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直觉主义逻辑

10-直觉主义逻辑

10-直觉主义逻辑
10-直觉主义逻辑

哲学专业(逻辑学与科学技术哲学方向)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哲学专业(逻辑学与科学技术哲学方向)一、哲学专业(逻辑学与科学技术哲学方向)简介 该方向始于1987年,原为逻辑专业,2003年改为现名,学制4年,毕业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哲学专业科哲与逻辑学方向,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经过四年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原典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哲学素养处理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社会与文化问题。本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学习哲学系的基本课程之外,还要对中文、历史、考古等人文学科都有较多的了解,对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比较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的学术训练。 三、授予学位 哲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34学分,其中: 1.公共与基础课程44-50学分 2. 核心课程30学分 3. 限选课程32学分 4.通识与自主选修课程28-22学分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公共与基础课程:44-50学分 (1)全校公共必修课:29-35学分

留学生与哲学系学生要求一致。 注2:港澳台学生可以免修政治理论课及军事理论,免修课程学分必须由其他课程(可全校任选课程)补足。 注3:新生入学,英语要分级考试,根据考试结果确定需选修的学分,A级需修8学分(A 级课程4学分+B级课程4学分),B级需修6学分(B级课程4学分+C级课程2学分),C级需修C级课程4学分,C+级需修2学分。本系学生修完C+级课程后,仅可以选修二外来补足学分;留学生免修英语。免修课程学分必须由英语及母语以外第三门语言或者中文系开设的语言类课程来补足。 (2)学科基础课程15学分 在下列课程中选15学分,其中带*号的为必修: 数学类

柏格森直觉主义

论柏格森直觉体验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 正如科拉柯夫斯基在评价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时所说,保持直觉的活力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直觉体验在人类历史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要借助直觉来体验科学尚达不到的地方。但是我们并不是以提倡直觉体验来代替科学的努力,直觉体验只是对众多角度的直觉研究的有效综合,它只是众多教育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只是学习思维的冰山一角。它虽与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认识方法不同,但它又与其他各种认识方法相互补充;虽然它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与激发,更易于在青少年身上产生,但它又是长期以来被我们的教育所忽略的,所以重新审视它的价值时,觉得它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是有启发意义与推动作用的。 面向现实生活,挖掘生命冲动的来源。“直觉体验贯穿于整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延伸于创造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为任何一个正常的个体所具有,而非少数天才所独占”。因而要面向现实生活,面向所有人的生活,挖掘生命的冲动,展现出直觉体验的普遍性,让生活中的人在生活中产生直觉体验、进行直觉体验、享受直觉体验。用直觉把握现实,不是我们的天性,我们还必须通过心灵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通过心灵的体验来把握生命,理解生命,开发生命,使生命的活力真正展现出来,使生命的过程真正成为创造进化的过程。 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不仅要在反思学生的学习走向与学业负担上,批判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广大的中小学生减负,而且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有所更新。分科式教学曾经发挥出并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但同时它也暴露出了它的许多不足,综合学校、综合学习、综合学科与综合课程将是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打开学生的视野,要让学生掌握宽博的知识,要使学生具备生活学习的多种能力,就要放开学生 的手脚,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选修课程和真心实意的、开放的教育情境。 激发直觉体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当前的深化改革中,我们急需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人。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我们也需要具有开拓奋进的先锋。在教育中,我们可以培养出我们所想得到的人才: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冒险精神、激发学生的直觉体验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正如柏格森所说,发现与实际存在的东西相关,它是某种迟早要发生的事情;而发明则是使不存在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甚至从未存在过。因此,发明能力的培养比发现的激发更难,但发现又是发明的准备,没有发现就难有发明。我们的教育要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提出发现问题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把握直觉体验,增强学生直觉能力。人人都会有直觉体验的经历,但常常因为不自信或不了解,而轻易地放弃或丢掉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和激发学生进行直觉体验,而且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直觉体验,引导他们将所体验到的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并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直觉体验产生的起因,检查与验证其所直觉到的内容,与他们一起共享直觉体验的快乐,使学生敢于想象,善于联想,乐于创造,勇于表露自己的直觉体验,在质疑中提高直觉体验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想象力。

