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论文

中国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论文

中国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论文
中国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论文

从A+H股上市公司报表来

看大陆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内容摘要】:对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需同时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正确认识两地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于阅读、理解和分析我国大陆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报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比较分析我国22家A+H股上市公司于2009年度按两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来说明。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差异;A+H股上市公司

随着我国大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逐步壮大,以及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国内公司进入海外证券市场筹资,到海外资本市场筹资的我国企业日益增多。作为亚太地区的主要金融中心,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海外筹资的首要选择和最主要的基地。为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和我国大陆及中国香港有关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对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需同时按照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两地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本文对我国22家A+H股上市公司于2009年度编制的两地财务报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分析说明两地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一、两地准则报表下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情况

本文选取了我国22家A+H股上市公司编制的2009年度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和2009年度香港财务会计准则报表,对两地财务报表下的净资产和净利润进行了统计、比较和分析,22家A+H股上市公司在两地会计准则下的净资产和净利润情况如下:

1、从净利润指标来看,22家上市公司2009年度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累计为1033.02亿元,中国大陆会计准则下累计为1017.65亿元,香港准则报表利润大于大陆准则报表利润15.38亿元,差异率为1.51%。

从净资产指标来看,22家上市公司2009年末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累计为9733.36亿元,在中国大陆会计准则下累计为9848.53亿元,香港准则报表净资产小于大陆准则报表115.17亿元,差异率为-1.17%。

2、在22家A+H股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等7家公司按两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

的净利润无差异,中国铝业等9家公司按两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净资产无差异,分别达到所统计公司数量的32%和41%。其中,中兴通讯、中海发展、中海集运和经纬纺机四家公司在两地准则财务报告下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均无差异,实现了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的等同,占统计公司数量的18%。

3、在22家A+H股上市公司中,中煤能源和东方电气的净利润差异率最大,分别达到了18.3%和8.9%,其中中煤能源的净利润差异额达到12.12亿元,占总差异额的78.8%;而中煤能源、宁沪高速的净资产差异率最大,分别为-7.9%和-7.5%,其中中煤能源的净资产差异额达到-50.52亿元,占差异额合计的43.9%。其他如中国银行和宁沪高速的净资产差异额也分别达到了-37.66亿元和-12.92亿元。

若不将中煤能源和宁沪高速统计在内,其他20家公司的净利润差异额合计将变为2.84亿元,差异率仅为0.31%,净资产差异额合计将变为-51.73亿元,差异率仅为-0.57%。

22家A+H股上市公司在两地财务报表下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比较如下表:

(注:差异额=香港数据-大陆数据,差异率=差异额÷大陆数据×100%)

二、两地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差异原因分析

从以上差异情况表可以看出,两地财务报表的差异率已很小,部份企业甚至已无差异,从而较好地进一步验证了按两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等效的成果。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两地会计准则的差异,以便于社会公众、投资者和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正确阅读、理解和分析两地的财务报告。由于香港财务报表准则主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两地会计准则的等效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整理和分析,两地财务报表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改制资产评估增值额及其摊销处理存在差异;二是两地对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的处理存在差异;三是因境内外功能性货币的调整导致两地财务报表存在差异;四是股权分臵流通权处理存在差异;五是原老企业会计制度对现行会计报表的延伸影响;以及因上述事项而影响的递延所得税调整和其他差异等。由大陆准则报表向香港准则报表的调整过程如下表所示:

会计日期:2009年度或2009年12月31日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1、改制资产评估增值及其摊销处理导致大陆准则报表增加净资产129.54亿元,导致大陆准则报表减少净利润10.54亿元,分别占差异额合计的68.5%和112.5%。是两地会计准则报表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22家上市公司中,包括中煤能源、中国银行等8家企业出现了改制资产评估,至2009年底,中煤能源和中国银行因改制资产评估增加的净资产分别达到63.66亿元和50.21亿元,分别影响两企业净利润达5.44亿元和3.32亿元。

2、因两地对维简费、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不一致导致大陆准则报表减少净资产7.28亿元,导致当期净利润减少10.94亿元。分别占差异总额的-6.3%和71.1%。维简费和安全费处理是导致两地报表利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2家上市公司中,中煤能源、紫金矿业和中国铝业三家企业存在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从而增大了三家企业报表的两地差异。其中,中煤能源计提和使用的煤矿转产发展资金

