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论民国时期的教育

浅论民国时期的教育

浅论民国时期的教育
浅论民国时期的教育

浅论民国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民国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边疆教育等都很有特色。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教育概况教育理念教育特色

一.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作为中华民国负责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并监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机关。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当时底下有承政厅、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及社会教育司,从事国内教育兴革相关工作。至1926年3月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后,再由教育行政委员会接管相关任务。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厚,中华民国大学院接替原先所设的教育行政委员会,成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由秘书、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门分别负责国人的教育事项。1928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教育部组织法》,明定教育部为全国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从此正式以教育部做为正式名称。教育部下设国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司、社会教育司、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体育司、总务司、教育研究委员会、训育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侨民教育委员会、学术审议委员会、法规委员会、国语推行委员会、诉愿审议委员会、中央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和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等。这些教育机构和教育法规使民国教育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为民国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确立都有指导性的意义。民国的《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是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民国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

再说教师待遇和教育理念。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都相当大。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

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术研究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比如说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这种理念还体现在政府不惜代价的办教育。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著名学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同时,抗战客观上为我国的西部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西部诸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开始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国立中学及3所国立华侨中学,先后培养教育了10万“战区流亡学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就是这些国立中学培养出来的,例如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著名诗人贺敬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丁衡高等。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国立中学于1946年逐步复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一个残酷战争期间中国教育的传奇。

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理念

民国前期,一个极其纷乱动荡的中国,然而,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却异军突起,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近代大学教育是独立于封建教育体系之外的新式教育,其教育理念与封建教育理念迥然不同,相去甚远。育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高的指导原则。一个教育组织明确了教育理念,教育既有了方向感、目标性,也有了准绳与标杆。反之,教育就如无舵之舟,无弦之弓。民国前期,蔡元培、马相伯、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张学良等人,既是教育家,又是大学校长,广采博收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经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形成了近代大学教育共同的理念。在这全新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体系的框架,规定了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诞生了一批有别封建教育的近代大学。毫无疑问,教育理念关系着办学的方向和成效。

大学以研究学问,培养人才为办学宗旨。蔡元培执掌北大,针对北大的官僚习气严重,学生读书为求利禄的局面,“着手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教育方针和制度,来代替北京大学那一套封建主义的腐朽东西。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垆学生必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蔡元培给北大作了明确定性,一扫北大的腐朽风气。蒋梦麟主政北大,继续强调“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事业。”“学术衰,则精神怠,则文明进步失主动力矣。故学术者,梗会进化之基础也。”“‘大学及高等教育者,所以养成平民主义之领袖者也”。一脉相承的大学定位理念,使北大成功创建,平稳运行,把北大铸就成中国近代大学的典范。张伯苓根据多年的教育活动经验和对当时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思考,主持制定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指出中国大学的要务,一是要传播关于中国问题的科学知识,二是培养解决

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知中国”,“服务中国”,成为南开大学以一贯之的办学理念,更可贵的是对“大学是什么”作出了符合中国的准确价值判断。综上观之,上述大学办学主体不同,各自办学宗旨表述亦有差别,但是把大学定位于,“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却是这些大学校长的共同理念,并成影响近代大学方向的主流理念。

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民国前期的中国大学,办学主体有国立、省立及私立性质,但“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的理念,却成为不同办学主体共同的选择。它解决了中国大学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从此,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素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打破了洋人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垄断和控制。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古今中外绝无例外。因为,大学不是行政机关,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教授才有大学,而一所大学教授的数量和他们的学术水平则标志着大学的优劣与学术声誉。所以,民国前期各大学创立之初,尽网罗之能事,延揽教授名师,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的典型代表,校长们都把教师放在首位,视教授为学校的灵魂。网罗名家大师、学派掌门,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校声誉,名师强校成为他们治校共同的理念。理念决定成效,中国近代大学创立虽晚,但迅速崛起,有的名校甚至得到欧美学府的认可。

民主、自由、平等,是管理大学,发展大学的准绳。民主、自由、平等是西方近代大学管理的精神实质。本质上说大学管理是一种“学术管理”,必须有学术权力参与管理。“学术权力”就是专家学者拥有的影响他人或组织行为的一种权力形式,主要由能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教授组成。“学术权力”的存在可以使学术标准得以贯彻,学科能够顺利发展,教师的权益有所保证。由此可见,“学术权力”是“民主、自由、平等”理念实现的保证。而“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的标志体现则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民国前期这一进步理念被引入中国大学管理之中。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形式,更是彰显“民主、自由、平等”的治校理念。这一理念由蔡元培首倡及实践,率先在北大开出绚烂的民主自由之花,旋即在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竞相绽放,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必然选择的主流理念。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准绳,来管理大学,发展大学,与当时中国政治腐败专制相比,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进步性。

