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立体构成实训大纲

立体构成实训大纲

立体构成实训大纲
立体构成实训大纲

《三维动画场景设计》实训大纲

一、实训课程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场景设计

开设学时:总48学时(理论20学时,实训28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二、实训的性质和任务

《三维动画场景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目前3ds max软件广泛应用于影视媒体、广告设计、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本课程旨在讲授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技巧,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影视制作业、广告与多媒体制作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三、实训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的一般方法,具备运用修改器工具制作三维变形造型,并运用材质编辑工具给三维物体赋予材质,掌握放置灯光和摄像机的方法,能创建一个完整的场景,最后通过参数设置制作三维动画。

四、实训的基本要求

1、由主讲教师讲解实训的基本要求、目的。

2、要求学生课堂必须完成实训,按时完成实训,并独立撰写实训报告。

五、实训设备要求

六、

七、实训项目

实训一纸材完成立体构成作业(4学时)

实训目的:掌握立体构成的对三维空间的基础造型方法

实训内容:卡纸、A4纸、瓦楞纸;

实训二纸材完成立体构成作业(2学时)

实训目的:体验立体构成的对三维空间的对力感的表现

实训内容:卡纸、A4纸、瓦楞纸;

实训三完成线的立体构成作业(8学时)

实训目的:遵循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寻找线型材料并掌握其构成方法

实训内容:毛线、木条、金属线、竹签等;

实训四完成面的立体构成作业(8学时)

实训目的:遵循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寻找面型材料并掌握其构成方法

实训内容:纸片、金属片、木片等;

实训五完成块的立体构成作业(8学时)

实训目的:遵循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寻找块型材料并掌握其构成方法

实训内容:石块、金属块、木块等;

实训六实战应用(2学时)

实训目的:掌握计算机辅助立体构成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实训内容:PS、3DMAX软件制作

实训七完成线、面、块的立体构成作业(4学时)

实训目的:遵循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寻找线、面、块材料并掌握其构成方法实训内容:运用线材、面材、块材完成线、面、块相结合的立体构成作业

八、实训的教学进度和安排

本课程安排总学时数为56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训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

序号实训内容学时

实训一纸材完成立体构成作业4学时实训二纸材完成立体构成作业2学时实训三完成线的立体构成作业8学时实训四完成面的立体构成作业8学时实训五完成块的立体构成作业8学时实训六实战应用2学时

实训七完成线、面、块的立体构成作业4学时

合计36学时

九、实训报告和要求

(一)课程及实训名称;(二)实训目的;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四)实训结果与分析;(五)要求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构成》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 《构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构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必修),本课程4学分,课内72学时,2008年春季开课。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和设计观念,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原理、方式以及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培养造型能力及多种表现手法。目的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广告设计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广告设计专业, 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活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本课程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同类型课程。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体现了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色彩》与《素描》是本课程的基础。其区别是:《色彩》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进行色彩知识的具体教授,《素描》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构成》是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顺序上应在学习素描和色彩的基础上学习构成. 参考书: 教科书:《构成艺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贾京生主编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 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 2.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3.结合其它材料和技法完成作品的能力。 4.本课程注重练习,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与形成性考核高度结合。学生的作业至少需将16张留在个人成绩档案中(按学习的单元进度同步完成),这16张作业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 在上述教学要求中,本课程将以一定量的作业为前提,并在设计训练中不断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并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形成较好的结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课程授课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立体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 总学分:3 二、课程地位 1、课程性质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既是独立的基础造型课,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国际上称为“构成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交叉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专业基本特点,本课程集中研究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立体设计创意的方法。除了理论教学外,授课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课程策划、课堂组织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意思维方法与实践的训练,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和与现代商业活动发展之间以及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课程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三次元的空间中,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立体空间形态,发掘色彩、肌理、质感的潜在作用,并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提炼、再造出具有生命动力、自由韵律和形式美感的丰富形态,掌握各种空间及形态的正确关系。学习研究有机形体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艺术中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②研究三维实体的形态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训练,学习运用立体空间思维在三维空间里组织形态的方法,掌握造型规律,开拓设计思维,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开发潜在的思维能力。 ③培养合理协调眼(观察)、脑(理解)、手(表现)的能力。

