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路径效应

多路径效应

?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电磁波)进入接收天线,这就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电磁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情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这种由于多路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演示效用被称为多路径效应

?我们可以说GPS 接收机所收到

GPS信号经由云

层,建筑物,

水面或其它反

射物表面反射

抵达接收机天

线的干扰信号,

经反射的信号

路径增加了,

其伪距存在系

统偏差,致使

结果不准确。

?降低了GPS测量的精度,严重时还将引起信号的失锁。

?多路径效应对点位坐标的影响:在一般环境下误差大小可达5cm~9cm,在高反射环境下可达

15cm。对伪距观测的影响:一般在良好环境条件下误差大小约为4cm~5cm。

?多路径误差影响与反射系数有关,而反射系数与介质材料有关,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水域等都会对电磁波产生反射。

?GPS的发展日趋成熟,对于GPS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GPS误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由多路径效应引起的误差,故国内外对于减弱GPS多路径效应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如Minami M等在An Adaptive multipath Estimation Elimination Technique for GPS Signals Reception中为了估计在GPS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适应滤波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减少接收机的GPS信号码相位锁相环中的锁相环误差来消弱多路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该方法得到证实。在多路径环境中对GPS信号进行估计,是把GPS信号作为一个延迟面实现的,并用估计结果来修正接收信号的相关性,从而减少码相位锁相环误差和载波相位锁相环误差,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对多路径信号作出单个估计。

?GPS多路径效应在国内的研究也正不断进步。?比如,由戴吾蛟等进行的GPS动态变形测量中的

多路径效应特征研究,通过多路径效应的基本原理以及模拟振动台的GPS震动测量试验证明了天线位移至信号反射面的距离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多路径效应较大的变化,但文中模拟振动台的震动是有规律的,而在实际测量中仪器的运动则不会这么具有规律性,(戴吾蛟、丁小利、朱建军等,2008)。

?选择合适的天线站址

?天线加装抑径盘和扼流圈单

?定向天线阵列?长期的信号观测?对信号振幅、延迟

和相位的分析,确定

出延迟最小的信号

就是直接到达的信

号,然后把其它与其

相比延迟更大的信

号剔除,从而实现消

除多路径误差。

?信噪比技术

?扩展卡尔曼滤波

技术

?仰角加权方法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概述)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 1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2 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3 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图形 (B)封闭性 (C)刺激间的关系 (D)以上都对 4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5 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A)理论 (B)实验设计 (C)问题 (D)假设 6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 (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 (D)常模之于偏差数 7 下列各领域,被看作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 (A)实验心理学 (B)组织心理学 (C)比较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8 选择( )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地选择是保证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基本前提。 (A)研究课题 (B)研究的被试群体 (C)研究方法 (D)研究变量 9 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 (A)詹姆斯 (B)费希纳 (C)斯蒂文斯 (D)艾宾浩斯 10 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做( )。 (A)推论 (B)数据 (C)外化解释 (D)假设 11 做一个心理学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 (A)研究课题

模式与路径区别

目录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 词目:模式拼音:mó shì基本解释[pattern;design;mode] 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详细解释事物的标准样式。《魏书·源子恭传》:“故尚书令、任城王臣澄按故司空臣冲所造明堂样,并连表诏答、两京模式,奏求营起。”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闻先生之艺久矣,愿见笔法,以为模式。”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王君、夏君表章前哲,以为邦人士模式,可谓能勤其职矣。”编辑本段设计模式 简介 模式一词的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似解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设计模式 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确定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经过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