教育理念是前导,是治校的核心,具有办学实践的定向意义。民国前期,中国教育最高行政长官及一批教育家,筚路蓝缕,树立全新的、具有超时代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中国大学创建、运行和发展。有了“大学是研究学问,培养人才”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方向感;有了“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目标性;有了“教授是灵魂,名师强校”的理念,使大学教育了质量标杆;有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准绳。如此理念的选择,使近代大学完全不同于中国封建教育,开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时期,重温近代大学初创时的教育理念,仍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三.民国时期具有开创性的特色教育

民国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两次学制改革重视女子教育并兼及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比清末有了较大的发展。上海北京及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人提出的“幼稚教育案”;其中《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设立幼稚园案》规定从该年度起实验小学必须创办幼稚园。193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组织法》,规定“小学得设幼稚国”。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前教育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学前教育遭受重创。抗战胜利后,我国的学前教育恢复较快。1947年的幼稚园、幼稚生数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稚园有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矾幼稚园。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培养幼稚园教师与保育员的机构和专门的幼稚教育研究机构。如北京女子高师附设保姆讲

习科;南通创办幼稚园保姆传习所;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师范科等。最有名的数国立幼稚师范学校。该校前身为陈鹤琴1940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名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部,是我国最早、民国时期唯一单独设置的国立幼教师资培养机构。抗战胜利后迁至上海升格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它又是民国时期我国唯一的国立幼稚师专。为适应幼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27年由陈鹤琴、陶行知等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扩大为中华儿童教育社。它以研究儿童教育、推进儿童福利和提倡教师敬业精神为总目标,致力于中国幼教理论的探讨交流和幼稚园的推广,并出版了《幼稚教育》、《儿童教育》等刊物。这些都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创办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按其学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2~1922年为实业教育改革阶段,1922~1926年为职业教育兴起阶段,1926~1949年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这样的分段是比较符合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这些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实业教育的改革

民国建立之初,南京临时政府就对清末的实业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虽然时局动荡,但改革仍然取得了进展,并且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1912年9月,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壬子学制”,新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专门学校令》、《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等法规,与“壬子学制”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更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系统,后来通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其中甲种实业学校预科缩短了1年。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受教育权,承认女子职业学校的地位。第三,规定实业学校为终结性教育,学生毕业后即就业,不以升学为目的,这与后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比较接近。

(二)职业教育的兴起

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即“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建立了自成体系的、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用职业教育制度取代了清末的实业教育制度,第一次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这一学制虽未明确具体的职业教育宗旨,但是已经体现了平民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思想的精神。

“壬戌学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有:(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需酌量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此外还有两项附注:(1)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2)依旧制设立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收受高级小学毕业生,但依地方情形,亦得收受相当年龄之初级小学的学生。

“壬戌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相比,职业教育部分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将过去沿用的实业学堂、实业学校一律改为职业学校,原在高等教育等级上的实业教育仍为专门学校,职业教育比实业教育在内涵和范围两个方面都要宽泛得多。二是学制的转变。在此之前,清末与民初的学制在初等小学以后即区分为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而1922年的新学制则由小学、中学、大学一线相承,将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混合成一种“综合中学”,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的心理。三是职业学校采取弹性学制,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未做硬性规定,职业教育只有入学时最低年龄的限制而没有程度限制,具有灵活性。四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如小学阶段的职业教

育准备以及中学开设的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又能尽快就业。①(三)职业教育的发展

1927年4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教育体系基本承袭了“壬戌学制”,但对职业教育有所调整。有关职业教育的调整和修改发生在1928年与1932年。1928年5月15日,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采取了普通科、职业科与师范科分校设置的办法,从而使“壬戌学制”向综合中学制改变,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地位。1933年又颁布了《职业学校规程》等四种相应的学校规程,对前述各学校法作了增补,这样便产生了1932~1933年学制。

“1932~1933年学制”与“壬戌学制”在职业教育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一是职业教育自成系统,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以单科设置为主;二是职业教育实施形式日趋多样,有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内设各种补习班、各种短期培训班等。

