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主题,知识的生产、创新的根本靠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如何提高作为人才主力军一一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成了教育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在教育过程中,避免陷入误区,真正找到确实可行的办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主题,其实质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双创的国家战略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实现这一战略,既有其参与的必要性,也有其参与的重要性和优势。国家人事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的就业人数大约2500万,其中约1000万是登记失业人数,1500万左右则是以高校的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和军队转业人员。仅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为749万,达到了1500万的半数之多。不难看出,一方面,大学生确实是就业群体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显然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因其素质高、

专业化程度高,具有创新创业的内在潜能,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双创行为,既可以缓解国家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仅以2015年7月的数据就可以看到,全国大学生创业及参与创业的有42.3万人,比2014年增加6.8%。目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创业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他们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势在必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活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厘清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调查发现,有些高校,领导讲起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来,往往是头头是道。理论全搬照抄别校的,有的甚至把国外理论翻译过来,作为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殊不知,任何理论都需要丰富的实践来检验和支撑;没有生动的实践,再

好的理论也无法结出丰硕的创新创业教育之果。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积极的效果。可是,有的高校,只有方案,没有实施:有的象征性地开展几个活动就结束;有的没有多少实际内容,就堂而皇之地请有关专家来进行结题验收。这些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做表面另外文童,没有实际性的效果。其实质也是没有厘清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它能够使原来的成本曲线不断更新,进而产生超额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而创业是创业者利用自身或者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创新和创业存在性质上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推动着创新。

二、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个性的塑造。我们的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却缺乏变通和创造能力。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创新能力被一步一步地扼杀。当代的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承担的勇气、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外界的变化。我们从大学生军训就可以看出这一弊端。

军训本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作风、使学生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同时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使命感,搭建展示与训练自己的舞台,但是有很多学生却不利用军训的大好时光,在军训过程中吃不了苦,有的甚至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军训,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还遇到一些学生,干脆退学不上了。这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家长过分地包办,学校过分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太差,适应不了独立的生活。这应该引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三、没有厘清大学生群体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第一要务,而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主要体现在是否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主体作用,创造浓厚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作为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决策处理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国际挑战中的竞争实力。而有些学校,过分强调教学质量,没有厘清大学生群体与创新创业的关系。例如,很多老师在驾驭课堂时,总是把学生控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内,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考,不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长此

以往,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敢乱说乱动、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无形当中就被扼杀了。大学必然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活动的展开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思想氛围。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创新潜能最强的群体,在经历过大学创新思维的熏陶和创新活动的历练后,大学生本身或者已经取得创新的成果,或者?槲蠢吹拇葱绿峁┝饲痹诘淖急福涣硪环矫妫?大学作为创新的中心,本身也有大量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必须要用于社会、用于人们的生活,才有真正的价值,也就是它们必须要进行社会转化,能为整个社会带来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要达到创新创业教育,避免陷入误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大学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研究的平台,以及将这种创新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模拟创业或者实际创业

的平台。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方法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要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注意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电子教案,多媒体、现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要求教师扩宽视野,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积极倡?Ы萄Х椒ù葱隆J箍翁媒萄?模式真正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2、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业教育并非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创业或者毕业

以后马上去自主创业,而是对所有学生都应该进行的一种创业精神、创新文化、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对有创业创新意向和准备创业的学生的创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大学生无论毕业后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需要接受创业创新教育,具备创业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具备崇尚、尊重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对事物的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高度的敏感和开阔的思路;极强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富于想象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注重实践,勤奋努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等。

3、调整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调整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在专业设置中,我们应加大调整力度,努力形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调整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将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及三大产业带建设,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压缩社会需求小、就业差的专业。在专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大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加强专业的适应性。要建设一批有影响、水平高、有特色、起示范作用的品牌专业。为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诚信勤勉、吃苦耐劳、服务客户、积极创新、团结合作、服从服

务公司等基本职业素质;训练学生办事认真细致、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感知风险的敏锐性、分析风险的严谨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公文写作、文件处理等职业技能,学院应加强实训环节的管理及教育工作,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4、对实行多种学生奖励办法。

