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新模式

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新模式

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新模式
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新模式

Abstract ID Number: 论文摘要的ID号码:Ab046

Abreact Tile(摘要标题):探讨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模式与效果

---附38例分析

Mode of Presentation (Oral, poster or Either)(表述方式):口头

Theme of Abstract(摘要主题):5、引导式教育与现代康复、教育及研究趋势的接轨

探讨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模式与效果

---附38例分析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廖洪波 410001

[摘要]目的:探讨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模式与效果。方法:通过综合评估,了解患儿言语障碍原因和智力情况,将运动康复训练与康复教学项目编成一个连贯而流畅的程序,由治疗师、特教老师充当引导员,训练和引导患儿在一日9节课程中完成(部分课程在一周内完成)。具体方法是在系统运动康复训练中增加言语刺激;在引导式教育课程中突出言语基础训练;通过为集体教学为主导、集体的和个别化教学与音乐游戏活动训练相结合进行听理解、表达、构音与发声等方法康复言语功能;70%的家长陪同训练。结果:38例在言语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构音与发声改善,言语交流能力提高。16例构音障碍者舌活动与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有效率88.8%,32例言语交流能力提高,有效率84.2%。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其满意率95%。结论:对合并言语障碍的脑瘫儿童,一是不宜过于强调个别训练,而忽视集体训练。提倡集体训练为主导、个别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在集体训练中能提供机会使患儿练习交流与表达。二是言语康复训练特别强调室内训练与室外练习相结合,机构训练与家庭练习相结合。室外练习使康复教学活动得到充分的温习与实践,巩固了训练的效果,同时能提高患儿主动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患儿进步更快。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陪同并参与训练,不但能提高患儿的言语康复

效果、缩短言语康复训练时间,为日后的家庭与社区康复打下基础,同时减轻康复治疗师和特教老师的工作量。三是自行设计的引导式教育集体康复体操,强化了患儿的说话意识和言语与运动能力,是提高患儿言语与运动功能较好的教学方法。

[关健词]脑瘫言语障碍康复

[Abstract ] Purpose: 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pattern and effect of the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who suffer the dysphonia (speech disorder).

Methodology: Throug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e can know the cause of the dysphonia and the IQ of the children. We create a coherent and logical training program combining th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and teaching projects. The therapist and special educator work as the guide, training and guiding the children to finish the project in nine courses in a day. (Some courses may be finished within a week.) The specific method is to add more language stimulation in the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o highlight the training of language in the courses,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comprehension, expression, articulation and vocalization through collective teaching,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and music activities. 70% of the parents accompanied the training program.

Result: 38 cases have improved greatl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sports, daily lif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especially in vocalization and articulation. Their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have been improved. 16 cases who suffer dysarthria have achieved progresses in tongue movements and breathing. The effective rate is 88.8%. 32 cases have improve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he effective rate is 84.2%. 95% parents feel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raining.

Conclusion: To those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who suffered the coalescent speech disorder, it is important first of all not to prefer the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to collective training. It is highly promoted to combine the collective training and individual training and center in collective training. In the collective training, the kids can get more chances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Secondly, it is important to integrate the outdoor training and indoor training, the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and family training. Outdoor exercise can make sure that the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are practiced and warmed up completely and will help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outdoor exercise can stimulate the kids to express and communicate actively so that they can make rapid progresses.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effort of the parents and ask them to accompany the kids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activities not only can help improve the effect of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shorte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eriod, but also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amily and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after the training courses and help relieve the work amount of the therapists and teachers. What is more, such self-designed collect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have strengthene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speaking, their ability of using language and doing sports. It is truly a good pedagogical method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ability and sports capacity for the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Key Words: Cerebral Palsy Dysphonia Rehabilitation

临床上,脑瘫儿童约80%合并有言语障碍。其原因主要是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和言语发育迟缓。后者源于构音器官的运动协调与发育障碍[1],或伴有言语中枢发育落后。所以对他们的言语康复采取何种手段和方法,值得我们探索。本康复中心2006年6月-2008年7月收训的70例脑瘫患儿中,合并有言语障碍的38例,占54.3%。收训以后给以康复与教学相结合、个训与集训相结合的模式康复其言语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38例合并言语障碍的脑瘫儿童其诊断符合于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标准及分型[2]。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伴构音障碍16例,伴言语发育迟缓22例,韦氏智商IQ∠69 18例,IQ∠50 4例。言语发育迟缓者达到二词句(S-S法阶段4-1)言语水平的12例,无自主意识和语言理解力3例,后者均∠3岁。70%的家长参与训练(亲子同训)。患

儿基本不用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水疗和其他物理疗法。

1.2方法

1.2.1基本康复程序脑瘫儿童入训本中心以后:①康复医师接诊、临床评估言语功能以确定言语障碍类型以后,按1:6的比例,分配康复治疗师负责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和儿童管理,特教老师对患儿进行感知认知与教学评估、实施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辅导等课程。②患儿入训后10天内和每一个月均进行集体评估以讨论和完善康复计划。③治疗师和特教老师负责不同内容的引导式教育课程。

1.2.2 基本方法将运动康复训练与康复教学项目编成一个连贯而流畅的程序,由治疗师、特教老师充当引导员,训练和引导患儿在一日9节课程中完成(部分课程在一周内完成)。

