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_陈向明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_陈向明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_陈向明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_陈向明

·学术述评·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陈向明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定量”(quantita tiv e)和“定性”(qualita tiv e)之争。本文无意加入这种论争,而只想对国外日益兴起的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作一点简单的介绍和评论。因为从弄清楚这个论争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意义入手或许会对论争更有助益。

定性研究方法于本世纪初发源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在其发展早期主要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理论思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操作方法,在以后实证主义占主导的半个多世纪里,曾长期受到冷落。本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定量方法的局限性,开始重新对定性的方法进行发掘和充实,并寻找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结合点。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表明,定量的方法可以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和政策预测,但不利于在自然情境下对微观层面进行细致、深入、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定量研究者从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入手,很难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特别是当被研究者的看法和研究者不一致时),也很难对研究者自己不熟悉的现象进行调查。此外,定量的方法不仅将复杂流动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数量化、凝固化,而且忽略研究者以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近20年来,在对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定量研究提出质疑的同时,定性研究自身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定性研究者们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逐步发展出一套操作方法和检测手段。与本世纪初相比,学术界关于定性研究的认识在概念、术语、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目前,这种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国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对定量研究、哲学思辨等其他研究方式的一种有力的挑战、补充和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界近年来在对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时大多只看到定量研究比中国传统的“定性研究”更为“客观”的一面,而没有意识到它的弊端(当然,我并不认为定量研究目前在中国已经像在西方那样过于泛滥。恰恰相反,定量研究在中国刚刚兴起,还需要更多地运用和推广)。中国社会科学界对国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轨迹也不甚了解。因此,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外关于定性研究方法方面的新理论、新进展作一简单述评。

一、有关“定性研究”的定义

英文中“qualitativ e resear ch”在中国大陆被译为“定性研究”,在台湾、香港地区及新加坡被译为“质的研究”。如果望文生义的话,此类研究似乎是对社会现象“性”“质”的研究,而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方法“定量研究”或“量的研究”(quantita tiv e r esea rch)好像是将重点放在事物的量化表现上。有的学者还将这两种研究概括为“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①。实际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的“质”进行研究。由于指导思想和操作手段不同,它们有可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质”的不同侧面上。定性研究是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中,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调查和分析对事物获得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而定量研究则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的把握。因此,那种认为两

·

93

·

①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页。

种研究方法截然对立的看法是值得推敲的。

实际上,我所说的“质”指的是“性质”、“本质”,在英文中翻译成“nature ”比“quality ”更贴切。然而,由于“quality ”一词既指“质量”又指“性质”①,历史上人们为了使用一个对仗词来区分这种研究与“Q U AN T I-T A T IV E research ”的不同,便采纳了它的形容词方式“Q U A LI T A T IV E research ”。其实,将研究方法分为“定量的”和“定性的”主要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而在实际操作时,如果我们想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往往需要根据该事物的特性同时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事实上,社会科学研究者目前使用的方法十分丰富,可以将其组合序列用一个两头开放的连续体来表示:一头是严密控制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量化研究,另一头是在自然环境下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所从事的体验性研究。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方式,且整个连续体仍在不断地往横向和纵向同时扩展与变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定性研究方法呢?目前社会科学界对“定性研究”尚无明确、公认的定义。近十几年来,国外有关定性研究的理论论述和方法指导方面的书籍与日俱增,但是几乎没有人对这个方法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中国社会科学界目前对“定性研究”的理解一般比较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个人的思考和对政策的解释与阐发)均纳入定性的范畴。为了便于讨论,我在一些著名学者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归纳出如下一个初步的界定,即:“定性研究方法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研究者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及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道。”②

二、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渊源,即实证主义(po sitivism)、解释主义(interpr etivism)、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 ry )③。实证主义理论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在主客体的关系上,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不受主观价值因素影响,不以知识、理论为中介;主体和客体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实体,主体可以通过对一套工具的操作而获得对客体的认识。在对客体的认识上,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必须是可以被经验地感知的,一切概念必须还原为直接的经验内容,理论的真理性必须由经验来验证。理论与实践、价值与事实是相互独立的实体,不能相互渗透。实证主义遵循自然科学的思路,认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然存在逻辑因果关系,对事物的研究就是要找到这些关系,并通过理性的工具对它们加以科学的

·

94·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

①②③参见Eric Bredo &W alter Feinberg ,eds.,

Knowled ge &Values in Socia l &Ed ucation -a l Research .Philad elphia :Temple Univ ersi-ty Press ,U SA ,1982.

参见 1.Robert Bogdan C .&Sari Knop p

Bik len,Qualitative Res ea rch for Ed 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 y an d method s ,Allyn and Bacon,Inc.:Bos ton,U SA,1982; 2.Corrine Glesne &Alan Pesh kin ,Becomin 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

an introd uction ,

Longman :W hite Plains,N.Y.,U SA,1992;3.M artyn Hammersley &Paul Atkinson ,Ethonograph y :prin ciples an d

p ractice ,

Routledge :

London ,UK and New York ,

US A ,1983; 4.Sharan B .M erriam ,Case S tud y Research in Ed ucati 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J oss ey-Bas s Publications :

S. F.

1991; 5.R ob ert S.W eiss ,Lear ning from S tran gers :the a rt an 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 ies ,New York :Th e Free

Press ,U SA,1994.

见《新英汉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版,第1082页。

论证。定量研究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其基本过程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定的假设。这种方法的重要前提是: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内在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计算事物的“质”。因此,定量研究不考虑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对操作工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十分重视。这种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包括对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如贫穷与家庭人口数量的关系、年龄与离婚率的关系、性别与职业的关系等等。

解释主义发源于象征互动主义(symbo lic inter actio nism)和现象学(pheno meno lo gy)。与实证主义相反,解释主义认为价值和理论中立的事实是不存在的,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事物的性质(“W hat y ou make o f it depends o n how y ou make it”)①。研究者自身处于某一科学范式(par adigm)之中,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其思维方式、表述语言和解释原则必然(也必须)符合该领域基本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否则,便不可能对研究对象进行任何意义上的阐释,更不可能与他人进行交流。此外,解释主义流派还认为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价值取向和思想观点对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者本人对被研究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问题的提出、理论框架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分析以及对结果的阐释。解释主义不承认主体和客体的截然分离,认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在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建构。因此,解释主义者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环境下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工作,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自己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和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对被研究者的意义解释系统进行建构和再现。