论西方文论史上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创作

论西方文论史上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创作 摘要:直觉主义和意识流都是西方文论史上重要的概念,通过分析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可以探寻作者对这两种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直觉主义;意识流;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直觉主义是柏格森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其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反科学的。是一种强调直觉或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的思潮和学说。直觉主义认为经验和理性不能给予人们真实的知识,只有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直觉,才能使人理解事物的本质。没有直觉这种最重要的认识能力,就不能直接地去了解现实。 直觉主义一方面把直觉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把直觉与逻辑思维特别是理论分析对立起来。他们把直觉理解为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特殊的认识能力。直觉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直觉,可以不要抽象、概括和论证。 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由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直觉主义这个哲学词汇与意识流这个心理学词汇产生联系,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两者都强调非理性的思考与认识。“意识流”文学产生的哲学基础是直接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意识绵延”说的影响的。“伯格森的直觉主义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理论支柱之一,在柏格森和现代派艺术的精神之间有着完全的一致性,柏格森所讲的意识的绵延、直觉、非理性等因素正与意识流创作手法不谋而合。”[1]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马塞尔·普鲁斯特。他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普鲁斯特曾经这样描写他对一座教堂的感受:“这座教堂在我的心目中与城里的其它地方完全有别:这座建筑可以说是占据了四维空间——第四维就是时间,它象一艘船扬帆在世纪的长河中航行,驶过一柱又一柱,一厅又一厅,它所赢得、所超越的似乎不仅仅是多少公尺,而是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它是胜利者。”在这里,实际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他认为人占据的是四维空间,三维空间亦即现实世界的美是没有意义的,幸福是没有价值的,痛苦也不值一提,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这种感觉,也没有什么可以保留这种感觉,所以它并不存在,或者说已经消失。只有回忆才能建构起四维空间,使过去的感觉重现并与现时的感觉互相印证,从而产生更为真实的情感。举一个例子,对于一个初生的婴儿来说,他的母亲的脸孔与别的女性的脸孔并没有什么差别,他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可当他再次或多次熟悉他母亲的脸孔时,这张脸就给了他亲切感。多年以后,如果他从某位女性脸上发现了母亲的特征,美感就会油然而生。没有时间,就象欣赏一幅画而在人和画之间没有距离一样。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多次运用、表露了这一思想。 而这部七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艺术观,是“单纯型”意识流文学的范本。这部作品为意识流文学打下了发展的基础,在他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我们能探寻到他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

