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标定位】

1.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教材回归】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花未开时就已完成了受粉),从而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因此,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能稳定遗传的性状。例如,植株有高茎(1.5~2.0m)和矮茎(0.3m左右),种子有圆粒和皱粒,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用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二)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过程

1.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阻止自花传粉)→

2.套袋: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传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实现杂交)→

4.再套袋:人工授粉后继续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亲本)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1(子一代)

F2(子二代)277株)

3: 1

特别提示:

①孟德尔把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②孟德尔用豌豆其他6对相对性状所做的杂交试验,也都得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出现了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一)孟德尔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基因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

(如D )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如d )来表示。

2.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例如,纯种高茎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基因DD ,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基因dd 。像这样,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因为F 1自交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因此在F 1细胞中必然含有隐性基因;而F 1表现显性性状,因此F 1体细胞中的基因应该是Dd 。像这样,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例如,含基因D 的配子,既可以与含基因D 的配子结合,又可以与含基因d 的配子结合。

(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配子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方法步骤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蓝色代表基因D ,黄色代表基因d )。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③重复做50~100次。 3.结果和结论

彩球组合DD :Dd :dd ≈1:2:1,说明彩球代表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约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一)实验设计

让杂种子一代(F 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二)测交的理论结果

(三)测交的实验结果

孟德尔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Dd )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dd )杂交,在得到的64

测交

杂种子一代

×

隐性纯合子

高茎矮茎 (Dd )

(dd )

配子

D

d

d

1

1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矮茎 (DD )

(dd )

(Dd )

(Dd )

P 纯种高茎

×

纯种矮茎F 1

高茎×

高茎 F 1

Dd F 2

DD Dd Dd dd 配子

D

d

配子

D

d

D

d

高茎

高茎高茎高茎

矮茎

1

2

1

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这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1:1。

(四)结论

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与测交的理论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F1是杂合子(Dd),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特别提示: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采用的就是假说—演绎法。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基因分离定律。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特别提示:

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如D和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②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六、表现型和基因型

(一)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二)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1.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表现型。例如,含有显性基因(基因型DD、Dd)的豌豆表现为高茎,含有隐性基因d(基因型dd)的豌豆表现为矮茎。可见,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2.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这种现象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型。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点突破】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传粉类

(1)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其中当花未开放时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便传到雌蕊柱头上,传粉后花瓣才展开,称闭花传粉。

(2)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2.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2)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4.个体类

(1)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2)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5.交配类

(1)杂交: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的自花受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广义上讲,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相交,可用来测定显性个体的基因组成。

(4)正交和反交:若甲类型个体作父本,乙类型个体作母本称为正交,则甲类型个体作母本,乙类型个体作父本称为反交。

三、孟德尔科学探究过程分析

1.发现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只表现出亲本的显性性状;F2中显、隐性性状发生分离,分离比约为3:1;用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正交),与用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反交)的结果相同。

2.提出假设——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针对杂交实验中出现的分离现象,孟德尔提出了以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演绎推理——测交的理论结果

按照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若让杂种子一代(Dd)与隐性纯合子(dd)进行杂交(测交),则测交后代应有高茎(Dd)和矮茎(dd)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4.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与测交的理论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F1是杂合子(Dd),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

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特别提示:

测交时选用隐性纯合子与F1杂交的原因:用隐性纯合子与F1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能够真实地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五、纯合子和杂合子

1.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定

(1)隐性纯合子的判定

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就是隐性纯合子。

(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定

①测定的方法:雌雄同株的植株可采用测交或自交两种方法进行测定,雌雄异株的植物和动物可采用测交的方法进行测定(不适用自交的方法)。

②判定方法: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则该个体一定是杂合子;若未出现隐性性状,则该个体最可能是纯合子。

特别提示:

在判定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测交是最可靠的方法,自交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遗传

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还会发生性状分离。

六、基因分离定律题的解题思路

1.性状显隐性的判定

(1)根据定义判定(杂交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例如,A×B→A,则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A×B→B,则B为显性性状,A为隐性性状;A×B→A和B,则无法判定显隐性性状,若需判定可再让A或B自交进行判定。