100431024-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431024 课程英文名称:Plane composition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的课程,平面构成启发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设计所需要的图形,提高学生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平面构成课程用现代设计思维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和设计水平。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在平面空间范畴内,形的基本造型要素、结合方法与排列形式,构成形式美感的审美法则等一系列问题。 2.能力及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用图式语言表达设计构思、形态构成规律等,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平面构成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施说明 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结合大量设计实例,多方面展示、表现、观察平面构成艺术的特点,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讲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图例,针对平面构成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整理和讲解。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平面构成设计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对先修课无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重点、难点章节安排习题,以便更好的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习题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查 2. 考核目标: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含到课率、课堂表现)占20%;课程结课成绩(作业完成程度)占80%。 (七)主要参考书目: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 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 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构成理论教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 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 (2 )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训 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 (2)理解: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 (3)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 (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2 )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 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基本设计方法。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6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 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 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内容 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五、材料资源准备 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 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 一、空间的概念 二、空间知觉与秩序 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 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 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 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四、空间的性格 五、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内空间构成 一、内空间形态 二、内空间洞口设计方法 第四节外空间构成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第五节光空间构成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 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 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设计构思 二、材料加工 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

100431006-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431006 课程英文名称:Solid composition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立体构成是视觉传达的专业基础课程。讲述在三维的空间中把具有三维形态的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构造,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三维形态的过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及造型要素;运用理论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引发学生动手造型的兴趣;培养造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方面的能力,)以及立体造型的制作能力。是把线、面、体等造型元素作为基本单位,运用艺术的审美法则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与形式进行归纳与重组的艺术。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视觉传达设计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立体构成的一般规律,具有立体构成设计的初步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立体构成在视觉传达专业中的作用; 3.了解立体构成所使用的材料的特性,具有简单的动手能力; 4.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外观结构设计等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具备一定的立体造型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立体构成是运用各种材料为载体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立体构成作业训练)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剖析、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 1.基本知识: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能力及技能要求: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对材料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各种材料的加工手段,并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三)实施说明 1. 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立体构成作业训练)为主,以理论讲解为辅,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2. 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深入理解面、线、块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型材料和先进的加工手段。同时注重与视觉传达专业的一定结合,适当地进行一些与专业基础造型相关的简单设计,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对先修课没有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重点、难点课题应详细分析,培养学生对各种形态材料特性的了解,用以解决实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基础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09 课程名称:《三维基础造型》 总学时数:48 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基础造型Ⅰ,基础造型Ⅱ 后续课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学科专业基础课, 是针对艺术设计(装饰方向)的本科生。 2.教学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基础训练,通过理论讲解、作品分析、课题实践,让学生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型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及表现方法。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型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学习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 ·立体形态造型的形式要素, ·在实践中掌握常用的材料要素和加工工艺, ·能够完成立体形态的综合造型。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以及各种综合材料来训练三维造型能力和立体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了解关于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解剖,以便重新组合, 创造出新形态的相关知识。掌握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的能力。因此,它 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是: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要素和形式要素,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习性,稳定与轻巧等。 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立体形态造型的综合构成,比如动态形体造型等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地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训练 课外教学:调研,课题训练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三维造型基础——立体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振堂,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7月。 [2]《三维造型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邹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2月。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123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构成要素、构成方法的教学以及对力学的分析和形态运动规律的综合研究,使学生掌握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构成方法,创造生动的静力构造体,启发学生的独创性和拓展他们的造型构思。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立体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将形体分解为点、线、面等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立体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平面构成不同,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关于造型、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力,以及造型创造的逻辑体系,提高立体型态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构成的组织方法以及构成造型的传达方法,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1.为提高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和教改。 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立体构成课程的兴趣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力求使学生学以致用,选用优秀教材,参考资料动态调整,制度对接与时俱进。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3.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相结合。将提问、讨论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4.系统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课上教学与课下实践相结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课后辅导答疑,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强化教学效果;为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注意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科研环节、学生社团活动、学术研讨等方面的衔接。 ◎<教学手段> 1.课程组设计了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投入使用,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2.邀请校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讲演,组织学生成立会计研究会和学习小组,针对性地采用沙龙式的讨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能力。 3.积极推动和落实网络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现已在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网上答疑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四、教学内容

