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赋得落花诗十首

赋得落花诗十首

赋得落花诗十首
赋得落花诗十首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徵明小楷 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 3《小楷归去来兮辞》 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 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故宫博物院 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 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 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 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

赏析李贽独坐

赏析李贽独坐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写的是他卜居山林的日常生活状态。有客人的时候就兴高采烈,欢喜无已;无人来访之时,没有人可以与之派遣寂寞、交流思想心得,就只能与落花对话,寂寞之情油然而生。仅仅依据这首诗的行文风格,从诗面上来分析,“有客”是衬“无人”的,而写“开青眼”的短暂喜悦,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问落花”的孤独。 实际上,在李贽的独居过程中,“有客”确是极少数,更多的时候是寂寞一人。当然这里的“客”并非指任何来访者,而是与李贽志同道合、思想统一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在李贽看来才能称之为“客”,否则他是闭门不见的。在《高洁说》中,李贽对这一点有很明确的解释:“谓予自至黄安,终日锁门,而使方丹山有好个四方求友之讥;自住龙湖,虽不锁门,然至门而不得见,或见而不接礼者,纵有一二加礼之人,亦不久即厌弃。是世俗之论我如此也。殊不知我终日闭门,终日有欲见胜己之心也;终年独坐,终年有不见知己之恨也。”其实不着手于此,仅仅从诗面“有客开青眼”,亦可略见一斑。一个“开”字写出了蓦然惊喜的心情,同时表明了更多的时候他是像阮籍那样,“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的。 “无人问落花”一句中,“落花”是古典诗词里的常见意象,落花暮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时光无可挽回的流淌。沈周因伤其子之逝,赋《落花诗》十首;林黛玉有葬花之哀;王维细数落花,心有所感而独坐良久,皆有此意。究竟李贽有没有“问落花”类似的举动,其实不必坐实,作者只是借这样一个常见意象来借代自己独处时的寂寞心情,或亦有叹老之感。这样,首联就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伤感落寞的气氛。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一句,前为春,后为秋;前为白天,后为夜晚,是通过四季转换、昼夜交替来表现终年独坐的状态。这两句没有用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主观感觉把自然景致极端化,从正面或反面表现内心的情感。而是用很轻柔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淡雅平静的氛围。如果把“凉月照晴沙”试写成“凉月照寒沙”,其透骨冰凉,就完全是另一种意境了。你看微醺如酒的春风拂弄着细细的草叶,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广阔的沙滩。这种生活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夜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雅趣。然而李贽是向往激烈快意的生活、要高举大旗,领导社会风气变革的时代先驱,这种山林野逸之乐,是难以使他心情平静的,只是越发使他觉得寂寞。 “客久翻疑梦”,客居在外久了,使得他反而有了一种不真实的错觉,像是梦境里一样飘忽不定,梦醒时又能回到家中安稳度日的时光。一般诗词文赋中的“家”都指故乡,即在父母身边从小长大的故居。而李贽不到二十岁就外出宦游,其后更是一生辗转迁徙、漂泊无依,没有所谓的“家”,故此处的“家”更应该的乡居故里。虽然李贽“平生不爱属人管”,少年居家读书的经历亦未必尽其所愿,但人在漂泊不定、受尽艰辛时有倦鸟归巢之感,是很正常的心理。 “朋来不忆家”,只有朋友来的时候,高谈阔论,一抒心臆,才能暂时放下思乡的愁怀。但是正如第一句所分析的,朋友散落在天涯,要来访一次,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更多

