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与自然

设计与自然

设计与自然
设计与自然

设计与自然

作者:郭强未分类 2006-5-29

设计与自然

郭强

自去年始,以陶瓷产地佛山为代表的许多陶瓷生产企业纷纷上马仿古砖产品,即使以传统抛光砖为主和见长的企业也开始转产仿古砖。一时掀起仿古砖热潮。有些企业一帆风顺,有些则不尽人意。究竟上马仿古砖是好还是不好?仿古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能替代抛光砖吗?它的前景如何……都有待认真分析思考。在此,仅把我个人对仿古砖的思考和看法作一陈述,就此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仿古砖概念的梳理

目前,从生产企业对仿古砖的称谓就有多种,如仿古砖、复古砖、古典砖、泛古砖、瓷质釉面砖等等。可以说每个企业都根据各自的理解或理念追求命其名的。其实起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为它争辩就更没有意义。我认为首先它是针对早于它出现的抛光砖和釉面瓷片而言,其次是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而言。从仿古砖外观特点与抛光砖相对照,仿古砖给人一种古色古香、自来旧的感觉,或者说它更接近“自然”的状态——像岩石片、像鹅卵石、像老木头、像旧皮革、像旧铁板……其实,仿古砖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然,或说追求一种自然的状态。“仿” 是它本身不是“真”的,而是追求“真”的。砖本身就是人造物,只有“仿”才能达到“真”的效果,达到追求“自然”的目的。这里的“真”就是“自然”。换句话说,就是仿“自然”,仿“自然”的状态。

自然一词的本义:“自”,可解释为“本来”,“原来”。也就是说,“自”有本原的意思。“然”就是样子。“自然”,即是本来的样子。自然一词有很多引申义,《辞海》中对自然给出了六种解释:(1)天然,非人为的。(2)不造作,非勉强的。(3)犹当然。(4)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5)道。(6)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自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词,其含义主要有:名词:自然界,大自然。如“回归自然”。形容词:不造作,非勉强的,可

用来形容人的神情、态度、穿着、文笔等。虚词:犹当然,自然而然,作虚词使用。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原本”的、“天然”的、“不造作”的、“无意识”的、“自然本性”的等,都是“自然”的体现。仿古砖与抛光砖比较正是符合以上这些特征。仿古砖、古典砖、复古砖等名称中都带一个“古”字,古和旧都是同义,都含有历史悠久的、岁月流逝的意思。而历史悠久的、岁月流逝的有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含义。因此,古的东西(时间长久)就“自然”,旧的东西(时间长久)就“自然”。

我们把仿古砖概念梳理一下:

1,仿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物质形态,(色泽、肌理、质感)等,如岩石、树木、植物纹理;

2,仿天然材料的人造物,如皮革、编织、木地板等;

3,仿人工化但较自然的物态,如斑驳的老墙、磨光的石阶、旧门板、生锈的铁板;

4,仿人工的但历史悠久的、岁月遗留下的器物,如石刻、壁画、书法、青铜器、木雕等。

总之,一切与“自然”有关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都是仿古砖表现的对象或内容。仿古砖的概念还可引申出:天然的、多变的、朴素的、原始的、随意的、历史的、岁月的、古旧的、以前的、怀旧的、古色古香的、斑驳的、沧桑的等等。

二,仿古砖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与自然观

仿古砖追求自然,正符合了中国人审美观念与自然观。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始终在追求着与自然的契合,追求天人合一,并形成了我们中国人的自然观。我们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园林艺术等方面都能感受到这一点。在中国,自然一词最早出现在《老子》中:“‘自然’就是道,就是无为”;到了汉代,王充《论衡》屡次谈及“自然”,并辟有《自然篇》,专论自然。中心思想是“天道自然”,“自然无为”。“自然之道,非或为之也”,倘若有为,即非自然。强调自然之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论衡》一书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自然之上,再无天的主宰。天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天。自然即天然。

在文学艺术方面,有《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苏轼的“自然富贵出天资,不待金盘荐华屋”等等,都是认为自然美是天成的,是人工雕琢达不到的。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提倡“自然”,反对人工“雕琢”。

在书画艺术方面也有“艺法自然”。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王维《山水决》:“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只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还有“妙造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等命题足以佐证。

中国传统园林对自然的表现和追求就更为典型。它和中国绘画艺术一样,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的古典园林,池中可钓鱼采荷,树下可饮酒对奕,亭中可对月赏花,园中一草一木,一亭一凳,均尺度宜人,无处不显示出人与环境融合。而西方古典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是立足于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更以展现造园要素的天然形态为美,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自然”。诸如“有若自然”、“妙在自然”、“宛若自然”之语,每见于园林史乘。园林艺术中的“自然”就是要“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自然可爱”,而不是“人工做作”,“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追求“清如芙蓉出水,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

仿古砖表现出的“天然去雕饰”、“妙造自然”和“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不正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与自然观吗?!

