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药厂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最新药厂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最新药厂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最新药厂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管理标准文件

1.目的

保证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相关变更得到及时控制,特制订本规程。

2.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上市、现有产品撤市、厂房的变更、设备和设施的变更、检验方法的变更、质量标准的变更、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和备案的技术文件的变更、生产工艺的变更、物料供应商的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变更、文件和记录的变更以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

3.责任

变更经申请部门提出后,应由质量管理部门及受变更影响的部门评估、审核,质量管理部制订变更实施的计划,明确实施的职责分工,由受权人批准。各部门负责根据受权人批准的实施计划和时限执行相关的任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情况并将所有变更的文件和记录归档保存。

4.程序

4.1. 定义

变更是指即将准备上市或已获准上市的药品在生产、质量控制、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涉及来源、方法、控制条件等方面的变化。

4.2. 变更的分类

4.2.1.Ⅰ类:次要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或影响

不大。

这类变更由企业自己控制,不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批准,如:1)文件的变更;

2)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或方法的变更;

3)关键监控点的变更;

4)实验室样品常规处理方法的互换;

5)色谱柱允许使用范围内的互换;

6)试剂或培养基生产商的改变;

7)生产设备非关键零部件的改变(不包括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件材质);

8)生产用容器规格的改变;

9)不影响药品质量的包装材料(如打包带)供应商的改变等。

4.2.2. Ⅱ类:中度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制不产生影响。

这类变更企业要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要求,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如:关键生产条件的变更、印刷类包装材料样式的变更等。

4.2.3. Ⅲ类:较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这类变更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如:

1)原料药或制剂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更;

2)制剂处方、质量标准、药品有效期变更;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许可范围内的变更(如生产场地的变更);

4)新增药品规格变更等。

4.3. 变更的程序建立

4.3.1. 应建立变更控制程序,对变更进行分类,规定各类变更的控制方法和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流程,并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变更控制程序由受权人批准企业可以把次要变更分成对药品质量无影响和有影响两类。

4.3.2. 变更控制的职责

4.3.2.1. 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4.3.2.2. 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了评估、审核、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并对经受权人批准的变更申请和行动计划负责实施,负责将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4.3.2.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变更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组织变更评估和审核,制订变更实施计划,跟踪变更的实施,对变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变更信息。

4.3.3. 对变更控制情况进行定期回顾,以不断完善变更程序。

4.4. 变更流程

4.4.1. 变更备案流程

4.4.1.1. 对药品质量无影响的Ⅰ类变更

由变更的发起人提出变更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完成变更后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包括使用部门负责人进行效果评价,提出是否批准启用的意见,交质量管理部备案,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进行备案确认。上述变更不需要受权人批准。

4.4.1.2. Ⅱ、Ⅲ类变更在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备案件或批件后,经受权人批准后实施变更,记录相关信息后报质量管理部备案。

4.4.2. 变更批准流程

4.4.2.1. 涉及的部门

可能涉及的所有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部、物资部、工程部、技术部、QA室、QC室等。

4.4.2.2. 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可能由上述部门的任何一位员工提出。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工作程序、运行状态作出变更、变革、改善或改进,则变更申请人就需要按照企业的变更控制程序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人应详细说明变更的理由或需求,由本部门负责人同意后交至质量管理部门的变更控制专人,对其所有的支持文件,申请部门要对其留档,质量管理部门也要复印一份留档。

4.4.2.3. 变更申请的编号

为了便于对变更的控制管理,由质量管理部按照申请的先后顺序对变更进行编号,编号方式为:BG-年份月份-流水号,其中年份用四位数表示,月份用两位数表示,流水号从01开始,例如:“BG-201108-01”表示2011年08月发生的第一个变更。

4.4.2.4. 变更申请的评估和审核

一般由提出变更申请的部门负责人负责召集受影响的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估、审核,质量管理部门必须派人参与评估和审核。评估、审核的内容至少应包括:(1)对申请的客观评价,包括同意或不同意变更申请;

(2)本部门的实施计划;

(3)因实施该变更而产生的费用、产品成本的增加或降低;

(4)研发部门特别要说明该变更是否在启用前需要药品监管部门的备案或批准。

4.4.2.

5. 变更申请的批准

在各相关部门评估、审核后,受权人给出审核评估意见,对无异议的变更申请进行批准。对有异议的变更申请综合评估,必要时再次召开评估、审核会议,最终由受权人作出是否批准的结论,不批准的变更申请由变更控制专人归档,同时将不批准的意见反馈给申请部门或申请人。

4.4.2.6. 变更实施前的准备、研究工作

对于受权人批准的变更项目,各相关部门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准备工作。

典型的准备、研究工作包括:

(1)对变更前、后产品进行研究,证明变更后产品的重要理化性质和指标是否与变更前一致;

(2)工艺验证研究;

(3)进行变更后产品的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包括与变更前的产品稳定性作出比较;

(4)进行变更后产品的长期稳定性考察;

(5)制订新的管理制度;

(6)修订现有管理制度;

(7)对员工进行培训。

4.4.2.7. 变更的备案和批准

4.4.2.7.1. 企业内部的批准:除了对药品质量无影响的Ⅰ类变更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外,其他变更均需由质量受权人批准后实施,包括Ⅱ、Ⅲ类变更在完成申报工作,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后也必须经过质量受权人确认才可以在企业内部实施变更。

4.4.2.7.2. 药品监管部门的备案或批准

对Ⅱ、Ⅲ类变更,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在企业启用某些变更前,要到药品监管部门办理补充申请或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4.2.8. 变更跟踪、评价和实施

