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约翰劳,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泡沫简介

约翰劳,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泡沫简介

约翰劳,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泡沫简介
约翰劳,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泡沫简介

约翰·劳

约翰·劳(1671-1729,John Law)是18世纪欧洲的一个金融家,以推行纸币而闻名。当时,欧洲各国货币还是采用金属本位,市场上不是金币就是银币,总之没有纸币。因为欧洲人民都觉得跟黄金白银相比,纸币太不可靠了。但是,劳先生说“不,纸币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他的信念就是,“要繁荣,发纸币”。

约翰·劳他是苏格兰人,但是苏格兰议会拒绝考虑他的建议,反而将他驱逐海外。于是,劳先生在欧洲诸侯之中推行纸币。卢森堡大公对他说,我的国家太小,实行不了阁下的宏大计划,我也是欧洲最穷的国王,经不起失败破产的打击;不过我觉得法国人会对你的计划感兴趣,你可以去法国碰碰运气。

劳先生来到法国,正赶上1715年法王路易十四去世。这个死去的国王生前喜欢奢侈品,倡导高消费,搞得法国财政濒于破产的地步。在他死后掌管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了还清他哥哥生前留下的财政窟窿,伤透脑筋。

他先使用传统伎俩,宣布重铸货币,金币面值不变,但是含金量减少20%。这样一来,政府债务立刻也跟着减少20%。接下来,他又采用一招,宣布4000旧金币加上价值1000金币的公债,可以在铸币厂换回5000新金币。于是,政府债务又神奇地跟着降低。

但是,哪怕是这样明目彰胆地掠夺人民,法国财政还是被债务压得奄奄一息。更糟的是,因为货币价值经常变动,贸易已经极度萎缩了,法国经济危在旦夕。

这时,劳先生出现了,他说纸币可以带来繁荣,可以轻松的还清债务,让我们推行纸币吧。奥尔良公爵立刻听从了这个建议,授权劳这个英国人组建法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发行纸币。在开业初期,劳先生坚守承诺,任何他的银行发行的纸币都可以立刻兑换相当于面值的金币。老百姓因此相信他的纸币是有价值的,争相持有,而金币的价值因为政府朝令夕改,反而还不如纸币。

可是,到了后来,法国政府顶不住增发纸币的诱惑,纸币泛滥成灾。终于在1720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纸币的面值已经超过了全国金属硬币总和的1倍还多,于是纸币崩溃了,不得不全数被折价收回,重新流通金属硬币。无数人遭受巨大损失,法国差点爆发革命。劳先生逃到了意大利,这位曾经的全法国最大的红人,1729年无声无息地死在威尼斯的一个贫民窟里。

发行纸币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错,从那时起再过200年,纸币就要大获全胜了。那么,劳先生为什么会失败呢?他的错误又是什么呢?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劳先生错在纸币发得太多,没有足够的准备金,是不能发行那么多纸币的,否则只能产生通货膨胀。

但从本质上,劳先生的根本错误是他没有认清货币和财富的关系。他错误的认定货币可以带来财富,而没有想到货币其实只是财富的结果。他的代表作是1705年出版的《论货币和贸易》(Money and Trade Considered),下面我从里面摘录三句话,看看他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 一国的实力和财富,与人口、军火和外国商品的数量有关。这些东西依赖于贸易,而贸易又依赖于货币。(National Power and Wealth consists in numbers of People, and Magazines of Home and Foreign Goods. These depend on Trade, and Trade depends on Money.)* 没有货币,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动员人民、改进产品、促进制造业和贸易。(The best Laws without Money cannot employ the People, improve the Product, or advance Manufacture and Trade.)

* 如想和他国一样强大富有,就必须拥有与该国数量相等的货币。(To be Powerful and

Wealthy in proportion to other Nations, we should have Money in proportion with them.)从上面的言论可以看出,劳先生是一个赤裸裸的货币至上论者。他以为货币和财富是一回事,创造货币就等于在创造财富,事实却不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创造货币,而是创造财富。否则,任何国家只要开动印钞机,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到17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弗罗林(florins,荷兰货币单位)。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是什么价值,你只需要知道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弗罗林,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正如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名称所喻示的一样脆弱,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该破灭了。在某个时刻,当某个无名小卒卖出郁金香——或者更有勇气些,卖空郁金香时,其他人就会跟从,很快,卖出的狂热将与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于是,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

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1593年,传入荷兰。17世纪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在崇尚浮华和奢侈的法国,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就有法国人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不过与荷兰比起来,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后,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不久,在舆论的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并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1634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兰的全民运动。当时1000美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美元了。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面对如此暴利,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脑。他们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就在这一年,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正如当时一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1637年2月,一

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就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已经近在眼前。由于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虽然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个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不如一颗洋葱的售价。绝望之中,人们纷纷涌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损失。但在19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从而彻底击破了这次历史上空前的经济泡沫。

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投机是有据可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案例。每年春季,人们都可以在花园中见到美丽娇艳的郁金香。可是却很少有人想到在三百多年前,郁金香花居然给欧洲经济带来一场轩然大波。

有人考证说,郁金香的原产地是中国。据说在很久以前,骑在骆驼背上的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郁金香带到了土耳其。根据文献记载,郁金香在16世纪中叶从土耳其传入奥地利,然后从这里逐步传向西欧。当时,荷兰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荷兰很快就成了郁金香的主要栽培国之一。

1630 年前后,荷兰人培育出了一些新奇的郁金香品种,其颜色和花型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典雅高贵的郁金香新品种很快就风靡了欧洲上层社会。在礼服上别一枝郁金香成为最时髦的服饰。贵夫人在晚礼服上佩戴郁金香珍品成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王室贵族以及达官富豪们纷纷趋之如鹜,争相购买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特别是在法国盛行的奢侈之风把郁金香的价格逐渐抬高起来。在1635年秋季,名贵品种郁金香的价格节节上升。在巴黎一枝最好的郁金香花茎的价钱相当于110盎司的黄金。

到1634年以后郁金香的市场需求量逐渐上升。在1636年10月之后,不仅珍贵品种的价格被抬高,几乎所有的郁金香的价格都飞涨不已。在表A-1中给出了在1637年1月2日和2月5日以及1739年荷兰市场上郁金香的价格。从表中的数据可见,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期间内,郁金香的价格被抬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郁金香花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辉煌。好景不长,郁金香泡沫只维持了一个冬天,在开春之前,郁金香泡沫崩溃了。郁金香市场一片混乱,价格急剧下降。1739年的数据显示出,有些品种郁金香的价格狂跌到最高价位的0.005%。在西方流行的花卉品种很多,例如玫瑰、菊花等,为什么惟独郁金香会引起这样大的金融风暴呢?