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视同维简费和安全费处理,此两项专项资金导致该公司的大陆准则报表的净资产减少7.28亿元,导致净利润减少10.80亿元。

3、因境内外功能性货币调整导致两地报表净资产的差异额为10.78亿元。中国远洋的香港准则报表以美元作为功能性货币,以人民币作为财务报表的呈列货币,而大陆准则报表则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和财务报表的呈列货币,在编制香港准则财务报表时,将中国远洋公司层面的功能性货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时,须消除部份功能性货币的差异,由此而导致两地财务报表出现差异。

4、因对股权分臵流通权处理不同而导致两地报表净资产出现的差异额为3.53亿元。中国中铁、中煤能源和中国南车三家公司出现股权分臵流通权的问题。

5、老企业会计制度对香港准则报表的延伸影响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导致两地报表的差异为-2.62亿元(净利润影响)和1.05亿元(净资产影响)。

6、因以上事项而导致两地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同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及其费用影响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分别为-4亿元和20.35亿元。

三、中国大陆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结合以上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两地会计准则差异主要体现在:

1、对企业改制资产评估增值额的会计处理不同。对改制资产评估,我国现行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改制企业应根据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立项确认的改制评估结果调整资产价值,确认相应的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改制完成后,新企业按重新确认的资产价值计算折旧或摊销额。企业改制及其评估是我国大陆较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事项。而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通常被视为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按照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规定,重组改制所取得的各项资产仍应按账面价值确认。从而导致两地会计准则在股份公司成立时,相关的资产确认存在差异,并导致新企业后续的折旧和摊销等方面出现差异。

2、对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不同。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我国高危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维简费和其他类似性质的费用,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在使用时,对费用性质的支出于发生时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对属于资本化的支出于发生时通过在建工程归集,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同时按形成的固定资产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即我国对安全生产费等类似支出采取的是先计提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对于安全生产费等类似支出于发生时直接予以确认,不通过先计提后使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3、对于股权分臵流通权的处理,大陆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差异。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下,非流通股股东由于实施股权分臵改革方案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在大陆准则报表上记录在长期股权投资中。而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作为让予给少数股东的利润

直接减少股东权益。从而导致两地会计报表中的净资产和资产总额产生差异。

4、除以上差异外,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两地也有所不同:

一是对合营企业投资的处理,我国大陆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其投资的变动情况,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具有可选择性,既可按比例合并法将合营企业投资纳入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也可采用权益会计法进行核算。

二是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引入了单独财务报表概念,在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与合并报表层面予以区分,即在编制母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时,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严格要求企业应按成本法或者公允价值法核算各项长期股权投资;而编制合并报表时,则要求对子公司投资采用全额合并,而对合营公司投资可选择采用权益法核算或按比例合并法进行合并,对联营公司则采用权益会计法进行核算。

三是通过重组成立股份公司的,在重组中联营公司股权发生评估增值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认为重组行为不应导致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相关的评估增值额不予确认;而大陆会计准则认为,对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以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从而使得对联营公司投资的评估增值额成为新公司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一部份。

由于以上原因,在按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时,由于香港准则下对联营公司投资的初始成本与被投资单位投资时的账面净资产份额无大的差异,应占联营公司利润直接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份额计算即可;在大陆准则下,母公司因投资而评估的原被投资企业资产所发生的增值额,在按权益法核算时需对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除以上差异外,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其他规定已差别不大,相当部份的会计规定也基本相同,我国执行新准则后,两地差异已大幅度的缩小。这从考察两份合并财务报表的股东权益和净利润也可以看出,两份合并财务报表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差异率实际上已变得很小。

5、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由于我国大陆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原企业会计制度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影响已大部份消除,但个别事项由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准则规定的不必追溯性,从而使得这部份事项仍对大陆准则报表和香港准则报表的差异存在影响。例如,中国国航于1994年前以外币购入的固定资产,按我国政府当时指定的汇率(即当时的政府价)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入账,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以当时的市场汇率(即当时的调剂价)入账,从而导致在两种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原值确认存在差异,此项差异使大陆准则报表的固定资产减少4.33亿元,影响当期的折旧1.34亿元。

[主要参考文献]

(1)肖军华.论国企改制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J]事业财会,2004年第04期(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S].2006

(3)财政部财会[2007]14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通知(4)财政部财会[2009]8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体系

中文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 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的联合 声明 附件一的附录2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估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 香港会计准则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 香港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 ? 香港会计准则第10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香港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 ? 香港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 ? 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 ? 香港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 ? 香港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