双创既然是创造性的,就必然会面临失败的风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失败意味着丢脸,失败意味着损失,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难以承受。也有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经济上也可能难以承受。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为大学生进行双创失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必须弘扬创新创业的正气,对创新创业的成功者必须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创新创业的失败者应该给予更多释放压力的机会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5、加强第二课堂的学习。

第一课堂授课形式较为呆板,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第二课堂不仅生动活泼,可以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包括组织能力、开放思维能力,动手实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开展大学生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这种活动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导或让成员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并经常指

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加速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成长。

学生创新创业是个永恒的命题,创新创业既是大学生的内在愿望,也是国家和民族所需。但创新创业充满了艰辛和复杂,还可能面临失败。作为创新创业者本身,必须要有足够的胆略和胆识;而作为政府和大学,也必须为创新创业者构建基本的平台,提供各种必要的风险补偿。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切实做好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众多高校当务之急,不仅可以有效地减缓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压力,还可以为社会输送一批真正高端创新型人才。现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诸如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等。高等院校应当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方面入手,结合这种新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该课程教学体系,为国家培育新型创新型人才。接下来本文将从培育方法策略入手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前言: 社会高速发展,随着高等院校持续扩招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诸多社会问题就伴随着大学生的数量的增加而出现,例如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当下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并且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就是一个有效途径。而光鼓励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各个高校应当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将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机融合,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充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

备力量,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就目前各大高校有关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安排来说,大多数以必修或者选修的模式归结到课程体系中,另外也不乏校内学生自主创建的有关创业创新的协会或者组织等,这些协会组织通常通过举办比赛等相关活动来培养在校学生的 创新创业能力。再者,校外也有关专门的培训机构,设置了专门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教育。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且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但是国内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有诸多不足之处,就像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际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上,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却是忽视了当今社会相对重视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这是许多高校在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权衡的脱节之处,导致了诸多大学生只空有一套理论却不能实践运用的现状。近年来虽有些高校在实践环节也开始重视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没能取得较大的突破。高校一般都是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设置实践教学等来强化该能力的,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旧还是实验、实习等老一套方法,课程时间设计也就在一两个学期,然而对于这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主题,知识的生产、创新的根本靠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如何提高作为人才主力军一一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成了教育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在教育过程中,避免陷入误区,真正找到确实可行的办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主题,其实质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双创的国家战略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实现这一战略,既有其参与的必要性,也有其参与的重要性和优势。国家人事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的就业人数大约2500万,其中约1000万是登记失业人数,1500万左右则是以高校的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和军队转业人员。仅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为749万,达到了1500万的半数之多。不难看出,一方面,大学生确实是就业群体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显然会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因其素

质高、专业化程度高,具有创新创业的内在潜能,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双创行为,既可以缓解国家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仅以2015年7月的数据就可以看到,全国大学生创业及参与创业的有42.3万人,比2014年增加6.8%。目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创业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他们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势在必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活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厘清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调查发现,有些高校,领导讲起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来,往往是头头是道。理论全搬照抄别校的,有的甚至把国外理论翻译过来,作为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殊不知,任何理论都需要丰富的实践来检验和支撑;没有生动的实践,再

浅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

浅谈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庄越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在21世纪后,高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趋势,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已被社会和高效毕业生广泛认同。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对策分析

