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本网消息:目前异壬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工艺、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Oxeno工艺以及Johnson Matthey 工艺等。

(1)传统工艺。在20世纪40-50年代,许多公司开发并在生产中使用了最初的氢甲酰化工艺。这些工艺采用未改性的钴催化剂,由此在丙烯反应中得到的正异构比为80/20。BASF采用Co催化剂的工艺,现仍用于辛烯的氢甲酰化。其工艺过程为:将预制的氢化钴羰基物质与烯烃和合成气一起导入到反应器,反应后废气首先在高压条件下被排出,随后粗产品在去除钴的过程中从催化剂中被分离出来。脱气后的反应产品在容器中与氧气、富马酸或乙酸接触反应,含钴的水随后从反应产品中被分离出来。然后浓缩,通过使钴在减压合成气作用下预活化,再一次形成氢化羰基质,然后循环到反应器,分离钴后得到粗产品。

(2)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对长链烯烃进行氢甲酰化的改进工艺是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在该工艺中,钴的氧化段在分离上没有变化。分离是采用Kuuhlmenn技术来进行,在其中钴以钠的形式从工艺中被回收,四羰基钴盐随后被转化成氢化钴羰基物质。目前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的Co催化技术是生产异壬醇的主导技术。工艺流程是辛烯(由丙烯、乙烯或丁烯异构化)高压下在羰基化反应器中与合成气接触反应。从羰基化反应器排出的未反应的合成气循环使用,用清扫物流来控制惰性成分的浓度。首先去掉粗醛产品中挥发性的四羰基钴,然后用水洗除去水溶形式的钴。脱钴后的醛加氢后通过两个串联的分馏器脱出轻重组分。用最后的加氢反应器精制醇产品,然后储存起来。理论上可将Co催化剂以四羰基氢钴(HCo(CO)4)的形式加以回收利用。

(3)Oxeno工艺。Oxeno开发了一种以异构烯烃混合物为原料,生产高碳羰基醇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氢甲酰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所用催化剂可以是钴或铑。系统会选择性地对第一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加氢生成醇,而未反应的烯烃进入第二个反应器继续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并选择性加氢生成醇。与传统工艺相比,Oxeno工艺的投资成本稍高,但反应原料利用率较高。如果用钴作为催化剂,第一反应器的反应产物含量8%-45%,尾馏段馏分含量15%-35%,主要产物是烯烃;第二反应器中产

物含量10%-40%,尾馏段馏分含量15%-30%,产物包括少量烯烃、大量饱和烃、水和甲醇。如果以铑为催化剂,反应产物中石蜡和甲酸盐含量要少些。该工艺加氢阶段的转化率大于98%,选择性大于99%,整个工艺的转化率在97%,选择性为%。

(4)Johnson Matthey羰基醇工艺。21世纪初,Davy和

Johnson Matthey开发出Johnson Matthey羰基醇工艺,该工艺的前身是ICI的高压羰基醇工艺,Johnson Matthey催化剂公司2002年收购了ICI公司的

Synetix公司。Johnson Matthey羰基醇工艺适合生产C7-C15高碳羰基醇,尤其适合生产以异辛烯和异壬烯为原料的异壬醇和异癸醇。与其他工艺的区别是,以无配位体的铑为催化剂及高效的铑回收技术。这使得工艺灵活性很强,可根据需要连续地在C7-C15高碳羰基醇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而且副产物非常少(以烯烃为基准,C8-C10羰基醇的产率可达87%-93%)。另外,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很小。Johnson Matthey羰基醇工艺于2002年实现工业化,主要生产异壬醇。不久的将来,JohnsonMatthey羰基醇工艺可能会逐渐替代其他工艺,成为生产异壬醇的主导工艺。

我国C4烃和芳烃及其下游产品发展机会分析

我国C4烃和芳烃及其下游产品发展机会分析(上) 摘要:对我国C4烃和芳烃及其下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做了分析,并针对其未来发展机会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丁二烯,丁烯,丁烷,苯,甲苯,混合二甲苯,对二甲苯,市场需求分析,机会,建议 1C4烃及其下游产品发展分析 C4馏分的主要成分是丁二烯、异丁烯和正丁烯。C4馏分中各组分的沸点十分接近,1—丁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相对挥发度差别极小,采用简单蒸馏的方法难以分离。工业上采用的C4馏分分离方法主要有:分子筛吸附分离(中试阶段)、萃取精馏(抽提)法、化学反应法(已在工业上应用),其中抽提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可以分离出各种C4组分,乙烯厂C4馏分中丁二烯含量较高,多采用丁二烯抽提装置,首先分离出丁二烯。炼油厂C4馏分中异丁烯含量较多,多采用甲醇醚化方法生成MTBE,再分离得到高纯异丁烯,精馏脱除MTBE后可以得到正丁烯—丁烷组分。 混合C4烃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炼油厂的催化裂化装置、减粘裂化装置、焦化装置和热裂化装置都能够生产C4烃,但以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C4烃最多,占60%以上。 (2)裂解制乙烯工艺的联产物C4馏分的特点是丁二烯含量高,约占裂解C4馏分近50%。 (3)油田气里的C4馏分以烷烃为主。 (4)乙烯齐聚制。烯烃时可以联产得到1—丁烯。 (5)酒精脱水双聚、脱氢制丁二烯等都可以产生C4烃组分。 目前,世界上的C4烃资源主要来自于乙烯生产和炼油厂的催化裂化等装置,其中约82%来自炼油副产。世界最大的混合C4烃生产地区是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41.9%;其次是西欧,占世界总产量的18.2%;亚洲占17.1%。 1.1丁二烯消费 世界丁二烯主要用于合成橡胶、丁苯胶乳、ABS、己二腈等产品的生产。合成橡胶是丁二烯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68%,以丁二烯为原料的合成橡胶主要有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其中,丁苯橡胶是最大的消费品种,ABS树脂是丁二烯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三位是丁苯胶乳。