从1912年到1949年的学制演变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从1912年的旁系发展到1922年的正系,到1926年又回归旁系,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发展,最终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框架基础。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

回顾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阶段中的起伏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之前的职业教育相比,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若干特点。

专业与课程设置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是动态发展的关系,其专业与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国初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强调职业教育对生产、经济的适应,如将专门学校的种类由清末的四类增加到十类,以期提供技术与管理人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之后民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一些纲要和法令,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需要增设各类职业学校,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又增设了矿业、机器、纺织、制革、造船、飞机、海事、农艺、兽医、水产等专科学校,以满足战争和后方建设及资源开发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十分强调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最大限度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在初期的文献中,虽然可以见到“边疆教育”的提法,有些院校也开始在边疆地区设置分校,但从政策层面还没有提出“边疆教育”的概念。出台于1934年2月8日的《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第一条“主旨”即有“为推广边疆教育,培养健全国民,以增进边疆福利,并为边疆青年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的表述,明确提出了“边疆教育”的概念,在第三条“设置地点”中也有在张家口、包头、宁夏、丽江、兰州、伊犁等地筹设分校的计划,但在第十二条“经费来源”中却言明“在中央核准之蒙藏回教育经费项下拨给”,显示出民国政府尚未制定出全面的边疆教育政策。

民国政府将边疆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最初提出应该是在1935年之后,而设置专门的主管教育机构边疆教育委员会是在1939年前后,而且是在抗战爆发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边疆教育”概念的提出,引起了民国政府教育政策及教育主管机构的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突破了蒙藏教育即为边疆教育的认识。初期,民国政府在边疆教育方面只单列蒙藏教育一项,或将回回教育也并列其中,进而制定特殊的政策,但实际上蒙、藏、回分布地区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边疆地区,这也是《抗战以来之教育》的作者认为“未足概括边疆教育”的主要原因。尽管在具体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已经突破了蒙、藏、回三族的分布范围,如在上述《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中,分校的设置也包含了丽江等南部地区,但还是以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为

主,这对边疆教育的发展自然形成了不利影响。从这一点上说,由“蒙藏教育”到“边疆教育”是民国政府教育观念的一大变革,其对民国时期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次是边疆教育成为民国政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教育政策。在“边疆教育”概念提出之前,民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不少有关蒙藏教育的特殊优惠政策,但并没有制定涵盖整个边疆地区的边疆教育政策,而《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颁布不仅标志着民国政府开始将边疆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对象而制定不同的政策,也说明其边疆教育政策开始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由此也导致了相关管理机构及法令的出台。