4.4.2.8.1. 变更控制专人对各部门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追踪,各部门的实施计划完成后应书面报告质量管理部。

4.4.2.8.2. 实施计划完成后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对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体系产生的影响。

4.4.2.8.3. 不需要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批准的对药品质量有影响的Ⅰ类变更,在实施计划完成后由质量管理部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对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体系产生的影响。受权人根据质量管理部对实施效果的评价,批准或否决变更。在得到该受权人的批准后,在企业内部才可以实施变更。

4.4.2.8.4. 对于需要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要由其事先批准的变更申请(补充变更),在企业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并在备案工作完成后或得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报受权人备案。在得到该受权人的确认后,在企业内部才可以实施变更。

4.4.2.9. 变更的反馈与评估

变更控制专人应将变更申请和变更的批准情况、变更实施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人员。

4.4.2.10. 变更的归档

所有的被批准实施的变更或被否决的变更文件,以及相关的资料均由变更控制专人归档

4.4.2.11. 变更登记台帐

变更实施部门、质量管理部均建立相应的“变更登记台帐”,以便于对变更进行统计、分析及其他的管理工作的进行。

5.附件

5.1. 变更申请表ZL 0584

5.2. 变更登记台帐ZL 0585

5.3. 变更备案表ZL 0586

变更申请表

变更登记台账

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编号:ZL0585 00

变更备案表

制药厂质量管理手册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文件种类管理标准-质量管理题目质量手册 编码SMP-ZG-TY03-01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部颁发数量6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质量部生产部供应部仓储部综合部生产车间 1目的:制定质量手册,使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质量意识明确。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 3责任人: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 4内容: 《质量手册》是指南性的文件,明确了达到稳定质量要求的手段,为公司药品生产实施和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政策方针和规程。《质量手册》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要求,公司承诺在任何时候均满足该要求。《质量手册》的发布,将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层次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促进GMP实施工作的全面升级。 《质量手册》作为公司第一级文件,描述了整个质量体系及实施指南。第二级文件是程序,第三级文件是标准,转化成可实施的要求。第四级文件是SOP,为执行具体工作提供了说明。根据SOP实施的操作应有相应的记录,批记录也在第四级文档中。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公司质量管理部在组织公司全员分批次学习新版GMP内容的同时,安排专业人员编写制定了既遵循新版GMP要求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质量手册》。 本公司依据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第一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 年月日

变更管理规程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NTT_CM_BGGLGF 版本号:V1.0 变更管理规程 惠州市新中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惠州市新中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 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文件更改摘要:

目录 1.目的 (3) 2.角色与职责 (3) 3.入口准则 (3) 4.输入 (3) 5.主要步骤 (3) 5.1.基线变更流程 (3) [001] 变更申请 (4) [002] 变更评估 (5) [003] 变更实施 (5) [004] 变更验证与确认 (6) [005] 变更的发布 (6) 5.2.非基线变更流程 (6) [001] 变更申请 (7) [002] 变更评估 (8) [003] 变更的实施 (8) [004] 变更验证 (8) [005] 变更的发布 (9) 6.输出 (9) 7.出口准则 (9) 8.引用文档 (9) 9.使用模板 (9)

1.目的 通过变更管理活动,保证产品的完整、正确、一致,防止配置项被随意地修改而导致混乱。 2.角色与职责 3.入口准则 ●客户提出的变更申请被接受时 ●内部提出变更申请时 4.输入 ●《需求变更申请单》《需求变更申请单内部评审表》 ●《软件变更申请表》 5.主要步骤 5.1.基线变更流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线变更通常存在两种方式: 1)方式一:直接对相关基线配置项进行变更,升级基线版本; 2)方式二:将已积累的若干个变更合并形成新的基线,替换原有的基线. [001] 变更申请 项目经理或变更申请人填写《软件变更申请表》,说明要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原因、受

变更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变更管理规程,确保任何变更处于受控制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且符合注册标准及法规要求。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新产品上市、现有产品撤市、原辅料、包装材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印刷性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厂房、 设施、设备、仪器、相关责任人、物料供应商、被委托加工企业、生产工艺和计 算机软件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 职责: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正确执行本规程;主管质量、技术、生产、设备等的部门负责人进行所管理系统的变更的审批;质量保证部(QA)监督变更 的实施过程及部分变更后的跟踪确认;质量管理部审核批准变更项目。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百四十、二百四十一、二百四十 二、二百四十三、二百四十四、二百四十五、二百四十六条。 内容: 1定义和术语 1.1 变更 是指药品生产质量系统各要素的改变。 1.2 关联变更 一项变更伴随或引发的其他变更称之为关联变更。如法定标准的变更可能伴随 或引发检验方法变更,或同时伴随药品包装材料的变更。 2变更的原则 2.1 任何申请的变更都应评估其对产品质量或对产品验证状态的潜在影响。 2.2 相互关联的各项变更应按照技术要求最严格的变更类别进行控制。 2.3 对于需要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或批准的变更,在未得到批准前,该变 更不能正式实施。 3 变更的分类