批评理论植根于黑格尔的辩证哲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因本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而闻名于世②。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某些利益动机,所谓的“知识”、“事实”、“真理”都受到某种价值观或理论的制约。而由于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历史发展等原因,人们对这些潜在的制约没有意识,或者受到某种“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的控制。和解释主义一样,批评理论也不认可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但是,批评理论认为,主体在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中不仅仅只是了解和认识客体。由于主客体双方都有可能受到社会不公正意识形态的压抑,研究应该是一个主客体共同演化成长、摆脱虚假意识、达到知识领悟的过程。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和进步,从而对研究对象乃至自身获得更真切的理解。因此,研究者不仅仅只是尊重被研究者的意见,而且应该让被研究者参与到研究之中,为双方自身的解放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努力。批评理论认为,实证主义把一切现存的东西都当成“事实”而加以接受,排除了思维的批评性和否定性,实际上起着维护现实的消极作用;而解释主义虽然强调了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却没有意识到研究对现实的批判和唤醒被研究者的作用。批评理论认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不是像实证主义那样依赖于外部的原因,也不是像解释主义那样求助于内部的理由,而是对事物本身的阐释性领悟。至于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种领悟,目前批评理论尚未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和方案。

综上所述,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评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分歧:在知者(kno w er)和被知者(the know n)的关系上,实证主义认为两者是截然分开的,后者被动地接受前者的认知;解释主义认为两者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后者在和前者的积极互动中被重新构建;批评

·

95

·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②参见马克斯·霍克海默〔德〕著,李小兵等

译《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陈

振明著《法兰克福学派和科学技术哲学》,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见Nelson Good man,W ays of Worldmak-

ing,Indianapolis:Hack ett Press,U SA,

1978;转引自Eric Bredo&W alter Fein-

b erg,ed s.,Knowled ge&Values in Social&

Ed ucati onal Resear ch,Philadelphia:Tem ple

University Press,US A,1982,p.115.

理论认为两者在互动中一齐增长,共同冲破社会意识形态的压迫而求得解放。在研究者的作用方面,实证主义将从事研究的人作为“研究者”,其作用就是对外在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验证;解释主义认为研究者应该是一名“学习者”,其任务是向当事人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批评理论则认为研究者应该是社会变革的“倡导者”,对社会进行批判才是其真正使命。从各自存在的弱点来看,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中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崇拜引入社会科学,将事物绝对客观化、经验化、逻辑化;解释主义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意义都十分清楚——而这种对当事人意义解释的过分尊重势必导致相对主义;批评理论立足于对理想境地的追求,无法对其自身的正确性加以验证,而且很难处理诸如知识的权利和合法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理论在知识的绝对化方面和实证主义有相似之处;而在互为主体和相对主义方面又和解释主义不谋而合。

目前国外正在兴起的定性研究一般基于解释主义的理论,强调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再现当事人的视角以及他们看待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方式,找到对他们来说具有意义的“本土概念”(na tiv e co ncepts ),然后在这一基础之上建立“扎根理论”(gr ounded theo ry ),即:从研究者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中构建理论①。定性研究以描述和解释为主,而不是将重点放在验证假设、提出政策性建议和预测上。这种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60年代末以前社会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反动。与此同时,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里,行动研究(actio n resea rch)也比较普遍。此类研究运用批评理论的观点,着眼于社会变革,积极征得被研究者的参与,提出双方都认可的改革意见和对策。不过,即使是从事这种研究的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解和理解当事人观点的重要性,也提倡在作评价和提建议之前首先对事情的“真相”获得一个全面中肯的认识。

三、定性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定性研究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研究现象、

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概念框架、抽样、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作出结论、建立理论、检验效度、讨论推广度和道德问题、撰写研究报告等。虽然这些步骤在形式上和定量研究有相似之处,但其运行顺序、包含的内容以及操作手段却很不相同。由于定性研究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化渐进的过程,以上这些环节在实际操作时不是相互孤立、依次进行的。它们之间彼此重叠、互相渗透、循环反复,因每一研究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一般来说,确定研究现象时要注意限定研究范围和定义重要概念。研究的目的应尽可能明确,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清楚,有针对性,应是研究界尚有疑问、研究者确实希望探讨的问题。由于定性研究强调了解和理解“当事人”的“文化本位”意义,而不是研究者的“文化客位”意义②,因此,定性研究所选择的问题还必须是对被研究者具有实际意义,并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但与定量研究不同的是,定性研究的问题可以随研究情境或研究结果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定性研究必须了解的背景知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有关该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如学术界所作的有关研究、已有的解释性理论和资料、仍需要添补的漏洞以及本研究课题在这一领域所处的位置; 2.有关该研究问题的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和个人背景;3.研究者本人对该研究问题的个人经历、了解和看法。与其他的研究方法相比,定性研究特别强调对以上第三类研究背景的了解和反思。

定性研究者在明确了研究的现象、目的和

·

96·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

①②“文化本位”(emic )这一概念是和“文化客

位”(etic)相对而提出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emic ”和“etic ”分别指的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角度和观点。定性研究强调要尊重被研究者的观点,从他们的角度,用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了解他们眼中的现实。

见Ans 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 earch :groun ded theory p rocedures an d tech niques ,

Sag e Publica-tions :

New bury Park ,U SA,1990.

问题,并获得了以上三种背景知识以后,可以开始构建研究的概念框架。概念框架包括组成研究问题的重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用语言表述或用图表的形式列出。建立这一框架的目的是为了在开始研究之前用比较简洁直观的方式将研究问题所包含的重要维度和层次呈现出来。当然,这个框架只是在研究之前和之中起一种指导作用。如果研究的某些结果与这一框架不符,框架就应及时加以更改,以符合研究的“真实”情况。

定性研究中可供选择的抽样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地点和事件①。抽样时应考虑对本研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如样本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背景等。在和样本取得联系之前,研究者必须了解应该事先取得哪些机构和人员〔在定性研究中被称为“守门员”(ga tekeeper s)〕的同意以后才能合法地进行研究。在和样本接触时,还必须考虑如何和他们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如果他们拒绝参与研究,或者半途退出,研究者应该仔细寻找原因,并将这一过程及其对研究的影响在研究报告中加以报道。