三,仿古砖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从上述仿古砖的概念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园林的设计等,我们不难得出仿古砖的设计原则:只要是自然的、符合自然的以及自然的状态,都是仿古砖设计开发的对

象和内容。因此,我认为仿古砖设计的具体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切入:

1,企业品牌的文化、理念与市场定位。企业有什么样的生产与经营理念,就会制定出所针对的市场定位和提供相应的产品。如宜家的经营理念:“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的起得家居用品”。并将“为普通大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每一天”为公司的最高目标。强调“简约、自然、清新、设计精良”的独特风格。又如沃尔玛把“让顾客满意”排在公司目标的第一位。“顾客满意是保证我们未来成功与成长的最好投资”是沃尔玛公司的基本经营理念。并走出“低价销售”的市场路线。沃尔玛宣称:“每天对所有商品提供最低价”。与沃尔玛相反世界上最大的精品公司法国的LVMH(louis vuitton moet hennessy),即路易斯-弗伊顿-莫特-轩尼诗,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奢侈品产销公司。如一瓶1985年产的法国香槟酒需要支付925美元;法国时装设计师吉凡希一套优雅漂亮的晚装需要1.5万美元;而一块TAG Heuer手表就需要5.8万美元。这些用品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成千上万的人们却希望得到这些奢侈的商品。LVMH公司经营理念就是为追求豪华奢侈品的人,为满足这种消费欲望的人服务。并以打造星级产品、星级品牌为目标。

2,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工艺特点。企业的生产条件、工艺技术特点是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并形成特色的物质基础。正如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工艺条件、技术储备等因素,是决定仿古砖设计与实施的先决条件。

3,概念设计先行。在明确企业文化理念、市场定位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生产条件、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概念设计要在设计调查的前提下,提出产品概念。首先要明确企业将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用什么样的产品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这个概念设计的实施,可从最终的空间应用着手,用换位思考的、模拟消费者提出需求的概念。再以企业设计师的创意构思和艺术化的设计手法,进行模拟空间的虚拟设计,包括具体的产品元素的虚拟设计。并迅速(电子邮件)传给终端的营销商,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市场反馈。反馈来的信息决定设计的取舍和具体的开发与实施。即通过下述途径:设计调查----市场意识---概念产生---虚拟设计----市场反馈----确定设计----产品研发----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4,仿古砖设计的几种制造方法。

(1)模具制造“自然”肌理

(2)随机布料制造“自然”纹理

(3)移位印刷制造“自然”纹理

(4)随意施釉制造“自然”质感

(5)后期加工制造“自然”效果

(6)手工制作制造“自然”状态

(7)综合工艺制造“自然”面貌

四,仿古砖的发展机遇与发展趋势

谈到发展机遇,首先要说明的是机遇是平等的。对于仿古砖、抛光砖以及瓷片都面临着一个历史发展的机遇。就仿古砖来说,它与抛光砖、瓷片有共同的机遇以外,还有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暗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里所说的发展机遇。

第一,中国房地产开发正处在一个历史最高阶段的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说影响21世纪的两个重大事件:一个是美国的信息革命,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让4亿人进城还要再建一个中国,预计未来20年我们还要再建300亿平方米的建筑。这样的造城运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而且是空前的,而且也是绝后的。我们房地产这样的开发规模全世界也是没有的。这将给包括陶瓷在内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第二,从目前中国建筑发展来看,国内设计学者、专家和设计师们提出“中国房子,中国制造”的口号。这一点我们也可从全国各地一些楼盘的设计风格中感受到。这对以模仿自然为目标并暗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观念的仿古砖产品是一个机会。另外,后现代主义、后现代设计(从建筑兴起)思潮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中国也一样。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现代主义(包括国际主义、极少主义)的设计的反叛。现代主义的设计功能简单、风格单一,缺少对人的情感和承受力的关心,导致了人们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强烈不满。而后现代设计追求装饰,对多种历史装饰风格和形式的拼接、抽出、混合、即折衷构造,成为既有历史内涵又有新的其它因素的综合样式。这些传统装饰样式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和符号性,而且还蕴籍着特定时代的历史温情与人文情怀。仿古砖的装饰正切合人们的这

种情感的需求。

第三,除建筑设计本身之外,室内设计(装修)也同样给仿古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2006

国际室内装饰流行的趋势是:“回归、愉快、雅致、民族”的主题,主打民族风。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今年将在10月举办的年会主题是“室内设计与自然”。2006-2007家居流行趋势发布会也解析了正在和将会流行的设计趋势:如新古典主义、新中式主义、欧式古典主义、随性古典主义、新繁复主义等。这些风格的流行也为仿古砖创造了市场机遇。

第四,信息时代人们对情感的需求。进入21世纪,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人们的交往已开始由“物理空间”转入“虚拟空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变了,情感的孤独与疏远将会给每个人以新的苦恼。这也是因为,当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人的情感等因素往往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所以,在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用情感的力量去取得平衡,即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仿古砖这种天然的材料具有原始的、自然的并附带情感因素的属性,正是这种情感需求的物化形态。此时陶(瓷)土的质感、岁月的痕迹、自然的装饰已变成了情感的物化符号。

综上所述,仿古砖可谓恰逢一个发展的良机。机遇有了但如何把握机遇,用什么样的产品引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抓住市场机遇,是企业应该思考和分析的首要问题。仿古砖未来的发展也是我们企业关心的话题。下面就中国国内市场仿古砖发展趋势作如下分析与概括。

(一)从设计题材方面看仿古砖的流行趋势

1,仿石材。石材是传统的建筑材料之一,且一直在建筑装饰中占主导地位。并因为它是天然材料——自然的色泽、天然的纹理和坚硬牢固耐用的特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陶瓷与石材又有天然的相同属性:陶瓷是风化的岩石作原料,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天生的“血缘”关系。行业内都称“陶瓷是再生的岩石”,因此仿石材是仿古砖的首选。