? 香港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 ? 香港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 ? 香港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 ? 香港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褔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 ? 香港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 ? 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 ? 香港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 香港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 ? 香港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 ? 香港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 ? 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 ? 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 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 香港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 ? 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香港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 ? 香港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1号——已存在的拆卸、复原及其他类似的负债项目的改变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2号——会员于合作实体的股权及相类似工具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4号——确定一项协议是否包含租赁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5号——对来自拆卸、复原及环境复原基金权益的权利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6号——参与特定市场而产生的负债:废旧电子电气设备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7号——《香港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所规定的重述方法的应用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8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的范围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9号——嵌入衍生工具的重新评估 ? 香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10号——中期财务报告和减值

外贸单证操作中行香港分行信用证申请书

APPLICATION FOR IRREVOCABLE DOCUMENTARY CREDIT TO: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LIMITED Date :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For Documentary Credit ("Credi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ssuance of the Credit by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Limited (the "Bank"), the applicant of this application (the "Applicant") agrees to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 1.This application and the Credit to be issued are subject to the 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s are in effect from time to time (the "UCP"), the Master Agreement for Bills Transactions and Trade Finance and any other agreement(s) previously signed and delivered to the Bank by the Applicant, if any. In case of conflict, terms of this application shall prevail to the extent of conflict. 2.The Applicant undertakes to pay and reimburse the Bank any sum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redit upon the Bank's demand and irrevocably authorises the Bank to debit the Applicant's account(s) for any such sum at any time the Bank thinks appropriate. Such sum includes interest, costs, expenses, commissions, reimbursement claims from any nominated bank or confirming bank and any payment, prepayment or purchase effected by the Bank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redit, all irrespective of any alleged discrepancies in the presented documents and/or any fraud that may be alleged at any time or discovered subsequent to such payment, negotiation, prepayment or purchase by any nominated bank, confirming bank or the Bank. 3.The Applicant acknowledges and agrees that upon issuance of the Credit, the Bank may, in its sole and absolute discretion, earmark both the documentary credit issuance and trust receipt credit facilities extended by the Bank. 4.All documents presented under the Credit and the relevant goods will be automatically pledged to the Bank as security for the Applicant's lia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wing to the Bank but the risk of the goods shall be with the Applicant at all times. 5.All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dit must be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master credit detailed overleaf ("Master Credit"), if any, except a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Bank. 6.The Applicant undertakes to present all export documents under the Master Credit to the Bank for issuing bank's payment or the Bank's negotiation, purchase or prepayment under the Credit. 7.The Bank is irrevocably authorized (but is not obliged) to (i) utilize documents presented under the Credit for the drawing of the Master Credit; (ii) negotiate the presented documents, prepay the deferred payment undertaking incurred by the Bank or purchase the draft accepted by the Bank (the "Financing") under the Master Credit; and (iii) directly apply the Financing proceeds of the Master Credit to settle the corresponding drawing(s) under the Credit without first crediting such proceeds to the Applicant's account with the Bank, irrespective of discrepancies that may appear on the documents presented under the Credit (all of which, if any, are hereby waived). 