定性研究中收集材料的方法一般有三种: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访谈通常使用开放的形式,或者在研究早期采用开放式,随后逐步缩小范围,采用半开放式。访谈结构应灵活宽松,为被访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想法留有充分的余地。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者应注意被访者对问题的定义和思维方式,遵循他们的思路,用他们的语言表述来讨论问题。访谈的具体形式应该因人而异,不必拘泥于同一程式。尽管访谈者一般都事先备有一份访谈提纲,列出访谈者根据文献和个人经验认为应该了解的问题,但提纲只是起一种提示作用。如果被访者没有提到访谈者认为重要的问题,访谈者可以在访谈结束时用开放的方式询问对方的意见。访谈者提问时应注意询问被访者个人的意见,以免对方使用当时流行的口号式语言而忽略了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为了避免被访者使用抽象概括性的语言,访谈者还可以详细询问事件的细节以及有关人物的行为反应。对细节的描述可以将被访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具体可见的事情上,并且可引发他们的情感表露。被访者的非语言行为对于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也非常重要,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可以同时观察被访者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不失时机地记录下来。现场记录可以使用三种方式: 1.观察型记录,记下访谈者看到和听到的东西;2.方法型记录,记下访谈者自己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访谈的作用; 3.内省型记录,记下访谈者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职业、相貌、衣着、言谈举止、态度等。

访谈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以被访者方便为主要原则。在访谈前,访谈者应该向被访者介绍研究课题,并和被访者就访谈次数、时间长短及保密原则达成协议。如果被访者同意,最好将谈话内容录音。由于定性研究强调使用被研究者自己的语言对有关意义进行分析和再现,录音可以帮助研究者日后分析材料和撰写报告。此外,录音还可以使研究者将全部注意力放到被访者身上,使被访者感到自己所说的内容十分重要,愿意开放自己,和访谈者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但在某些情况下,录音也会产生负作用。如果良好的访谈关系尚未建立起来,被访者感到不安全,录音有可能使他们感到紧张不安,甚至选择隐瞒那些今后有可能对他们带来不利后果的信息。在被访者不同意录音的情况下,访谈者可以在访谈中和访谈后尽可能记录下访谈内容,特别是被访者使用的原话。访谈过后,访谈者应尽早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撰写备忘录。备忘录可分成: 1.描述型,报告访谈结果; 2.解释型,对结果作出初步的解释; 3.理论型,建立最低层次理论; 4.方法型,讨论访谈时使用的方法及其对研究过程的影响。

观察一般分为参与型和非参与型两种。在参与型观察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中观察他们的言行。这样做的长处是:研究的情境比较自然,研究者可以深入到被研究者的文化内部,更深刻地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但这样做对研究者的要求比较

·

97

·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①又称“理论型抽样”(theo retical sampling)。

见M ichael Quin n Patton,Qualitative Eval-

uation and Res ea rch Methods,2n d ed.New-

b 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US A,1990.

高:研究者不得不同时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这就很难保持研究所必需的心理和空间距离。在非参与型观察中,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的世界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件的动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观察者还可以使用录像机进行录像。非参与型观察的长处是研究者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其弱点是很难对研究现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也不能像参与性观察那样遇到疑问时可以随时向被研究者发问。有时还因观察距离较远,观察者看不到或听不清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影响信息的收集。

实物分析(document analy sis )包括对所有可以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音像和实物等材料的分析。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文献,也可以是现时记录,如古代流传下来的刀枪火炮、当代年轻人挂在墙上的美人头像、艺术家的书信札记、学生的成绩单和作业等。一般来说,实物分析比较适合历史研究,也可以用来对访谈和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加以补充和验证。事实上,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检验。例如,研究者可以利用观察结果和实物检验被研究者在访谈时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也可以在访谈时询问被访者对观察内容或实物的意义解释。

原始材料收集上来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归档和编码。传统的做法以手工操作为主,将材料写在卡片上,标以代码,然后分门别类放入档案袋。目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很多计算机软件已被用来处理定性研究的原始材料,大大加快了分析过程①。当然,设定分析框架、类别和代码的工作仍旧需要由人来做。定性研究的材料分析一般采用归纳法,从原始材料逐步抽象到概念。其具体做法丰富多样,常用的有类别分析和叙述分析。类别分析是将具有相同属性的材料归入同一类别,材料的属性可以从事物的要素、结构、功能、原因等各个层面进行分类。类别可以组成树枝形主从属结构或网状连接性结构。“扎根理论”提倡将类别分析分成三个阶段:开放式分析、轴心式分析和选择式分析。开放式分析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排除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

的材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属性分类。轴心式分析着重于发现和建立类别之间的各种联系,包括因果关系、时间关系、语义关系等。选择式分析是在类别中找到一个可以统领所有类别的类别,将所有的研究结果统一在这个类别的范围之内。这种分阶段分析的方法比较适合建立“扎根理论”。其他分析方法的阶段性不是如此分明,也不强调一定要将所有的材料都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事实上,这种做法有可能将一些无法分类、但对回答研究问题十分重要的材料排除于结果之外。近年来定性研究材料分析中兴起的叙述法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叙述法将材料放置于自然情境之中,生动逼真地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和分析。叙述结构可以采纳前因后果排列、时间流动序列、时空回溯、圆周反复等方式。叙述形式包括轮廓勾勒、片段呈现、个案分析等。叙述型和类别型分析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前者可以为后者补充血肉,后者可以帮前者分清层次和结构。定性研究的分析过程是一个开放式结构,如果初步建立的分析框架、类别、甚至所研究的问题不符合收集到的原始材料,研究者可以随时进行修改。

为研究结果作结论时应该注意材料之间的异同,避免为了使结论看上去完整精确而牺牲材料的丰富复杂性。结论应符合材料的真实,而不是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求,如验证某一外在理论或个人的某种定见。如上所述,定性研究在理论建树方面强调建立“扎根理论”,即: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发展理论。如果前人建立的有关理论可以用来深化对研究结果的理解,可以借助于既存理论;如果这些理论和本研究的结果不符,研究者则应该尊重自己的发现,真实地再现被研究者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建立理论时,研究者也可以借助个人的经验和直觉,不过,因此而下的结论必须建立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之上,不能凭空杜撰。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时应该考虑读者对象、书写风格、叙述角度、人称以及研究者在报告中的位置。有关研究报告是使用第三人称还是第

·

98·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

①见Renata Tes ch,Qualitative Resear ch :

Ana lysis Types &Sof tware Tools ,New York :

The Falm er Pres s ,U SA ,1990.