1.2.3 在系统运动康复训练中增加言语刺激所有患儿均由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运动康复训练、作业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与感觉运动统合训练,每天每个患儿可分别进行一次一对一的运动康复训练(PT)训练,时间30分钟,在这些训练中注重诱导患儿产生言语,如老师、妈妈、爸爸、红色、黄色、白色、很棒、喝水、翻身、爬、站、走、老师好、再见等等与训练相关的词语,以提高患儿听理解和言语模访能力[3]。

1.2.4在引导式教育课程中突出言语基础训练“引导式教育”方法系匈牙利Peto教授发明,旨在通过教育的方法将运动、言语、感知认知等课程融为一体,充分调动患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一名引导员负责组织完成任务,产生全面康复的效果[4]。围绕言语康复,我们自行创作了集体“脑瘫运动康复操”,和集体引导式教育训练课程,分别安排在周一到周五上午8:30-9:00,所有患儿均参加。在引导员的言语引导下进行康复体操,重点加入了伸舌、鼓腮和“嗨嗨嗨”等言语基础训练内容。在每节集体引导式训练课程中也包含有口唇舌操共三节的练习,选定的伴奏音乐为儿歌“拨萝卜”。

1.2.5通过集体的、和个别化教学与音乐游戏活动训练听理解、表达、构音与发声等言语功能由特教老师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不同言语和感知认知水平,制定集体教学月计划、个别化教学周计划,按照缺什么教什么的原则,采取3-5人一组或一对一方式,通过音乐与游戏教学等方法[5]进行匹配、选择、手工操作

等感知认知训练、口腔刺激、以及语音、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构音与发声、语言清晰度和呼吸训练,对3岁以上智力较好的患儿增加交流与对话练习、讲故事、背儿歌以及阅读和书写等教学辅导。2次/d/人,30min/次;所有训练课程均强调室内训练与室外练习相结合。

1.2.6家长陪同训练,以提高康复效果[6]。本组资料中70%的家长“陪读、陪训”,在院外租住,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白天在训练室里接受培训,有时配合老师进行复习,在患儿课后按照老师布置的言语训练和认知训练作业进行复习。

1.3康复效果评定

前述言语康复与教学活动系三个月为一疗程。康复效果评定分两部分,一是康复效果评估,二是家长满意度调查。

1.3.1评估依据和标准:一是本中心自制的<言语功能评定表>(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和言语发育迟缓(S-S法)内容拟定的)。二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编制<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六大领域60项标准:(前后对比分值提高18分为显效,提高2-17分为有效,提高1分以下为无效)。

1.3.2 在家长培训时发放调查问卷共40份,了解家长对我们康复模式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最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

2 结果38例合并言语障碍的脑瘫儿童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康复与教学活动以后,言语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取得了效果。

2.1. 根据<<言语功能评定表>>评定,16例构音障碍者舌活动与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有效率88.8%(见表1),22例言语发育迟缓者达到二词句(S-S 法阶段4-1)言语水平的17例,较前增加5例,达到三词句(S-S法阶段4-2)言语水平的9例,即共有14例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率达6

3.6%。3例重症患儿听理解力提高。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张开双眼四处寻找声音来源等。

2.2<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六大领域60项标准:显效7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32例语言交往能力一项提高2分以上,示有效,有效率84.2%。

2.3所发放的40份家长满意度问卷,收回率100%。其中最满意20份、满意18份,不满意2份。满意率95%。

表1:16例合并构音障碍的脑瘫儿童构音器官功能康复效果

讨论

正常儿童往往是先会呀呀学语,自言自语,然后懂得别人说话,继而能说出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这一基本过程通常在3~4岁即可完成[3]。但合并言语障碍的脑瘫儿童尤其是言语发育迟缓的患儿,他们往往是听不懂和别人听不清楚他们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听懂一些生活上的话语,但语言表达很难。而合并构音障碍者由于其构音器官的肌肉张力过高或过低,口咽喉部和呼吸肌的协调发音障碍,唇舌活动与呼吸功能通常都是较差的,故而影响声音大小与清晰度[7]。

本组资料中,伴构音障碍16例,伴言语发育迟缓、智力落后(韦氏智商IQ ∠69)22例。经过三个月的综合康复与教学活动,构音功能改善,有效率88.9%。言语发育迟缓者,二词句和三词句表达水平都有增加,有效率达63.6%,3例重症患儿听理解力也有提高。相关评定表评定表明,32例患儿语言交往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有效率84.2%。调查问卷显示家长满意率95%。以上资料说明本康复方法有较好的效果。

在脑瘫患儿的言语康复训练中,我们有如下三点体会:

一是提倡以集体训练为主导,个别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本组资料显示,在康复训练中不宜过于强调一对一的发音基础训练或呼吸训练,而忽视集体训练。提倡多进行集体游戏、引导式教育。在集体训练中提供机会使患儿练习交流与表达,也即每位言语障碍的脑瘫患儿均需要进行单个的言语基础训练和集体的交流与表达练习[8]。

二是言语康复训练特别强调室内训练与室外练习相结合,机构训练与家庭练习相结合。言语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进入主流社会,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8]。本组资料特别强调室内训练以后的室外练习,室外练习使康复教学活动得到充分的温习与实践,巩固了训练的效果,同时能提高患儿主动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患儿进步更快。与此同时,机构训练与家庭练习相结合十分重要{7}。在机构训练中,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这样不但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训练时间,为日后的家庭与社区康复打下基础,同时能减轻康复治疗师和特教老师的工作量。首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包括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家庭训练措施及游戏,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讲解,让家长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理解和消化其训练方法并灵活应用。同时告之家长,对孩子取得点滴进步须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鼓励和表扬,并循序渐进,“不着急、不打骂、多重复、多奖励”,这是我们在指导家长训练孩子时总结的“两不两多”十二字方针,让孩子在家长的训练和鼓励中进步更快。