C5C9C10醇

由C4合成C5、C9、C10醇 1、C5、C9、C10 醇的用途 C5醇主要是指2一甲基丁醇,因具有旋光性又称为旋光戊醇,用它作添加剂生产出来的液晶,色泽艳丽,性能稳定,可用来做新型彩色电视。以2一甲基丁醇为原料合成的产品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如香料、特殊增塑剂、农药等。 C9和C10饱和脂肪醇主要用于增塑剂生产,因此,也称之为增塑剂醇。在目前使用的增塑剂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通用增塑剂,它具有增塑性能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优点。但由于用DOP增塑的PVC制品其致雾性、高温性能、耐油、耐水性能较差,同时对环境的毒害作用也使其应用可能空间越来越小。与DOP相比,采用异壬醇生产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异癸醇生产的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等增塑剂能较好地满足上述要求,但其价格比DOP贵,一度影响了其应用。但是,随着市场对DINP和DIDP使用安全性的逐步认可,DINP作为DOP的环保代用品,其需求量将快速增长,从而推动异壬醇和异葵醇的消费量快速上升。同时,由于生产DINP的投资成本较生产DIDP为低,因此,目前以生产DINP 型增塑剂为主。 2、供需情况 2.1国外供需现状及预测 目前,全球异壬(葵)醇的生产主要控制在少数几个生产商手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OXENO、BASF、Shell、日本Kyowa Yuka公司和中国台湾南亚塑料公司,总生产能力约为119.9万t/a。其中主要供应商是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和OXENO,两者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34.6%和28.4%。全球异壬(葵)醇主要用于生产DINP和DIDP,占到异壬(葵)醇总消费量的85%以上。世界主要异壬(葵)醇生产公司能力见表1 表1 世界主要异壬(葵)醇生产企业情况 公司名称产能(万t)工艺备注 壳牌化学 4.5 OXO Repsol-YPF 3.4 OXO/C O 埃克森化学公司12.0 OXO/C O壬醇、葵醇

石油化工的简单产品路线全解

石油化工的简单产品路线 一石油的蒸馏 由于地壳变迁,石油储藏分布在陆地和海洋的地层以下,开采须经过钻井取油,由油井喷出的石油(原油)很少直接用做燃料,只有经过炼制以后才能使用。炼制时,先将

原油中所含有的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等水溶液经脱盐、脱水处理后,再进行蒸馏,将其各组分如汽油和煤油等分开。所谓石油炼制就是给石油加热,石油中沸点不同的各组分先后蒸馏出来,从而得到分离,如上图所示。 二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1 石油裂化 石油的裂化是将石油中高沸点、高分子的物质断裂为低费点、小分子的物质,这些主要是烷烃、芳香烃等。 催化裂化: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原料:重油或石蜡 主要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 2石油裂解 石油的裂解:在高温下,将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液态烃. 原料:石油分馏产物 主要产品:主要是乙烯、丙烯、异丁烯 石油裂解的产物主要是含碳碳双键的烯烃,其中以乙烯为主要产物。而且乙烯的产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的标准。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生成的裂解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气体,它除了主要含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外,还含有甲烷、乙烷、氢气、硫化氢等。裂解气里烯烃含量比较高。

异壬醇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异壬醇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恒州博智(QYResearch) 2020年

2019年全球异壬醇市场总值达到了129亿元,预计2026年可以增长到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7%。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异壬醇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异壬醇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产品类型、不同产品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主要生产商包括: ExxonMobil Evonik Oxeno BASF Nan Ya PLASTICS KH NEOCHEM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C4化学品工艺 埃克森美孚工艺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环保型增塑剂 其他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中国 完整报告请参考恒州博智最新发表《2020-2026全球及中国异壬醇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详细内容可联系发布者(L&D)。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要声明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不对外公开发布。本公司不会仅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恒州博智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信息渠道,研究报告保持独立性。图表中所包含数据为过去数据,而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如有特殊信息要求,可自行定制。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分析师对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无论全文还是部分内容,分析师