(2)根据性状分离进行判定(自交法)

性状表现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新性状,则该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例如,A→A和B,则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若B→A和B,则B为显性性状,A为隐性性状;若A→A、B→B,则A、B均为纯合子,据此无法判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若需判定可再让A与B杂交进行判定。

特别提示:

对于具有多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需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加以判定。

2.基因型的判定

(1)正推法——由亲本基因型推子代基因型

首先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配子的种类,然后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

(2)反推法——由子代表现型推亲代基因型

首先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写出能够确定的基因——基因填充法;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出现,则双亲中必然都含有一个隐性基因——隐性突破法。

(3)根据分离定律中的规律性比值判定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 ),即Bb ×Bb →3B-:1bb 。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 ×bb →1Bb :1bb 。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BB ×BB 或BB ×Bb 或BB ×bb 。

④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即bb ×bb 。 3.遗传概率的计算——分解相乘法

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用两种相关配子的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 〖达标自测〗

1. 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纯合子中不可能含有隐性基因

D.杂合子的双亲中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2. 用黄色公鼠a 分别与黑色母鼠b 和c 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 产下的子代为9只黑鼠

和6只黄鼠,母鼠c 产下的子代全为黑鼠,则亲代a 、b 、c 中为纯合子的是 ( B ) A.b 和c

B.a 和c

C.a 和b

D.只有a

3. 在鼠的杂交试验中有一种显性致死现象,黄毛鼠只能杂种传代。某黄毛鼠与黄毛鼠交配共

产生黄毛鼠28只,灰毛鼠12只,则该杂交后代中致死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 A ) A.25%

B.33%

C.66.7%

D.75%

4.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够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B )

A.F 2的表现型之比为3:1

B.F 1产生的配子之比为1:1

C.F 1测交后代之比为1:1

D.F 2的基因型之比为1:2:1 5. 右下图所示为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若图中个体Ⅲ2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他们婚后生育

有病男孩子的概率是

( D )

A.1/4

B.1/3

C.1/8

D.1/6

【自我校对】

一、(一)1.自花 闭花 纯种 2.区分 稳定 一种 同一 不同 (二)花蕾期 雄蕊 自花 干扰 杂交 干扰

二、特别提示:①显性 隐性 性状 ②显性 3:1

三、(一)1.遗传因子 不会 不会 一种 显性 隐性 2.成对 相同 不同 3.分离 一个 4.随机 (二)1.雌、雄生殖器官 雌配子和雄配子 随机结合 3.1:2:1 3:1

四、(一)隐性 (四)杂合子 分离 配子 特别提示:观察和分析 推理和想像 演绎推理 实验假说—演绎法

五、同源 等位 同源 等位 等位 分开 特别提示:①同源 相同 相对 ②一 后 六、(一)性状 基因 (二)1.很大 基因 表现 表现 基因 2.控制 影响 基因型 环境

2

Ⅰ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患病女性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标定位】

1.概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材回归】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特别提示:

①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粒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粒形是另一对相对性状。 ②F 1的性状表现为显性,即粒色中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粒形中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③F 2的性状表现:

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

B.两对相对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共有4种性状,其中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是不同于亲本性状的重组类型。

④孟德尔进行的其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也都得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不同对的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F 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接近于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在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时又作出了以下假说:

1.豌豆的粒色由一对基因(Y 、y )控制,粒形由另一对基因(R 、r )控制。

2.F 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每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一)实验设计

让杂种子一代(F 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9 : 3 : 3 :

1

F 2

粒)

F 1

♂(♀)

♀(♂)

P

纯种黄圆

×

纯种绿皱

F 1

YyRr (黄圆)

配子YR

yr

P

纯种黄圆(YYRR )

×

纯种绿皱(yyrr )