8.The Applicant agrees that the Bank may, at its sole discretion and without consent from the Applicant, amend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dit st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and/or insert additional terms and conditions into the Credit as the Bank thinks appropriate. The Bank may, subject to the beneficiary's consent, cancel the whole or any unused balance of the Credit. 9.The Applicant agrees and acknowledges that it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Applicant to (i) ensure the clarity, enforceability or effectiveness of any terms or requirements incorporated in the Credit; and (ii) comply with all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garding the underlying transaction to which the Credit relates and obtain any necessary documents and approvals from any governmental or regulatory bodies and produce such documents or approvals to the Bank upon request. The Bank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dvising and has no duty whatsoever to advise the Applicant on such issues. The Bank shall not be liable to the Applicant for any direct, indirect, special or consequential loss or damage, costs, expenses or other claims for compensation whatsoever which arise out of such issues. 10.Notwithstanding any instruction(s) stipul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Bank may, at its sole discretion, restrict, name or instruct any correspondent to be the advising, confirming or nominated bank in respect of the Credit. 11.The Applicant agrees that the Bank is fully entitled to reject any discrepant documents presented under the Credit notwithstanding that the Applicant may have waived such discrepancy. 12.If the Applicant instructs the Bank to permit T/T reimbursement in the Credit, the Bank is irrevocably authorised to pay and/or reimburse the relevant claiming bank or reimbursing bank upon receipt of a claim from such bank even prior to the Bank's receipt of the presented documents. The Applicant shall bear all relevant risks (including non-receipt and non-compliance risks of the presented documents) and shall reimburse and indemnify the Bank for any payment made under the Credit. 13.Any action taken or omitted by the Bank or by any of its correspondents or agents under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redit shall be binding on the Applicant and shall not place the Bank or its correspondents or agents under any liability to the Applicant. 14.The Applicant agrees and undertakes to examine the customer copy of the Credit issued by the Bank and irrevocably agrees that failure to give a notice of objection about the contents of the Credit within 5 calendar days after the customer copy of the Credit is sent to the Applicant shall be deemed to be its waiver of any rights to raise objections or pursue any remedies against the Bank in respect of the Credit. 15.Each of the persons signing this application (in his own personal capacity and as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pplicant) warrants and represents to the Bank that this application is made for the purpose of facilitating the acquisition of the goods mentioned overleaf and for no other purpose and acknowledges that the Bank will rely on such warranty and representation when assessing this application. 16.The Bank may, at any time and at its absolute discretion without giving any reason therefor, by giving 3 ca lendar days’ prior written notice to the Applicant, convert all or any outstanding indebtedness, liabilities and/or obligations (actual or contingent) owing by the Applicant as a result of the issuance of the Credit into (i) Hong Kong dollars; or (ii) the currency stipulated in the Bank's credit facilities agreement(s) in respect of documentary credit issuance. The conversion shall be made at the prevailing rate of exchange as the Bank may determine conclusively. The Bank may, after such conversion, adjust the applicable interest 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rket condition but in any event not less than the interest margin charged by the Bank before conversion. 17.The Applicant further undertakes that it shall indemnify the Bank and the Bank's delegate(s) on demand (on a full indemnity basis) against all liabilities, losses, payments, damages, demands, claims, expenses and costs (including legal fees), proceedings or actions which the Bank or the Bank's delegate(s) may incur or suffer under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application and the Credit. 18.If this application is executed by more than one party, the obligations and liabilities of each of the parties are primary as well as joint and several and the Bank will be at liberty to release, compound with or otherwise vary or agree to vary the liability of any one without prejudicing or affecting the Bank's rights and remedies against the others. 19.This application is governed by and shall be constru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he Applicant agrees to submit to the non-exclusive jurisdiction of the Hong Kong Courts.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