进化直觉主义里的基础态度与孔子的仁

《商场现代化》2012年8月(中旬刊)总第692 期学术研讨 一、进化论的道德观点 进化论的观点是:人倾向于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利他行为也可能会发生的,但是这种行为所针对的对象是:亲戚、熟人、会带来互利互惠的对象。首先,人对自己的父母亲戚表现出利他的行为,如果从生物遗传上解释的话,有利于保存祖先的基因。因为亲戚和自己共有着相同的基因,人们的这种利他行为基于自然选择,只有那些能够保存的基因的个体能够得到繁荣。而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某种基因导致了个体不去保留自己的这个基因的话,那么拥有这样的基因的个体数会越来越少。这是一种看待亲戚关系的特殊的视角,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很自然地对自己的亲戚更好,比方说如果自己亲戚找自己办什么事的话,自己可能会自然地想要去帮助,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为什么了?或许也还真的可以用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 除此之外,利他行为还会针对熟人。因为相比较与一个陌生的人来说,大家会倾向于对熟人提供帮助。大家会对比方说属于自己的这个圈子里的人提供帮助,比方说帮助老乡,帮助同学等等。如果有一个过路的陌生人让你帮助他一下,相比较于自己这个村子里的人让你提供帮助的话,那么你倾向于向熟人伸出爱心之手。除此之外,人会对那些有可能帮助自己的人提供帮助。相对于一个不能够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来说,大家更倾向于帮助一个能回报自己的人。 从上面的几点可以看出,人的利己倾向,就算是人在做出利他行为时,人也是为了间接地利己。人的这种特点是基于物种进化,使得主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这就是道德进化论的观点,道德进化主义的观点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了人的道德现象。但是道德进化主义不能解释另外的一些情况。 二、道德进化主义所无法解释的现象 我们的利他行为发生在亲戚、熟人、会带来互惠的对象,但是在另外的一些情况下,也有了一些利他行为的发生,而这些情况很明显是跟以上的情形相反的。例如在二战的时候,芬兰的有些普通百姓会收留犹太难民。那个时候的情况是,收留难民是被纳粹禁止的,一旦被发现了家人都有会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发现对于这些普通的百姓来说,犹太难民首先不是亲戚,不是熟人,同时好像从他们身上也得不到什么回报。在那个情况下,根本看不到未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收容犹太人可能会带来杀身之祸。有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陌生人问路,我们可能会帮助他,这是因为我们为此并没有付出很多,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在这里,芬兰百姓收留犹太人就要冒很大的风险。 很明显的这种例子是道德行为的典范,当然还有别的一些道德行为。越是对于这种不求回报的无私的行为,我们把他们称作了有道德行为。反而是对于做出这种行为的人,我们才把他们看作室真正的有道德的人。他们的道德行为冒的风险越大,我们越是觉得他们让人尊敬。但是这个跟道德进化主义的观点完全相反,很明显我们并不会特别地尊敬那些只能够做出利己行为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认为只能对亲戚、朋友和会带来互惠行为的人做出利己行为的人是让人尊敬的,我们只认为这些人是普通的人的反应。 三、基础态度(foundational attitudes ) 上面的这些道德进化主义内容是与自然选择相容的。存在着生理上的自然选择,同样的也存在着道德上的进化主义。这里要假设的一个概念是基本态度,是从foundational attitudes 。态度并不是信念。因为信念指向的是具体的某一个事,而这个概念“基本态度”并不指向某一个确切的事。或许可以说它是信念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这样的基本态度,它是人发展而来的,一个小孩儿还没有发展出这样的一个基本态度。而对于精神病患者的观察来说,他是失去了他的基本态度。而对于那些能够做出道德行为的芬兰人,我想说他是受到了自己的这种基本态度的作用,他认为他有这样的一种直觉,他一般是认为自有其价值的。而对于没有能够做出道德行为的个体,他也是有基本态度。他对于自己没有能够做出道德的行为,他会感到遗憾,而观察其内心我们会发现他内心的一种冲突,而这个冲突是由基本态度引发的。同时,我们尊重那些做出道德行为的人,也说明我们自身有这样的一种基本态度。 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够跟我们所持有的基本态度相一致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是内容-不一致的行为。当个体不能够做到道德行为的时候,比方说芬兰人在面对了犹太难民的时候,由于惧怕自己受到牵连而对之漠不关心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存在冲突的。芬兰人可能会考虑到,如果帮助了这些犹太人的话,那就可能威胁到自己生命,同时也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家人。这个时候,有一个欲望是要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在另一方面,有一种帮助处在困境中人的直觉。个体在自己的心里计算着,自保的欲望会使得个体的意志变得软弱。而我们假定的基础态度,可以用来抵抗谨慎态度的软弱性。事实上谨慎考虑的软弱性有的时候是会被基础态度克服的,在这样的一些情况下,个体往往能够忍受住这些短期的收获或者快乐。事实上,拥有基础态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拥有这个态度的个体,能够克服眼前的 进化直觉主义里的“基础态度”与孔子的“仁” ■于亚东 南京师范大学 [摘 要]进化主义能够解释人的利己行为,而人的道德表现还有或者说主要体现在利他的行为,道德直觉进化主义是这样的一 种特殊的道德理论。而且道德进化直觉主义里的一个概念“基础态度”,和孔子的“仁”的概念有类似之处。 [关键词]进化直觉主义 基础态度 仁 159