一人称的问题,研究界也存在争论。受实证主义的影响,80年代以前的定性研究报告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形式,以确保报道角度的“客观性”。然而,近年来定性研究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研究者个人对研究的影响,认为必须在报告中听到研究者的声音。如果报告中没有研究者的身影,反而令人对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产生怀疑。因此,现在用第一人称撰写的报告越来越多。另外,定性研究特别强调对研究过程的报道和讨论,认为详尽深刻的对方法和研究关系的反省将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从而对研究的可靠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报告中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还可以帮助读者判别结论的真实性。

撰写定性研究报告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学者将其分为五种类型: 1.现实的故事,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当事人看问题的观点,从他们的角度使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研究结果; 2.坦诚的故事,介绍研究者使用的方法和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反省和思考,再现访谈情境和对话片段; 3.印象的故事,详细描写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和当事人的反应与表情动态;4.批判的故事,从社会文化大环境对研究结果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探讨;5.规范的故事,用研究结果去验证某一理论或研究者自己的某种观念①。报告可以将类别表述和叙述体结合起来,类别中穿插有小段故事或事例,叙述结构按类别层次排列。此外,研究报告还应该讨论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②。

四、定性研究的检测手段

有关定性研究的效度(v alidity)、信度(relia-bility)、推广度(g ene raliza bility)和伦理道德等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在很多争议。由于定性研究不是像定量研究那样采用随机抽样,而且没有事先设定的、可以量化的检测指标,人们往往对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适用性表示怀疑。近年来,定性研究者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理论探讨工作,并提供了一些有利于思考和操作的方法与手段。

1.定性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有关定性研究的效度问题是目前社会科学界辩论的焦点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在定性研究中可以使用“效度”这一概念,但不能沿用定量研究的定义和分类③。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个概念不适合定性研究,主张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如“真实性”和“可靠性”④。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不论是“效度”还是其他类似的概念,都不适合定性研究,因为这类概念以事物是独立的客观存在为前提,认为研究者可以识别并验证其客观真实性⑤。而定性研究者认为“客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它在与主体的互动关系中相互影响。研究者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是主体与客体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重新相互建构(r eco n-

·

99

·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⑤见Harry F.W olcott,“On Seeking——and

Rejecting——Validity in Qualitativ e Re-

s earch”in Elliot W.Eisner&Alan Pes hkin,

eds.,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 ucation:Th e

C ontinuin g Debate,New York:Teach ers

College Pres s,U SA,1990.

见Yvonna S.Lincoln&Egon G.Guba,

Na turalistic Inquiry,New bu ry Park:Sage

Pu blications,US A,1985.

见 1.Judith Preis sle Goetz&M argaret D.

Lecom pte,Eth nog raphy and Qua litative De-

sign in Educa tiona l Res ea rch,Academic

Press,US A,1984; 2.J erome Kirk&M arc

Miller,Reliability and Valid ity in Qua lita-

tive Research,New bu ry Park:Sage Publica-

tions,U SA,1986; 3.Frederick Erickson,

“The M eaning of Val idity in Qualitativ e Re-

s earch”,u npublished paper pres en 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 ucational

Res earch As sociation,M arch1989.

定性研究报告可以有很多写法,依据研究的

对象、问题、目的、方法、过程、理论及研

究者本人的风格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笔者

在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王小刚为什

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

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例子。

见J.Van M aanen,Tales of the F ield:On

Wr itin g Ethnog raphy,Chicago:Univ ersity

of Chicago Pres s,U SA,1988.

structio n)。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逐步获得对客体此时此地的理解。从事定性研究的人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定量研究所指的“客观现实”的“真实性”本身,而是被研究者眼中所看到的“真实”、他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以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对理解被研究者眼中的“真实”所产生的影响①。

尽管学术界对定性研究中是否应该使用和如何使用“效度”这一概念有不同的意见,绝大多数定性研究者仍旧沿用“效度”这一词语来讨论定性研究的真实性问题。当然,定性研究所使用的“效度”这一词语不论是在概念定义、分类方法还是使用范畴上都和定量研究不一样。定性研究所使用的“效度”指的是一种关系,是研究结果和研究的其他部分(包括研究者、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方法和情境)之间的一致性。当我们说某一研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时候,我们不是将这一结果与某一个可以辨认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相比较(事实上这一存在并不存在),而是指对这个结果的表述“真实”地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某一研究人员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确立某一研究问题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研究这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定性研究的效度所表达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种绝对的“真实有效性”。当我们说某一表述是“有效的”时,并不是说这一表述是对该研究现象唯一正确的表述,而只是表明这一表述比其他表述更为合理。

定性研究中的“效度”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表述,而不是像定量研究那样对研究方法进行评估。定量研究假设研究对象是一个客观的实体,只要研究者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就可以保证获得可靠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而定性研究者认为,“效度不是一个商品,可以用方法买到……效度就好像是品质、性格和质量,只能在与一定的目的和环境的关系之中加以测查。”②“效度”不能按照某种严格的、预定的程序生产出来,它是研究人员力争达到的一种目标,一种境界。而这种目标和境界的实现取决于当时、当地和当事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可循。当我们说某一研究结果的效度比较高时,我们不仅仅指该研究使用的方法比较有效,而且指对研究结果的

表述再现了该研究过程中所有部分、方面、层次和环节之间的平衡与一致性。

对效度进行分类的方法目前有很多种③。哈佛大学教授J .M a xw ell 依据自己“文化本位”的分类法④,将定性研究中有可能出现的效度问题分成五种类型:描述型(descriptiv e ),解释型(interpre tiv e),理论型(theo re tical),推广型(genera lizability)和评价型(ev a luativ e)。描述型效度指的是对外在现象或事物进行描述的准确度(这一概念也适用于定量研究)。对这种效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空间距离影响对信息的收集;研究者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有意无意地省略掉某些对研究结果至关重要的信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等。解释型效度只适用于定性研究,指的是研究者了解、理解和再现被研究者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的真实程度。满足这一效度的首要条件是:研究者必须站到被研究者的角度,从他们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中推衍出他们看待世界以及构建意义的方法。

理论效度又称诠释效度,指的是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以及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所研究的现象。如果某一理论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令人信服地诠释研究的现象,那么这个理论就缺乏理论效度。

·

100·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

①②

③④见J oseph M axw ell,Qualitative Resear ch

Design ,Newb 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US A .1996.

见1.Th omas D .Cook &Donald M .Cam p -bell,Quas i -E xper imentation :Design &Analy -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 gs ,

Bos ton:

Hough ton Mifflin,U SA,1979; 2.W.G.Runciman,A Trea tise on Social Theor y ,vol.l :The M eth odology of Social Th eory ,Cam-b rid ge :Cambridg e University Pres s,UK,1983.