诚然,在17世纪欧洲市场上对郁金香的需求迅速上升,这是促成郁金香泡沫的必要条件之一。可是,许多商品在一段时间内都出现过供不应求的现象,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泡沫经济。郁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郁金香大致上分为普通品种和特殊品种两类。Switsers、Gheele Croonen、White Croonen 等属于普通品种,而Semper Augustus、Gouda等属于名贵品种。普通品种以重量(磅)论价,名贵品种以头论价。从表A-1中可见,普通品种与名贵品种之间的价格有时相差上千倍。

郁金香有两种繁殖方法。一种是通过种子繁殖,另一种是通过郁金香的根茎繁殖。郁金香的根茎就像大蒜一样,栽到地里,每年四五月间就会开花,花期不过十天左右,到了9月,根部又会长出新的球茎。新的球茎的重量比原来种下去的球茎只能增加一倍左右。如果通过种子繁殖,要经过7~12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球茎。郁金香市场上交易的不是花,而是球茎。园艺家们在郁金香的栽培过程中发现,利用一些自然开裂的球茎往往可以培育出特殊的新品种,开出非常鲜艳的花朵。这实际上是那些开裂的球茎受到某种花叶病毒的感染之后产生的异变。这种异变只能通过球茎繁殖来传承,而不能通过种子来传承。如果郁金

香的球茎不能自然开裂,也就不一定能够保证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很难控制球茎开裂的概率,再加上这种花叶病毒会把球茎的产量降低10% ~15%,使得郁金香球茎难以在短期内增加供给,名贵品种的郁金香球茎更是十分难得。“物以稀为贵”郁金香的稀缺使之身价百倍。出现郁金香泡沫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短时期内,郁金香球茎的供应量几乎是一个常数,它不会因为需求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即使郁金香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也没有办法迅速增加供给。从供求关系上来看,郁金香供给曲线很陡。

如果在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难免会有些奸商们囤积货物,抬高物价。例如,在棉花、铜、锡等商品市场上都曾经出现过程度不同的投机活动。可是,这些商品市场的波动都没有像郁金香泡沫那样大,其中原因之一是和郁金香市场的操作方式有关。

在1634年以前,郁金香和其他花卉一样是由花农种植并直接经销的,价格波动的幅度并不大。在1634年底,荷兰的郁金香商人们组成了一种类似产业行会的组织(College),基本上控制了郁金香的交易市场。这个行会强行规定:任何郁金香买卖都必须要向行会缴纳费用。每达成一个荷兰盾的合同要交给行会1/40荷兰盾。对每一个合同来说,其费用最多不超过3盾。由于这些行会通常在小酒馆里进行郁金香交易,他们所收取的费用也就常常被称为“酒钱”(Wine money)。由于郁金香的需求上升,推动其价格上升,人们普遍看好郁金香的交易前景,纷纷投资购入郁金香合同。郁金香球茎的收获期是每年的9月。在1636年底,荷兰郁金香市场上不仅买卖已经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在1637年将要收获的球茎。郁金香的交易被相对集中起来之后,买卖双方的信息得以迅速流通,交易成本被大大降低。在这个期货市场上没有很明确的规则,对买卖双方都没有什么具体约束。郁金香合同很容易被买进再卖出,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经易手。这就使得商人们有可能在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买空卖空。在多次转手过程中,郁金香价格也被节节拔高。

在行会的控制和操纵之下,郁金香的价格被迅速抬了起来。买卖郁金香使得一些人获得了暴利。郁金香价格暴涨吸引了许多人从欧洲各地赶到荷兰,他们带来了大量资金。外国资本大量流入荷兰,给郁金香交易火上浇油。

在1636年12月到1637年1月之间,所有品种的郁金香价格全线上升。以一种稀有品种Gouda为例,其价格在1634年底仅为每盎司1.5基尔德(荷兰盾),到1636年底也只不过上升到每盎司2基尔德。随着郁金香投机市场的形成,Gouda的价格大起大落。在1636年11月价格猛升到7基尔德,随后回跌到1.5基尔德,在12月12日其价格再度强烈反弹,直上11基尔德。过了新年之后,再猛跌到5.5基尔德。由于新投机者的加入,价格再次急剧上升,到1月29日已经突破了14基尔德大关。这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的振荡幅度都超过400%。拿12月9日最低点(1.5基尔德)与12月12日的最高点(11基尔德)相比,3天之内价格上升将近10倍。超额利润招来了四面八方的投机客。也许有人早就怀疑到郁金香的价格已经完全背离了作为一种花卉的常规,但是倒买倒卖所获取的暴利使得许多投机客们丧失了理智。到了1637年1月连普通品种的郁金香价格也被抬高了25倍多。例如,Switsers 的价格在1637年1月上旬尚且低于1基尔德,到月底就被炒到14基尔德,到2月5日上涨为30基尔德,在30天内涨幅超过了29倍。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一个投机者都沉浸在突然发了一笔横财的美梦之中。

1637年新年前后,郁金香的期货合同在荷兰小酒店中被炒得热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买倒卖的人逐渐意识到郁金香交货的时间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郁金香的球茎种到地里,也就很难再转手买卖了。人们开始怀疑,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来的郁金香球茎就是开出花来到底能值多少钱?前不久还奇货可居的郁金香合同一下子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宁可少要点价钱也要抛给别人。在人们信心动摇之后,郁金香价格立刻就开始下降。价格下降导致人们进一步丧失对郁金香市场的信心。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迫不及待地要脱手,可是,在这个关头很难找到“傻瓜”。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郁金香市场全线崩溃。

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许多郁金香合同在短时间内已经多次转手买卖且尚未交割完毕,最后一个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开始向前面一个卖主追讨货款。这个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债。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从昔日的景气场面顿时间变成了凄风苦雨和逼债逃债的地狱。

在1637年2月24日花商们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会决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签订的郁金香合同必须交货,而在此之后签订的合同,买主有权少付10%的货款。这个决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郁金香市场的混乱。买主和卖主的关系纠缠不清。荷兰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拒绝批准这个提议。在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的合同。一年之后,荷兰政府通过一项规定,允许郁金香的最终买主在支付合同价格的3.5%之后中止合同。按照这一规定,如果郁金香的最终持有者已经付清了货款,那么他的损失可能要超过当初投资数量的96.5%。如果还没有支付货款的话,他很侥幸,只需支付合同货款的3.5%,那么卖给他这个合同的人就要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了。

在这个打击之下,荷兰的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来。

密西西泡沫

最早记录密西西比股市泡沫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Adam Anderson。他在1787年详细地描述了当年法国股票市场上出现的投机风波。在他之后的一系列研究密西西比股市泡沫的论文成为股市理论的经典之作。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1716年5月,劳约翰梦寐以求的银行获得路易十五王朝批准,正式开张营业,他给银行取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名字:通用银行,经营期限20年,拥有发钞权,不过最初规定该银行所发钞票必须以固定价格与黄金和白银铸币兑换。显然,贵金属储备之要求将严重束缚银行货币和信用扩张能力,这并不是劳约翰所需要的银行。

他的策略是步步为营。1717年,他说服王朝政府发出敕令,规定王国所有税收皆以劳约翰的银行钞票缴付,从而为银行纸币之流通开辟了广阔空间。1718年12月,劳约翰劳再次创造惊人之举。路易十五批准他的银行更名为“皇家银行”(Royal Bank)。起初,为了增加钞票的吸引力,皇家银行宣称钞票可以依照固定价格兑换为白银铸币或依照市场可变价格兑换为黄金铸币。然而,半年时间不到,1719年4月,皇家银行就宣布钞票价值与白银价值脱钩,不再保证兑换。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劳约翰的“金融炼金术”让古老的法国诞生了第一家中央银行,并迅速从金属货币本位制转向彻底的信用货币或纸币本位制,那是当时全世界闻所未闻的惊人壮举。

从政治方面来看,路易十四(Louis XⅣ,1630-1715年),史称路易大帝或太阳王执政时期十分好战,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常备军,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发动参与了一系列战