F 1

配子

F 2 →

yr

Yr

(二)测交的理论结果

(三)测交的实验结果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都得到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表现型的豌豆,它们之间的数量比均接近于1:1:1:1。 (四)结论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F 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自由组合定律。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特别提示: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2.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即采用了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应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即按提出问题→实验→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而进行。 【要点突破】

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及验证 1.发现问题——F 2的性状表现分析

(1)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各自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各自独立遗传。 (2)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

(3)F 2的性状分离比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2.提出假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配子

YR

Yr

yR

yr

黄圆黄皱

绿圆绿皱

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测交

杂种子一代(黄圆)

×

隐性纯合子(绿皱)

1

1

1

1

3/4黄色 1/4绿色

3/4圆粒→9/16黄色圆粒

1/4皱粒→3/16黄色皱粒

3/4圆粒→3/16绿色圆粒

1/4皱粒→1/16绿色皱粒

(1)F 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不成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2)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控制粒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 :Yy :yy=1:2:1,控制粒形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 :Rr ;rr=1:2:1,说明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3.演绎推理——测交的理论结果

若让杂种子一代(YyRr )与隐性纯合子(yyrr )杂交——测交。由于杂种子一代可产生等比例的YR 、Yr 、yR 、yr 四种配子,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yr 一种配子,因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应为YyRr (黄圆):Yyrr (黄皱):yyRr (绿圆):yyrr (绿皱)=1:1:1:1。

特别提示:

测交实验的应用:①可测定F 1的基因组成;②可测定F 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③可判定子一代(F 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和不同性状的成对基因的行为。

4.测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F 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成对的基因分离不成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成对的基因分离

Yy

Rr

Y

R

y

r

yr

YR Yr

yR

特别提示:

并非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因为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能自由组合。

三、自由组合问题的解决

1.解题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拆分为分离问题

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就每一对基因而言,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在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可拆分为分离问题进行解决,如AaBb×Aabb可拆分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进行处理:Aa×Aa;Bb×bb。

2.配子种类及概率的计算

(1)配子种类的计算

首先求出每对基因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再将各对基因产生的配子种类数相乘,如基因型为AaBbCc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配子概率的计算

首先求出每对基因产生相关配子的概率,再将各对基因产生相关配子的概率相乘,如基因型为AaBbCc个体产生配子ABC的概率为:1/2×1/2×1/2=1/8。

3.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首先计算出每个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然后将相关个体的配子种类数相乘,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个体杂交,配子间的结合方式为:8×4=32种。

4.基因型种类及概率的计算

(1)基因型种类的计算

首先计算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然后将各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相乘,如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数为:3×2×3=18种。

(2)基因型概率的计算

首先计算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相应基因型的概率,然后将各对基因杂交后代相应基因型的概率相乘,如AaBbCc×AabbCc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1/2×1/4=1/16。

5.表现型种类及概率的计算

(1)表现型种类的计算

首先计算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然后将各对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相乘,如AaBbCc×AabbCc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2×2=8种。

(2)表现型概率的计算

首先计算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相应表现型的概率,然后将各对基因杂交后代相应表现型的概率相乘,如AaBbCc×AabbCc后代中A-B-cc出现的概率为:3/4×1/2×1/4=3/32。

〖达标自测〗

1. 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不必考虑的是(D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2.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是隐性遗传基因,二者都在

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对男方多指、女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和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一种病和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D )

A.3/4、1/4

B.3/4、1/8

C.1/4、1/4

D.1/2、1/8

3. 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F1杂种形成

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C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4. 基因型为YYrr(黄色皱粒)豌豆与yyRR(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得F1代,则在F1自交获得

的F2代中非亲本性状的杂合体占(A )

A.1/2

B.1/4

C.3/4

D.3/8

5. 现有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在F2中获得白色甜

玉米80株,则在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C )

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

6. 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s)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则产生F1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D )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7. 已知豚鼠的毛皮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粗糙(R)对光滑(r)为显性。若用毛皮

黑色光滑的豚鼠与白色粗糙的豚鼠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黑色粗糙18只、黑色光滑16只、白色粗糙17只、白色光滑19只,则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D )

