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

分析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植科0901毕玉超

2009301201003

地理位置:30°38'N 114°04'E

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属区:北亚热带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特点。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3. 7℃;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极长达133天。由于武汉处于北纬3 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因而城区气温最高可以达到42℃,十分闷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极端气温最高44.5℃,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武汉≥5。C 活动积温在6000℃*d左右,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左右。

此报告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从太阳辐射和日照、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等多方面对武汉地区的农业气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望对武汉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中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基本动力,因此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首要因素。

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

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30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统计资料,计算其光和有效辐射,作武汉地区逐月太阳辐射的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太阳直接辐射量在1月份最少,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加,在7月份是达到最大,7月份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减小,太阳辐射量逐渐降低。

通过比较发现,太阳散射辐射与太阳直接辐射有同步效益,在5月份—8月份散射辐射量较大,在1月份最小,但最大散射辐射量在6月份,这主要是因为太阳散射辐射除了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还受大气透明度、大气质量数等的影响,而武汉地区的降水量在6月最大(武汉地区的降水情况见图5)。

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和有效辐射。从图5中可以看出光和有效辐射量与太阳直接辐射量变化完全一致在1月份最小,7月份最大。

2.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武汉地区逐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如表1所示:

表1 武汉地区逐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1971—2000累年平均)

月份日照时数(h)日照百分率(%)

1 104.1 33

2 105.4 34

3 115.6 31

4 151.2 39

5 181.8 43

6 179.9 43

7 232.7 54

8 241.2 59

9 174.1 47

10 161.6 46

11 144.3 46

12 136.5 43

武汉地区处于北纬30°附近,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在6—7月份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照时数最大,但6—7月份是武汉地区的雨季,所以日照时数8月份最大,8月份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照时数减少,日照时数也随之减少。12—1月份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照时数最小,日照时数也最小。

根据武汉地区1997—2000年30年累年平均的逐月日照百分率,作日照百分率折线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武汉地区8月份的日照百分率最大,这主要是因为8月份晴朗天气较多,就算降雨也比较集中和迅速;而1、2、3月份比较低,主要是这三个月受雨雪天气的影响,而且也受大雾天气影响,阴霾多云天气较多。

三、气温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大气温度状况是决定天气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1.气温的年变化

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间的每月平均气温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从1—7月份,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蒙古高压减弱,太阳高度角变大,可照时数变长,同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1—7月份,武汉地区的温度逐渐升高,在7—8月份时达到最大。又因为武汉地区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因而夏季气温较高。

8月份过后,由于武汉地区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气压梯度力从大陆指向海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而蒙古高压为冷高压,故形成冬季季风,9月份以后气温骤降。

同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变小,日照时间变短,也造成了气温的下降,在1月份分时,气温达到最低。

武汉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是多年观测统计得出的规律,但是有可能出现极端异常的天气,例如在某年的一月份出现了24.2。C的高温,而某年的7月份也出出现过17.8。C的低温。这些极端天气的出现给我们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气温年较差是划分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间的气温月平均日较差和年较差如表2所示:

表2 武汉地区月平均日较差和年较差(1997——2000累年平均)

月份 平均最高气温(。C ) 平均最低气温(。C )

平均日较差

1 7.9 0.4 7.5

2 10 2.4 7.6

3 14.

4 6.6 7.8 4 21.4 12.9 8.

5 5 26.4 18.2 8.2

6 29.

7 22.3 7.4 7 32.6 25.4 7.2

8 32.5 24.

9 7.6 9 27.9 19.9 8 10 22.7 13.9 8.8 11 16.5 7.6 8.9 12 10.8 2.3 8.5

年较差 25.0

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地区的月平均日较差变化不是很大,在8。C ±1范围内。 根据武汉地区的月平均日较差,绘制气温变幅折线图,如图4所示:

武汉地区气温变幅折线图

246810

1

2

3

4

5

678

9

10

11

12

月份

月平均日较差

系列1

从图4可以看出,从1月—3月份,太阳气温日较差逐渐增大,这主要是太阳直射点的北移,白昼时间开始增长,另外,气温日较差比较小,主要受阴霾多云天气的影响;4、5月份武汉地区晴朗天气较多,所以平均日较差较大;进入6月份,梅雨天气的到来,阴雨绵绵,日较差变小,7月份达到最小;梅雨季结束后,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武汉地势低洼,在夜间容易滞留冷空气,所以8—11月份日较差较大;进入12

月份,受日照时间、风雪天气等的影响,气温日较差变小。

从图3可以看出,武汉地区四季气温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约25。C ,根据波兰学者Corczynski 提出的大陆度计算公式20.4sin 1.7A K -=?