邵雍梅花诗

梅花诗(预言) 北宋·邵雍著 第一节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立花春已非。 第五节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如棋事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需愁。 第十节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1.解读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死于神宗熙宁10年(1011-1077)。 邵雍精于易术玄学。民国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论邵氏学术云"其学本方外,精于数理,于事物之成败始终,人之祸福修短,每多臆测。""种种前识,殆人类所难能"。 梅花诗十首,传为邵雍所作。此诗以象征性隐语设喻,盖略言其身后1077-1977年约900年间中国世事,若合符契,皆有暗合,殊可玩味。如果此诗作者确为北宋邵雍无误,那么我认为这十首诗似可视作运"易"之数理预测未来的一部奇作。兹戏为臆解之如下。 一、第一首诗预言北宋靖康事变。事情发生在邵雍死后第50年(公元1126):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1 天门荡开,指靖康元年金人攻破开封掠徽钦二帝史事。天门,即北宋国都城开封,《楚辞天问》:"天门开阖",开阖即开封之意义,隐喻即天门也。〔按开封,五代梁开平元年(907)置开封府。取开拓封域为义也(《名胜志》)。开封又名汴梁,宋代称东京。又称天京,神京,帝京。〕 2 人去人来,指徽钦二帝被金主完颜亮俘虏,金兵并掠去宗室、后妃、工匠数万人北上黑龙江(几人归去)。金人十万铁骑南下(几人来)。北宋由此灭亡。 3 山河非完璧,指南宋与金国划江淮而治,神州山河从此破碎。 4 黄金祸胎,指金人及金国都黄龙府也。 所谓"不信"者,因女真本为北方一极弱小之少数部族也。经济军事与大宋皆无法相比,但北宋竟以堂堂中华之大而亡于其手。今人喜言历史竞争为"经济实力"竞争,殊不知"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毛泽东)之辩证法常见诸于历史。故西谚有上帝好戏弄强者之语。老子则谓刚强者死之邻。 而邵雍亦言"不信",即令人难以置信也!金国始建国于北宋政和3年(1113),即邵雍死后36年。当邵雍在世时,宋之北方大敌乃辽国,宋仍强大而金人尚为一游猎小民族。不料在太祖阿骨打统帅下,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先灭辽,后竟亡北宋。故梁启超云:夫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竞未有如宋之时也。(《王安石传》) 二、第二首诗预言南宋兴废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1 湖山一梦,湖即西湖,山即吴山。金海陵王尝命画工秘图杭州湖山,题诗其上,有"立

百日临帖第一课教案

百日临篆书篇 《峄山碑》教案提要 前言 第六,七季百日临终于开课了。欢迎大家加入百日临。第一篇我们先学习《峄山碑》。《峄山碑》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原碑已被毁,我们现在看到的为南唐徐弦临写,郑文宝重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峄山碑》在书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小篆的鼻祖,小篆的“神品”。古人赞其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称其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其线条圆润流畅。结构对称均衡。形体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笔法严谨,端庄工稳,不失为学书入门的最佳范本。百日临强调的是实操训练,提高眼界,“介绍对象”。《峄山碑》的用笔、结体、使转等穿插在例字的讲解中,希望大家慢慢领会。 一、范例讲解 王字:三横一竖。上紧下松,重心上移,体势修长,这是《峄山碑》结字的一个重要特征,规律。每个笔画都有"起、行、收"三个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起:"逆锋起笔",它要求笔锋应朝

行笔的反方向入纸,使其锋藏。行:要"中锋行笔",将笔锋始终保持在线条中间运行。收:即"回锋收笔",它是运笔至点画尽头时的一个技术动作,通常为"一驻即收"。值得注意的是,收笔的"回"并非是为了填补点画尾部的缺陷。 立字:标准的左右对称结构,均匀对称也是《峄山碑》结字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观察最上边的点,它的表现形式为短竖。整体的线条都带有力度的弓形,尤其是最后一横,它不像王字是直直的一横,而略带一点弯度。 乃字: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可见篆书崇尚“婉而通”,即婉转圆通为贵。笔画的转折处,是书写小篆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在转的过程中易慢、匀速。但一定要有力度,将“铁线篆”、“玉箸篆”的特点表现出来。

78赋得落花诗十首

78赋得落花诗十首 78赋得落花诗十首 赋得落花诗十首;富逞秾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知辱雨,;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 赋得落花诗十首一富逞秾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绿叶初阴子养仁。偶补燕巢泥荐宠,别修蜂蜜水资神;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蛾眉未嫁人。二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知辱雨,秦宫脂粉惜随流。痴情恋酒粘红袖,急意穿帘泊玉钩;欲拾残芳捣为药,伤春难疗个中愁。三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梢旁小剩莺还掠,风背差池鴂又催;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四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鱼沫劬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沉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五昨日繁华焕眼新,今