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模式,即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框架 一、设计模式和框架现在,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现在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应用程序工具箱和框架(Framework),我们平时开发的具体软件都是应用程序;Java的API属于工具箱;而框架是构成一类特定软件可复用设计的一组相互协作的类。EJB (EnterpriseJavaBeans)是Java应用于企业计算的框架. 框架通常定义了应用体系的整体结构类和对象的关系等等设计参数,以便于具体应用实现者能集中精力于应用本身的特定细节。框架主要记录软件应用中共同的设计决策,框架强调设计复用,因此框架设计中必然要使用设计模式. 模式 另外,设计模式有助于对框架结构的理解,成熟的框架通常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果你熟悉这些设计模式,毫无疑问,你将迅速掌握框架的结构,我们一般开发者如果突然接触EJBJ2EE等框架,会觉得特别难学,难掌握,那么转而先掌握设计模式,无疑是给了你剖析EJB或J2EE系统的一把利器。 原则 1、"开-闭"原则 2、里氏代换原则 3、合成复用原则 4 依赖倒转原则5 接口隔离原则 6 抽象类7 迪米特法则 要素 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模式名称(pattern name)一个助记名,它用一两个词来描述模式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命名一个新的模式增加了我们的设计词汇。设计模式允许我们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设计。基于一个模式词汇表,我们自己以及同事之间就可以讨论模式并在编写文档时使用它们。模式名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便于我们与其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及设计结果。找到恰当的模式名也是我们设计模式编目工作的难点之一。问题(problem) 描述了应该在何时使用模式。它解释了设计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前因后果,它可能描述了特定的设计问题,如怎样用对象表示算法等。也可能描述了导致不灵活设计的类或对象结构。有时候,问题部分会包括使用模式必须满足的一系列先决条件。解决方案(solution) 描述了设计的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因为模式就像一个模板,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场合,所以解决方案并不描述一个特定而具体的设计或实现,而是提供设计问题的抽象描述和怎样用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元素组合(类或对象组合)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consequences) 描述了模式应用的效果及使用模式应权衡的问题。尽管我们描述设计决策时,并不总提到模式效果,但它们对于评价设计选择和理解使用模式的代价及好处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效果大多关注对时间和空间的衡量,它们也表述了语言和实现问题。因为复用是面向对象设计的要素之一,所以模式效果包括它对系统的灵活性、扩充性或可移植性的影响,显式地列出这些效果对理解和评价这些模式很有帮助。 模式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公司融资路径与模式解读

公司融资路径与模式解读 课程背景: 资本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在中国经济进入到金融资本时代之时,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注册制的提出、新三板分层的推动……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开始运用资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远的动力。 然而,对于不了解资本逻辑的中小企业家而言,如何在资本时代之下实现企业的资本运作?企业融资究竟都有哪些方法与技巧?如何运用融资把企业价值最大化?面对中国金融结构化调整的历史机遇,传统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企业家如何有效掌握并熟练运用公司中的各项融资工具? ●企业怎样打造自己的股权融资系统? ●如何让企业登录资本市场,获得巨大的资本溢价? ●怎样把握住当前的并购浪潮,让企业迅速实现证券化?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该是今天的中小企业家认真学习并深度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本课程《公司融资路径与模式解读》中围绕传统企业如何进行有效融资和资本运作的转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课程收益: ●详细讲述融资理论和资本逻辑,让学员熟悉资本运作与传统产业转型的结合方式; ●熟练掌握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与技巧,确定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融资策略; ●了解IPO、新三板、并购重组等证券化的标准和条件,确定企业自身资本运作路径; ●完成从股权设计、企业估值、商业计划书、融资路演等全套融资工具的完美打造。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 课程大纲 第一讲:当前中国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一、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传统企业转型之路 1.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双创”、“供给侧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核心政策对于产业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2. 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和营销方式的巨变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企业投融资环境

基于多路径效应的RFID远距离标签识别中的盲区分析

基于多路径效应的远距离RFID 识别中的盲区分析 尹柳中 中兴通讯天津研究所 Abstract 摘要 本文针对电子收费系统远距离RFID 识别中出现多处盲区问题,以电波传播理论为依据进行了理论分析、编程仿真、场测等,理论分析结果和实测数据良好吻合,证明了盲区的存在是由于地面反射引起的对测试区域场强产生的调制效应,并提出了相关技术建议。 前言 鉴于道路电子收费系统相对于人工收费站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子收费系统将得到迅速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应用技术,应用中难免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让我们的工程师感到困惑,在测试中经常发现有一个甚至多个盲区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偶然因素还是必然的结果?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电波传播理论出发做了深入的探讨。 理论分析与仿真 通常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采用特高频或超高频段,波长约几十厘米,在研究电波传播问题时,相对平坦的土石、沥青、水泥路面都可以用有一定电导率的平面介质边界反射来处理。 在电子收费站系统中,设备的安置位置,道路情况,电子标签位置等情况可如图1所示。阅读器天线离地高度H ,电子标签离地高度h ,两者水平投影距离L 。电子标签在离地高度h 的位置水平行进过程中,能否对阅读器的询问做出应答,处决于标签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和标签的灵敏度。对于同一标签,它的盲区仅由所处位置的场强来决定。 图 1 电子收费系统 标签所在位置B 的场强是直接波E AB 和反射波E ACB 矢量叠加的结果,即 E B =E AB +E ACB 显见,反射波达到B 点与直接波到达B 点存在波程差,设直接波波程为Sd ,反射波波程为Sr, 两者波程差为S 。则 ))(22L h H S d +?= ))(22L h H S r ++=