最后是促成了相关主管机构的建立。“边疆教育”提出后,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按照《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规定,虽然边疆教育依然由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负责主持,但成立了专门的主管机构,即“边疆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各派主管人员二人,经济部、内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校、中英庚款董事会各派代表一人,并由教育部聘请专家十二至十六人组织之,其主要任务为研究边教原则及实际问题,筹拟并审议边教方案及调整边教机关经费等项”。⑦同时,为了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还成立了边疆教育设计委员会,其后各边疆省份也先后设置了边疆教育委员会或边地教育委员会,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由此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1840396.html,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作者:毛佩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08期 摘要:当人们意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寻求其他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理所当然。而课外活动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课外活动在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概念如何,种类是否丰富,又有哪些应注意的原则,本文在这三方面给予关注。 关键词:民国中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C-0010-02 课外活动是当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却并不是当前社会独有的教育形式。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20世纪初期兴新学以后,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将学生的游戏列入学校工作范围。此后,课外活动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方式不断得到重视。而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中学课外活动,原因在于“一个人在小学时代,究竟年少识浅,一切自主的活动,轻易还谈不到。一到中学时代,那是一生事业奠基的时代,除了爱好学问,种种应世处事的能力,也何尝可以忽略”。可见,在中学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民国中学课外活动的概念 查阅资料发现,民国中学课外活动虽没有固定的概念,但本质上与今天有相同的地方。 赵廷为在《课外活动》中认为,其是指“不属于课程范围以内的各种学生活动而言”。王鸿俊在《如何从事课外活动》中将“课外活动”定义为:“课外活动是种种用以补充正课的合理活动,由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努力产生,在相当指导之,俾完全实现教育目标。”彬然在《谈课外活动》中,将说明“课外活動”指“课内作业以外的种种活动而言。现行的《中学法规》里,规定以学生自治会为课外活动的中心组织。就活动的性质说,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和群学活动四大种集会;就活动的种类说,包括各种集会,体育及娱乐活动,办图书馆、壁报、校刊,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等”。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熟悉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1.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电视上张裕公司的广告,引出“张裕”这一百年民族工业老品牌。对张裕进行一个简单概括说明。 (2)展示出课题和课标幻灯片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是指1912——1949 年,这一阶段又分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 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年两个阶段。本节课我们要了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实,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现在我们透过张裕公司的发展历史,来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新课】 (1)展示张裕公司第一阶段“创建及初步发展”的内容: 1892 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提问:1、中国的近代工业是何时起步的? 2、到19 世纪70 年代又有什么发展? 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什么时候? 解释:何谓民族资本?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 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师:(总结)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裕公司并不是最早出现的那一批民族工业,但它成立后,马上就迎来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乘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大潮,张裕公司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短暂春天”。 板书:1912-1919 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2)展示张裕公司第二阶段“短暂春天”的内容: 1912 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 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张裕”一跃成为一个世界知名企业。 1917 年张裕正式营业四周年庆典,张学良、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 留下诸多宝贵手迹。 提问:1912 年—1919 年,张裕葡萄酒公司步入一个发展的辉煌时期,这是不是偶然?如果不是,具体原因是什么?(参考教材)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何表现? 师:我们在思考问题之前,先来统一一下思路,我们分析原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于人才,人才取决于教育,科学教育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清朝建立后,教育制度更多地沿袭明朝,以教化和育才为两大宗旨。学校是育才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入仕做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教化和育才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化的目的是利用汉文化来统治人口众多的汉人,育才的目的是培养一批统治汉人的官员。因此,清初迫切需要充实官员队伍,教育第一宗旨是培养官员即育才优先教化。 清朝后期以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世纪初,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赴日留学高潮;由于国内形势巨变,旧有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中国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与现在学校课程相比较,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增加了一些新课程,为培养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和新思想,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国时期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国家,曾经出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爱国思潮与实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从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反观当今的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民国时期教育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将教育发展壮大,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

[经典收藏]蔡元培与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机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里打扫一遍,我们就可以在给你一些零用钱。”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就自己到抽屉里去拿。”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朋友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女朋友。” 中国学生面对着自己已经被撬开的日记,看着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的说:“我没有早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是我自己组装的新车。” 中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车。”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意见。” 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到:“放肆!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胡子,还是我们儿子,还得听我们的。” 美国教育体制和中国教育体制的区别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教育

第二节民国初期的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临时政府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的法令与法规,一度让中国教育的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可是,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无法远离政治。民初不断变幻的政治形势,使得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许多时候沦为各派政治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政治的干扰、资金的匮乏,给民国初年的教育带来了重重阻碍。可祸兮福所倚,政治的纷争,无形中让各方政治势力在社会控制方面有心无力,这又为教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各种新教育思潮的传播,形形色色的新教育实践活动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一、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界的新气象 1、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12年1月9日将清朝的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教育工作,蔡元培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第一任教育总长。当时的教育部,下设三司一厅,即专门司、普通司、社会司和总务厅。各司设司长,总务厅设厅长,负责各方面的工作。地方上,教育行政并未统一,各省或为都督府的教育科,或为省公署的教育司总理全省教育事务,各县则仍沿用“劝学所”制,并于每县设视学一人至三人,视察全县教育。1917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教育厅暂行条例》,各省才开始建立独立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 为了尽快改革旧式教育制度,革新教育内容,促使各级学校走向正规化,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修正。其内容包括:从前各项学堂,均改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各府州县小学校,应于3月初4日(阴历壬子年正月16日)一律开学;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需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清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高等小学以上之体操课,应注重兵式;除高等师范一种外,允许私人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废止学校出身奖励制度;提倡社会教育等等。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小学设置修身、国文、地理、算术、体操等科目,高等小学则在此基础上增设外语、图画、手工、裁缝等课程,中学、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增设理化、音乐、家政等课程。① 2月,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在文章中,蔡元培指出,清末新政时期所确立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新的社会形势,“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明确提出,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为新的教育宗旨,“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 ②。他把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率先提出德、智、体、美四育。蔡元培的这篇文章,为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后,在教育界进步力量的支持下,蔡元培 ①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75页。 ②《民立报》,1912年2月8、9、10日。