三是自行设计的引导式教育集体康复体操是提高患儿言语与运动功能的较好的教学方法。我们的集体“脑瘫运动康复操”是在音乐伴奏下,由一名老师引导全体脑瘫儿童做操,例如“伸伸我的左手摸摸我的头...翘翘我的屁屁121...仰卧起坐111...翻,翻,翻,坐起来,抬头挺胸看前方,伸伸我的舌头鼓鼓我的腮,嘿嘿嘿,我好棒,嘿嘿嘿,我好棒!”在做操的时候,患儿积极性都很高,兴趣也大。最小的患儿才二岁,也能在音乐和老师引导下,很有兴趣地一起念着口令,做着仰卧起坐、翻身、伸舌鼓腮等动作。每天进行,强化了患儿的说话意识和言语与运动能力。

前述资料表明,我们通过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导,如引导式教育体操和集体训练课程、个别化教学与音乐游戏活动、以及在运动康复训练中增加言语刺激等综合言语康复训练,加以个别训练,在不同类型言语障碍的脑瘫患儿的言语康复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患儿的构音、言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提高。有待同道者共同探索与发展。

(作者简介:廖洪波(1962-),女,湖南宁乡人,副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综合康复科科长。研究方向:以脑瘫为主的儿童康复和治疗)此论文参加2008年10月全国第三次儿童康复国际康复论坛宣读交流)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言语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7-99

2、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3、杨伶,赵鹏,脑瘫儿童的康复与教育初探-附60例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0)844-845

4、欧安娜,余雪萍,引导式教育-伴儿同行[M],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出版2002:1-5

5、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修订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98-3996

6、常俊玲,徐艳杰,孙波.家长参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158 159.

7、Yunusova Y;Weismer G,Kent RD,et al.Breath-grouyp inteligibility in dysarthria:charactristics and underlying correlates[J].J Speech Lang hearig Res,2005,48:6

8、陈旭红,脑瘫康复技术与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79-84

脑瘫儿童所面临的语言问题

脑瘫儿童所面临的语言问题 脑瘫儿童约有80%的比例会出现语言、言语以及沟通方面的问题,随着大脑受伤部位的情况不同,所表现的障碍情形也不同,(徐道昌,2005)常见的特征如下:听觉问题、语言发育迟缓、构音与音韵问题、嗓音的问题、节律的问题、语言失用症、沟通问题等。 脑瘫儿童的语言、言语和沟通训练至少必须包含身体动作姿势的控制、口腔动作技巧、呼吸发声技能训练、言语能力训练、沟通能力训练以及沟通辅具介入等层面。在进行康复计划规划时,哪个部分要先进行以及训练的比重,要依据评估结果来确定,所以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痉挛型儿童训练前,需要先将身体摆成“最能促使肌肉张力和动作接近正常”的摆位,之后才开始进行口腔动作训练。如果是呼吸问题导致发声不畅时,就需先进行呼吸畅通和呼吸功能训练。 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治疗计划除了要提升个人的语言、说话、认知、理解能力,最终的目标是希望经由这些能力的提升,来促进日常生活的沟通表现。 在进行语言治疗时需要注意: 1、不要忽略感官问题的处置(例如儿童有听觉和视觉感官异常,那么就需要先进行处理与矫正) 2、要运用多重感官来促进语言的发展(认知能力是发展内在语言的基础,可运用多重感官途径的输入,提供各种感觉和语言刺激) 3、注重头颈部和躯干动作的控制和维持适当姿势摆位(头颈部动作会影响发声和构音技巧)

4、改进颈部的控制能力(头、颈部如果没有分离,会影响下颚、口唇、舌头等发音器官的运动) 5、口腔按摩或触摸训练(通过口腔按摩可以让孩子的口腔感觉正常化或抑制不正常的反射,对于口腔周围过度敏感的儿童需要进行口腔脱敏按摩、若肌张力低或触觉过度顿感的儿童则需增加触觉的按摩方法) 6、吸吮、吞咽及咀嚼能力训练(是口语表达过程的基础活动,不但能减轻流口水的情形还能改善构音器官的功能和协调性,甚至嗓音也可改善) 7、了解现阶段语言治疗的重点(提升沟通能力,达到适切的沟通互动,而非用一般人口语清晰度的标准要求,不要过度专注于构音矫治,否则只会增加儿童肌张力紧张度,而无助于疗效) 8、父母参与训练的重要性(许多治疗不能只靠儿童本身,更依赖于家长的扶持于鼓励,家长可将训练融入生活中)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姓名 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 使用说明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

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姓名 县(市、 区)

使用说明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 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 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18 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 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 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 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 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 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

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 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 A 、B 两份,A 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 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 B 表评估内容共 7 个项目,共非医疗康 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 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 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 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 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脑瘫儿童康复 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 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 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 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 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 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 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用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 评分依据”和“效果判定”三项内容。 训练评估项目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和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评估 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 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 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 包括康复训练“评估项目”、 评估项目”与“训练评 估”中的项目及要求一致。“评估依据” 是依据训练对象完成康复