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 (2010-12-05 23:17:21) 转载▼ 标签: 分类: PRC_GAAP 转载 原文地址: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比较作者:留有余味 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内地会计准则更加偏重历史成本,即强调账面价值。同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香港会计准则在涉及资产计价,特别是资产交易的情况下,强调了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而内地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以账面价值为资产计价的基础,这种差别突出表现在对投资的核算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上。 在资产减值的计提方面,同内地会计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更为强调专业判断和个别认定。尽管两地的会计准则均规定了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状况计提减值准备,但具体的规定上有所不同。总体上看,内地的规定更为具体,例如对于应收账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都进行了具体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就此规定得较为原则,资产减值中个别认定法应用的较为普遍,反映出准则本身更加强调公司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都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处理作为重点,但各有侧重。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是会计准则的重点内容之一。相比之下,内地会计准则为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香港会计准则似乎更为强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充分披露。 应收款项 -------------------------------------------------------------------------------- 香港准则规定坏账计提范围比内地广,包括一切债权,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债券等。内地准则规定四类应收款项不能计提全额准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修订)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方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的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除外。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

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在确定被投资单位是否为合营企业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以及本准则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第二章初始计量 第五条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

香港会计准则17-固定资产

SSAP 17 STATEMENT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 17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Issued July 1995; revised April 2001 in bold type) The standards, which have been set in bold italic type, should be read in the context of the background material and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reword to Statements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 ,Interpretationsand Accounting Guidelines. Accounting standardsStatements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are not intended to apply to immaterial items (see paragraph 8 of the Foreword). Introdu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atement is to prescribe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fo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he principal issues in accounting fo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re the timing of recognition of the asse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arrying amounts and the depreciation charges to be recognised in relation to them , and the determination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other impairments to the carrying amounts . Scope 1.This Statement should be applied in accounting fo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except when another Statement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 requires or permits a different accounting treatment. 2.Charitable, government subvented and not-for-profit organisations whose long-term financial objective is other than to achieve operating profits (eg. trade associations, clubs and retirement schemes) are exempted from compliance with this Statement provided that full disclosure of their accounting policies is made. Nonetheless, these enterprises are encouraged to follow the accounting practices set out in this Statement. 3. This Statement supersedes SSAP 6 "Depreciation accounting". While this Statement is not primarily intended to apply to assets other tha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many of the principles contained in this Statement may also be appropriate for other depreciable assets. does not apply to: Statement 4. This a. forests and similar regenerative natural resources; and b. mineral rights, the exploration for and extraction of minerals, oil, natural gas and similar non-regenerative resources. However, this Statement does apply to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used to develop or maintain the activities or assets covered in a. or b. but separable from those activities or assets. 5. In some circumstances other Statements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 permit the initial recognition of the carrying amount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o be determined using an approach different from that prescribed in this Statement. For example, SSAP 7 "Group accounts" SSAP 30 "Business combinations" requires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cquired in a business combination to be measured initially at fair value even when it exceeds cost. However in such cases all other aspects of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for these assets, including deprecia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Statement.

中国银行香港

附件五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債券發行 辦理按揭證券公司零售債券申請 之配售銀行各指定分行 中國銀行(香港) 分行名稱地址 港島 中銀大廈分行花園道1號 軒尼詩道409號分行灣仔軒尼詩道409-415號 香港仔分行香港仔湖北街25號 置富南區廣場分行薄扶林置富南區廣場510號舖 城市花園分行北角電氣道233號 港灣道分行灣仔港灣道26號 灣仔軒尼詩道分行灣仔軒尼詩道310-312號 渣華道分行北角渣華道8號 莊士敦道分行灣仔莊士敦道152-158號 英皇道分行北角英皇道131-133號 北角英皇中心分行北角英皇道193-209號 北角僑輝大廈分行北角英皇道413-415號 1060號柏惠苑 上環皇后大道西分行上環皇后大道西2-12號 西灣河分行筲箕灣道142-146號 筲箕灣道分行筲箕灣道289-293號 石塘咀分行石塘咀皇后大道西534號 常安街分行柴灣常安街77號 上環分行德輔道中238-252號 海怡分行118號舖 太古城海星閣分行太古城海星閣G1006號舖 環翠道分行柴灣連城道4號 灣仔依時商業大廈分行灣仔軒尼詩道253-261號 灣仔分行灣仔軒尼詩道395號 雲咸街分行中環雲咸街1-3號 九龍 廣東道分行尖沙咀廣東道60號 加拿芬道2號分行尖沙咀加拿芬道2-2號A 加拿芬道28號分行尖沙咀加拿芬道24-28號 大有街31號分行新蒲崗大有街31號 大有街35號分行新蒲崗大有街35號 汝州街42號分行42-46號 馬頭圍道47號分行紅磡馬頭圍道47-49號 牛頭角道177號分行牛頭角道177號 長沙灣道183號分行183-185號 長沙灣道194號分行灣道194-196號 青山道248號分行長沙灣青山道244-248號 彌敦道678號分行旺角彌敦道678號 彩虹分行牛池灣清水灣道19號 彩虹道分行新蒲崗彩虹道58-68號 S1號舖 又一城分行九龍塘又一城LG149 加連威老道分行尖沙咀加連威老道67-69號 開源道分行觀塘開源道55號 堪富利士道分行尖沙咀堪富利士道4-4A 紅磡義達大廈分行紅磡馬頭圍道21號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解读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解读【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我部于2017年5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财会〔2017〕13号,以下简称持有待售准则),为便于理解,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关于会计科目 企业应当设置以下科目,正确记录和反映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的相关交易或事项: 1.“1481持有待售资产”科目。本科目核算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 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本科目按照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将相关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借记“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按各项资产账面余额, 贷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商誉”等科 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资产的账面余额。 2.“1482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本科目核算适用持有待售准则计 量规定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本科目按照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初始计量或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的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的资产减值转回的,按允许转回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持有待售资产