论中华民国早期的教育宗旨与学制体制

论中华民国 早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综合班 陈国刚 1004012007

论中华民国早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摘要 探究民国的早期教育的方针对现在的教育是很有意义的,民国的早期教育 方针是最先学习西方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育方针。起作用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一个榜样,对此,我们将深入探究其 教育方针与政策,他们过去的理论对当下产生的影响。 1901年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这不是一个政府的战争,而是一个民族的战争。这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爱国的救亡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蓬勃发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革命迅速在全国蔓延,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振兴中华,强国御敌,孙中山把教育放在了首位,给予了教育大力的支持,任命了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在碑亭巷设立办事8关。有蔡元培构建中国教育的蓝图。 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当时临时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新生的临时政府的教育设计一个美好的蓝图,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确立了民国的教育方针。为此,蔡元培为了宣传他的教育方针于1912年2月在《教育杂志》、《民立报》等处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率先对民国教育方针的整体构想从理论上进

行系统的探讨,引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关心教育的人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大家都参与了讨论,再后来蔡元培又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作为题目,再一次的在《东方杂志》上进行发表,为的是征求各位学者的意见,。 蔡元培针对的是清朝末年的教育方针,那是的教育的宗旨是“忠君””尊孔“,他就很果断的宣布:“忠君与当前的共和体是不相符合的,尊孔与我们提倡的自由信教也是相违背”要予以取消,对“尚公”、”尚武“、”尚实“三项主义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当前的资产民族阶级的需求重新表述为公民道德教育,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又曾添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就是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主张。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史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史 一、清末期美术教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也重创了中国人保守的思想。当人们从民族落后的反醒中寻求解答时,人们开始重视经世致用,以物质生产为目的实用知识,重视科学,重视以美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为洋务实用的美术人才。 应科学与实业的需求近代学校教育应运而生。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堂日渐增多。 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图画成为所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图画手工科的设立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美术教育体制,所设课程全面而完备,并且注意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为: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为副科。学生须通过预科文理普修方可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自此,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设有图画手工科(班)。辛亥革命后,一些已建的师范学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通州师范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 1852年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开始附设“土山弯画馆”。画馆属工艺工场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为天主教培养宗教画人才。学生是中国的天主教徒,教师是法国传教士。教学采取工徒制,内容包括擦笔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技法,课堂作业主要是范画临摹。该画馆还于1907年出版了《绘事浅说》、《铅笔画贴》等书,影响较大,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对西画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推动作用,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西画画家,徐悲鸿先生称之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清末,一些有志于美术教育的知识分子,模仿日本和欧美的美术教育体制,开始尝试新的美术教学方法,编写出版“美术教科书”。俞复创办的“文明书局”1902年印发了一套学堂蒙学课本,其中就有丁宝书编写的《新习画帖》5种、《铅笔画帖》4种,《高小铅笔画帖》3种。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徐永清编绘的《中学用铅笔画帖》8册,这些教材对我国新式美术教育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以吴汝纶等人到日本的考察报告为基础,草拟了《学堂章程》,同年8月15日奏准颁布,也就是《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近代学校系统,虽已公布,但并未执行。 1904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对《钦定学堂章程》修改,,于1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它是我国经法令公布,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校体系。它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癸卯学制”将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划出学校系统之外,将小学到大学分为三等六段。其中,第一为初等教育,内分为初等小学堂(学制为5年)和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二段;第二为中等教育,设中等学堂一段(学制为5年);第三为高等教育,内分三段,初步构筑了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为三条主干的国民教育体系。 《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下,决定:

我所了解的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

我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史中的大学教育 中国自1860年以来,开始大规模接触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文化教育,至今一百五十余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的教育水平既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世界驰名,也经历了文革十年的低谷。而今,中国人不满意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应当更多的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大学教育问题。接下来,我会对自己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大学做一个介绍。 第一部分,民国时期那些著名大学中的校长 蔡元培校长是我从他人的评说中知道的,他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教育改革,大有成就,奠定了北大百年发展基调。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不是贩卖毕业证和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研究学理的地方。这地方采取的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态度,奉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因此,校长不是一个行政长官,而是一个学术研究的组织者、领导者。他既没有服从上级的义务,也没有裁定学术思想的权力。他的最大职责就在于提倡思想自由,维护学术尊严,争取教育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蔡元培因为不能履行这些职责,只好愤然辞职。他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说,他每天被一大堆无聊的公文和事务所包围,还要迎来送往,与教育部那些无知的官员周旋,因此他感到痛苦不堪。另外,他认为“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因此在他主持北大校务的时候,为了“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但当局却把这种做法视为洪水猛兽并进行干涉,因此他声明:“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蔡元培全