David Brinb erg &J os eph E.M cGrath ,Va -lidity and the Research Process ,New bu 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s ,US A ,1985,p .13.见S .J .Taylor&R .Bogdan ,Introd 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 c h Methods ,

(2nd .

ed.),New York :Wiley,U SA,1984,p.98.

评价效度指的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否真实。如果研究者戴着有色眼镜,只注意那些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东西,有意无意地挑选那些可以用来支持自己评价框架的材料,那么,研究结果的评价效度就比较低①。

对效度进行检验的手段一般有:

1)侦探法(modus o pe randi) 即对研究结果中的漏洞一步步进行侦查,找到有关线索,然后将线索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制定最佳处理方案。

2)证伪法(fa lsifica tio n) 在建立了一个假设之后,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这个假设是不真实的或不完全真实的,然后修改或排除这一假设,直至找到在现存条件下最为合理的假设。证伪的另一个办法是:在建立初步假设的同时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建立另外可能的“替代假设”(a l-ter na tiv e h ypotheses),与原有假设对比以后作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3)相关检验法(tria ng ulation) 即将同一结论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对样本中不同的人进行检验。目的是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对已建立的结论进行检验,以求获得结论的最大真实度。

4)反馈法(feed-back) 研究者得出初步结论以后广泛地听取同行、同事、朋友和家人的意见,从更多的角度理解和分析研究结果,并从多方面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5)参与人员检验法(membe r ch eck) 即将研究报告交给被研究者,了解他们对研究结果的反应。如果被研究者对结论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认为研究者误解了他们的言语和行为,研究者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改。

6)收集丰富的原始资料(rich da ta) 丰富的原始资料对所研究的现象提供了一个详尽完整的描述,可以为研究者检验其初步假设提供充分的依据。

7)比较法(comparison) 即将研究结果与人们心目中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进行比较,确定其结论是否成立。如果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者应回到原始材料进行进一步检验。在收集和分析材料时,也可以运用比较这一手段对材料进行甄别、剔除、分类和综合。

2.定性研究中的信度问题

定性研究工作者认为,定量研究意义上的“信度”这一概念不符合定性研究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定性研究没有实用意义。定性研究将研究者作为研究的工具,强调研究者个人的背景及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就同一问题、对同一人群所做的研究,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因不同的研究者而有所不同。更何况,所谓“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群”、“同一问题”这些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研究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在与研究者的互动中共同重新构筑自己。所以,目前定性研究者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共识,即:在定性研究中不讨论信度问题。

3.定性研究中的推广度问题

由于定性研究不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不能像定量研究那样将从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推广到从中抽样的人群②,定性研究不能使用定量意义上的“推广度”这一概念。然而,定性研究的目的不是期望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找到一种可以推广的普遍规律,而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再现其本质。而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越是深入到本质层面,就越有可能对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和事起到一种观照的作用。这种观照在定性研究中被称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或者“通过理论而达到推广”。由于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从研究结果中提升出来的理论可以对同类具体事物具有一定的解释和论证力。此外,定性研究虽不能使用定量意义上的“外部推广度”(ex ternal g enera liza tion),却可以测查研究结果的“内部推广度”(internal g enerali zatio n)。后者指的是将在样本中获得的结果推广到样本所包含的时空范围。在收集资

·

101

·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②定性研究也不认为随机抽样就一定能保证

其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如果研究设计有问

题,随机抽样这一方法的运用并不能保证结

果的可靠性。

笔者认为M axw ell分类中的“推广型”属推

广度问题,故放在下文推广度部分加以讨

论。

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将此时此地收集到的信息推广到研究对象所描述的彼时彼地或一个时期。

4.定性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由于定性研究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事研究工作的伦理规范和研究者个人的道德品质在定性研究中便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定性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包括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回报原则和关系保持方式。

目前,定性研究界在研究之前是否要事先征得被研究者同意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提倡隐蔽式(cov er t)的学者认为,人类的一个本性就是不相信别人。因此,为了获得可靠、真实的信息,研究人员不必征得被研究者的同意①。坚持公开式(ov ert )的人们则认为,不论研究效果如何,研究者都应该尊重被研究者作出选择的权利,必须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笔者认为,征得被研究者的同意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应该尊重被研究者的权利,给予他们选择不参加和不合作的自由,不应利用自己权力上的优势或操作上的方便而“蒙混过关”。

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研究者不得不使用隐蔽性观察的方式,比如有研究者在裸体海滨调查那里人们的行为模式、在监狱里了解犯人中的临时权力结构、在公园观察情人们的形体动作等。但由于隐蔽和公开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定,故即使是上述情况目前也无定论。由于定性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必须发生个人接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彼此的关系有可能变得十分亲密,因此,保密原则在这类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必须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向被研究者许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暴露他们的姓名和身份。特别是当被研究者提供的情况有可能对他们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时,研究者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他们的身份加以掩藏。除了为他们个人改名换姓以外,研究者还可以对他们所在地方的地名和单位加以改变,必要时应该删除敏感性材料。但是,如果被研究者希望自己的情况得以披露,要求研究者在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真实姓名,研究者可以在充分考虑利弊以后决定这么做。

研究者对被研究者所提供的帮助应该表示

感谢,但用何种方式表示感谢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无论是礼品还是真诚的关切都无法回报被研究者所给予的帮助,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权力不平等的关系,涉及到双方的利益问题。研究者往往可以从研究成果中获得利益,比如发表论文、晋升、成名等;而被研究者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被剥夺者,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利益,而且还被研究者所“利用”。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一定的回报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很难得到丰厚的资助,选择具有何等价值的礼品便成为一个令研究者头疼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例子说明,即使没有礼品,很多被研究者也感到研究过程本身对他们自己来说即是一种回报②。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和别人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而现在有人耐心、关切地倾听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许多被研究者反映,他们在与研究者的交谈中宣泄了自己长期积压的情绪,对自己有了新的发现,从研究者的关注中找到了自尊和自信。因此,有人认为,只要研究者对被研究者表现出真正的尊重和理解,被研究者就会从中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回报,而这种回报往往比金钱更可贵。

在研究者应该如何结束和被研究者的关系这个问题上,研究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究在某一时刻必须结束,而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可能已建立起某种友谊。研究者应该离开对方不再联系,还是保持联系?以什么方式保持联系?保持多久?这些都是使定性研究者们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以及其他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激励着定性研究者们继续进行探讨,在与其他研究方法撞击、对话和融合之中将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向前推进。

·

102·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6期

①②见Co rrine Gles ne&Alan Pes hkin,Becom -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 uc -tion ,W hite Plains :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US A ,1992,p .123.

