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测定

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薄膜衣或明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鉴别:仪器及试液

一般实验仪器和红外分光光度仪

三氯化铁试液:取三氯化铁9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9.5%~10.5%。

亚硝酸钠试液:取亚硝酸钠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碱性β-奈酚试液:取β-奈酚0.25g,加氢氧化钠溶液(1→10)10ml使溶解,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分析步骤

取本品10片于研钵中研细精密称量(约相当于对乙酰基酚0.5g)粉末于研钵中用25ml量筒量取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备用。

(1)取上述残渣少许于试管中加水2滴,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蓝紫色。

(2)取上述残渣约0.1g置试管中用5ml移液管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置小试管中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移液管加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奈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00mg),加丙酮10ml,研

磨溶解,滤过,滤液水浴蒸干,残渣经减压干燥,用红外分光光度仪检测,采用压片法,取残渣约1~1.5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月200~300mg(与供试品的比约为200:1)作为分散剂,充分研磨混匀,置于直径为13mm的药片模具中,使铺展均匀,抽真空约2min,加至(0.8×106)kPa(约8~10T/㎝2),保持压力2min,撤去压力并放弃后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目视检测,片子应呈透明状,其中样品分布应均匀,并无明显的颗粒状样品。亦可采用其他直径的压膜制片,样品与分散剂的用量需相应调整以制得浓度适合的片子测定。

溶出度的测定

1、掌握片剂中溶出度检查的操作方法。

2、掌握溶出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方法。

3、熟悉片剂中溶出度质量评定的方法,熟悉容量分析操作方法。

4、了解溶出仪的主要结构,了解溶出度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训原理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药物只有固体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溶解之后,才能为机体吸收。溶出度试验能有效地区分同一药物制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是控制固体制剂内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乙酰氨基酚的溶解度大小、辅料的亲水性程度和制片工艺都会影响制剂的溶出度,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测定采用转篮法。

三、实训操作

1、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一种是转篮法,操作方法如下:

(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篮体A 由不锈钢丝网(丝径为0.54mm,孔径 0.425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2.2mm土1.0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边缘。篮轴B的直径为9.4~10.1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通气孔(孔径2.0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转篮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土1.0mm。

(2)操作容器为1000ml的圆底烧杯,内径为98~106mm,高160175mm;烧杯上有一有机玻璃盖,盖上有2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另一孔供取样或测温度用。为使操作容器保持恒温,应外套水浴;水浴的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土0.5℃。转篮底部离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mm土2mm。

(3)电动机与篮轴相连,转速可任意调节在50~200r/min,稳速误差不超过±4%。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不得晃动或振动。(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一次测定6份供试品。取样点位置应在转篮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2、测定法

除另有规定外,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剂900ml,注入每个操作

容器内,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土0.5℃,调整转速使其

稳定。取供试品6片,分别投入6个转篮内,将转篮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除另规定外,至45分钟时,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不大于0.8µm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取滤液,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算出每片的溶出量。

3、结果判断

(1)6片中,每片的溶出量按标示含量计算,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

(2)6片中,如有1~2片低于Q ,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片中,如有1~2片低于Q,其中仅有1片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应另取6片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中有1~3片低于Q,其中仅有1片低于Q-10%,但不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4、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剂,注入每个操作容器中,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调转速为每分钟100转。取对乙酰氨基酚6片,分别投入6个转篮中,将转篮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经30分钟时,取溶液5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1cm1%)为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

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溶出量,%=溶出质量/标示量X100 %溶出质量(g )=A X500 / E1cm1%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目的要求 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基本原理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反应式表示如下: 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 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 NaOH