集》第三卷第29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蔡元培先生强调大学的自由精神,并为之努力。大学的自由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学生和老师是其主体,大学的设施与管理者只是为主体服务的。学生自治,教授治校,这些都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之一。而现如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好相反,教授无权治校,大学管理行政化,管教育的不是教育者,所谓学生自治,只是大学管理者授意下的协管。如此这般,大学之自由精神荡然无存。大学自由精神的主体没有思想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学生没有自己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力,学习的目的被强行引导为为了考试和学分,我无法想象这样教育环境下的毕业生会是什么样的水平。蔡元培先生的另一个主张是兼容并包。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聘请了一大批主张不同的大师到北大任教,陈独秀、胡适、梁漱溟、刘半农、鲁迅、徐悲鸿、辜鸿铭……等等,因为大师的加盟,几年之内就将北大改制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学府。对于任教老师的不同主张,他向来不干预,而是与其自由任其发展,使北大呈现一派学术自由之象。这是现在中国大学所不能比拟的。 在求贤若渴方面,竺可桢也值得称道。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以后,听说马一浮和邵裴之的学问很大,被“杭州视为瑰宝”,便多次登门拜访,请他们前来任教。谁知马一浮比较古板,当时他坚持学生必须登门请业,不能上门送教,竺可桢才只好作罢。抗日战争开始后,马一浮带着许多书向西逃难,途中遇上竺可桢帮助他渡过难关,他才答应到浙大授课。 除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外,坚持教授治校也是尊重人才的具体表现。竺可桢上任前,发现工学院院长朱一成不仅反对教授治校,而且还只拿着薪水不到学校,便觉得此人不堪重用。竺可桢认为,要想把大学办好,要“首先觅得一群志同道合之教授”。(《竺可桢日记》第一册,第2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述论 摘要: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乡村教育;发展;经验教训 一个大国的举起与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等作为强大支撑外,还需要强有力的教育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协调发展。只有重视教育的发展才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一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又要数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发展直接影响着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甚至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为了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就很有必要探讨历史上比较成功的乡村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这其中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对我们的初等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 民国刚刚推翻封建制度,国家百废待兴。当时先进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使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方法,乡村运动即是有识之士寻求发展其中的一条道路,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新国民、新教育,必须废除封建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教育思想,“因此当时兴起的“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1] 。当时的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等积极探索乡村教育道路,努力提高乡村教育的办学质量以及实行乡村教育的理论实际。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也有利于当时乡村教育的发展,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对乡村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国家的提倡在乡村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文化及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乡村社会曾兴起一股“废庙兴学”之风。其最初只是一种有知之士个人在民间的自发行为;清末新政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广泛推行;最为重要的是“癸卯学制”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探究与感悟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探究与感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级 曹扬 1010306226 摘要:通过对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的始末探究,分析了其历史背景与教育意义。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对于当代大学改革仍有一定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其特点对当代大学改革提出少许见解。 关键词:教育独立思潮发展、知识分子教育独立运动、当代大学改革 引言 民国教育界围绕着政教关系对教育主体规律的探索集中体现在民国教育独立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上。明国时期教育界所使用的“教育独立”概念重点是指尊重教育规律,反对教育被政治工具化,反对政权、政党、政潮和意识形态干扰、干预、控制教育;并对于教育界自身的政治关怀意识和参政方式也采取克制和谨慎的态度。“教育独立于政治”或是“排斥政治对教育的干扰”是民国初年产生、到20世纪40年代末终端的教育独立思潮最核心的理念。这一思潮体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教育事业的现代主体价值和独特规律的认知、对知识分子自身的现代职业身份的觉悟、对知识分子自身独立人格的维护,它包含一系列的具体诉求,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思想独立、学人参政自律,大学自治等。从逻辑内涵上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反对政治对教育的无知干涉,为教育争取更宽广的自主独立空间;二是教育界对自身参政的规约。 以现实角度来看,这种思想接近乌托邦,不可能实现,但它也有自身的政治社会背景,在民国教育史上曾昙花一现。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是在民国教育界扮演重要角色的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是自由主义者,学术自由与教育独立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为了探究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对于国家学术发展之影响,作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并由此引发了作者对于“教育独立”的个人见解。结合倡导“教育独立”具体人物及其生平事迹;作者认为当今大学教育亦应“汲取前人精华”,针对自身存在的诟病应制定相应的方案并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本质问题。 一、教育独立思潮的萌生 中国近代教育与政治分离的因素最早是在清末民初(教育独立运动爆发之前)科举制度的革废过程中开始孕育,政学分离的客观趋向已然出现;而这一时期,许多有识之士敏锐地把握住了这种时代信息,自觉地对科举教育传统下人们对教育目标、教育制度和教育家地位的习惯认知方向——单一的政治取向提出批判和烦死,澄清了有关现代教育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使教育与政治的分离从一种潜在趋向逐渐变成知识教育界的自觉能动意识;再加上民国初年,教育所依赖的外在政治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也使得教育界原先比较朦胧和