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门墙蹊径俱零落,丞相知时却不嗔。六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悟色空空念罢休。朝扫尚嫌奴作践,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七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女奚,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八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徹树无;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九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销绿长物无私。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日鬓如丝。十供送春愁上客眉,乱纷纷地佇多时;儗招绿妾难成些,戏比红儿杀要诗。临水东风撩短鬓,惹空晴日共游丝;还随蛱蝶追寻去,墙角公然隐半枝。再和征明昌榖落花之作一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二阵阵纷飞看不真,霎时芳树减精神。黄金莫铸长生蒂,红泪空啼短命春。草上苟存流寓迹,陌头终化冶游尘。大家准备明年酒,惭愧重看是老人。三扰扰纷纷纵复横,那堪薄薄更轻轻;沾泥蓼花无狂相,留物坡翁有过名;送雨送春长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清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之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 清代诗文的特色。 (1)明清鼎革,激化了民族矛盾与斗争,中原板荡,沧桑变革,唤起汉族的民族意识与文人的创作才情,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遗民诗人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即便曾一度仕清的诗坛名流,也在诗歌里抒发家国之痛,映照兴亡,寄寓失节的忏悔。 (2)这两部分诗文以对现实的敏锐反映而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稍后的诗人及其他作者,虽无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家国之悲,但也慨叹时世,俯仰人生,写出了风格独特的篇什。已呈式微之势的词则应时而复兴,倚声填词蔚然成风。散文的内容偏重经世救国,崇实致用,在传记文里多用小说笔墨。清初诗文改变了元明以来的颓势,出现了新的繁荣。 简述清初三大学者。 (1)顾炎武,他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他“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秋雨》),四百多首诗,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如《秋山》写江南人民的反清斗争和清兵屠戮烧杀的罪行。顾炎武的诗是诗人崇高的人格和深厚学力的表现,笔墨矜重,不假巧饰,其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往往接近杜甫,如《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2)黄宗羲,论诗称“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强调诗写现实;注重学问,推崇宋诗,与吴之振等选辑《宋诗钞》,扩大宋诗影响,推动浙派形成。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云门游记》、《感旧》等,抒发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屡屡表白身处逆境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3)王夫之,学者称船山先生。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如《绝句》,借舒草之心“不死”,喻坚韧不拔之志和恢复故国“春色”的理想。王夫之自叹“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王船山公年谱》引王夫之自题墓碑词),表现“孤愤”是其诗突出的内容,如《补落花诗》九首之一,以落花飘魂抒写胸中郁结的亡国之恨,含蓄蕴藉,深沉瑰奇。 【★“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三人号称“岭南三大家”。陈恭尹诗歌感时怀古,抒发亡国之悲,间或也表达矢志复明的决心,激昂盘郁,擅长七律,《邺中》、《读秦纪》等,是所谓“人无数篇”的名作。梁佩兰曾仕清朝,行藏出处与屈大均、陈恭尹有别,诗多酬赠与写景,七古苍凉伉爽,《易水行》、《养马行》等状写社会民情,寄有深意,能独开面。】 【★归奇顾怪,归庄与顾炎武的合称,归庄为人豪迈尚气节,其作品《断发》和《万古愁》曲等,声情激越,沉痛愤慨,他的《落花诗》十六首,体物寄托,揭发士林的种种心态,哀婉酸苦。顾炎武诗是诗人崇高的人格和深厚学力的表现,笔墨矜重,不假巧饰,其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 简述清代的古文三大家。 (1)写作文学散文的有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侯方域、魏禧和汪琬。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

描写冬天的诗句:雪里梅花诗

描写冬天的诗句:雪里梅花诗 雪里梅花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阴铿 原文: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赏析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 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 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读后不禁和诗人一样为雪中的梅花所陶醉。 开头两句直接入题,描写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春近寒 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严冬的寒气尚存,雪花仍在飘舞,这时梅花早已盛开,可谓是“冰雪独相宜”。这里,诗人赞美了 梅花不怕雪霜侵,“万花敢向雪中开”的无畏品格。能够想见,那一 树树傲然开放的梅花,或红或白,或粉或黄,在漫天飞雪的映衬下, 色彩会是多么分明。这梅花,充满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怎不令人顿生敬意。难怪历代诗人和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美它 那“凌寒独自开”的大无畏的精神;或赞美它“畏落众花后”的积极进 取精神;或赞美它那“凌厉冰霜节愈坚”的高洁品格。

