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摘要:舞蹈与音乐,这两门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从产生伊始就已经密不

可分了。在舞蹈艺术的漫漫之路上,舞蹈与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二者超越了简单的合作关系,音乐甚至成为舞蹈本体的组成部分。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形式,都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坦露人的心灵。音乐不是舞蹈的全部,也并非舞蹈的核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对于舞蹈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对舞蹈肢体的精彩表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幕后”作用。

关键词:音乐;舞蹈;和谐一致;互为补充一舞、乐关系梳理舞蹈与音乐,这两门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从产生伊始就已经密不可分了。同其他艺术样式相比,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形式,都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坦露人的心灵与灵魂。身体最原始的律动必然伴随着最朴素的节奏,或节日狂欢、或祈福祭祀、或庆贺丰收、或狩猎归来,几乎在每一个聚集的场合,原始人类都用自己的身体以鲜明的节律来释放情感,这应该归于人类的一种本能的体现,这种本能的体现恰恰生动地解释了舞蹈与音乐的一体性。在当今的某些非洲的原始土着舞蹈中,我们还依然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这种原始的乐舞一体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二者是天然的密不可分。

在艺术的起源之初,舞蹈与音乐就这样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随着历史和

社会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分化成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艺术门类:音乐逐步发

展成一门包含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织体等多层内容与形式的系统化的艺术门类。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音乐成为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的时间艺术;而舞蹈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演变出了舞蹈本体的多种运动法则,而且包含了音乐、文学、美术、绘画、社会、宗教等多种因素,从而形成了一门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艺术门类。舞蹈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肢体艺术。当我们走进剧场观看一部舞剧时,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舞动着的人体,而且还包含了很多非

舞蹈本体的,但却已经渗透进舞蹈的东西,譬如音乐,譬如灯光。在这些非本体的因素中,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应该就是音乐了,甚至把二者看作是一对天然的结合,是理所应当的孪生艺术。舞蹈综合了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空间也就是舞蹈作为视觉艺术的一面,以人体为物质载体,立体地呈现对空间的占有与运用;而时间则意味着舞蹈必须“表现着一个连续的、进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舞蹈才有可能

实现其艺术的生命历程。

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先生在其着作《舞蹈概论》(《Introduction ToThe Dance》)中这样评价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联:“有机的音乐形式的基本原则无疑会立即与有机的舞蹈形式的基本原则吻合起来,并生长在同一条根上。

舞蹈与音乐极为相近,从根本上说,在起源上是不可分离的。无歌之舞或无舞之歌是较晚的发展,而且只存在于西方世界。独立的音乐艺术哪里都不存在,独立的舞蹈艺术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舞蹈与音乐的“纯粹的”结合正是植根于两门艺术的本性。音乐和舞蹈都是时间性艺术,都建立在节奏基础上,都具有虚拟性,就其基础来说都是表情的而不是造型的语言———正如音乐依赖于言语音调的表现力但不描绘语言一样,舞蹈同样也依赖于人体动作的表现力但并不描绘具体的动作。

同属于表情艺术,舞蹈与音乐都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正所谓“歌以叙志,舞以宣情”;正因为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二者才都具有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虽然对于人类来说,听觉世界并不是十分丰富,但是与视觉世界相比,听觉首先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更能够细致入微地揭示人类的心灵与情感,这样也就使音乐在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上有着强大的力量。但由于其在塑造艺术形象上的抽象性和模糊性,容易使人难以理解。而综合了“视觉和听觉”的舞蹈艺术就可以通过世界上最为复杂但又最为独特的艺术工具———人体,融时间、空间、力量三元为一体,更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人类的思想与情感,充分展现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与肢体魅力。尤其舞蹈对于空间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运用,是音乐所难以企及的。在舞蹈领域里,二者展现着既有又有区别的表现内涵,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共同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着名音乐家叶纯之指出: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但并非完全紧密的,可以是松散的甚至是随机的,可以两者紧紧配合,也可以有完全不用音乐的舞蹈。大体说来,音乐只提供了一种可舞性,是一种潜在的质素;当其被舞蹈采用后,才使这种可舞性变为现实……音乐和舞姿结合起来时,音乐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音乐的节奏成了舞蹈节奏的音响补助;强化音乐所引起的情感、情绪被解释为舞蹈的情感、情绪的音响表现。当两者同步时,音乐是加强了舞蹈;两者不同步时,往往意味着一种内在的冲击,意味着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舞蹈的内涵。音乐所带来的、可因听众的再创造而不同的某些多义性,被舞蹈所制约、明确起来,趋于比较肯定的性质;音乐成了舞蹈的一种音响解说,一种辅助,一种补充。另一方面,音乐对于听众来说,本是一种体验的艺术,因此也成为舞蹈的一种深化。因为通过

音乐的出现,观众不再单是从视觉得到感知,他们借助于音乐而对舞蹈有更为直

接的感情体验音乐本身所带给观众的空间感、动力感和紧张度,这些仅存在于听众想象与联想上的意象,通过舞蹈化为现实,通过视觉来加以认识、区分和强调。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舞蹈又解释了音乐,同时补充、强化了音乐。

在中国,音乐与舞蹈更是难舍难分。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诗、舞、乐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则更加亲密,“乐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的古典宫廷乐舞大都以乐命名,如《清商乐》、《燕乐》、《龟兹乐》、《西凉乐》等等。而中国大部分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也都是边歌边舞,舞乐一体的。

总而言之,在舞蹈艺术的漫漫之路上,舞蹈与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

“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二者超越了简单的合作关系,音乐甚至成为舞蹈本体

的组成部分。对于舞蹈而言,音乐不仅仅是伴奏,也不仅仅是机械的节拍,而是在情感表现、艺术表达等更深层面上的和谐一致。无论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观众,

对于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演出的评价,必然会涉及到舞蹈与音乐的这种“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为什么?因为这种“和谐一致”同时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而且是1+1>2的体验。两种艺术门类都具有的虚拟性同时也决定了二者都有着更为宽广的表现空间,二者的“和谐一致”所带来的震撼可想而之。

从舞蹈本体的视角来看,这种“和谐”贯穿于舞蹈编创和舞蹈表演的始终。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编舞家之一,乔治·巴兰钦先生倡导的“音乐视觉化”很能够说明二者的“和谐一致”在编舞领域的重要性;至于在舞蹈表演的领域,

各个国家不同舞种的表演艺术家们都从肢体实践的舞台表演经验出发,生动诠释了舞蹈与音乐之“和谐一致”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

当然,正如音符不能够代替肢体一样,音乐同样不能够代替舞蹈。音乐不是舞蹈的全部,也并非舞蹈的核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对于舞蹈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对舞蹈肢体的精彩表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幕后”作用,具体表现为以

下几点: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音乐提供了情景、氛围,配合并帮助舞蹈在肢体表现中表达情绪,营造、烘托、强化舞蹈的情调和意境。这从观众的角度解释了音乐的作用,即视觉艺术与听觉感受的双重体验;其次,从舞蹈表演者的角度来说,

音乐对于情绪感染的特殊能力在帮助、配合舞蹈感染观众的同时,也提供了律动的依据,直接刺激着舞蹈演员的想象空间与情感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舞蹈

的身体表现力;再次,对于舞蹈编导而言,一部出色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激发创作的动机和灵感,而且还能够提供组织严谨的舞蹈或戏剧结构,深化舞蹈作品的主

