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脂肪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李 兴 综述 赵荷珺 审校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山西 太原 030001)

Adi pocytok i nes and A therosclerosis

L I X i n g, Z HAO H e j u n

(D e par t m ent of Endocrinology,The Second H o s p ital,Shanx iM ed ical Un i vers it y, T aiyuan 030001, China)

文章编号:1004 3934(2010)06 0857 04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DO I:10.3969/.j issn.1004 3934.2010.06.025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过程,它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内皮功能的紊乱,泡沫细胞的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血栓形成等多个过程。许多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作为危险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脂联素却是一个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因子,它们相互作用参与了多个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抵抗素

Ab stract: A thero sc l erosis is a comp l ex d i sease process concerned w ith mu ltiple factors,the deve l op m en t of which i s re l a ted to endo theli a l dysf uncti on,f oam ce ll for m ation,the pro lifera ti on and m i gration o f s moo t h m uscle cell s,t hro m bo si s,and m any other processes.M any ad i pocy tok i nes,such as l epti n,res i sti n and tu m or necro si s factor as risk factors,pro m ote t he occurrence and dev elopment of athe rosclero si s,wh ile adi ponectin is a ca rd i ovascular protec tive fac t o r.They i nte ract w it h each o t her and take part in a nu mber of pathophysio l og ica l processes.

K ey w ords: atherosclerosis;ad i ponecti n;leptin;tu m or nec rosis factor;res i sti n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能够以旁自分泌和远距分泌方式分泌生物活性因子,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包括瘦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TNF)、脂联素等。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影响着机体能量平衡、胰岛素敏感性、血压水平、纤溶活性及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不仅可以通过影响传统的危险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可以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泡沫细胞的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多个环节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1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提出了很多发病学说,如脂质浸润学说、损伤 反应学说、炎症学说、遗传 环境相互作用学说等,共同为临床治疗AS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AS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AS为多基因遗传,即有许多影响力小的基因共同作用引起,不同个体存在着AS的易患性基因差异。这些基因在吸烟、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少、环境污染等多种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导致了AS的发生。

近年发现内皮功能损害是AS发病的首要和最早环节。在高脂、高糖、炎性细胞因子等的刺激下,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促进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lo w density li p oprote i n,LDL)进入内皮下间隙,由自由基介导的LDL进行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i d ized l o w density lipoprotein,ox LDL)。ox LDL的理化特性与天然LDL迥然不同[1],它可进一步损伤内皮细胞,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并继续促进循环中LDL进入内皮下间隙,同时又能引起黏附分子如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ascular cell adhesi o n m o lecule 1,VCAM 1)、细胞间黏附分子 1(i n terce llular adhesion m o lecu le,I CAM) E 选择素、以及R选择素的释放,吸引单核细胞和T 淋巴细胞通过趋化作用进入内皮下变成巨噬细胞。ox LDL不再被LDL受体识别,而是经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CD36受体和Fc受体介导,被巨噬细胞吞噬。吞噬了ox LDL的巨噬细胞变为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或泡沫细胞内的脂质饱和后,无论破裂与否,都会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参与AS损伤的衍变过程。内皮的进行性损伤可吸附血小板。血小板与激活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一起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素结合生长因子

(H B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白细胞介素 1(I L

1)、TNF和转化生长因子等。许多生长因子还有化学

趋化作用,使邻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 M Cs)发生移位和增殖。迁移到内膜下的VS M Cs也可吞噬大量的ox LDL,形成平滑肌源性的泡沫细胞。以上变化可最终导致动脉内膜脂纹、纤维斑块和(或)粥样斑块的形成。

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炎性反应有关,可能的机制为:(l)巨噬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 x m etalloprote i n ase,MM P)可以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成分,T淋巴细胞分泌的干扰素(I N F)抑制平滑肌细胞(S MC)表达胶原蛋白,使纤维帽变薄,易于破裂;(2)细胞因子如TNF、I L 1等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和VSMCs凋亡的发生,使得脂质核变大,纤维帽变薄,促使斑块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在体外研究中,VS MC s凋亡能引起凝血酶的生成和血管钙化的发生,同时,凋亡的血管细胞能够促进局部和全身性的血栓形成。(3)细胞因子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内皮素,导致血管的收缩,对斑块造成挤压,促使斑块破裂;(4)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可以分泌组织因子,促进血栓的形成。因此检测血中的炎性标志物可以反映斑块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程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循环的炎性因子,尤其是高敏C 反应蛋白(hs C RP)的升高预示粥样硬化或缺血的严重程度。

近年研究证明,机体对于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反应机制是来自骨髓的内皮祖细胞修复功能,如果修复充分,则产生所谓再生性炎症!,否则会发生破坏性炎症!,加重内皮损伤和血管重构。如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减少且功能状态不好,修复能力不强,故容易使动脉壁老化,血管壁异常重构,所以认为内皮细胞能否在血管壁发挥作用取决于干细胞的功能状态。

2 脂肪细胞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瘦素是1994年发现的第一个脂肪细胞因子,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高瘦素水平与AS密切相关,是AS独立的危险因子[2]。外源性瘦素能促进野生型小鼠损伤部位细胞增殖和内膜增厚,但对瘦素受体缺陷的db/db小鼠,外源性瘦素对其血管损伤部位无明显的影响,这表明在高瘦素水平引起肥胖人群心血管并发症中,瘦素受体可能起着直接的介导作用。

抵抗素是另一个与炎症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在冠心病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无冠心病对照组,而且该差异经校正年龄、性别、腰围的偏差之后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提示抵抗素可作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效应分子参与AS的发生[3]。实验证明[4],在人及小鼠的动脉粥样斑块中均有抵抗素浓集,随着病变的发展,巨噬细胞浸润增多,抵抗素表达随之增加,提示抵抗素参与了AS的发展。

TNF 是一种多效性的免疫调节和致炎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和诱发炎症反应,它对AS有致炎和推动其发展的作用,是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膜增厚的始动因素。B arath 等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表明人类典型AS 斑块TNF 阳性率为88%,在轻度病变其阳性率为45%。

并不是所有的脂肪细胞因子都促进AS的发生,脂联素就是一个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因子。P ilz 等[5]研究发现肥胖青少年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并与增加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hs CRP成明显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最强的预测性变量,认为低脂联素血症与初始的AS相关。