DRM范式错误记忆的通道效应

Advances in Psychology心理学进展, 2011, 1, 77-82 doi:10.4236/ap.2011.1201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7921095.html,/journal/ap/) Modality Effect in False Memory in DRM Paradigm Linsong Wang1, Weibin Mao2* 1Shandong Police College, Jinan 2School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Email: wb_m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7921095.html, Received: Feb. 20th, 2011; revised: Apr. 26th, 2011; accepted: May 4th, 2011. Abstract: The researches on modality effect in false memory stemmed from studying on mechanism of false memory. In 1998, Smith and Hunt firstly reported and defined the modality effect on false memory, namely there is a lower false recognition to critical lures following visual presentation than following auditory pres-entation,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number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The researchers introduce and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modality effect in false memory from the view of encoding phase and retrieval phase, and analyses roles of some factors, such as age, loudly reading, and divided attention, on modality effect in false memory.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that modality effect in false memory could be further studied by using other experiment paradigms and using ERP or brain imaging technology. Keywords: False Memory; DRM; Modality Effect; Visual Modality; Auditory Modality DRM范式错误记忆的通道效应 王林松1,毛伟宾2* 1山东警察学院,济南 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Email: wb_m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7921095.html, 收稿日期:2011年2月20日;修回日期:2011年4月26日;录用日期:2011年5月4日摘要:Deese-Roediger-McDermott(DRM)范式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研究发轫于对错误记忆产生机制的研究。1998年,Smith和Hunt首次研究并提出了DRM范式的错误记忆通道效应问题,即在视觉测验条件下,听觉学习转为视觉学习后会导致更低的错误再认或错误回忆,从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实证研究。研究者从编码与提取两个角度阐释了DRM范式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分析了年龄、编码方式和注意水平等因素在错误记忆通道效应中的作用。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可以从其他研究范式以及脑生理机制的角度去进一步探讨错误记忆的通道效应。 关键词:错误记忆;DRM范式;通道效应;视觉通道;听觉通道 1. DRM范式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研究 1995年,Roediger和McDermott扩展了Deese(1959)的研究范式去研究关联词语的错误记忆现象,他们所使用的研究范式被称为Deese-Roediger-McDermott(DRM)范式。在DRM范式研究错误记忆的初期,许多研究者都采用Roediger和McDermott(1995)的实验程序,即学习阶段用听觉呈现的方式让被试学习一些关联词表,然后在测验阶段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进行新旧测验。后来也有几个研究开始使用视觉呈现来对错误记忆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却是混合的,当然这些研究都没有把呈现通道之间的比较作为研究的主题。1998年,Smith和Hunt 首次采用被试间设计对DRM范式中的视觉呈现与听觉呈现进行了直接比较,他们进行了3个实验,结果发现当视觉呈现学习词表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回忆和错误再认,而对学习项目的正确回忆及正确再认则没有影响,其中错误回忆对呈现通道更加敏感。他们将这一在视觉再认测验或者书面回忆中,被试在视觉学习通道的错误记忆明显低于听觉学习通道的现象称之为错误记忆的通道效应(modality effect in false memory),从此引发了关于DRM范式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一系列实证研究。 Maylor和Mo(1999)则得出相反的研究结果,发现