题和意象;另外,音乐的风格特色也往往限定了舞蹈表现的风格和特点,这是其四。

二舞蹈表演中的“音乐”概念

在上一节中,本文大致梳理了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关系。

无论在舞蹈的编创、舞蹈的表演,还是在舞蹈的观赏层面,音乐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本篇论文中,将把重点聚焦在舞蹈的表演领域,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舞蹈表演的一般规律,尝试分析音乐在舞蹈表演中处于何种位置,并是如何对舞蹈表演产生影响的。

(一)舞蹈表演与音乐的关系

谈到舞蹈表演,必须有一个前提———舞蹈演员的存在。编导无论有多么美妙的构思,离开了舞蹈演员这个物质基础,是没有任何可能实现的。因

为,“舞蹈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它直接以人体自身作为艺术传达与表现的媒介。

这一人体媒介是活的、有感情的生命有机体(而不是像语言文字、音符、颜色、线条这些无生命的人造的、已经经过抽象的符号)”。美术家的工具是画笔,音乐家的工具是各类乐器,而舞蹈家的工具则是自己的身体。舞蹈表演的艺术其实就是人类身体的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舞蹈本体的范畴,即舞蹈演员的肢体———涵盖了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必要的舞蹈技术(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和艺术表现力(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另一类属于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但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即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其中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了。

“音乐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独立信号,是人类特有的信号活动机能,它具有引起情感变化、启发思维想像,影响审美活动等功能。音乐所提供的虽然是非语义性模糊信息,但它同样可以引起人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感、思维和审美感造成直接效应”。如同上述所言,音乐通过引起舞蹈演员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舞蹈表演与音乐的关系其核心就是舞蹈演员与音乐的关系。从舞蹈演员的角度来说,音乐提供了一种律动的依据,或者说是舞蹈动律的节奏来源,这种动律不仅仅是指舞段的整体动律,更为重要的是,舞蹈动律中大量的细节处理都直接与音乐的节奏息息相关。与此同时,音乐能够直接刺激、扩展舞蹈演员的想象空间,启发并丰富舞蹈演员的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力这

一点得到了众多舞蹈表演艺术家的认同。青年舞蹈家刘震在谈到舞剧《藏羚羊》的表演体会时说,除了多次细致观察模仿藏羚羊的体态、习性等方面来帮助自己

塑造藏羚羊的形象之外,音乐对于他细致入微的展现藏羚羊的情感世界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舞蹈演员同样需要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和敏锐的乐感。那什么是乐感呢?普遍意义上说,乐感就是人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舞蹈领域的乐感概念中,舞蹈演员通过接受音乐信号后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进而外化到舞动中的肢体表现上,并最终成为舞感的一部分,为舞蹈表现服务。这里有两层意思,也可以说是两个步骤: (1)“接受音乐信号后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这一步骤说明音乐作用于舞蹈演员的心理因素,无论是想像的激发,还是情感的调动,亦或是氛围的营造,都是舞蹈演员在听到音乐之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2)当演员进入第二步骤,即把这种心理活动“外化到舞动中的肢体表现上”时,所谓“舞蹈化”的乐感概念才得以完整呈现。

无论舞蹈演员的内心情感有多么丰富,必须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肢体外化才可以称之为舞蹈表演,而且在肢体外化的过程中,音乐因素始终渗透在舞蹈表演的全部,时刻在刺激着舞蹈演员,不断影响着舞蹈演员的“情感反映和心理变化”,进而影响到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这也正是舞蹈表演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核心所在。拥有了灵敏的乐感,会使舞蹈演员在接触到美的音乐作品时,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进而反映到舞蹈中的肢体上,让舞者与观舞者同时享受美的存在;反之,耳闻仙乐却无动于衷,那就是缺乏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舞蹈的排练过程中,舞蹈演员可能会首先听到音乐,在正式的舞蹈之前就已经通过音乐调动了自己的想像世界,大体确定了舞蹈的情感基调或者风格特点。然后,在接下来的排练中继续反复揣摩具体舞步与音乐的细节处理,直到二者产生“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但是,也有可能在排练初期是没有音乐的,编导和演员共同创作几段动作的组合,看似没有什么表现内涵,实则动作本身已经具有了某种“意味”,好的演员甚至已经可以从动作中捕捉到编导的意图,赋予动作以生命力。当音乐进入舞蹈排练时,动作的表现“意味”变得更为清晰,而舞蹈演员此时就可以通过理解音乐或调整、或加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动作质感,最大程度上体现作品的表现内涵。而在大多数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心理变化”和“肢体外化”这两个步骤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舞动着的身体已经是舞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达到舞蹈与音乐、视觉与听觉、心灵与肢体水乳交融的境界。

台湾知名的舞台剧导演赖声川曾经这样评论过,“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在剧场短暂的那一刹那中,演员和观众同时知道,他们彼此经历的共同经验是唯一的。灯暗,幕落,即使是同一个剧团,同一个剧本,同一个演员阵容,这一场演出永远再也不会重视。”作

为剧场艺术,舞蹈表演同样如此。每一场的演出都会不一样,永远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舞蹈演员同样如此,每场演出的心境都会不同,对于音乐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在舞蹈中对音乐的处理也未必能够做到次次如一。舞蹈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现场性。

当时当地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同样也是最能够打动人心。

音乐是不变的,舞者却是鲜活的。舞蹈表演与音乐的关系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这弹性中凝聚的正是舞者的表演功力,看似自由,

却张驰有度;看似随意,却在情理之中。

“自由”也好,“随意”也罢,其实都揭示了舞蹈表演一个非常重要的

特点,亦或是魅力:鲜明的表演个性。艺术贵在于创新,贵在于个性。随波逐流的表演方式不会在舞台上有任何光彩,最终让观众记住的永远是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表演风格。拥有深厚的音乐修养,能够对音乐有独到而又细腻的理解,这些品质在舞蹈艺术家的表演个性中占有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现代舞之母”依莎多拉·邓肯说过,“舞蹈家终于悟出他的身体仅仅是灵魂的再现;他的身体随着内

心感受到的音乐,带着一种来自另一更深奥渊博的世界的表情而翩翩起舞。这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舞蹈家,自然不是模仿,而是用自己创造的、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伟大的动作来表达感情。”正如邓肯所言,具有创造性的舞蹈家跟随的是内心深处感受到的音乐,正如舞蹈家通常具有强烈的表演个性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性格习惯、艺术风格、教育背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每个人对音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因此,在舞蹈演员中才会展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个性,这也正是舞蹈表演的魅力所在。

(二)舞蹈表演中音乐的“形”与“意”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门类

之一,音乐与舞蹈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系统有序的艺术准则。从音乐学的角度来讲,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其基本要素由音的节奏、音高、音色等部分组成;而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织体等共同构成了音乐的组织和表现手段。其中,音乐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

和旋律,与此同时,二者也是与舞蹈表演关系最为密切的要素。

舞蹈表演有肢体表现的“形”,也有情感体现的“意”。

在舞蹈表演的范畴之下,音乐同样有着“形”与“意”的双重构成(以

下分别称为“乐形”、“乐意”)。无论是音乐“形”与“意”,还是舞蹈的“形”与“意”,二者都相互呼应,共同作用于舞蹈的肢体表现,最终为完整的舞蹈形象的塑造而服务。

(1)“乐形”

何谓“乐形”?即音乐的外在组织手段和表现形式。

在舞蹈表演的范畴下,节奏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乐形”,也是与舞蹈表演关系最为密切的音乐要素之一。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涵盖了节拍、速度、力度、附点、切分、休止等诸多内容,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