数理逻辑心得

数理逻辑的心得 数理逻辑: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应熟练掌握将现实生活中的条件化成逻辑公式,并能做适当的推理,这对程序设计等课程是极有用处的。是大四接触到的,现简单介绍一下数理逻辑的发展史,算是一点感悟吧 1数理逻辑的发展前期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亚里斯多德的直言三段论理论 ·初创时期——逻辑代数时期(17世纪末) ·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在认识自然、发展技术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们希望使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维,把思维过程转换为数学的计算。 ·莱布尼兹(Leibniz, 1646~1716)完善三段论,提出了建立数理逻辑或者说理性演算的思想: ·提出将推理的正确性化归于计算,这种演算能使人们的推理不依赖于对推理过程中的命题的含义内容的思考,将推理的规则变为演算的规则。 ·使用一种符号语言来代替自然语言对演算进行描述,将符号的形式和其含义分开。使得演算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符号的组合规律,而与其含义无关。 ·布尔(G. Boole, 1815~1864)代数:将有关数学运算的研究的代数系统推广到逻辑领域,布尔代数既是一种代数系统,也是一种逻辑演算。 数理逻辑的奠基时期 ·弗雷格(G. Frege, 1848~1925):《概念语言——一种按算术的公式语言构成的纯思维公式语言》(1879)的出版标志着数理逻辑的基础部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的正式建立。 ·皮亚诺(Giuseppe Peano, 1858~1932):《用一种新的方法陈述的算术原理》(1889)提出了自然数算术的一个公理系统。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数学原理》(与怀特黑合著,1910, 1912, 1913)从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开始,然后通过一元和二元命题函项定义了类和关系的概念,建立了抽象的类演算和关系演算。由此出发,在类型论的基础上用连续定义和证明的方式引出了数学(主要是算术)中的主要概念和定理。 ·逻辑演算的发展:甘岑(G. Gentzen)的自然推理系统(Natural Deduction System),逻辑演算的元理论:公理的独立性、一致性、完全性等。 ·各种各样的非经典逻辑的发展:路易斯(Lewis, 1883~1964)的模态逻辑,实质蕴涵怪论和严格蕴涵、相干逻辑等,卢卡西维茨的多值逻辑等。 集合论的悖论使得人们觉得数学产生了第三次危机,提出了数学的基础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罗素等的逻辑主义: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倡导一切数学可从逻辑符号推出,《数学原理》一书是他们这一思想的体现。为解决悖论产生了逻辑类型论。 ·布劳维尔(Brouwer, 1881~1966)的直觉主义:数学是心灵的构造,只承认可构造的数学,强调构造的能行性,与计算机科学有重要的联系。坚持潜无穷,强调排中律不能用于无穷集合。海丁(Heyting)的直觉主义逻辑。 ·希尔伯特(D. Hilbert)的形式主义:公理化方法与形式化方法,元数学和证明论,提倡将逻辑演算和数学证明本身形式化,把用普通的语言传达的内容上的数学科学变为用数学符号和逻辑符号按一定法则排列的一堆公式。为了消除悖论,要数学建立在公理化基础上,将

西方直觉主义

论现在西方文学史上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创作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忌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目前的绝大部分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英国伍尔夫的意识流名作《墙上的斑点》就给读者带来新颖别致的审美感受。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小说打破传统既定俗套,通过人物头脑中的瞬间印象和冥想、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反映生活本质,揭示永恒真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浪漫主义和直觉主义、意识流是有着历史渊源的,只不过浪漫主义要受到一些规律范式的约束,意识流是完全意义上的天马行空。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在小说

现代西方文论第三章直觉主义word

第三章直觉主义文论 ●唯直觉主义与唯美主义是两种主要的非功利评论方法论。 ●所谓非功利,即否认文学有任何功利目的。 ●文学就是美,就是形式,就是直觉,就是体验和表现。 ●直觉主义文论是“倾向于主体的关注”的评论,反对理性主义,反对逻辑主义,强调 无意识的力量。 ●广义上的直觉是指包括直接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在内的一种心理现象。 ●狭义上的直觉是指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当把直觉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方 式时,便称之为直觉思维。 ●特征:直接性、快速性、跳跃性、坚信感、或然性。 ●内容:直觉的判别、直觉的想象、直觉的启发。 二直觉主义文论的理论形态 (一)叔本华(Schopenhauer 1788—1860),是德国唯意志论者和直觉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2、主要著作《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视觉与色彩》《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性爱的形而上学》 3、理论核心 (1)生存意志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规定,主要是人的内心或意志的产物。所以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核心。这里的人的意志主要指“生存意志”,就是追求生存的强烈欲望。可见,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的基本内容。 (2)出路 叔本华企图解决的是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这就带有了现代主义哲学的意味。他认为,“人最大的罪恶就是,他诞生了”,既然人无法选择是否出生,生而为人又要解除痛苦,怎么办?他指出两条路: 1.第一条路:根本解决办法,立刻去死或象佛教一样修练,达到六根清净、清心寡欲。2.第二条路:通过哲学的沉思和艺术的观照得到暂时地解脱。 4、文艺观 (1)艺术本质论:无利害、超功利、抓理念 (2)艺术价值论:艺术是意志的暂时休歇和否定 A.叔本华认为,艺术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能导引人们步入上述境界,诱发那种摆脱意志束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期末考试题

1 诉诸无知是把()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个论点真。 ?A、 论点 ?B、 错误 ?C、 权威 ?D、 无知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2 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可能造成的主要问题在于()。 ?A、 容易暴露论据弱点 ?B、 对论点描述不够准确 ?C、 不容易找到适合用来反驳的点

?D、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充足理由律是由()提出来的 ?A、 布尔 ?B、 康德 ?C、 亚里士多德 ?D、 莱布尼茨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断定“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同真,则?A、 违反同一律 ?B、 违反不矛盾律 ?C、