,得到武汉的大陆度为K=63.34,故其

具有大陆性气候。

2.根据气温四季划分

春夏秋冬,统称为四季。季节的划分,有天文季节、气候季节和自然天气季节。我国现在常用的气候四季是20世纪30年代张宝坤以候平均温度为指标划分的,故又称温度四季。候平均气温稳定降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介于之间为春季或秋季。

根据武汉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求出武汉地区候平均温度,如表3所示:

表3 武汉地区候平均温度

1 2 3 4 5 6 3月 8.1

9 10 10.9 11.7 12.6 5月 19.4 20.1 21.3 22.1 23 23.9 9月 25.9 25.2 24.3 23.4 22.3 21.6 11月

13.7

12.7

11.6

10.4

9.6

8.7

从表3可以看出,以候平均温度为指标划分,武汉地区的春季为3月11日—5月15日,夏季为5月16日—9月25日,秋季为9月26日—11月20日,冬季为11月21日—3月10日 。

武汉地区春季 66天,夏季 133天,秋季 56天,冬季 110天,很明显武汉春季和秋季持续时间短,而夏季和冬季持续时间长。

3.积温和农业指标温度

积温是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根据武汉地区的年气温变化曲线,计算出各个月份的积温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武汉地区积温表

月份 ≥5。

C 有效积温

≥5。C 活动积温

≥10。C 有效积温

≥10。

C 活动积温

1 0 0 0 0

2 22.4 162.4 0 0 3

158.1 313.1 3.1 158.1

月 份

4354504204354

5523.9678.9368.9523.9

6 621 771 471 621

7734.7889.7579.7734.7

8722.3877.3567.3722.3 9552702402552 10393.7548.7238.7393.7 1119234242192 123118600

总和4305.15975.12876.74251.7从武汉地区的年气温变化曲线(图3)我们可以看出,12月25日至次年的2月7日,武汉地区日平均气温小于5℃,不适合喜凉作物的生长,此时,冬小麦0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2月8日起,武汉地区日平均温度大于5℃,进入植物生长.季;3月14日开始,武汉地区日平均气温大于10℃,进入喜温作物的生长期,一直到11月21日,日均气温开始低于10℃,持续了253天;而到了12月25日左右,日均气温低于5℃,生长季结束,整个生长季共计321天.

一年中武汉地区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为2876.7℃*d,大于等于5℃的有效积温达4305.1℃*d。

四、降水情况

1.降水的年变化

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间的降水情况,计算降水的季节分配和绘制月均降水量直方图,如表5和图5所示:

表5 武汉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

月份平均降水量/mm 平均季节总量/mm 各季节占全年百分比/%

3 94.993

4 131.107

390.267 30.76%

5 164.167

6 225.003

7 190.267

526.95 41.54%

8 111.68

9 79.443

223.273 17.60%

10 91.983

11 51.847

12 26.03

1 43.43

128.183 10.10%

2 58.723

从图5可以看出,武汉地区的降雨的基本趋势是从1月份到6月份逐渐递增,6月份以后逐步下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比率达41.54%,所以夏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6月中旬—7月中旬,副热带高气压带西北侧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徘徊,出现了梅雨季节。7月下旬以后,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期,降水量减少;入秋以后,副高减弱,受蒙古高压影响,秋高气爽。入冬以后,受蒙古高压影响,降水量减少。

2.降水变率

降水变率,体现了一个地区降水情况的稳定性。根据武汉地区1970—2000年间,每月的平均降水情况,计算其月平均降水变率,如表6,并绘制逐月降水变率折线图,如图6所示: 表6 武汉地区月平均相对变率

月份降水变率D/% 月份降水变率D/%

1 46.03% 7 60.98%

2 53.48% 8 65.75%

3 37.66% 9 63.86%

4 41.12% 10 61.87%

5 32.93% 11 64.83%

6 42.45% 12 68.12%

年总降水量平均相对变率 18.95%

从图6可以看出,武汉地区不同年份的月降水变率变化比较显著,说明武汉地区的降水不稳定,其中7—12月份,降水变率较大。7、8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速度每年情况不尽相同,导致武汉这两个月每年的降水情况变化较大;9月份以后,受蒙古高压影响,冷空气南下带来降水,每年情况变化也较大,所以降水变率也较大。 武汉地区的年降水变率为18.95%,变化并不大,这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可以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

3.干燥度

一地一定时段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叫做干燥度(K )。

K=W 0/R

W 0表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在地面或农田充分供水时的蒸发量,按一年的时间段计算,大约为大于10的活动积温的0.16倍。因此有:

农业上可将干燥度划分为以下等级:

K<0.99 湿润 1.04.0 干旱

通过计算,武汉地区的干燥度K=0.60,所以武汉地区的气候属于湿润气候。

R

t 0.16K C

10∑?≥=

农安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农安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张丽达宋丹丹姚宏伟 【内容摘要】明确农业气候资源的适宜性以及资源特征,是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农安县位处吉林省长春市,其农业种植主要是以北方农作物为主,本文以玉米农业气候资源特征为主进行当地气候资源分析,针对光照资源、热量资 源以及水分资源等入手,针对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时数适宜度以及气候适宜度模型等进行整体分布规 划。从地理环境以及地理位置、农业生产机异常和极端气候事件入手,分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春市农安县气 候条件变化特征,实现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玉米农作物的适宜度为主,针对时空分布特征,促进当地农业 发展以及农业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征,以期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针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实现农作物种植的科学、系 统规划。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发展;气候适宜度 【作者简介】张丽达(1988.2 ),女,吉林松原人;农安县气象局,中级;研究方向:气象、预报、为农服务 宋丹丹,德惠市气象局;姚宏伟,农安县气象局 一、以模型为基准,分析农安县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获取的环境物质资源,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玉米作为农安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农作物,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玉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造成复杂的影响。农安县为松辽平原腹地,具有优渥的土壤以及环境资源,与公主岭和长岭县为邻,接壤松原市,温度、光照、降水等是影响春玉米产量与生长的关键因素,近50年来我国吉林省的气候变化明显,构建农安县农业气候模型是分析当地气候资源以及进行适宜性评价的重要途径。气候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资源,玉米为农安县的主要农作物,其生长发育受到当地温度、降水以及光照等影响,伴随着农业气象研究的不断深入,气候适宜度分析是农业气候资源评价、农作物气候生长、粮食作物产量预报定量分析及评价的重要方法。魏瑞江的河北气候适宜度模型、王连喜的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模型以及俞芬的淮河流域气候适宜度模型的研究经验以及评价方法,其对气候适宜性以及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可以为农安县气候资源特征模型奠定基础。以任玉玉与千怀遂的河南省气候适宜度模型构建而言,农安县农业气候适宜度分析模型,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气候变化因素以及产量动态预报等将产量动态预报技术研究应用于气候适宜度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针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适宜度进行数量转变,将温度、光照以及降水等作为气候因子,以气候因子变化为农安县气候资源适宜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掌握农作物生育期气候资源适宜度变化规律,构建适合农安县适宜度模型,实现对当地玉米精细化动态预报,制定相应的气候应对措施,构建气候防控中心,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农安县气候资源整体规律 农安县气候模型的构建主要是以长春市的气候变化数据以及当地农业气候数据为基准,针对吉林省长春市整体的气候变化,以长春包含农安、榆树、德惠、双阳、九台的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为主,掌握气候以及气候资源,针对农业生态资源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因地制宜、顺应天时、合理开发与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总体而言,农安县主要有以下气候特征。 (一)光照资源。植物光和作用中同化的太阳光谱内的可见光才是农安县当地太阳光照的有用光照辐射,称为生物辐射,占据总太阳辐射的49.21%,根据站点观测数据显示,长春市与农安县的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为78Kcal/cm2,以逐月变化水平来看,1月是总辐射的起点,3、4、5月份增长速率最快,5、6月达到最高值,6月下降至12月,农安县作为长春市总辐射量较多的地区,其生理辐射变化满足长春市的总辐射能变化曲线,玉米生长季可以保持较高的辐射总量,达到27Kcal/cm2,就日超时数而言,太阳光线的实际照射百分率而言,长春市可以年均日照时数为271h,百分比率达到61%,5月为最多,12月最少,5 8月份的日照百分比不足59%,7月为最少仅为41%。由此可见农安县5 8月份雨季对农作物的日照时数影响较大,越往东日超时数越少,云和雨与对日照百分比影响较大,其日照时数年均量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但在农作物的生长季(5 9月),其日照时间下降明显,但由于附近山岭的存在可以达到45%。 (二)气候资源。农安县的平均气温为6.0?,其中以东部地区为最高,达到6.4?,根据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数据研究显示,农安县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一致,该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1.6?。尤其是季节变化更显明显,春季与冬季虽然20世纪60、70年代有所下降,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逐月中七月为最热月达到23.8?的平均气温量,1月为最冷月,极端最低气温为-40.2?,平均1月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是1997年的6月28日,高达36.9?。由于5月及9月的极端最低气温接近玉米苗期与成熟期,所以在玉米生长其气候日差较大,平均达到11.4?,尤其是5月为日差最大约,七月至日常最下月,十分符合农作物物质的积累与子粒形成。 · 531 ·