节拍是指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即拍点的组合。强弱交替的不同构成了最常见的四种节拍,包括2/4、3/4、4/4和6/8。在基础的节拍概念之上,原有节拍会发生特殊的重音变化,比如附点、切分、休止等。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音乐的力度有强弱之分;速度是节拍的速率,大致分为慢、快和适中。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就会获得优雅、闲适的效果。通常快的节奏是比较令舞蹈演员和观众兴奋的,它和我们激烈运动时的心跳、呼吸相对应,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节奏首先在时间概念上限定了舞蹈的长度。同样是时间性的艺术,舞蹈和音乐都必须“表现着一个连续的、进行的过程”,也就是说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长度内完成艺术表达。大部分的舞蹈、舞剧作品,都是由舞蹈、舞剧音乐来充当这个时间坐标,舞蹈演员也必须按照音乐所提供的时间长度来完成表演。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所说的“时间”,是物理概念上的“时间”,即音乐所提供的绝对的时间长度。但是,舞蹈表演是一门艺术,它所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都是虚拟的,可以随时转换;时空存在于演员和观众的想象当中,是能够穿梭于过去和未来,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这又是一个相对的、艺术的时间长度,也是舞蹈表演的一个特点。

其次,音乐的节奏看似规定死了舞蹈的表现时间,其实非也,而且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音乐的节奏是对舞蹈表演的一个限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跳舞要听音乐”,但是优秀的舞蹈演员同样会在所谓的音乐限制寻找演员自身的灵活处理,或抻或抢,或缓或急,即舞蹈化的节奏处理。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的这种微妙关系恰恰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和谐一致”。然而,和谐一致并不意味着亦步亦趋。二者不是僵死的、完全对等的节奏关系,而是舞蹈演员在幅度、速度、力度上对于音乐节奏的随机应变,应当定性为一定范围中的富有弹性的节奏关系。这节奏里面的文章也常常让我们体会到表演大师与平庸之辈的高下之分。

另外,上文已经提到,每个人相异的音乐修养、生活阅历、教育背景、性格习性等都会使他对音乐产生不同的理解,在舞蹈化的肢体表达中,对于音乐节奏的处理必然会出现众多个性化的差异,但同时也丰富了舞蹈呈现的多样性。只

要是合理的方式,个性化的舞蹈节奏处理都应当得到提倡,这是舞蹈表演个性中非常出彩的一个环节。

(2)“乐意”

何谓“乐意”?即音乐内在所包含的意蕴与艺术形象。

音乐通过什么来传情达意?旋律,即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旋律可能是舞蹈演员听到音乐的第一感觉。是否动听?有没有可舞性?都是指音乐的旋律。

舞蹈表演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塑造艺术形象,音乐同样如此。靠什么?音乐旋律。舞蹈与音乐有一个共通之处:艺术形象的塑造都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包括演员的想象,也包括观众的想象。音乐的表现方式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舞蹈演员完全可以通过对音乐的丰富想象来实现时空的跨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无限时间的肢体呈现;而舞蹈观众也可以乘着舞蹈与音乐的翅膀,展开对演员们舞动画面的想象,徜徉于二者所营造的如真似幻的艺术梦境中。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台上呈现了平行的两个空间———真实活动的现实空间和想象中的艺术空间,音乐在二者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舞蹈与音乐另外一个共通之处是,皆为表情艺术———“拙于叙事,长于抒情”。传达情感是众多艺术门类共同的特征,舞蹈音乐也不例外。同舞蹈一样,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揭示情感。每段旋律,每个音符都是情感的流露。而舞蹈作品中,最能够感染人的往往是动作背后所传递的情感。也是这份情感,维系着舞蹈编导、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在传递情感方面,音乐旋律给予了舞蹈演员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丰富了舞蹈演员的想象空间;而作为一个职业的舞蹈演员,应该主动捕捉音乐中所蕴藏的情感内涵,并且通过肢体表现传递给观众。这已经成为一名职业舞蹈演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当抽象的音乐旋律,由具象的身体语言诉说之时,情感也达到了视觉与听觉的“和谐一致”。

优秀的音乐能够让人陶醉其中,三月不知肉味。而舞蹈表演的至高之境应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音乐往往营造出一种无形的氛围,舞蹈表演的大师们却可以用自己有形的肢体营造出某种难以言语的气韵之美。抽象的旋律,有形的身体,一虚一实,让人意犹未尽,意境由此而生。

无论对于舞蹈还是音乐,“形”都是基础,是必要条件,而“意”却是目的,是艺术的本真。没有了“意”,“形”就失去了灵魂的支撑,充其量只能是技

术工种;没有了“形”的依托,“意”也只能是皮之不在,毛发焉存。只有“形”“意”相融,舞蹈才会散发出艺术的光芒。

参考文献: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XX.

(苏)万斯洛夫.舞蹈交响化理论及其运用[J].舞蹈论丛, 1986(4).

叶纯之.从舞蹈音乐看作曲家与舞蹈家的关系[J].舞蹈论丛, 1987(1).

陈旭光.舞蹈艺术的“抽象”与“移情”—兼及其他几对关于舞蹈艺术与审美的二元对立范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XX(1).

(美)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M].欧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周小静.音乐欣赏入门———节奏

1.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自音乐进入电影以后,它就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而登上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舞台。电影音乐这一新型的现代音乐体裁,具有其自身的定义、性质及特点,它能渲染气氛,解释、烘托、揭示电影画面,有补充情节、扩大容量,激发情感。电影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在情绪和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其它的任何艺术门类所不能比的,同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为突出影片的剧情、刻画电影人物形象、提升电影美学功能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电影音乐电影重要作用 什么是电影音乐?电影音乐其实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 电影与音乐的结合,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它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主要是指在一部影片中的非自然音响,包括(情调、情景)配乐、插曲、主题歌之类,它是由作曲家在看了影片后根据影片的基调创造出来的用以表达影片画面情绪,补充画面内涵,辅助画面传达导演的艺术理念、思想境界与增强艺术效果。电影音乐分为主题歌曲和插曲等,电影是音画艺术,音乐与电影是骨肉相连的,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一首好的电影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的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电影音乐可分为:声源和音乐与画面,其中声源又分为客观音乐和主观音乐,音乐与画面又可分为:音画同步、音画平行、音画对位、音画游离。 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电影从无声电影进入有声电影后,电影音乐对一部成功的影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明斯特贝格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音乐,那么我们就能更了解电影艺术在美的世界中的真正地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E?吉甘也曾说过:“与画面动作配合得适当的音乐,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有高度感染力和深刻思想涵义的音乐视觉形象。”为适应电影艺术的发展要求,经过电影音乐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电影音乐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那么,这种新型的音乐体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在电影中又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了解。 一、电影音乐能够渲染引人入深的环境气氛 好的音乐可以为整部影片渲染一种总的环境气氛,也可以为影片的局部渲染制造气氛。在一部影片中为某个场面营造一种特定环境的气氛:或是喧闹或是静寂,或是繁华或是萧条,或是庄严肃穆或是活泼热烈。看过影片《生物进化》之后,感觉这部电影不但编导手法新颖,画面精彩,而且音乐也很引人入胜。当剧场灯光转暗,耳际响起旋律优美的电子音乐时,人们不知不觉被带进了深远的天穹,在富有浪漫色彩的音响配合下,眼前展现着数不清的、有着奇光异彩的星辰和迎面飞来的变化不停的古生物群像,一下就把人们带进了那迅速飞驰过去了几十亿年的时空,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序幕。生物是进化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两种思想搏斗了许多个世纪.这里,曲作者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那些在搏斗中献身真理的先驱者,颂扬了他们维护真理的高尚精神。故事情节很流畅,引人入胜。音乐恰如其缝地渲染了灵异,惊悚的氛围。让人看过之后感觉这部电影就像酒心巧克力,吃到最后,发现浓郁的巧克力中别有醇香,回味许久。 二、电影音乐能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电影音乐可概括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从而促成整部影片与观众情感的契合。《八月迷情》讲述了孤儿奥古斯特·拉什(August Rush)为寻父母来到纽约,在遇到神秘陌生人(罗宾·威廉斯饰)后成为街头卖艺者,奥古斯特依