争。例如1667-1668年因遗产问题与西班牙发生战争;1672-1678年发动对荷兰的战争:1701-1703年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导致法国国库空虚,政府债台高筑,全国对外债务达到30亿里弗尔——这也成为路易十五继承的主要遗产。

从经济方面来看,17世纪时经济史上著名的重商主义已成长为欧洲国家的普遍政策。路易十四也起用柯尔伯进行经济改革,推行重商主义,即把资本主义经济的营利性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典型方式就是公司通过国家的特殊优惠条件垄断独占许多远程贸易。同时,路易十四早于1673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司立法《商事条例》,不仅正式以制定法形式取代了自由贸易时代的商业惯例和商事习惯法。而且还首创了核准主义,即公司成立除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外,还需获得指定的行政官署的核准。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比,公司制度已经比较成熟。

从历史人物方面来看,在法国政府一方面国库枯竭、国债巨额另一方面对经济又有强干预性的紧要关头,货币理论的一代怪才约翰·劳(John Law)诞生了。他主张因为不受金银储量的限制所以纸币本位制灵活于贵金属本位制,拥有货币发行量的银行应有权管理国家的税收,并以税收和不动产为基础发行纸币,以保证提供足够的通货来支持经济繁荣和进行宏观调控。这种银行纸币发行论正好为法国摄政王奥莱昂(Orleans)的财政窘困、国债资金融通问题献上了一计。约翰·劳本人也因此倍受摄政王的重用。

事件历程:

第一步:1716年5月约翰·劳经法国政府特许建立了一个可以发行货币的私人银行,并且它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约翰·劳的银行事务经营得很成功,币值稳定。而金银却因受政府的不明智干预时常贬值。于是劳氏银行的信誉蒸蒸日上,垄断了烟草销售,还独揽改铸金币、银币的权力。最终于1718年12月被国有化为皇家银行,但仍由其担任主管。

第二步:在法国政府的重商主义下,约翰·劳自1717年就开始日益获得各种贸易特许权,以至于其设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拥有与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贸易的独一无二权力(因为当时传说这两个地方遍地可见金银),且公司股票可以用国库券以面值购买,尽管面值500里弗尔的国库券在市场上只能兑换160里弗尔,投机狂潮开始席卷法兰西。时至1719年时密西西比公司又被全权授权在东印度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柯尔伯建立的法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地进行贸易。垄断性的海外贸易确实为密西西比公司带来了不少超额利润,此时公司又称印度公司,新增5万股份,劳氏保证每份500镑的股票每年可获得200里弗尔的红利,而当时面值500的国库券只抵得上100的市值了。人们纷纷无法抵制诱惑,至少有30万人申请购买5万的新股。

第三步:借助此时法国公众的普遍热情,约翰·劳决定运用皇家银行的纸币发行能力和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实力实践其刺激经济和为摄政王解除政府国债负担的设想。约翰·劳首先向人们展示了异常辉煌的公司前景,接着密西西比公司于1791年9月12日,9月28日,10月2日分别发行10万股股票,每股5000里弗尔,用于偿还15亿里弗尔(相当于6000万英镑)的国债。

股票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无论是豪门显贵还是村夫野汉,不分男女老少都幻想从劳氏股票中获得无尽的财富。股票价格涨了又涨,直线飚升。有时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上扬10到20个百分点,早上出门一贫如洗的人,晚上归家时就可以腰缠万贯。最狂热的记录是半年内股价能从500里弗尔被炒到18000里弗尔。各地的人都纷纷涌入股票交易场所,从早到晚熙熙攘攘,甚至不得不多次更换更大的广场。不仅用以偿还国债的纸币又流回股市,而且为配合股票投机对货币的需求,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里弗尔纸币(为支付印度公司以前发行的1.59里弗尔股票,1719年7月25日皇家银行已经发行过2.4亿里弗尔纸币)。总之密西西比股票的价格越高,皇家银行就同步发行越多的钞票。导火线点燃于1920年初,孔蒂亲王由于在要求以他自己的定价购买新上市的密西西比股票时被约翰·劳拒绝,就用三

辆马车拉着自己的纸币到劳氏银行要求兑换硬币。从此任何人都可以毫无困难地任意兑换硬币,稍稍精明的股票投机者也都正确遇见到股票价格不可能永远攀升,纷纷兑换硬币并运往国外。

随之而来,时间一长国内的流通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境地,闻所未闻的禁止任何人拥有超过500里弗尔硬币,违者除没收所有硬币外还要被处以数额很大罚款的法令也就应运而生了。同时还严禁任何人收购金银首饰、器皿和珍贵的宝石。随着股民信心的下跌,密西西比股价暴跌,已经没有什么人还相信那个地区蕴藏着巨大财富的神话。但是,为了重新树立公众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政府真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政府甚至宣布强制征兵计划,召集巴黎所有穷困的流浪汉,提供衣服和工具,让他们排成队,肩上扛着镐和锹,日复一日的通过巴黎街头然后来到港口等待被装船运往美洲,佯装到那里的金矿上干活。他们之中有三分之二没有上船而是分散到法国各地,不到三个星期他们中的一半人又出现在巴黎。为了维持9000里弗尔的股价,约翰·劳还于1720年3月25日,4月5日,5月1日分别发行了3亿,3.9亿,4.38亿里弗尔纸币,使得一个多月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一倍多。据估算当时流通中的纸币有26亿里弗尔之多,而全国的硬币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

终于约翰·劳控制不了局面了,不得不宣布股票贬值,国务会议通过决议让纸币贬值50﹪,银行则停止兑付硬币业务。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000里弗尔,到1721年9月跌回500里弗尔。至此昔日的经济繁荣泡沫彻底破灭,代之以经济衰退、民生重创的现实。这就是以约翰·劳为主角,依据其增发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国债的理念和摄政王的赏识,借助密西西比公司和皇家银行为载体,联合贸易和金融两条战线演绎的一场带有浓厚政府性质的泡沫经济。

1715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驾崩,由路易十五——菲利普二世摄政。路易十四留给路易十五的是一个国库枯竭与巨额外债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路易十四连年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又极度奢侈浪费,弄得法国经济陷入极度苦难之中。于是,1716年,法国政府特许约翰·劳在巴黎建立了一家资本约600万利弗尔(Livre)的私人银行,这便是后来的“皇家银行”。政府授予皇家银行有发行钞票的权力,以便它用所发行的钞票来支付政府当时的开支,并帮助政府偿还债务。这种钞票在原则上可以随意兑换成硬通货,人们乐于接受。因此,银行建立后,其资产总额迅速增加。1717年8月,劳取得了在路易斯安那[1]的贸易特许权和在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垄断权。其后,劳建立了西方公司,该公司在1718午取得了烟草专卖权。1718午11月,劳成立了塞内加尔公司,负责对非洲的贸易,1719年,劳兼并了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更名为印度公司,垄断了法国所有的对欧洲以外的贸易。劳所主持的垄断性海外贸易为他的公司源源不断地带来了巨额利润。