2,仿木材。除石材外,木材也是传统建筑材料之一。在中国木材似乎更贴近人们生活,木材天然的属性所造就出的色泽纹理,一直是国人喜欢的材料。中国人喜欢红木家具就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著称于世。西方的建筑体现得是石文化,中国的建筑体现的是木文化。

因此,仿木材也是仿古砖选择的主要目标之一。

3,仿金属。金属是建筑材料之一,而且是现代建筑使用的三大主要材料(钢铁、水泥、玻璃)之一。金属的光泽、质感和它坚硬耐久的特性以及高于陶瓷的价格等因素,都是陶瓷追求的目标之一。

4,仿皮革、织物等软性材料。皮革、丝绸、布、麻等天然材料加工的具有柔软特性的材料,是仿古砖设计与发展的方向之一。它可以改变陶瓷给人的坚硬冰冷的印象,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柔软的建筑材料”,并带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和新的感受。

5,陶瓷自身语言特色的发挥。陶瓷本身也是建筑材料之一,且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商周、战国时期的陶质排水管、水井套管和著名的“秦砖汉瓦” 以及唐以后的琉璃砖瓦等,都表明陶瓷在中国建筑材料中的历史与地位。(当然近现代建筑陶瓷生产及领先地位是在欧洲)中国发明了瓷器又有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把它用于建筑陶瓷的设计开发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6,仿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中国人的设计和面向中国人的市场,自然要考虑适合本国国情和国人情感的产品。中国特色的石雕(石刻)、木雕(木刻)、碑刻、壁画、书法、青铜器等等。都是仿古砖可以仿的对象。

当然,不仅以上所提到的,还有很多可设计、可仿制的题材。但象仿石材、仿木材和陶瓷自身语言特色,将是仿古砖的经典设计题材,它不会受所谓趋势的影响,它会经久不衰。

(二)从工艺装饰方面看仿古砖的流行趋势

1、半抛光的仿古砖将会大行其道。

前文提到,许多以抛光砖见长的工厂纷纷上马仿古砖。一方面是受这几年中国建筑上兴起的中式复古风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陶瓷产品自主研发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意大利、西班牙仍旧是国内陶企紧追的对象。欧洲盛行仿古砖,这无疑是中国建陶业的风向标。但是中国老百姓许多还是喜欢高亮的、富丽堂皇的装饰,又追求流行的、自然的东西。半抛的仿古砖,既有表面的光洁、华丽,又有仿古砖的仿自然特点,防滑耐磨,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也适合中国的环境特点(灰尘多),

易于打扫清洗。

2、金属釉的仿古砖将继续升温。

从2006年瓦伦西亚展会上看,欧洲市场流行类似铁锈效果的金属釉仿古砖,国际展会把握着行业的方向盘,我国建陶业与世界接轨的速度非常快,时至今日,有许多家企业已经投产或正在研发这种仿古砖。

金属釉仿古砖除了兼有传统仿古砖的自然感和历史感外,还具有典雅奢华的贵气。金属釉仿古砖除了仿铁锈效果外,在设计上还会有很大突破。除仿古砖外,釉面抛晶砖、玻璃马赛克也在一两年前掀起了金色旋风,今年持续升温。2006年仿佛是建陶业的金属年。

3、模具和印刷相结合的仿古砖日臻完美。

早期的仿古砖用印刷或者模具加印刷,做出简单的仿石材纹理。

仿古砖的设计,应该注意对自然本质的探索和设计效果的实践,如植物纹理、生物化石等,在仿古砖上怎样能够真实的再现、保留自然状态下的残缺美?如斑驳的老墙,水蚀的岩石,建筑工地留下的自然痕迹等。仿古砖有一个“仿”字,仿出材质之美,仿出远古的气质,温暖的色彩,才是最佳境界!

4、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不断推出新的品种。

许多釉料公司研发的新工艺材料,如珠光熔块、金属熔块等将会在仿古砖上得到广泛运用,在仿古的同时体现着高贵华丽的品质。新的工艺材料与设计相结合,将使仿古砖的表面装饰更加丰富。

5、生产废料的再利用,体现环保的造物思想。

仿古砖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次品,通过设计与再加工制成低成本高利润的产品,同时也可与同类产品搭配使用。从而体现了无废品的环保造物思想。

6、手工化、个性化产品引人注目。

手工化与个性化产品打破了机械与大批量生产所造成的单一化、同质化局面,手工制作的灵活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陶瓷在造型与装饰上更具有人性的美感。手工化、个性化瓷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体现了极具创意的设计理念,是消费时代个性化需求在陶瓷产品中的体现。