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摘要】卡尔·奥尔夫说过:“原本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在艺术教育中,音乐和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得见舞蹈。舞蹈这种直观性的艺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 【关键词】舞蹈;增加自信;锻炼身体;创新精神 卡尔·奥尔夫说过:“原本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在艺术教育中,音乐和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得见舞蹈。舞蹈这种直观性的艺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在聆听音乐时,都会管不住自己的小手情不自禁的随音乐舞动,一副陶醉的样子。本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有着各种各样的好处,总结如下: 舞蹈能增强竞争意识,增加自信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很多时候都缺乏玩伴,因此有些孩子不懂得和别人交流,性格比较孤僻,而且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好胜、爱表现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为了能够上台展示才艺,表现自己,他们都会积极地、主动投入活动中,认真做好准备,竞争精神自然形成。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评比,比如:比比今天谁学的最认真,谁学的最快,谁跳的最好等等,并且在评比后颁发一些小奖品,这样一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舞蹈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大家配合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学习一些双人配合的动作,因队形变形而产生的个人与集体的配合等等都使有以上现象的孩子改变自己来适应相互的配合。从而变得开心、快乐、活泼和开朗。通过排练和组织他们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胆小怕羞等不健康的现象,开阔了同学们的艺术眼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锻炼了他们开朗活泼的性格。 舞蹈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并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在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进行教学,能促进孩子们身体协调性的发展,他们的身体尚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极大的可望性,如让他们练习全鸡独立能促进小脑平衡能力的发展,在全身性的活动能有效地促进肌肉、关节、骨骼的发展,提高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舞蹈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孩子们必须记住它的动律、路线、节拍和情感,并将这些程序信息输入大脑并迅速用身体展现出来,如果不高度集中精神就很就容易出错。所以舞蹈动作的动律、路线、节奏情感的多变,要求孩子们高度集中注意力。 舞蹈能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在课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中,我几乎每首歌都会编排一个小小的舞蹈。在学生跳完后,我还会鼓励他们听音乐,根据自己的想法编排舞蹈动作,他们总是给我很大的惊喜。如《可爱的太阳》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讲述来展示太阳的表情,学生因无法实现而游离于活动中外,于是我请他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学生们生龙活虎的运用身体动作来完成,积极性极高,而且在不断的探索中会有创新的表现,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太阳公公,跷着二啷腿抽烟的太阳公公,想象极为丰富。“想象是创造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加以巧妙的构思,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与勇气。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与应用技术》课程论文题目:浅谈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地位专业年级 14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张倩 学号 20 任课教师王一晋

浅谈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地位 电影诞生至今也有百年的历史。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巨大突破,1927年,美国华纳公司拍摄的影片《爵士歌王》,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无声电影时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新风格、新体裁的电影音乐层出不穷,瑜电影画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音乐在突出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刻画任人物的内心世界、加强影片的戏剧性以及渲染影片的气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使银幕形象更生动,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突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 在电影中,一个音乐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能够让观众在主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辨认出来兵士观众记忆犹新,即实现了音乐和画面上的人物或事件的结合。音乐在电影中突出主题的手法就是主题贯穿。 例如影片《贫民窑的百万富翁》,贯穿该影片始终的是带有印度风情的嘻哈音乐,病=并具有浓郁的异域文化色彩。影片开始不久便通过一场警察追小马利克的片段,在强烈的鼓声下,由近及远的展现了孟买贫民窑的生活状况,很自然的交代了事件额起因,主题曲《jai ho》延续影片音乐的整体风格,强调了电影逆境中求胜的主题,也赞扬了马利克和阿提卡始终不渝的爱情故事,人回味无穷。 又如影片《泰坦尼克号》,影片开始女声悠长的吟唱旋律,为影片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哀叹,让人的内心不禁有些悲伤,又配合人们与亲人挥手离别的场景,为影片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注定了该影片故事结局一定是悲剧。杰克和露丝那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悲剧让众多恋爱中的情侣感动得潸然泪下。电影中那天籁般的人声吟唱与法国号的共鸣,使全片的音乐既有滂沱之势,又有浪漫史诗的悲凉,可谓刚柔并济,巧妙的构思有赞美爱情同时哀悼爱情的感人旋律。这就是音乐突出主题,推动剧情发展的妙用。 二、渲染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例如:《天国的邮递员》。宽广草原中孤零伫立着邮筒,那是座将信放入其中便能传达给天国爱人的传说的邮筒,在众多寄给无法忘怀的爱人充满爱意的

浅谈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颍上县古城镇樊马小学:绳娟 “动作”是婴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音乐活动中,要感受音乐的节奏,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更是离不开动作韵律活动,也就是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正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节奏感 要培养、发展、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离不开身体动作。韵律活动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讲到音乐中的节奏,也就是自然含有流动、起伏的意思。音乐中的节奏总是和节拍并存、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因为有节拍,声音才有强弱之分,正由于有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因此,一般讲到音乐的节奏也就是指音乐的声音是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地向前流动。讲到音乐的节奏感,也就不是指一般的感觉,正如有人总结出的,这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人类最原始的一些音乐活动就是从节奏活动开始的。人们拍手、踏脚或用棍子打击木头弄出一些有规律的声音使跳舞的人动作协调、情绪更高。以后棍子与木头由打击乐器所代替。随着旋律的不断发展、复杂,才逐渐出现了管乐器、弦乐器,以及和声的理论。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感的培养应放在重要地位。节奏感强的幼儿无论学唱歌、舞蹈、打击乐或倾听音乐都会更为有利。 如何比较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呢?通过身体动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音乐会上,无论是听众或是演唱者,都会有一些外部动作,如点头、摇动身体、轻叩手指、脚打拍子等,显示出他正在感受着音乐的节奏,即使在一些极其安静严肃的场合中欣赏音乐,不宜作