脑瘫儿童个案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方法

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方法(一)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一般是指脑部在发育完成前,因任何原因使脑组织受伤变性所留下来的后遗症。1988年7月24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对脑瘫下的定义是:"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代表的一组障碍,不是单一的疾病。除主要表现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 还包括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觉、听觉、言语等障碍。 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 并且有中度和重度患儿增加及年龄加大的特点。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 1.5%。下降到1%。。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 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的8.2 %,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单位统计,国内脑瘫的发病率约为 1.5--5 %0 1.出生前原因如染色体异常,风疹、梅毒、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放射 线、一氧化碳中毒,母亲重度贫血、妊娠中毒症,胎盘异常等。

2.围产期原因如颅内出血、过期分娩、胎盘异常、脐带绕颈、小儿心肺异常、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痉挛、高胆红素血症,分娩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等。 3.出生后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部外伤,呼吸障碍、心脏停跳、持续痉挛等。 临床所见造成脑瘫最常见的3大原因为窒息、早产、核黄疸。 类 1.按临床特点分为 (1) 痉挛型; (2)手足徐动型; (3)强直型; (4) 共济失调型; (5) 震颤型; (6) 肌张力低下型; (7) 混合型; (8)无法分类型。 2.以受损程度分为 (1)轻度无需照顾; (2)中度部分协助、或使用支架和装具; (3)重度终生照顾。见下表。

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及言语训练

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及言语训练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及训练的一些比较有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后,发现有很多学者都是以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每个学者所研究的类型不同。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障碍及言语训练做深入的研究,以及对自闭症儿童言语康复中心或者是教育训练者的教育训练上带来许多帮助,从而使更多的自闭症儿童走出封闭的空间,开口说话与人交流。 关键词: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言语训练 一、自闭症及语言障碍相关的基本概述: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较正常儿童迟缓,更容易犯重音错误;自闭症儿童的语法结构障碍就是其重要重复性语言所出现的场合都是不恰当的。 语言障碍是诊断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所有自闭症患者在这一领域都存在明显的滞后和障碍现象。语言障碍使他们社会上的困惑和情绪行为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时语言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上的障碍往往也会影响到自闭症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语言障碍几乎是所有自闭症儿童具有的典型症状,表现在语言能力滞后,不能与人进行对话,有的甚至终身不语,只能依靠手势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 关于自闭症的定义,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自闭症一词最早源自于一位德国医师布鲁勒 (Bleuler,1908) 用来说明曾为一般人士但却突然无法再与他人沟通且具有极端孤立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肯纳医师认为此名词适用于描述他的十一名临床个案之先天性的孤立特质,但为了与前述后天性的精神病患有所区别,故命名为早期儿童自闭症。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况: 研究的对象都是自闭症儿童,它不限制自闭症儿童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的,因此这篇章的研究对象是自闭症儿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的事自闭症儿童言语方面的研究,因此最基本的概况就是语言障碍。 二、国内研究趋势及概况 近年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且没有自闭症学校,因此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康复训练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相关研究如:寇延(2005)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研究提出利用箱庭疗法及故事表演等游戏方法对幼儿自闭症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相关方法。贾林祥(2007)提出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及形成原因,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表现的相关理论,及利用观察法、调查

0-6岁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0-6岁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要涉及诸如注意力的语前康复,以及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包括精细动作在内的操作性练习。系统学习过语言与言语治疗的教师可以将训练方法熟练的运用到儿童语言康复中,但作为儿童的第一康复师—家长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不懂方法不会训练的情况出现,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儿童的语言康复进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的儿童在家庭中的语言康复应该如何做。 一.行为意识的练习 行为意识是为了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及配合能力。注意力是前语言阶段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注意力的提升对儿童获取信息有着很大的帮助。注意力语言障碍儿童共通的弱项,除了在个训室40分钟的练习,家长在平时也应该注意这一项目的练习。从儿童睁眼起床时注意力的练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这时家长应该做到的是利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对他说:“宝贝,起床啦”。若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应轻轻将其头转向自己并说:“啊,你看到我啦”,或者家长主动移动到孩子面前,使孩子能够看到自己,重复后加以强化。家庭康复中注意力的练习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详细可参与本周的家长课堂。 二.模仿能力的练习 模仿能力锻炼了儿童的视觉听觉的理解能力,并且随着模仿长度的增加记忆力也随之增长。在家庭练习过程中,模仿也是无处不在的。起床后我们需要整理床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来叠被子。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家长可以将被子对折好然后辅助孩子抓住被子的一角将其对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同时还锻炼的孩子的粗大动作及生活自理的能力。 三.感知认知的练习 感知认知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辨别的能力,这也是初次接触语言康复的家长比较关心的一项。感知觉以及认知的练习同样也充斥的我们的生活,认识生活用品,感受物品的性状等等,而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段给孩子练习这一项目。譬如吃水果时进行水果的认识,让孩子拿到所要求的水果并作为奖励。能力较高的孩子还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水果配对的练习。若没有水果这一练习也可以进行下去,吃饭时使用到的餐具,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也可以自己想一想除了物品识别配对,感知觉的练习以及抽象词的练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标题: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类型: 指 导 教 师:罗治安、廖元贵 系 别:康复医学系 班 级:康复1031班、康复1033班 学 号:1026043106 、1026043312 姓 名:吴丹 白晓 2013年5月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