也谈设计与自然的关系

Vol.28No.4 Ap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上) 2012年4月1 引言 纵观漫长的人类发展进化史,就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奋斗史,是人类不断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断得到发展的历史,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起,就开始不断地探索着自然界的奥秘. 早在原始采猎时代,生产力低下,人完全处于自然的支配之中.但是原始人已经开始凭借自己的形象思维,依靠人类的智慧,设计和打造出属于哪个时代的石器、铜器等器具,用来服务于狩猎等简单的生产和生活,这便是设计的源头.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不断探索,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再到牛顿、爱因斯坦……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辛,每一步却又都掀起一场空前的变革.总的来说,人类经历了“惧怕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阶段.而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设计的烙印,所以设计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探索自然历程中最重要的创造活动.2 自然是设计之源 人类生活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风格.如东方人崇尚神秘和高贵的黑色和“黄为贵”的黄色,而西方人崇尚纯洁和直率的白色;东方人喜欢用花鸟山水写意表现温和、宁静和平衡与朴实的价值观,而西方人喜欢用动物造型和寓意展现力量、强盛和威猛与竞争的价值观;中国人喜欢拙朴的泥土建筑,追求天人合一,内敛平和的黄土地文化,西方人喜欢坚硬的石头建筑,体现出雄伟、力量和永久.而这些区域文化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其中无不包含着源于不同自然区域所独有的设计风格. 自然环境在人类提供丰富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设计灵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自然界中有设计师取之不尽的源泉,它给了设计师们尽情发挥想象的翅膀,他们懂得如何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汲取设计灵感.这里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的造型,那三组优美的白色壳体似贝壳、似花瓣、似鸟翅,又似白帆,与港湾自然地融为一体;比如大众公司的“甲壳虫”汽车,圆头圆顶圆尾的模样,的确像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甲壳虫;比如奥斯丁·希利Sprite 的前大灯和前进气格栅让人一看就联想到青蛙的两只大大突起的眼睛和大嘴巴的生动形态,使人们对汽车立即产生一种自然情怀的亲近感和趣味性;比如雅各布森的天鹅坐椅、蛋椅,给人温馨可爱的感觉;比如保尔汉尔森的PH 灯灵感就来源于松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创造能力,引导着人们积极驾驭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化的自然”,使人类过着丰硕的物质生活.人们沉浸在征服自然地快乐中,忘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忘记了担负着生态平衡的责任.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严重地破坏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甚至已经达到了或超过了自然的承载力极限.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设计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人们贪图方便,设计制造出了大量一次性用品和各式各样的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筷子、餐盒、各种一次性塑料包装等.还有为了迎合追求个性时尚的人们迅速换新换代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各种电池等.它们很快就会加入垃圾的行列,更重要的是,这种消费方式大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了少数纸制品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自行分解外,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变成了难以处理的垃圾,污染和破坏着周围的环境,有些甚至造成长期污染. 恩格斯曾预见性地提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南极臭氧空洞的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植被破坏、能源资源危机、大气水源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让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了.越来越频繁发生的特大干旱、严寒、雪灾、滑坡、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让世人都深刻地体会到了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这种惩罚没有任何预兆和商量的余地,同样带给人类的伤害也是刻骨铭心的. 也谈设计与自然的关系 于潇倩 (长治学院,山西长治046011) 摘要:人类从荒芜走向文明,经历了“惧怕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阶段.本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探讨设计与自然的关系.设计源于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更应该回归自然,绿色设计和废弃品设计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代表着未来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设计;废旧品再设计;设计与自然;和谐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092-02 92--

读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有感Word版

读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有感 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从人为空间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 他认为:“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了解、尊重自然。人是唯一具有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意识的生物。他必须成为生物界的管理员。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必须结合自然。”1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直至今日依旧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着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麦克哈格生态规划理论的闪光点之一,在于其价值观念的转变。 麦克哈格在书中通过实例与生态理论的共同阐述极力向人们宣传自然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性。这种自然价值观的转变似乎比生态科学的规划方法更为重要一些。规划师,管理者与民众如果没有把这种基本的观念深植于心的话是难以在规划过程中彻底的贯彻任何生态思想的,尊重自然的人类发展模式也就无从谈起。如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正预示着人类发展的灾难性前景。人类对待自然的价值观念急待转变。 与人们习惯认为的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念针锋相对,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强调人是整个自然界的一分子,与其他许多生物以及各种物质共存于宇宙之中,而非整个自然的统治者,与其他的物质一样持有自己的独特性与相互依赖性,为获得生存,成长,繁衍,发展,就必须在系统中中得到平衡,相互支持和相互需要而编制在一起。麦克哈格借助一个宇宙舱的实验来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他还阐述了自然主义者对人与自然的一些主要观点。自然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有他们的独特性与存在的价值。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在自然中的作用与其他生物的作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人被认为与其他生物一样感受和知觉都不能违抗自然规律,而只能反映这些自然规律。人属于自然这个纷繁复杂的大系统并完全依赖它,但由于人具有感觉能力因此和酶一样具有调节能力,所以有管理这个系统的责任。麦克哈格指出,我们应该重视与了解自然演进过程。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历史的,物质的和生物的发展过程的综合,这些过程是动态的,它们组成了社会价值。他认为我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作出规定之前,首先要对这些自然演进过程中固有的社会价值有所识别。 这本书警醒人们要转变自然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我们必须知道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代表了相当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能为人类使用提供价值机会,但是价值体系也显示出限制,不能够任由人们使用。人类的发展难免要借助自然的力量,但人们必须时刻重视与尊重自然的价值,否则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笔直对麦克哈格所提倡的自然观由来的理解:对于一个没有固定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尤其对于有一点道教认识的中国人来说,麦克哈格所倡导的自然观,和他所描绘的自然主义者,似乎有点狂热。我们本来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样的一个大家,却在书中一再强调,用语犀利、尖锐,就像是卢梭之于民主的崇拜。来看看生态学的发展史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点。1869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最先提出ecology这个词,这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提出来的。进化论横空出世,对圣经里所描绘的上帝赋予人使用自然的权利这一场景,给与了致命的打击,人不是生来就有支配自然的权利。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彼岸的人的哲学中,根深蒂固的有这样一种思想:上帝创造人类,我们可以使用……这是一种反自然的声音,这种声音从他们出生就一直存在于耳边,以至于他们认为支配自然,猎杀所有的动物,甚至奴役异教徒都是无可厚非的。基于西方人的血液中已经流淌着反自然的暴虐,麦克哈格的语言怎能不犀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从孤立的单独的学科,发展到综