见J ack Douglas,Investigative Social Re -sear ch :Individual &Team Field Resear ch ,Bev erly Hills :Sag e Publications ,U SA ,

1976.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8289396.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 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 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 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 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问题详解)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容 4.访问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12、关于文献调查法的表述有误的是() 1.文献永远落后于现实 2.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调查法 3.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是:浏览、阅读、筛选、记录 4.文献调查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13、下列选项中,不能提高调查信度和效度的是() 1.合理安排调查方案 2.切实做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 3.认真教育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应选择有经验的调查人员 4.科学设计调查指标 14、关于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 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田野研究 ?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参 与式观察,以及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 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 ?访谈 ?观察 ?田野研究的基本步骤 ?进入问题 ?资料收集 ?分析资料 作为资料收集方法的访谈 ●访谈的定义 通常采访被简单的定义为有目的的谈话。具体地说,这种目的为获取信息。不幸的是,怎样去采访并没有一致的观点。 采访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能或科学,它也能理解为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回答者可以受到内在的奖赏。 ●访谈的种类 ?标准化访谈 ?非标准化访谈 ?半标准化访谈 (1)标准化访谈 ?标准化访谈使用一种正式化的结构问卷。采访者需要让被访者回答问卷上的每一个 问题。 ?调查者假设调查工具中列出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以致能探出受访者关于研究课题 的所有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标准化访谈室使用一系列已经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信息,信息包括受访 者对于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和态度。 (2)非标准化的访谈 ?与标准化对于问卷的严格要求相反,非标准化访谈不需要使用已设计好的问卷 ?采访者在访谈之前不预先知道所有需要问的问题 所以,采访者不能预先列出要问的问题,他们同样假设不是所有受访者都能对语言相近的问题有同样的理解。 ?在非标准化的访谈中,采访者必须根据必须根据特定的情况和调查的目标形成问题,做 出合适的探索 ?为了增加田野观察非标准化访谈有时被用在田野研究的过程中 (3)半标准化访谈 ?半标准化访谈室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和假设,重点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 谈,半标准化放眼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和题目的拟定 ?这类问题一般以一种系统而连续的方式询问被访问者,但访问者可以自由的离题,那是 指访谈者允许探索一些非预备问题的答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此题回答正确 1. A. 概念 2. B. 命题 3. C. 指标 4. D. 关系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此题回答正确 1. A. 意向特征 2. B. 行为特征 3. C. 状态特征 4. D. 年龄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访问对象的重点 2.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3. C. 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 D. 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相关 2. B. 负相关 3. C. 直线相关 4. D. 曲线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此题回答正确 1. A. 比较测量 2. B. 复本测量 3. C. 三角测量 4. D. 准则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此题回答正确 1. A. 信度审核 2. B. 效度审核 3. C. 资料校正 4. D. 资料分类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 B. 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3. C. 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4. D. 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此题回答正确 1. A. 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 B. 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 C. 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 D. 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自愿原则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转载) 欧群慧 [摘要]在整个20世纪,定量研究处于研究方法的主流,定性研究处于研究方法的边缘。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同。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教育研究需要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教育研究方法应从一元走向多元。 20世纪以来,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纷呈异争,让人目不暇接。综观教育研究的整个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瑞典教育学家胡森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教育研究中存在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种范式是从人文科学推演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通讯说明的方法”[1]。在整个20世纪中,定量研究处于研究方法中的主流,定性研究却 处于研究方法的边缘。 边缘与主流无所谓好坏之分,它只是说明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态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也无所谓孰好孰坏,它们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在20世纪中由于过分偏重于定量研究,缺乏对定量研究局限性的了解和忽视对定性研究的关注,以致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有过偏之嫌。本文拟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理清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两种研究方法,准确地把握其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从而使教育研究开始从迂执一种理论范式转向多元,促进教育研究方法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主流与边缘:简要的回顾 (一)主流中的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定的假设。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所产生的科学技术,使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辉煌的成就面前,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由喜爱而走上了崇拜,

陈向明2怎样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做课题4-

陈向明:怎样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做课题 第四.如何分析质性资料? 总的思路是用类属法的化约的思路;可以采用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作话语分析。 类属法:化约的思路 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 1)开放式:建立代码,尽量使用行动性的本土概念,推测隐含的假设 2)聚焦式:形成主题,不仅关注结构,而且关注过程(如“做中学”)。 3)轴心式:在主题间建立联系,提升出最重要主题,形成理论思路(鱼网),把第2级所有的主题都形成一个大的主题,象一串粽子能拎起来。 我自己做过这样一个博士论文。我是研究中国学生到美国以后跟美国学生交朋友过程中被同化的经验。我先在中国访谈他们,到美国追踪了一年,在波斯顿地区,他们会谈到很多在中国交朋友的规范和在美国是不一样的,通过他们不同的经验,有很多冲击,他们会问自己,我还是中国人吗?或我交的这个朋友和我在中国的铁哥们一样吗?会发现不一样。在情感交流上、在行动规范上不一样,会造成这群人在文化认同上有困难,有的人说我还是中国人,有人说我已经变了,西化了,有的人说我半是中国人,半是美国人,情况不一。 在第1级编码时出现很多词,中国的学生会说,我们中国人很讲人情,美国人不讲人情,或者说我们很注意情感交流,他们好像不太注意情感交流。但我去问美国同学,他们会说,你们中国人没什么情感交流,因为我看不见你们有任何表情;你们坐在那儿,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愤怒,而美国人的表情是非常外露的。通过分析,我发现,我们说的情感交流不是指向自己的,是指向他人的,我在和你交流时,我会想你是什么感觉,我要和你共感;美国人讲的情感交流是自我导向的,我要表达出来。所以都是情感交流,但导向不同。一个是自我导向,一个是他人导向,这和文化有关联。 在第2级编码时会形成如中国人很关注人情,关注情感交流,关注交往,等等。 到第3部分就会说不同的跨文化的人际交往会改变你的文化认同,有的人就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1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摘要:在现代社会调查中,为了获得更准确、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其产生之初到现在,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随着人类的进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理论概念与概念的量化问题,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理论概念问题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认识,是某个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它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认识社会的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概念。有些人说社会科学研究没反正,这主要就是因为对许多理论概念使用不精当。 很多社会科学研究辩论来辩论过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包括理论研究也有这种情况,根本问题就是概念不明确。科学研究的概念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概念必须清晰性。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多东西,包括很多术语,很不清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类似的问题太多,一些文章里,领导讲话中,甚至权威讲话中也存在很多模糊概念。如果我们把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来研究,就必须使概念具备清晰性。 2、概念必须有针对性。概念要针对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指,更不能模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更应该如此。 3、概念的实证性。对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概念还要求客观性和实证性。现在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社会科学概念模糊。科学研究需要精当,需要清晰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有了量的描述,只有通过量的描述,才能使社会科学概念具备实证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定性研究的基本属性和常用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的基本属性和常用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的目的是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去了解、并尽量理解发生的现象,比如行为、观点、态度和经验等等。例如,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对不同病情患者的看法,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疾病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患者为什么会寻求中医治疗等。 定性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比如观察法、个人访谈、焦点组讨论以及参与性研究,或是分析文字或影音记录资料等。尽管这些方法在操作和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别,但它们都遵循定性研究的一些基本原则,即自然性、归纳法、开放性和整体观。 本文主要介绍定性研究的这些基本原则,以及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个人访谈和焦点组讨论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定性研究方法原则 定性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运用定性研究时,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自然性,与临床试验中研究者想方设法控制外来干扰因素不同,在定性研究中,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都不应试图去控制或干涉研究对象或环境条件,要尽可能在自然的无外力干扰的环境中去观察和了解自然发生的现象。 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必须进行实地研究,即在自然生活的环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展开直接的个人之间的接触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资料,