1719年7月25日,劳向法国政府支付了5000万利弗尔,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弥补这部分费用,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每股1000利弗尔,股票价格很快上升到1800利弗尔。1719年8月,劳取得了农田间接税的征收权。1719年10月,劳又接管了法国的直接税征收事务,其股票价格突破了3000利弗尔。1719年,劳决定通过印度公司发行股票来偿还15亿利弗尔的国债。为此,印度公司连续三次大规模增发股票:1719年9月12日增发10万股,每股5000利弗尔。股票一上市就被抢购—空,股票价格直线上升。1719年9月28日和10月2日,印度公司再增发10万股,每股5000利弗尔。股票价格一涨再涨,达到了每股10000利弗尔,在半年之内涨了9倍。

印度公司的股票猛涨不落,不仅吸引了本国大量的资余到股票市场,而且吸引了欧洲各国的资金的大量流入。这样,股票买卖的投机气氛越来越浓厚,投机活动的盛行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于是,每当印度公司发行股票时,皇家银行就跟着发行货币,每次发行股票都伴随着货币的增发。因为劳始终坚信增发银行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国债。1719年7月,皇家银行发行了2.4亿利弗尔钞票,用于支付印度公司以前发行的1.59亿利弗尔的股票。

1719年9月10日,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利弗尔。货币大量增发后,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1719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到1720年1月上升到23%。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直接动摇了民众的信心,人们纷纷涌向银行,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纸币兑换成黄金,而不要印度公司的股票。1720年9月,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1721年11月,股价跌到2000利弗尔;到12月2日,跌到了1000利弗尔;1721年9月,跌到500利弗尔,重新回到了1719年5月的水平。

密西西比泡沫破灭后,法国经济也由此陷入萧条,经济和金融处于混乱状态,多年之后还难以复苏。

启示:

密西西比泡沫原始地印证了当代关于泡沫经济的一些一致认识:

(1)证券市场是具有不完全性质的市场,不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的均衡点,容易出现哄抬价格的泡沫现象。这是泡沫经济存在的本质理论原因,也解释了密西西比股价为什么能够完全背离公司盈利实力而纯粹受制于股票需求和股票买卖价差关系。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往往是泡沫生成的外部条件。

(3)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介入,往往是泡沫经济的触媒。这两点在密西西比泡沫中都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股票担负起清偿国债的功能,皇家银行大发纸币为其呐喊助威,政府出台政策只为保住股票价格。完全混淆了公司与政府的不同定位、分工和不同作用、目的。

(4)由于泡沫或迟或早、必不可免的破灭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所以宏观经济当局应积极设法防止泡沫经济的生成,或者在泡沫生成后努力防止突然崩盘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正是一个政府的真正职责所在。

在“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中,约翰·劳曾经一度成为法国政府“特聘的专家”,一手主管政府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另一手控制法国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发展。在他背后,政府为了缓解财政亏空,大量发行纸币,制造虚假经济繁荣,最终引发了剧烈通货膨胀。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开发计划”成为泡影,股票变成废纸,法国金融体系因此崩溃。后来,约翰·劳逃离法国,1729年在威尼斯于贫病交加中死去。金融创新源自于信用,而金融泡沫则崩溃于信用的透支。马克思曾说,约翰·劳“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因为他的“骗术”听上去与当代货币学理论颇为神似: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在不提高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产出;纸币本位制要比贵金属本位制更好,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说白了,采用贵金属本位制,发行货币要看手上有多少金子、银子,而金银在世界上的储量有限,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金银的供给量。纸币本位制就没有这个限制,如果金融当局愿意的话,启动银行的印钞机,要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但是,金融市场的疯狂,就在于一旦泡沫被滥发的货币和无限的乐观预期所吹大,即便是强有力的政权力量也无能为力,通货膨胀几乎就是滥发货币的代名词,相应地,货币贬值和政府信用丧失,必然导致资本市场甚至一国经济的最后崩溃。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文/温静静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

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浅谈郁金香泡沫

浅谈“郁金香泡沫” 众所皆知,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就是17世纪荷兰出现的郁金香泡沫,它不仅是千百万人倾家荡产,使得荷兰的经济遭受重大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它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而引发泡沫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类贪婪的本性,贪婪的心不断地刺激、支配着人类去冒险,一味的追求低买高卖的心理,让人们忽略了价值与价格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泡沫愈来愈大,最终只可能导致泡沫危机的到来。 17世纪初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加上它的 形象十分符合欧洲人的审美品位,因此价格极其昂贵。渐渐地引发了投机狂潮,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大家之所以争抢郁金香就是因为大家都对它看涨的预期心理,人们都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进,然后在市场上高价卖出以赚取价差。这种“为卖而买”的投机行为,使得郁金香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价格也就越来越高。然而,泡沫终归只是泡沫,像一阵风,投机狂热总会刮过去。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参与的只是一种投机活动,并不真正创造财富时,总会有人清醒过来。一个偶然的事件导致了郁金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人们开始怀疑,郁金香真的值那么多钱吗?于是,原先坚固无比的信心防线迅速坍塌,无人敢再去接手郁金香,球茎价格迅速下跌,郁金香泡沫从此破裂,使得成千上万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 郁金香泡沫虽已成为历史,但是相似的历史事件却一直在重演。如100年后荷兰的水仙、之后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一直到1997东南亚、美国次贷危机,故事的主人公会换,炒作的品种会换,但游戏规则不会换。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谓是蒸蒸日上,但是在我国实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些虚体经济的膨胀发展,比如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就有可能暗含泡沫危机。 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我们可以看到今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变动情况。我国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只有1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而上涨的城市有66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3%,最低为下降0.5%。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仅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1.9%,最低为下降1.2%。我国二手房价格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5个,上涨的城市有63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2%,最低为下降0.8%。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书笔记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书笔记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书笔记1 翻开这本书的题记,罗曼罗兰就说,把这本书献给全世界正在战斗的人们。然后往下读,又看到《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一名字的出处,“当你遇到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面容之日,便是你将死而不死之日”。我当下便觉得,我找对书了。或者是书找对我了,冥冥之中又安排我在此时读这本书,在我“将死之日”,给予我力量去重生。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懂“战斗”这两个字的意思,可是我同样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数不清的人在“战斗”。他们在人生中孤独挣扎,时而也彷徨堕落,是的,他们彷徨,迷茫,脆弱,有太多局限,但是他们终究不肯屈服于眼前的被统治,要为自己的自由而战。 他们本可以“乐天知命”,上帝给我哪些,我就享受哪些。亦或者他们不断的挣扎战斗,最后的结果仍是失败,仍是回到原点。但是他们相信,他们生来是要做战士的,战士最大的光荣,是“死得其所”,马革裹尸,削减沙场,乃是他们最光荣的归宿。就像宝剑,即使命中注定就要被折断,但是战斗过的剑锋,你抹杀不了刻在他上面的骄傲。 克里斯朵夫最终还是一死,就像书中所讲到的一样,“每个人都要轮到去登上千古长存的受难的高岗,每个人都要遇到千古不灭的痛苦,抱着没有希望的希望,每个人都追随着抗拒过死,否认过死,而