目录 一、研究对象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方法 (4) 四、研究过程 (4) (一)训练前情况 (4) (1)外在表现 (4) (2)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 (5) (二)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 (1)训练计划的制订 (5) (2)训练的实施 (6) 五、结果 (7) 六、讨论 (8) 参考文献 (8)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作者:吴丹(康复1031班)、白晓(康复1033班) 指导老师:罗治安、廖元贵 摘要文目的:以一例脑瘫儿童为个案,对其进行以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探索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主要在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结果: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有效。 关键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由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1}。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儿童会诱发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异常等症状{2}。这些障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育成长,使儿童无法独立生活。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和特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良机,损失将无法弥补。但是目前,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倾向于重视肢体康复训练,相对轻视语言和认知训练{3}。 脑瘫形成的病因主要有: (一)出生前:1 怀孕早期的母体感染 2 母亲乱用药物 3 受孕前或妊娠早期碘缺乏 4 多胎妊娠 5 宫内生长迟缓 6 早产 7 基因缺陷(二)出生时:1 难产、严重窒息(大脑缺氧) 2 产伤,颅骨创伤造成闹组织受压 (三)出生后:1 核黄疸 2 婴儿期颅内感染,如脑膜炎 3 脑瘤 4 脑出血脑外伤 5 由于气道阻塞或心跳骤停造成的缺氧 1、研究对象 李某某,男孩,2011年3月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短暂缺氧窒息现象。2011年春季常规检查时发现其脑间隙增宽,故家长带其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所详查。结果显示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但脑CT的结果显示脑细胞容量不足。DDsT的检查结果也表明其智力发展可疑,四肢运动发展水平低于实际年龄6个月。其随后走访多家医院在不同医院就诊,有的医生认为是发育

小儿脑瘫的的康复与治疗

小儿脑瘫的的康复与治疗 任浩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在两千多年前功能康复的概念就已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兴办 各种福利院,一些中医院。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引入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康复医学在教育、临床、科研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卫生部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在康复这门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康复功能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特别是在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尤为突出,现代康复的发展让脑瘫儿童更快、更好的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关键词:成因;症状;手术;中医;综合治疗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治疗的发展日益壮大。但少数农村及乡镇未能普及。并加上农村乡镇地区的新婚夫妇未能掌握一定的生育知识。导致农村及乡镇是脑瘫儿童多发生地区。但随着社会的关注,家庭的关注。脑瘫儿童同样得到很大的帮助进行康复。下面结合自身实习浅谈一下小儿脑瘫的康复与治疗。 2脑瘫定义及临床表现 2.1小儿脑瘫的定义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2.2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当患儿抬头、翻身、坐力困难时才被家长发现。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锥体外系或基底节有病变时,主要表现为异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

(完整版)言语障碍的分类

一、失语症 失语症是言语获得后的言语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二、构音障碍 凡是参与言语运动的任何环节的器质性障碍、言语运动不协调都可以引起构音障碍。可以把构音障碍分为(中枢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 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听力损失是造成语言学习和应用障碍的最直接原因。听力损失严重,对言语发展越不利。从言语康复的预后看,鉴别听觉障碍出现在获得言语之前或是获得言语之后尤为重要。根据听力受损时间可将听力障碍分为先天性听力损失和后天性听力损失。 四、发育性言语障碍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同年龄其他儿童的情况。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自闭症等。这类儿童的大多数通过语言训练虽然不以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但是通过言语治疗可以尽量发挥其现有的和被限制的言语能力,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脑瘫引起的言语障碍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1个月内大脑发育过程中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以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障碍、癫痫、言语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常见病因有脑缺氧、感染、外伤等。 脑瘫患儿的脑损伤可直接损害语言脑区,而合并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异常、智能异常、口运动异常等,使言语的输入、输出和中枢处理过程不同程度地受损,限制了正常模式的语言发育,而家庭和社会对患儿的失望及不适当的补偿更促成言语障碍的发生。脑瘫儿童的言语障碍可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归纳为以下几类: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迟滞以及听觉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等。 六、口吃 口吃是人类的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世界成人1%是口吃者,我国儿童口吃患病率约为5%。不论何种文明也不论何种文化与语言都可能有口吃发生。同卵双生的口吃共患率比异卵双生的共患率要高,这表明遗传因素起着作用。另外研究发现口吃者男性居多。 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口吃常表现为在辅音、元音及单词的发音方面出现重复、拖音及不适当的停顿,属言语流利障碍。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没有自愈的口吃常常伴随至成年,但经过科学的矫正与训练,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说话水平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 (一)有关的名词术语 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则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则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1.语言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 (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 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脑损伤及遗传因素有关 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辨别受损的基础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应好于交谈声音。 (3)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 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 语”。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脑炎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 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 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脑瘫儿童康复》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按专业教学计划列入学生考试课程。 据粗略估计,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达 1.5/1000-5/100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发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癫痫和发育迟缓等,是小儿最常见的、非常复杂严重的脑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脑瘫护理及康复工作非常必要。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儿童脑瘫康复服务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特点,理解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康复的基本理念,了解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与预防; 2.掌握儿童脑瘫功能障碍评定内容和方法; 3.了解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原理; 4.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4.脑瘫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具选用。 难点: 1.脑瘫功能障碍特点;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共2课时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康复概述 第二节医学康复 第三节教育康复 第四节职业康复 第五节社会康复 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的含义、康复的领域、康复的层次 2.了解脑瘫儿童康复的意义 3.了解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社会福利管理工作 4.了解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概念 5.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系与模式 教学重点: 1.康复概念 2.全面康复概念 第二章小儿脑瘫概述共2课时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儿童语言障碍论述分析