(完整版)视觉传达专业《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平面构成/ Plane Composition 2、课程代码: 163Y003 3、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平台)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48/3 6、先修课程: 素描基础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平面构成为三大构成之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在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图形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平面构成的概述、构图形式美法则、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练 结合。巡辅、个辅 与示范结合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述(4 学时)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及作用。理解:平面构成的原理。掌握:传统文化与构成。重点内容:1.平面构成的产生和发展。 2. 平面构成的作用与原理。 3. 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 4. 平面构成构图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概念及作用、构图 形式美法则运用。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形态元素。 知识点: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平面构成三要素点、线、面。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作用。知识点:平面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传统文化与构成。 第三节:平面构成构图形式美法则。知识点:统一与变化、条理与反复、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第二章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12 学时)了解:基本形、骨架、单元格构成理解:基本型、重复、渐变、发射骨架、单元形掌握:平面构成表现形式的应用。重点内容:基本形、基本型群化、骨格设计。教学难点:基本形的设计、骨格的设计、骨架构形的活用。第一节:基本形的设计与群化。知识点:基本型的设计方法、基本型的群化。 第二节:骨格。知识点:重复、叠合、渐变、发射等骨格的设计和基本型运用。第三章自由构形(8 学时) 了解:动势形态。理解:密集变化。掌握:对比造型。重点内容:密集变化。教学难点:韵律规律对比与密集构成中对形式美的要素的应用第一节:动势。 知识点:动势形态。第二节:对比。 知识点:对比造型。第三节:密集。 知识点:密集变化。第四节:节奏与韵律。知识点:节奏与韵律定义、规律与运 用。 第四章意象构图(12 学时)了解:感觉的视觉表现。理解:创意与视觉对具象事物的反常态表现。掌握:具象事物的抽象与意象表现。教学重点:1.具象事物的抽象化表现。 2.矛盾空间表现。 3.反常态、意象化表现。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 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 业基础课学分:4 总学时:64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 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 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 现的和谐规律。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 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概述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 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认识点线面 第二节认识体量 第三节认识材质 第三节认识空间 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 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 第三章半立体构成 第一节一切多折 第二节肌理构成 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 第四章线立体构成 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 第二节线织面 本章重点:线材构成 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 第五章面材构成 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 第二节层面排列 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 本章重点:面材构成 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 第六章块材构成 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