目录: 一、绪论: (3) 二、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3)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3) 三、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4) (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 (4)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 (4) (三)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4) 三、想创业的大学生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5) (一)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5) (二)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5) (三)要充分熟悉政策 (5) (四)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5)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成功率的对策途径 (5) (一)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 (6) (二)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6) (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6)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6) 五、总结 (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一个趋势。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少数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而应该在高校教育中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创新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高等教育应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创立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革。为了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 __从xx年开始了创业教育的试点,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相应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而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相继采用了创新学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各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以及对创新创业素质的不同理解,各校的创新学分在具体学分名称、教学要求和认定范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的大学规定学生参加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参加各类比赛和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成绩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甚至通过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而有的大学仅对学生在从事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学术活动等直接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或参加科技竞赛获得的奖励才给予相应的学分。而通过对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和途径的统计分析,发现通过实践得分多、通过创新得分少的情况普遍存在。 受到经验缺乏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创 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仅仅是应学校的学分规定要求而进行相应的创新活动,缺乏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树立。有的学生虽然有很多创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6456892.html,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作者:孙超贾元义李杰孙小涵 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 社会发展的一大难点和公众热议话题之一。本文针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问题,分析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加强对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死胡同”,减轻社会负担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思维淡薄、创业成功率较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国家政策的宣传和支持下,产生过创业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创业所需的经验、资金、技术、资源及所需能力的欠缺,致使大学生创业底气、勇气不足,最终坚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少之又少。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同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中国作为世界互联网大国,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创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此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要求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动指南。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通过系列举措,着力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2.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策支持与学生创业需求不匹配 纵览我国现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各方面政策,在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政策并没有把握住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难题与诉求,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先期创业所必需的资金以及财税、服务、舆论支持、新闻宣传等各方面的支持。而在現存的鼓励政策中,支持力度小,或较多减免政策都集中在登记费等行政性管理费用上,而直接的税费减免与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总结了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三个功能效应:锻炼和养成创新性思维、培养和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最后,提出了关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利用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责任,而高校,理所当然的承担着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使命。2011年,教育部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种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进步。学科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教育从业工作者的重视。 一、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又高于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考查学生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种类繁多,涉及到多种学科,而一些综合性的竞赛活动还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以在高校中广受关注、学生参与度较高、对学生锻炼能力较强为统计准则,按照学科门类不同大学生学科竞赛可以划分为综合类学科竞赛、理工科类专业竞赛和文科类专业竞赛。综合类学科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理工科类专业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最新文档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一.前言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而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加强对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这造成我国劳动力就业前景不好。同时,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处于饱和状态,毕业生面临毕业时会有很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前景的惨淡推进了大学生创业,而这种新型的就业模式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在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下,国家开始以“创业创新”为改革主题鼓励民众创业,提高经济发展,改革大纲中提到大学生为主要培养的创业对象,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不仅在社会上推出了许多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大部分高校也设立了创新创业中心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项目,从行动上鼓励学生多创业。这些政策也引起了教育界对学生的就业前景的思考,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通过有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 二.实验调查 2.1实验对象和方法 以在校的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利用网络平台制定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大学生平台向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推广问卷,积极邀请他们填写问卷。根据网络问卷推广范围广、份数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高。 2.2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软件数据的汇总和整理,我们从问卷中随机抽取了四百份问卷样本,男女比例接近1:1,样本的对象年级为大一到大四,大三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最大。样本的对象涉及专业较多,大致为理工类和艺术类。大学生对于问卷中”你在生活中会参加创新类的活动吗?”“你如何看待创新活动?”等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显示学生对创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在课余时会合适选择参加学校内开展的一些创新活动,但是除学校开展的创新活动,学生大凡不会主动开展创新行为以及相应的活动。数据显示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喜欢在生