(一)定义: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有效手段,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复 杂的运动,把想到的和感觉到的事情,由社会公认和符号来表达,这就形成了语言。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理解力、表达力) 书面语言(阅读能力、书写能力) 手势语言(手势、表情、姿势)。 (二)语言及言语概念的区别 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型为物资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形成的体系,也就是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 2、言语:是人类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实际活动过程,是口语交流的机械部份,也就是说语的能力。 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则主要研究言语现象。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言语活动,而语言又是在人类的言语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语言形成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半球一侧,称为优势半球, 其中感觉性中枢(听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双区);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区);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8、9区), 阅读中枢位于角回(39区)。 听性语言中枢:位于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此处受损,患者能讲话,但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对别人的 问话常所答非所问,临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44及45区,紧靠中央前回下部,额下回后1/3处,又称Broca氏回。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此处受损,病人与发音有关的肌肉 虽未瘫痪,却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临床上称运动性失语症。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8、9区),此处受损,虽然其他的 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档案 姓名 省市县/市/区 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名称 训练得起止时间: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 年____月___日结束 使用说明 为做好中国残联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得组织实施与业务管理,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得任务要求与项目管理工作得需要,制定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主要用于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得监测、检查与督导。档案内容涉及功能与效果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服务记录等康复流程中得重要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具有重要得意义,此将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康复档案得使用及填写 (一)训练登记 筛选7岁以下、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家长配合得脑瘫儿童,纳入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任务,由具体负责得康复专业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语言沟通、认知与社交六大领域、各康复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使用得评估方法与评价量表进行训练评估,按实际得分及时填写评估结果,原则上要求康复训练评

估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评估标准 评估结果(提高分数)为: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 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 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得20%以上为“显效” (四)康复计划 根据功能与效果评估结果,由各类康复专业人员、脑瘫儿童家长、志愿者等组成康复小组,针对当前得主要障碍制定与调整康复计划,原则上要求康复计划制定、调整至少每季度一次,由具体负责得专业人员作简要得记录。 (五)年度评估、总结 “年度评估、总结”包括:效果评估、家长培训、家长对孩子康复得满意度等内容。“效果评估”为:本年度评估得分末次-初次评估得分;“家长培训、家长对培训满意度与对孩子康复得满意度”须有家长签名,由具体负责得专业人员将年度评估、总结情况及进一步康复得意见等及时填入档案。 (六)康复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得主要内容、训练中出现得问题及解决得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至少每月填写一次 二、康复训练档案使用得注意事项 (一)使用脑瘫儿童康复档案就是项目实施监测管理重要得措施,有利 于促进康复服务得规范化开展,各定点康复机构应按要求认真填写。 (二)康复档案得填写要求及时、客观、准确,并妥善保管。

脑瘫儿童得家庭康复方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常得孩子需要爱得浇灌,特殊儿童更需要爱得滋润!我们得送教上门行动就就是将爱得阳光倾洒在那些因身体原因不能来学校上学得特殊儿童身上,让她们感受温暖,快乐成长!尽管送教得过程满就是艰辛,但就是我们用爱得呵护,用心守候,期待这些残花能慢慢绽放。我们付出真情,也收获感动。送教路上,静听花开。 脑瘫儿童得家庭康复方法(一)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一般就是指脑部在发育完成前,因任何原因使脑组织受伤变性所留下来得后遗症。1988年7月24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对脑瘫下得定义就是:"脑瘫就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得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得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代表得一组障碍,不就是单一得疾病。除主要表现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包括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觉、听觉、言语等障碍。 脑瘫得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得统计数字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并且有中度与重度患儿增加及年龄加大得特点。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1、5‰下降到1‰。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得8、2%,脑瘫就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得主要原因。据有关单位统计,国内脑瘫得发病率约为1、5--5‰。 脑瘫得原 因 1、出生前原因如染色体异常,风疹、梅毒、巨细胞病毒得感染,放射线、一氧化碳中毒,母亲重度贫血、妊娠中毒症,胎盘异常等。 2、围产期原因如颅内出血、过期分娩、胎盘异常、脐带绕颈、小儿心肺异常、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痉挛、高胆红素血症,分娩外伤引起得颅内出血等。 3、出生后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部外伤,呼吸障碍、心脏停跳、