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 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 本章重点:块材构成 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 第七章综合构成 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 本章重点:综合构成 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 四、成绩考核方式 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 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 2、线材构成 1件 15% 3、面材构成 1件 15% 4、块材构成 1件 15% 5、综合构成 1件 40%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 《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注: 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故教学中: ⑴突出重点,要点,更突出创意实践中思维与动手的业绩成果; ⑵必须充分利用等同于课时或大于课时的课外实验或自习时间; 2、本课程充分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模式的课堂讲授与个别传授,交流,辅导,示范,修 正作业等相 结合,积极启发,激励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态度和创意,想象的创造能力。 3、本大纲须“静”“动”态的执行,视学生的学习状况特点等,应有局部的增减,强弱, 取舍地运 作。 执笔人:杜晶晶 审定人:篇二:立体构成授课计划 篇三:《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艺术设计基础适用专业:艺术类专业通用 开课专业:广告设计资讯设计环艺设计动漫画设计交通景观设计总学时/学分: 36 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 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 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为设计活动提 供广泛的构思方案,因此,它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教学课程计划36课时,要求学生用大量的自习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二、对前 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0670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tereoscopic Composition 课程总学时/学分:40/2.5(其中理论讲授16学时,课内辅导16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画 一、课程简介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讲述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使学生从理性的角度了解如何在三维空间中根据不同的立体构成的视觉形态要素、构成原理、造型法则和材料性能,创造和美化形象,结合立体构成的作业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空间的形态美和创造美的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要掌握立体构成定义及其形成,分清结构素描、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关系,特别是要了解和训练如何从平面演变成空间观察思维的方法; 2、重点掌握概念元素重点、线、面、体的定义及相应的体构成形式,吃透属性材料形态元素和空间的概念,重点作业训练线立体构成和面立体构成; 3、必须掌握形式要素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方法,了解形式法则的视知觉规律,重点是利用形式法则到立体构成设计的训练; 4、要理解和掌握平面到半立体、多面体转化的相关知识,掌握版式构成和异面体两种构成规律,重点在于组合和排列的过程中材料形态的加工技术制作技巧及空间组合想像力; 5、理解和掌握从平面到柱体的转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围合式柱式结构变化规律,对柱体的柱端、柱面、柱体棱线的立体加工使之具有丰富变化; 6、理解块立体的形体塑造原理,通过分割、组合掌握塑造形体的方法和规律,重点是块单位组合排列规律变换具有的作创意思维业训练; 7、要理解材料要素的属性及加工技术技巧,回顾形式美的法则,要侧重在利用材料要素对综合构成和仿生构成的创意思维训练上。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学时:64课时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建议教材:刘明来编著,《立体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年 开课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构成要素、构成方法的教学以及对力学的分析和形态运动规律的综合研究,使学生掌握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构成方法,创造生动的静力构造体,启发学生的独创性和拓展他们的造型构思。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关于造型、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力,以及造型创造的逻辑体系,提高立体型态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构成的组织方法以及构成造型的传达方法,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立体构成中的构成要素。 难点:注意形式构成要素的基本规律。 章目教学内容教学 时数 教学方式 或手段 课后作业 思考题练习题 一概述8 讲授、多媒体、作 品赏析 √√ 二构成要素20 讲授、多媒体、作 品赏析,作品实践练 习 √√ 三立体构成的形式 要素及意象表现 构成 20 讲授、多媒体、作 品赏析,作品实践练 习 √√ 四 材料构成与立体 构成的应用以及 国际优秀材料构 成艺术、设计作品 评析 16 讲授、多媒体、作 品赏析,作品实践练 习 √√合计64 五、正文 (一)理论环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概述立体构成的定义。

基本构成(原理)方法。 构成发展过程。 2.教学要求:对立体构成的定义、基本构成方法以及构成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了解。 3.教学重点难点:立体构成基本构成方法。 4.教学建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 教学内容: 点的构成概念及应用 面的构成概念及应用 线的构成概念及应用 体的构成概念及应用 空间的构成概念及应用 构成要素-色彩 构成要素-肌理 点、线、面、体在设计中的应用 2.教学要求:了解立体构成中的构成要素。 3.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立体构成中的构成要素。 4.教学建议:结合幻灯,图片进行讲解。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1.教学内容: 单纯化 比例 均衡与对称 节奏与韵律 对比和调和 多样统一 构成形式要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2.教学要求: 分析构成形式要素的空间限定、方法、数量、接触和分离的空间状态,将 要素做数学性的排列组合,构成型态的逻辑体系。在立体造型中,为了使 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就可以运用构成的形式要素的法则。形式要 素的表现形式内容很多,有比例、对比、调和、多样统一等等。 3.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形式构成要素的基本规律。 线材的特点、坚硬、柔软整齐宽窄不同的加力,韵律以及不同的肌理特征。 注意平面浮起的立体与阴影。 面的包容机能。 面的分隔空间功能。 表现线与面的薄厚程度。 4.教学建议:对与平面构成中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的区别。 第四章立体构成的应用及材料与立体构成的运用 1.教学内容: 立体构成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的体验和理解是学习立体构成必不可 少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材料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并复杂化。现