3 脂肪细胞因子作用于动脉硬化的各个环节

3.1 内皮功能紊乱

核因子 B(nuc l e ar factor B,NF B)的激活是炎性反应的核心环节。NF B可导致一系列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并促进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等趋化因子和I L 8等炎症因子产生,增加VC AM 1和I C AM 1等的表达,从而促进了斑块的形成及破溃[6]。瘦素、TNF 和抵抗素等其它脂肪细胞因子能通过激活NF B信号通路造成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增加单核细胞的黏附。脂联素通过激活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C AM P PKA)信号通路,抑制TNF 介导的NF B抑制分子的快速磷酸化及降解,抑制随后的NF B的活化[7],还可通过补体C lq受体C lqRp介导抑制NF B 的激活,从而调控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进而干扰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8]。D iez等[9]研究发现,脂联素可以在血管壁受损处聚集,并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NF 诱导的黏附分子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还能抑制骨单核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吞噬细胞活化和巨噬细胞产生TNF 等炎性因子,从而证明了脂联素的内皮保护功能。

MMP可以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成分,与斑块的破溃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关。瘦素、抵抗素等可以通过激活P KC依赖的NAD(P)H氧化酶以及ERKI 2/NF B通路来增加MM P 1、MM P 2的表达,而脂联素则可以通过增强抗炎介质I L 10的表达[10],从而提高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 I M P 1)的水平,进而抑制MM P 9的作用而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硬化斑块稳定性。

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O)是内皮细胞的保护因子,

它除了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外,还能起到抵抗内皮损伤、炎症,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1]。抵抗素能通过抑制Ak 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基础以及胰岛素诱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磷酸化和激活,降低内皮源性NO的生物活性[12]。当血管内膜受损时,脂联素在受损局部聚集,通过AM PK途径使内皮细胞生成NO增加,同时能够增加e NOS的表达,并减弱ox LDL对e NOS的抑制作用使其活性增强[13]。但大量的NO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瘦素可与内皮细胞瘦素受体结合后呈剂量依赖性促进NO的释放,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凝血机制障碍利用。

有人用瘦素培养牛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发现,瘦素可以加强蛋白激酶A介导的脂肪酸氧化作用,诱导了线粒体超氧化物的产生,这进一步证实了瘦素能增加氧化应激从而加速AS的形成[14]。Par k等发现,在人动脉粥样斑块处,瘦素通过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结合,剂量依赖性上调MM P 2、MM P 9、T I M P 1和T I M P 2的表达,促进内皮细胞分化和基质重建,参与AS的形成。

3.2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H BGF是一种促进内皮细胞和VSMCs有丝分裂的因子,TNF 可以VS M Cs上的H BGF受体数目增加,而从促进VS MC s的增殖。而脂联素则可以抑制包括H BGF在内的多种生长因子诱导的DNA合成,从而抑制VS M Cs的增殖,如脂联素能直接与PDGF结合,阻止其与人体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结合,从而使PDGF B受体介导的有丝分裂信号受到抑制[15]。

抵抗素可通过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 K)的激活以及PI3K Akt通路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 M C)的增殖,应用U0126(MEK1特异性抑制剂)和LY294002(PI3K 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后,可显著减少抵抗素刺激的HAS M C的增殖。同样,瘦素通过作用于平滑肌上的瘦素受体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激活p38MAPK,引起VSMC s增生肥大以及血管重塑。对HAS M C的研究发现,抵抗素还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AS MC的迁移,而生理浓度的脂联素能抑制HAS M C的迁移。

3.3 泡沫细胞的形成

脂质代谢的调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密不可分。脂联素具有强烈的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它可抑制TNF 的促脂解作用,并通过激活AM PK途径,加强脂肪去路途径中各种转运体及酶的基因表达,促进血中的FFA进入骨骼肌细胞中氧化分解,而减少FFA入血[16],但瘦素却能引起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及HDL C 降低,从而促进脂质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此外,瘦素还可通过酪氨酸激酶信号传递途径调节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酶的代谢,瘦素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内激素敏感脂酶(H SL)的活性,如果出现瘦素缺乏或抵抗时,就会发生巨噬细胞内脂代谢紊乱、胆固醇的堆积,进一步促进泡沫细胞的产生。

CD36是巨噬细胞表面负责摄取ox LDL的主要清道夫受体之一。研究发现抵抗素可上调巨噬细胞表面CD36的表达,促进脂质在巨噬细胞聚集,并调节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促进AS的形成[17]。脂联素则可抑制巨噬细胞表面c lass A清道夫受体的表达。Noriyuk i等[18]发现脂联素还能抑制粒 核细胞系的增殖,其中主要是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单核细胞系的增殖,从而减少巨噬细胞的来源。

3.4 血小板与纤溶系统

脂联素可以减少黏附因子的表达,抑制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壁,而且脂联素能够抑制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K ato等[19]通过对野生型和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进行研究,发现脂联素缺乏会增强血栓的发生及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增加AS 的可能性。动物实验证实瘦素是一个重要的促凝物质,外源性瘦素可加速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机制可能为血小板上的长型瘦素受体与瘦素结合后使酪氨酸磷酸化,增强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且瘦素能减少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使其抗凝作用减弱,从而参与了AS斑块的形成和不稳定性。TNF 、抵抗素等对纤维蛋白溶解有反作用,可促进动脉血栓形成,它们通过增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抑制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蛋白C的激活等途径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与抗凝系统平衡失调,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4 脂肪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4.1 脂联素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 与血浆脂联素呈负相关,可相互抑制对方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Ouchi等的研究发现,在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脂联素能够通过激活CAM P PKA通路而抑制TNF 激活的NF B以及NF B的胞浆抑制因子I B的快速磷酸化和降解,调控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W u lster Radcliffe等报道,脂联素还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猪巨噬细胞产生TNF ,这一作用是通过脂联素抑制ERK1/2、p38蛋白的活化以及NF B的转录而实现的[20]。体外实验证实[21],肥大的脂肪细胞可以大量分泌FF A s,FF A s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 ,大量的TNF 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直接抑制脂联素的合成和分泌,并且TNF 也可间接通过刺激I L 6的生成,来抑制培养的脂肪细胞中脂联素的产生。还有观点认为,因为脂联素的结构与TNF a

的结构高度相似,两者可以与对方受体结合,从而起到相互抑制的作用。

4.2 脂联素与瘦素

吕青山等[22]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瘦素可以增加交感神经的活性,反馈性的抑制脂联素的生成。