均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研究方法 恒州博智拥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以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质量。分析师需要经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以使其研究水平满足恒州博智的要求。具体研究方法可以分为5个阶段: 阶段一:次级研究 研究小组首先研究相关产业的杂志、工贸企业等,然后利用我们公司的内部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富有经验和知识的团队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准确和有效地提取信息。 阶段二:主要研究--贸易人员采访 第一阶段完成后,分析团队开始进行大量面对面或电话采访。采访对象主要为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规模企业,分析师都会尽量对其进行详实的采访。上游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进出口商以及消费者都在采访的范围之内。采访中获得的数据将会被仔细地检查甄别,并与之前的二次研究进行比对以求真实有效。 阶段三:已收集数据分析 研究团队检查、综合、整理之前获得的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如有需要,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本网消息:目前异壬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工艺、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Oxeno工艺以及Johnson Matthey 工艺等。 (1)传统工艺。在20世纪40-50年代,许多公司开发并在生产中使用了最初的氢甲酰化工艺。这些工艺采用未改性的钴催化剂,由此在丙烯反应中得到的正异构比为80/20。BASF采用Co催化剂的工艺,现仍用于辛烯的氢甲酰化。其工艺过程为:将预制的氢化钴羰基物质与烯烃和合成气一起导入到反应器,反应后废气首先在高压条件下被排出,随后粗产品在去除钴的过程中从催化剂中被分离出来。脱气后的反应产品在容器中与氧气、富马酸或乙酸接触反应,含钴的水随后从反应产品中被分离出来。然后浓缩,通过使钴在减压合成气作用下预活化,再一次形成氢化羰基质,然后循环到反应器,分离钴后得到粗产品。 (2)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对长链烯烃进行氢甲酰化的改进工艺是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在该工艺中,钴的氧化段在分离上没有变化。分离是采用Kuuhlmenn技术来进行,在其中钴以钠的形式从工艺中被回收,四羰基钴盐随后被转化成氢化钴羰基物质。目前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的Co催化技术是生产异壬醇的主导技术。工艺流程是辛烯(由丙烯、乙烯或丁烯异构化)高压下在羰基化反应器中与合成气接触反应。从羰基化反应器排出的未反应的合成气循环使用,用清扫物流来控制惰性成分的浓度。首先去掉粗醛产品中挥发性的四羰基钴,然后用水洗除去水溶形式的钴。脱钴后的醛加氢后通过两个串联的分馏器脱出轻重组分。用最后的加氢反应器精制醇产品,然后储存起来。理论上可将Co催化剂以四羰基氢钴(HCo(CO)4)的形式加以回收利用。 (3)Oxeno工艺。Oxeno开发了一种以异构烯烃混合物为原料,生产高碳羰基醇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氢甲酰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所用催化剂可以是钴或铑。系统会选择性地对第一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加氢生成醇,而未反应的烯烃进入第二个反应器继续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并选择性加氢生成醇。与传统工艺相比,Oxeno工艺的投资成本稍高,但反应原料利用率较高。如果用钴作为催化剂,第一反应器的反应产物含量8%-45%,尾馏段馏分含量15%-35%,主要产物是烯烃;第二反应器中产物含量10%-40%,尾馏段馏分含量15%-30%,产物包括少量烯烃、大量饱和烃、水和甲醇。如果以铑为催化剂,反应产物中石蜡和甲酸盐含量要少些。该工艺加氢阶段的转化率大于98%,选择性大于99%,整个工艺的转化率在97%,选择性为91.5%。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本网消息:目前异壬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工艺、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Oxeno工艺以及JohnsonMatthey工艺等。(1)传统工艺。在20世纪40-50年代,许多公司开发并在生产中使用了最初的氢甲酰化工艺。这些工艺采用未改性的钴催化剂,由此在丙烯反应中得到的正异构比为80/20。BASF采用Co催化剂的工艺,现仍用于辛烯的氢甲酰化。其工艺过程为:将预制的氢化钴羰基物质与烯烃和合成气一起导入到反应器,反应后废气首先在高压条件下被排出,随后粗产品在去除钴的过程中从催化剂中被分离出来。脱气后的反应产品在容器中与氧气、富马酸或乙酸接触反应,含钴的水随后从反应产品中被分离出来。然后浓缩,通过使钴在减压合成气作用下预活化,再一次形成氢化羰基质,然后循环到反应器,分离钴后得到粗产品。(2)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对长链烯烃进行氢甲酰化的改进工艺是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在该工艺中,钴的氧化段在分离上没有变化。分离是采用Kuuhlmenn技术来进行,在其中钴以钠的形式从工艺中被回收,四羰基钴盐随后被转化成氢化钴羰基物质。目前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的Co催化技术是生产异壬醇的主导技术。工艺流程是辛烯(由丙烯、乙烯或丁烯异构化)高压下在羰基化反应器中与合成气接触反应。从羰基化反应器排出的未反应的合成气循环使用,用清扫物流来控制惰性成分的浓度。首先去掉粗醛产品中挥发性的四羰基钴,然后用水洗除去水溶形式的钴。脱钴后的醛加氢后通过两个串联的分馏器脱出轻重组分。用最后的加氢反应器精制醇产品,然后储存起来。理论上可将Co催化剂以四羰基氢钴(HCo(CO)4)的形式加以回收利用。(3)Oxeno工艺。Oxeno开发了一种以异构烯烃混合物为原料,生产高碳羰基醇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氢甲酰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所用催化剂可以是钴或铑。系统会选择性地对第一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加氢生成醇,而未反应的烯烃进入第二个反应器继续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并选择性加氢生成醇。与传统工艺相比,Oxeno工艺的投资成本稍高,但反应原料利用率较高。如果用钴作为催化剂,第一反应器的反应产物含量8%-45%,尾馏段馏分含量15%-35%,主要产物是烯烃;第二反应器中产物含量10%-40%,尾馏段馏分含量15%-30%,产物包括少量烯烃、大量饱和烃、水和甲醇。如果以铑为催化剂,反应产物中石蜡和甲酸盐含量要少些。该工艺加氢阶段的转化率大于98%,选择性大于99%,整个工艺的转化率在97%,选择性为%。(4)JohnsonMatthey羰基醇工艺。21世纪初,Davy和JohnsonMatthey开发出JohnsonMatthey羰基醇工艺,该工艺的前身是ICI的高压羰基醇工艺,JohnsonMatthey催化剂公司2002年收购了ICI公司的Synetix公司。JohnsonMatthey羰基醇工艺适合生产C7-C15高碳羰基醇,尤其适合生产以异辛烯和异壬烯为原料的异壬醇和异癸醇。与其他工艺的区别是,以无配位体的铑为催化剂及高效的铑回收技术。这使得工艺灵活性很强,可根据需要连续地在C7-C15高碳羰基醇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而且副产物非常少(以烯烃为基准,C8-C10羰基醇的产率可达87%-93%)。另外,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很小。JohnsonMatthey羰基醇工艺于2002年实现工业化,主要生产异壬醇。不久的将来,JohnsonMatthey羰基醇工艺可能会逐渐替代其他工艺,成为生产异壬醇的主导工