手工制作—立体构成

手工制作—立体构成 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 1、课程性质: 《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设置目的: 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 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技能要求: 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学期总成绩为平时成绩40%,考核成绩60%。 五、教材及参考用书: 教学辅助教材:《立体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赵殿泽主编。教学辅助网站:设计在线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169822.html,/;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立体构成》是广播电视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造型艺术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立体构成》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造型训练,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2.教学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立体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将形体分解为点、线、面等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立体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平面构成不同,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在美术类专业开设的诸多美术课程中,《立体构成》应在学生学习了《平面构成》课程之后开设。这两门构成课程都是对学生进行造型训练的课程,它们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这些构成的基本法则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要通过这些范例作品,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立体构成之理念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立体构成学科产生的沿革,了解学习立体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二章构成要素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点、线、面、体是构成的基本元素 2.了解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与几何学中的点、线、面、体的差异,以及它们与平面构成中点、线、面、体的差异。 3.了解色彩是立体构成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了解构成中物体本色的应用及人为处理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学分:2.5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 1、设置目的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3、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技能要求: 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的重点: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 课程的难点: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 333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五、课程内容: 概述(1学时) 内容:形体与空间、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 要求:重点是对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的理解 第一章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2学时) 1、空间立体的基本形态及其感情特征 2、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内容: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平衡与秩序。 要求:重点是多样与统一 第二章基本形体的综合构成(8学时) 内容:概念、硬线材构成、软线材构成及其特点。 要求:重点是硬线材构成、软线材构成及其特点 1、(1)、软知线材及框架 (2)、软质线材的构成: 木框架的软质线材构成 木托版金属框架构成 软质线材的壁饰构成 (3)、硬质线材构成: 单体造型组合 转体组合框架组合 2、重点、难点 334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105B0006-0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40 学分:2.5 前导课程:色彩构成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空间造型的一门基础课,是设计的基础,是从写生、写实造型向抽象、想象造型转化的过程,是从绘画基础训练向专业设计转化的环节,构成观念是否能建立起来,关系到后面的专业创作以及整个艺术活动的动向。 本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主要培养学生空间立体造型和创作的能力,锻炼学生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形式规律的学习,掌握立体构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技法,学会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从平面到立体的形态分析;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和形式法则;线、面、体的练习;理解材料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与表情,理解与运用材料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立体构成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 教学内容: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 一、立体构成的定义 二、点、线、面的观念 三、立体构成的美学法则 四、新造型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任务 一、分析三维形态的立体造型 二、分析立体构成造型的空间结构 三、分析表现空间结构的表现方法 四、分析立体构成的材质因素 五、分析美学法则和美学规律的运用 六、分析色彩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第三节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 一、建立立体的造型艺术观念 二、提高对立体艺术造型的感受力 三、提高对立体艺术审美的判断力 四、培养完整的立体构成逻辑思维 基本要求: 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范畴,明确立体构成的目的、任务。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遵循美学法则,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构成形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及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美学原则以及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任务。 本章的难点是分析表现空间结构的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 一、点的视觉特点 二、点的形状 第二节线 一、线的视觉特点 二、线的形状 第三节面 一、面的视觉特点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00 理论:60 实践:40 适用专业:广告专业装潢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二、先修课程: 素描、色彩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构成理论教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 (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 (2)理解: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 (3)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知识点: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 (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要求学生 (1)了解: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学习阶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ion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课程学时:64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造型基础1、色彩构成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立体构成》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要素的构成,使其具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造型训练,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与本专业的一定结合,适当地进行一些与专业基础造型相关的简单设计,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立体构成》课程的开设,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立体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平面构成不同,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立体构成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工艺特性,用造型设计的各种表现手法,有意识地去组织和创造,从中培养学生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良好的造型能力,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一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清楚的认识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目标二 在立体构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造型设计的练习,让理论知识和练习互相促进,既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提纲 1、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立体构成的概念及形成、立体构成的特征、立体构成的主要因素、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2、从平面到立体:折屈加工、切割加工、集聚构成、折板加工、压屈加工、柱式结构、几何体单体结构 3、线材构成:垒积构造、框架构造、伸拉构造、线织面构造 4、面材构成:薄壳构成、插接构成、层面排出 5、块材构成 6、综合构成:线面块的综合构成、自由形体的组合练习 (二)课程的知识体系 知识领域1: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