武汉农业气象分析报告

目录 一、概述 (2)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4) 三、温度 (8) 四、降水 (13) 五、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8) 六、农业气候分析 (21) 七、参考文献 (23) 八、附录 (24)

一、概述 1.地理位置 武汉,简称“汉”,位于中国腹地,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全市土地面积8467.11平方公里。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2.大地构造 武汉市平均海拔23米,中间低平,大部分在海拨50米以下;北部丘陵林立,为大别山绵延部分。海拨2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5%左右,其余均属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低洼,长江汉水横亘其间,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 3.气候特点 武汉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以夏季最长约130多天;春秋二季各约60天。年平均气温15.8 ℃~ 17.5 ℃,极端最高气温41.3 ℃(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8.1 ℃(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O小时~21OO小时,年总辐射1O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O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 8月,约占

忻州市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4597086.html, 忻州市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作者:张红梅李爱贤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1期 摘要适宜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湿度和光照等要素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忻州市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给出了日照时数、降水和相对湿度等农业气象条件的分布状况,并描述了其对当地农作物的影响,这为更好地实践“气象为农”服务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气候资源;农业气象条件;山西忻州;忻府区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5-01 一定的气象条件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1-3]。当这些气象条件的组合对作物的生产有利时,能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农业自然资源;反之,当气象条件的某种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时,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5]。分析气候资源状况和气象条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本任务。国内有关农业气象条件和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的热点内容。现对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实践“气象为农”服务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忻府区基本农业气候资源概况 山西省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其东西宽约为55 km,南北长约43 km。自古以来忻府区一直是农业生产和商贸集散的重要地区,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的美称。忻府区的地形自西向东逐步倾斜,北、西、南地区为三面环山,东部地区较为开阔和平坦。忻府区有3条主要的山脉,分别为云中、系舟和五台山脉。忻府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无霜期平均167.1 d。 2 忻府区日照条件分析 太阳主要通过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是影响作物生长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在自然条件下,只有达到一定的光强,农作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养分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因此,日照条件是评价地区农业气象条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年日照时数在1 914 ~2 797 h间变化。其中1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仅有1 914 h,只占全年的7.0%;5月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 797 h,占全年的10.3%。11月至翌年2月的日照时数较少,各月的日照时数不超过全年的7.5%;3—5月,日照时数逐

中国的气候特征练习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一课时 1.结合生活实践,一般情况下,你发现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2时、黎明前 B.12时、子夜 C.14时、黎明前 D.14时、子夜 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 3.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4.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 ) A.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冬季风活动异常 C.夏季风活动异常 D.国土面积过大 5.造成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过强,降水过多 B.冬季风势力过弱,降水过少 C.夏季风过强,北方旱,南方涝 D.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6.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7.下列地形区中,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的是()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8.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递减 C.从西向东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多得多,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影响 B.地势西高东低 C.距海洋的远近不同 D.东南沿海受暖流的影响 10.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 B.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 C.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北方普遍多雨 D.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B.南北纬度跨度大,距离远 C.东西经度跨度大,时差大 D.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12.我国的降水是岸上的分布特征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冬春多、夏秋少 C.夏季少 D.冬季多 13.读我国夏季与冬季风向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我国正处于____季,东南季风由____ 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_____洋吹向我国大陆, 其气流特点是_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受图中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_______(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降水_____。 (3)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太靠北②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③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_____山、_____山、_____山脉。(5)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解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 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_______灾害。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导致____灾;当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容易导致_____灾。 1.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14.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哈尔滨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北京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武汉降水量的是图____,表示广州降水量的是图____。 (2)四个城市各月降水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向_____逐渐减少(填南或北)。(3)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 (4)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季风的进退决定的,如果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即进入雨季,则四个城市处于雨季的月份分布有:哈尔滨____月、北京______月、武汉_______月、广州_______月。由此可见,我国东部从北向南雨季长短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试解析,松花江(哈尔滨附近)、长江(武汉附近)、海河(北京附近)、珠江(广州附近)四条河流汛期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第二课时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2.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夏季风有() A.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 B.发源于北冰洋的东北季风 C.发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D.发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有哪些() ①海拔高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③纬度高,白昼短④距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北方白昼时间长 B.北方地势高 C.南北纬度跨度大 D.北方降水多 5.暑假期间,晓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衣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晓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武汉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6.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A.纬度位置的高低 B.太阳辐射总量 C.年平均气温 D.活动积温

