好比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不是天要忘我,而是因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图享受,不要现在把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毁了。一学期课当中,通过老师的教授和指导,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四书五经,原来还有如此多的东西。老师的卦象讲解更是精彩。这些枯燥的知识,通过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2 / 4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

国学经典切实的教育意义 刘岳辉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潜在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血气方刚,世界观还未形成,遇事容易冲动,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重知识,轻道德;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有哪几方面呢? (一)可以提高道孩子的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如今“厚德载物”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 国不经典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 国学经典中体现也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例举几句经典句子,我们不妨管中窥豹,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国学与企业管理

第一章国学概述 第一节谓“国学”? “国学”即中国固有之学,系指中国传统时期的学术和文化,亦即“中国学”。这一释义,是针对“外国学”而言的。 《四库全书》将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经部、子部的文献多是传统中国各思想流派学者的著作。其含传统国人对哲学、管理、政治、历史、宗教、文学、礼俗、伦理、数术、军事等面的丰富思考。 四库全书: 经: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乐、小学、经、汇编等12类。多为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史: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诏令奏议、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汇编等16类 子:儒、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道、耶、回、西学格致等19类 集: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5类。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太白集》《杜工部集》《昌黎集》等 第二节国学与管理 企业管理是由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根据企业环境、企业特性及其生产经营规律,对企业各项资源和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在管理过程中,为了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团结同事和下属朝着企业目标奋进,并协调各种关系、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来完成企业任务,管理者需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丰富的领导智慧、妥善言行艺术和一定的战略眼光。 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这些智慧中的很多容可以超越时空界限抽象地被后人继承,以便指导今人的管理活动。在对现代企业及其管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审视和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和学习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中有利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分,可以丰厚管理者的素养,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领导艺术。 管理者应对中西管理文化中适应于现实的容兼容并蓄,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第二章儒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儒家管理思想简介 儒家是产生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中国二千年的政治、管理、文化、经济活动。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家有子、孟子、荀子等人。儒家管理思想具有如下特征: 1.运用仁爱思想指导组织伦理建设; 2.为政以德的管理式; 3.修己安人的领导式; 4.宽猛相济的控制手段; 5.任贤使能:用人之道; 6.三才配合:组织协作管理; 7.重视权变管理。 第二节子的管理智慧子名丘,字仲尼,生活于公元前551—479年。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宗师,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管理和文化。他一生主要从事四面活动:1.教育;2.对西典籍进行整理;3.提出自己的理论;4.利用合适的机会从政,推行自己的政治和管理理念。

论经典国学存在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

论经典国学存在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 何谓国学?本人认为国学就是自华夏民族产生以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学。中国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自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华夏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而国学就是这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要了解国学,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国学的记载最早应出现在竹简、帛或器物上,中国较早的文学著作有《诗经》、《楚辞》,谋略类的书籍有《素书》、《鬼谷子》等,这些先秦时代的书籍历经千年而不衰,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习吗?秦朝前期由于焚书坑儒、春秋大一统,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时期产生的许多文化著作付于一炬,这是国学的巨大损失,但还是有一些国学经典保存了下来。秦汉时期是中国的大一统时期,这时候出现了赋文辞藻华丽,语句流畅,显示了盛世的文学特点。这时候的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后来东汉时期政治凋敝,文人士大夫们片面追求语句的工整对称,而内容空洞,文学创作走向了下坡。到建安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一统,生产生活避免了战乱的干扰,因而文学创作走向高峰,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首的文人们写出了大量的诗篇,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其虽已晚年仍将统一天下为己任的志向,成为了千古名句。随后又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时期国学发展较慢。到了隋唐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文化领域的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了国学发展,于是韩愈率先发起古文运动,肃清文化之风气,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和作品,如《师说》、《将进酒》等。宋

元以后,国学进入缓慢发展时期。以上是国学发展历史的概况。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学经久而不衰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国学的存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例如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占据主导,因而法家学说盛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商鞅。而在和平时期,儒家的“仁、礼”学说受到统治者推崇,汉武帝采取”天下合归儒“的主张,太学生曾达到三万之众。之所以这么做,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统治者教化人民的需要,但总体来说,这时期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国学尤其是儒家学说进入正统地位。由此可见,国学的存在是有其社会基础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断绝,虽然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在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化摧残现象,但总体上国学根本未曾动摇,中国的国学代代人才济济,使国学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下来。而观其它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充当好接班人的角色,让国学传承下去,这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或是说中国的脊梁。 中华文化的存在或者说是国学的存在,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华文化本身就固有兼收并蓄的特征。历史上的孝文帝改革、蒙古族入土中原,都使中华文化呈现出新的特