中国银行香港

附件四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債券發行 辦理按揭證券公司零售債券申請 之配售銀行各指定分行 中國銀行(香港) 分行名稱地址 港島 中銀大廈分行花園道1號 軒尼詩道409號分行灣仔軒尼詩道409-415號 香港仔分行香港仔湖北街25號 中環李寶椿大廈分行德輔道中189號 置富南區廣場分行薄扶林置富南區廣場510號舖 城市花園分行北角電氣道233號 炮台山道分行北角英皇道272-276號 港灣道分行灣仔港灣道26號 灣仔軒尼詩道分行灣仔軒尼詩道310-312號 渣華道分行北角渣華道8號 莊士敦道分行灣仔莊士敦道152-158號 英皇道分行北角英皇道131-133號 北角英皇中心分行北角英皇道193-209號 北角僑輝大廈分行北角英皇道413-415號 1060號柏惠苑 上環皇后大道西分行上環皇后大道西2-12號 西灣河分行筲箕灣道142-146號 筲箕灣道分行筲箕灣道289-293號 石塘咀分行石塘咀皇后大道西534號 常安街分行柴灣常安街77號 上環分行德輔道中238-252號 海怡分行鴨洲海怡東商場118號舖 太古城海星閣分行太古城海星閣G1006號舖 環翠道分行柴灣連城道4號 灣仔依時商業大廈分行灣仔軒尼詩道253-261號 灣仔分行灣仔軒尼詩道395號 雲咸街分行中環雲咸街1-3號 九龍 廣東道分行尖沙咀廣東道60號 加拿芬道2號分行尖沙咀加拿芬道2-2號A

加拿芬道28號分行尖沙咀加拿芬道24-28號 大有街31號分行新蒲崗大有街31號 大有街35號分行新蒲崗大有街35號 汝州街42號分行42-46號 馬頭圍道47號分行紅磡馬頭圍道47-49號 牛頭角道177號分行牛頭角道177號 長沙灣道183號分行183-185號 長沙灣道194號分行194-196號 青山道248號分行長沙灣青山道244-248號 彌敦道678號分行旺角彌敦道678號 彩虹分行牛池灣清水灣道19號 彩虹道分行新蒲崗彩虹道58-68號 S1號舖 又一城分行九龍塘又一城LG149 加連威老道分行尖沙咀加連威老道67-69號 開源道分行觀塘開源道55號 堪富利士道分行尖沙咀堪富利士道4-4A 紅磡義達大廈分行紅磡馬頭圍道21號 埃華街分行大角咀埃華街59-61號 金巴利道分行尖沙咀金巴利道37號 觀塘分行觀塘裕民坊20-24號 觀塘廣場分行觀塘開源道68號觀塘廣場G1 荔枝角香港工業中心分行青山道491號香港工業中心地下A2 樂富分行樂富中心第二期商場2號舖 馬頭角道分行土瓜灣馬頭角道39-45號 旺角總統商業大廈分行旺角彌敦道608號 旺角銀高國際大廈分行旺角彌敦道707-713號B號舖 旺角道分行旺角道50-52號 太子彌敦道分行彌敦道774號 油麻地彌敦道分行油麻地彌敦道495-497號 衙前圍道分行衙前圍道25號 北帝街分行土瓜灣北帝街4-6號 寶勒巷分行尖沙咀寶勒巷17-19號 九龍城太子道分行九龍城太子道382-384號 旺角太子道西分行旺角太子道西116-118號 秀茂坪分行24座1-2號舖 太子上海街分行旺角上海街689-693號 油麻地上海街分行油麻地上海街364-366號 雙鳳街分行慈雲山雙鳳街66-68號 黃埔花園三期分行紅磡黃埔花園第三期翠楊苑商場2號舖美孚二期分行19號 美孚六期分行N47-49號舖 大角咀分行大角咀道73-77號 土瓜灣道分行土瓜灣道80號N 土瓜灣美景樓分行土瓜灣道245號A 塘尾道分行塘尾道54-58號 爵祿街分行新蒲崗爵祿街86號

2020年5月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程

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8月最新修订完整版)

截止2019年财政部发布了很多新准则或修订准则,它们的执行时间也有所差异,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各项准则的具体执行时间。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7月修订)的执行时间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允许企业提前执行。 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执行时间 企业对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2017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新增的政府补助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 本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 三、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执行时间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四、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执行时间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五、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执行时间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六、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执行时间 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七、《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执行时间 本准则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 对于本准则施行日存在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八、《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执行时间 本准则自 2019 年 6 月 10 日起施行。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等 38 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 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废止。 财政部此前发布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规定与本准则不一致的,以本准则为准。 九、《企业会计准则第第 12 号——债务重组》的执行时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