三、四两句,诗人是在写雪,也是在写梅:“从风还共落,照日 不俱销”。春天风大,被刮落的梅花随着春雪在春风中飞舞,景象真 是美妙极了。或是白梅,那飘落之花与雪花齐风飞舞,难以辨认,真 是“开时似雪,谢时似雪”;或是红梅,那鲜红的花瓣与如玉的雪花交 相飘洒,红白分明的色彩,奇妙变幻的景象,怎不令人陶醉。这与宋 代诗人韩元吉所写的“不随群艳竞芬芳,独自施朱对雪霜”的意境有 异曲同工之妙。当天晴日朗,在瘦枝上的残雪融化了,而留在枝头上 依然微笑的梅花显得更加清幽、雅逸,真是别有一番神韵。观赏此花,怎不心旷神怡。 五、六两句,则分别写梅之花、叶情状。“叶开随足影”形容梅 放叶的时间。梅先花后叶,当花儿凋谢之时,叶子才逐渐长出,这是 仍是暮春之时,“随足影”用词极为巧妙,“花多助重条”一句,形 容梅开花之多。梅瘦枝疏斜,不过却繁花满缀。这个句写得极为逼真。 最后两句则形容梅花多变,持续给人以新貌。“今来渐异昨,向 晚判胜朝”,一树树梅花,今天所见和昨天所见有异,早上与晚上有别,描写出梅花由花苞逐渐开到完全开放的持续变化。“向晚判胜朝”言其梅花越开越美,持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朴实,不过又给人清新明快之感。状物写景 都极为细腻,以梅花傲雪开放到随风与雪飘落,以及花落放叶之状、 花儿多变等都写到了,让作者观赏到了雪里梅花的千姿百态,创造了 美的意境,给人不尽的想象和美的感受。

《》梅花诗全解

全解《梅花诗》 来源: 2010-07-14 点击:复制地址给好友 人们常说的:“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出自于宋人邵雍。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的河北范阳,即公元1011年,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 邵雍,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 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馀万言。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

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 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 --《梅花诗》,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学佛理的修炼人,是不易弄懂的。 下面是《梅花诗》的全解: 《梅花诗》全文前七节历史部分,后三首当今和未来的部分。 第一节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copyright dedecms 第二节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落花双璧照史册

落花双璧照史册 落花双璧照史册 ——唐伯虎与梁晗曦《落花诗》之对比 樊兴国 一·古今才子才女——有趣的同题诗赛 赫赫有名的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落花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落花最宏大优美的一组诗作。 唐寅(1470~1523年),苏州人。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比曹雪芹早两個半世紀的唐伯虎,因被受賄案牵连,落拓江

湖,筑室桃花庵,诗酒放浪,写过不少以落花为主题的诗篇。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 唐伯虎之后490年的今天,在这大白话和现代诗统治文坛诗坛的今天,竟然有个年轻女子用七言律诗步韵唐伯虎的30 首《落花诗》,这不能不令人惊叹。这女子是谁,她的芳名叫梁晗曦。 梁晗曦,创作颇丰,现代诗和古体诗词无不涉及,文集诗集不断问世。特别是七言律诗,以“救救美人鱼”为名,从《诗中国》、《中华诗人》等网络诗坛一路赛来,喝彩连连,掌声不断,赢得了“当代才女”的美名。为了飞得高远,便跟古人竞技:《次韵红楼梦菊花诗》12首《莲花诗》七律;次韵清人黄仲则《绮怀》16首七律等,后来看上家喻户晓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落花诗》30首七律,便上演一场明代才子和当代才女的“同题诗赛”,一场诗坛高手别开生面的心智和才气地比拼。结果如何,请看笔者评析。 二·佳词丽句,妙语如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总体来看,唐伯虎和梁晗曦的《落花诗》主要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且表现深刻,感人肺腑。 1·叹花开花落,时光易逝,青春难再,佳人命薄 唐伯虎《落花诗》佳句: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第2首)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逃风雨葬西施。(第4首) 国色自来皆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第6首) 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第13首)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第15 首) 名薄错抛倾国色,缘轻不遇买金人。(第20首)

【精选】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1文言文 名篇名句 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疯狂专练2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一、(湖北七校2018届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 ,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 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 ,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之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 ,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国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文言文

梅花诗十首

梅花诗十首 第一节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第二节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第三节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第四节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第五节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第六节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第七节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第八节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第九节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第十节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初秋 帘窗摇曳柳初黄,碧甃残晖映余香。坠落枝头秋有意,万壑无声立斜阳。 夏荷 墨云轻舟催人归,雨滴莲叶自芳菲。暖风拂得缤纷处,碧玉荷塘孤鹭垂。