违反排中律 ?D、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 5 关于因果关系的前后,说法正确的是()。 ?A、 因果关系在结果上是前后继承的 ?B、 因果关系在结果上是前后倒置的 ?C、 因果关系在时间上是前后继承的 ?D、 因果关系在时间上是前后倒置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6 “张三会弹钢琴并且会弹吉他。”以下那个不能反驳这句话?A、 张三既不会钢琴,也不会吉他。 ?B、 张三会钢琴但不会吉他。

?C、 张三会小提琴。 ?D、 张三会吉他但不会钢琴。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以下哪个不是从已知条件引申出结论,需要注意的原则?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协调性原则 ?D、 从弱原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蚂蚁是靠什么来记住路线的? ?A、 生长素 ?B、

体液 ?C、 信息素 ?D、 触角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张琳在超市传送带上的食品位置可以确定的是哪个? ?A、 酸奶放在第一位 ?B、 酸奶放在第二位 ?C、 饼干放在第一位 ?D、 汽水放在最后一位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 对于削弱和反驳 ?A、 削弱论据是关键

尔雅《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判断部分

尔雅《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判断------对的部分: 1、逻辑理论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同一律的问题√ 2、“15%的爸爸替别人养孩子”这种题目完全是标题党为了醒目而不加限制。√ 3、科学上还没有得到证明的判断可以作为命题。√ 4、反三段论中,对于And关系只要有一个假就行√ 5、做削弱和加强类型题目的共同点是找到题干论点√ 6、第二次数学危机是微积分的产生,即无穷小量是零但又不是零。√ 7、一特得特否的否中“一特得特”是指前提有一个有些,结论就是有些。√ 8、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条件下表达的概念可能不一样√ 9、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属于演绎逻辑√ 10、抽象法也叫言语理解√ 11、矛盾、反对和下反对,必然一个判断是肯定的,另一个是否定的。√ 12.古代印度的“凡言皆妄”表达的也是半截子悖论√ 13.充分条件是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14.反三段论否后就要否前√ 15.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就是当否定一个充分条件的后件之后,也一定要否定它的前件√ 16.证明是一种理性思维的活动√ 17.汽车平均每辆涨价一千元,自行车平均每辆涨价五百元未必说明汽车价格增长比自行车√ 18.证明,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已知为真的命题去确定另一个命题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19.彭加勒,海丁等开创了直觉主义逻辑√ 20.法国和俄罗斯都是鼓励生育的国家。√ 21.因果关系中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22.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有并且只能有一部分真。√ 23.联项否定,谓项周延;联项肯定,谓项不周延。√ 24.单纯用归纳进行的证明就是归纳证明√ 25.凡是能构成负命题和原命题之间的关系都是矛盾关系√ 26.小王是小偷,小李不是小王,所以小李不是小偷,这个推理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27、直接起作用的是易位推理。√ 28、区分大小前提的唯一标准是看它包含大概念还是小概念。√ 29、排中律保证思想的明确性。√ 30、削弱和加强的共同点是找到题干论点。√ 31、最基本的判断句就属于直言命题。√ 32、合同中是不能把以后法院的判决结果写入合同中的,否则就是非法合同。√ 33、假设是寻找论证背后隐含的前提。√ 34、二难推理不是所有场合都可以运用的。√

尔雅2016《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考试内容及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共产党员都应该为灾区捐款, 我不是共产党员, 所以我不应该为灾区捐款。 上述推理犯了 () 错误。
0.0 分
?
A、
四概念
?
B、
中项两次不周延
?
C、
大项不当周延
?
D、
小项不当周延
我的答案:B
2
我国古代大量使用连锁推理的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0.0 分
?
A、
道家,老子
?
B、
儒家,孔子

?
C、
兵家,孙子
?
D、
法家,韩非子
我的答案:C
3
要使归纳结果更加科学,我们应该()看待问题
1.0 分
?
A、
片面
?
B、
自己观点
?
C、
全面
?
D、
个人经验
我的答案:C
4
假言命题表达的是
0.0 分
?
A、

结果与结果的关系
?
B、
条件与条件的关系
?
C、
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
D、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我的答案:D
5
没有对亲子鉴定统计推断的可靠性的是哪一个?
1.0 分
?
A、
该文的报纸应该加以限定:在进行鉴定的人种 15%的爸爸替别人养孩子
?
B、
当进行亲子鉴定时,就已经对其亲子关系有所怀疑
?
C、
现代科技真的能够准确地鉴定亲子关系吗?
?
D、
进行亲子鉴定费用太高了
我的答案:D
6