1_丁烯的二聚和三聚研究与开发

4 化学化工药物大辞典,人文出版社 5 D anilov .S .D.Su 1164234,1985 6 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总站1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便览1 7 B reuker .H er m ann .D E 3504899,1986 8 Sugi ,Yo sh ih iro .日本公开特许43008,1980 9 Toussaint ,H erbert .D E 2118283,1972 10 V o lf ,J iri ,C S 279301,1995 11 Dockner ,Tom i ,D E 2205597,1973 12 Goetz ,N o rbert ,D E 2700680,1978 13 Bukala ,M ieczyslaw ,P L 85092,1977 14 V anderpoo l ,Steven H .U S 4647664,1987 15 N iko laenko ,Yu .A .SU 793978,1981 16 B rennan ,M ichael E .D E 2624016,1976 17 H ertel ,O tto .D E 3337182,1985 18 W agner ,Glenn H .U S 3709881,1973 19 刘军作1CN 1031699A ,19891997203218收稿,1997206225修回 12丁烯的二聚和三聚研究与开发 彭家建 李达刚 白庭芳 刘文圣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30000) 关键词 12丁烯 二聚 三聚 摘要 随着12丁烯产量和对辛烯、十二烯等高碳数烯烃需求的增加,对12丁烯的二聚和三聚的研究 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其催化体系以及工业生产概况作一综述性论述. 12丁烯(n 2C 4=)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Α烯烃,它的来源主要是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副 产C 4馏分,以及炼厂流化催化裂化(FCC )装置的副产C 4馏分。一套30万吨 年的乙烯装置每年可提供118~119万吨12丁烯,一套120万吨 年规模的催化裂化装置,每年可提供1~114万吨12丁烯,到“八五”末,我国12丁烯生产能力为718万吨 年。12丁烯在涂料利用、合成精细化工产品、以及化工生产聚丁烯等方面用处广泛,特别自70年代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 PE )工业化技术开发成功,12丁烯作为LLD PE 的第二单体,国内外对其需求与日俱增,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化工产品之一。然而,随着石油化工的不断发展,人们对LLD PE 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金属茂基聚乙烯(m PE )的工业化生产,用辛烯、己烯、十二烯、环烯烃等高碳数烯烃代替12丁烯作为LLD PE 的第二单体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大,为缓解不断丰富的12丁烯资源和不断增长的辛烯,十二烯等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12丁烯齐聚生产辛烯和十二烯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12丁烯二聚和三聚是烯烃齐聚反应的一个主要分支,其主要产物为异辛烯(i 2C 8=)和异十二烯 (i 2C 12=)等,以异辛烯和异十二烯为原料,经羰基合成可以生产增塑剂的原料——异壬醇和异十三醇等。目前我国增塑剂的原料醇品种只有丁醇和辛醇及其酯类,对于耐高温类型的异壬醇酯(D I N P )及C 10~13醇酯类产品的生产尚属空白。 齐鲁石化公司“七五”期间引进的5万吨 年增塑剂装

α-烯烃的基本信息

α-烯烃的基本信息 1.1 α-烯烃的基本概念 α-烯烃(α-olefin,Alpha Olefins)指双键在分子链端部的单烯烃,分子式R-CH=CH2,其中R为烷基。若R为直链烷基,则称为直链α-烯烃(LAO)。 虽然丙烯等低碳烯烃也属α-烯烃范畴,但工业上习惯指碳原子数为4或6以上的α-烯烃。作为工业产品的α-烯烃,碳数范围分布很宽(C4~C40)。有广泛用途的是碳数范围为C6~C18(或C20)的直链α-烯烃。一般不将其分离成个别组分,而根据用途需要将其分离成各种馏分。如制增塑剂用的是C6~C10馏分,制洗涤剂用的是C12~C14及C16~C18馏分。C6~C18 α-烯烃均为油状液体。 α-烯烃的工业生产中皆联产1-丁烯(也称丁烯-1),一般也把1-丁烯列入α-烯烃的范围。工业上制得的α-烯烃基本上是直链端烯烃的混合物。除了分离出1-己烯(也称己烯-1)、1-辛烯(也称辛烯-1)个别组分外,一般只将其分离为一定范围的碳数馏分。 石油馏分的热加工和催化裂化的生成物中,都含有α-烯烃。但生成物组成复杂、异构体多,无法分离出α-烯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α-烯烃曾由植物油加氢所得的伯醇经脱水制取。所得产品虽纯度高,但价格昂贵。战后,随着高碳烯烃需求的增长,石油炼厂的催化裂化气体中廉价的丙烯、丁烯用于生产C7、C9及C12支链烯烃,进而制造增塑剂及烷基苯磺酸盐洗涤剂。50年代末,发现支链烯烃制成的洗涤剂不能为水中微生物所降解,使用后泡沫聚集,下水道淤塞,河水水质恶化。由此促进直链烯烃生产技术的发展。60年代初,几种直链α-烯烃的生产方法应运而生,用这些α-烯烃制得的洗涤剂生物降解性能好,而且具有其他许多新的用途。 α-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增塑剂、聚α-烯烃、助剂和精细化学品。其中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主要作为聚乙烯的共聚单体,1-辛烯和C12用于做聚α-烯烃(PAO)的原料,C14~C18用于生产洗涤剂,C18以上的α-烯烃用于生产润滑剂