郑板桥《道情十首》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芦,戴袱巾;棕鞋布袜相厮称。修琴卖药般般会,捉鬼拿妖件件能,白云红叶归山径。闻说道悬岩结屋,却教人何处可寻?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归,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看看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邈唐虞,远夏殷。卷宗周,入暴秦;争雄七国相兼并。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最可叹龙盘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裏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

文徵明生平

文徵明生平 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曾祖惠,始居苏州。祖洪,易州涞水教谕。父林,官至温州知府。母祁守端,兄奎,弟室。 宪宗成化六年庚寅(1470)一岁 十一月初六日生。世居苏州府长洲县德庆桥西北曹家巷(今苏州市东北部)。 成化七年辛卯(1471)二岁 成化八年壬辰(1472)三岁 父林举进士,除温州永嘉县令。携家赴任。母祁氏寻携文徵明兄弟返里。 成化九年癸巳(1473)四岁 成化十年甲午(1474)五岁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六岁 祖洪以乙榜授易州涞水教谕。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七岁 生而外椎,时方能立。 五月廿七日,母祁氏卒。就抚于里中外祖母家。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八岁 语犹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父林独器之,以为当晚成。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九岁

冬,祖洪自涞水教谕谢病归。 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十岁 八月,祖洪卒,年五十四岁。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十一岁 始能言语,就外塾。 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十二岁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十三岁 父林起复知博平县。徵明随侍。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十四岁 随父在博平。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十五岁 随父在博平。博平岁贡梨为民患,林命悉伐去。又论邑内德府赐田,官校征收子粒不便,乞付有司自纳,得允所请。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十六岁 父林以考绩还朝,徵明随侍。寻补南京太仆寺丞,谒告还里。返吴后,徵明与唐寅、都穆订交;从穆学诗。寅亦时来徵明家,向文林请益。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十七岁 与兄奎侍父在滁州南京太仆寺。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十八岁 随父在滁,读书务稽古人之德,能自得师。 为太仆寺少卿,文徵明以僚友弟子,给事左右。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21 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1 文言文+名篇名 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文言文 一、(湖北七校2018届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 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 ..,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 ..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 ..,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之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 ..,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国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唐寅落花诗

唐寅落花诗目录 摘要 简介 各个版本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本 中国美术馆藏本 全文 作者简介摘要 简介 各个版本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本 中国美术馆藏本 全文 作者简介 展开编辑本段摘要 《唐寅落花诗》是唐寅的作品,唐寅画落花图,并在图上题落花诗并非一次。唐寅一生曾多次书写落花诗,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分别藏于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编辑本段简介 沈周因丧子而撰写落花七律十首,此为唐寅和之《落花诗册》共30首。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此副《落花诗》是唐寅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当为其较早所书,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洒,温文尔雅。编辑本段各个版本 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苏州市博物馆藏本,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 x 30Cm不等。共录七律三十首,其中,十三首为原集所收和沈周落花诗。十七首为补遗之作。卷末未署名,也未标时间。后有正德三年进士方豪题于嘉靖丙戌的跋和翁方纲题于嘉庆二年的跋。其中翁方纲的跋说:『……此六如三十首草稿,与集本多异,想屡自改定欤?瑶田得此于都门,中阙二首。及南归,晤江秋史,而秋史处恰有此二首。宛然适合……』翁方纲认为这是一个草稿本,说明此藏本的时间比较早。同时,此册页曾缺了两首。后补上。翁氏的这个推测对不对?这恰好可以从普林斯顿藏本中得到证实。 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 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纸本长卷,25.1Cm x 649.2cm。录七律二十一首,前八首为补遗之作,后十三首为原集落花诗作。卷末有唐寅落款『晋昌唐寅稿』,未标时间。另有马日琯书跋。『唐寅稿』的字样。正好证明它是草稿。这个『草稿』当然是誊写本。因为字迹十分工整。从书风上看,苏博藏本与普林斯顿藏本比较接近。从抄写内容看,两者都有十三首为原集落花诗作,虽然排列顺序不同,这十三首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普林斯顿藏本的写作时间与苏博藏本相距不会很远。但决不同时,因为相同的一首诗中又有少许改动。如普林斯顿藏本中『春来何事默凭栏』一句,苏博藏本作『春朝何事默凭栏』。上述两个藏本的落花诗内容与原集相异的部分,是一改再改的结果。如原集《和沈石田落花诗三十