9、天气图分析

第九部分天气图分析(周长青) 基本天气图分析;辅助天气图分析;锋面分析;温压图(T-LogP)分析和应用 第一章基本天气图分析 一、了解不同投影底图的用途 兰伯特(Lambert)正形圆锥投影: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如欧亚高空图和地面图都采用这种投影。 极射赤面投影:高纬度地区比较真实,一般用作北半球天气图和极地天气图。 墨卡托(Mercator)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底图。 二、熟悉地面、高空天气图填图符号的气象意义 以下是陆地测站(左)和船舶测站(右)填写格式 N 总云量,CH、CM和CL分别代表高、中、低云云状,以表2.1.2的符号表示。Nh代表低云量,图上填的为电码。电码和云量的关系见表2.1.3。“×”为不明或缺、错报,低云量和总云量相同时不填。h代表低云云高,以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填写。TTT和TdTdTd :分别代表气温和露点。WW:现在天气现象。 VV :水平能见度。PPPP:海平面气压,以数字表示,以hPa为单位。填写后三位数字,最后一位为小数。如“035”,代表气压为1003.5hPa;“995”,代表气压为999.5hPa。PPP代表过去3小时气压变量。a :3小时气压倾向。“+”表示过去3小时气压升高,“—”过去3小时气压下降。“×”表示不明。W1W2:过去天气现象,定时绘图天气观测报告前6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补充定时绘图天气观测报告观测前3小时出现的天气现象。W1W2表示两种天气现象。RRR:6小时降水量“T”表示微量。Dd:风向。以矢杆表示,矢杆方向指向站圈,标示风的来向。静风时不填任何符号,在CH上面填有d时表示风向不明,后面的数字为风速ff 代表风速。以矢羽表示,矢羽一长划表示4m/s,一短划表示2m/s,一三角旗表示20 m/s,风速不明时,填“×”。 选填项目的符号及意义:P24P24 代表24小时气压变量。 云状符号:

气象调研报告

气象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作为县一级气象部门来说,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是“三农”。各县局对此都作了积极探索。从三个县局情况看: 为农业服务正普遍受到高度重视。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加强为农业的服务意识比较强。三个县局均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面向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包括电台、电视台、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发布渠道。 为农业服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是局限于大众农业泛泛服务,而是紧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为农业服务的思路和做法。如寿光市气象局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为满足寿光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始终坚持“公众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的服务理念,以提高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强监测能力为手段,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业和农民。 为农业服务讲究特色。**市盐业发达,县局针对盐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盐务局合作,开通了盐业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此平台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时效性新等特点,服务内容包括了最新气象预报、临近和短时的气象预报、降水的定时和定量预报、蒸发量预报和实况等。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广大盐业生产用户尝到了气象信息的甜头,受到了盐业用户的青睐。 基层台站为全省“四个特色气象服务品牌”探索了路子。怎么样

打造为果品蔬菜的特色气象服务品牌,寿光局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掌握大棚内外影响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的差异性,及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棚内小气候做出准确地判断,寿光县局选择在蔬菜科技示周天气趋势预报、农事与建议等内容,使预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为农业服务科技含量增加。寿光与无锡大气科研所、潍坊市气象局联合开发 “寿光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在蔬菜大棚安装自动气象站,获取蔬菜大棚的温度、湿度、地温、日辐射等气象要素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外部环境气象条件对温室气象条件的影响规律,建立外部环境气象条件与棚内气象条件的联系。同时建立蔬菜生长条件数据库。收集不同蔬菜品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条件资料,包括蔬菜种类、蔬菜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利用大棚内外气象条件的联系,输入最新的天气预报结论,得出大棚内气象要素的预报信息,通过12121、手机短信等渠道为菜农及时提供服务。 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仍是传播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三个县局都建立了延伸到农村的手机信息库,通过短信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建立的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除发布气象信息外,还多次为市委、市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先后为纪委、宣传部、绿博会组委会、公安、工商、民政、物价、消防等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业已成为推介**气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存在问题

农业气象观测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气象观测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索引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 (4) 四、农业气象观测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5)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流程 (12) 六、智研咨询可行性研究报告优势 (14)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经济活动(工业项目)决策前的一种科学判断行为。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按用途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1、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体投资环境 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入研究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品质,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2、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 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3、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等等。 4、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系统归纳,包括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