根据药品管理相关法规的要求以及对产品质量或对产品的验证状态的影响程 度,变更可分为次要(I类) 、中度(Ⅱ类) 和重大(III 类)变更三类。 3.1 I类:次要变更 次要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 这类变更由公司自已控制,不需要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批准。如:3.1.1公司机构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变更; 3.1.2文件/记录的变更; 3.1.3关键监控点的变更或工艺控制参数变更至更严格的范围; 3.1.4生产工艺过程中检测项目的增加或采用新的准确度更高的中间体检验方法;3.1.5生产设备非关键零部件的改变(不包括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件材质); 3.1.6生产用容器规格的改变; 3.1.7供应商的改变(不包括化学药原料供应); 3.1.8由于药品各药典或国家标准升级改版而进行的更改; 3.1.9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或方法的变更; 3.1.10实验室样品常规处理方法的互换; 3.1.11生产及质量管理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变更 3.1.12色谱柱允许使用范围内的互换; 3.1.13试剂或培养基生产商的改变; 3.2 Ⅱ类:中度变更 中度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生产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 控性不产生影响。这类变更公司要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要求, 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如: 3.2.1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的变更; 3.2.2生产操作间功能的变更; 3.2.3关键工序进行的同类型或相似的设备的变更; 3.2.4非关键工艺条件和参数的变更,如原辅料、溶媒的调整以及加料顺序的改变等; 3.2.5印刷类包装材料按药监部门要求变更内容和样式的变更; 3.2.6原料、中药提取物、关键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包材供应商变更; 3.2.7产品的仓储条件及运送方法等的变更;

药厂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评估报告

河北邢台冶金镁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评估报告1. 目的 通过对质量保证系统进行检查评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管理的体完善提供依据,同时该报告对产品年审进行补充。 2. 范围 本报告针对公司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六大系统的2010年度运行情况的运行评估。 3. 报告组织 本报告包括六大系统的整体运行总结,各系统设立专人进行总结报告,技术质量部进行总体的归纳审核,形成本评估报告。 4.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架构和人员 *****现有员工300人,其中原料药车间110人,管理人员30人,技术人员人12人,生产操作人员78人,辅助系统操作人员15人,质量保证人员6人,质量控制人员12人。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本科学历,2011年对新版GMP进行了培训。 公司培训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并设培训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方式分为教学法、示范法、情景法、案例研究法。培训工作的一般性程序为:进行培训需求评估;拟订培训计划;实施具体培训;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2011年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配合下,

公司级和部门级培训均圆满完成,其中公司级培训项目共7项,部门级培训项目5项。2011年公司对5名新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3名员工进行了转岗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公司严格控制培训效果,对在2011年3月20日入职员工的试用期培训考核中未通过的1名员工,公司予以解除了劳动合同,以保证所有员工均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 5. 质量保证系统 5.1文件与记录管理 ****公司建厂之初根据GMP建立文件体系,文件体系涵盖的项目足够全面,所有文件的内容参照GMP文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比较适用于GMP的管理,质检处设有文件管理人员,进行文件的管理和记录的管理,批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全部由质检处发放,生产现场放置文件与现行文件保持一致,各部门车间设有二级管理员,负责生产辅助记录和质量控制辅助记录管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处于受控状态,基本实现文件管理的目标。但同时发现,文件体系不够条理,同样的内容在多个文件中进行规定,文件的编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内容上有抄袭相关法规的情况,而不是将工作流程详细的阐述,还需进行文件的提升;在记录的填写上不够工整,填写错误较多,偶尔发现记录不及时填写的现象,在记录的书写上还需要改善。 5.2 供应商管理 公司采用了合作多年的供应商,物料质量有一定的保证,编制有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供销处自合格供应商采购物料。本年度新增了部分供应商,及时更新了供应商一览表,新增供应商按照供应商管理规程执行。同时梳理了原供应商资料,对其中的内容查漏补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补充进行了部分关键物料供应商的审计,并对2011年度来料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基本保证了来料质量的均一、稳定,实现了供应商管理的目标。不足之处是我们的原辅材料大多为化工原料,采购量较低,供应商对我们不够重视,出现相关资料更新不及时现象;物

最新变更管理规范(样本)资料

XXXXXX有限公司 变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XX/XX-XXX 总页数:5 版本:第1版 编制部门:XXX部 执行日期:2018年XX月XX日

批准:审核:编制:

1目的 对公司内外部变更实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所有变更符合客户和公司内部的要求,并获得有效实施,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变更有关事项的控制和管理。 3定义 3.14M变更:指重要岗位人员、关键设备、重要材料、工艺及检验方法的变更。 3.2重大变更:客户要求的4M变更、工艺路线变更、产品包装变更、产品器件变更、材料变改、法律法规要求变更、设备变更、工装变更、产线变更、生产场地变更、工艺技术变更、涉及关键产品特性的工艺及参数发生重大调整、检验标准变更、重点工序及岗位超过50%及以上人员变更。 3.3一般变更:一般生产设备/工装/治具、作业方法、作业标准、检验规范、工艺文件、文档修订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和不超过50%的重点工序及岗位人员变更。 4职责 4.1市场部部:负责客户方面变更的发起,负责变更引起与客户相关的事物的处理,负责提供客户方面的变更资料,与客户联络和传递变更信息,以及变更产品订单评审相关事项。 4.2制造部:负责制造方面的4M变更的发起,评审、验证和实施。 4.3研发部:负责设计变更发起、评审、验证和实施,参与产品工艺变更、生产场所变更、环境影响有害物质各类或含量发生变更的评审。 4.4品质部:负责供应商4M变更和内部4M变更的评审、验证、批准,执行结果确认,参与设计变更评审和验证。 4.5人事部:负责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公告。 5内容 5.1客户要求变更 5.1.1产品变更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1)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变更控制程序管理文件,明确变更的申请、评估、批准、通知、实施及跟踪、验证的过程,使任何符合本规程的变更都在受控状态,便于产品质量追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与药品生产及质量有关的所有变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新产品的上市。指新品种、新剂量的产品或新包装规格的产品上市。 现有产品的撤市。将现有产品品种、现有规格的产品或现有包装规格的产品从市场上撤回。 厂房的变更。包括厂房设计功能的改变,间隔的改变,洁净装修材料或形式的改变,对墙体或地面造成破坏性的改变等生产环境的变更。 设备、设施、公用系统的变更。包括改变送回风管路和送、回、排风口尺寸、位置,