A.DDrr×DDRR

B.DDrr×ddRR

C.DdRr×DdRr

D.Ddrr×ddRr

【自我校对】

一、特别提示:①粒色粒形②黄色绿色圆粒皱粒③A.分离定律 B.自由组合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④自由组合9:3:3:1

二、2.分离自由组合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3.随机

三、(一)隐性(四)自由组合

四、非同源非等位互不干扰彼此分离自由组合特别提示:一后

五、1.豌豆 2.单因素多因素 3.统计学 4.实验程序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Ⅲ)学案新人教版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Ⅲ) 1.结合实例,强化对分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分离定律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题型一 性状的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学生用书P7] 设A 、B 为一对相对性状。 (1)定义法(或杂交法) 若A×B→A,则A 为显性,B 为隐性。 若A×B→B,则B 为显性,A 为隐性。 若A×B→既有A ,又有B ,则无法判断显隐性。 (2)自交法 若A ――→?A ,则A 为纯合子,判断不出显隐性。 若A ――→?既有A ,又有B ,则A 为显性,B 为隐性。 若B ――→?既有A ,又有B ,则B 为显性,A 为隐性。 1.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 .抗病株×感病株 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解析:选B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故B 项正确。 2.(2019·包头高一检测)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 .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 .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 .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解析:选D 。根据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需要子代数量足够多,题中4个组合子代数量太少,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也就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题型二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实验鉴别方法[学生用书 P8] 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原则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对于植物来说,实验鉴别的方法有三种: (1)测交法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 待测个体 F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3)花粉鉴别法 杂合子的某些性状可以从花粉的比例直接鉴定,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取待测个体的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碘液F 结果分析?????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则待测个体 为杂合子全为橙红色或全为蓝黑色,则待测个体为 纯合子 1. 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合子(Bb)还是纯合子(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 .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头黑色母猪(BB)交配 C .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头白色母猪(bb)交配 D .从该黑色公猪的性状表现即可分辨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docx

·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决定,用表示(高 茎用 D 表示),隐性性状由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决定,用 1、豌豆的特点表示(矮茎用 d 表示)。 (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 2 )体细胞中因子( 2)有的性状。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因子为,纯种矮茎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3 )在形成时,成 P 表示,♂表对因子发生彼 示,♀表示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表示产生下一代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F1 表示 F2 表示(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Word 资料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测交: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 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 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 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五、分离定律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示。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个体类 六、相关概念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1、交配类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测交:让 F1与。(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纯合属于杂交)子(如 aa 的个体)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甲♂×乙♀为。(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性状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 表现型 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 (2)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 P表示,♂表 示,♀表示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 F2表示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 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决定,用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因子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对因子发生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甲♂ ×乙♀为。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纯合子(如AA的个体)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表现型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 1. 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 存在的;④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 基因型为AA 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为 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A. 雄牛 B. 雌牛 C. 雌、雄牛都可能 D. 无法确定 5.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彩色小球大小、形状、质地要一致 B. 抓小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C. 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不必放回桶内,共进行多次即可 D. 每次抓小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 6. 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 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 株上所产生的 冋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 : 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7. 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 律。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为了选育纯种的无 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 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 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因为亲本是杂合子 C. 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 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1/3 8. 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的性状 B. 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表现的性状 C. 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的性状 D.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 R 中不能表现的性状 9.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将纯合的 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 F1,取R 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理 遗传因子的发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2.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 3. 遗传学中表示自交符号的是( C. 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 D. P aa 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反交 F 1(子一代)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亲组合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1. 2.