I 2 ( 剩余 )+2Na 2S 2O 3 2NaI+Na 2 S 4O 6 三、实验方法 取本品 20 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 0.219g ~0.242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 0.4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水 15ml ,摇匀,用 氯仿振摇提取 4 次(20ml ,10ml ,10ml ,10ml ),提取氯仿液用 同一分水 10ml 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 中性乙醇 (对酚酞 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3滴,用 0.1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 即得。每 1ml0.1mol/L 氢氧化钠液相当于 18.02mg 的 C 9H 8O 4。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 其中: T -为滴定度; V -消耗滴定液体积; 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 g / 片= T V f W 称样量 W 平均片重 + 2 I+KI+H 2SO 4 CH 3 HI I 4 +KHSO 4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减轻关节炎和牙痛等。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溶出度测定是测定药品释放活性成分的关键方法之一,可用于评估药品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本实验旨在采用美国药典(USP)提供的方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 1.实验原理 溶出度是指药品中活性成分从药片或胶囊中释放出来的比例。药品的溶出度对药效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进行检测以确保药品质量达到标准。 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包括旋转篮法和流动池法。旋转篮法适用于药片和胶囊,有利于模拟胃肠道的运动。而流动池法适用于注射剂和眼药水等液体制剂。 本实验采用的是旋转篮法,将对乙酰氨基酚片放入篮中,放到模拟胃肠道的容器中,并在旋转的条件下采集样品,测定其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 2.实验步骤 2.1 准备 a.先将篮子和箔纸放在烘箱中烘干,预热至50℃左右。 b.称取一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粉末,将其压制成药片。 c.提取篮子和箔纸,稍稍冷却,然后将篮子置于箔纸上,放回烘箱中预热至50℃。 d.取一定量的模拟胃液,将其预热至37℃。 2.2 实验操作 a.取一个已称好药片,将其放入篮子中,然后盖上篮子盖子,确保药片合适地固定在篮子中。 b.用钢丝将篮子悬挂在模拟胃液的容器中,保证篮子不接触容器底部。 c.启动旋转器,设置旋转速度为50rpm,开始测定。 d.每个时间点收集一个样品。将采样器插入模拟胃液中,确保其到达药片所在的位置(通常为时间的1/3、2/3和3/3),并将样品收集到样品瓶中,以供后续分析。 e.持续测定至90分钟,并在每个时间点记录剩余的药片和溶出度数据。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验证性试验 实验十七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及计算。 二、仪器与试药 1.仪器 Mettler AL204电子天平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刻度移液管 规格:5mL 、10mL 定量滤纸(直径10cm ) 容量瓶 规格:100mL 500mL 研钵 HHS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2.试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 规格0.3g 氢氧化钠 三氯化铁试液 蒸馏水 三、实验原理 利用对乙酰氨基酚结构中有共轭结构,在紫外区有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257nm ,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即可计算其含量。 四、实验内容 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 8H 9NO 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 ),置250mL 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 与水50mL ,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0mL 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 8H 9NO 2的吸收系数(%11cm E )为715计算,即得。 计算: 对乙酰氨基酚片标示量%= A :供试品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 D :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11cm E :吸收系数; W :对乙酰氨基酚片片的平均片重; W :称取对乙酰氨基酚片粉的量。 五、注意事项 1.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振摇充分,使样品溶解完全。 %100100D 1%1??????标示量W E W A cm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处方药中的一种,广泛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疼痛等不舒适症状。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了解药物的溶解性和溶出度十分重要,这些参数决定着药物的吸收和效果。本文旨在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溶出度指的是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从药片中释放出的比例。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测定在国际上已有标准化方法,本文介绍的是欧洲药典提供的测定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三个步骤: 1. 准备试剂 在实验前需准备好模拟肠液消化液(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 SIF)、模拟胃液消化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 SGF)和模拟胶囊包裹液(Simulated Capsule Coating Fluid SCCF)三种液体。 2. 溶出度测定 将对乙酰氨基酚片置于模拟胶囊中,放入实验器中,加入500ml SIF,以100rpm的速度进行搅拌,测定6小时。之后加入500ml SGF,继续搅拌,测定2小时。 3. 数据处理 第一段6小时的溶出度和第二段2小时的溶出度需要分别计算。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测定吸收率,得到药物在每个时间点的溶出度,并绘制出时间-溶出度曲线。最终可以得到药物的进口水解速率。 二、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对乙酰氨基酚片、模拟肠液消化液、模拟胃液消化液、模拟胶囊包裹液、紫外分光光度计、模拟肠道溶出仪。 (2)准备试剂:按照欧洲药典提供的方法和配方准备模拟肠液消化液、模拟胃液消化液和模拟胶囊包裹液。 (1)将对乙酰氨基酚片置于模拟胶囊中,并将其放入模拟肠道溶出仪中。 (2)将500ml模拟肠液消化液加入实验器,并以100rpm的速度进行搅拌。对乙酰氨基酚片开始溶解,每隔30分钟,取出一次10ml的溶液,并以320nm的波长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它们的吸收值。