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概述

学生管 理工作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6月下 总第139期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普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供给大国而言,通过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繁荣国家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据笔者半年多检索和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情况,我国大多数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罕有专门、深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缺乏专章、专著对其做深入剖析。前人研究工作为后人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亦为我们更深入、系统的研究留下必要的空间。因此,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回顾梳理国内外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状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作出更全面、系统、深入和科学的研究,以满足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国外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现状 创业能力研究和实践最早兴起于美国,目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利用Google搜索引擎,依次输入关键词“Enterprise education”、“Enterepreneurship”、“College Students”进行检索(依次在前一搜索结果内续查),可得到以下检索结果(见表1)。 表1 Google搜索引擎相关检索结果 关键词Google引擎搜索结果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51400000 Enterepreneurship(创业能力)7820000 College Students(大学生)1430000 注: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09年7月1日13时26分。 另外,利用EBSCO全文据库、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等外文数据库,以“Enterepreneurship”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搜索出结果106项和7107项。纵观上述资料可得,国外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创业能力的概念,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意义,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与评估等方面。通过查看收录上述研究成果的刊物,发现国外创办有大量专载创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例如《美国新闻》、《世界报道》、《成功》和《创业者》等,为创业学研究者们提供了发表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舞台,同时也大大调动了美国各高校实施创业能力研究的积极性。 目前,国外所面临的创业能力研究挑战不再是如何拓展这个领域的范围,而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如何更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为此,国外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一些新的创业课程,例如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非公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等,均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主。据统计,截至2005年,在美国20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相关的创业课程,其中许多大学和学院还开设了相关的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和创业教育研究会等。[1]由此可见,目前国外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已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非常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和学习。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学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学者们纷纷从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研究和论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依次输入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大学生”对1999年至2009年相关中文文献进行检索(依次在前一搜索结果内续查),检索结果见表2。 表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论文检索结果 关键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 创业教育4419篇109篇 创业能力1461篇40篇大学生+创业能力834篇29篇注:数据统计时间为2009年7月1日。 为了让大家对我国各阶段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状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笔者将历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的相关论文数据统计如下(见表3)。 通过表3可见,自2003年起,有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期 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概述 吴志锋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普遍,学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注度日益增强,然而国内大多数研究工作仍处于萌芽阶段,罕有专门、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搜索、查阅的资料文献,拟从宏观的角度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状况,以期抛砖引玉,使我们对其有更全面、系统、深入和科学的了解,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概况 作者简介:吴志锋(1981-)男,广东江门人,五邑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广东 江门 529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08CY039)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篇一为了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素质,年4月,XX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的活动。 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四人开始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最 佳密度理论与站点规划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 9月,我们的研究课题《XXX》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月获批。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获益颇多。 从确定项目立意点,到撰写项目申请书;从立项审查的波折,到确定研究方案与寻找创新点;从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到项目的具体研究,一路走来,我开始了解了之前离我们遥远的科研工作,我从中学到了 严谨的科研态度、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敢于创新的实践勇气。 历经了近两年时间的查阅资料,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刻苦钻研, 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对我学习生活很有用的东西。 这是一次难得经历,一次让我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作为 当代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懂得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在项目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我们进度较慢。 通过询问指导老师、及时调整方案,花一段时间学习相关知识, 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项目所要研究的主要问 题,再对研究方案做出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

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勤于思考,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每个课题研究的都是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案,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不断地努力,独立思考。 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设,再一步步通过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 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一步实现的。 该项目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都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 比如早期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数据计算及其分析、模型构建。 整个过程中我认识到做科研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要本着对科研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进行自己的研究。 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摩擦,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其团队作用发挥到最大。 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我带来了很多,有能力上的提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其首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与成功比例。而现实是现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滞后于急需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现实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创业主动性差,创业带有“被迫”的因素。因为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工作难”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迈向社会生活的一道 艰难屏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才将目光投向了创业,在找不到工作的压力下“被迫”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不是因为本身热爱创业,并向往创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因此得到的理想满足。其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本身的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搞搞经营活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而创新创业中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单凭一腔热血与各种的异想天开的创业点子,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创新创业过程的。最后,创业意识强化不够还体现在大学生在校或毕业创业期间产生的内心 矛盾和焦虑现象上。 2、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教育指导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教师对学生