终于不得不死的人”,面对冥冥中掌管这一切的,他最终还是失败。但是这种失败,乃见证了他人生的意义。 “他倒下去了,被马蹄践踏着,鲜血淋漓的爬着,爬到了山顶上,锻炼灵魂的野火在云中吐着火焰……战斗完了,精辟历尽,于是他珍惜他的失败,明白了他的界限,努力的在主替我们划定的范围内,完成主的意志,为的是等待播种收获,把那些艰苦美妙的劳作做完一吼,能有权利躺在山脚下休息,对阳光普照的山峰说,祝福你们,我不欣赏你们的光明,但你们的阴影对我是甜美的” 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对于这种天生要做战士的人,他一生最大的幸福,或者上天能给予他的最大眷顾,就是能和一个懂他的,爱他的人共同走过人生。但是可惜的是,克里斯朵夫,上帝连这一点都没有给他。写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告诉那些战斗的人,一个爱你懂你的人对你人生的重要,不要低估他们。 最后,写到这里,想说的是,自然有人,天生要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挣扎,奋斗,他们不肯因为眼前虚假的光明而自欺欺人,于是勇敢的走入黑暗,去探求真正的光明。很多人在这条路上倒下了,也有很多人在继续前进,让我向你们致敬,在黑暗中为光明挣扎的,不肯放弃的人们。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书笔记2 从开始看《约翰·克里斯朵夫》一书到结束,用了40天,120万字。 有人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平凡的世界》的世界通行版,我看这两本书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叙述青年的一生,这一生中有过迷

世界三大金融泡沫 历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世界三大金融泡沫历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 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每遇金融危机,传媒界就喜欢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三次金融泡沫事件来教育公众,荷兰的郁金香炒作、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和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三大事件在教科书和传媒上都被归结为少数骗子做局,政府监管不力,大众疯狂跟进,结果人财两空,经济遭到破坏而成为金融与社会的悲剧。于是,很自然地得出加强政府监管,严防死守地打击任何不规范的金融行为的所谓历史经验来。不过,这三大泡沫事件已经被宣传了近百年,却并没有防止在更大的范围和规模上重演悲剧。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认真重温一下历史。 1635―1637年间的郁金香泡沫发生在当时是海上强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市场中心。早年间,土耳其人从天山山脉将郁金香花种带入君士坦丁堡,郁金香进入宫廷,成为东方时尚。后来的德国植物学家进行人工栽培,发现病毒突变会导致郁金香球根有美丽的变种。进入荷兰市场后,起初植物爱好者和商业新贵们以培育不同变种花朵为荣,标价昂贵,很快就有投机交易者介入买卖形成郁金香市场。 郁金香花的培育速度很慢,需要六七年,无法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给期货交易开辟了空间。大家都在酒店大堂进行交易,买卖单据都通过背书而流通,无法明确交易者的真实身份。在投机者的操控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交易,哄抬价格。许多郁金香品种可以在一年内价格上升百倍,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1636年,一棵价值三千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八头肥猪、四头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质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这样的市场显然无法长久维持,待到击鼓传花结束时,供货者无法交割,收购者和投机者受损出场,郁金香泡沫就烟消云散了。郁金香泡沫对当时荷兰的经济影响不大,只是后来崇尚节俭生活的加尔文主义兴起,教士们喜欢用郁金香事件抨击人性的贪婪。两百年后,才有畅销书将这个事件列入史册。 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则是由著名的金融家约翰?劳一手造就的。劳(1671―1729)是苏格兰经济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拥有大量地产。劳十四岁就跟着家族从事金融业务。父亲去世后,他去伦敦冒险。在赌博中损失巨大。劳在为女人的决斗中打死对手,被对方家族纠缠,不得不跑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客居避祸。 劳一直主张建立国家银行,用金银、土地抵押发行货币。国家垄断资源,用国有公司的经营利润支付外债。尽管他一再上书,但苏格兰政府不接受这个建议。劳便穿梭于法国和荷兰之间,一边从事金融投机交易,一边结交上层社会等待时机。 法国路易十四去世后,国库空虚。情急之下,法国摄政王邀请劳担任法国财政大臣。1716年,劳发起建立了法国皇家银行,创新地用纸币取代金币,以四分之三的法国国家纸币作为资本金。他推动修建公路,扩大国际贸易,建议用公司股票换政府国债。 同时,劳又收购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作为法国独家经营路易斯安那贸易的垄断公司。银行和公司均由劳担任总管,银行不断印制纸币帮助公司收购一系列公司来垄断业务,大大超出了兑付能力。银行和公司又合并起来,导致股价上涨。劳的对手就启动兑付程序,逼迫银行破

傅雷家书每章感悟

傅雷家书每章感悟 傅雷家书每章感悟 《傅雷家书》好句赏析 1、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赏析:寥寥数笔,简单地交代,却让计算时间、等待书信的细节充满了生活的情味,不经意间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牵挂。 2、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赏析: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巧妙暗示出儿子所从事的艺术事业是不朽的事业;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毫不矜持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所从事的事业的支持与理解,对儿子所取得成功的高兴和赞美。 3、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赏析:现实不能逃避,错误还需正视,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那样就能够无坚不摧,就可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甚至是不怕孤独,人也就变得坚强了。 4、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赏析:与上句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紧密相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5、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赏析: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一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6、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赏析: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作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残垣断壁,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7、多少过分的谈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赏析: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昏头、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的对待荣誉的冷静而平静的态度,然后回首我的教育和你二十年的折

1637年郁金香狂热(经济危机)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提起郁金香,许多人立刻就会想到被誉为“鲜花之国”的荷兰。的确,荷兰人钟爱郁金香,将其奉为国花,并把它和风车、奶酪和木鞋一起,统称为荷兰的“四大国宝”。每到暮春时节,满山遍野的郁金香争奇斗艳,晶莹修长的叶片,像装满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令人心醉。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他的传世名著《黑郁金香》中,曾这样赞美一种名叫“黑寡妇”的黑色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小说家优美的笔调,更为郁金香增添了一层传奇而又浪漫的色彩。然而,如今的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曾几何时,郁金香美丽的花朵,竟使无数荷兰人为之疯狂;一枚看起来与洋葱头别无二致的郁金香球茎,竟然价值连城;甚至整个国家,都因郁金香而陷入混乱之中,并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郁金香的故事 众所周知,荷兰是名副其实的“郁金香王国”,其出产的郁金香畅销1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80%以上。但有趣的是,郁金香的故乡却并非荷兰,而是土耳其和小亚细亚一带,甚至也有人认为郁金香原产自中国的西藏。不论其原产地在哪里,荷兰郁金香的历史,无疑是从一位名叫克卢修斯的园艺家开始的。 1554年,奥地利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宫廷花园里初识了高贵的郁金香,惊艳之余,他把一些郁金香的种子带回维也纳,送给他的好友、在维也纳皇家花园当园丁的克卢修斯。克卢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学家,经过他的悉心栽培,登陆欧洲的郁金香种子终于发芽、生长、开花了。1593年,克卢修斯受聘担任荷兰莱顿大学植物园的主管,就随身携带了一些郁金香鳞茎来到荷兰。第二年春天,荷兰的第一朵郁金香已经含苞待放了。 一时间,高雅脱俗的郁金香成了莱顿上层社会谈论的焦点。或许是物以稀为贵,也或许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王公伯爵开始陆续登门拜访,希望能得到一株郁金香。但不知何故,他们的要求遭到了克卢修斯的一概拒绝,即便是出钱购买也不行。在此情况下,几位想借机发财的荷兰人就采用了一种冒险的方法:偷!克卢修斯一气之下,把剩下的郁金香鳞茎统统送给了朋友,从此不再培育郁金香。而郁金香却借此机缘,在荷兰各地流传开来。 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价格也极其昂贵。一般少数富有的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块豪华的郁金香贴片、一次用郁金香加以装点的聚会、甚至奢侈地装饰着郁金香的窗框,都成为了一种昭示社会地位的手段。在当时,巴黎的时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郁金香作为装饰,便会觉得身价倍增。另据记载,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时,所有的嫁妆,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球茎。在17世纪初的法国,人们就已经为品种稀有的郁金香开出了离谱的高价。据说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卖掉了自己的磨房,为的就是一只罕见的郁金香球茎。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相比之下,朴实、认真的荷兰人肯定没有巴黎人那么时尚、浪漫,但别忘了,经过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