(完整word版)实验一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一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胺类药物含量的基本原理 2熟悉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由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咖啡因三种药物组成,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通过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1、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 第一步,水解,得到芳香伯胺 第二步,重氮化定量反应: 三、仪器与试药 1恒温水浴锅、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三角瓶 2氯仿、乙醇、酚酞指示剂、0.1mol/L 氢氧化钠液;稀硫酸、溴化钾、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0.1mol/L 亚硝酸钠液 3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3g ),加稀硫酸40mL ,附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加水50mL 、盐酸20mL 、溴化钾3g ,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0.1mol/L 亚硝酸钠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将尖端洗涤,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用细玻璃棒蘸取溶液少许,划过涂有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即显蓝色条痕,停止滴定,5分钟后,再蘸取溶液少许划过一次,如仍显蓝色条痕,即为终点,即得.每1mL 亚硝酸钠液(0.1mol/L )相当于15。12mg 的对 NH.COCH 3 OH + H 2O 稀H 2SO 4 △ OH NH 2 + CH 3 COOH OH + NaNO 2 + 2HCl + N. Cl - OH + NaCl +2 H O

乙酰氨基酚(C8H9NO2). 五、计算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的测定

实训四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的测定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片剂中溶出度检查的操作方法。 2、掌握溶出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方法。 3、熟悉片剂中溶出度质量评定的方法,熟悉容量分析操作方法。 4、了解溶出仪的主要结构,了解溶出度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训原理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药物只有固体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溶解之后,才能为机体吸收。溶出度试验能有效地区分同一药物制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是控制固体制剂内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乙酰氨基酚的溶解度大小、辅料的亲水性程度和制片工艺都会影响制剂的溶出度,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测定采用转篮法。 三、实训操作 1、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一种是转篮法,操作方法如下: (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篮体A由不锈钢丝网(丝径为0.54mm,孔径0.425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2.2mm土1.0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边缘。篮轴B的直径为9.4~10.1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通气孔(孔径2.0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转篮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土1.0mm。 (2)操作容器为1000ml的圆底烧杯,内径为98~106mm,高160~175mm;烧杯上有一有机玻璃盖,盖上有2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另一孔供取样或测温度用。为使操作容器保持恒温,应外套水浴;水浴的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土0.5℃。转篮底部离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mm土2mm。 (3)电动机与篮轴相连,转速可任意调节在50~200r/min,稳速误差不超过±4%。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不得晃动或振动。 (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一次测定6份供试品。取样点位置应在转篮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2、测定法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二、基本原理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 =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反应式表示如下: 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 COOH O C O CH 3 + NaOH COONa O C O CH 3 + H 2O 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