空调机组或消毒系统,改变温湿度控制设施,改变气流组织,改变洁净区内地漏,纯化水制水设备,贮水设施材质、纯化水管路及用水点的改变,净化空调系统空调过滤器型号改变,高效过滤器供应商的改变,直接接触药品的气体过滤器的改变,生产设备的改变(包括新增和报废),直接接触药品容器材质的改变,洁净区内运输形式的改变等。 检验方法的变更包括取样方法、条件的变化,样品制备和处理方法的变化,对照品配制方法的变化,检验仪器型号的改变等。在法定的检验方法(如药典检验方法)变更后,按照企业内部备案流程在企业内部落实变更后的检验方法。 质量标准的变更。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项目的改变,有效期或贮存期的改变,贮藏条件的改变或稳定性方案的改变,中间产品项目监控点的改变等。在法定标准(如药典中的质量标准)变更后,按照内部备案流程在企业内部落实变更后的质量标准。 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备案的技术文件的变更。 生产工艺、处方的变更。包括辅料品种或数量(数量范围)、溶媒浓度、用量的改变,生产方法的改变,批量调整、药材炮制方法的改变等。批记录、操作规程的变更。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需要确定该变更是否需要到药品监管部门备案或批准。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取得批件后),在实施变更前按照备案流程落实变更后的生产工艺。 物料供应商的变更。包括中药饮片的生产商以及其他原药材、辅料和包装材料的供应商、生产地点或供应途径的变更。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变更。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该类变更需要由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制药厂质量管理手册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1目的:制定质量手册,使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质量意识明确。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 3责任人:公司各部门和各级人员。 4内容: 《质量手册》是指南性的文件,明确了达到稳定质量要求的手段,为公司药品生产实施和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政策方针和规程。《质量手册》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要求,公司承诺在任何时候均满足该要求。《质量手册》的发布,将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层次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促进GMP实施工作的全面升级。 《质量手册》作为公司第一级文件,描述了整个质量体系及实施指南。第二级文件是程序,第三级文件是标准,转化成可实施的要求。第四级文件是SOP,为执行具体工作提供了说明。根据SOP实施的操作应有相应的记录,批记录也在第四级文档中。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公司质量管理部在组织公司全员分批次学习新版GMP内容的同时,安排专业人员编写制定了既遵循新版GMP要求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质量手册》。 本公司依据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第一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 年月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总经理: 年月日 目录 1 质量手册说 明 (5) 2 质量手册修改控 制 (5) 3 企业概 况 (6) 4 公司组织机构 图 (7) 5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结构 图 (8) 6 质量管理体 系 (10) 6.1目 的………………………………………………………………………………………… (10) 6.2范 围………………………………………………………………………………………… (10) 6.3职 责………………………………………………………………………………………… (10) 6.4 程序概 要 (21) 7 管理职 责 (23)

变更控制管理

·第 1 页共 10页 变更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变更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变更控制管理。 3 责任者 3.1各个部门或个人:可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变更申请。 3.2变更部门负责人:召集受变更影响的各部门负责人,对变更进行评估、列出相关的实施计划。 3.3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执行经授权人审批通过的实施计划,并将执行情况书面报告给质量保证部。 3.4质量部:指定人员负责变更控制工作,界定变更分类及编号;指定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评估;进行实施方案的追踪及效果评价,并向申请部门反馈变更信息;变更的归档管理。 3.5质量部:对该变更涉及的文件按《文件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修订和会审。 3.6质量部负责人:对变更实施方案、评估结果和实施计划等进行审批及变更批准。3.7质量管理负责人:对中度变更、重大变更的评估结果和实施计划等进行审批及变更批准。 4 内容 4.1 变更的定义 变更:是指即将上市或已获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生产、质量控制、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涉及来源、方法、控制条件等方面的变化。 4.2变更的分类 根据变更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的影响程度将变更分为次要变更、中度变更、重大变更。 4.2.1次要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或影响不大,不

需要进行相关验证,不需要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批准的变更。此类变更由企业自己控制,并由质量保证部指定相关部门对次要变更进行评估并列出实施计划。 4.2.2中度变更:指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生产技术水平可能产生影响的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验证证明变更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不需要经过药监局备案或批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实施计划。如需报药监局备案或批准的,待药监局备案完成后或批准后(由技术部到药监局备案或申报),再实施相关内容。 4.2.3重大变更:对半成品或成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变更,需要报药监局批准的变更,此类变更由技术部直接申报,并对相关审批资料进行存档。 4.3 变更范围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 4.3.1物料供应商的变更:包括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商,化学合成辅料、中药饮片的生产商以及其他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供应商。描述清楚物料名称、供应商的名称,增加供应商时应提供目前供应商供货能力情况与实际需货情况以及该供应商相关资料,该类变更参照《供应商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执行。 4.3.2仓库的变更:描述进行变更仓库的名称、面积等,提供仓库变更前后平面布置图。 4.3.3 质量标准的变更: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项目的改变,有效期或贮存期的改变,贮藏条件的改变,中间产品项目监控点的改变等,涉及检验操作规程的变更。 4.3.4 检验方法的变更:包括取样方法、条件的变化,样品制备和处理方法的变化,对照品制备方法的变化,检验仪器型号的改变等。 4.3.5 厂房的变更:包括厂房原设计功能的改变,间隔的改变,洁净装修材料和形式的改变,对墙体或地面造成破坏性的改变等。 4.3.6设备、设施的变更:包括改变送回风管路和送、回、排风口尺寸、位置,空气处理机组或消毒系统,改变温湿度控制设施,改变气流组织,改变洁净区内地漏,纯化水制水设备、贮水设施材质、纯化水管管路和用水点的改变,净化空调系统空调过滤器型号的改变,高效、亚高效过滤器供应商的改变,直接接触药品的气体过滤器的改变,生产设备的改变(包括新增和报废),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材质的改变,洁净区内运输形式的改变等。描述清楚是整套还是部分变更,整套设备变更时提供整套设备的资料,主