(2)瘦素可以通过枯否细胞内氨基末端激酶或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使TNF 水平升高,而TNF 通过降低脂联素基因启动子的活性抑制脂联素的分泌。(3)瘦素可以通过下丘脑神经活动来影响脂联素水平[23]。

4.3 瘦素与肿瘤坏死因子

高水平瘦素可以促进腹膜巨噬细胞分泌TNF 、I L 6及I L 12等前炎症因子,从而引起慢性炎症,使血管壁发生炎性改变,导致AS的发生发展。急性炎症时脂多糖和多种细胞因子都能以剂量依赖关系提高体内瘦素水平,TNF可直接作用脂肪细胞使已合成的瘦素池释放。

5 结语与展望

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相互拮抗,相互协同,发挥整体的调节作用,通过多个环节共同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目前,对于它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它们在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AS等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应关注脂肪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考虑是否需要引入新的综合评定脂肪细胞因子作用的指标,通过综合评价脂肪细胞因子在疾病时的变化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Za m aklarM,La li K,La li N.Va scul a r i nfla m m ati on:e f fect of pro at herogeni c

dysli pi de m i c t ri o or quart e t[J].M ed Preg,l2009,62(suppl3):37 42.

[2] Bakha iA.Adi poki nes targe ti ng a root ca use o f cardio m et abolic risk[J].Q J M,

2008,101(10):767 776

[3] H uWL,Q i ao SB,H ou Q,et a.l P l asm a resi sti n i s i ncrease d i n patie nts w it h un

sta b l e angi na[J].Chi nM e d J(Eng l),2007,120(10):871 875.

[4] K arbo w ska A,Borat y ska M,K li ngerM.Resisti n:a pathogenic f ac t or o r a b i o

m arker o f m e t aboli c di sorders and i nfla mm ati on[J]?Poste py H i g M ed Do s w

(O nli ne),2009,63:485 491.[5] P i lz S,H ore j si R,M o l lerR,e t a.l Earl y at herosclerosi s i n obese j uvenil es i s asso

c i ate

d w i t h l ow seru m l evels of adi ponec ti n[J].J Cli n Endocri no lM

e t ab,2005,

90(8):4792 4796.

[6] Pepy sM B,H irschfi e l d G M,T e nnent GA,et a.l Ta r g eti ng C reacti v e prote i n f or

t he trea t m ent of cardi ov ascul a r disease[J].N a t ure,2006,440:1217 1221.

[7] H uang H,Park P H,M c M ull en MR,e t a.l M echanis m s f o r t he a n ti i nfl a mm a t ory

e f fects of adi ponecti n i n m acrophages[J].J Ga st roenterol H epat o,l2008,23

(suppl1):S50 53.

[8] V averkova H,K arase k D,Novo t ny D.P ositi ve assoc i a ti on o f a d i ponecti n w i th so l

ub l e vascul ar cell a dhes i on m o l ecul e sVCAM 1l eve l s i n pa ti ent s w i t h vasc u l ar di sease or dys l i p i de m i a[J].A t herosclerosi s,2008,197(2):725.

[9] D iez J,I g l es i as P.T he ro l e o f the nov el adi pocyte deri ved hor m one adi po nec ti n

i n hum a n d i se a se[J].Eur J Endoc ri no,l2003,148(3):293 300.

[10] H uang H,Park P H,M c Mulle n MR,e t a.l M echa n i s m s f o r the a n ti i nfl a mm a t ory

eff ec t s o f adi po nect i n i n m acrophages[J].J Gastroent e r o l H epa t o,l2008,23 (suppl1):S50 53.

[11] Sz m it ko PE,Teoh H,S t e wart DJ,et a.l A di ponecti n and ca r d i ovasc ular disease:

st ate o f t he art[J]?Am J P hys i ol H e a rt Circ Physi o,l2007,292(4):H1655 663.

[12] M u H,Ohashi R,Y a n S,e t a.l Adi poki ne resisti n pro m o t es i n v it ro ang i oge nesis

of hum an endo t helial ce l ls[J].Card i ovasc R es,2006,70:146 157.

[13] U rano A,Y a m a m oto C,Fuji w ara Y,et a.l P roteo g l y c an as a ke y m olec u l e i n

a t herosc l ero si s pro g ressi on:characteri sti cs o f t he struc t ure and regul a ti on of t he

synt hesi s[J].Y akugaku Zassh,i2008,128(3):365.

[14] K a t ag i riH,Y a m a da T,Oka Y.A di posit y and c a r d i ovasc u l ar di sorde rs:distur b

a nce o f t he regul a t ory syste m consi sti ng of hu m o ral and ne uronal s i g na l s[J].

Circ R es,2007,101:27 39.

[15] M oto bayash i Y,Iza wa Ishiza wa Y,Ishiza wa K,et a.l A di ponecti n i nhi bit s i nsu

li n li ke gro w t h factor 1 i nduced ce llm i gra ti on by t he suppressio n o f e x tracell u l a r si gna l re gu l ated k i nase1/2act i vati on,but no tA kt i n v ascul a r s m ooth m us cl e ce l ls[J].H yperte ns R es,2009,32(3):188 193.

[16] OweckiM,M i czke A,M usi a li k PD,et a.l Seru m adi ponecti n c oncent ra ti ons and

t heir rel a ti onshi p w it h pl asm a li pi ds i n o bese dia bet i c and non dia betic Ca uca si ans[J].N e uro Endo cri n o l Le t,t2007,28(6):901.

[17] Jung H S,Park KH,Cho Y M,et a.l R esi sti n i s secret ed fro m m acrophages i n

at hero m as and pro m otes athe r o sc l eros i s[J].Cardi ovasc R es,2006,69(1):76

85.

[18] N ori yuki O,W alsh K.Adi ponec ti n as an anti i nfl a mm atory fact o r[J].C li n

Ch i m A cta,2007,380(1):24.

[19] K a t o H,K ashi wag iH,Shi raga M,et a.l A di ponecti n act as an endogeno us a n

tit hro mbot i c f ac t or[J].A rteri oscl er T hro m b V asc B i o,l2006,26(1):224 230.

[20] 李志刚,马康华.肿瘤坏死因子 对脂肪细胞中脂联素表达的影响[J].临

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5):361 364.