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

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 摘要:建筑设计是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建筑设计的任务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环境,建筑技术是实现设计意图的条件和手段,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本文从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这三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哲学的思考,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关键词:建筑设计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创新观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筑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得到收益的同时,也为建筑事业对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 .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这三方面内容必然有对建筑设计有所启示。1.系统观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

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在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各要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但今天的建筑设计已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的问题,它还要涉及到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即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外,还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在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年代,人们已经不满足居住在一个个孤立的、毫无生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而是要居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内。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设计中必须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师只有解决好各阶段的问题,才能设计出一个健康、安全、高效、节能、方便、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在当今建筑设计系统观主要体现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也就是指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建筑物不仅有效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这

从“设计的自然”到“自然的设计”

从“设计的自然”到“自然的设计” 工业文明是人类探索与改造世界的伟大成果,人们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助力下建立了人工的第二自然界。随着晚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到来,人类行为表现出过度贪婪的倾向,引发了一系列思考,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人与自然共生,进行真实、健康和自然的设计,这将是现代设计观念的溯源式回归。 人类通过创物活动建立了“第二自然界”,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生存质量时显现出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建造房屋、交通工具等生活设施显示自身的不同,人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自然之中,其任何成分都打上了人类深深的烙印。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设计也正站在信息社会中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给予一种再认识。 “设计的自然”与“自然的设计”是设计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设计的自然”阶段,体现理性的、科学的、机械的功能主义特征,形式服从功能,形式追随功能,形式作为功能的从属品。“设计的自然”发到一定程度就达到“自然的设计”阶段,形式与功能合为“洋葱模式”,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形式决定设计,其多元化特征表现为强调民族性和地方性,尊重个人情感与满足个人需求、怀旧的情绪;回

归自然,亲近自然,注重天人和谐;表现风格折中杂糅、形式多样、平民化、戏谑化。这两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界限,反而在相互渗透和较量中构成设计的主体,在一种否定自身为发展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设计的自然 现代工业文明从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开始,在交通、棉纺织业、冶铁业和采矿业等领域便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现代机器的体力大爆发。汽车、火车、轮船等海陆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影响了城市规划布局、交通公路铁路的建设,刺激商业诸如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美国福特公司的流水生产线展示了机械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并让人热衷于追求高速行驶在公路上前所未有的刺激与速度感。火车编织出通达四方的交通脉络,将土路升级为铁路,将物流运输、旅行等活动半径迅速扩大。这些都离不开新材料与新领域的探索与实验,化学合成成为引领人工制品的新领域,德国有机化学以李比希肥料业为首,建立德国煤炭化学工业并发展成合成化学工业,带动了各产业的发展,很多天然制品被化学制品取代,新材料成为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建筑、交通等机械化批量生产,水晶宫的建造速度和材料美学向世人大声呐喊。机械文明实现了人类物理空间的“乾坤大挪移”的初级阶段。 电力的发明,在机械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了通信领域、动

景观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资源浪费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建立自然和人类永生共存。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是未来环境建设的主题。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生态理念贯穿设计全部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设计本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设计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的优化利用[1]。 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学科。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可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从而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2]。 今天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日益加剧,人类的足迹无处不在,自然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关系日渐受到破坏,直接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将生态理念引入景观设计,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生态理念的培养 贯穿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是设计师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的设计表现,从生态学出发,结合传统的审美观念,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不断美化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为自身造福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理念的培养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重视高校景观教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景观教育不仅要加强美术学科的基础性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从地球生态的角度来看待所学专业,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应当作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必修的基础课程,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公园,公园内垃圾桶的放置,如果不从人的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考虑而随意放置,游人很可能会随处乱扔垃圾,那么这个设计就谈不上环保,更谈不上生态,也就是说设计本身没有考虑生态因素,那它的合理性也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各类高等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教学大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景观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带动景观设计学科走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道路,已迫在眉睫。 同时,培养优秀学生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目前高校景观专业师资水平普遍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在扩大,尤其一些归国留学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体系,一部分人员在倡导生态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生态理念不是一句话或一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它有待于我们乃至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其中景观设计师应当起主导作用,将生态理念真正付诸于实践,真正体现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1.2提高全民素质,共同促进景观设计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设计结合自然》

7.1 《设计结合自然》 “这本书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法,成为1970年代以来西方推崇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里程碑著作。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 “Philip Lewis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的对威斯康辛Wisconsin的研究中,建立了确定环境走廊的过程,这种环境走廊包括特色景观的地区。” “麦克哈格的广阔的信息仍然在景观设计者的思想基础上,烙上了一个生态主义的印记,它促使设计师关注这样的一种思想:景观相当重要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布置的植物和地形,景观设计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所有技巧都是紧密联系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 7.2 生态主意原则指导下的景观设计 “70年代以后,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 如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 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长,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作者——哈克Richard Haag ~~~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以下是主要的读书笔记摘要: 一、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1、荷兰的堤坝,不像我们的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而是由许多层铺设在沙和泥土层中的柴笼(成捆的树枝条)构成的,然后,整个堤坝的表面再用石料砌起来。因为由草固定的沙丘比堤坝具有更大的柔性,它能经受波浪的冲击,使其速度减弱,并吸收被减弱这份能量。 2、应该有一些禁止人们使用滨海地带的准则:不得在沙丘草上行走;不得把地下水降到临