这样才能有助于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和感受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观点和态度。 2、归纳法定量研究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以前的研究基础和经验来设定一个假设,即假设某些变量之间的相对关联,然后通过研究来进行检验,这是在逻辑学上被称为演绎的方法。而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有一种开放的思想或态度,尽量不抱持对研究对象认识的某种模式,在主观上要意识到并设法避免先见的影响,从研究的过程中来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发现事物内在的分类、关联和特征,这是逻辑学上成为归纳的认识方法。 3、开放性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应始终保持一个开放的思想和中立的态度。作为研究资料的收集者和分析者,研究者本人成为研究工具之一,研究者的主观性,比如文化背景、受教育的情况以及对研究问题已有的认识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研究过程产生影响,还有研究者的社会角色,比如性别、种族、职业等,都可能会对研究对象有所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要求定性研究的研究者具备反省的能力,能够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并在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和减少此种可能的影响,并如实加以记录和描述。 4、整体观在定量研究中,现象或事物可以通过一些相互之间独立的变量来测量,并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测知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寻求从事物或现象的整体来了解,将事物或现象视作复杂的系统,而不是简单个体的相加,是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的。例如,对一个医疗机构所处自然、社会和政治经济环境的了解对于认

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

《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 本书向读者介绍如何在社会科学领域开展研究,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本书将研究设计分为了四个部分:研究问题,理论,数据和对数据的使用。 社会科学研究依赖的逻辑是固定的:提出研究问题,开展学术研究,进行有效描述和因果推论。 评价其研究过程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是衡量其是否满足: ●以推论为研究目的 ●采用公开的研究程序 ●结论是不确定的 ●研究的内容是关于方法的 根据这些观点,本书围绕两个方向展开。第一个方向将研究过程分为描述性推论和因果性推论,前者是后者的起点并构成后者的基础。第二个方向为主题研究,提供了遇到特定问题的对策,包括如何确定观测对象、如何增加观察值数量以及如何避免某些特定问题(测量误差、遗漏变量、无关变量以及内生性等),并且就这些特定的问题进行举例然后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将根据书的行文逻辑进行章节摘要: 第一章概述性地强调了研究设计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主题: ●利用可观察的现象将理论和数据联系起来:只有建立在理论和 密切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并且经过理论的可观测现象的明确阐 述和仔细检查,社会科学才是可靠的。 ●最大化解释力:对于某个特定的研究问题,有许多提高解释变 量利用率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假设的可观测现象,然后进行求证。 ●汇报推论的不确定性。

始终保持怀疑精神并努力提出一些竞争性假说。 第二章讨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两个阶段:归纳历史细节和描述性推论,其中,科学的描述包含两个特点:第一,描述包含推论。第二,通过科学的描述区分观察事物中获取事实来区分科学研究,真正区分的标准在于是否通过有效的程序得到系统性的推论。描述性推论是指在一系列观察值的基础上对未观察的现象进行理解的过程。判断描述性推论的标准是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精准的描述性推论虽然可以作为因果推论的前提,但是研究不能只有描述性推论,绝大部分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都做因果解释。本章首先对定性和定量研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定义,然后给出了建构因果理论的规则:建构出能被证伪的理论;建立内部统一的理论;谨慎选择被解释变量;尽可能具体化;理论的阐述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越宽泛,解释力度越大。 第四章,结合了相关的文献和具体例子分析了定性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了研究者如何选择样本和观测值:有目的的选择观测值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根据解释变量选择观测值;选择被解释变量一定范围内的观测值;同时根据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选取观测值;选择观测值使得关键解释变量为常数;选择观测值使得被解释变量成为常数。 第五章讨论了在取样之后如何去发现那些导致无效推论及估计偏差的原因,并将其纳入可控范围,并举例说明,包括:测量误差、遗漏变量偏差、包含不相关的变量会导致估计低效、内生性问题、对解释变量进行赋值、控制研究环境(可根据具体的需要直接翻阅案例,不详述)。 第六章提出如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增加观察值数量的建议。对单一案例研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观察值数量的方法:变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参考答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简述价值分析与实证研究 2、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3、教材读后感 4、试论统计分析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1、价值分析:价值工程是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两种活动都是对商品的价值、功能与成本进一步做思考与探索。 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两种活动都是对商品的价值、功能与成本进一步做思考与探索,以小组活动方式,集思广益朝各方向寻求最佳方案,再运用体系分工的方式达成价值提升或降低成本的目标。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因为仍在工程设计阶段,故称为价值工程;而一旦开始量产后,往往为了成本或利润压力,非进行详尽的价值分析难以发掘可以降低成本或提高价值的改善点。此阶段以后持续的分析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法,就称为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虽然起源于材料和代用品的研究,但这一原理很快就扩散到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大体可应用在两大方面:工程建设和生产发展、组织经营管理方面。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首先实证研究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为前提,它坚信有一个客观世界存在。而我们实证研究就是不断地通过研究,去接近这个客观的世界。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特征:数理和案例。 2、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利于观察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越过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这就是掌握着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超然领域"在一个越来越压抑和觉醒的时代,我们不断地希望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而转向和自身利益有关的事物。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面对问题,并且体验如何改变世界。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孔德: 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 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 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 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 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 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六、批判实证主义:柯林斯、许茨:现象学创始人,理解的方法。 后实证主义:华莱士、乔纳森.特纳、亚历山大(科学连续统、新功能主义者)科学连续统:,科学可以被看做这样一个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实证主义方法论危机:自身发展不足;社会危机(西方福利社会)和学术危机(针对功能主义的新理论) 1、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 2、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客观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调客观主义,认为知 识是积累性的,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一、非实证主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二、现象学:狄尔泰(理解:一是你中发现我;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强调