药厂卫生管理规程

药厂卫生管理规程

卫生管理 规程 河南仲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1 2.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2 3.消毒剂、清洁剂配制使用管理规程 SMP-QJ-003 4.机房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4 5.厂区绿化管理规程 SMP-QJ-005 6.非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6 7.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7 8.非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8 9.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09 10.非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10 11.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11 12.生产区域卫生实施管理规程 SMP-QJ-012 13.特殊清洁管理规程 SMP-QJ-013 14.卫生状态标记管理规程 SMP-QJ-014 15.工作服管理规程 SMP-QJ-015 16.物料进入生产车间管理规程 SMP-QJ-016 17.生产区卫生间管理规程 SMP-QJ-017 18.淋浴间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18 19.器具室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19 20.洁具间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20 21.更衣室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21 22.车间排水系统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22 23.车间中控室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23 24.员工餐厅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24 25.防鼠、防虫管理规程 SMP-QJ-025 26.行政办公楼卫生管理规程 SMP-QJ-026 27.杀虫剂使用管理规程 SMP-QJ-027

制药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制药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内容: 1.概述: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分工、职责约定将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分解至各子系统的活动中去,各级人员承担各自的责任;公司建立质量目标,将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落实至具体目标,并明确相关的责任,通过评审来监督目标的落实,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实现。各子系统建立各自的文件以约束其活动,品管部通过对其活动关键点的监督,以取得其正确运行的证据。品管部通过对质量保证要素的管理,降低或消除体系中各种因素变化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体系本身通过回顾、评审、信息交流及CAPA保持系统的持续改进。 3.质量目标: 3.1 公司根据各质量管理要素中的关键控制项目,建立质量目标,通过完成质量 目标,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实现。质量目标应选取对产品质量实现有关键影响的项目,建立量化指标(非可量化指标可以进度表方式建立),并明确责任。质量目标的建立及更新应充分参考产品质量回顾、内审、外审、质量风险管理等相关信息,上一年度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新政策、新法规及新理念有针对性的调整项目和指标。 3.2 质量目标由品管部经理负责编写,质量总监、生产副总、质量受权人及总经 理共同批准。质量目标每年1月份更新,并颁发生效。颁发生效前要充分与各责任部门进行沟通,使各部门能够正确理解质量目标。 3.3 各子系统责任人按照职责将质量目标逐级分解,并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质量

计划,质量计划要细致,要包括质量目标实现的所有具体措施,如:由谁来负责目标的实施,怎样能达到质量目标,需要的调整等,例如职责是否需要进一步明确,管理或操作规程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是否需要调整人员或增加培训等;如质量目标包含技术研究类工作,则同时应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应包括质量改进项目,责任部门,责任人,职责分工,具体研究方案,计划完成的时间,控制节点等。涉及多部门的,由各相关部门责任人共同制定。质量计划由各子系统负责人组织落实。质量计划必须于每年的2月15日前交至品管部。 3.4 质量部按照质量目标及各部门提供的质量计划,制定跟踪检查方案,由品管 部经理审核,质量总监批准后品管部负责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 3.5 各责任部门每月5日前上报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对未完成(达标) 的项目提出整改方案,限定整改日期,形成质量目标月度报告,由各子系统负责人签字后交至品管部。品管部依据监督结果及各部门报告汇总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月10日前完成质量目标月度报告。质量目标月度报告送质量总监、质量受权人、各副总经理、总经理审阅。 3.6 各部门要在每年一月份对上一年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形成 质量目标年度报告。品管部负责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并形成公司质量目标年度报告。报告经质量总监批准后,交副总经理,质量受权人及总经理审阅。 3.7 质量目标月度报告及年度报告通过质量交流规程,与各级领导部门进行沟 通,确保质量目标的完成。

变更管理规程

变更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变更管理规程,确保企业对所持有药品上市后的管理符合《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31号)、《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相关规定,保证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 2、范围:适用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进行管理和控制。 3、职责:质量管理部、药物研发中心、生产技术部、设备动力部、各生产车间对该文件的实施负责。 4、规程: 4.1、本企业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证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 4.2、企业应当建立变更控制系统,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应当在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所有变更均应当申请并分析评估,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4.3、企业应当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按照其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实行分类管理。根据

《已上市药品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所涉及的变更划分为三类: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 4.3.1、重大变更是指对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 ①重大变更一般需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验证工作,包括变更前后的风险评估、工艺比对资料、质量比对研究试验资料、变更后连续生产3批产品的质量指标情况及稳定性研究资料、 口服固体制剂需关注药物的溶化性或崩解时限、产品单一成分的溶出度研究资料,必要时应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 ②重大变更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4.3.2、中等变更是指对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可能有中等程度影响的变更。 ①中等变更研究资料包括变更前后的风险评估、工艺比对资料、质量比对试验资料、变更后连续生产3批产品的质量指标情况及稳定性研究资料,口服固体制制需关注药物的潜化性或崩解时限。 ②中等变更应当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4.3.3.微小变更是指对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的变更。 ①微小变更研究资料包括交更前后的风险评估、工艺比对资料、质量比对资料、变更后连续生产3批产品的质量指标情况及稳定性研究资料。 ②微小变更应当在年度报告中进行报告。