的引导。教育就是有教有学,学生在高校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既然创新创业教育当下被视为高校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创新点,教育要紧随时代要求的步伐,那么引导学生思维开化的主体―教师,正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之一。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从现代高校整体师资力量来看,对传统教育形式得心应手的教师占大多数,而擅长培养学生发挥个性特点和擅长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引导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还是偏低。整体的大学教育观念至少当下还停留在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导的阶段,老师们多是在应试教育体质中培养出来的,虽然学术水平整体很高,但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能力还远远不够。现在不少高校教师知识结构趋于陈旧,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不强。甚至很多大学中年纪较长的教师对计算机、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新新事物的掌控力还不及年轻人,这就使许多现代工具不能在其教学和引导学生开发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理想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虽然部分当代大学生有创业欲望,但是在自我能力方面还存在问题,使其心存压力,甚至感到前途迷惘。大学生除了迫切需要高校在创新创业的知识培训、实践活动和能力训练方面多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外,还需要认识到自身因素的不足给创新创业带来的问题。下面主要说明在创新创业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doc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 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

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主题班会案例设计 系别化学工程系班级化工093 班主任张晓红职称工程师 班级基本情况及班风学风概述化工093班,有学生44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29人。同学们在班委会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工作,生活。我们班以“知行合一,勇攀高峰”为班风,每一位同学按照班风和班纪行事。班级的宿舍多次被评为“优秀宿舍”,“文明宿舍”。班级还经常组织活动,这样同学有交流的机会,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同学们自已也有参加社团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奖项。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就业,对此,我们召开这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班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为大家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便利。 班会 主题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班会内容主要教育要点及相关过程设计一、班会流程 1)清点人数,有无请假 2)班内背景概括 3)主体产生原因 4)设计内容 5)讲解PPT 6)结束语 二、班会开始 一、清点人数,有无请假 二、班内背景概括 化工093班,有学生44人,其中6人已参加工作,7人专接本。同学们在班委会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工作,生活。我们班以“知行合一,勇攀高峰”为班风,每一位同学按照班风和班纪行事。班级的宿舍多次被评为“优秀宿舍”,“文明宿舍”。班级还经常组织活动,这样同学有交流的机会,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同学们自已也有参加社团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奖项。班委会定期举行班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遇有困难的同学,大家主动去帮助他们,这样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可以安心地学习,生活。 三、主题产生的原因

创新创业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难题。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应该是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作为有较多知识积累的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应把创业看作是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设计教育。创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涉及科技、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政策法律等,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创业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创业是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设计内容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1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1.2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作者:高晓声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3期 高晓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 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主要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以期促进新时期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 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机制,日渐成为高等院校提升育人水平的切入点之一。各类创新创业课程、 实践、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 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和大学生特点的方法和 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创新创业意愿不强,缺乏主动创新创业意识 相比之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和意识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总体上看,高校大学 生创新创业意愿并不强烈,创新创业意识也不够主动。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如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数是应试 教育,以学科分数为导向,对创新性、独创性的要求或者说鼓励较少,导致大学生的思维存在 很大的依赖性,推崇权威和书本,缺乏创新意识。二是在社会文化上,大学生也受到一些思想 的影响,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实践,追求稳定,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三是高 校相应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目标缺乏清晰认识,意愿不 强的重要原因。四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甚至是00后,独生子女生活安逸是他们这个群体的一大特点,大多数认为学好知识就可以,不用去冒险吃苦,在家庭中,父母也对创新创业抱有较大的担忧和质疑,过于关注成败得失,缺乏对子女创新创 业的引导和支持。 (二)创新创业教育不够,缺乏创业实践锻炼平台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提出后,高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 活动,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前所未有。但是,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和成效有待提高,实践锻炼的 平台建设滞后,导致了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各种政策解读、创业宣讲、模拟竞 赛等层面,与实践的关联性较弱,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覆盖面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提 升创新创业能力的迫切需求。 有的高校虽建有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基地、项目孵化基地等,但是质量并不高,甚至 形同虚设,平台的孵化功能没有很好发挥,能落地的创新创业项目和成果也较少。 (三)创业措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创业环境支撑