[21] Sugana m i T,N ishi da J,Oga wa Y.A paracri ne loo p bet ween adi po c y t es and

m acrophages a g gravates i nfl a mm a t ory c hang es:ro l e of free f atty ac i ds and t um or necrosi s f ac t or[J].A rteri oseclerT hro mb V asc Bi o,l2005,25:2062 2069. [22] 吕青山,谢秀梅,方 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瘦素与脂联素关系

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80 1881.

[23] H uypens P.Lepti n cont ro l s adi ponecti n pro ducti on v i a t he hypo t hala m us[J].

M edH ypo t heses,2007,68(1):87 90.

收稿日期:2010 03 24 修回日期:2010 10 20

细胞因子详解

捋捋让人迷惑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一类调节蛋白或者糖蛋白,他们的分类现在还不是完全清楚。他们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激发细胞内信号通路起作用。 白细胞组成了免疫和炎症系统,大多数细胞因子作用于白细胞或者由白细胞表达,他们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实际上,一些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的药物就是通过调节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起作用的。 细胞因子由特定的细胞表达并分泌到胞外,结合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后激活细胞内信号 传导通路 细胞因子分类 细胞因子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提出,它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多肽因子,可以调控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干扰素(IFNs)和白介素(ILs)是主要的多肽家族,在当时细胞因子主要指这两类家族。 起初细胞因子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分泌该因子的细胞类型或者细胞因子初次被发现时的生物活性。然而这些分类方法现在看来都不够准确,无法满足后期的分类需求。最近,根据细胞

因子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可以将大多数的细胞因子分为6大家族。因此,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某些细胞因子会有多个名称。 表1:细胞因子根据结构分类结果 细胞因子家族成员 ‘β-Trefoil’ cytokines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Interleukin-1 Chemokines Interleukin-8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s ‘Cysteine knot’ cytokines Nerve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GF famil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Haematopoietins Interleukins 2–7, -9, -13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 Erythropoietin Ciliaryneurotrophic factor TNF family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and –β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七节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概述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主要用于治疗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将血脂长期控制于适当水平,不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调脂药物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一)血脂异常的定义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二)血脂异常的分型 按临床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具体见表1。按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 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表1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三)血脂异常的检出 1、血脂异常的检出 (1)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3)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 2、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1)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细胞因子1

第七章细胞因子 学时:3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掌握几种主要的细胞因子(IL-2、IL-12、IFN、TNF、CSF、EPO)的分泌细胞和生物学活性。 2.熟悉:其它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和生物学活性。 3.了解: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及信号转导机制,了解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共同特性。 2.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功能:IL-(IL-1、IL-2……IL-18)、IFN、TNF、CSF、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3.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章主要内容] 一、细胞因子概述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 (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低分子量蛋白质的统称。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均为分子量为6~60KD的多肽或糖蛋白。其结构有:单体,包括多数细胞因子;二聚体,包括IL-5、IL-10、IL-12、M-CSF、TGF-β及PDGF等;三聚体,如TNF。 2.具有高效能作用。10-12mol/L就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细胞表面可表达高亲和性的受体,10~10,000个/细胞。 3.分泌为短时自限性。无前体状态的储存,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合成、分泌,刺激停止后合成停止。 4.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多数细胞因子以自分泌(autocrine)或旁分泌(paracrine)起作用;少数细胞因子(IL-1、IL-6、TNF-α等)还可通过内分泌(endocrine)方式起作用。 细胞因子产生的多源性及多向性:(1)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2)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一种或多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6.发挥作用为非特异性、多效性及重叠性。多效性是指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重叠性是指不同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7.作用具有双重性。介导生理作用,参与正常免疫应答,清除异物;介导病理作用,参与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 8.细胞因子的网络效应。即不同细胞因子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相互调控,共同组成了细胞因子网络。 9.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大致分为六大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 ILs是能够介导白细胞之间和其他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已报告有20余种。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ADSCs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和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 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

间充质干细胞 概念: 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 PLA),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stromal vascularfraction cells, SVF),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adipose-tissue derived stromal cells, ATSCs),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odermal stem cells, ADMSCs)等。这些不一致的名称均指从脂肪组织中分离的、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李惠侠,屈长青.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 脂肪细胞是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逐步分化、发育而来,MSC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和骨髓中。脂肪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两类细胞系为多能干细胞系和前体脂肪细胞系,前者为不定向的细胞系,能转变为稳定的脂肪细胞、肌细胞和软骨细胞,后者为定向的细胞系,是目前体外研究脂肪细胞分化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系。 庞卫军,李影. 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27: 497-500.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是一种 具有潜力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是骨髓来源的MSCs,但骨髓中的间 充质干细胞数量很少(约占细胞总数的1/105),且存在取材困难等问题。MSCs广泛分布于 其他组织中,包括肌肉、血管、肝脏、胰腺和脂肪等。 ADMSCs表面有CD29、CD44、CD71、CD90、CD105/SH-2、SH-3、STRO-1等多 种抗原标志。 李冬艳,宇丽.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6). 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Zuk等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了一种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形态相似,称之为脂肪干细胞(ADSCs),平均每300 ml脂肪组织可获得2×108~ 6×108个这样的细胞。ADSCs和MSCs具有相同的表现型,对CD29、CD44、CD71、 CD70、CD105/SH2和SH3为阳性反应,对CD31、CD34和CD45为阴性反应。此外, 它们还具有各自特征性的表达分化抗原:ADSCs具有特征性表达分化抗原CD49d,而MSCs具有特征性表达分化抗原CD106。 张高娜, 梁正翠. 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09,30(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备干细胞特点的细胞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长期的活性和多系分化潜能。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以其取材方便、来源丰富等多种优势逐渐取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免疫表型:研究发现ADSCs主要表达CD13、CD44、CD73、CD90、CD105、CD106、CD166、CD29、CD49e和HLA-ABC,而不表达CD34、CD3、CD19、CD45、CD14、CD117、CD31、CD62L、CD95L和HLA-DR。这个结果和其他的MSCs几乎一致。但ADSCs与BMSCs也有差别:大部分BMSCs表达CD10,而表达CD10的ADSCs仅占5%~20%;几乎所有的ADSCs表达CD49f和CD54,而BMSCs极少表达。 周苏娜,张明鑫.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1). 不同细胞的表面标志是不同的,脂肪干细胞的表面标记为:CD9、CD10、CD13、CD29、CD10、CD44、CD49e、CD49d、CD54、CD55、CD59、CD90、CD105、CD107、CD146、