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_以辽宁省为例_纪瑞鹏

第25卷 第1期自 然 资 源 学 报 V o l .25N o .1  2010年1月 J O U R N A L O F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J a n .,2010  收稿日期:2008-12-06;修订日期:2009-08-13。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 C S F -09-1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 Y K Y Y W 200904);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5E F N 217400412)。 第一作者简介:纪瑞鹏(1972-),男,辽宁北票市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与农业气象、“3S ”方面科研及业务工作。E -m a i l :j i r u i p e n g @163.c o m *通信作者,E -m a i l :y u s h u z h a n g @126.c o m 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纪瑞鹏,陈鹏狮,冯 锐,张淑杰,武晋雯,张玉书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016) 摘要:根据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利用特尔斐法设计了由年太阳总辐射等11个要素组成的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逐一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单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数,分别对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资源优势度,完成对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定量评价。利用辽宁省52个气象台站2006年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30年气候资料,分别对52个评价单元2006年和常年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30年平均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区大部分位于环渤海湾沿海一带,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在0.5以上;2006年朝阳县、阜新县、锦州大部、沈阳大部、昌图、盘锦及营口部分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偏低,光、温、水条件综合匹配稍差。 关 键 词: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资源优势度 中图分类号:S 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0)01-0121-10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健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及时修订、更新气候资源区划;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遥感技术,加强对气候资源的监测与评估……” [1] 。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和定量化综合评估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相对于其他农业资源来说,农业气候资源由于其无穷尽性和有值无价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及其他农产品需求量的增 加,全球对农业气候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 M O )、世界粮农组织(F A O )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 E S C O )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联合开展气候调查、经验交流、设立机构以及出版专著,极大地推进了农业气候的研究。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也开始了以农业气候区划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气候资源研究。纵观国内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3-7] ,农业气候与主要农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关系 研究 [8-11] ,农业气候(自然)生产潜力数值模拟与资源量化评价 [12-16] 和农业气候资源信息的 有效管理与分析[17-20] 4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对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工作还 相对薄弱。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地理位置:30°38'N 114°04'E 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属区:北亚热带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特点。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3. 7℃;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夏季极长达133天。由于武汉处于北纬3 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因而城区气温最高可以达到42℃,十分闷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极端气温最高44.5℃,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武汉≥5。C 活动积温在6000℃*d左右,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左右。 此报告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从太阳辐射和日照、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等多方面对武汉地区的农业气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望对武汉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中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基本动力,因此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首要因素。 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 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30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统计资料,计算其光和有效辐射,作武汉地区逐月太阳辐射的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太阳直接辐射量在1月份最少,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加,在7月份是达到最大,7月份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减小,太阳辐射量逐渐降低。 通过比较发现,太阳散射辐射与太阳直接辐射有同步效益,在5月份—8月份散射辐射量较大,在1月份最小,但最大散射辐射量在6月份,这主要是因为太阳散射辐射除了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还受大气透明度、大气质量数等的影响,而武汉地区的降水量在6月最大(武汉地区的降水情况见图5)。 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和有效辐射。从图5中可以看出光和有效辐射量与太阳直接辐射量变化完全一致在1月份最小,7月份最大。 2.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武汉地区逐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如表1所示: 表1 武汉地区逐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1971—2000累年平均) 月份日照时数(h)日照百分率(%) 1 104.1 33 2 105.4 34 3 115.6 31 4 151.2 39 5 181.8 43 6 179.9 43 7 232.7 54 8 241.2 59 9 174.1 47 10 161.6 46 11 144.3 46 12 136.5 43 武汉地区处于北纬30°附近,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在6—7月份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照时数最大,但6—7月份是武汉地区的雨季,所以日照时数8月份最大,8月份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照时数减少,日照时数也随之减少。12—1月份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照时数最小,日照时数也最小。