3、咖啡因的测定原理 N N O O H 3C 3 N N +2I+KI+H 2SO 4N N O O H 3C 3 N CH 3N HI I 4+KHSO 4 CH 3 I 2(剩余)+2Na 2S 2O 3 2NaI+Na 2S 4O 6 三、实验方法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 0.219g ~0.242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 ,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ml ,10ml ,10ml ,10ml ),提取氯仿液用同一分水10ml 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每1ml0.1mol/L 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 平均片重称样量 片= W T /⨯⋅⋅W f V g 其中:T -为滴定度;V -消耗滴定液体积;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 (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0.120g ~0.132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25g ),置锥形瓶中,加稀硫酸25ml ,缓缓加热回流60分钟,冷却至室温,将析出的水杨酸滤过,滤渣与锥形瓶用盐酸液(1→2)40ml ,分数次洗涤,每次5m1,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溴化钾3g 溶解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在不低于20℃的温度下,用0.lmol/L 亚硝酸钠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将尖端洗涤,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用细玻棒蘸取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1.引言 本实验旨在采用外消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的溶出度,为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2.原理 外消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适用于观察药物在溶液中的光学特性。常常 使用UV-Vis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该方法使用可见光或紫外线照射药物溶液,通过检测药物分子吸收的特殊波长的光谱来分析药物。 在本实验中,使用外消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的溶出度。首先用模拟胃液(0.1mol/L盐酸溶液)或模拟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在恒温水浴中 加热,测量其吸光度作为基础值;接着将对乙酰氨基酚片放置于100ml溶液中,以每分钟 1ml的速度进行吸收,并记录溶出溶质的吸光度,得到一组吸光度-时间关系的曲线。 3.材料和方法 (1)仪器:UV/VIS分光光度计 (2)试剂:对乙酰氨基酚片、模拟胃液(0.1mol/L盐酸溶液)、模拟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 (1)样品制备 取一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粉碎后将约等于60mg的粉末称入10ml移液管中,加入足量 模拟胃液或模拟肠液制备溶液,轻轻摇晃后放入37℃ 水浴。 (2)测定吸光度 在不同时间点上,取出10ml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其吸光度。特定波长为241nm,测量时间为120分钟。吸光度样品的制备要注意避免空气氧化物质,要在实验室的比较干燥 的环境进行。吸光度活动要是流动的,可以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测定结果。 4.结果与讨论 样品处理前,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的基础吸光度分别为0.045和0.039,显示两种介 质在UV波长下具有较弱的吸光度。 图1和2分别展示了对乙酰氨基酚片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的溶出动态。两组数据 均满足指定的要求,即吸光度不超过外消光度计的最大测量值(≤2.0)。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详细参考)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详细参考) 项目任务书 一、项目描述 项目 3.4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姓名: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欲使溶出度测定结果准确,实验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任务分析1.掌握片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以及溶出度测定仪的调试与使用。 2.掌握实验中影响溶出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以及实验设计中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所采取 的措施。 3. 熟悉溶出度的概念,了解溶出度与口服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关系,以及溶出度 的测定在药物评价中的意义和运用。 4. 学会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相关 知识及资料 溶出速度除与药物的晶型、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辅料、贮存条件等有关。为了有效地控制固体制剂质量,除采用血药浓度法或尿药浓度法等体内测定法推测吸收速度外,体外溶出度测定法是一种较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对那些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的固体制剂,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的固体制剂,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并作为质量标准。 对乙酸氨基酚(扑热息痛)由Morse 于1878年首次合成,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药,和其它解热镇痛药相比,它具有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是世界各地医生和医院所推荐的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但其可压性差、易裂片,生产中多采用高黏度的黏合剂以解决外观问题,但崩解时间延长,不利于药物溶出。

所以对乙酸氨基酚的溶出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如药典规定30分钟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 二、材料清单 序号各种材料清单数量备注 1 乙酰氨基酚片 6 2 盐酸 3 氢氧化钠 4 溶出度测定仪 1 5 50毫升容量瓶 6 6 注射器 1 7 滤膜 6 8 烧杯等 9 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10 说明:以上为一名学生所需材料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任务分析: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明确 1. 在片剂中,溶出度检查的重要性,并掌握片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 2. 能正确调试溶出度测定仪,并能熟练使用; 3.能了解溶出度与口服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关系,以及溶出度的测定在药物评价中的意义和运用; 4. 能掌握实验中影响溶出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以及实验设计中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5. 能熟练使用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6 对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溶出度测定仪进行清洁与维护。 7. 根据中国药典要求,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 (二)任务实施要求: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二、基本原理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 a =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 =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反应式表示如下: 1、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 COOH O C O CH 3 +NaOH COONa O C O CH 3+H 2O 等当点时,由于生成物水杨酸钠的水解,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