(完整版)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及答案

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 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 .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3:1:3:1 ;基因型 6种 B .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3:1 ,基因型 3 种 C .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9:3:3:1 ;基因型 9种 D .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1:1 ,基因型 3 种 2. YyRR 的基因型个体与 yyRr 的基因型个体相杂交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其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为 A.1 ∶1 B.1∶ 1∶1∶1 C.9∶3∶3∶1 D.42 ∶ 42∶ 8∶8 3. 人类多指基因 (T)对正常指 (t)为显性,白化基因 (a)对正常基因 (A) 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 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 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3 /4、1/4 B.1/2、1/8 C.1/4、1/4 D.1/4、1/8 4. 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 A 和B 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 AaBb 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 .4种, 9∶3∶3∶1 B .4种,1∶1∶1∶1 C .2种,3∶1 D .2种, 9∶7 5. 番茄高茎 (T) 对矮茎 (t) 为显性,圆形果实 (S) 对梨形果实 (s) 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现将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 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 形果 120株,高茎梨形果 128株,矮茎圆形果 42株,矮茎梨形果 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TTSS × ttSS B.TTss ×ttss C.TTSs × ttss D.TTss × ttSS 6. 3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 YYRR)豌豆与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 )豌豆杂交。得 F2 种子 556粒(以 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 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140粒 140粒 315粒 140粒 7. 如图所示,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 F 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 F 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 4 000 株,则纯合的 8. 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 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9. 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 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 333株 B.2 000株

人教版教学教案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小结 1

单元小结导航 【考向指南】 遗传因子的发现,其重点是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难点是遗传定律的应用遗传的基本定律是育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中的应用,是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热点。高考的重点集中在: ①由亲代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它们所占的比例; ②由子代表现型推亲代基因型、表现型。 ③遗传病家族系谱的分析及计算; ④遗传育种中材料的选择、育种程序设计。 本章应重点掌握: (1)能够阐明遗传定律,利用遗传定律解释有关遗传现象。 (2)能够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尝试利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遗传现象。 (3)领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 (4)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生命科学中有关的问题,发展科学思维。 (5)尝试进行杂交实验设计。 (6)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要点萃聚】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①豌豆是完全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的。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③花比较大,晚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2)孟德尔分离定律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特点 F1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F2中显隐性状同时出现叫性状分离,分离比为显:隐=3:l ②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大胆猜测,做出假设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是各自独立的遗传单位,它们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叫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 字母(如D)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叫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 ※体细胞中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成对遗传因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如DD和dd)。成对遗传因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如Dd),此时隐性遗传因子 不能表现出来,但仍可以独立传递给后代。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础巩固 1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孟德尔发现问题依据的现象是( ) A.成对的遗传因子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 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答案:B 2利用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组成未知)进行遗传学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让杂交Ⅳ中的亲本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中的亲本灰色雄鼠杂交,后代最可能是( )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答案:A 3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答案:B 4根据右下图实验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纯合子 B.F1中白花个体是纯合子 C.白花是隐性性状 D.F1中的红花中有1/3是纯合子 解析:根据题意,红花自交得白花,可知白花为隐性性状,亲本均为杂合子,A项错误,C项正确;隐性性状出现即为隐性纯合子,B项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中,杂合子比例为2/3,纯合子比例为1/3,D项正确。

答案:A 5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辨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11高茎+105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105高茎+97矮茎 解析:B选项中,亲本为高茎×高茎,子代高茎和矮茎比例接近3∶1,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答案:B 6已知一种生物的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到子一代(F1), 在F1个体只能自交的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的( ) A.2/3 B.1/9 C.8/9 D.5/6 解析:F1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是1/3AA、2/3Aa,自交时,F2中A_个体所占比例为1/3+2/3×3/4=5/6。 答案:D 7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 解析: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首先,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答案:A 8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 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出现黑翅的概率是( ) A.33% B.50% C.67% D.100% 解析:假设相关遗传因子为A、a。由灰翅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值约为1∶2∶1,可知灰翅遗传因子组成为Aa。灰翅(Aa)与黑翅AA(或aa)交配,后代中黑翅∶灰翅=1∶1。答案:B 9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W遗传因子)遇碘变蓝,后者花粉(含w遗传因子)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长大开花后取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全部花粉,滴上碘液,显微镜下看到颜色有,比例是,原因是。这株水稻穗上所结米粒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 小羊,其毛色(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一定是黑色的 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F 1×隐性类型→检测F 1的基因型 B .通过测定F 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 .测F 1的基因型是根据F 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 .测交时,与F 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 ) A .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B .杂种F 1中未显现的性状 C .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5.某种基因型为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 = 1︰1 B .雌配子︰雄配子 = 1︰3 C .A 雌配子︰a 雄配子 = 1︰1 D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产生的两类配子 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兔的长毛与短毛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 原因是( ) A .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 .避免小球的丢失 C .避免小球损坏 D .小球可再次使用 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 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 A .全部是患者 B .全部是正常 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 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 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 A .41 B .43 C .8 3 D .100 %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参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设计理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节课中的经典实验及验证过程无法在课堂上重现,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线进行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以我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在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验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节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而本节课是拉开这一历程的序幕,认识到基因(遗传因子)的存在,才能使人类进一步去探究基因的位置、实质和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编排向学生真实展现了科学发现史的历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到让学生更好理解、接受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分离定律”的内容,在学习本章之前先学习了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理解) (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理解) (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理解) 2.能力目标