对国学经典的看法和感受

对国学经典的看法和感受 下面是整理的对国学经典的看法,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对国学经典的看法范文篇1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希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了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 国学,是我的最爱。 现在,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 国学,能让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贤为友;国学能让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学习做人的道理。 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论语》教我们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视仁德;《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孔记》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准则;而《大学》教导我们要格物致和……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叫你怎没做人的书,使自己不断改善。 “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内容,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父母老师,关心兄弟姐妹。 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感触特别深刻,因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己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

承的时候,我想到自己,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在学习的太少太少了!时间抓得不紧;在处事做人上还有很大差距。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忽然听到奶奶叫我:“吃饭了彤彤!而我对着电视机跟奶奶说:“知道了,一会就来。 接着又埋头看电视,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来吃饭,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这经典的国学,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实感,学会出事,学会做人。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现在的“国学热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反映了我们以往教育的不当,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空白,以至于到现在还有那么多读者——不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上了年纪的人——还要买一些解读经典的书籍而非原著来对文化经典表示佩服;二是正因为我们人文教育的缺失,所以整体的人文水平下降。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我很高兴能够选上杨老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杨老师的传统文化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节课不仅仅在于教会你传统文化知识,更在于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让我对自己更加懂得了让自己过的充实,让自己学会了取舍以及洒脱。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学名著,当时只不过是为了学业要求,为了显示让父母开心。高中时学习孟子论语,只不过是为了高考的要求。当时在我的心中认为这些文化的精华是很高深,但是当时却很少去体会里面真正所代表的意义。只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却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去分辨,最重要的是如何学,如何改,想不想学,想不想改。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上这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让我们每人准备自己对国学和传统文化认识和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上去讲讲。在自己的准备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才明白了原来传统文化对我们人手的指导

是如此的重要。在比如说我自己讲的《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缺少主见,总希望依赖他人。很多时候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以前没学到什么。其实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的,别人的只能参考,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听但不能信。自己要成功还是要克服自己惰性,从根本上博学了,慎思了,明辨了才能顺利伐舟。还有《论语-学而》中的过则勿禅改,其实一个人不要害怕做错事,没有谁是都不错的。但很少人却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它。我们都只会选择逃避,怕丢脸,总是找一堆的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大丈夫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的话,那么他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一错再错,所以要勇于承认错误的同时,并且学会改正。还有《孟子-公孙丑上》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己从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便决定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抱怨什么条件,运气等一些因素不好,这些都是次要的。一旦我们做下了决定,我们就要有接受后果的那些担当,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或许有些东西的优劣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总有一天我们要承担我们以前做这些事情的后果,好比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不是天要忘我,而是因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图享受,不要现在把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毁了。一学期课当中,