案例教学法与法学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模式选择研究

案例教学法与法学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模式选择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化以及法治理念的渗透交融,法学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形势下,案例教学法逐渐被教育教学工作者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法学专业课程内容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过多,相关法律条例难以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存在一定问题。对此,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学职业技能。本文围绕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和价值展开分析,进而对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模式的选择进行探究。 标签:案例教学法;法学职业技能;路径;模式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社会关系存在复杂多变的特性,所以在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过程中应当克服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其能够将所学法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具体问题中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和研究来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实际案例的分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其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促使学生主观能动的参与到案例分析中。 在应用案例分析法组织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也潜移默化的转变了课堂教学角色,由过去的知识讲解者变成了学生学习引导者,充分尊重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主动的吸收法学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不仅能够掌握法学专业课程知识,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继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为自身法律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色彩,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法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新理念、新思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理念和思想得到创新。并且通过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氛围得以良好的营造,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法学职业技能,促使其能够独立的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进而在分析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法学知识。另外,教育教学工作者负责讲解案例,学生分析并参与讨论,这个过程能够促进法学知识得到高效传递,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实验心理学》考前练兵.doc

单选题 1.“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答案: A 2.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 A.极限法 B.恒定刺激法 C.阶梯法 D.平均差误法 答案: B 3.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实验技术是:() A.双耳分听技术 B.注意线索范式 C.启动范式 D.脑成像技术 答案: D 4.过滤器理论是由()提出的 A.特雷斯曼 B.布罗德本特 C.卡内曼 D.多伊奇 答案: B 5.认为“悲伤由哭泣而起,高兴由发笑而来”的是哪个学说?()

A.坎农-巴德学说 B.詹姆士-兰格理论 C.沙赫特两因素理论 D.认知-评价理论 答案: B 6.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A.实验心理学 B.组织心理学 C.比较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答案: B 7.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 B.时间序列设计 C.双组前后测设计 D.双组后测设计 答案: A 8.在低亮度环境下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称为() A.暗适应 B.明适应 C.感觉变化 D.视敏度 答案: A 9.证明感觉记忆容量比人们预期的要多得多的研究方法是() A.延迟报告法 B.部分报告法 C.整体报告法 D.词干补笔 答案: B 10.在“汉字材料的性质对视觉短时记忆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

A.汉字材料 B.短时记忆广度 C.汉字材料的性质 D.短时记忆 答案: B 11.刚好能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称为() A.差别感受性 B.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阈限 答案: D 12.X对应的两个分布上的纵线高度之比称为() A.决策标准 B.似然比 C.感受性指数 D.辨别力指数 答案: B 13.认为过滤器并非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是哪种理论() A.注意早期选择理论 B.注意中期选择理论 C.注意晚期选择理论 D.注意资源限制理论 答案: B 14.关于如何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存在各种理论或假说,最有影响的理论是() A.短语结构语法 B.转换语法 C.语法评价 D.生成转换语法 答案: D