2021年制药厂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概括

制药厂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概括说明 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二、目的: 建立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使洁净室洁净区工艺卫生中涉及到的卫生项目得到良好实施和维持,确保洁净区不会因工艺卫生不良而带来侮辱按和交叉污染。 二、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制药厂万级—30万级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包 括如下项目: 1.1HV AC系统、纯化水系统、饮用水系统; 1.2洁净厂房环境卫生; 1.3设备、容器、生产工具卫生要求; 1.4物料卫生; 1.5生产过程卫生; 三、定义: 1、工艺卫生:对所有使用的物料、生产过程及设备等的卫生要求。 2、污染:作为处理对象的物体或物质,由于粘附,混入或产生某种物质,其性能和机能产生不良影响过程或使其不良影响的状态,成为污染。通俗说法是: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败物接触或混合

在一起,使该物质变得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 3、交叉污染:在生产中,一种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被另一种原料或产品污染。 四、职责: 1、洁净室各岗位人员、维修人员、空调系统操作人员、纯化水系统操作人员对本标准中规定涉及到各自卫生要求实施负责; 2、QC检验人员负责纯化水系统、HV AC系统、饮用水系统、洁净区环境监测负责; 3、质量员、车间工段长、车间主任、QC主任、质量科负责本标准监督管理 制药厂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对HV AC系统有哪些要求 1、HV AC系统是确保进入洁净区空气质量符合药品生产要求, 并能对温湿度、压差进行控制和调节; 2、法规规定,30万级洁净区对温湿度、压差、尘埃粒子和沉降 菌要求:

3、为了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和温湿度符合标准要求,生产过程 中必须开净化空调系统,严禁部分岗位在生产操作时,不开净化空调系统。 4、洁净室操作人员、HV AC系统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健康温湿度 和压差,如未达到要求,应及时调查原因后再进行调整。 5、如压差未达到要求时,严禁对HV AC系统内压差不合格的房 间的送风阀进行调整,只能更换初中效过滤器或加大风机运行频率,最后才考虑调整压差不合格房间的回风阀,使压差符合标准; 6、洁净室应按规定,定期在静态条件下测试尘埃粒子和沉降 菌,以评价洁净度符合要求; 7、在测试沉降菌前,应按程序规定,对洁净室进行空气消毒, 才能进行测试。 8、洁净室内应每年进行一次各高效过滤器的风速风量测试,以 评价高效过滤器的性能和各房间的换气次数符合要求。 9、洁净区的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达到自净以后才能开 始。 制药厂洁净室对洁净厂房环境卫生有哪些要求 1应建立《洁净厂房清洁、消毒规程》,确保洁净厂房始终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

药厂GMP认证数据完整性及计算机化系统管理文件

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管理要求,对公司的数据进行管理,保证纸质和电子数据的可靠性。 2.范围:适用公司数据管理 3.职责: 3.1质量保证部:确保本程序所在区域得到贯彻执行,从而确保数据可靠性的要求在系统和流程中实施。 3.2数据产生部门:确保对生产的数据的管理符合本程序的要求,及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进行记录,复核人按照要求进行复核和审核。 4.内容 4.1定义 ,包括源数据和元数据和所有后续转换和报告的数据,这些在实施GxP活动的同时产生或记录并允许对GxP活动进行全面和完整的重建和评价。数据应该在活动发生的同时使用永久的方式准确的记录。数据可以包含在纸质记录(比如工作表和记录本)、电子记录和审计追踪、照片、微缩胶卷或微缩胶片、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或其他媒介中,通过这些媒介与GxP活动相关的信息被记录下来。 ,采用可以永久保留方式(不可擦写)准确记录。对于简单的仪器,比如天平、PH计等不能贮存电子数据,打印条便是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必须确保两点: ●清晰可辨,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可以调取; ●可以根据原始数据对数据产生的整个活动进行重现。 ,保存记录的可靠性(准确、完整、内容和含义),例如手写记录或者计算机化系统的电子数据。,已经被证明可以确认它是一个额外和完整的副本可以代表原始记录的全部的内容和意思,包括如果是电子记录适用的所有的元数据和原始记录格式。 ,提供语境和含义。一般来说,这些数据描述