直觉主义

一、直觉主义与非理性思潮 直觉主义(叔本华[1788-1860]、尼采[1844-1900]、柏格森[1859-1941]):哲学思潮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意识流(吴尔芙、乔伊斯、普鲁斯特):具体到艺术创作手法 二、叔本华 1、唯意志论:意志(will)是世界的本质,而所谓意志就是人 的生存欲望。而人的欲望根本无法真正得以满足,另外, 欲望遮蔽了人对世界的真正认识,即对世界的直觉。 2、解脱之道: 一是消灭肉体,或获得宗教上的涅槃; 二就是进行哲学和艺术的直观,达到物我两忘。 3、直觉论: 直觉就是直观的认识,就是“观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主体放弃自我,成为纯粹的主体;二是放弃客体的个别 性,而使其成为纯形式,或“永恒的形式”。 用叔本华自己的话就是: “把对象不当作个别事物而当作柏拉图是理念的认识,亦当作事物全类的常住形式的认识;然后是把认识主体不当作个体而是当作认识的纯粹而无意志的主体之自意识” 4、悲剧论:悲剧,展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 三种类型,一,恶人从中作梗;二,命运使然;三,不同 地位关系。 5、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悲剧论的区别 叔本华:通过悲剧来否定意志,获得解脱。 亚里士多德:通过悲剧获得心灵的净化,回归平和中庸的 状态。 黑格尔:对各方片面的否定,从而最终永恒正义获得胜利。 6、中西悲剧比较 7、总结: 王国维与叔本华:《红楼梦评论》 鲁迅与叔本华:“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三、尼采 1、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 (1)反基督教,反理性,反传统…… (2)“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 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科学)的人 生态度。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 罪恶,其结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审 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罪恶感,超于善恶之外, 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 2、尼采与叔本华

(完整word版)《数字逻辑》(第二版)

第一章 1.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试举出实例。 模拟信号-----指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温度、压力、交流电压等信号。 数字信号-----指信号的变化在时间上和数值上都是断续的,阶跃式的,或 者说是离散的,这类信号有时又称为离散信号。例如,在数 字系统中的脉冲信号、开关状态等。 2. 数字逻辑电路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数字逻辑电路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电路的基本工作信号是二值信号。 ●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一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 ●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便于集成制造和系列化生产。产品价格低 廉、使用方便、通用性好。 ●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数字系统工作速度快、精度高、功能强、可 靠性好。 3. 数字逻辑电路按功能可分为哪两种类型主要区别是什么 根据数字逻辑电路有无记忆功能,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类。组合逻辑电路:电路在任意时刻产生的稳定输出值仅取决于该时刻电路输入值的组合,而与电路过去的输入值无关。组合逻辑电路又可根据 输出端个数的多少进一步分为单输出和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电路在任意时刻产生的稳定输出值不仅与该时刻电路的输入值有关,而且与电路过去的输入值有关。时序逻辑电路又可根据电 路中有无统一的定时信号进一步分为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和异 步时序逻辑电路。 4. 最简电路是否一定最佳为什么 一个最简的方案并不等于一个最佳的方案。最佳方案应满足全面的性能 指标和实际应用要求。所以,在求出一个实现预定功能的最简电路之后,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5. 把下列不同进制数写成按权展开形式。 (1) 10 (3) 8 (2) 2 (4) 16 解答(1)10 = 4×103+5×102+1×101+7×100+2×10-1+3×10-2 +9×10-3 (2)2= 1×24+1×22+1×21+1×2-2+1×2-4