室内设计风格——回归自然的设计

室内设计风格——回归自然的设计 摘要:自然元素风格的运用,效果得当会成为点睛亮点,在空间设计领域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元素,一种品味和档次的象征,人与室内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所以按照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去设计环境是必要的。 在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中,元素的搭配、空间的分隔感、色彩的合理运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天然材料的运用是其中亮点。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天然的渴望与诉求。 人类最初生活在自然环境里,大自然给予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变迁和发展。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生活的环境逐渐产生了变化,变得由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主导了一切,但最根本的自然环境依然是这一切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们渐渐重新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开始倡导回归自然,尤其在空间设计领域,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元素,一种品味和层次的象征。 设计领域的大道自然 在室内设计行业中,虽然商业空间设计不像家装市场那样市场容积量巨大,但却是设计机构最为看重的业务组成部分,因为商业空间

设计具有的窗口展示作用和标杆效应是家装无法比拟的,于是商业空间的设计案例则成为了设计机构综合实力的象征。 自然元素在商业空间中,运用得当的话,会成为极其吸睛的亮点所在。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工业元素和潮流个性元素,而自然元素的搭配则是设计难度最高的一种方式,所以鲜见稀缺但又被高层次的需求渴望着。 在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要选择自然元素风格,首先要有较强的整体设计感,对于空间的轮廓和色彩搭配在脑海中有初步的认知和规划,这就需要设计师自身较高的职业素质,要考虑到设计结果能给客户带来的实际效果,不能单纯地把花花草草往里堆砌。 任何设计过程其实都是一样,设计师要考虑的除了案例的美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设计结果能对客户产生辅助的相应作用,在商业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如何能让空间与营销更好地搭配,让客户的客户在这个空间中能感受到相应的文化特色与相对应的认知意识灌输。 提及自然元素,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各种绿植与木色系硬装风格,这些元素要合理地搭配到空间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过度充斥,则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过度冲击而带来的反效果。一般来说,自然元素在整体空间的搭配量在50%-70%会显得较为恰当,合理的比率会让身处其中者感到较为舒服,同时这也需要设计师有较强的空间想像力。 这就像过去那部知名的科幻电影的情节一样,若想设计一个真实的梦境空间,首先需要一个想像力强大的筑梦师,而这个强大的定义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设计结合自然》电子版 经典图书《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部分内容目录 城市与乡村 海洋与生存 --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困境 --东西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 前进一步 --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方案研究 模子和囊膜 --环境和环境的形成 大城市地区内的自然 --费城大城市地区开放空间和空气库的研究 社会准则 对社会准则的回应 --沃辛顿河谷地区研究 世界好比是一个宇宙舱 视发展过程为价值 --纽约斯塔滕岛环境评价研究 自然主义者 流域

--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 大城市地区 --华盛顿西北部地区自然要素和土地利用的研究 发展过程和形式 城市:发展过程和形式 --华盛顿特区的分析研究 城市:健康和病理 --费城的健康和病理调查研究 展望 绪言 迄今为止,从整体上研究人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著作:既研究行星与恒星、岩石、土壤 和海洋等所谓物质宇宙,又研究栖息在地球上的生物,即研究使人成为现在这样的所有力量 和生物的著作,仍为数不多,有关人类本身的这种知识的研究,发展是缓慢的;因为早先的 希腊思想家,或是孤立地研究人,或是在研究自然时忽视了人的存在;为了想文凤法增进人 自身的生存,好象人和自然的任何一部分知识,只要通过人脑提供的各种手段和符号文字就 能理解。 至少从西方的传统来说,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5,希腊著名医生、

有医学之父的美名-译注)的医学名著<<空气、水和场地>>开始,第一次公开承认:人的生命,无论生病还是健康,都是和自然力量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不可抗拒和征服的,倒是必须 了解它的规律,尊重它的忠告,把它当作盟友来对待。《设计结合自然》是这以后少数这类重 要的收籍中的又一本杰出的著作。这种西方传统的某些方面以后由医学界继续保持下去,因 为人只要无知地违返了自然规律,很快就会受到身心失调的惩罚;但是,虽然努力去克服流 行病和传染病有时会取得很小一点环境改善,但这种防治措施没能在人及其环境之间建立一 个健全的动作关系,而这种关系却能为维持和提高人类生活而正确地发挥所有潜在的可能性。 尽管自然早已有很多警告,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在继续向深圳度和广度发展,三 年来并没有唤起足够的反响;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仅在近半个 世纪以来,才系统地作出了努力,去探求组成一个平衡的和自我更新的环境,它包含人类生 物的繁荣,社会合作,精神鼓舞等所有必须的成分。 这方面的工作,冠之以科学名,则称作“生态学”;这门学问把自然的许多方面集合起 来,就必然地问世较晚。伊恩。麦克哈格不仅是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建筑师,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是历史的产物,伊恩·麦克哈格正是那个被历史之手选择的人。他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围绕《设计结合自然》的一生,这种历史也是生态规划的历史,乃至于景观设计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恩·麦克哈格的成就已为世界公认,但围绕着他同时又有着一些争议。这些争议说明了景观设计学专业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了解这些历史,对于今天中国现状下的景观设计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麦克哈格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规划中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在他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中,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方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上面。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直至今日依旧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着指导作用。读过之后,笔者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其中蕴涵着对以前规划思想中错误的价值观的警示批判与对新的价值观的倡导。在书中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中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生态价值观。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加深了对规划中建立正确自然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自然价值观麦克哈格在书中指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 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无视自然,无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象魔鬼一样将道德排在最末位。还尖锐的指出经济学家,除极少数例外,都是商人的奴才,他们和商人一起,毫不掩饰与厚颜无耻地要求我们的价值体系适应他们的价值体系。 他认为由一神论产生出来的西方的宗教是这些道德观念的主要根源。圣经中所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不符,坚持人对自然的支配与征服,鼓励了人类最大的剥夺和破坏,而不是尊重自然和鼓励创造。在过去久远的

