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docx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docx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docx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docx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

老年人的运动锻炼应以简单有效、没有副作用,对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有较大作用的轻度运动项目为首选。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人们的经济生活条件,应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跳舞(轻缓的)、体操、骑自行车中的一项进行经常性的锻炼为宜。对于有某些疾病的人可选择针对疾病的运动处方。

一、运动之前先体检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之前,首先应进行身体检查。不进行体检,任意使用运动处方,不但不能防治疾病、增强体质,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建议老年人在运动锻炼之前,先到医院做一下体检,听一听医生的意见,这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二、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在开始锻炼时,要选择和缓的项目,从小运动量练起,量力而行。可以先做做体操,也可进行定距离或定时间的步行锻炼。在步行过程中,可以有一段时间走得稍快些,然后再慢下来,快慢交替。也可以参加容易掌握运动量的太极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活动,或尝试一下冷水洗脸、擦身的锻炼。过一段时间后,看看身体的反应怎样。要是脉搏正常,食欲和睡眠都有改善,那就说明锻炼有效果,可以继续锻炼下去,还可以把运动量稍微增大一些。过了几个月,身体反应仍然良好,运动量又可以再增大一些,比如由散步逐渐到慢跑。坚持一年后,就一定感觉到体质变好,生病减少,身体逐渐强壮起来了。

三、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应有针对性

许多运动处方不同于一般的治疗方法和普通的体育运动,而是针对疾病特征设计的,是指有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健身防治疾病的运动疗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病都可用运动处方,这里要强调的是:认真检查,遵医嘱因人而异选择运动处方。

有慢性病的人,一定要先征得医生的同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参加适合自己病情的运动,并且注意掌握适宜的运动量。

1.冠心病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死亡率。患者可进行低中等强度的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锻炼,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内。在运动量上,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度的原则,并且注意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千万注意: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老年医学研究者提出,清晨3—8时之间是老年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此时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上午10时左右或者下午3时左右锻炼最好。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保健盒(急救盒)。

2.高血压除因病重卧床者外,各种高血压患者均可采取室外体育锻炼方法。可供高血压患者锻炼的项目较多,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医疗体操、羽毛球、骑自行车等等。运动量虽可适当大一点,但心率不要超过130次/分。切忌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用力剧烈和深度低头的动作。

3.肥胖症、糖尿病肥胖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对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且要比药物来得更直接、更安全有效。它可以通过肌肉运动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从而减轻肥胖,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病的运动锻炼其共同原则是:体力锻炼与控制饮食二者结合应用。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以备低血糖时应用)现象。

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研究1

收稿日期:2006210209;修回日期:2006211212 作者简介:刘新兰(19642),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研究 刘新兰 (东南大学体育系,江苏南京210096) 摘 要:从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出发,试图说明青少年的体育动机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因 素。青少年个体内在因素(自我效能、期望价值)、体育兴趣和父母影响是关注的焦点,这些因素对个体的自我认知系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关键词:动机;体育行为;自我效能;期望价值;体育兴趣中图分类号:G 80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06)06-0053-02 Study on the Motivation F actors Influencing Adolescents ’Physical Exercises B ehavior L IU Xin 2l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 210096,Jiangsu ,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that adolescents ’physical exercises motivation is the nativ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adoles 2cents ’physical exercises behavior.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focus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ersona (self 2efficacy ,ex 2pectancy 2value ),physical exercises interest and parents which directly contribute to personal perception and even to their physical exercises behavior. K ey w ords :motivation ;physical exercises behavior ;self 2efficacy ;expectancy 2value ;physical exercises interest 0 引言 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其体育行为构建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体育动机对激发青少年体育行为起着内在的动力作用。本研究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动机联系在一起,围绕决定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个体心理机制(自我效能、期望价值)、个人兴趣和其外部环境 (学校、父母的影响)的相互作用,重点关注对青少年体育锻炼 产生影响的各种变量的作用效果,准确地揭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所在。 1 动机的概念阐释 动机,作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被定义为引起和维持有目标活动的心理过程。动机既给人活动动力,又对人活动方向予以调整。可见,体育动机是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 在我国,虽然人们开始对体育动机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有关体育动机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多体现在体育教学领域。对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因素研究比较少见,特别是从体育动机与体育行为的视角展开专门研究更为鲜见。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如何激励儿童青少年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已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 2 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分析211 个体内在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动机是直接建立在个体自我认知系统基础之上,这种自 我认知系统由个体认知到的能力、自我效能和期望价值组成。因此,能力信念和主观任务价值是行为动机的主要预测因素,它们管理和调节个体的行为过程并决定了个体的志向、动机水平和任务成就水平。以下有关个体自我效能和期望价值的研究对了解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21111 自我效能(self 2efficacy )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指 一个人通过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形成的对从事某特定工作成功率的期望信念。自我效能不只是个体对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成功率的一种事先预估,还会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班杜拉认为,人们往往选择自己觉得能够胜任和有信心完成的活动,而避开那些自己觉得不能够胜任和没有信心完成的活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活动中有较强的坚持性,愿意克服困难,情绪乐观。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相反。因此,自我效能被认为是影响行为取向、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选择建立在对自我运动能力信念的认知基础之上,故在体育活动中,那些自我效能处于适宜水平的个体更愿意参加到体育运动中去,选择参加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体育活动项目,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达到成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能力信念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这一方面反映在教师本身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反映在教师是否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使学生的自我效能达到适宜的状态,在 第25卷第6期 2006年12月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25No 16 Dec.2006