略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2003年1月第24卷 第1期东岳论丛 Dong Yue Tribune Jan.,2003Vol 124 No 11 [收稿日期]2002-08-20 [作者简介]王晋生(1948-),男,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哲学研究】 略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王 晋 生 (山东大学哲学系,济南250100) [关键词]柏格森;直觉;直觉主义 [摘 要]现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柏格森提倡直觉哲学。这是一种典型的直觉主义。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根本实在是意识或生命,理性不能认识它,只有直觉能够把握它。直觉是一种与理性认识根本不同的认识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心灵凭着意志的努力钻进对象内部,与其本质相交融。这种认识与人的物质利益无关,但并非对人生毫无意义。相反,它能使人了解生命的真理和意义,提升人的精神。因此,它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3)01-0093-05 一、直觉哲学 柏格森认为,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即自然哲学,以感觉知觉的方法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可以感觉到的东西。但自柏拉图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哲学家们开始引入理智的方法来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感觉的范围是有限的,单凭感觉是不能彻底认识世界的。感觉不能达到的领域,要用抽象、概念、推理等的理智方法。哲学家们想用这种方法扩大感知的范围,以彻底认识世界。然而方法却与目的背道而驰。由于理智的方法具有抽象性,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没有扩大知觉范围,更全面地把握实在,相反,它“把大量的质的差别从实在中消除了,把我们的一部分知觉泯灭了,把我们对宇宙的具体 的洞察力削弱了。”[1] 可见,引入理智方法不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好办法。但是,二千多年来,无论哪一派哲学家却都在采用理智的方法,以求全面地把握实在,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在柏格森看来,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认为他就担负着纠正这个错误的历史重任。这就是建立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要求扩大感觉知觉以把握实在,而不是寄希望于理智方法。这样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或形而上学,而这就是他所倡导的直觉哲学。 柏格森的直觉哲学以直觉为中心概念,以倡导直觉为基本特征。有人把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仅仅理解为他在认识论上的一种观点,这是不准确的。在柏格森那里,直觉是一种认识能力,也是一 种认识方法。他特别强调直觉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认识论无疑是直觉主义的。但是,不仅如此。柏格森的认识论与他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是难解难分的。这不仅表现在,他认为,作为世界和万物本质、本体的生命或绵延,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把握,从而直觉就成了宇宙本体有意义甚至存在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他甚至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绵延与作为认识活动的直觉是同一个东西,即绵延着的意识。这样一来,研究直觉也就成了形而上学研究的一个内容。从这两点都可以说柏格森的形而上学是直觉主义的。柏格森是把他的整个哲学而不仅是认识论称做直觉哲学的,据此,我们也应当把他的整个哲学而不单是认识论称做直觉主义。 二、世界的本体、本质或根本实在形而上学问题,即世界的本体、本质问题,是柏格森直觉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过,本文不拟详细讨论这一问题,而重点是讨论作为一种认识能力和方法的直觉,从认识论角度展示他直觉主义的内容。由于世界的本体是直觉认识的对象,不了解世界本体的特点,就不能真正了解直觉的性质和特点,因此,我们首先简要讨论他的形而上学即本体论的基本思想。 柏格森在一系列著作中讨论了宇宙、事物的本体、本质也即根本实在问题。他用以表达本体、根本实在的概念有生命(生命之流)、绵延、深层意识、基本的自我、变易等等。这些概念在含义上有的有区别,有的几乎没有区别。 3 9

华师外国文学考试题目

华师外国文学期末考试: 填空题(考老作家,老作品)10道 1、雨果的美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是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的。 2、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萨特的回忆录是《七十岁自画像》。 4、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帕格森1927年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 5、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意识流。 6、车尔尼雪夫斯基问题小说《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 7、《双城记》中的双城是指巴黎和伦敦。 8、《羊脂球》的写作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 9、19世纪象征主义的先驱是:爱伦·坡(美国)和波德莱尔(法国)。 前期作家:兰波《醉舟》、魏尔伦《无词浪漫曲》、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后期作家:瓦莱里《海滨墓园》(法国)、叶芝《驶向拜占庭》(爱尔兰)、 勃洛克《十二个》(俄国)、艾略特《荒原》(英国)。 10、唯美主义文学: 戈蒂耶(英国诗人)《班莫小姐》(“为艺术而艺术”); 佩特(理论家)《文艺复兴研究》; 王尔德《莎乐美》(悲剧)、《快乐王子集》(童话)。 11、自然主义是在法国提出的。 二、多选。据说有十道 1、雨果作品种类(小说有哪些,诗有哪些) 1827: 《克伦威尔》(剧本) 1829:《东方诗集》(诗) 1830:《欧那尼》(戏本) 1831:《钟楼怪人》(《巴黎圣母院》)(小说) 1838:《吕布拉》(剧本) 1853:《惩罚集》(诗) 1856:《沉思集》(诗) 1862:《悲惨世界》(小说) 1869:《笑面人》(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诗) 1874:《九三年》(小说) 2、“多余人”形象、“小人物”形象 “多余人”系列形象: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 赫尔岑《谁之罪》:别尔托夫 屠格涅夫《罗亭》:罗亭《贵族之家》:拉夫列茨基。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 ·小人物: 普希金《驿站长》果戈理《外套》《彼得堡故事集》 3、沃尔福夫人作品: 4、詹姆斯·乔伊斯作品