音乐对你生活学习起到哪些作用和帮助

音乐与人生 一音乐对你生活学习起到哪些作用和帮助 音乐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十分喜欢音乐,而且几乎不偏食,各种形式的音乐我都可以接受并欣赏。它可以帮我调节生活中的紧张忙碌,不管是气势磅礴的古典音乐,律动的现代流行音乐,都会给我愉悦的感受,是音乐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不再那么单调和贫乏,它带给我的快乐,是其他所不能比拟的。 虽然音乐对我来说是兴趣爱好大于必须,我也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但是我对于音乐的热情一直鼓舞我向更高的音乐文化修养迈进,音乐可以说是对我内在修养起到了很大的提升。 欣赏不同国家,不同风情的音乐不但可以让我身心愉悦,还帮助我学习了解异国文化,对于我知识面的开拓也是十分有帮助。 我在学习时喜欢听着音乐来隔离外部嘈杂的环境,并且让自己内心获得宁静,借此此更有效率的学习。 二简述印度音乐家拉维香卡的音乐人生及贡献 拉维香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于印度东北部一个城市,其兄乌代·香卡是印度著名舞蹈家。拉维10岁时便因其出色的舞蹈天赋随印度舞蹈团赴西方演出,在此过程中接触西方音乐,此后,向印度著名演奏家,作曲家学习印度古典音乐。20世纪40年代拉维开始了演奏生涯,1949-1956年,他主持了全印广播电台乐队,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1956年后,拉维开始在欧美各国巡演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间他还在洛杉矶建立了一所印度音乐学校。古老而神秘的印度音乐通过拉维的介绍进入了欧美寻常百姓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夹克重乐队邀请拉维同台演出,其独特的西塔尔琴演奏技巧被西方摇滚乐手借鉴,吉他演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拉维的西塔尔琴演奏的大胆创新,使西塔尔琴重焕光彩。拉维·香卡作为印度著名的梵学家,作曲家,西塔尔琴演奏家而闻名于世。2000年他走完了传奇音乐大师的一生。 拉维香卡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几个音乐界的执牛耳者之一,他与东西方的音乐家共同创作、表演、研讨、沟通,架起世界音乐交流之桥梁。 三音乐创作的基础 依我个人观点,音乐创作最重要的就是灵感。灵感是很多作曲家苦苦追求的,但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瞬间产生的音乐灵感可以马上点亮一首歌曲。就比如贝多芬的著名的月光曲,就是在一个月光皎洁,倾洒大地的美丽夜晚,他走到一户破烂的屋子门前,无意中听到了一对盲人兄妹的对话,他们太穷购买不起贝多芬音乐会的票,很多曲子都弹不了,贝多芬听后十分有感触,怀着对劳动人民无限的同情,他走到屋里的钢琴前,坐在那白纱似的月光下,灵感涌现,弹出了这美妙的曲子《月光曲》,这就是灵感的伟大创作。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音乐基础,灵感涌现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扎实的基本音乐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日积月累的音乐鉴赏,听力和理论各方面的沉淀对于维持长久的音乐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国内的创作型歌手总是很短命,其中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基本功不够深厚。所以说音乐基本功的是另一个重

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节奏在音乐中得重要性 音乐就是美好得,音乐就是神奇得,一首动人心扉得音乐,能唤起人们甜蜜得回忆,能奇迹般地给人以生活得勇气与奋进得力量。而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就是音乐得脉搏,也就就是说,节奏就是音乐得生命。本文对节奏与节拍、声音、感觉、律动、速度等五个方面得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一些谱例进行分析,强调了节奏在音乐中得重要作用及掌握好节奏得重要性。 懂得音乐得人常常不无根据地把音乐作品得节奏比作就是音乐得脉搏,换句话说也就就是节奏就是音乐得生命。我觉得人们这样得比喻就是恰好不过得。她们不把节奏与钟表得滴答声相比,而就是与脉搏相比,就是有理由得。在我们生命存在得每时每刻,我们得脉搏都在跳动,每个健康得人脉搏得跳动就是很均匀得,在心绪稳定得情况下,基本上保持在七十次上下,当兴奋一些时,跳得便略快一些,安静时,则跳得慢一些,这些正常得伸缩都就是合理得。如果基本次数就是一分钟跳七十次,忽然在几秒种之内变成了九十次,一百次,忽然又掉到五十次,六十次,若出现这样得变化,那一定就是心脏出了问题了。音乐节奏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地纹丝不变。一首奏鸣曲,一个乐章虽有一个基本速度,但在欢快时,也许稍稍加快了一点,抒情得地方也许要稍稍放慢一些,但就是基本速度不能改变,从整体感觉上,速度必须就是统一得,这样,乐曲才能完整。 节奏与节拍方面得若干普遍得缺点,使人们认为节奏节拍可分为较难得与较易得。在这里,首先明确就是节奏与节拍就是不同得。节拍包含在节奏得概念中。从人们把节奏得比喻上就可以瞧出,她们并没有把节奏与摆钟得摆动,钟表得滴答声与节拍器得敲打声上比,其实这些都就是节拍,并不就是节奏。在音乐得领域里,节奏与节拍最为吻合得情况发生在进行曲中,因为士兵们得步伐最接近节拍得机械而准确得敲击,在音乐作品表演中,节奏应当更接近于节后,而不就是接近于无节奏,应当更像健康人得脉搏。 关于一些基本常用得节拍,如四四,四三,八六,八三等。我们首先要养成数拍子,打拍子得习惯,需要得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下节拍器来帮助没有数拍子习惯得学生。节拍器得使用只

音乐对人的作用

论文题目: 音 乐 对 人 的 作 用 姓名:严景阳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113411 学号:1103215030

指导老师:舒田(001班)

[内容摘要]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音乐自远古起源,伴随着人类发展,逐渐兴起并完善。如今因为有大批的音乐工作者不断探索发展,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大的地位。但很多人只是把音乐当成娱乐的一项,并未对音乐的好处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关键字]音乐作用情感鉴赏 [正文]音乐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在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然而教授音乐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以听觉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在满足人们娱乐和审美需要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孔子认为教育人“成才”不外乎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正义》将“成于乐”解释为:“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可见孔子是从人的思想道德(修身)的意义上看待音乐的教育作用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音乐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人的影响带有潜移默化的性质,常常连受教育者本人也无法明显觉察,不知不觉受其感染而产生某种情感

体验。音乐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它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与欣赏过程中,受音乐作品本身魅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从而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使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心地纯美。实验表明,倾听音乐时,人的心跳、体温、大脑活动、激素分泌等均发生变化。合适的音响、音调、节奏能激励人们的精神,坚定人们的信念,促使人们为实现某种理想而奋斗。 第二,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目前,我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及教学方法上主要体现了左脑的教育,轻情感意志培养,重智力因素的作用;轻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轻直观感觉和形象思维的作用等,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力深层的开发及培养,而适当的音乐教育则可弥补这一缺陷,使右脑功能得以充分开发。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在我国,许多成功人士热爱音乐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小提琴给李四光的科学脑袋中输进了新鲜血液,梁思成、华罗庚、钱学森等对音乐也都很有研究。许多事例证明,音乐对智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开启作用,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机能。创造活动、创造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而人的创造力是以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为前提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音乐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想象力的功能,因此,在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的同时,培养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唤起人们创造的热忱,有助于个人人

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浅析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作者:————————————————————————————————日期: 2