笔记(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一遗传因子的发现 I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 A. 染色体的传递规律B .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基因型的传递规律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红眼和果蝇棒眼D ?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3?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 YR B 、Dd C 、BV D 、AB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 ①紫花X紫花T紫花②紫花X紫花T 301紫花+ 101白花 ③紫花X白花T紫花④紫花X白花T 98紫花+ 102白花 A. ①和② B.③和④ C .①和③D.②和③ 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 1 : 1 B . 1 : 2 C . 2 : 1 D . 3 : 1 6. 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杂交B .回交C .测交D .自交 7. 卷舌(A)对不卷舌(a)为显性,某三口之家中,母亲及其独生女儿不能卷舌,则该女孩 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A . aa 和AA B、AA和aa C、aa 和Aa D、Aa 和aa &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山7和山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 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8 B . 3/8 C . 1/4 D . 1/6 I —pO ] ] ? D i-r-U a O J Tit lA 9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 1/8 B 、7/8 C 、7/16 D 、9/16 10.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岀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 AAbtiXaaBB B.AABb X aabb C.AaBa X AABB D.AaBB X AABb II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 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 AABB、aabb B . aaBB、AAbb C. aaBB、Aabb D . aaBb、Aabb 12 .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 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YyRr X yyrr B . YYRr X YYRr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题(含答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一定是黑色的 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 .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4.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 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 .豌豆是闭花传粉自花授粉的植物 D .豌豆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 )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自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 C .测交、测交、杂交 D .杂交、杂交、杂交 6.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 ) A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7.水稻的非糯性(W )对糯性(w )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 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 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 和ww 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 ) A .全部变蓝 B .全不变蓝 C .1/2变蓝 D .3/4变蓝 8.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 ),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 A .50% B .25% C .75% D .100% 9.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 A .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是3:1 C .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10.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A .41 B .43 C .8 3 D .100 % 11.基因型为YYRr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 ) A .YR 和YR B .Yr 和Yr C .YY 和Rr D .Yr 和YR 12.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 的比例为 ( ) A .1/3 B .1/4 C .1/2 D .1/5 1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 A .A 与b B .Y 与y C .E 与E D .f 与f 14.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 A .YyRr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15.黄色圆粒豌豆(YyRr )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占后代的 ( ) A .1/16 B .1/4 C .1/8 D .3/16 16.现有AaBb 与aaBb 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 ) A .1/8 B .1/4 C .1/3 D .1/2 17.落花生的厚壳对薄壳,紫种皮对红种皮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厚壳紫种皮与薄壳红种皮落花生杂交,F1全为厚壳紫种皮。在F2中,纯种薄壳紫种皮落花生为3966株,则能纯种厚壳红种皮落花生的株数大约为 ( ) A .1322 B .1983 C .3966 D .7932