GPS多路径误差处理

GPS多路径误差处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南京 210044 摘要:多路径效应是GPS测量中一种主要的误差源,严重损害了GPS的测量精度。文中就多路径效应对GPS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多路径效应产生的原理和一些特征,介绍消除或减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措施。重点分析利用信噪比削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该方法从接收机接收的信噪比中分离多路径信号成分和直达信号成分,得到多路径对直达信号的影响量,通过改正相位观测量,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弱多路径误差的目的。 关键词:GPS多路径误差、处理方法、信噪比 1 引言 随着近距差分GPS和民用GNSS系统的发展在各项误差源中,卫星星历误差,对流层、电离层延迟误差,接收机误差等都可以通过模型改正或双差进行消除或者削弱, 动态定位精度已可达亚米级,因此环境影响引起的误差,尤其是多路径误差就成为影响高精度定位和授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般的接收机来说,多路径信号对直视信号是一种干扰,因为多路径信号比直视信号经过了更长的路径才到达接收机,所以到达接收机时的多路径信号不论是载波相位还是码相位都和直视信号不一样,接收机对直视信号和多路径信号的混合信号进行捕获和跟踪,自然会产生误差,尤其是码相位,码相位误差最终会导致伪距误差,所以一般的接收机都会采取一定的抗多径手段来消除多径干扰。目前,对GPS接收机多路径干扰的研究,主要切入点有:(1)射频前段,通过有效设计以提高天线增益,如扼止环(choke ring)天线;(2)事后数据处理,主要用于差分GPS领域和RTK中;(3)接收机内部信号处理。接收机内部的处理技术可以消除短时延多路径干扰和长时延多路径干扰,是研究GPS接收机抗多路径的重点。 2 多路径误差的产生机理 2.1多路径误差概念及特性 一般情况下,除了直接的GPS信号外还有经测站周围各种介质如地表建筑物等一种或多种反射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由于反射信号的振幅远小于正常信号,迭加的结果是使接收信号有一附加干涉延迟,使观测值偏离真值。由多路径误差产生的机理可以看出,多路径效应与卫星相对于天线的空间关系以及天线周围的地物环境有关。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发现多路径效应是: 1)多径误差包括常数性和周期性两部分常数部分取决于天线周围的具体环境,属于系统误差,无法削弱和消除;周期性部分可以通过延长观测时间得以削弱或消除。多路径效应在各站之间没有相关性。 2)多路径误差影响码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多路径效应对伪距观测值的影响可达几十米,比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通常大两个数量级。在高反射环境下,多径误差常常导致信号失锁,许多周跳就是由于多路径误差引起的。无论是码观测值还是载波相位观测值,都受多路径误差的影响,其中码观测值的多路径影响更为复杂。其误差大约是载波相位多路径影响的几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docx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 干前的括号内。)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华生C.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 是。 A. 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6、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将个体心理 现象分为 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 C. 性格和气质 D.性格和能力 ()7、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精神分析 D.认知心理学()8、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相关法 D.访谈法 ()9、创建第一个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詹姆斯 C.冯特 D.铁钦纳 ()10、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是。 A描述 B解释C预测D控制 ()11、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个案法D调查法 ()12、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变量 D. 无关变量 ()13、提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是。 A描述 B解释C预测D控制 ( )14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 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 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15A 、功能主义B、行为主义C、结构主义D、精神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相关法、、 个案法。 ( A )16 、现场实验法 B 、临床法C、访谈法D、调查法、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

企业成长路径与发展方式选择

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指出:企业成长包括数量的增加、边界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亦提出大树原理,将“企业成长”的过程类比作一个生态过程,即一系列内部变化会导致成长体的个体发育及特征的变化。 诚然,企业成长既有质量的改善,也有量的增加。质的成长主要表现为企业素质的提高,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结构改进,经营制度和管理方法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塑造等。量的成长表现为企业规模与经营范围的扩大,包括生产结构专业化,经营业务多元化,组织结构集团化和市场结构国际化等。 企业成长的常见方式有三种:技术创新成长、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成长和多元化成长。 企业成长涉及自身能力、规模、业务范围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成长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三种经济的复合状态——“复合经济”构成企业成长理论的核心。其中,企业能力的成长是关键,也是企业其他两个成长方向(规模扩张与多元化经营)的依托。 (一)成长过程: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 归核化既回归核心业务,是哈佛商学院博士生马基兹于1990年在其博士论文《多元化、归核化与经营绩效》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出现了归核化的趋势,采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例明显下降,而实行归核化战略的企业比例显著上升,由50和60年代的1.3%和1.l%,上升到20.4%。以美国通用电气(GE)为例,1981年开始实行归核化战略,对旗下业务进行裁减,并提出了著名的“数一数二”原则,即业务若达不到所在行业的前两名,就整顿、关闭或出售。经过多年努力,GE从原来的38个事业部合并为13个;从跨60多个行业调整为15个。 在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的提法上,有三元论和二元论两派观点: 1、“企业现模、业务结构与竞争能力”三元论。此种观点认为:竞争能力同企业规模的关系成“S”型曲线(如图1左所示),随着规模扩大,竞争力逐渐提高,超过最优规模后,竞争力就递减。竞争能力与业务的多元化程度呈“C”型关系(如图1右所示),随着专业化向多元化转变,竞争能力会逐渐降低;但随着进一步多元化,竞争能力又会再度提高。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 1.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2.“时距信息加工机制的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肯定作为自变量的是(通道) 3.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相关法的是(实验法) 4.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D) A.研究行为的生物原因 B.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 C.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条件 D.以上都对 5.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清代王清任 6.《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步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其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7.构造注意的基本原则在于(意识应通过分析其元素加以研究) 8.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9.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认知心理学) 二.名次解释 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3.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4.心理特征:是指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5.行为:包括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6.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7.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8.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 9.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10.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11.调查法:是指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12.个案法:是指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13.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简答 1.简述个体心理现象的划分维度 个体复杂心理系统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类别来进行考察: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可以区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从个体心理能否被觉知到,可以区分出意识和潜意识;此外还可以区分为心理与行为。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304