运动与脂肪代谢

运动与脂肪代谢 安静、运动时骨骼肌的主要供能物质之一。 第一节运动时脂肪分解 一、概述 60%—65%最大摄氧量或以下强度运动,脂肪分解能够提供运动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一)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细胞燃料的选择 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产生ATP的克数就是糖的2.5倍;糖原以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而脂肪则以无水的形式储存,以脂肪分子形式储能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二)运动时脂肪的供能作用 运动肌对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 1、在短时间激烈运动时,无论就是动力性运动还就是静力性运动,肌肉基本上不能利用脂肪酸。 2、当以70%—9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在开始运动10—15分钟以后。 3、在低于60%—65%最大摄氧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中,尤其就是在60%最大摄氧量以下强度的超长时间运动中,脂肪成为运动肌的重要供能物质。 (三)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与来源 1、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 (1)在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脂肪酸可经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与水。这就是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 (2)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与丙酮,合称酮体。酮体参与脂肪组织脂解的调节。 (3)在肝、肾细胞中,甘油作为非糖物质经过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对维持血糖水平起重要作用。

2.参与骨骼肌供能的脂肪酸来源 (1)脂肪组织(即脂库)储存的脂肪; (2)循环系统即血浆脂蛋白含有的脂肪; (3)肌细胞浆中的脂肪。运动时人体基本上不利用肝脏内储存的脂肪。 二、运动时脂肪(甘油三酯)分解代谢 (一)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 1.脂肪酸动员 2、脂肪分解:甘油二酯脂肪酶与甘油一酯脂肪酶的活性比甘油三酯脂肪酶大得多。 3、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与甘油:甘油三酯—脂肪酸循环(甘油产生后基本上全部被释放入血,大部分脂肪酸在脂肪细胞内直接参与再酯化过程) (二)血浆甘油三酯分解 (三)肌细胞内甘油三酯分解 1、肌内甘油三酯含量:每千克骨骼肌内甘油三酯含量平均值为12毫摩尔 2.肌内甘油三酯分解:骨骼肌内LPL也就是甘油三酯水解的限速酶,它与脂肪组织内LPL相似,也受多种激素调节。它的活性受低浓度肾上腺素、胰高糖素抑制,受高浓度肾上腺素、胰高糖素激活。在超过1小时的长时间运动中,骨骼肌内LPL 活性提高近两倍,而脂肪组织内仅提高约20%。训练影响骨骼肌LPL活性,在耐力训练中这一作用更明显。 3.肌内甘油三酯的供能作用:在70%最大摄氧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脂肪酸供能的75%来自肌内脂肪。肌内甘油三酯水解速率平均值就是每100克肌肉2—5微摩尔/分,在有氧代谢能力强的慢收缩肌纤维中甘油三酯消耗最为明显。 第二节运动时脂肪酸的利用 运动时骨骼肌氧化的脂肪酸依靠肌内甘油三酯水解与摄取血浆FFA,随运动时间延长,血浆FFA供能起主要作用。 一、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及其转运率

不同麻醉方式对细胞因子IL

不同麻醉方式对细胞因子IL 【关键词】麻醉;IL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对IL1β和IL6的影响。方法:比较硬膜外麻醉下与全麻下患者IL1β和IL6的变化。结果:硬膜外组与全麻组术中IL6均明显升高,持续至术后第1日晨。硬膜外组患者IL6水平在术中及术后各时点均较全麻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IL1β围术期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结论:手术创伤可引起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增强,不同麻醉方法对其影响较小。 [关键词]麻醉;IL1β;IL6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及分组20例ASAIII级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9岁~66岁,体重53 kg~86 kg。术前均无内分泌及恶性疾病,也未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和全麻组,每组10例。患者入室后均开放静脉,术中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术中均未输血。 1.2 标本采集并检测方法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1),切皮后30 min(T2),切皮后1 h(T3),术毕(T4),术后第1日晨(T5)及术后第3日晨(T6)于非输液侧肘静脉穿刺抽取外周血2 ml(EDTA抗凝)。经2 000 rpm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置-20 ℃冰箱冷冻备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IL1β及IL6水平。使用上海森雄科技公司提供的进口分装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检测步骤建立标准曲线:设标准孔8孔,每孔加入样品稀释液100 μl,第一孔加标准品100 μl,移至第二孔,如此反复对倍稀释至第七孔,最后第七孔吸出100 μl弃去,使体积均为100 μl,第八孔为空白对照。将所采集血浆各100 μl加入待测品孔,待反应板充分混匀后置37 ℃ 120 min,用洗涤液将反应板充分洗涤4次~6次,印干后每孔加第一抗体工作液50 μl,充分混匀后置37 ℃60min。再次洗板4次~6次,印干后每孔加酶标抗体工作液100 μl,充分混匀后置37 ℃ 60 min。洗板同前,每孔加入底物工作液100 μl,置37 ℃暗处反应8 min后每孔加入1滴终止液混匀。在492 nm 处测吸光(OD)值,以所测得OD值在标准曲线上求IL1β、IL6的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中入量、失血量、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麻醉手术期间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心率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围术期细胞因子IL1β和IL6的变化:两组患者IL6在手术开始后均有升高,硬膜外组患者IL6在手术切皮后1 h 即明显升高(P<0.05),至术毕达到高峰(P<0.01),一直持续至术后的第1日晨(P<0.05),第3日晨恢复至术前水平。全麻组则在术毕时达到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持续至术后第1日晨(P<0.05),第3日晨恢复至术前水平。硬膜外组患者IL6水平在术中及术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细胞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脂蛋白脂酶,以及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胰岛素受体及其他肽类激素和腺苷受体都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 (1)脂蛋白脂酶(LPL):脂蛋白脂酶由体内脂肪细胞合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附着在毛细血管的表面。其功能是将与其接触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α-磷酸甘油。前者进入脂肪细胞内,与磷酸甘油结合生成三酰甘油。由于人类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的能力很弱,因此在脂蛋白脂酶作用下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成为体内脂肪细胞合成三酰甘油所需要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因此脂蛋白脂酶在调节人体局部脂肪沉积上发挥着一定的功能。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受机体营养状况及相关激素的调节,空腹及营养不良时其活性降低,进食后其活性增高。胰岛素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的合成,而脂解激素则使脂蛋白脂酶活性受到抑制。 (2)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内cAMP的浓度来抑制三酰甘油脂肪酶活性,减少三酰甘油的水解,促进水解后的游离脂肪酸再酯化。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抗脂解激素。当胰岛,素水平下降时,体内脂肪组织的脂解过程加快,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磷酸甘油浓度增高。 (3)儿茶酚胺:人类脂肪细胞上分布着许多α2和β1,受体,儿茶酚胺主要就是通过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调节脂解反应。 儿茶酚胺通过。α2受体抑制脂解,通过β1受体刺激脂解。人体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是不相同的。无论男女,腹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促进脂解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均强于股部,绝经前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下降,而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增强。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分布在这些部位脂肪细胞上的。α2和β1受体的数目、比例及活性不同有关。 (4)性激素:性激素在促进脂肪细胞脂解反应区域性差异的发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女性激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α2受体的活性来达到拮抗儿茶酚胺的脂解作用。 (5)其他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胰高血糖素等均可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反应。 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体内脂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从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脂肪细胞一方面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食物分解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然后在细胞内将游离脂肪酸与由葡萄糖合成的。α-磷酸甘油结合生成磷酸三酰甘油。