给孩子取名常用的11种方法

给孩子取名常用的11种方法 孩子取名历来为家长所重视,取名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人们较为常用的一些取名方法有以下几种,总结如下,供大家参看: 1、以长寿取名 希望长寿它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取名时常表现出这种意愿。历代以寿为名者不胜枚举。如汉代的韩延寿、魏晋时的陈寿、明代的陆万龄、情代的胡永年等等。 2、以吉祥取名 吉祥的含义广泛,包括健康、长寿、光明、幸福、美好等一切良好祝愿,因此,吉往今来,不管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人们都喜欢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吉"取名者很多,如石保吉、张惟吉、逄吉、崇吉等。除吉字外,还有"亨、通"等之类的字取名,如汉代学者王通。 3、以自励取名 自励取名法是命名者往往专门警戒自已在某方面的行为、走向,有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一点在革命先烈、前辈的名字中显得很突出,他们的取名形式很值得借鉴。以自励取名,能时时督促自已改掉毛病。 4、以排行辈序取名 与兄弟姐妹之子女名字联系取来考虑,家谱中排行的字辈是什么?一定要连取来取名。除按"字"辈排行外,还有以古代人用的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的,其中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除了以上介绍的取名方法外,还有许多的取名方法:如以花木取名、以山河取名、以五格取名、以三才取名、以季节取名,等等。 5、以豪放取名,自古就有豪迈气概,首先表现在以社稷为已任,立志做个安邦定国的人物。如西汉的韩安国,赵广汉等。取名方法十四:以暗寓取名如今取名俗气的原因之一是太露、太显,如张伟,风英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遗,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如有可能,不妨用暗寓取名,当然这需要点文字功夫。如宋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他名"思肖"就是"思赵",他的居室名为"本穴世界",把"本穴"重新组合就是"大宋"。 但不管以什么方法取名,都必须符合其命理(四柱八字)用神五行,否则只会破坏命局,华信起名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7822696.html,提醒对于一些特别格局:如从旺、从强等命局,要特别注意,命局这点尤其重要! 6、以美善取名: 虽然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差距,但有个好名字终究能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晚辈们都希望给孩子起个美好的名字,寄托他良好的祝愿,所以有美善含义的名字屡见不鲜,经久不衰。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包括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浩瀚的词海中,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有其所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可以有选择地选一些含意美好的词取名。 7、以暗寓取名: 现在起名俗气的原因之一,太露、太显,诸如“ 张伟” 王刚” 金枝” 淑琴” 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余,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如有可能,读者无妨用暗寓取名法,当然这需要点文字功夫。 郑思肖,宋末元初诗人、画家。宋亡后,隐居在江苏苏州,诗作悲愤凄凉,抒发思念故国之情。画梅一画根,借题诗发出“ 宁可枝头抱香死,未曾吹落北风中” 悲壮呼声。名“ 思肖” 就是思赵(赵宋王朝)号“ 所南” 因南宋王朝地处江南;而且坐卧必向南方,表示不忘宋室,居室名叫“ 本穴世界” 把“ 本穴” 一字拆开重新组合,就是大宋” 朱耷,清代书画家,诗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朝灭亡后削发为僧,改名为“ 八大山人” 这四个字草书象“ 哭之” 或“ 笑之” 哭笑不得,隐含着画家亡国亡家的无限悲痛心情。

《国学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国学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课程背景: 中华国学凝聚了中国先哲们几千年来的思想智慧,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国学揭示了天道、地理、人伦、物律等奥妙机理,充满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高深智慧。 世上唯有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绝无放之四海皆准的器。世界是由思想来推动的,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能否具有深远的智慧往往决定着其发展运行的道路和结果。了解国学文化、学习国学智慧,掌握国学中所蕴含的大道机理,并熟练运用于日常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去,将对企业经营发展大有裨益——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汲取国学文化精华,领悟中华先哲及其智慧结晶,还可以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素养,陶冶个人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提升管理者的领导格局和能力,进而促进管理者个人与企业组织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课程收益: ●学习国学文化,提升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领导能力 ●领悟国学智慧,增强团队管理能力,激发团队凝聚力与创新力 ●汲取国学精华,把握企业经营机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长知识,开眼界,悟人生,增本领,振精神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 课程方式:专题讲授、实战指导、工具方法、案例分析、视频赏析、现场讨论、师生互动 课程大纲 第一讲:国学文化揽胜 一、关于文化的那些事 1. 文化的本义与广义 2. 文化的层次 3. 文化的特征

思考:你有文化吗? 4. 知识与文明 知识窗:中西方文化比较 思考:知识就是力量? 二、关于智慧的那些事 1. 人生两大终极智慧命题 2. 儒释道中的做人智慧 故事里的智慧:大富翁的“四房太太” 三、关于国学的那些事 1. 国学溯源 2. 国学分类 3. 国学为什么备受推崇 4. 国学中的智慧 5. 辩证看国学 案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思考:我们如何来尽孝? 6. 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们 四、国学文化正解拾趣 1. 贫贱夫妻百事哀? 案例:元稹的是与非 2. 你真的事业有成吗? 案例:郭小平与他的“红丝带” 3.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 四大名著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讲:国学文化与企业经营 一、国学文化里的企业经营之道 1. 企业管理的本质 2. 国学里的企业管理智慧 案例:中医的传承与苏绣的创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