浅析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电影;电视剧;音乐 【论文摘要】: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声音"的创作在现在愈加被艺术创作者们所重视。影视当中的"声音"成为与画面同等重要有时又更为突出的一个主要元素。而人们到底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剧中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以及音乐能给观众带来什么,便是以下要探讨的问题。 影视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通过声、光、电、磁和机械来完成的,并通过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来完成的。而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达元素,在影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电影与音乐是骨肉相连的事物。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时间接受讯息,视听觉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音乐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并且一直保持着和画面的节奏统一。 一、主题歌 主题歌是电视剧歌曲的一种,通常用以表现电视剧主题、塑造电视剧基本形象或情绪,是全部音乐的核心,是对整部剧的概括和浓缩。主题歌有歌词,使音乐有了具体的文学形象,而它所表达的情感容易撞击观众的心灵,因此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同时也比较容易传唱,在受众群中存在着广泛的影响。主题歌可以重复出现,也可根据剧中内容的需要,在音乐或歌词上作相应的变化处理。 例如大家都非常了解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成为如今子女对母亲表达爱意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可见,作为统领整部剧作的首领,主题音乐或主题歌作为一种标志常常最容易被人们记住;再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电视剧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而林冲、李逞、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最为鲜明,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主题歌创作的极为成功,更加深对剧中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而本剧的主题歌《好汉歌》,由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刘欢演唱。歌曲的旋律粗犷、豪放、常出现七度、八度大音程的跳跃,歌词直接表现了梁山好汉的豪放不羁,把起义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勇气节发挥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一句都有叹词或象声词、助词,很生活化。整首歌曲生动、有气势、很受欢迎。在当时红极一时,传唱于大江南北,可见一首好的主题歌对一部电视剧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一部片子的核心音乐,它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人物,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起深化主题的作用。一般在片中主要段落、主要人物或体现主题思想的时候出现。”通常主题音乐是以器乐曲形式出现,也有采用人声哼唱形式出现的乐曲。音乐在剧中的其他时候可能会以主题音乐的变奏形式出现,起辅助作用。确切地说主题音乐是最能反映剧作主题的元素,深化主题故事及人物的思想,并且能起到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是一部剧组的灵魂和精华。 影片《菊豆》中,主题音乐《铃儿歌》在影片中出现十处之多,且形式多样,在配器、速度、节奏上配合影片进行变化,正符合剧中人物的微妙的、复杂的情感。剧中杨天青偷看菊豆洗澡那场戏,当菊豆脱下衣服,裸出满身伤痕,此时埙音乐响起,凸现一种悲凉的气氛,展露无遗的是菊豆的伤心无奈和天青的怯懦。片中挡棺拦路那场戏,按照祖宗的老规矩得挡七七四十九回,在挡第二回的时候,吹拉弹奏的一切客观音乐转瞬消失,伴随着二人挡棺的叫喊声逐渐淡出,乐器埙逐渐登场,悲凉的气氛立即升华,二人“挡棺”结束后,暂时的释放让二人瘫坐在地上,无奈的哭泣。杨金山的偶然死亡本预示二人灾难结束,以为可以过平静的日子,可这种悲凉的音乐仿佛也正是预示了今后日子的凄惨。 三、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指出现在影视剧中,伴随或穿插在其中的音乐,一般多为器乐,也称作配乐。背景音乐可以是专门创作的,也可以是剧中主题歌或者主题音乐的变化发展。它们可以是大段的使用,也可能根据剧情的需要零散的使用,可以在剧中出现一次,也可以出现多次。其作用是为了渲染气氛,增强故事或者景物的表现力,起到和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的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电影;电视剧;音乐 【论文摘要】: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声音"的创作在现在愈加被艺术创作者们所重视。影视当中的"声音"成为与画面同等重要有时又更为突出的一个主要元素。而人们到底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剧中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以及音乐能给观众带来什么,便是以下要探讨的问题。 影视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通过声、光、电、磁和机械来完成的,并通过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来完成的。而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达元素,在影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电影与音乐是骨肉相连的事物。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时间接受讯息,视听觉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音乐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并且一直保持着和画面的节奏统一。 一、主题歌 主题歌是电视剧歌曲的一种,通常用以表现电视剧主题、塑造电视剧基本形象或情绪,是全部音乐的核心,是对整部剧的概括和浓缩。主题歌有歌词,使音乐有了具体的文学形象,而它所表达的情感容易撞击观众的心灵,因此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同时也比较容易传唱,在受众群中存在着广泛的影响。主题歌可以重复出现,也可根据剧中内容的需要,在音乐或歌词上作相应的变化处理。 例如大家都非常了解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成为如今子女对母亲表达爱意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可见,作为统领整部剧作的首领,主题音乐或主题歌作为一种标志常常最容易被人们记住;再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电视剧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而林冲、李逞、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最为鲜明,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主题歌创作的极为成功,更加深对剧中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而本剧的主题歌《好汉歌》,由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刘欢演唱。歌曲的旋律粗犷、豪放、常出现七度、八度大音程的跳跃,歌词直接表现了梁山好汉的豪放不羁,把起义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勇气节发挥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一句都有叹词或象声词、助词,很生活化。整首歌曲生动、有气势、很受欢迎。在当时红极一时,传唱于大江南北,可见一首好的主题歌对一部电视剧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一部片子的核心音乐,它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人物,形成

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知识讲解

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神奇的,一首动人心扉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甜蜜的回忆,能奇迹般地给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奋进的力量。而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本文对节奏与节拍、声音、感觉、律动、速度等五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一些谱例进行分析,强调了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及掌握好节奏的重要性。 懂得音乐的人常常不无根据地把音乐作品的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换句话说也就是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我觉得人们这样的比喻是恰好不过的。他们不把节奏和钟表的滴答声相比,而是和脉搏相比,是有理由的。在我们生命存在的每时每刻,我们的脉搏都在跳动,每个健康的人脉搏的跳动是很均匀的,在心绪稳定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在七十次上下,当兴奋一些时,跳得便略快一些,安静时,则跳的慢一些,这些正常的伸缩都是合理的。如果基本次数是一分钟跳七十次,忽然在几秒种之内变成了九十次,一百次,忽然又掉到五十次,六十次,若出现这样的变化,那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了。音乐节奏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地纹丝不变。一首奏鸣曲,一个乐章虽有一个基本速度,但在欢快时,也许稍稍加快了一点,抒情的地方也许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基本速度不能改变,从整体感觉上,速度必须是统一的,这样,乐曲才能完整。 节奏和节拍方面的若干普遍的缺点,使人们认为节奏节拍可分为较难的和较易的。在这里,首先明确是节奏与节拍是不同的。节拍包含在节奏的概念中。从人们把节奏的比喻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把节奏和摆钟的摆动,钟表的滴答声和节拍器的敲打声上比,其实这些都是节拍,并不是节奏。在音乐的领域里,节奏和节拍最为吻合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曲中,因为士兵们的步伐最接近节拍的机械而准确的敲击,在音乐作品表演中,节奏应当更接近于节后,而不是接近于无节奏,应当更像健康人的脉搏。 关于一些基本常用的节拍,如四四,四三,八六,八三等。我们首先要养成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下节拍器来帮助没有数拍子习惯的学生。节拍器的使用只是借助一下外力,从根本上来说,还要我们自己有拍子准确的概念和感觉。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无论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还是四季更替、昼夜轮回,自然以她的节奏永无至尽的变换着。山崩地裂、雷鸣电闪、高山流水、鸟语虫鸣,我们听到了她的交响与奏鸣。巴哈是大海,莫扎特是阳光,勃拉姆斯、贝多芬远离尘嚣,深入寂静的森林、田园,聆听自然。爱生活、爱艺术的人必爱自然。很多朋友可能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在夏夜躺在山坡上, 听脚下溪水潺潺,任心灵自由神游,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乐此不疲。自然的更多的音乐只有纯洁、敏感的心才可以接收到。 大自然音乐: 流水、雀鸟之声,能镇静人的情绪,松弛我们的身心,而且给人一种返回大自然的感觉,听了这些声音,Alpha脑电波会增加,左右脑的沟通亦会更加有效,智慧因而慢慢打开……海浪、流水、鸟鸣,风吹过树叶,雨打在屋顶,大自然的原始采样加上改编的著名乐曲合成了天籁之音。新世纪的音乐形式使躁动的灵魂得到最温柔的抚慰,你将在夜里沉沉睡去,以梦为马,在自然之神悠长的呼吸里祈盼黎明。 一.创作原理 (一)乐音源自于自然 乐音指比较和谐和悦耳的声音,它原本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人们走进森林,会听到莺啼燕啭、百鸟合鸣;人们走到水边,会听到流水潺潺,浪花飞溅;人们走进山涧洞穴,敲击那洁白的钟乳石柱,会听到叮咚之声在空穴中回响。苏东坡在他的《石钟山记》①中记载了这种大自然中的乐音。这石钟山下有许多‘石穴罅’(xià,缝隙)水扬起激波,就会激起如钟鼓一样的乐声。在两山之间、将入港口处,则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时,也会发出“窾(kuǎn)坎镗(tang)嗒”的钟鼓声,苏轼把这些自然乐音与周景王时所铸的无射钟和魏献子的歌镜相比拟,足见其乐声之动听。 无独有偶,在突尼斯有一眼泉,被称作“音乐泉”,音乐泉流出之处和石钟山的地貌非常相似,那里也有一座空心岩,水流过这里会被分成千百条细流,细流间相互撞击和鸣,发出千变万化的音响。 自然界的乐音远不止于此,春季百鸟的歌唱,夏日的蛙鸣,秋日的蝉声无不具有音乐性,受这些乐音的激发,我们的祖先自然还会展开那大自然所赋予的歌喉引吭高歌。 和现代音乐合成器由人工来控制音响不同,这些自然乐音,包括人的歌喉,其音响的构成遵循的是不以人意声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物理法则)。它的音高由基音决定,音色则取决于谐波的构成,谐波的频率和基音构成某种比例关系。基音的强度最强,谐波的强度则随着与其频率与基频频率之比的增大而减弱,基频的频率、谐波的构成,都不由人所决定,要受振动和波的物理所控制,就是人的歌喉,歌唱者所控制的也只是发声方法,并不能改变物理规律。这形形色色的乐音传进人的耳朵中,又通过自然赋予人的听觉器官自然反应,使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悦耳的音响。这种自然乐音,像苏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说的那样:“耳得之而为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但是,人类是不是只能永远“被动地”享受这种自然造物慷慨赠予的自然乐音呢?不管由于什么原因,总之我们的祖先并没有作这样的选择而是发挥了人独有的创造性,在制造种种劳动工具的同时,也制造出了自己的“奏乐”工具——乐器。 不过,人通过乐器产生的“乐音”,是不是完全与自然一刀两断了呢?当然不是。有许多乐器后面都伴随着和自然乐音有密切关联的动人传说。中国流传着由竹管的自然鸣响引发出笛子的故事。传说在苗岭九狮山一带,有个地方叫鬼国。这里的水族儿女人人有副好嗓子,常常放声歌唱。鬼国的老皇帝名叫阿奔,因为生来嗓子沙哑,十分嫉妒别人的美丽歌喉,他下了一道禁歌命令,凡是唱歌的人都要被砍头。九石山岩头有个寨子叫楠竹寨,楠竹寨中有个年轻的篾匠名叫竹郎,还有个美丽的乡村姑娘名叫雅妹。竹郎和雅妹十分喜爱唱歌,他们不管皇帝的禁令,走到哪里唱