郁金香种植技术及管理

郁金香种植技术及管理    一、郁金香的生长习性 郁金香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草本,鳞茎扁圆锥形。耐寒不耐热,种球可耐零下35℃的低温。生长温度为15—18℃,花芽分化适宜温度为17—23℃,翅过35℃时分化受抑制。郁金香喜凉爽、湿润、向阳、避风的环境: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较好。郁金香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6.0—7.8的境中均可正常生长。郁金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后才能开花的鳞茎植物。其花在日照较强的白天开放,夜晚闭合,遇阴天花朵也会闭合。 二、郁金香的栽培方式 1、郁金香常规露地栽培 (1)土壤准备:选择避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种植。郁金香忌粘重土壤。种植前深翻土地35—40cm,同时进行土壤消毒(用40%的福尔马林,方法同百合)并每亩施入2000—3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 (2)定植:我国北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份定植。东北和西北温度下降的时间早些.应适当提前定植,华北地区可稍晚,北京地区定植的时间一般在10 月的中下旬。定植过早,气候温暖,长出叶丛,越冬需加覆盖物才可避免受冻;定植过晚,生根不好,影响来年生长。种植深度约3—5cm,即球顶部以上有3— 5 cm的表土,顶芽朝上摆正。 (3)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前应浇一次水,确保定植期间土壤湿润。定植后,立即再浇一次水,既可降低土壤温度,又可增加土壤湿度,促进郁金香鳞茎基盘生根,生根后鳞茎基部有着强大的根系,能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来维持地上部叶茎的正常生长。入冬前一定要浇一次防冻水,来年春天幼叶出土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冬天,一般不需浇水,其余时间以土壤保持湿润为标准。叶片快速生长期和显蕾初期各施一次稀薄液肥,可使花大色艳。 2、5℃郁金香在温室中的畦植促成栽培 5℃郁金香球:郁金香球在收获后,先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处理,然后在5℃条件下处理8—l2周时间,经过5℃处理的郁金香球在温室内45—60天便可开花。但并不是所有的郁金香种球都适合做5℃处理,因此,在订购种球以前,一定要查阅各公司的品种目录。 (1)土壤准备:温室内的土壤应土质结构好、排水性好,土壤ph在6.5—7.5之间以及低盐、低养分水平。土壤在种植前必须进行消毒,用40%的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方法同百合)。 (2)种球处理:一种方法是,种植前小心去除包裹在根上的褐色外表

一点学习-经济历史——三分钟带你了解郁金香泡沫是怎么回事

经济历史——三分钟带你了解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是发生在十七世纪荷兰的投机事件,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当时几乎所有荷兰人都对郁金香有着狂热的追求,现在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或许会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一株小小的花朵会受到如此狂热的追捧?其实它和今天的比特币类似,比特币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然而人们在看到它的价格不断上涨后,便纷纷加入到投机行列。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博傻理论,是指明知一样东西没什么用,价格又虚高时,人们还是会买入,因为他们算准还有另一个更傻的人会以更高的价格接盘。 1.郁金香简介 郁金香原产地是小亚细亚,主要的繁殖方式是球茎繁殖,一棵母株能产生3-4颗球茎,但是并不是每颗球茎都能发芽,后来在荷兰交易的郁金香大多数指的是郁金香球茎。郁金香的培育方法决定了其产出具有稳定性,加上越来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市场客观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郁金香传入荷兰 十六世纪,郁金香经过商人传入荷兰,刚传入荷兰时,通常只有富有的花卉爱好者才会购买和培育,这些花一般用于观赏和作为服饰装饰。稀缺的品种还能卖到上千荷兰盾(当时的上千荷兰盾能够满足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开销)。但是这时候并不属于泡沫,而是正常的供求关系下形成的客观价格。 3.第一批投机者进入

一些投机者发现郁金香产量相对稳定,又越来越深受人们喜爱后,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导致郁金香球茎价格不断上涨,他们本身对郁金香并没有兴趣,只是希望通过影响市场供应量从而抬高价格,从中赚取差价。 4.全国性的投机活动 郁金香球茎经过某些投机商的倒腾后,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在舆论的鼓吹之下,吃瓜群众认为郁金香价格将一直涨下去,有利可图,纷纷加入投机行列,后来演变成一种病态的狂热:许多社会底层的人本身不具备炒作郁金香的经济条件,然而他们变卖家产也要加入到这个疯狂的市场当中。1634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荷兰的全民运动。当时1000元一颗的 郁金香球茎,不到一个月后就升值为2万元了。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 5.泡沫破灭 具体是由谁来点燃这根导火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个道理我们都懂:当郁金香价格达到一定程度后,即所有人都买不起的时候,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下跌。投机本来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价格从来都是由投机者的心理预期支撑形成的,这种脆弱的支撑一旦破灭,也就是游戏结束的时候。据说当时有位投机者猛然发现郁金香价格已经远远脱离其实际价值后,便折价卖出了手里所有的郁金香球茎。从而引发市场恐慌,由于羊群效应,大家纷纷抛售手里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几天之内跌去了90%,许多变卖 家产在高位接盘的平民遭受了灭顶之灾。

从荷兰的郁金香讲起,说说什么是期货

从荷兰的郁金香讲起,说说什么是期货来源|知乎日报作者|刘沐晟 在了解期货之前,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16 世纪中期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当时量少价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 由于当时郁金香属于稀有花卉,而且开花后的确十分美艳,故而赢得了权贵阶层的青睐,一时间被达官显贵们所追捧。无处不在的投机商目睹这一现象之后,开始了针对郁金香的投机行为。他们先是出高价收购郁金香球茎,然后以更高价格倒卖给宫廷的贵族们。 渐渐地,由这种花所带来的狂热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买卖郁金香的行列里,就连卖鱼和卖菜的贩夫走卒们都参与到了郁金香买卖中去。 他们愿意倾家荡产买下一支郁金香球茎,因为他们相信,有人会出双倍以上的价钱将它买走。 到了1634年,由于大量外国商人听闻荷兰郁金香买卖非常红火,便奔赴荷兰参与到了郁金香投机当中,导致原本已经是天价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再一次飞涨。