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之比较

常规设计与生态设计之比较(参照Vander Ryn and Cowan)问题常规设计生态设计 能源消耗自然资本,基本上依赖于不可 再生的能源,包括石油和核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或生物能。 材料利用过量使用高质量材料,使低质材料 变为有毒、有害物质,遗存在土壤 中或释放入空气。 循环利用可再生物质,废物再利 用,易于回收、维修、灵活可变、 持久。 污染大量、泛滥减少到最低限度,废弃物的量与成份与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相适应。 有毒物普遍使用,从除虫剂到涂料。非常谨慎使用。 生态测算只出于规定要求而做,如环境影响 评价。 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的生态影响 测算,从材料提取,到成分的回 收和再利用 生态学和经济 学关系 视两者为对立,短期眼光。视两者为统一,长远眼光。 设计指标 习惯、舒适,经济学的。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经济学的。 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规范化的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很 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摩天 大楼从纽约到上海,如出一辙。 应生物区域不同而有变化,设计 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 文化、气候、地形,解决之道来 自场地。 对文化环境的敏感性全球文化趋同,损害人类的共同财 富。 尊重和培植地方的传统知识、技 术和材料,丰富人类的共同财富。 生物、文化和经济的多样性使用标准化的设计,高能耗和材料 浪费,从而导致生物文化及经济多 样性的损失。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与当地相适应 的文化以及经济支撑。 知识基础狭窄的专业指向,单一的。综合多个设计学科以及广泛的科 学,是综合性的。 空间尺度往往局限于单一尺度。综合多个尺度的设计,在大尺度上反映了小尺度的影响,或在小尺度上反映大尺度的影响。 整体系统画地为牢,以人定边界为限,不考 虑自然过程的连续性。以整体系统为对象,设计旨在实现系统内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简约与对称”是大自然设计理念

“简约与对称”是大自然设计理念 “简约与对称”是大自然的设计理念 ——“对称性”和“最小作用量原理”是物理学规律中的规律 “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对这个或那个现象、 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并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它的都只是细节问题。” ——A.爱因斯坦 1.对称性是大自然的设计理念 对称韦氏大字典中的诠释是:“比例均衡、匀称”。 其涵义和艺术的审美观相联,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根基上是按美来设计的。在千变万化、缤纷多姿的表象中潜藏着内在深邃的美__简捷、对称、和谐塑造了世界。 对称性在量子理论中定义为:事物在一组变动中保持不变的性质。万物皆动,那动中的不动便是规律;这是动与静的关联,变与不变的哲学。人们把这种变动称为对称性变换,保持不变的性质又可以表述为不可观测性或不可区分性,于是对称性又和守恒定律联系起来。 2.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德国数学家凭借灵感提出著名的诺特尔定理:作用量的

每一种连续对称性都有一个守恒量与之对应。这意味着,有一种不可观测量就有一个守恒定律:空间位置的不可观测性对应动量守恒;在时间平移下作用量保持不变,则能量守恒;空间旋转不变性对应角动量守恒举例说明:空间位移的不变性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1 V只与两球的相○F1 r1r 2 2○F2 假定两球的相互作用势能为V(r1r2)。 对位置有关,与绝对位置无关。 r1 r2 设球1受力为:F1VV (r1r2)r1r1\\ r2\\ 球2受力为: F2VV (r1r2)r2 两球的绝对位置不可分辨(或者说,两球受力与两球所在坐 标原点设在那里无关),假定原点离球很远,可近似的看作 r1r2, 合力: FF1F2(即:F1VV0 r1r1F2,牛顿第三定律) dP0,(动量P是恒量)。 dt亦即: F绝对位置的不可测不但导出动量守恒,也能导出牛顿三定律。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和守恒律 不可观测量绝对位置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方向绝对的左和右绝对的电荷正负绝对的时间方向全同粒子状态的绝对位相数学变换空间位移rr 时间平移tt 转动rr