考研之教育心理学摸拟题及答案解析30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主试把被试随机分成两组,要求一组把单字学三遍,另一组把单字变成故事,两组所用时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自变量是( ) A.被试特点的自变量 B.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C.刺激特点的自变量 D.环境特点的自变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被试特点的自变量是被试比较稳定的性质和差异;刺激特点是指给被试呈现的刺激不同。而本实验中的刺激,单字是相同的,它并不是自变量;环境指实验的环境;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学习的方式,一个水平学三遍,一个水平是编故事,这是在实验情境下的暂时差异,由主试的指示语造成。 第2题: 组内设计在用来研究练习时,最为理想的是研究练习的( ) A.有效性 B.阶段性 C.可行性 D.疲劳作用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组内设计非常实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例如,研究被试的行为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问题,进行纵向设计或学习过程研究的时候最为理想。组内设计用于研究记忆中的遗忘也是十分理想的方法。疲劳作用是阶段性的一个方面,有时候阶段性的实验中产生的是练习效应,所以该项不完全。 第3题: 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 )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统计效度 D.结构效度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第4题: 对于被试变量,只能采用( ) 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 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C.保密原则 D.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6题: 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通常指实验的( ) A.内容效度 B.内部效度 C.构想效度 D.实证效度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构想效度又称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或假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转换为研究目标的恰当程度和可操作性。它涉及建立研究方案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或观察指标的理论设想)及其操作化等方面的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第7题: 若使区组间的被试尽量做到同质,可以( ) A.用同一个被试重复接受几种实验处理 B.使用配对法分配被试 C.区组内的单位是一个团体,以不同团体为区组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随机区组设计的了解和掌握。若使区组间的被试尽量做到同质,一是用同一个被试重复接受几种实验处理,这是用被试自身作为控制;二是用配对法,将在某些特质方面相同的被试放在一个区组中,然后再将这些被试随机分派,接受若干个实验处理中的一个;三是区组内的单位是一个团体,以不同团体为区组。 第8题: 心理学研究中的自变量常是不连续的,称为因素。同一因素的不同标准称为水平又叫( ) A.实验处理 B.实验条件 C.检查点 D.以上都对

内隐记忆中通道效应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内隐记忆中通道效应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内隐记忆中通道效应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周仁来靳宏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大连,116029) 摘要:通道转换是使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之间产生功能性分离经常操纵的典型变量之一,被看作是内隐记忆主要依赖刺激知觉信息加工的有利证据。该文回顾了近些年通道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有关文献,对产生通道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解剖基础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的问题。 关键字:内隐记忆,通道效应,神经基础 1 通道效应的含义及其实验研究 通道效应指与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采用相同的感觉道呈现刺激相比,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采用不同感觉道呈现刺激将减损操作成绩的现象。它被看作是内隐记忆中知觉加工起作用的重要证据。一般认为,内隐记忆对刺激的知觉特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改变学习与测验阶段刺激呈现的物理特性或影响刺激知觉特征的匹配因素是内隐记忆常用的自变量。学习与测验通道的改变对间接和直接测验具有不同的影响,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在间接测验中存在通道效应,而在直接测验中不存在通道效应。 大多数学习与测验之间通道匹配的研究多采用视觉—听觉、听觉—视觉的模式,以及视觉—触觉、触觉—视觉等实验范式,对被试在外显记忆任务如自由回忆、再认和内隐记忆任务如词干补笔、单词确定、知觉识别等的作业成绩进行比较,以确定通道匹配与不匹配等操纵是否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 Jacoby和Dallas(1981)曾比较了感觉通道的改变对间接和直接测验的不同影响。他们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会严重干扰单词确认测验的成绩,却很少干扰再认测验成绩。 Graf和Schacter(1985)报告了词干补笔测验的启动由于学习和测验之间感觉通道的改变而降低了,但线索回忆任务的成绩却未受到这种影响 [2][1]。 Roediger和Blaxton(1987)发现,残词补全测验的启动效应受到了通道改变的影响,而回忆和再认的成绩却未受到影响。 1 [3] 内隐记忆中通道效应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Rajaram和Roediger(1993)则进一步发现,在残词补全、词干补笔、知觉辨认和词汇判断等常见的间接测验中,学习阶段采用听觉方式呈现刺激而测验阶段采用视觉方式呈现刺激所产生的启动效应,只及两阶段均采用视觉方式呈现刺激所产生的启动效应的一半。