至此,这场郁金香狂热已经持续了长达30余年。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为了满足郁金香的狂热交易,专门为此设立了买卖会场。 1635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 在此后的两年里,一支最普通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涨到了64盾,那是1637年的1月。仅仅一个月后,这支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就成了1668盾,涨幅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更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就在短短两天后,这支郁金香球茎的价格约等于0.15盾。 1637 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 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此事间接导致了作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落。 荷兰郁金香事件引发的惨剧绝不亚于华尔街黑色星期一,许多人因为高价购入郁金香而血本无归,跳河自杀,有人从富翁一夜间变得一贫如洗,沿街乞讨。 这种从天堂陡然跌入地狱的转折,给了荷兰一个不小的打击。荷兰的金融业迅速萎靡,商业经济亦开始走下坡路。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郁金香事件是期货发源的雏形。 在当时,由于郁金香本身属于植物,无论是球茎还是花朵,都不可能长期脱离土壤而在交易市场供人买卖,它会死亡。 所以在实物交易的基础上,为了满足狂热的炒作,商人们发明了一种用合约取代实物的交易方法。 A 将15朵郁金香花按照时下的价格卖给B,在B确认A的库存属实后,双方签订一份合约,B依照合约付给A 15朵花的钱,A在合约上签字证明自己已将花转让给了B。 然后B等到价格再次上涨之后,拿着付过钱的合同去找寻下一个买主。大概流程便是如此。 这样的合同,便是期货的发源,称作远期合约。在远期合约上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交易远期合约的场所,叫做交易所。之后随着经济发展,远期合约渐渐过渡到了期货。 也就是,以某种商品为标的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称之为期货。(注意哦,期货不是货,是合同,是合约)

谁把郁金香带到荷兰

谁把郁金香带到荷兰 又值郁金香盛开季节。大家都知道这种雍容华贵的花枝是来自荷兰的“洋花”。可是,其原产地是哪里,如何成为荷兰的国花,给这个西欧小国带来多少欢乐与忧伤,则未必人人都清楚。荷兰有“郁金香王国”之誉。抵达其首都阿姆斯特丹,却并未发现有想象中的那么多郁金香。原来,郁金香大多集中在荷兰西部沿海从哈勒姆到海牙的沙土地带。有的在田野栽种,有的在温室培植。 荷兰是世界上郁金香栽种与出口大国,但却不是这种花卉的原产国。这种花卉原产在亚洲,具体是哪个国家或地区,人们却莫衷一是。有的说是现今的土耳其。还有的说是中国,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带。法籍伊朗学者阿里·玛扎海里在所著《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考证:郁金香在波斯文中的意思是“中国罂粟”,是公元八九世纪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从中国传入伊朗,又从伊朗传到小亚细亚,最后传到欧洲。这在14世纪的《农艺学》《珍品荟萃》等波斯典籍中均曾提到。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征引,一说郁金香来自中国史称的大秦国,即位于小亚细亚一带的东罗马帝国,一说来自位于现今克什米尔一带的罽宾国,还有说来自曾向唐太宗献贡的伽毗国。三种说法不同,但结论相同:此花卉“越自殊域”,“国人种之”。 不管郁金香原产是哪里,史家的一致看法是,它是经由现今的土耳其传入奥地利,再从奥地利传入荷兰。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有两个历史人物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一位是奥地利驻伊斯坦布尔大使比斯贝克。比斯贝克1522年出生在比利时靠近法国边境的科明地区,自幼兴趣广泛,好学博闻,对考古学、动物学、植物学均有深湛的研究,深受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赏识。从1554年起,他奉命两度出任奥地利驻奥斯曼帝国大使。一天,他游访离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今的伊斯坦布尔)不远的阿德里安堡(现今的埃迪尔内),看到一簇簇漂亮的花枝怒放,酷似穆斯林男子的缠头巾,遂以此相称。这就是郁金香学名的由来。他喜爱这种花卉,就索要了一些球茎送回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时为1556年,亦即郁金香在欧洲传播的开端。很快,郁金香从维也纳传到瑞士、捷克、法国等国,成为欧洲上流社会人士观赏的一种奢侈品,富贵与荣耀的一种象征。 如果说是比斯贝克最早把郁金香引进到欧洲,那么,将其推广到欧洲的则是克鲁西乌斯。克鲁西乌斯1526年出生在法国北部的阿拉斯,先学法学,后改学医学和植物学,精通至少八种语言。1573年,他受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的继任人马克西米连二世的邀请来到维也纳,担任御医和皇家花园主管。他同比斯贝克是好友,将其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的郁金香球茎精心培植。1587年,他因宗教原因辞职,辗转来到荷兰的莱顿大学执教,不久被任命为这所大学的植物园园长。他把从维也纳带来的郁金香球茎栽种到园中。荷兰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郁金香生长。经过几年的辛勤培育,郁金香的品种很快从原来的几十个发展到二三百个。这些郁金香新品种,有的以高价出售,有的则不时被人窃走。不几年时间,郁金香就植遍荷兰,名扬全欧,并发展成为一种生产与销售产业。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一)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一) 摘要: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从1636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到2007年的金融海啸,几乎十年一轮回,危机像摆脱不了的魔鬼,困绕着各国经济发展,并且几乎所有的危机都从流动性过剩开始,接着出现投机热,最终形成泡沫,而后发生崩溃。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从经济发展史上几次典型的泡沫经济入手,分析泡沫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强相关关系,提出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泡沫经济;典型案例;金融风险;防范繁荣和破产,有序和无序,记忆和失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重复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忘记这一点就会自担风险。资产泡沫形成与膨胀导致银行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1980年以来发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次较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有12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然而,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从1634年的“郁金香狂热”到1719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从“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w)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金融创新产品“债转股”实验和大规模的纸币发行。1717年8月,约翰·劳组建西方公司,首先以减息优惠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公众则用银行券购买约翰·劳公司股票。在王室的支持下,约翰·劳一方面大量发行纸币,另一方面大肆扩张公司业务,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因此,信用与实际经济相互促进与扩张,公司的股票急剧上升。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连续疯狂窜升了13个月,涨幅超过了20倍。由于货币的大量供应,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1720年5月股市开始崩溃,连续狂跌13个月,跌幅为95%。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早、最经典的泡沫经济。它最典型、最直接揭示出泡沫的本质特征,在乐观预期的刺激下,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价格上涨相互刺激的典型特征2]。 密西西比泡沫是由货币的大量供应造成的,而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水平,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二)从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从1950年代起,日本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在1956—1973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连年巨额贸易顺差,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缓解美日贸易矛盾,1985年9月,美日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Hotel)签定了“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广场协议”的签定直接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达20%。另一方面,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日本必须振兴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600字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1915年,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年份。而对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来说,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的长篇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登上了诺贝尔奖的宝座。 一个世纪过去,一个懵懂的少年怀着对先哲的敬仰,毅然翻开了那本长篇著作。殊不知,等待着他的是一个个漫长的夜晚与星空。 没错,一个寒假和一个学期,我仍旧没有读完这本书。全书共分为上下两部,一共800多页,看似页数不算太多,可是字密密麻麻。情节算是比较平缓,不时有着关于政治、哲学的论述,对于如今的我来说,实是有些“超纲”,到了后期,每天在学校能看上三四页就已经很不易。其中穿插看了不少的国内作品。 当老师布置我们读后感时,我的选择有很多。踌躇再三,我还是选择了这本《约翰·克利斯朵夫》。说来奇怪,每当想写这部书的读后感,我就脑袋空空,甚至不如一个两分钟的微电影。难道说,这部作品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亦或是我的层次不够?最终,在一趟异国的车上,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之所以它给我的“读后感”不如其他国内著作来的多,甚至不如一个短短的治愈系影片;是因为,它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改变,更是灵魂的触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克里斯朵夫。 它放荡不羁,它特立独行,它善良天真,它坚定不移。它虽才华横溢却被世人抛弃,而它能依旧坦然前行,从不止步。谁能否认,他不曾幻想过这样的人生? 而当一个作者笔下“真实”的克里斯朵夫呈现在我 眼前时,可想而知,我灵魂中最为热血,最为真诚的一部分,被唤醒了。我虽不如他那般天才,可也不甘于芸芸众生中消逝人生。我也想和他那样,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战胜命运之轮。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青壮年时的克里斯朵夫,那样的他,是无数男生憧憬成为的人。 然而,老年时的克里斯朵夫却不再如此,也理应不再如此。文章中有着数不清的转折点与铺垫,使克里斯朵夫的性格慢慢的转变。他变了,变的不再那么刚强不屈,不仅仅与以前的种种敌人和解,还反过来教育如当年自己一般的青年。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挚友挚爱的逝去,触犯法律不得不辗转他国他还是我憧憬的克里斯朵夫吗?当我 回看起青年时那个被我视作英雄的他,我不禁问自己。