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分析

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实施,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通过调查,大学生创业存在自我认知不足、创业思路不清晰,功利性较强、创业目标不明确,对国内外社会经济状况关注少、创业风险意识及评估不足,创业相关知识匮乏,创业水平偏低,创业经验不足,缺乏创造性思维等诸多问题。为高校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等提供依据,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高校的扩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高校开始扩大招生。随着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在中国,创业不仅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增加了就业机会。然而,据统计,全国高校中约有80%的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真正坚持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比例并不高,再加上创业活动受到资金、场地、市场、人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创业成功率仅为 2.4%。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而创业成功率极低,其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自我认知不足,创业思路不清晰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创业前需要做好理性思考、专业分析、正确预测和精准定位等工作。大学生毕业投入创业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呼唤。然而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创业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思路不清晰,随意性强,他们创业只凭借创业的热情进行投入,不是经过理性思维和实践的积累所激发。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年轻气盛,急于求成,缺少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由于自我认知不足,缺乏对创业的理性思考,出现了很多跟随创业大军盲目创业的局面,致使创业失败不可避免。 2功利性较强,创业目标不明确 只有目标与兴趣、理想等相一致,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实现理想。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多数创业者以功利为目的,目标定位模糊、随意变换等现象,短期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就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与动力,造成创业步伐减慢或停滞不前,有的甚至轻易放弃而转向另外一个行业的投入,缺乏创业稳定性。此方面也是造成很多创业者不能走向最终成功的主要原因。 3对国内外社会经济状况关注少,创业风险意识及评估不足 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使大学生对外界信息获取更方便、快捷,但是大学生对整个外部环境中经济状况的关注仍然较少,对国内外经济市场的变化和行情并不了解。任何创业都不可规避市场的复杂、企业管理的复杂、竞争者行为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就业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就业对策研究 [摘要]石油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对石油行业的就业依赖性较强,国内外石油行业的整体低迷给石油高校的毕业生也蒙上了就业阴影,国家出台的相关创业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打开了一扇窗,但目前石油类高校的创业创业氛围尚缺乏,没有形成规模。为积极应对石油主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高校、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就业转型问题,主动出击,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氛围。石油高校要想延续高就业率,就必须要打破传统就业思路,客观研究当前就业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就业增长点,尝试更多的就业创业可能。 [关键词]新时期;石油高校;创新创业;就业研究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765万人,比2015年再增加1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上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有限,国内宏观就业压力不减,近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严峻形势将常态化。尤其在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近来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国内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趋于稳定,国内石油产能增长缓慢,油企用工需求疲软,石油院校的毕业生却增长迅速,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石油院校的就业隐忧开始浮现,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不容小视。石油高校主干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今后一个时期,石油高校要想延续高就业率,就必须要打破传统就业思路,客观研究当前就业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就业增长点,尝试更多的就业创业可能。 一、当前石油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一)国内外石油企业整体低迷,岗位缩减人才需求减弱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此轮油价下跌趋势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油价带来的大幅走低。低油价导致油企用工疲软,会不同程度的对传统石油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根据2014年1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在油价暴跌近50%之后,石油开采和生产企业选择削减资本预算,服务企业忍痛裁员,而为该行业提供支撑的非能源企业则不得不直面增长减速。专家预计,如果到2015年第二季度油价一直徘徊在60美元上下,那么同年年底为石油和天然气企业提供支撑服务的企业将损失4万个就业岗位,约占同类企业全部就业的9%。设备制造商可能会裁员5000至6000,约占此类企业全部就业的6%。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道达尔在内的五大石油公司开始“瘦身计划”,油服公司大幅裁员,威德福裁员8000人,贝克休斯裁员7000人,哈里伯顿裁员6400人。根据2015年第一期《石油教育》期刊显示,2015年伊始国内外多家石油公司纷纷宣布裁员计划:BP北海油田裁员300人,壳牌加拿大油砂项目裁员300人,加拿大油砂巨头森科计划裁员1000人,斯伦贝谢裁员9000人,哈里伯顿继去年在地区公司裁

大学生创业调研

大学生创业调研 摘要: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社会稳定等的历史使命。在高校扩招之后越来越多大学生走出校门的同时,大学生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一个社会新问题。 关键词:自主创业优势弊端必要特征途径风险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由于大学扩招引起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这部分大学生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优势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