内隐记忆中通道效应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内隐记忆中通道效应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周仁来靳宏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大连,116029) 摘要:通道转换是使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之间产生功能性分离经常操纵的典型变量之 一,被看作是内隐记忆主要依赖刺激知觉信息加工的有利证据。该文回顾了近些年通道效 应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有关文献,对产生通道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解剖基础进行了总结和 分析,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的问题。 关键字:内隐记忆,通道效应,神经基础 1 通道效应的含义及其实验研究 通道效应指与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采用相同的感觉道呈现刺激相比,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采用不同感觉道呈现刺激将减损操作成绩的现象。它被看作是内隐记忆中知觉加工起作用的重要证据。一般认为,内隐记忆对刺激的知觉特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改变学习与测验阶段刺激呈现的物理特性或影响刺激知觉特征的匹配因素是内隐记忆常用的自变量。学习与测验通道的改变对间接和直接测验具有不同的影响,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在间接测验中存在通道效应,而在直接测验中不存在通道效应。 大多数学习与测验之间通道匹配的研究多采用视觉—听觉、听觉—视觉的模式,以及视觉—触觉、触觉—视觉等实验范式,对被试在外显记忆任务如自由回忆、再认和内隐记忆任务如词干补笔、单词确定、知觉识别等的作业成绩进行比较,以确定通道匹配与不匹配等操纵是否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 Jacoby和Dallas(1981)曾比较了感觉通道的改变对间接和直接测验的不同影响。他们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会严重干扰单词确认测验的成绩,却很少干扰再认测验成绩[1]。 Graf和Schacter(1985)报告了词干补笔测验的启动由于学习和测验之间感觉通道的改变而降低了,但线索回忆任务的成绩却未受到这种影响 [2]。 Ro ediger和Blaxton(1987)发现,残词补全测验的启动效应受到了通道改变的影响,而回忆和再认的成绩却未受到影响[3]。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概述)-试卷2.doc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概述)-试卷2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分数: 2.00)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2.00)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3.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分数:2.00) A.图形 B.封闭性 C.刺激间的关系 D.以上都对 4.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5.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分数:2.00) A.理论 B.实验设计 C.问题 D.假设 6.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分数:2.00)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 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 D.常模之于偏差数 7.下列各领域,被看作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分数:2.00) A.实验心理学 B.组织心理学 C.比较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8.选择( )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地选择是保证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基本前提。(分数: 2.00) A.研究课题 B.研究的被试群体 C.研究方法 D.研究变量 9.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分数:2.00) A.詹姆斯 B.费希纳

C.斯蒂文斯 D.艾宾浩斯 10.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做( )。(分数:2.00) A.推论 B.数据 C.外化解释 D.假设 11.做一个心理学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分数:2.00) A.研究课题 B.实验设计 C.变量的控制 D.因变量的指标 12.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应该呈现( )。(分数:2.00) A.仅仅是描述统计 B.仅仅是推断统计 C.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D.既不是描述统计也不是推断统计 13.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世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努力。其中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 )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 )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分数:2.00) A.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B.费希纳艾宾浩斯冯特 C.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 D.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 14.实验的基本进程是( )。(分数:2.00) A.从函数型实验到因素型试验 B.从因素型试验到函数型试验 C.因素实验和函数试验同时进行 D.视情况而定,有时先做函数型试验,有时先做因素型试验 15.如果你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一个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实验过程及结果,可以看( )。(分数:2.00) A.题目 B.摘要 C.引言 D.方法 16.对于撰写研穷报告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要把实验使用的被试、刺激材料、实验程序等都描述清晰,以便其他研究者重复试验 B.在前言中只需要写研究者赞同的理论观点 C.实验结果要用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 D.要将实验结果和研究者的解释明确分开 17.除哪项之外,我们在挑选实验被试的过程中是要注意的。( )(分数:2.00) A.被试数量越多越好 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必须随机选取被试 D.对于有损伤的实验尽量用非人类被试 18.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