论沈周、唐寅的《落花》组诗

【内容提要】落花”主题,乃是中国古代咏物诗的重要品类。明代沈周、唐寅的《落花》组诗,无疑自标一格。他们的作品缘情尚趣、不计工拙,真率地抒发自我情感,既摆脱了白居易、李商隐写作范式的影响,拓展了该主题写作的内容和手法,又表现出与同时的“格调派”截然不同的审美理想,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明中叶诗界多样共生、复线发展的特征;不仅在明代诗坛,而且在中国古代咏物诗史中,均具有不能忽视的价值。【关键词】沈周唐寅落花组诗价值 弘治十七年春,七十八岁的沈周赋《落花》诗十首;自此以后,其弟子、友人纷起倡和。一时间,吟咏落花,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①。最终,堪称吴门文苑领军人物的沈周、唐寅皆写成七律三十首,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在此项文事中,无疑最为引入瞩目②。所谓“落花”主题,乃是中国古代咏物诗中的重要品类。无论唐之白居易、李商隐、韩偓,还是宋之宋庠、宋祁,皆有佳篇传世。不过像沈周、唐寅这样的大规模写作,似乎并不多见。我们不由得提出疑问:沈、唐这些作品,在写作上表现出哪些特点?与前人名篇相比,体现出哪些异同?而此种写作所表现出的审美旨趣和创作风貌,又在诗史流程及其特定时代中有何意义?尝试解答这几个问题,也就构成了本文的主旨。一在三十首《落花》诗的最后一篇,沈周写道:盛时忽忽到衰时,一一芳枝变丑枝。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莫怪留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不难看出,诗中的情感,是颇为曲折的。一方面,沈周写得出“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这便是故作达观之语,承认死生循环乃生命世界不可违抗的规律;而另一方面,他终归以“莫怪留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收束全篇,可见至少在这首诗中,伤感战胜了豁达。而此篇又似乎是有给整个三十首作总结、定基调的意味。如此收束,恐怕便是多少要将整个组诗的主旨引到伤时叹逝、怜香惜玉上了。应该承认,在沈周的组诗中,表达这种感伤情绪,的确是主题之一。细加分析,此种表达,对于他来说,实有两种途径。其一便是借吟咏落花散乱飘零的形态而生发出对“美好事物难久存”的叹息。落花在这里,自然不仅仅是物象,更是美丽而脆弱之生命的象征:芳华别我漫匆匆,已信难留留亦空。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倖红。漠漠香魂无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而另外一种途径,便是在诗中将自然物之永恒有序与人生的变幻无常对比写出。如此下笔,便是把落花之“落”看作自然生命周而复始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样,“落”便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给下一次新生做好准备。可是,与自然之物的生生不息相反,人的生命流程,却是一去不回的。有此比照,诗人就将对容颜易老、青春难留的感叹,更刺目地表现出来了: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消绿长物无私。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已鬓如丝。然而,沈周的洋洋三十章落花诗,其内蕴仅在于此吗?如果这全部作品皆不过是咏叹“感伤”二字,则对它们,读者恐怕也就再无详析的必要。事实并非这样,沈周的这组作品,实还有更值得玩味之处。细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沈周以“老夫伤处有谁知”收束组诗,可他在具体的吟咏中,却常常自然地流露出另外一种意识,那便是随顺自然、委运观化。前引组诗末篇中的“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最终被伤感吞没;不过在组诗的其他地方,此种开通、豁达的念头,是随处可见的。它们的时时出现,其实冲淡了前几篇作品制造的浓重感伤,从而也就调节了整个组诗的气氛,令其面貌不再单一了。我们先看此首:香车宝马少追陪,红白纷纷又一回。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只从个里观生灭,再转年头证去来。老子与渠忘未得,残红收拾掌中杯。相比前面引过的几篇作品,此诗的伤感,就远不是那么浓重。“只从个里观生灭”中的一个“观”字,清楚地拉开了吟咏者与物象之间的情感距离。此处,“落花”不再与诗人主体情感紧密地相系,而更近于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而在这样一个整体语境中,所谓“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也就更近于一种对生命循环过程的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创作本词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驿yi 去声):驿站。(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这句写的是幽僻无人来往的地方。 ②寂寞:冷清。无主:没有人过问。 ③更著:又加上。 ④无意:不想。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⑤一任:任凭,不在乎。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⑥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 ⑦碾(nian 上声):轧碎。 ⑧作尘:变成灰土。 ⑨香如故:香气还是照旧不消失。 【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鉴赏】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创作背景】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