本科生应该掌握的六种基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

科学方法论 学号: 09042315 姓名:杨晖晖 课程老师:胡文龙

本科生应该掌握的六种基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论(杨晖晖(09042315))摘要: 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选题方法、文献检索法、访谈法八种本科生应掌握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本科生; 研究; 方法 本科生就得搞研究,搞研究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本科生要搞研究必须研究和掌握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选题方法。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选好研究题目, 这是科研工作的实际起点和开端。题目要新,选题可以是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也可以是老问题的新阐释。选题可以是纯学术性质的, 也可以是纯现实的, 但是,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 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选题是最好的。这些课题首先是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然后反映在理论学术界成为争论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因此,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本科生首先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然后, 要搞清楚学界在解答现实问题上的分歧意见, 找出各家值得肯定的合理的观点和应该否定的不合理的观点。判断各家观点合理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 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最后, 所发现的学术理论界存在的问题, 正是应该选取的课题和立意的出发点。只有这样选题, 才会选出本学科前沿的研究课题,立意才会有新意,研究结果才可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当然,一个人究竟选择什么研究课题好,除了明白这些基本道理外,个人的爱好、兴趣、人生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因素,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献检索法 文献检索法是调查者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对于某个领域的文献及其内容进行寻找和考查的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可以迅速发现问题, 迅速进入研究前沿, 节省研究资金和研究劳力,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文献既有内容和形式,又有载体。文献的内容是指文献所记载的人类的知识、理论等, 是读者可以通过文献对于作者加以理解的东西。文献的内容, 可以是知识 (客观事实, 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解决的问题) , 也可以是价值标准 ( 对于人类应如何看待事物的认识, 解决‘善’的问题),还可以是审美情趣(对于美的鉴赏倾向,解决‘美’的问题)。文献中的这些知识、理论等需要一定的“形式”,如一个思想家的理论可以以文字记载也可以以声音记载。这些“形式”,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读者对于作者进行理解的媒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 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 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答: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把社会发展理解成是一个复杂系统,以复杂系统探究方式来研究社会发展,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原因追溯,未来预测和横向分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社会发展可以理解成复杂的系统,系统是指若干要素以一定的关系和结构组成的集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着的事物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因此,系统一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构建复杂性科学。对于究竟什么是复杂系统这个问题, 目前科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复杂复杂系统是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具有(1)由大量的作用者构成。(2)系统是开放的可以受到外界影响, 有能力与外界交换信息。(3)系统能自组织, 自加强, 自协调,并产生涌现现象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补充)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古希腊的“第一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也称“形而上学”。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希腊人有一种“理论心态”,即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特征分析:(1)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之后提出“认识你自己”、“善即知识”的重大意义在于,科学真理就是你的生命行动,从事科学(哲学)就是成为人。(2)人一旦体验到“真理”,就会服从真理。(3)真理就是至善,人的德性与德行是关于善(知识、真理)的结果,知识与价值同一。(4)真理的“体验”是在理性、逻辑、思维中的清楚明白,逻辑就是“直观”、“呈现”那个“至善”。(5)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比喻中的理念论之意义。(6)理念或概念是全部科学的伟大工具之一,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系统表达。 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象”。“知识就是力量”是要达到控制自然的实践目的。培根认为只有以控制自然为目的,才有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他坚持理性主义,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通过实验的得到的知识更为深刻。知识虽然是抽象的,但培根所谓的知识即是人们对现象的感觉,认知以及通过科学实验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案例分析浅析法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结课作业 姓名於娅娅 队别 13 队 专业新闻传播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二〇一四年七月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案例研究法 摘要:案例研究作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王子”。所以,我们内在的分析案例研究的特征、步骤、功能以及其性质,从而真正地把握案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将为展示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丰富性和科学性,提供一条合理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字: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案例研究法与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列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必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单纯的统计带来的不足,因此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世纪70年代最早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后来依次被运用于哈佛医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20世纪初以来,案例研究思想使西方的教师教育得益匪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案例研究再度进入兴盛时期,有学者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末预测90年代将是“案例的十年”,而刚刚过去的90年代似乎也证实了这一预测。跨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的价值已经愈来愈为我们所认识,案例及案例研究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总是与求解特定理论难题或实际难题相关的。在这里,案例研究是途径和方式,而求解难题则是案例研究展开的目标和实现的结果。没有求解难题的预定目标,案例研究是盲目的;没有案例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具体实现,求解难题是空洞的。由于求解难题与案例研究方法之间的复杂又密切的相互关系,不同社会科学家们从不同求解难题的不同视角,对案例研究给出了形式上不同的定义。虽然,社会科学家们对案例研究的定义存在着形式上的明显差异,但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均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方面和求解难题的特定要求去理解和把握案例研究的本质。透过一切形形色色的、方方面面的特定案例研究的具体现象,就会发现案例研究在本质上具有其共同的普遍特征: 第一、情境与过程。也就是说案例研究首先需要进入一种情境,强调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解释某一事件,而不抽象地考虑问题、做出结论。这里的情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而不是像实验研究那样通过人为控制产生的;二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想象或虚构的。 第二、合作与分享。案例研究不同于经验式的思辨研究,可以一个人坐在书斋里独自完成。它要求研究者走向田野,走进学校和课堂,走近教师和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访谈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后果以及当事人对此的感受和看法。 第三、开放与多元。首先是题材开放。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可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其次是形式开放。虽然要把一个事件写成一个优秀案例必须具备种种条件,但这些条件具备以后,在写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第三是人员开放。并没有规定什么样的人可以作案例研究,什么样的人不可以作案例研究。第四是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开放。案例提供的是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作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研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