异壬醇技术

新型醚后碳四深加工技术寻找客户2013-12-23 据南京伊斯特威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透露,公司目前正在为自主研发的以醚后碳四生产异壬醇技术寻找客户。该人士介绍:“该技术以醚后碳四和羟基合成气为原料,产出的异壬醇为环保增塑剂临苯二甲酸二异壬醇(DINP)的原料。建议装置规模10万吨/年,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分析,相较于其他的以醚后碳四为原料的深加工装置,这套技术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1.处于发展初期,暂无激烈竞争。目前国内尚无已投产的异壬醇生产装置,仅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有18万吨/年异壬醇装置在建。 2.异壬醇价格在12,000元/吨左右,高于目前以醚后碳四为原料生产出的主要产品芳烃汽油、烷基化汽油、MTBE的价格。数据显示,2013年12月20日全国芳烃汽油、烷基化汽油、纯度98%以上MTBE 均价分别为7995、8250、8788元/吨。目前这三类装置总能力占到了以醚后碳四为原料的深加工装置总能力的90%。 3.产品异壬醇为非调油品,其未来的利润不受《关于消费税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7号》影响。 4.该装置对于醚后碳四原料的选择比较宽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采购压力。“我们这个技术,只有烯烃含量在30%以上的醚后碳四就可以用,对于其他组分的要求也并不苛刻”伊斯特威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不过这套装置要在中国发展,也面临着两个问题: 1、由于异壬醇市场相对较小(中国目前需求量为几十万吨级),

所以该项目难以在全国大量复制。 2、合成气的制造比较麻烦。 背景资料:异壬醇主要用于生产临苯二甲酸二异壬醇(DINP)。DINP 是优良的通用、无毒型增塑剂。随着市场对DINP使用安全性的逐步认可,DINP作为DOP的环保代用品,其需求量将快速增长,从而推动异壬醇消费量的快速上升。

α-烯烃的概况

α-烯烃的概况 1.1 α-烯烃的基本概念 α-烯烃(α-olefin,Alpha Olefins)指双键在分子链端部的单烯烃,分子式R-CH=CH2,其中R为烷基。若R为直链烷基,则称为直链α-烯烃(LAO)。 虽然丙烯等低碳烯烃也属α-烯烃范畴,但工业上习惯指碳原子数为4或6以上的α-烯烃。作为工业产品的α-烯烃,碳数范围分布很宽(C4~C40)。有广泛用途的是碳数范围为C6~C18(或C20)的直链α-烯烃。一般不将其分离成个别组分,而根据用途需要将其分离成各种馏分。如制增塑剂用的是C6~C10馏分,制洗涤剂用的是C12~C14及C16~C18馏分。C6~C18 α-烯烃均为油状液体。 α-烯烃的工业生产中皆联产1-丁烯(也称丁烯-1),一般也把1-丁烯列入α-烯烃的范围。工业上制得的α-烯烃基本上是直链端烯烃的混合物。除了分离出1-己烯(也称己烯-1)、1-辛烯(也称辛烯-1)个别组分外,一般只将其分离为一定范围的碳数馏分。 石油馏分的热加工和催化裂化的生成物中,都含有α-烯烃。但生成物组成复杂、异构体多,无法分离出α-烯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α-烯烃曾由植物油加氢所得的伯醇经脱水制取。所得产品虽纯度高,但价格昂贵。战后,随着高碳烯烃需求的增长,石油炼厂的催化裂化气体中廉价的丙烯、丁烯用于生产C7、C9及C12支链烯烃,进而制造增塑剂及烷基苯磺酸盐洗涤剂。50年代末,发现支链烯烃制成的洗涤剂不能为水中微生物所降解,使用后泡沫聚集,下水道淤塞,河水水质恶化。由此促进直链烯烃生产技术的发展。60年代初,几种直链α-烯烃的生产方法应运而生,用这些α-烯烃制得的洗涤剂生物降解性能好,而且具有其他许多新的用途。 α-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增塑剂、聚α-烯烃、助剂和精细化学品。其中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主要作为聚乙烯的共聚单体,1-辛烯和C12用于做聚α-烯烃

羰基的合成

摘要 基于合成丙烯酸(酯)、丁二酸酸酐、丁烯二酸二丁酯和丙烯醛等系列有机产品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条件.镍基和钯基催化剂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对乙炔羰丙烯酸(酯)的良好催化剂,同时钯基催化剂也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丁二酸酸酐和丁烯二酸二酯的良好催化剂.镍基和钯基催化剂的复合及负载化是今后乙炔羰基合成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乙炔;羰基合成;丁二酸酸酐;丁烯二酸二酯;镍基和钯基催化剂 二、前言 2.1羰基的性质 由于氧的强吸电子性,碳原子上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其它常见化学反应包括:亲核还原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2.1.1羟醛缩合 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aldolcondensation)。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步,碱与乙醚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 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 稀酸也能使醛生成羟醛,但反应历程不同。酸催化时,首先因质子的作用增强了碳氧双键的极化,使它变成烯醇式,随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羟醛。 生成物分子中的α-氢原子同时被羰基和β-碳上羟基所活化,因此只需稍微受热或酸的作用即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α,β-不饱和醛。 凡是α-碳上有氢原子的β-羟基醛、酮都容易失去一分子水。这是因为α-氢比较活泼,并且失水后的生成物具有共轭双键,因此比较稳定。 除乙醛外,由其他醛所得到的羟醛缩合产物,都是在α-碳原子上带有支链的羟醛或烯醛。羟醛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增长碳链,并能产生支链。 具有α-氢的酮在稀碱作用下,虽然也能起这类缩合反应,但由于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影响,反应难以进行,如用普通方法操作,基本上得不到产物。一般需要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例如:丙酮在碱的存在下,可以先生成二丙酮醇,但在平衡体系中,产率很低。如果能使产物在生成后,立即脱离碱催化剂,也就是使产物脱离平衡体系,最后就可使更多的丙酮转化为二丙酮醇,产率可达70%~80%。二丙酮醇在碘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失水后可生成α,β-不饱和酮。 在不同的醛、酮分子间进行的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羟醛缩合。如果所用的醛、酮都具有α-氢原子,则反应后可生成四种产物,实际得到的总是复杂的混合物,没有实用价值。一些不带α-氢原子的醛、酮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如HCHO、RCCHO、ArCHO、RCCOCR、ArCOAr、ArCOCR等),可它们能够同带有α-氢原子的醛、酮发生交叉羟醛缩合,其中主要是苯甲醛和甲醛的反应。并且产物种类减少,可以主要得到一种缩合产物,产率也较高。反应完成之后的产物中,必然是原来带有α-氢原子的醛基被保留。在反应时始终保持不含α-氢原子的