3、咖啡因的测定原理 N N O O H 3C 3 N N +2I+KI+H 2SO 4N N O O H 3C 3N CH 3N HI I 4+KHSO 4CH 3I 2(剩余)+2Na 2S 2O 32NaI+Na 2S 4O 6 三、实验方法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一)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19 g ~0.242 g 。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水 15ml ,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 ml ,10 ml ,10 ml ,10ml ),提取氯仿液用同一分水10ml 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 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每1ml 0.1mol/L 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 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 平均片重 称样量片=W T /⨯⋅⋅W f V g 其中:T -为滴定度;V -消耗滴定液体积;f-为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测定 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薄膜衣或明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鉴别:仪器及试液 一般实验仪器和红外分光光度仪 三氯化铁试液:取三氯化铁9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9.5%~10.5%。 亚硝酸钠试液:取亚硝酸钠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碱性β-奈酚试液:取β-奈酚0.25g,加氢氧化钠溶液(1→10)10ml使溶解,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分析步骤 取本品10片于研钵中研细精密称量(约相当于对乙酰基酚0.5g)粉末于研钵中用25ml量筒量取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备用。 (1)取上述残渣少许于试管中加水2滴,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蓝紫色。 (2)取上述残渣约0.1g置试管中用5ml移液管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置小试管中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移液管加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奈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00mg),加丙酮10ml,研

磨溶解,滤过,滤液水浴蒸干,残渣经减压干燥,用红外分光光度仪检测,采用压片法,取残渣约1~1.5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月200~300mg(与供试品的比约为200:1)作为分散剂,充分研磨混匀,置于直径为13mm的药片模具中,使铺展均匀,抽真空约2min,加至(0.8×106)kPa(约8~10T/㎝2),保持压力2min,撤去压力并放弃后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目视检测,片子应呈透明状,其中样品分布应均匀,并无明显的颗粒状样品。亦可采用其他直径的压膜制片,样品与分散剂的用量需相应调整以制得浓度适合的片子测定。 溶出度的测定 1、掌握片剂中溶出度检查的操作方法。 2、掌握溶出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操作方法。 3、熟悉片剂中溶出度质量评定的方法,熟悉容量分析操作方法。 4、了解溶出仪的主要结构,了解溶出度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训原理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药物只有固体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溶解之后,才能为机体吸收。溶出度试验能有效地区分同一药物制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是控制固体制剂内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乙酰氨基酚的溶解度大小、辅料的亲水性程度和制片工艺都会影响制剂的溶出度,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测定采用转篮法。 三、实训操作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复方片剂中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复方片剂的分析特点; 3.熟悉亚硝酸滴定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要成分。 COOH O N N . H2O HO NH OCOCH3 O ON N 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咖啡因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较大。对乙酰氨基酚为芳酰胺类药物,含酰胺基,呈 中性,但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 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其水溶液呈酸性, K a = 3.27 ×-4,可用酸量法测定; 10 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 b=0.7×10-14,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不能准确测定其含量,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后,再用硫代硫酸钠 滴定剩余的碘,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反应式表示如下: 1. 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 COOH COONa OCOCH 3 +NaOH OCOCH 3 + H 2O 由于生成的水杨酸钠属强碱弱酸盐,故易水解使溶液呈微碱性,所以选用碱 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 ---酚酞。 2.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