心理学名词的英语翻译

心理学名词的英语翻译 心理学 psychology 心理现象 mental phenomenon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心理状态 mental state 心理活动 mental activity 意识 consciousness 心理维度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心理运动 psychomotor 内部活动 internal activity 普通心理学 gener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行为科学 behavioral science 心身关系 mind-body relation 心理机能定位localization of mental function 心理能动性 mental activism 外周论 peripheralism 先天理论 nativistic theory 强调遗传素质决定人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遗传 heredity 目的论 teleology 认为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受一定目的的引导。 活动 activity 活动理论 activity theory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 cognition 相对于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所有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问题解决、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cognitive process 认知结构 cognitive structure 元认知 metacognition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地图 cognitive map 认知技能 cognitive skill 认知方式 cognitive style 信息 information 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 信息加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信息加工心理学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 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信息加工模型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中央处理器模型 central processor model 信息储存 information storage 信息提取 information retrieval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17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卖国者都不是爱国者”这句话的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怎样的?(1.0分)1.0 分 A、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B、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C、 主谓项都周延 D、 主谓都不周延 我的答案:C 2参加某学术研讨会的60名学者中,亚裔学者31人,博士33人,非亚裔学者无博士学位4人,那么参加此次研讨会亚裔博士多少人?(1.0分)1.0 分 A、 1 B、 2 C、 4 D、 8 我的答案:D 3“他是演员或是导演。”是(1.0分)1.0 分 A、 选言命题 B、 联言命题 C、 负命题 D、 假言命题 我的答案:A 4怪城问题解决方案有()种(1.0分)1.0 分 A、 B、 1 C、 2 D、 至少两种 我的答案:D 5“只有p,才Q,非p单Q”是什么条件的矛盾?(1.0分)1.0 分 A、

B、 充要条件 C、 充分条件 D、 必要条件 我的答案:D 6甲、乙、丙、丁四个嫌疑犯口供如下:甲:肯定是乙干的,他有前科。乙:是丁干的。丙:那天我在上班,根本不可能去盗窃,不是我干的。丁:乙诬陷我。结果显示四人口中只有一人是真的,而且罪犯只有一人,那么谁是罪犯呢?(1.0分)1.0 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我的答案:C 7足球运动需要的是什么?(1.0分)1.0 分 A、 长期耐力 B、 短期的迸发力 C、 长期迸发力 D、 长期速度 我的答案:B 8充分条件假,一定是(1.0分)1.0 分 A、 前面真,后面真 B、 前面假,后面假 C、 前面假,后面真 D、 前面真,后面假 我的答案:D 9用假设来推导出与前提矛盾从而得到答案的方法是什么?(1.0分)1.0 分 A、 归纳法 B、

习题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罗曼·罗兰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2C(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作家) 3B 4D《劫掠者》(福克纳) 5C 二、名词解释 意识流: 它是从西方意识流小说中引入的一种创作手法。用于表现人物意识深处的流变状态。它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等。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以后波及欧美各国。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概念是由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是描写人的意识活动,特别注重表现人的潜意识,它打破传统时序和情节的因果关系,形成时空倒置、交叉,让人物的意识活动去结构作品,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写作手法,并进行语言形式的各种试验。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品,代表作是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黑色幽默: 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名称来源于弗里德曼的同名短篇小说集。这派作家信奉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世界的荒谬、混乱与神秘,他们以夸张和超现实的手法揭露讽刺现实中的丑恶,用喜剧的方式处理悲剧性的内容,使读者哭笑不得,从而对生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代表作是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写法上,黑色幽默小说往往将滑稽、丑恶、畸形的人物和故事放大、扭曲,显出其荒诞,以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某种隐喻。 反讽: 是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戏谑的口吻表达言外之意的表达方式。它一般通过两项对立内容的悖逆冲突,拓展作品的艺术空间,丰富作品的内在意蕴。在叙述情节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显示作者的情感态度上,具有意婉旨微、深刻有力、耐人寻味。 三、查相关资料,介绍下列作家的基本情况,文学主张和代表作品。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最重要的女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一生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改革与创新,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与乔伊斯?福克纳一起,并称为当代三大意识流作家。就创作技巧而言,伍尔夫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并运用象征、暗示、隐喻、影射、摹拟等方法和技巧,时序倒置或互相渗透、多层次、多视角地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表达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性观点,呼唤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她打破了传统写实小说由作家根据时序去描述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