第四章 天气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天气图的一般知识 天气图底图投影方式:天气图底图是用来填写各测站气象观测资料而特制的空白地图。常用的天气图底图有:南、北半球天气图、中纬度区域天气图、热带低纬地区天气图等。制作底图的投影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兰勃特投影 兰勃特投影法又称等角正割圆锥投影。将地球体的30?和60?纬圈与圆锥面相割,经纬线及地形投影到圆锥形的图纸上,展开后经线呈放射形直线,纬线是同心圆弧。这种图最适宜作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底图。我国、日本等国的天气图底图均采用这种投影。 2.极地平面投影 用这种投影法制成的底图,其经线为一组由极地向赤道发出的放射形直线,纬线为一组围绕极地的同心圆。这种投影适宜作北(南)半球天气图底图。 3.墨卡托投影 用一圆筒套在地球体上,地球赤道表面与圆柱面相切(或相割),光源放在地球中心进行投影。把圆筒展开便制成一张图,其经、纬线都为平行直线。由于低纬地区用这种投影与实况较为接近,而在高纬地区投影面积放大倍数太大。所以这种图主要适用于作赤道或低纬地区的天气图。 天气图的种类和图时: 1.天气图的种类 天气分布是三维空间的,为了比较全面地揭示天气状况,在气象分析和预报中,通常绘制三种类型的天气图,即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天气图的制作过程依次为观测、编报发送、收报、填图、分析。 地面天气图是根据地面观测资料绘制的,它是一种综合性天气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最基本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就是等压面上的形势图,它是根据高空观测资料绘制的。辅助图是配合地面天气图和高空等压面图而使用的特定图。 2.天气图的图时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通常地面天气图每天制作4次,分别在世界时00时、06时、12时、18时,即北京时08时、14时、20时、次日02时。此外,中间还有4次补充观测时间,所以实际上每隔3 h就有一地面天气图产生。高空天气图一天制作两次,世界时00时、12时,即北京时08时和20时。 第二节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的填绘:各地同一时刻观测的地面资料,传递到各大气象通信中心,然后再由通信中心向各地气象台传播。气象台接收到各地气象观测报文之后,要按照国际规定的统一格式,把收到的电码译成数字或符号填入天气图底图。由于观测资料的来源不同,又分为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和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1.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图4-2-1)

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的现状及发展 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 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自动气象站数量,气象站天气雷达观测业务数量,农业气象观测站数量,环境气象观测站数量,气象站闪电定位监测业务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气象业务站点及观测项目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湖北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占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同全国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占全国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气象站高空探测业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怎样分析日本气象传真图

怎样分析日本气象传真图 天气图是在一张特制的底图上填有各地同一时刻的气象观测记录,能够反映一定区域内的天气情况的图。它是用来观察、监视和研究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演变和移动等情况的重要工具。气象台或气象站经常绘制的天气图有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及各种辅助图。船舶利用气象传真机,可接收到各种天气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制定的《气象传真天气图分析》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的要求和船上实际工作需要,本篇主要介绍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及各种辅助图的基础知识。目前气象传真广播的覆盖范围几乎遍及全世界海洋。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传真广播,发布气象报告和天气预报,发送各种天气图、气候图和海况图,为船舶提供气象服务。船上装有气象传真接收机就可以方便而可靠地获得航行海区有关国家发布的气象、海况等传真资料,可以了解更多、更大范围的天气演变过程,掌握航行海区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海洋气象情况,这对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合理选择航线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气象传真广播台概况 气象传真台在欧洲、北美、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多,在印度洋、南半球分布较少,发送距离一般3000公里,如图1.1所示。 图1.1 世界主要气象传真广播台 图1.1中数字代号说明: 1.北京(中国),2.东京(日本),3.桑莱呷(菲律宾),4.关岛(美国),5.珍珠港、火奴鲁鲁(美国),6.旧金山(美国),7.埃德蒙顿(加拿大),8.弗罗比欧(加拿大),9.哈利法克斯(加拿大),10.布伦特伍德(美国),11.诺福克(美国),12.布拉克内尔(英国),13.巴黎(法国), 14.奥芬巴赫(德国),15.奥斯陆(挪威),16.诺尔彻干(瑞典), 17.罗马(意大利),18.罗塔(西班牙),19.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20.莫斯科(俄罗斯),21.安卡拉(土耳其),22.埃皮斯科比(塞浦路斯),23.开罗(埃及),24.内罗毕(肯尼亚),25.达喀尔(塞内加尔), 26.比勒陀利亚(南非),27.新德里(印度),28.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29.新西伯利亚(俄罗斯),30.伯力(俄罗斯),31.曼谷(泰国), 32.达尔文(澳大利亚),33.堪培拉(澳大利亚),34.里约热内卢(巴西),35.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2019年年武汉雾霾调查分析报告

年武汉雾霾调查分析报告 据悉,目前人们都开始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而重工业产业链的加剧会导致环境遭受到破坏。雾霾就是由于重工业发展造成的产物,雾霾对人体危害极大,甚至会使人们寿命缩短。下面为大家推荐20XX年武汉雾霾调查分析报告,朋友们要重视环境的保护。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不断侵袭武汉,大范围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么,什么是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大气污染?如何减轻、控制和治理这种大气污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雾霾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查, 现将武汉的雾霾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 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 沉灰暗。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呈饱和状。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中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 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二、武汉雾霾形成原因 造成近期武汉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 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 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论文