设计结合自然

《设计结合自然》连载 作者:I.L.麦克哈格 翻译:芮经纬 校对:倪文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的话 设计结合自然 本书得到华盛顿特区1967年保护基金会的赞助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杰出的人士给我和我的学生们写了许多信,是他们的许多想法构成了本收的理论,但书里的错误和他们无关。因为人数太多了不能在这里一一提到,但某些人的名字必须记下来--马斯顿.贝茨(Marston Bates)、哈罗德.布罗姆(Harold Blum)、杰克.卡尔霍恩(Jack Calhoun)、温锡占(Wing Tsit Chan)、约翰.克里斯琴(John Christian)、卡尔顿.库恩(Karleton Coon)、F.弗雷泽.达林(F.Fraser Darling)、爱德华.迪维(Edward Deevey)、伦纳德.杜尔(Leonard Duhl)、巴罗斯.邓纳姆(Barrows Dunham)、洛伦.艾斯利(Loren Eiseley)、杰克.福格(Jack Fogg)、戴维.哥达德(David Goddard)、卢纳.利奥波德(Luna Leopold)、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罗伯特.麦克阿瑟(Robert McArthun)、霍华德.内梅罗夫(Howard Nemerov)、镥思.帕特里克(Ruth Patrick)、A.M.M.佩恩(A.M.M Payne)、莫尔斯.佩卡姆(Morse Peckham)、威廉.普罗瑟罗(William Protheroe)、保罗.蒂利希(Paul.Tillich)、安东尼.华莱士(Aanthony Wallace)、艾伦.活茨(Alan Watts)、埃德加.T(Edgar T)、惠里(Wherry) 和哥登.沃尔曼(Gordon Wolman)。 在本书中发表的许多研究方案是最初称为华莱士、麦克哈格联合事务所(Wallace,McHarg Associates)和以后称之为华莱士、麦克哈、罗伯茨和托德联合事务所(Wallace,McHarg,Roberts and Todd)的专业事务所的成果。格林.斯普林和沃辛顿河谷地区的研究是前者完成的,而斯塔滕岛,里士满公园路,华盛顿和一部分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是由后者做的。我愿说明一下,这些都是全体工作人员合作的成果,我愿由衷地感谢我的合作者:戴维.A.华莱士博士(Dr.David A, Wallace)、威谦.H.罗伯茨先生(Mr.William H.Roberts)和托马斯.A先生(Mr.Thomas A)以及我 的同事和工作人员。 大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项目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研究院(现在的环境研究院)的赞助下进行的。这个项目聘请了戴维.A.华莱士博士,威廉.H.罗伯茨先生、安尼.路易丝.斯特朗女士(Mrs.Anne Louise Strong),和威廉.格里格斯比先生(Mr.Willian Grigsby),(他们都参加了格林。斯普林和沃辛顿河谷地区的研究),还有安东尼.托马辛纳斯博士(Dr.Anthony Tomazinas)和诺哈德图尔隆博士

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初探

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初探 一、生态设计原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结合约翰·莱尔(John 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Robert 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并进一步结合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1.1地方性 1.1.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 1.1.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1.1.3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1.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保护(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减量(Reduce)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再利用(Reuse)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再生(Recycle) 在自然系统中是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环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 1.3让自然做功 1.3.1自然界没有废物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1.3.2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进化论的倡导者赫胥黎就曾描述过,

《人与自然》作业设计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体验式作业设计 ---------《人与自然》作业设计 一、作业内容: “人与自然”是以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学习的课文内容为主题设计的体验式作业。通过阅读诗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填写调查报告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的现状,懂得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去创设美好的环境。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引导学生在活动与生活中内化课堂所学,拓宽课内知识,提升综合技能。 二、设计目标: 1、学习本单元课文后,通过收集、赏析相关自然风光和描写动植物的诗词、美文、故事等,丰富学生对自然的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作用。 2、通过设计照片配文、写读后感、填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水平,,实现多学科素养的整合。 3、在实地考察,了解前后环境不同的比较中,填写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设计: 阶段一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作业内容] 1、阅读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美文,积累好词好句,到达熟读成诵的目的。活动过程:朗读精彩片段;背诵精彩诗词;交流感受。 2、通过收看电视节目《人与自然》,游览东湖、植物园、龟山、蛇山等风景区,多方位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获得美的感悟。活动过程:绘画眼中的美景;用一、两段文字描写眼中的美景。 [设计意图] 此阶段的体验式作业是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一个拓展,在学习完课文后实行这项活动,激发学生欣赏、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操作说明] 1、完成时间:一周 2、完成方式:可与同学或家长一起阅读相关的诗词、美文;与家长一起利用双休时间走近大自然。利用一次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朗诵、背诵收集的诗文,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然后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文字作品,实行评比,展览优秀作品。 3、作品表现方式:摘抄文字、绘画作品、片段描写等。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的代表作。麦克哈格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

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 会、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

浅析设计遵从自然

浅析设计遵从自然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的引导下,设计要为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服务,设计本身也在追求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设计自然和谐 爱因斯坦曾说,‘空间、时间、物质,是人类认知的错觉’。人和自然从来都是一体的。其实设计发展到最后,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顺应自然,人和自然是平等的。设计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真正好的设计,是达到遵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对规划设计方面最成功的深入分析会揭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实现的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力图彻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视自然条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替代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处心积虑的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为达到这种和谐统一,可以借助于调整场地和构筑物形式使之与自然相适;可以借助于将山丘、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引入规划之处;可以借助于在山川之间、沿溪流和河谷慎重的布置构筑物,使之融入景观之中。因此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只有设计与自然和谐一体,人类与环境才能共同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设计遵从自然的原因 人类文明起源于自然,景观是人造自然。城市化现代景观设计不是征服自然,也不是无限制向自然索取,也非是忽视自然条件、扼杀自然特性,而是寻找一个和谐和平衡的形式,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1、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迅猛,我国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经验又不足,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现代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的是景观本身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但是现在不少设计却往往只是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并且存在盲目模仿现象严重,设计相似性过大的问题。其次,近些年来商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景观设计随之形成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设计较为肤浅不能反应城市的文化,丧失了景观设计的初衷,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2、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受到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当前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迫切要求我们的设计活动要遵从自然。 二、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开发资源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连续利用。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山脉间的自然景观资源,并体现自然景观良好的发展规律。 2、地域性原则 融合当地文化,掌握它的发展趋势,秉承历史文脉,结合人文资源,充分发扬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及民族风格,塑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