二年级趣味运动会项目精选项目

趣味运动会项目精选项目 一、时间:2013年11月5日下午1:50 二、地点:操场 三、各项活动及项目顺序 (一)吉尼斯挑战赛 吉尼斯挑战赛根据区统测的每个项目每班选出男女各前三名进行级部决赛,请于2013年10月31日前上报名单。 吉尼斯挑战赛项目:50米(负责人:王娜)和一分钟跳绳(负责人:翟金龙) (二)趣味运动会项目及顺序 1.运乒乓球(负责人:王娜) 准备:乒乓球拍5只,乒乓球5个,水桶5只。 做法:用乒乓球拍托“乒乓球”,将球运至前面水桶里,每人一次,运完后快速返回将球拍传给下个同学,依次进行,看哪班先运完。 规则:比赛过程中不能用另一只手碰到球,球落地后必须从落地处捡起放好后再走,球不能扔进桶里,每次只能拖一个球。 评价:评选出一、二、三名 2.红军过草地(负责人:韩小超) 准备:垫子5块,呼啦圈10个,接力棒5个,方凳5个。 做法:每班为一队,一队为36人,各队第一人分别手持接力棒站于起跑线后,发令后,依次钻过呼啦圈,爬过垫子,绕过方

凳,快速到达终点,将接力棒交给第二人,依次进行。 规则:不能抢跑,必须钻过呼啦圈,爬过垫子,动作不规范者裁判有权让其重新做一次接棒不准过线。 评价:评选出一、二、三名 3.看谁打得准(负责人:李赢龙) 准备:水桶5个、乒乓球若干。 做法:各班参赛人数36人,每人手持1个沙包,依次向对面桶里投掷,看哪班投进桶里的乒乓球最多。 评价:评选出一、二、三名 4. 扶老携幼---负重返回(负责人:翟金龙) 器材:毛巾10条,家长自备 方法:参赛学生与其家长配对,每班出10对家长孩子为一小组站在起跑线后,场地长10米,用毛巾蒙住父(母)的眼睛,孩子扶父母(走,跑)完10米后,取下毛巾,父(母)亲背着孩子往回跑,最先完成的班级为胜。家长不够的可以重复活动两次再组成一组即可。 规则:(1)眼睛必须蒙住。 (2)不许抱、拖孩子。 (3)每班限报8对(家-生)同班级比赛。 5.跳呼啦圈(负责人:翟金龙) 器材:呼啦圈10个(学校准备) 方法:参赛学生与其父(母)配队,5对为一小组站在起跑线后,孩子手持两个呼啦圈。场地长20米。当裁判鸣哨时,孩子快速向前跑出起跑线并在父(母)能够跳到的地方放置第一个呼啦圈,父(母)在孩子放好呼啦圈后快速跳入圈内;孩子再向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以体育教学为例 王银晖 (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安阳455000) (P.E. Department,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Henan, 455000) 摘要:运动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于参与运动个体形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参与运动个体心理特征以及对体育的兴趣特点,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发培养运动动机体育教学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动力,具有启动人的行为,并使其以一定强度在运动中保持的特性。一般来说,运动动机可划分为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两个方面。在不同的领域中,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在竞技体育中,对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上。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往往伴随有高成就动机,其运动参与动机也较一般人要高。而在大众体育这一领域,运动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参与动机上。达到一定水平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对运动员的训练有良好的影响,可以使运动员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训练,最大程度调动运动员自己的身心力量去实现目标,在困难面前更加努力,坚持的时间更久。而低参与动机和成就动机则可使个体对运动本身缺乏兴趣,训练时积极性不高,有时甚至放弃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个体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对运动行为的研究更离不开对动机的分析,不论是运动员为了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刻苦训练,还是体育爱好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是一个学生为了在体育课上取得好成绩而进行的反复练习,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 二恰当激发运动动机 1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 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内驱力由内部心理品质:好胜心、责任感、愿望、理想等来表现;内部心理品质可以直接转化参与运动动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内部心理品质对参与动机具有良好的激发作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以体质、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等内容为中心,为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在未来人