语言障碍儿童口肌训练

口肌训练的目标: 1.改善发音说话,提高说话清晰度 2.增强口部肌肉独立活动力 ①独立活动力:一组或多组肌肉以稳定性和足够的力量为基础的分开活动 ②分级调控:基于独立活动力,通过空间运动的分段控制(唐氏孩子对腹腔的分级调控困难,说话时不能控制气流) ③紧绷的姿势:用来补偿稳定性弱的异常姿势,阻碍活动性(因为唐氏孩子肌张力低,说话时会采取紧绷的姿势,如:喝水时压扁吸管而不能喝进水,说明下颚骨有困难,采取用力压扁吸管来补偿喝水的动作) 一、流涎的成因 1.身体姿势——由于肌张力低,通常口部张开合不拢 2.合唇能力较弱 身体原因(敏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肿大、吞咽障碍) 下颚骨弱(面颊肌肉弱所致) 合唇力弱 3.感知——感觉不到口水在口里,或者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在口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来 4.舌头后缩能力较弱——舌头一直向前,不能或后缩能力弱 二、相关能力 (一)触觉系统——可使用海绵棒测试,在舌头、内颊、舌尖、上颚牙齿后、上颚左右转动擦。 1.触觉低敏:表现为不爱喝水,喜欢口味较重的食物,经常把东西放进口里咬。结果——导致说话时感觉不到口部的活动,因而影响言语能力。 2.触觉高敏:表现为不喜欢吃东西,小口小口咬东西,舌头反应过敏,不喜欢运用舌头。结果——活动舌头会使他们很痛苦,影响说话。 3.混合性触觉敏感:任何高敏、低敏或正常敏感度的组合。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发“KE”音,因发此音时会触碰上颚。 4.波动性触觉敏感:反应随时间、天气、环境等因素而改变。 5.防御性触觉敏感:对触觉刺激有负面或情绪的反应。做训练时,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直接从孩子的面部做起,否则会引起孩子惊慌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要按照手部→背部→头部后面→面颊→嘴巴→口腔的顺序一步步来。 (二)身体各部分的独立活动力 类别正常不正常 头部及身体头部转动时身体不动头部转动时身体一起动 下颚骨及身体说话时头部不动说话时头部也在动 唇部-面部-眼睛及下颚骨说话或眼睛动时下颚骨不动说话或眼睛动时下颚骨动得厉害舌头及下颚骨舌头向左右移动时,下颚骨不动舌头向左右移动时,下颚骨在动,且身体也动 (三)肌肉活动 下颚骨是舌头的支点 舌头后缩-舌尖提升/下压——发音说话的最重要部分 舌头后缩-舌头向两边扩展——说话流利的部分

脑瘫孩子语言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恢复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以下训练应每日进行2-3次,每次1-2分钟。 训练方法如下: 一:呼吸训练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是发音的基础,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患儿取仰卧位,两上臂在胸前交叉,康复师以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压迫患儿胸部,以改变呼吸速度、节律异常。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因其不配全,治疗师可从患儿背面用两手以一定的速度压迫肋骨。 在胸部肋弯处用腹带系住,限制胸部运动,从而促进腹部的运动。可以配合的患儿,让其将头尽量竖直,深吸一口气,闭嘴,然后吹气。 让患儿练习吹喇叭,吹哨子,用吸水管在水中吹所等活动来进行训练。 堵住患儿鼻孔,让其用口呼吸,然后堵住患儿口部,让其用鼻呼吸,反复训练。 二:口部的运动训练 运动性构音障碍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喉头、口腔、下颌、

舌、口唇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下颌运动障碍的患儿,口唇难以正常开闭,影响构音功能,治疗师可一手放在患儿关头部,一手放在下颌,帮助患儿做上颌上举、下拉的动作,使双唇逐步闭合。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治疗师可用语言指示患儿做尽可能张口使下颌下降、然后闭口的动作。 让患儿面对镜子,利用撅嘴、咧嘴、鼓腮、微笑等动作,使患儿做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以及舌的前伸、后缩、上举等运动练习,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三:构音训练 构音训练要按照语言发育的规律,并与视觉、触觉等功能密切配合,从易到难训练。 训练时让患儿用眼睛看着治疗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先从容易的构音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难的发音训练,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练习。 四:语言发育的迟缓患儿训练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可将手势语作为表达训练的导入方式,通过手势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的阶段。 五: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常因一小动作而引起全身的动作异

最新整理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讲课教案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导 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一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颇高,是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 脑性瘫痪的病因 ?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如: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 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及分型 ?脑瘫的症状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如严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脑瘫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松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 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 脑性瘫痪的治疗 治疗计划:应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尽量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 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 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矫形器的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 稳定性、协助控制肌肉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 矫形器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佩带时期和类型,因此,应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和矫形师共同商榷决定。 ?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 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行为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 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家庭训练计划: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 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