论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论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摘要】舞蹈是不能离开音乐而单独存在的,无论在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还是舞蹈编导中音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自己大学期间所学习的舞蹈理论知识,对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别论述了音乐在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的不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发挥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以使音乐更好的为舞蹈艺术而服务。 【关键词】音乐舞蹈重要性 一、前言 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关系可分为两种,其一,两者分别作为独立艺术,成为姊妹艺术的合作关系;其二,音乐作为一种时间因素进入舞蹈本体成为其本体因素,这时候的音乐已经是舞蹈的一部分,而非外物。 音乐和舞蹈是具有共生性的,二者的关系就好比是鱼和水。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而音乐的情感是通过舞蹈动作而表现出来的,一者为另一者之形,一者为另一者之声。 二、音乐与舞蹈 (一)二者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分别作为独立艺术,成为姊妹艺术的合作

关系。音乐是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有声无形是它的特点,它最善于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而舞蹈则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的,形式性是它的特点,它是可观可感的艺术,它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二者都具有时间性、表情性与虚拟性的特点,因此二者便成为了姊妹艺术。 (二)二者的共生性。 音乐和舞蹈是具有共生性的,二者的关系就好比是鱼和水。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而音乐的情感是通过舞蹈动作而表现出来的,一者为另一者之形,一者为另一者之声,二者自古就难舍难分。早在原始社会,舞蹈、音乐、诗歌本是一个整体的,如在《毛诗序》中就可以体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舞蹈是不能离开音乐而单独存在的,它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而进行,没有不存在音乐的舞蹈,即便是原始的舞蹈也有用石器敲击出来的节拍或者以歌唱相伴附和。中国舞蹈家吴晓邦也同样认为,任何的舞蹈艺术都必须通过音乐来展现,即使是无伴奏的舞蹈,也是在节奏下进行的。如踢踏本身就有很强的节奏感,即便没有音乐,舞蹈还是在节奏中进行的;如通过将一些铃铛挂在身上,随着身体运动而发出节奏,这也是代替音乐的一种形式。 三、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一概述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一首好的电影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的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 电影是综合艺术,从电影本体分析,它综合了文学、戏剧、摄影、美术、音乐……它年轻,有生命力,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具有形象、生动、丰富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表达出具体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恰好与音乐的抽象性互为补充,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音乐,无疑是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称之为电影的“第二台词”。因为音乐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宏大的场面或重大事件,以及片中人物心理的比那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这其中,电影音乐起到了巧妙的解说作用。使观者或情绪激昂,心潮澎湃,或心悬一线,紧张窒息。绝妙的配乐可谓电影中的点睛之笔。早在无声电影时代,每个电影场都会有一位钢琴师或一个乐队,负责按一首专门写好的乐谱或按影片公司明确提供的暗示,用音响为画面伴奏。正如李.R.波布克[1]所说:“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即使是影史上早期的默片都离不开音乐,更足见其重要性。 电影音乐指的是电影中所有听得到的音乐。至于电影歌曲,也可以说就是指所有出现在电影里的歌曲。电影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体裁。任何电影在美学层面上都不是现实本身,它是一种现实感,终究不是社会学层面的作品。而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能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电影音乐始终在电影表演中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同别的姊妹艺术一样,它能表现人们在生活中所渴望的东西;同时它又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感情;另外,它又有极强的感染力,是鼓舞斗志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电影艺术中,许多宏大的场面,用了合适的、气势磅礴的乐曲或配唱,那就可以发挥语言所发挥不了的作用了;电影中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心活动或表现突发的事件,紧张、恐怖、激烈的场面,或对景物的描绘,或加强对影片中悲欢离合等情节的渲染等等,对以上各方面,电影音乐都起着巨大的、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电影歌曲,只是歌曲本身,仿佛黑夜中的星光,虽不能照彻黑暗,却使电影增添了一丝光亮。 二影片《ONCE》 我们可能经常会在地铁站、天桥上看到弹着吉他卖唱的艺人,也许是现代城市的生活步伐过于快节奏了,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轻轻一瞥然后继续行色匆匆,甚至没有时间琢磨一下自己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2006年约翰?卡尼[2]导演的爱尔兰电影《ONCE》就叙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格伦?汉塞德[3]饰)就是一名在街头卖艺的小伙子,地点则切换成了爱尔兰的首府都柏林。他是与众不同的,不会弹奏那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以赚观众缘,反而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无法自拔,丝毫不会受到身边环境的打扰,几乎要与城市一角的黑暗与晦涩融为了一体。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傍晚发生了变化。在拥挤的都柏林街头,一把破吉他,低沉迷人的的嗓音,无人问津的街头演奏,一曲《The Healing Has Begun》,影