2005震撼营销事件十大幕后英雄档案

2005震撼营销事件十大幕后英雄档案 转自《市场圈》 2005已到尾声。站在年末这个高处,人们总是习惯回头望一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星光闪耀的年代里,尤其是在敏感求新的市场这个圈子里。在看似混乱的精彩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回味。 历经两个月的策划,在经历了候选人提名、抽样调查、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之后,《市场圈》“2005十大震撼营销事件幕后英雄档案”终于出炉。作为一个关注人和圈子的媒体,我们不仅仅关心事件本身,我们更关注整个事件背后的那个人。没有他们的灵感与勤奋,2005的市场圈原本不会像今天这样精彩。 翻开这份名单,“时尚”、“娱乐”、“情感”等等这些人性化元素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当然不是巧合。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毫无疑问本应成为市场行为的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我们评选出的“十大”并没有落入俗套,非要强加给每个事件每个人物以“最XX奖”、“最具XXX奖”的称号。我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何况我们的读者往往比我们更了解市场,他们有自己的品位和判断力。这也算《市场圈》以人为本的一个小小的体现吧。 《市场圈》杂志出品人罗坚也为这十大震撼营销事件的幕后英雄做了精彩点评。 十大幕后英雄档案之一 TCL集团副总裁:杨伟强 “PC本应男女有别” 2005年3月8日,TCL电脑面向女性用户群体推出了女性PC,并命名为“SHE”,从此电脑也开始“分男女”。这一以性别为标准细分的产品一改以往PC身上浓郁的“男性色彩”,无论是纤细轻盈的机身,还是曲线毕露的外观设计,处处体现出作为PC的“性别差异”。 9月,TCL女性PC被Interbrand参与在内的评委会评为“中国品牌建设十大年度案例”之一。 2004年3月的一个下午,深圳深南中路电子科技大厦。 杨伟强在座椅中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一面继续翻看着手中的文件。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材料,正是TCL去年底推出的锐翔A差异化电脑的市场调研报告。尽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000字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000字: 漫步人生,常常感慨生活过于坎坷,总有些意外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是失落低沉,消极躲避?还是重整旗鼓,愈挫愈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

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读后感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作者:温静静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郁金香的疯狂

郁金香的疯狂 现代经济行为学已经承认,人们在投资中的多半行为都是非理性的,虽然我们不自知。 这其中最极端的莫过于金融泡沫时的行为,人们盲目跟从,并且疯狂执着。 纵观金融发展史中的泡沫悲剧,所有金融泡沫的都惊人的相似,只是标的不同而已,而人们的行为也是不可思议的一致。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个体的行为难以预测,但集体的行为却总会有一个明确的倾向。 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也是最著名的“郁金香泡沫”,这次泡沫不仅使荷兰金融一蹶不振,不只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阿姆斯特丹30%的人口因投资郁金香而流离失所。 事件起因是郁金香从土耳其引入欧洲,深受宫廷贵族青睐,而一株因突变而异常美丽的郁金香卖出高价,一夜之间,所有品种郁金香身价疯长。

这场泡沫萌发于十六世纪,1636年由于大量外国商人听闻荷兰郁金香买卖非常火,便投身于此,使得本已高价的郁金香价格突涨,此时这场泡沫已存在了30年。 1637年1月一株普通郁金香球茎价值64荷兰盾,仅仅半月之后,一株球茎价格就涨到1650盾,最高甚至高达3000盾。如果换算成当今的购买力,可以在北京二环里买套300平的房子,还能再来艘游艇。 这场泡沫可谓是全民参与,贵族、军人、妇女、农民甚至鞋匠都投身其中,很多人将全部身家投资于郁金香球茎合同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为了满足郁金香的狂热交易,专门为此设立了买卖会场。

1637年2月4日,开市时突然有人清仓抛售自己的郁金香合同,当天下午,单株球茎就跌到了0.15盾。 至今,研究金融泡沫的学者们仍以这次“郁金香泡沫”为研究蓝本,然而许多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泡沫的危害相信不是专业人士也显而易见,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到整个历史中,泡沫无非是资产的再分配,虽然分配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如果将泡沫比作自然灾害,这无非就是整个体系的自我调节,并不会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我爱音乐,因为在音乐的殿堂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予我心灵上深深的震憾。我爱文学,不论是托尔斯泰的凝重,或是徐志摩的醉情,都无法改变我对罗曼?罗兰的那份衷情。他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

郁金香遗传育种及其品种分类

郁金香遗传育种及其品种分类 摘要:郁金香隶属于百合科(Liliaceae)郁金香属(Tulipa L.)又名洋荷花、草麝香、金香等,因其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而倍受世人青睐,成为风靡世界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其栽培历史长达300多年。本文主要介绍郁金香的育种现状、目标及方法,同时对郁金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历史、品种分类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郁金香;育种;品种分类 郁金香作为重要的国际著名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成为大中城市园林开展专类花展的主要球根花卉之一。目前我国每年都从荷兰大量进口种球,供公园展示和切花、盆花种植。 1概述 1.1形态特征 郁金香( Tulipa gesneriana L .),又名洋荷花,是单子叶百合科多年生球根类草本花卉,叶片通常3-5枚,少数品种为1枚或多数;叶片着生于茎的下中部;阔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广阔卵形,上部长而渐尖;肥厚多汁;表面有浅蓝灰色蜡质层。某些野生种和园艺品种叶面具有紫褐色或红棕色斑点或条纹。 郁金香茎直立、光滑、被白粉、翠绿色。鳞茎扁圆锥形,表面有1层淡黄或棕褐色干燥膜质假鳞茎。鳞茎由3-5枚肉质鳞片组成。鳞茎直径1-5㎝,因品种和生长发育情况而异。 郁金香的花通常为单被花,6枚;排列为2轮,花形奇特,有杯型、碗形、高脚杯形、蝶形、星形等。花被边缘有光滑、波状齿、锯齿、缺刻、流苏等。花色有白色、粉红、鲜红、大红、深红、紫红、淡黄、橙黄、深黄、淡紫、深紫、淡绿、深棕、黑色等。雄蕊通常6枚,3枚为1轮。雌蕊柱头3裂,子房上位,3室,蒴果背裂,种子扁平。 1.2生物学特性 郁金香适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质壤土,最忌黏重、低湿的冲积土。耐寒性强,地下部球根可耐-34℃的低温,但生根需在15-14℃,尤其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