四氢呋喃(THF),1、4丁二醇(BDO)简介

●德国巴斯夫茂名18万吨异壬醇等项目正在报批(2012-05-10 09:26:12 来源: 南方 日报网络版) ●辽阳市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年产21万吨异壬醇、18万吨辛醇项目总投资3.5 亿美元,是为台湾联成公司年产24万吨增塑剂项目提供原料的配套项目。 胡建阳副主任提出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由省发改委先行下达关于同意德国赢创集团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项目单位可以先用函件办理土地、环评、安评等相关手续,待所有核准的前置文件齐备之后,再由省发改委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准。德国赢创集团对省发改委、辽阳市发改委领导对该项目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密切跟踪该项目进展情况,主动服务,促进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2011.6.28民心网) 1、4-丁二醇简介(BDO) 【性质】 1、4丁二醇(BDO)分子式为C4H10O2,分子量90.12,无色油状液体,可燃,能混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乙醚,沸点235℃。熔点20.1℃,闪点(开杯)121℃,相对密度(d -420)1.0171,折射率1.446。 分子结构式 【主要用途】 1,4-丁二醇为一种基本的化工及精细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工程塑料及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弹性纤维,四氢呋喃(THF),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不饱和聚酯(UP),溶剂领域,以及制药和化妆品工业。1,4-丁二醇还可用于生产N-甲基吡咯烷酮(NMP),已二酸,缩醛,顺丁烯二酸酐,1,3-丁二烯及线性不饱和聚酯的链促进剂。 【生产工艺】 生产BDO的工艺路线有很多种,多达17种以上,但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包括下面几种主要的工艺路线。一、以甲醛和乙炔(电石气)为原料的Reppe法;二、以丁二烯和醋酸为原料的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三、以环氧丙烷

异壬醇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异壬醇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异壬醇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异壬醇、异壬醇、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羰基醇的市场分析

羰基醇的市场分析 羰基醇包括丁醇、辛醇(2-乙基己醇)和异壬醇(INA)。丁/ 辛醇是在丙烯衍生物中 仅次于聚丙烯、丙烯腈的第三大衍生物。丁醇和辛醇用途十分广泛。正丁醇可用作溶剂、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等增塑剂及醋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化学品。生产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约占用量的40%,这些酯类可用于胶乳建 筑涂料。其他用途包括纺织品制造和硬PVC 的抗冲改性剂。10%的丁醇用作溶剂,其余用于生产增塑剂、氨基树脂和丁胺。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增塑剂及丙烯酸辛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等。DOP 的 最大用途是用作PVC 的增塑剂。辛醇生产丙烯酸辛酯可用于胶粘剂和表面涂料材料。辛醇的其他用途包括硝酸酯、石油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异丁醇是正丁醇生产的联产物,异丁醇是合成增塑剂、防老剂、人工麝香、果子精油和药物的重要原料,也是生产涂料、清漆的重要配料,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拓展,市场用途日益广泛。异壬醇用作有机中间体、溶剂及消毒杀菌剂等。 1 世界市场分析 1.1 增塑剂醇市场 目前全球增塑剂醇以2-乙基己醇、正丁醇、异壬醇、异丁醇、异癸醇为主,其次是2-丙基庚醇和C6~C11 直链醇等。其中2-乙基己醇、正丁醇产量均占全球增塑剂醇35%左右,其次异壬醇占13%、异丁醇占6%、异癸纯占4%、2-丙基庚醇占2%。当前全球增塑剂 醇生产装置产能已达到1 030万t/a,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实际产量870 万t,装置开工率85%左右。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东亚和西欧,其中,美国是全球增塑剂醇产能、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巴斯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德国OXEA 以 及伊士曼,这5 家企业的增塑剂醇产能为465.5 万t,占到全球总产能的45.19%。全球增塑 剂醇终端消费以增塑剂、丙烯酸酯、醋酸酯、直接溶剂为主,其次是乙二醇醚、润滑油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 1.2 丁醇产能和供需 2008~2011 年世界丁醇(正丁醇)产能分别为407 万t/a、432 万t/a、439 万t/a 和 452 万t/a,亚洲地区生产能力占全球生产能力的41%,美国和欧洲地区产能分别占26%和 22%。2011 年世界大的生产商是巴斯夫公司,其丁醇产能为76 万t/a。美国是最大的丁醇 生产国,这一趋势将保持至未来10 年。 1.3 辛醇产能和供需 2008 年、2009 年和2010 年辛醇产能分别为382 万t/a、405 万t/a 和417 万t/a,辛