数据的结构、数据要素、内在关系和其他数据特点,同时允许数据追踪至个体。如:用户名、日期、时间、批号、物料名称等信息,单个都是元数据,许多原数据组合在一起,构成元数据。 ,包括坚持合理的科学原则和良好文件规范。 ,包括事件中的“谁、什么事、什么时候和为什么”。 ,为确保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内数据可保持完整、一致与准确所采取措施的总和。 4.2通用要求 ,等同适用于纸质及电子数据。 ,应从系统设计上避免数据可靠性的风险,并通过操作人员按照SOP操作和记录来实现、第二人复核、主管审核和QA巡检来确认。 ,遵从GMP要求,准时如实记录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及观察到的信息。 ,尤其是审计追踪的审核应作为GMP内审的内容之一; ,并根据风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升级,并在升级前采取临时的管控措施。即通过操作人员按照SOP 操作和记录来实现、第二人复核、主管审核和QA巡检来确认。 4.3数据可靠性管理基本要求 ,即ALCOA原则: Attributable A 可追溯的记录可追溯 Legible L 清晰的,清晰的可见的 Contemporaneous C 同步的与操作同步生成/录入 Original O 原始的第一手收据,未经转手的 Accurate A 准确的与实际操作相一致的,无主观造假或客观输入错误 (1)可归属到个人:可归属意味着被记录下来,能追溯到谁生产或修改的这个数据(人或者计算机化系统);纸质记录要求手写签名;电子记录要求与数据创建、更改、删除等操作行为相关人员,其用户名在系统内的唯一性。 (2)清晰的:数据可读,可理解,并可以再记录中呈现操作步骤发生的顺序,已保证在以后人员进行记录审核时,所发生的活动能够清晰的重现。 (3)同步的:数据在其生产或被观察到的时刻被记录下来。并保证数据在产生后能在下步骤操作潜能持久保存。 (4)原始的:包括首次或源头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以及完整呈现该活动的全部后续数据; (5)准确的:意味着数据正确、真是、有效、可靠。 (1)计算机化系统中每一个权限级别的人员,由系统管理员分别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互相分享密码,保证操作行为能追溯到指定的人员,指定人员可通过登录被识别;(2)对数据进行审计追踪; (3)采用生产和检验设备自动打印的记录/图谱和曲线图等记录,应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记录人在每页上签注姓名和日期,并进行复印,以便于长期保存;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doc资料

目的: 为确保持续改进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高度保证变更不会引发不期望的后果。 范围: 适用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 责任者: 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与变更有关的人员。 内容: 1 定义 1.1 变更:指即将准备上市或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生产、质量控制、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涉及来源、方法、控制条件等方面的变化。包括原辅料、供应商、规格、检验方法、质量标准、设备设施、处方、工艺、操作规程、包装材料、标签、计算机软件、文件、清洗剂、生产场地、产品批量等的变更。 1.2 变更控制:对变更进行评估、审核、批准和跟踪确认的管理活动。 2 变更的类型:根据变更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重大变更、一般变更和微小变更。 2.1 重大变更对产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变更,需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企业必须按照法规要求报药监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2.1.1 主要工艺路线及原料、辅料成份(原辅料配比)的改变; 2.1.2 使用的起始物料和关键原料的改变(包括关键供应商的变更); 2.1.3 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改型;

2.1.4 产品内包材的变更; 2.1.5 关键工艺条件和参数的改变; 2.1.6 关键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品及成品以及过程产品的分析方法作重大的增补、删除或修改; 2.1.7 产品质量标准的变更; 2.1.8 产品有效期的变更; 2.1.9 厂房或生产地址的变更(生产工艺不发生变化); 2.1.10 其他对中间产品、待包装品及成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变更。 2.2 一般变更:指对中间产品或成品的质量、性能、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影响或影响微小的变更。必要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变更进行相关的同步验证。一般变更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2.2.1 关键工序进行的同类型或相似的设备的变更; 2.2.2 非关键工艺条件和参数的变更,如原辅料、溶媒的调整以及加料顺序的改变等; 2.2.3 工艺控制参数变更至更严格的范围或采用新的准确度更高的中间产品及待包装品的检验方法; 2.2.4 标签等外包装材料的变更; 2.2.5 印刷类包装材料样式的变更 2.2.6 生产辅助设备(动力供应、计量器械)的变更; 2.2.7 生产及质量管理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变更; 2.2.8 产品的仓储条件及运送方法等的变更; 2.2.9 关键原辅料供应商的改变; 2.2.10 原辅料、中间成品、待包装品及成品以及过程分析的分析装置的变更; 2.2.11 物料质量标准中新增加检验参数以及所增加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的变更或替代;

变更管理规程

1目的(Purpose) 阐明变更控制要求,建立变更的申请、评估、审核、批准和实施流程,确保变更对产品质量造成 的影响得到评估,经过审核批准后方被实施,符合GMP和药政法规要求。使产品在其整个生命 周期中,不因变更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2范围(Scope) 适用于供应商、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有效期或复验期、工艺、批量、GMP关键人员、质量标准 和分析方法、厂房设施、仪器设备,生产地址等等项目的变更管理。 3职责(Responsibility) N/A 4定义(Definitions) 4.1 变更Change 变更:是指对已确定的供应商、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有效期或复验期、工艺、批量、GMP关键 人员、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厂房设施、仪器设备、生产地址,计算机软件等进行更改,变更通 常由变更发生的部门发起。变更可能影响产品的重现性、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 4.2 重大变更Major Change 重大变更是指对产品的主要特性产生明显影响的变更。 重大变更要求通知药政当局和客户,且在没有收到这种类型变更的批准前不能实施变更。 例如:合成路线的改变,包括不同的起始物料和中间体。 4.3 主要变更Main Change 主要变更是指那些对药物的特性、规格、质量、纯度或效能有副作用的中等的潜在影响,这些因 素可能与药品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有关。 主要变更要求在产品销售发货前,通知药政当局和客户 例如:定义一个中间体为起始原料。 4.3 微小变更Minor Change 微小变更是指不会对对产品的主要特性产生明显影响的变更。 微小变更在年度报告中进行报告,不要求事先的通知。 例如:非关键工艺参数范围的变更。 4.4 变更控制表(CCF) 变更控制表是内部使用的表格,用于处理和执行对文件、厂房、设施、图纸或计算机系统的建议 的发布或修订的所有相关的要求的申请和鉴别,包括申请变更的处理记录。