HO NHCOCH 3 H + NH 2. HCl + CH 3COOH HO H 2O HO NH . HCl + NaNO 2 HO N . Cl + 2 H O 2 2 2 2 NaNO 2 + 4 HCl + KI I 2 + 2 KCl + 2 NaCl + 2 NO + 2 H 2O 以淀粉碘化钾指示反应终点。 3. 咖啡因的测定原理 O CH 3 O CH 3 H 3C N H 3 C N N +2I+KI+H N HI I 4 + KHSO 4 N 2 SO 4 N O N O N CH 3 CH 3 I 2 (剩余 ) + 2 Na 2S 2O 3 2 NaI + Na 2S 4O 6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原料名称 规 格 用 量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普通市售 20 片 氯 仿 AR 50 mL 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20 mL 酚酞指示液 0.5%酚酞乙醇溶液 3 滴 氢氧化钠溶液 0.1 mol/L 适量 溴化钾 AR 3 g 亚硝酸钠液 0.l mol/L 适量 硫代硫酸钠液 0.05 mol/L 适量 碘液 0.1 mol/L 适量 稀硫酸 --- 25 mL 盐酸 1→2 40 mL 淀粉指示液 2mL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验证性试验 实验十七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及计算。 二、仪器与试药 1.仪器 Mettler AL204电子天平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刻度移液管 规格:5mL 、10mL 定量滤纸(直径10cm ) 容量瓶 规格:100mL 500mL 研钵 HHS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2.试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 规格0.3g 氢氧化钠 三氯化铁试液 蒸馏水 三、实验原理 利用对乙酰氨基酚结构中有共轭结构,在紫外区有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257nm ,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即可计算其含量。 四、实验内容 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 8H 9NO 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 ),置250mL 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 与水50mL ,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0mL 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 8H 9NO 2的吸收系数(%11cm E )为715计算,即得。 计算: 对乙酰氨基酚片标示量%= A :供试品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 D :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11cm E :吸收系数; W :对乙酰氨基酚片片的平均片重; W :称取对乙酰氨基酚片粉的量。 五、注意事项 1.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振摇充分,使样品溶解完全。 %100100D 1%1⨯⨯⨯⨯⨯⨯标示量W E W A cm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的测定实验讲义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尿药法测定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与方法 2. 了解尿药法的特点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过程 二、实验原理 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以原型(约5%)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55%~75%)和硫酸结合物(20%~40%)自尿中排出。因此,可采用尿药法测定生物利用度,其测定原理是对乙酰氨基酚及其代谢物水解成对氨基酚,对氨基酚在次氯酸钠的存在下与百里酚产生反应,生成蓝色染料,此染料在601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或制剂服用后,主药到达大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它是药物制剂的质量的重要指标。绝对生物利用度的测定以静脉注射剂作为标准参比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常采用口服溶液剂,或市场认可、吸收较好且临床有效的制剂作为标准参比制剂。在评价生物利用度的参数中,相对生物利用度常用AUC 或尿药排泄总量的相对比值Fr 来反映吸收程度。 尿药数据法与血药浓度法一样,可以通过给药后收集各时间的尿样,经测定后拟合出动力学参数以及生物利用度数据。尿药法要求有较多的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并且药物的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尿药法基本公式为: dX u dt =k e X =k e k a FX 0k a −k (e −kt −e −k a t ) 式中,X0是给药剂量;F 为生物利用度;ka 为表观一级吸收速度常数;X 为体内药量;k 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X 与Xu 为t 时间体内药量与排泄于尿中的原形药物累积;ke 为肾排泄速度常数。 当时间趋向无穷大时,后面一项相对于前面一项可以忽略不计,即变为单指数方程。取对数,并以平均尿药速度t X u ∆∆代替瞬时速度 dt dX u ,以集尿中点时间t 中代替t,则 得到下式: k k FX k k t k t X a a e u --=∆∆0lg 303.2lg +中 因此,给药后收集尿样,以 () t X u ∆∆lg 对t 中作图得一曲线,由末端直线斜率可求出k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