混合碳四的的综合应用

混合碳四是重要的石油化工资源,它是烷烃、单烯烃和二烯烃的总称。炼油厂碳四主要由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异丁烷和丁二烯组成,最具有化工利用价值的组分主要是正丁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其次是正丁烷。 目前我国碳四馏分的化工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炼油厂碳四馏分大部分直接进烷基化装置生产烷基化汽油或叠合汽油;部分用于生产聚丁烯和聚异丁烯作润滑油添加剂;此外利用异丁烯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少量异丁烯用于生产烷基酚,正丁烯用于生产仲丁醇等。可见,碳四馏分的应用今后在我国将会有很大的开发前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 燃料应用 全球大量碳四烃主要用作燃料,以丁烯为例,约90%用于燃料,仅10%用于化学品市场。相对碳四烃直接作燃料使用而言,将碳四烃加工成烷基化油、甲基叔丁基醚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等各种液体燃料或添加剂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碳四烃生产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和辛烷值改进剂,是全球少数几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石化产品。但由于甲基叔丁基醚对饮用水的污染,导致美国部分地区从2004年1月起限制或禁用甲基叔丁基醚。全球甲基叔丁基醚产能和需求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相比之下二发展烷基化油是碳四烃燃料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2003年,全球烷基化产能已达到82.12Mt,比2001年增长了5.4%。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由于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得到广泛关注,它代表了烷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有多家专利商正在开发固体烷基化工艺,部分已完成中试试验。而近年来开发的间接烷基化工艺由于适应原料范围更宽,生产成本更低而被石油石化界普遍看好。 2 化工应用 2.1 丁二烯的应用 混合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在45%以上,利用抽提技术,可得到丁二烯。丁二烯是合成顺丁橡胶、SBS以及1,2-低分子聚丁二烯的主要原料。混合碳四中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相差不大,利用一般精馏方法很难分离,在体系中加放极性的第三组份二甲基甲酰胺,增大各组份间的有效分离,从而可得到高纯度的丁二烯产品。丁二烯还可用于其它聚合物的生产,如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丁二烯在其它方面用途主要是精细化学品,如1,5,9-环十二烷三烯、乙叉降冰片烯、1,4-己二烯、四氢苯酐、环丁砜和2,6-萘二甲酸二甲酯等。 目前,国外已经开发成功和即将开发成功的丁二烯化工利用新途径包括基于丁二烯的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基于丁二烯的丁醇和辛醇;丁二烯制1-辛烯;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羰基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环化二聚制乙苯和苯乙烯;丁二烯与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异壬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本网消息:目前异壬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工艺、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Oxeno工艺以及Johnson Matthey 工艺等。 (1)传统工艺。在20世纪40-50年代,许多公司开发并在生产中使用了最初的氢甲酰化工艺。这些工艺采用未改性的钴催化剂,由此在丙烯反应中得到的正异构比为80/20。BASF采用Co催化剂的工艺,现仍用于辛烯的氢甲酰化。其工艺过程为:将预制的氢化钴羰基物质与烯烃和合成气一起导入到反应器,反应后废气首先在高压条件下被排出,随后粗产品在去除钴的过程中从催化剂中被分离出来。脱气后的反应产品在容器中与氧气、富马酸或乙酸接触反应,含钴的水随后从反应产品中被分离出来。然后浓缩,通过使钴在减压合成气作用下预活化,再一次形成氢化羰基质,然后循环到反应器,分离钴后得到粗产品。 (2)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对长链烯烃进行氢甲酰化的改进工艺是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工艺。在该工艺中,钴的氧化段在分离上没有变化。分离是采用Kuuhlmenn技术来进行,在其中钴以钠的形式从工艺中被回收,四羰基钴盐随后被转化成氢化钴羰基物质。目前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的Co催化技术是生产异壬醇的主导技术。工艺流程是辛烯(由丙烯、乙烯或丁烯异构化)高压下在羰基化反应器中与合成气接触反应。从羰基化反应器排出的未反应的合成气循环使用,用清扫物流来控制惰性成分的浓度。首先去掉粗醛产品中挥发性的四羰基钴,然后用水洗除去水溶形式的钴。脱钴后的醛加氢后通过两个串联的分馏器脱出轻重组分。用最后的加氢反应器精制醇产品,然后储存起来。理论上可将Co催化剂以四羰基氢钴(HCo(CO)4)的形式加以回收利用。 (3)Oxeno工艺。Oxeno开发了一种以异构烯烃混合物为原料,生产高碳羰基醇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氢甲酰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所用催化剂可以是钴或铑。系统会选择性地对第一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加氢生成醇,而未反应的烯烃进入第二个反应器继续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并选择性加氢生成醇。与传统工艺相比,Oxeno工艺的投资成本稍高,但反应原料利用率较高。如果用钴作为催化剂,第一反应器的反应产物含量8%-45%,尾馏段馏分含量15%-35%,主要产物是烯烃;第二反应器中产

聚(异)丁烯性能用途概述

聚(异)丁烯性能用途概述 聚异丁烯包括二聚体、三聚体、低分子量聚异丁烯、中分子量聚异丁烯、高分子量聚异丁烯和超高分子量聚异丁烯四类。 二聚体二异丁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三聚体中三异丁烯主要用于汽油调和,国外有生产,三异丁基铝用作合成橡胶及其它聚烯烃的催化剂。 低分子量聚异丁烯(LPIB)由于热稳定性好、裂解无残炭、耐化学品及耐候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润滑油添加剂、电绝缘材料、粘合剂、腻子胶以及其它高聚聚和物共混改性等领域。 中高分子量聚异丁烯用于制造各种粘合剂、热熔胶、压敏胶、密封胶、润滑油粘度指数改性剂、聚乙烯和石蜡改性剂、电绝缘材料、减振阻尼胶、自粘膜等。 聚异丁烯橡胶是由异丁烯在催化剂(三氟化硼)作用下聚合而得。用于制造绝缘材料、电缆、胶板、耐酸碱防护服和衬里等橡胶制品。 聚异丁烯在高聚物中的应用主要是与高聚物并用来提高并用料的粘接力、柔性、耐老化性和电绝缘性。(化工产品市场调研报告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2884960.html,) 聚丁烯是以异丁烯为主和少量正丁烯共聚而成的液体,其结构几乎都是长链,并且具有一个双键的单烯烃。聚丁烯与低分子聚异丁烯在使用中没有严格的区别,由于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因此不易严格区分。但聚丁烯是以混合丁烯为原料,从结构上讲是异丁烯和正丁烯的共聚物,分子量较低,是一种粘稠液体。主要作为合成润滑油使用。而低分子聚异丁烯是由高纯度异丁烯为原料,结构上是异丁烯的均聚物,呈半固体状,其分子量一般比聚丁烯高,主要做为稠化剂使用。 低分子聚丁烯,因其不含蜡状物质而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因此广泛用做电绝缘油。由于它在300℃左右能全部分解而不留下残余物,可作为高温无积碳润滑油基础组分。广泛应用到二冲程发动机油、电绝缘油、润滑,冷却液和生产低密度聚乙烯过程中的超高压压缩机汽缸油等。 低分子聚(异)丁烯因其优异的产品特性和环保特征,正使其在生产低烟型两冲程摩托车油、淬火油,链条油,胶粘剂,密封料、口香糖等中的用量逐年增加。 (1)、二冲程发动机油(化工产品市场调研报告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2884960.html,)