民国时期的中国外语教育1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会学校的外语教育 外国语学院:邹红英J1340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中国的教会学校的外语教育的基本历程,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外语教育的特点与影响,特别是福建教会学校外语教学的特征. 关键词:教会学校主要历程福建教会学校特征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主要载体, 在近代初期传入中国。由于其在中西交流中独特的重要地位,到 20 世纪初, 已经发展成为近代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且相当特殊的学科。教会中学作为基督教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极为重视英语教学, 而且大部分西学课程也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英语与宗教成为其两大基本特征。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并对教会中学和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基本历程 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经历了普及与多样化、规范化发展和停滞与混乱时期三个阶段。 (一)普及与多样化阶段 ( 1912- 1922) 从1912 年民国成立到 1922 年壬戌学制颁行, 是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普及与多样化阶段。早在 1820 年, 马六甲的英华书院 ( 后迁至香港)就已经开设了最早的英语课程, 有写作、英译汉和语法等项目, 其程度大致相当于中学。鸦片战争后, 传教士在东南沿海各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教会学校,

但属于中学程度的不多, 开设外语课的更少, 较为著名的是上海英华书院, 该校率先在保持宗教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收费教授英语的制度。自此以后, 沿海通商口岸的基督教中学陆续开设了英语课, 但从全国范围来说, 这种情况还是很零星的。1877 年的传教士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仍然反对在教会学校普及英语教育。但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国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 教会中学普及英语教学已成大势所趋。与此同时, 传教士内部关于是否普及英语教学的论争也渐趋白炽化, 支持者越来越多。终于在1890 年新教传教士第二次大会上, 作出了推广英语课程、以英语为教会学校的教学语言的决定, 此后传教士们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对英语及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 调整了教育方针, 使得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甲午战后,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蔚然成风, 英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出来, 再加上进入 20 世纪后, 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相继实行学制改革, 大量新式中小学纷纷设立,教会学校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为了在教学质量上超过公立中学以吸引生源, 同时为教会大学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教会中学更加重视英语教学, 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走向普及, 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尽管新教各差会之间兴办教育事业有时也相互合作、协调, 但并无一个权威性的机构来统一管理教会学校, 因而各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据广州岭南大学的缪秋笙统计, 当时全国的教会中学有六种, 英华式的中学仍实行中学、西学分班教学, 英文程度很高, 如福州鹤龄英华中学、苏州桃坞中学、上海中西女中等; 两级中学中普通科英语教学较为规范, 但其商科、师范科以及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则更侧重于英语的实用性; 教会大学的附中在