脂肪因子

脂肪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李冯云学号:20085071124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指导老师:陈玉栋职称:副教授 摘要:脂肪细胞因子是一类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或激素。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脂肪细胞大量增多以及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产生的。同时,脂肪细胞因子也在一些癌症的发病机理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简要综述了脂肪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肥胖和癌症关系。 关键词:脂肪细胞因子;肥胖;癌症 Abstract: Adipokines are cytokines or hormones secreted by white adipocytes.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obesity is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secreted adipokines, greatly increased adipocytes and excessively accumulated lipids. In addition, adipokine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certain cancer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 of adipokin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ipokines and obesity and cancers are briefly reviewed. Key words: adipokines; obesity; cancer 前言 现代社会中,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肥胖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它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而且研究表明,肥胖是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1]。因此,了解肥胖的发病机制,对预防与降低肥胖及肥胖相关性代谢综合症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994年,洛克菲勒大学Zhang[2]等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成功克隆了人和小鼠的Obese基因,并鉴定了它们所表达的蛋白质——瘦素。这是第一次发现哺乳动物的脂肪组织能够分泌肽类激素。从此,人们对脂肪组织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贮存仓库”,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大量的分泌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内脏脂肪素(Visfatin)和Chemerin等细胞因子和激素,其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炎症、

细胞因子及分类

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2008-11-19 13:38 【大中小】 细胞因子(CK)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是不同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根据来源最初将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LK),将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K)。目前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以下6类: 1.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L)简称白介素,最初被定义为由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虽然后来发现它们的产生细胞和作用细胞并非局限于白细胞,但这一名称仍被沿用。 目前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18种,摘要列表如下: 2.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为干扰素。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α、β和γ三种类型。IFN-α/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称为Ⅰ型干扰素。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 生,称为Ⅱ型干扰素。 丙型干扰素生物学性能比较详见下表: 3.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1975年Garwell等将卡介苗注射给荷瘤小鼠,两周后再注射脂多糖,结果在小鼠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称为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TNF-β两种,前者主要由脂多糖/卡介苗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亦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抗原/有丝分裂原激活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α/β为同源三聚体分子,主要生物学作用如下: (1)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 (2)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增强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3)增强T、B细胞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增生反应,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强 Tc细胞杀伤活性; (4)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分泌IL-1、IL-6、IL-8、CSF等细胞因子促进炎 症反应发生; (5)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6)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 4.集落刺激因子(CSF)

脂肪细胞因子 chemerin 的研究进展

瘦素的发现标志着脂肪组织不但有脂肪存储功能也有内分泌功能,白色脂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调节代谢的内分泌器官,其主要分泌产物——脂肪细胞因子,在体内能量代谢平衡、糖脂代谢、细胞发育、摄食、产热、神经内分泌、生殖、免疫以及心血管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自从标志性的脂肪细胞因子瘦素和脂联素发现后,脂肪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不断扩大。chemerin ,是新近发现的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脂肪细胞因子,也称为他扎罗汀诱导基因2(tazarotene induced gene2,TIG )。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 chemerin 的发现和表达 人类chemerin 编码基因全长3289bp ,位于染色体7q36.1,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chemerin 是1997年Nagpal 等[1]在用维甲酸类药他 扎罗汀治疗银屑病时克隆的,维甲酸类可上调其基 因表达。2003年Wittamer 等[2]从卵巢癌患者的腹水中纯化出chemerin ,并证明其是G 蛋白耦联受体chemR23的天然配体,对表达chemR23的巨噬细胞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2007年Bozaoglu 等[3]用信号序列捕获技术首次确定chemerin 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其mRNA 在脂肪组织高表达,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并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相关。 chemerin 在不同物种组织的表达略有不同。在 .obesus (水底砂生生物金枪鱼,一种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的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肝脏、肾脏和脂肪组织表达最高,在内脏脂肪组织的表达比皮下脂肪组织显著增高,在脂肪组织中chemerin 主要表达于成熟脂肪细胞[3]。 Goralski 等[4]研究发现,小鼠chemerin 在白色脂肪组织、肝脏和胎盘表达最高,卵巢次之,其他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肝脏的5%,在附睾的白色脂肪组织中,chemerin 在脂肪细胞的表达量是间质血管的2倍,推测白色脂肪细胞是chemerin 的来源和作用靶点。 chemerin 在人体的多种组织广泛表达,在脂肪组织、肾上腺、肝脏、肺、胰腺、胎盘、卵巢、皮肤等都有表达,其中主要表达于白色脂肪组织、肝脏和肺。 chemerin 的蛋白结构及调节 chemerin 是以前体形式(prochemerin )分泌的蛋白质,prochemerin 分子质量18ku ,由163个氨基酸组成,生物学活性低,经细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切除羧基末端部分氨基酸后成为16ku 的有趋化活性的 作者单位:350004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王晓娟);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颜建英) 通讯作者:颜建英,E -mail :yanjy2004@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852595.html, 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 的研究进展 王晓娟综述颜建英审校 【摘 要】 chemerin 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脂 质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研究发现:chemerin 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新的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糖尿病小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 表达明显下降,明确其作用机制和功能,可能为妊娠期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提供新的预防、治疗策略。 【关键词】 chemerin ;妊娠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脂肪细胞因子 Research Progress on Adipokine chemerin WANG Xiao -juan,YAN Jian -ying.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4,China (WANG Xiao -ju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Fujian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Fuzhou 350001,China (YAN Jian -y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 Jian -ying,E -mail :yanjy2004@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852595.html, 【Abstract 】Chemerin is a novel adipokine with effects on immunity,inflammation,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Recent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chemerin is a new independent marker of metabolic syn ? drome.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and function of chemerin may provide novel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o treat and prevent relative diseases. 【Key words 】chemer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Metabolic syndrome ;Adipokine (J Int Obstet Gynecol ,2010,37:43-46) · 综述·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目前发现并正式命名的细胞因子有数十种,每种细胞均有其独特的、起主要作用的生物学活性。尽管种类繁多、产生细胞和作用细胞多样、生物学活性广泛、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但众多的细胞因子具有以下共同的特性: 1.天然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正常的静息或休止(resting)状态的细胞必须经过激活后才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通常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激活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6~8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即可检测出细胞因子,于24~72小时期间细胞因子水平最高。但是有些细胞株不需外源刺激就可以自发地分泌某些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pleiotropism)即单一刺激如抗原、丝裂原、病毒感染等可使同一种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一种细胞因子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可作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靶细胞。 3.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细胞因子极少储存,即不以前体形式贮存在细胞内,而是经过适当刺激后迅速合成,一旦合面后便分泌至细胞外以发挥生物学作用,刺激消失后合成亦较快地停止并被迅速降解。 4.为低分子量的分泌型蛋白质常被糖基化。分子量大小不等,大多数为15~30kD,小者仅8~10kD,一般不超过80kD。 5.细胞因子需与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特异结合后才发挥生物学效应。 6.生物学效应极强细胞因子在pM(10-12M)水平就能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这与细胞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之间亲和力极高有关,其解离常数在10-12~10-10M之间。 7.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多种细胞因子也常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8.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影响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涉及到感染免疫、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移植免疫等诸多方面。 9.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不受MHC限制。