DINP

DINP 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1)主要厂家。 DINP由苯酐和异壬醇酯化反应而成。是一种通用的增塑剂。DINP的主要原料之一,异壬醇(INA),目前全球只有几家公司能够生产,比如说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德国的赢创公司,日本的协和公司,台湾的南亚能生产少量的INA。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公司生产INA. 在国内生产DINP的厂家,所需的INA全部来自于进口。 (2)和DOP对比。 DINP与DOP相比,分子量更大一点,碳链更长一点。所以拥有更好的老化性能,抗迁移性能,抗萃取性能,更高的耐高温性能。相应的,同等条件下,DINP的塑化效果比DOP稍差。一般认为,DINP比DOP更环保。 (3) DINP的用途。 DINP作为一种主要的增塑剂,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的软质PVC产品。如电线电缆,薄膜,PVC皮革,PVC地板革,玩具,鞋材,封边条,护套,假发,桌布,等等等等。在某些橡胶产品和涂料中,DINP也有少量的应用。 (4)运输。 DINP常态下为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一般用槽罐车运输,小批量的用铁桶或者特种塑料桶运输。 一般来说,DINP的销售指标如同下列的描述: Diisononyl phthalate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 轻微气味酯含量,%≥ 99.5 99.0 99.0 分子量,418.6 密度(20°c),g/cm3 0.973-0.977 酸值,mgKOH/g≤ 0.1 0.1 0.1 闪点,°c≥219 水份,%≤0.1 色度,(铂-钴)号≤ 20 30 40 折光率(20°c) 1.484-1.488 粘度(20°c),mPa.s 78-82 新型增塑剂环保耐寒 合成植物酯 <可代替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丁酯。无色无味,不冒油,质量稳定>

国内增塑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增塑剂的发展趋势 1.增塑剂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助剂中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品种,其产量约占塑料助剂总产量的60%,自2011年5月台湾地区发现的饮料等食品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的事件后,增塑剂安全被提到了议程。 至2010年,增塑剂仍将以年均10%的增长速度增加,特别是原料丁、辛醇基地扬(扬子石化)巴(巴斯夫公司)工程投产后,南方增塑剂装置生产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加。工业增塑剂市场前景广阔,国外大公司纷至沓来,进军国内市场。我国增塑剂品种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新型塑料制品迫切需要多功能的增塑剂,以期在助剂中起到“一剂多效”的作用,增塑剂企业应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领域的开发研究,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品种,以满足各类塑料制品对增塑剂品种与质量的需求。高效、持效、无毒或低毒、无公害化的增塑剂产品、清洁化工业生产方式是全球塑料助剂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的环保增塑剂研发明显落后于塑料制品和国民生活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企业应进行相应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品种。(2)开发与生产无毒、价廉、环保的助剂是增塑剂行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材料,特别是要通过政策支持,切实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鼓励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尽快解决实施大规模产业化的难题,使我国增塑剂科研开发和应用水平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我国增塑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特提出以下建议:今后的发展应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在有原料和靠近市场优势的地区新建和扩建的生产装置规模应在5万t/a以上,以求得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同时应该注重发展具有特殊性能和多功能的品种,满足塑料加工业的需求。今后大力发展无毒增塑剂,加快淘汰有毒增塑剂、开发推广新型无毒增塑剂特别是卫生要求性高的产品是塑料助剂行业的当务之急,所以国内增塑剂生产企业应该早做准备,建议尽快借鉴国外的做法,一方面对传统的增塑剂进行改性研究。 另一方面研究新的催化、分离工艺,尽快将性价比更高、安全性更可靠、对环境友好的新一代增塑剂产品推向市场。而研发无害、价廉、节能、助剂效果好等优点的新型环保增塑剂作为替代材料,是当下塑胶制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增塑剂行业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国内增塑剂和塑料加工行业应对DBP和DIBP用量过大给予更多关注,力求与国际 接轨,以科学观、发展观自律,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环保和节约型的增塑剂塑料加工 企业少用DBP和DIBP,制订塑料加工配方中DBP和DIBP占增塑剂总量最高比例。 (2)国家提高生物安全性较差的DBP、DIBP和DEHP(DOP)进口关税。 (3)增塑剂行业建立DBP、DIBP和DOP生产许可证制度,努力增加生产技术工艺成熟 的DINP和DIDP产量,建议石化行业建设异壬醇和异癸醇生产装置。 (4)努力开发环己基二羧酸酯类增塑剂。2002年,BASF公司已在德国建有一套能力为 25kt/a的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生产装置,该产品已打入我国市场,它可以生产3 岁以下儿童玩具和用品等安全性能要求苛刻的塑料制品。 (5)增塑剂行业努力推广和生产环氧增塑剂、柠檬酸酯、聚酯增塑剂、偏苯三酸酯、DOTP 等安全环保性能较好的增塑剂,它们技术成熟,较易形成效益规模。柠檬酸三丁酯 (TBC)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 TBC)为无毒增塑剂,已被FDA批准可用于食品和医疗 用品。 (6)努力开发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绿色环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异的新型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