音乐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无所不在,音乐与人生紧密相连。音乐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接受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却是与 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而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即使是家庭 背景迥然相异的人也都会被那舞动的音符所感染。无论是大能够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还是被许多艺术家尽情演绎的高雅音乐都能以一种 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侵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 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人美优良品德的重要工具。诶好的音乐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美好的品行修养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会起到起到独特的作用。以北方民歌《苏武牧羊》为例,这首脍灸人口的优秀歌曲,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并且在广大劳动 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影响,它成为人民群众表达爱国主义,驱逐敌人的心声。《苏武牧羊》这首歌产生于民国初年,是当时优秀的学堂乐歌之一。它反映了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当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的爱国人民群众无比愤慨,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强烈的列强前掠夺愤慨之情相互融合,促使可作者创造这是歌曲的强烈欲望,这首乐曲气势磅礴深深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在进行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狂潮。“在这首乐曲广为流传的同时也极大的传播了苏武的“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个黑暗通知的时代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样,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广为流传,同其他革命歌曲一样, 起到了激励人民作战到底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必胜信念。象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

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我们需要知识全面、可塑性高的人才来满足新的需要。舞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宗旨。 关键词:全面智能发展不可缺少作用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问题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对于如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智能发展,国家教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方针和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强调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就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过关于智能发展的重要理论。近20年来,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教育领域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门的学科教学中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这些探索都强调本学科对促进其他学科能力的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结合使本学科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其中就包括了舞蹈教育。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各种不同领域,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包括舞蹈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这些智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而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在这些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是非常广泛的。在教育上,一方面应当根据个人的能力发展的独特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当改变以前的不同学科分别以特定的智能发展为目标的分工模式,转向各个学科都围绕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最早的教育家之一柏拉图清楚地意识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这一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优秀的舞蹈教育传统 首先就文化艺术的历史传承性而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舞蹈教育传统。有关中国上古时代的舞蹈教育记载已屡见史籍。《史记五帝记》言舜时“以夔为典乐教樨子……诗言意,歌长言,身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论,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此记载在《竹书纪年》中得以印证。《竹书纪年》载舜“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即远在舜的时代,已经在官方学校里对贵族子弟实施万舞教育。万舞,乃是一种以干羽为舞具的宫廷乐舞。因此,至少在舜的时代,我国已经在学校中实施了乐舞教育。至周初时,舞蹈教育已成定制,且蔚为大观。当时,对不同年龄的学童,在教学内容方面,已有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十有三年,学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礼记内则》)并且依周礼的规范,在不同时令阶段,对舞蹈教学的内容有相应的规定:“凡必学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皆有序。”(《通典卷53》序)就是周代官办之学校。如果说,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弟子才有机会“习舞”的话,则孔子在唇枪舌剑末所办之私学,在其所教弟子所习之“六艺”中,也同样充实有乐舞教育的内容。《晏子春秋》中载孔子“歌鼓舞以聚徒”,以歌舞形式聚众多门徒弟子,足见歌舞教育在其时社会下层民众中也是颇具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同时,也证实了即使在两千多年之前的古代文化氛围内,舞蹈教育也是普通平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 回首过去,从小到大我看了无数部电影,有恐怖的鬼片,文艺的爱情片,武打片,科幻片等等。但是让我记忆犹新的好片子(在我眼里我所喜欢的片子)为数不多。在我看来,电是一个浓缩了音乐,场景,对白等多种元素的结晶,我本不是什么电影评论家,因此有些被评论家评论很高的电影,我其实并不喜欢比如《卧虎藏龙》《英雄》。看《无间道》的时候看了几遍才看懂。 终于谈到本文的主题了,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是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以前有无声电影,当时的演员们靠自己的丰富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感情,来演绎剧本。科技发展到现在,有了有声电影,然后有了富含音乐的电影。我们无法想像如今没有了音乐的电影会怎么样。可见,音乐在电影中的确是有巨大的作用的。 感受最深的就是鬼片,悬疑片中的音乐,本来这种影片的整个色调就是暗黄色,阴暗的颜色,就够吓人的,再加上那些恐怖的音乐想起就更吓人了。我觉得在这种电影中,音乐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烘托主题,渲染气氛,使片子更加恐怖。 每次的文艺片不是不感动的。每次音乐或者使人愉快,或者使人悲伤的。高兴地会让人大笑,悲伤的可以使人流泪。电影的感人情节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是这感人的音乐更是起到了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的一部电影《老男孩》中,每次听到“老男孩”这首歌,看到电影中的那些场景,就会很感性地流泪不止,这是触动我的心灵的音乐,让我想起很多逝去的美好青春时光,引起了我的思绪,引起了我的共鸣。另一部片子使我记忆犹新,是韩国的《雏菊》,影片的宣传画册上写了一句“爱上了一个人就得承受他命运的碎片”。想必也是一个言情的悲情戏,从全智贤饰演的女主角来看,这部电影从开始的快乐音乐发展到纠结的音乐,最后是悲情的音乐。她在画雏菊的时候是快乐的,音乐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把这种快乐延长,把这种快乐放大,让我们观众都觉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同样的,当她的嗓子哑了的时候,她只能在本子上写出她想对他说的话,她好难过,好埋怨自己不能说话,这个情景的音乐怎么说呢,是复杂的,就好像是台词,音乐是断断续续的,随着女主角的动作,时断时续。她想说的是,"我好想你",“你去哪里了?”“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你好吗?”。这些话都通过纸片上的字展示出来,音乐声戛然而止吗,停顿,响起,停顿,再次响起。因此,我姑且认为,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一种帮衬的作用,也可以说成应景。最后的场景是,女主角为男主角挡枪后死亡,她的笑,她的口型(“对不起,我才认出是你”),男主角的忍,悲痛,这时的音乐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种长久的一个调子的音乐,绵长,和男主角的哭泣融为一体,使片子更加感人。令观众都伤怀。 当然在武打片中的音乐,用几个词语概括,节奏感强,跌宕起伏,绵延不绝。每每看到动作片,就特别来劲,看到动作片里的主人公一拳又或者是一脚,坏人被打败了的时候,音乐声延绵不绝,观看者会拍手叫好,或者还会说句什么(例如打死那个坏蛋)。这时候音乐的作用,是带动观看者的情绪,把观看者吸引到影片当中来,不得不说音乐是充当了电影和观众的中介。动作片的话,我看的成龙演的电影居多,例如《飞鹰计划》《A计划》《警察故事》《新警察故事》等等。最近的一部,最有印象的一部是《新警察故事》,由主演的一个纨绔子弟与警察的危险游戏,当看到影片的高潮也是结尾的时候,他用没有子弹的枪对着他的爸爸的时候,他自己中枪以后,倒地,他的爸爸跪在地上忏悔着自己的错误的教育方式,音乐声想起了,也许还夹杂了对白("儿子啊,我的儿子"),我当时就莫名其妙地哭了,是的,我同情他,同时我也在感叹,到底有多少父母是在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导孩子呢?音乐声继续,高潮继续,当成龙和谢霆锋饰演的角色,两人从大厦楼顶一直下滑到楼底,我的心啊那个担心,简直是恐怖。电影中常常会有这种惊险场面,惊险的动作加上听起来惊险的音乐声,那个恐怖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