脑瘫儿童嗓音障碍的矫治

脑瘫儿童嗓音障碍的矫治 发表时间:2011-02-18T11:15:26.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吕起史文红贾茹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交往的频繁,人们对如何保留和提高发声功能越来越重视。 吕起史文红贾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02-03 【摘要】目的探讨脑瘫儿童嗓音障碍的治疗。方法对1名患儿进行一对一训练,对训练前后的嗓音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的训练,脑瘫患儿的嗓音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合理地为脑瘫儿童设置训练计划,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脑性瘫痪小儿嗓音学语调训练哈欠叹息法中国人最长声时的参考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交往的频繁,人们对如何保留和提高发声功能越来越重视。虽然嗓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进步,但是缺乏系统的治疗方法。因为嗓音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现象,又是一种主观心理听觉现象。 在脑瘫儿童中,嗓音障碍儿童约占语言障碍儿童的25%,而且出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导致绝大多数脑瘫儿童嗓音障碍都是功能性的。造成功能性嗓音障碍的原因是患者嗓音的滥用和误用。嗓音的滥用主要包括大喊尖叫、咳嗽和过度清嗓等;嗓音的误用包括说话时硬起音、说话响度过高等。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说话过于紧张、呼吸障碍、舌位不正确等。根据脑瘫儿童嗓音问题,进行分析与矫治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患有嗓音障碍的脑瘫儿童1例,男童,年龄为4岁1个月,肌张力较高。2010年3月进入哈尔滨儿童医院语言认知训练中心,接受嗓音言语矫治。能说简单音、语调较高、不能连句、别人无法听懂其说话,舌后缩。进行1个月的治疗,每周4~5节,每节课30分钟。 1.1.1评估与测量特殊儿童嗓音音质评估主要由主观评估与客观测量两部分组成。患者在一个隔声效果较好的训练室里与治疗师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将对话的内容录音,采用耳式麦克风采集声音样本。听评委由3名治疗师组成,治疗师通过倾听患者的录音里的嗓音给予评估。评估包括嗓音的一般描述:选择合适的等级:偏低(↓)、正常(-)或偏高(↑)对嗓音音调、嗓音响度、起音(发鸭、娃娃、爷爷)、嗓音速率(数数)进行评估;另外评估还包括听觉感知GRBAS描述:评估参数采用GRBAS系统(G:综合型;R:粗糙型;B:气息型;A:无力型;S紧张型);4级评估标准:0为正常嗓音;1级为轻度障碍;2级为中度障碍;3级为重度障碍。 1.2方法 首先进行响度训练,将患儿的响度降低,改善音调,降至正常范围,本例采用喉部手法推拿法、基础训练、个体训练。每周5次,疗程1个月。 1.2.1喉部手法推拿法 ①治疗师将拇指与中指、无名指为位,放于甲状软骨板后缘中点,让患儿发/i/音。同时手指向内加压。 ②治疗师将拇指压迫喉结向后,使声带放松,同时发/a/音。正常发声下,当压迫喉结时,音调下降,声音变低沉。 ③治疗师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4指在向下再向前推压颈后部第4至第7颈椎两侧推压,让患儿调节好吸气状态,分别 发/a/、/i/、/o/、/u/,使每个原音最长声时达到最大限度,约15s左右。使整个颈前部处于松弛状态。 1.2.2基础训练主要运用心理治疗、呼吸训练和声带放松训练。①心理治疗:沙盘疗法,一种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形式,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气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便是沙盘游戏之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模式。一个系列的各种沙盘意象,反映了沙盘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是分析心理学理论同游戏以及其他心理咨询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心理临床疗法,通过创造的意象和场景来表达自己,直观显示内心世界,从而可以绕开咨询中的阻抗,是要通过根本目的和治愈原理的过程来接触无意识进而达到心灵发展和转化的目的,了解患儿内心世界,建立交流的桥梁。分为10天1次,每次1小时,进行患儿心理疏导,使患儿更加配合矫治。 音乐放松法: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播放音乐。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语言,一种心境,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浇注心灵的药方,音乐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宇宙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灵状态,它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身心,具有独特的放松功能,使患儿更早地放松肌张力,刺激听觉。在嗓音言语矫治课前10分钟,进行以音乐方式的放松,可使患儿情绪更缓和,更积极地接受矫治。 ②呼吸方法:建立有效的生理呼吸方式,生理呼吸训练共分为七个步骤:第一节为仰位训练,包括四个步骤:闭目静心,腹部感觉,胸腹同感,口腹同感;第二节为侧位训练;第三节为坐位训练;第四节为站位训练。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2∶3。 当生理呼吸过渡到言语呼吸时,采用深呼吸后,运用最长声时发/a/、/i/、/u/来让患儿感受腹部的变化并能控制气息,通过数数1、2、3……直到气息无力发声为止。同时,要患儿模仿治疗师的语句,进行发声练习,可以从双音节发声到多音节发声的呼吸模式转变,从而让患儿更加自然地掌握呼吸频率与节奏。 ③声带放松法:通过打“嘟”音,有效地放松喉内肌群。包括平调、降调和转调方法。 准备动作:直位坐,双脚左右分开,两脚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具体步骤如下: 平调:深吸气后,紧闭双唇,气流由肺部发出,双唇振动并带动声带振动,持续发“嘟”音,反复此运动3~5s。 降调:深吸气后,紧闭双唇,气流由肺部发出,双唇振动并带动声带振动,音调向下变化,持续发“嘟”音,重复此运动3~5s。 转调:深吸气后,紧闭双唇,气流由肺部发出,双唇振动并带动声带振动,音调上下变化,持续发“嘟”音,重复此运动3~5s。 1.2.3个体训练 ①舌的运动训练:/da/、/ta/的连续发音与舌的前伸训练、舌前伸力量训练,并结合发/a/音,用压舌板压舌部的马蹄形反射区,让患儿的舌尖用力向前顶,而舌骨后部位置则不可降低,正确地感受舌位,打开口腔,减轻嗓音部分压力。 ②哈欠叹息法:让患儿很放松地张开嘴发老虎的叫声和打哈欠,呼气发叹气声,体会舒适感;叹息时发/h/,开始每次只发一个,逐渐增加到四至五个;要求患者叹息时发/ha/,注意发音时应该尽量舒适、柔和;要求患者叹息时发以/h/开头的词语或句子;最后,要求患者叹息时发/a/i/u/,然后过渡到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③降调训练:使用哼鸣法,双唇闭合,喉部肌肉放松。单纯的哼音能使患者在发声过程中呼吸与发声活动统合起来,达到呼吸、发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