美国教育和中国的教育比较

美国教育和中国的教育比较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其中有6位具有中国血统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奖者。一位留美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发表这样疑惑:“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到了美国都那么出人头地?“我相信十年内会有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比较有希望的两个人是简悦盛和徐立之。二十年内,中国大陆学者也有望问鼎诺贝尔奖。”杨振宁昨天在交通大学演讲中表示。 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很多但杰出人才很少。华人得诺贝尔奖很多了,但是没有一个是产自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或者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但是最后是成长于西方的教育体系之下,这到底是为什么? 以美国教育为例, 论及美国的基础教育,人们的看法有着较大的分歧。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相比,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把握和继续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有人认为,美国的教育界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开始强调抓基础。既然人家还要学习我们,那么我们就应固守原有的教育传统,没有必要改进。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才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与美国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 教学方法─发展个性特长 美国小学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生动有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加之教学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把握。每堂课上教师一般讲得很少,只是提纲挈领地讲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自己操作、自己查阅有关资料等自主学习,主动灵活地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有时3~5个学生围成一桌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既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美国的教学非常崇尚合作学习。刚开始是为了方便黑人、白人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而产生的,实践后发现好处不少,现在更为普及。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假如简单地分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合作,会导致有人不参与或者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必须想办法使学生之间主动建立“同舟共济”的关系,为此教师事先都会帮助分工或者分组,而且是煞费苦心,多种策略划分。例如:按学生的能力、相互关系、心理条件分组;随机分组;学生自选合;等等。分完组后,每组各有任务,同时组内成员也有明确的分工。在合作过程中每个人独立或合作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评分时,既重视对小组成员的打分,更重视对整组配合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学校天天下午三点半放学,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自由发展。在那里,学生轻松自然,每张脸上洋溢着的自信的笑脸。在美国,教科书不需要带回家去。学校还明确规定:不同年级的学生,课外作业时间量不等。对于同一年级,甚至同一个班的学生,根据个体的差异情况,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也不尽相同。天天的作业纸上还留出一片空白,让孩子自己出题和回答,这样的题可做可不做。做难的或轻易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和信息。对于学生作业评价,只要能做出来的就是好的。

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陇东学院 题目: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11级人文2班 姓名:王娟娟 学号:211151246

浅析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异同 摘要:20世纪,中国国力突飞猛进,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高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从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比较出发,找出中国教育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美国教育;中国教育;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20世纪,中国经济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同时,有大批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上存在问题,在经济大发展的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才能在世界经济大发展中不断进步。 一、中美教育现状对比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在这样的大国里,教育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历史悠久,从春秋开始,我国的教育开始普及,向着平民、大众的方向发展,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宋代理学的普及。宋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朱熹等理学大家的推动下有了巨大发展,进入近代,随着西方教育的传入,我国教育的普及的速度加快但同时,我国教育事业与西方国家比较,还处在差距。 (一).培养目标的差距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众多的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我国的高等学府也以此为目标,但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以进入仕途为目标,进入近代,则以获得稳定、高薪的工作,较高的社

会地位为目标,然而,在经济化的大潮下,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毕业的高校大学生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分配不到工作,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而他们的所学又无法对他们的就业起到帮助作用。这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待就业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其他领域才能平平,无法与其他人竞争,只能待业在家。造成了我国教育成果出现了在就平庸大学生的局面。 而西方与我国的教育成果则完全不同。美国教育注重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他们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美国的大学造就的人才多为精英性人才,这些人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主动,有效的实现就业。同时,美国的大学,培养人才不以进入官场为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所需人才,这也在意识上为大学生进行了早期教育。总之,中国教育在现当代的社会大背景下,培养出的大多的是技能平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低技能人才,而西方国家培养的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精英型人才。这是中美教育的一个巨大的差距。 (二)、受教育者意识差别导致受教育成果不同 大学既是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也是一个花销巨大场所,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平均每一个大学生要花数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大负担,很多的农村学生因此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在我国,上大学的都是家庭比较好的,能够拿出学费的家庭,然而,这些家庭的学生在上学之后,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这就使得我国的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后,尽管就业,其成就并未比先前好,只是提高了一些收入而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人民版(精美教案)

人民版高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课堂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拓展。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课本剧的表演展示一个资本家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命运,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得出几点信息: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包括:战争、人民的支持、政府的政策、自身的力量等等。教师通过材料的出示,引导学生解答材料加深对影响民族工业发展因素的理解。也影射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走过“短暂春天”,进入“发展较快”时期,在抗战中又受到“沉重打击”,国民党统治后期又陷入困境,“日益萎缩”。 教学过程侧重培养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和高考对“新情境”的解读,同时打乱教材的编年体顺序,侧重归纳影响民族工业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由于本节课定为研讨探究课,因此不按传统教学方式与顺序的教学方法必然引起争议,这是意料中的。 二、教材分析 本课原本订为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第二课内容,上承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起步后发展曲折,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得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本课教材内容线索清晰,按时间顺序划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但后来感觉到把前面的一部分割裂开来有些缺乏完整性,因之把课题改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比较符合整个发展过程。 三、学情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