(完整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docx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标定位】 1.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教材回归】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实验方法 (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花未开时就已完成了受粉),从而避免了 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因此,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 容易分析。 2. 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能稳定遗传的性状。例如,植株有高茎( 1.5 ~2.0 m)和矮茎( 0.3 m左右),种子有圆粒和皱粒,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 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用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很 容 易观察和分析。 (二)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过程 1. 去雄:除去母本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阻止自花传粉)→ 2. 套袋: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 传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 柱头上(实现杂交)→ 4. 再套袋:人工授粉后继续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亲本)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1(子一代)高茎 (自交) F2(子二代)高茎(787株)矮茎(277株) 3:1 特别提示: ①孟德尔把子一代( 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未显现出来的 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 做性状分离。 ②孟德尔用豌豆其他 6 对相对性状所做的杂交试验,也都得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F2出现了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一)孟德尔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 消失。每个基因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案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阐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重点) 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及自由组合 定律的应用。(重、难点) 3.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型的含义。 4.说出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1.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3.通过对不同题型的解题训练,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领悟其中的解题方法。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过程与结果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 F 1 黄色圆粒 ↓? F 2? ????表型: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比例:9∶3∶3∶1 2.分析 (1)性状的显隐性 (2)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F 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1)过程图解 (2)F 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型:黄色圆粒:YYRR 、YyRR 、YYRr 、YyRr 。 ②一显一隐型?????黄色皱粒:YYrr 、Yyrr 绿色圆粒:yyRR 、yyRr ③双隐型:绿色皱粒:yyrr 。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 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 (1)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2)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 3.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1)F 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2)F 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1.1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20210304122844)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 纯斡高萇SSU*她种離星瓏“ (1)1)}(ill)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_________ 传粉、__________ 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____________ (开花之前)T___________ (避 免外来花粉的干扰)TT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P纯种高茎豌豆X细申璟茎豌豆 g 高菱豌豆 [自交 先高茎豌亶逵蔓豌豆 T87 277 说明 P 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父表 示_________ , 辛表示________ J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____________ F2表示______________ X表示 _______________ x 表示--------------- 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1 )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显 性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用_____________ 表示(高 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 定,用 表示(矮茎用d表示)。 (2 )体细胞中__________ 因子 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________________ ,纯种矮茎 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 对因子发生彼 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___________ 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 的。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

最新《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选择题 1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 存在的;④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基因型为AA 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为 aa 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 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A. 雄牛 B.雌牛 C.雌、雄牛都可能 5?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彩色小球大小、形状、质地要一致 B. 抓小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C. 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不必放回桶内,共进行多次即可 D. 每次抓小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 6?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 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 i 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 : 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7?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为了选育纯种的无 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 正确的是( ) A. 猫的有尾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因为亲本是杂合子 C. 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 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1/3 8?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的性状 B. 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表现的性状 C. 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的性状 D.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 F 1中不能表现的性状 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将纯合的 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 F 1,取F 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理 论上蓝黑色与橙红色的比例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遗传学中表示自交符号的是( A.: B. X C.早或S D.P D.无法确定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遗传因子嘚发现 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嘚杂交试验(A: 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嘚关系(B: 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嘚遗传实验,F2中嘚性状分离比例(B: 识记)。 (4)基因嘚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嘚应用(C: 理解)。 (5)孟德尔获得成功嘚原因(C: 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嘚联系,训练学生嘚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嘚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 定律解遗传题嘚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嘚解释。 (2)基因嘚自由组合定律嘚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嘚原因。 2.实施方案 (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精讲自由组合现象嘚解释及实质。 (2)使用挂图、投影、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3)使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嘚解释。 2.突破策略 (1)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嘚体现由于非等位基因嘚自由组合导致性状嘚自由组合。 (2)应用概率知识让学生理解不同配子嘚随机组合,从而出现性状比例9∶3∶3∶1。 四、教具准备: 1.豌豆杂交试验挂图;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五、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与前面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嘚控制等,边理解掌握孟德尔杂交试验现象及解释、测交验证、本质等,最终理解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相统—嘚观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生物嘚变异”打下扎实嘚理论基础。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