运动强度及时间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燃脂人群必读

运动强度及时间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燃脂人群必读 减脂是个体力活儿,如何科学减脂,有时候需要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代谢脂肪,运动强度及时间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相信想要减脂的人,一定看到关于减脂的建议:持续有氧运动三十分钟以上对减脂才有效。天涯也说过这类的话,但这句话是有漏洞的,也就是虽然可以缩减一定量的脂肪,但这句话并没有给出科学减脂的指导,甚至可能会误导一些朋友,以为运动时间很短就不会减脂。这句话再加上一点限定条件才是完整的,或许这就是需要大家了解的东西,也是减脂人群应该注意的前提条件。我在这里直接给出结论,在运动强度为65%VO2max,持续三十分钟以上的运动,可以燃烧可观的脂肪量,当然持续时间越长燃烧的越多。这可能有些不大好理解一些术语,实际上就是中等强度的运动燃脂最可观,效率最高。能够体会到运动很累,但还不至于大喘。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一张图。这张图描述了不同运动强度对肌糖原、肌肉中的甘油三酯(脂肪)、血浆游离的脂肪酸(脂肪)和血浆葡萄糖消耗占比。可以清晰的看到65%VO2max运动强度时,肌肉中的甘油三酯和血浆游离的脂肪酸供能比例最大。实际上,在25%VO2max运动强度时,运动开始30分钟和2小时后相比,总的脂肪和糖的氧化率

改变很小。但在65%VO2max运动强度时,脂肪酸释放入血的量及对血糖的利用随着时间延长不断提高。在这种运动强度下骑行2小时后,脂肪和糖的氧化比例与运动30分钟后比较无改变。在65%VO2max运动强度时,肌肉内甘油三酯和糖原在总能量供应比例中随着时间推移(>90分钟)越来越小。也就说当持续65%VO2max运动强度90分钟以上,主要以血液中的糖和脂肪酸分解供能,燃脂最佳。所以说,其实只要是运动就会伴随着燃脂,并不存在不燃脂的说法,只是强度较小的运动对燃脂贡献较小。另外,持续的中等强度运动,并且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燃烧可观的脂肪,不然也不会分解太多的脂肪。参考资料:[运动营养].(英)莫恩本文属威猛士健身原创,欢迎关注威猛士健身微信公众号:tyyjjs

细胞因子

Cytokines(细胞因子) Cytokines are proteins secreted by the cell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that mediat many of the functions of these cells. Cytokines are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microbes and other antigens. and different cytokines stimulate diverse responses of cells involved in imminity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activation phase of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cytokines stimulate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lymphocytes, and in the effector phase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they activate different effector cells to eliminate microbes and other antigens.Cytokincs also activate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hematopoictic cells. In clinical medicine cytokines are important as therapeutic agents and as targets for specific antagonists innumerous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先天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作用的多肽分子。细胞因子在有微生物和其他抗原作用细胞时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刺激反应细胞产生不同的反应,其中涉及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的反应阶段,细胞因子刺激淋巴细胞的增长与分化;效应阶段,它们激活不同的效应细胞消除细菌和其它抗原。细胞因子也刺激祖细胞的生长。在临床医学方面,细胞因子很重要,因为可以作为治疗因子和作为特定免疫和炎性疾病的靶制剂。 The nomenclature of cytokines is often based on their cellular sources. Cytokines that are produced by mononuclear phageocytes were called monokines,and those produced by lymphocytes were called lymphokin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ticytokine antibodies and molecular probes, it became clear that the same protein may be synthesized by lymphocytes,,monocytes,and a variety of tissue cells,,including endothelial cells and some epithelial cells. Therefore, the generic term cytokines is the preferred name for this class of mediators 细胞因子是根据其来源细胞而命名的。由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因子称为淋巴因子。随着抗细胞因子抗体和分子探针的发展,显然,同种蛋白质可能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各种组织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和某些上皮细胞合成。因此,通用术语细胞因子是这类介质的首选名字。General properties of cytokines(细胞因子的一般特性) Cytokincs are polypcpeptides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microbes and other antigens that mediate and regulate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lthough cytokinesarc structurally diverse. they share several properties. 细胞因子是微生物和其他抗原的刺激诱导细胞产生和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可溶性蛋白。虽然细胞因子的结构不同。但是他们具有某些共性。 Cytokine secretion is a brief, self-limited event. Cytokines arc not usually stored as preformed molecules. and their synthesis is initiated by new gene transcription as a result of cellular activation. Such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is transient, and the messenger RNA encoding most cytokincs are unstable, so cytokine synthesis is also transient. The production of some cytokincs may additionally be controlled by RNA processing and by post transcriptional mechanisms, such as protcolytic release of an active product from an inactive precursor. Once synthesized, cytokines arc rapidly secreted, resulting in a burst of release as needed