气象学农业小气候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通过实习了解小气候观测的各类仪器的安装与使用; 2.掌握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方法; 3.学会分析不同下垫面的温度、湿度及风速垂直分布情况,绘制分布曲线图并说明差异原因。 4.通过实验了解温室小气候的各气象要素的特点和规律 5.农业小气候实地观察,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已学过的气象学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为对已学习的知识 点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我们的实际观测动手能力,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二、观测实习的程序和所用仪器的说明 我们此次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本次实验由园艺专业两个半共同完成,在27日(星期六)和28日(星期日)两天进行农业小气候的观测,每天测量时间是8:00、12:00、16:00。其中每个时间点我们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光照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水温等,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 我们主要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测温仪器: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曲管温度表、温度计 ◆测湿仪器: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表,即阿斯曼) ◆测风仪器:热球式微风仪 ◆测光照仪器:照度计 仪器安装: (1)地温表的安装: 地面三支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 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cm处,按5、10、15、20cm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10cm,表身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 (3)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测量仪器放置 大棚内的除了要测地面温度、浅层土壤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外,还有三种植物的2/3高处和顶层的各项数据,选择三种植物(考虑要有代表性和比较性),在2/3高处和顶层上都挂上毛发湿度表,还有用各种仪器测量其光照、风速、温度和湿度。 三、观测实习的内容与与数据分析 本次实验分大棚内外两个地方进行测量,我们此次气象观测实验布设了8个点,大棚外我设一个观测点,大棚内地面设一个点,再分别对三种植物的2/3高处和顶层设六个点测的各项数据,主要观测的内容有: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地中5cm温度、地中10cm温度、地中15cm温度、地中20cm温度、光照强度等。 这里我的数据分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比各点的同一项指标,总结数据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姓名 xx 班级园艺110x 武汉农业气候 一、概况 1.1 地理位置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海拔高23米。。武汉气象站位置:北纬30°38′,东经114°04′.长江与其最大的之流汉江在此交汇,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内湖泊众多。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40多个,水域面积达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河流由北部丘陵向南部发展,注入长江。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区。 1.2 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1.3 气候属区北亚热带 1.4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 武汉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一般年均温为15.8—17.5℃,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0.4℃;7、8月平均温度最高,为32.6℃。武汉夏季极长,达135天,极端最高温度达39.3℃,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武汉年均降雨量为1269mm,且多集中在6—8月。武汉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天,年日照总时数一般为1810—2100小时,活动积温在6000℃*d左右。武汉属于东南季风区,水分充沛,雨热同季,属于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也属于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2.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 2.2光合有效辐射 表一、(1971—2000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月平均总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直接辐射平均 月总量 (×10^5J/m^2 .月) 738. 7 802. 6 994.4 1427 .4 1 8 6 . 9 1 9 3 9 2 8 4 2 267 3.4 1 8 6 . 6 1 5 1 9 . 9 1 1 8 7 . 9 1 9 . 2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新颖实用模板)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生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 班级:园艺1103 学号:04 时间:2012-2013-1

前言:气候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分析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气候特点,人们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的天气,以便合理的分配工作,从而使气候产生对农业的影响减少的最小。这篇论文便是基于这一点,对地区的气候特点一一分析,包括概况、太阳辐射和日照、气温、降水、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及农业气候分析。 一.农业气候概况 1.地理位置 在全球地理位置是东经113°41’~ 115°05’,北纬29°58’~ 31°22’。气象站位置:北纬30°38′,东经114°04′,海拔高23米。 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是中国经济地区的中心,因而得名“九省通衢”,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交汇于,将分为汉口、汉阳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称三镇。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湖泊塘堰众多。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湖泊147个,水域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强。 2.气候属区和属性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于。外地人经常把的夏天说的非常恐怖,实际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舒淇进入盛夏,通常盛夏

的气温最高也不超过40度,比很多地方的城市还要低,但是最低气温要高,一般在30度左右。的夏天的热是一种闷热,因为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蒸发,导致空气湿度非常大,所以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一般到夏天没有降温的情况下,难以入睡。到了九月,气温可能经常达到38度,但最低气温较低。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会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到25度,而天气异常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地接近30度。从秋天到冬天往往很快,在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以后,气温陡降,降10度也是很常见的,从12月底到来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1到3度,天气好一点可以到达7到8度,但有寒潮或雨雪是往往在0度一下。三月进入初春,气温回升也很快,最高气温可以到达20多度,三月到四月又倒春寒现象,往往一夜之间下降15到20度。 3.农业气候特征 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夏季梅雨季节(6到8月)。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在气温高于5度的年活动积温为6000度*天左右。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太阳辐射能是地面能量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大气中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基本动力,因此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下表是通过1971—2000年累年气候资料得到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