药厂环境管理规程

药厂环境管理规程 目的 规范厂区环境管理,防止因外部环境因素给药品生产带来污染。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厂区外部环境的管理。 职责 生产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和监督。 使用部门:严格执行本规程。 质量保证部:负责审核本规程,监督各部门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 内容 1. 定义与缩写 1.1. 厂区环境:此处主要指药品生产的外部环境,不包括车间生产环境。 2. 厂区内及周边的环境要求 2.1. 厂区内大气含尘、含菌浓度应比较低,无烟雾和有害气体且自然环境好良好,质量保证部应定期对以上参数进行抽查和评估。 2.2. 厂区周围应无铁路、码头、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有害气体和烟雾的采石场、化工厂、污水处理厂、贮仓、堆场等严重污染区域以及振动、噪声干扰区域。如周围有以上场所,则应考察厂区是否位于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2.3. 洁净厂房与市政交通干道之间距离不宜小于50m。 2.4. 厂区应保证良好的供电、供水、交通和运输条件,并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3. 新建厂房的布局选择及厂区道路、绿化要求 3.1. 公司新建项目应按行政、生产、辅助、仓贮和生活等划区布局,与原有厂房布局相符。 3.2. 新建生产厂房应位于厂区内环境清洁,人流、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方,并应考虑产品工艺特点和防止生产时交叉污染,合理布置,间距恰当,经济实用。 3.3. 新建厂房布局应根据主流风向及生产流程、供料、供电、供热、供气、给排水情况

综合考虑,洁净区和生活区应置于上风,生产区、辅助区和污水处理区置于下风。3.4. 厂区道路应贯彻人流与物流分流的原则,道路面层选用整体性好、发尘少的材料,若路面有破损情况,应及时进行修补。 3.5. 厂区内不能有裸露的土地,绿化(不产生花粉、绒毛、絮状物)面积应不少于50%,建筑物面积不大于30%。 3.6. 有安全隐患或有毒有害区域应集中单独布置,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达到安全和卫生的要求。 3.7. 产生或使用相同易燃易爆物质的厂房,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对性质不同的危险物质的生产或使用,尤其是两者相遇会产生爆炸物质的生产区域应分开设置。防爆区域内有良好的通、排风系统及电气报警系统并与其它区域用防爆墙隔离。 3.8. 洁净区与其他生产区域要有效隔离,并置于厂区上风位置,以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要求。 4. 厂区环境的其他要求。 4.1. 应对厂区内虫害进行控制,严格按照《昆虫与动物防护与控制管理规程》执行。 4.2. 厂区卫生应符合《厂区卫生管理规程》。 引用文件 FM1003 《厂区卫生管理规程》 FM1004 《昆虫与动物防护与控制管理规程》 记录与附录 无 变更记载 版本号生效日期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

最新变更控制管理规程.pdf

编号:版本号:01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起草部门:质量保证部执行日期: 页码: 1 of 16 【目的】 规范实施变更的申请和批准程序,确保所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处于受控状 态,将变更带来的潜在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并确保持续改进得到 了有效执行,以及维持已验证过的状态和保持法规的符合性。 【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和质量相关的任何变更,如:关键人员、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 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厂房、设施、设备(包括计算机硬件)、仪器、生产工艺和计算机软件等。 【职责】 1变更申请部门 1.1负责提出变更申请,提供变更申请所需的支持性材料; 1.2对变更提出初步评估意见; 1.3变更批准后,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变更的实施; 1.4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对变更前后效果进行评估。 2质量保证部 指定专人负责变更控制,负责对变更进行分类,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评估,对 变更过程的文件和变更结果进行检查和追踪,负责将变更相关资料归档。 3研发部 向药监部门提交变更项目的申报资料并跟踪审批/备案进度。 4质量管理负责人 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 5人力资源部 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的评估、管理和控制。 6各职能部门 配合变更申请和主管部门进行变更的评估、控制与管理。

编号:版本号:01 起草部门:质量保证部执行日期: 页码: 2 of 16 【内容】 1定义 变更:为改进的目的而提出的对药品生产和管理全过程的某项内容的变化。 2变更控制的范围 2.1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 量受权人。 2.2文件变更:按《文件管理规程》执行。 2.3质量控制系统:物料和产品的质量标准改变、试验条件改变、检验方法改变等。 2.4厂房设施和设备系统:厂房平面布置、水系统、空调系统、管路系统、设备位置调 整、设备改造、设备更换、变更关键设备部件(指影响到工艺参数的设备部件)、计算 机软件及与药品直接接触的介质的变更等。 2.5物料系统:物料的变更、供应商的变更(参见《供应商管理规程》)、药品贮存发 运条件、有效期改变。 2.6生产系统:工艺配方(如增加或去除原辅料,变更原辅料的数量等)、工艺参数(如温度、pH、时间、压力变更等)、工艺流程(如增加工序、去除工序、工序次序变动等)、批量改变(如生产批量的增加或减少)等。 2.7印刷类包材:包装规格、包装材料(尤其内包材)、印刷类包材的设计及内容的变 更等。 2.8法定变更: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等引起的变更。 2.9其它变更:变更药品生产企业名称、变更药品生产场地等。 3变更的分类 根据变更的性质、范围、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变更可分为如下三类: 3.1重大变更:可能对产品质量引起显著性影响,风险较大,由于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认 识不清或难以预知,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的质量没有产生负面的 影响,须按照法规要求报药监部门批准或备案。此类变更包括但不限于: 3.1.1涉及到产品注册的变更,如生产场地。 3.1.2公司关键人员的变更,如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 受权人的变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