肥胖与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关系

肥胖与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5-10-10T16:31:07.65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作者:李文霞赵丽华陈翠芳孔德宝 [导读] 黄石市中心医院肥胖是代谢综合征中最为主要的症状,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肥胖是代谢综合征中最为主要的症状,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发现肥胖长伴随炎性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并受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与调控。近年来,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对于肥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04-01 肥胖与炎症的关系目前,肥胖被公认为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对脂肪细胞的不正常肥大和脂肪细胞胞浆内质网压力的增加有重要作用,而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被认为是炎症的重要来源,肥胖与白色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大量浸润有关。 巨噬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中分化程度高,较成熟的一类细胞。巨噬细胞有两种,即M1型和M2型,M1型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分泌促炎因子如TNF-a,IL-6,MCP-1等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1],引起脂肪组织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而M2型则分泌抗炎因子[2],它可以抑制游离脂肪酸引起的炎症,因此认为M2型巨噬细胞对于脂肪细胞的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还可以可以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使胰岛素抵抗恶化。 脂肪细胞因子的作用 瘦素瘦素被认为是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蛋白,它以内分泌的方式调节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3]。当体重增加或瘦素分泌增多时,它作用于下丘脑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交感神经功能加强,减少摄食,增加能量消耗,使脂肪得以消耗。它还可以作用与肾上腺和甲状腺等器官,通过其发挥调节能量代谢平衡的作用。因此,瘦素敲除的小鼠食欲大增,血糖调节受到破坏小鼠体重迅速增加。最初,瘦素被认为是一种抗肥胖的激素,但是瘦素抵抗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人们猜测,瘦素抵抗使下丘脑在肥胖个体中的调节出现缺陷。瘦素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解者,它可以调节脂肪组织中IL-6的分泌。 脂联素几乎全部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影响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脂联素作为一种胰岛素超敏化激素(An Insulin–sensitizing Hormone),可以增加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和糖吸收 ,明显加强胰岛素的糖元异生作用,抑制肝脏的糖生成,是机体脂质代谢和血糖稳态的调控网络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脂联素还可以影响对血管内皮分泌功能以及动脉平滑肌增殖和迁移,联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抗凋亡,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有研究表明[4],血浆脂联素的浓度与体脂百分数、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呈负相关。脂联素对PPARγ的激动剂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其潜在的抗糖尿病的作用,这种增强的作用在高脂诱导下更为明显。 IL-6临床上,血清IL-6的水平与人类的肥胖有关,人体总IL-6的30%来自脂肪组织,所以肥胖者脂肪分泌的IL-6可明显增加,减重导致IL-6的水平降低[5]。肥胖者白色脂肪组织中的1L-6的表达也是增加的。在下丘细胞中存在1L-6的受体,因此人们猜测IL-6可能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它通过将脂肪组织中的信号传递到下丘脑而发挥调节能量平衡的作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IL-6可以促进脂质分解,降低食欲,减轻体重的作用[6]。 抵抗素抵抗素可能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重要链接。有研究表明,抵抗素导致了小鼠的胰岛素抵抗[7]。在小鼠中,已经明确抵抗素是由由脂肪细胞产生和分泌,它可以作用于干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可以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Steppan 等研究表明抑制胰岛素刺激糖摄取的能力,同时在肥胖小鼠血中抵抗素水平升高,而在进行禁食或者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后下降。 内脏脂肪素也被成为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因为它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进行生物合成的限制酶[8]内脏脂肪素在白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脏细胞中都有表达。然而,在脂肪组织中,它主要是由浸润到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分泌的,虽然在肥胖的状态下,内脏脂肪素经常是被上调的,但是它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肿瘤坏死因子α(TNF-a)膜结合的TNF-a在肥胖动物模型的脂肪细胞内表达明显增强。应用可溶性TNF-α受体中和TNF-α后可以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内脏脂肪堆积时,脂肪组织释放的TNF-a明显增加。在伴IR的肥胖患者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的TNF-a表达明显增加。TNF-a对于其他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的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趋化素脂肪组织是血清趋化素的一个主要来源。目前认为白色脂肪细胞是趋化素受体分泌的靶细胞。它可趋化表达G蛋白耦联受体1CMKL1的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在诱导3T3-L1分化的过程中,趋化素的分泌增加。而且,在脂肪细胞分化的早期,其受体的作用尤为重要,早期抑制趋化素受体的表达会导致脂肪细胞分化的失败。而在脂肪细胞分化的晚期如4天之后再沉默该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而且,趋化素还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磷酸化水平使成熟的脂肪细胞脂肪分解。 此外,与肥胖和脂肪细胞分化的因子还有很多,随着研究的进展,被发现的因子越来越多,对已经发现的因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能会有更多的因子被发现在肥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Olefsky, JM.,Glass, CK. Macrophages,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nnu. Rev. Physiol.2011,72,219-246. [2] Lumeng, C. N.,Bodzin, J. L.,Saltiel,A. R.Obesity induces a phenotypic switch in 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J. Clin. Invest.2007,117,175-184. [3] Sweeney G.Cardiovascul are ffects of leptin.Nat Rev Cardiol 2010,7:22-29. [4] Ouchi, N.,Kihara,S.,Funahashi,T.,Matsuzawa, Y..Obesity, adiponectin and vascular inflam-matory disease. Curr Opin Lipidol.2003,14,561-566 . [5] Esposito, K. et al. Effect of weight loss and lifestyle changes on vascular inflammatorymarkers in obese women: a randomized trial. JAMA.2004,289,1799-1804. [6] Steensberg A.The role of IL-6 in exercise-induced immune changes and metabolism. Exerc Immunol Rev.2003;9:40-47. [7] Steppan, C. M. et al. The hormone resistin links obesity to diabetes. Nature 2001,409, 307-312. [8] Garten,A.etal.Nampt:linking NAD biology, metabolismand cancer.Trends Endocrinol. Metab.2009,20:130-138. 通讯作者: 赵丽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