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体育锻炼时都遇到了困惑: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如何抉择众多的体育项目?怎样平衡学业与身体锻炼的时间。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 【篇一】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一、攀爬运动 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内都有会设有攀爬装置,包括滑梯,绳网,过吊桥等练习身体的平衡能力。攀爬活动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耍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 孩子攀握攀爬运动的技巧,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使他们身千更灵活,反应更敏捷。每当孩子攀爬到一个新地方,由于距离高度的变化,给孩子的视觉带来新的感觉和体脸,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又有助于孩子从新的角度去观察环境。 二、户外奔跑 户外奔跑,注意不是长跑,儿童不适合进行长跑训练,有的家长让孩子跟自己进行慢跑练习,其实是错误的。 儿童只适合自由的嬉闹式的奔跑,比如抓人游戏就比较好,时间也需要控制。 三、球类运动 不管是踢球、运球、排球,投掷球、躲避球......都对儿童全身发育是非常好的。但注意幼儿不适合练习网球等球拍类的运动,对肌肉生长不好。 孩子5岁后,身体运动机能才真正开始向成熟发育,这种发育有人快有人慢,所以一般我们认为6岁后,才是进行某些运动的合适时机,有的孩子则可能需要到7、8岁才准备好。 四、障碍游戏 障碍游戏, 或者是一些“探险”类游戏, 是一类综合项目, 包括在树林里奔跑, 躲避树木(当然是比较稀疏的树林), 还有比如走独木桥、翻滚、躲闪。 五、精细动作 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的

发展遵循了从混浊到分化,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规律。 操作积木、抓取小球等, 有利于孩子双手协调能力的发展。 六、有氧健身操及舞蹈 适当的舞蹈类训练有助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的形体发展,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 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还有助于锻炼肢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培养审美情感,提高身体素质。 七、团体规则游戏 通过玩耍,儿童了解自己的周围世界,在玩耍中培养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通过玩耍,儿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 八、幼儿游泳 早期幼儿接触游泳能有效地刺激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促进幼儿大脑、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激发幼儿的早期潜能。 九、皮划艇运动 在划行运动世界里成长,是所有儿童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休闲皮划艇不会游泳也可参加,但专业皮划艇训练想要快速成功几乎是不存在的。 儿童通过坚持皮划艇练习、敞开心扉倾听教练的教导等,会成长为一个健康又快乐的小桨手。 十、帆船运动 OP级帆船是帆船级别中最小的帆船,1947年由知名设计师ClarkMills先生设计,是一种小型单人操作的帆船,最初设计目地就是给孩子们学习帆船用的。 OP帆船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提升孩子平衡力、协调性,提高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和驾驭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一种新的生活运动方式,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良好的乐观积极的态度。 适合的教学形式,是小孩坚持运动锻炼的动力。课程设置、内容组成和老师(教练)教学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东关示范小学李文丽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农村小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力图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寻找出培养农村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规律、途径和方法。体育教育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终生体育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途径 前言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全国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现代社会正朝着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如何使学校体育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跨世纪人才方面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探讨和分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规律、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和顺县东关示范小学全体学生 1.2文献资料研究法,访问面谈,教学实践 1.2.1何为体育锻炼习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习惯的概念和体育锻炼谈起。所谓习惯: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并转变为主体需要的“行为方式”。与熟练技能紧密相连,它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养成,也可以在多次无意义重复中形成,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是指人体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对参与的个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锻炼能够给个体的这些效益并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二次的活动可以获得的,它需要个体的亲自参与并加以坚持。因此体育锻炼只有成为习惯才能对人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不断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并构成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关于衡量体育锻炼习惯是否形成的检验尺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已成习惯要之锻炼次数不应低于“体育人口”界定线:“即每周锻炼三次,每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2 讨论与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负效应的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从而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教学经验,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善于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法,使体育教学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自我增值,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规范,从而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其多种教育功能。这给我们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运动项目的增加和变化,也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掌握多种技能,自我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对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教学上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发扬创新的积极进取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兴趣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它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激励人去用心钻研,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乐而不疲,甚至不愿下课,并且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若不感兴趣的活动,就表现情绪不高等。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发兴趣”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观念激发 人的思想意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现代体育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与人的成长发展进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育运动并非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同时可以开拓智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愿望,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好”为“好学、乐学”,真正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好学乐学的过程。例如,对哪些认为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的学生,我耐心教育,利用名人事迹去感化他们。马克思著书立说,繁忙之至不忘记骑马锻炼;毛泽东从小就喜欢爬山、游泳、他七十高龄还畅游长江,令世人仰慕。领袖们都明白:旺盛的精力基于健康的体魄。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同学们将来要成为有用人,一是精神、人格上的需要;二是自身体魄的需要,青年人更应该积极体育锻炼,并将会在体育锻炼之中获得发展和快乐。如此有情有理,明人心扉的一番话,就会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

体育心理学1卷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1 页 共 5页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 年级___ 专业___班 学号____ 姓名_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本科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体育心理学 2、运动兴趣 3、体育态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深度知觉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2、促使学生从没有体育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是 ,而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是 。

3、凯恩经过研究,提出体育活动具有六种价值,即、、感官刺激、美感体验、情绪宣泄和磨练意志。 4、在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大多把目标定向分成和 两种。 5、习得性无助感个体的心理特征有:、、情绪失调和人际关系不良。 6、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和的影响。 7、根据心理技能实施的复杂程度,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可分为____和 _ ___。 8、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9、反馈对运动技能的获得起着两方面的作用和。 10.在运用完整法进行教学时,为了弥补其不足,一般采用简化动作、、突出重点、等方法。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 2、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3、学生对一切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感到新鲜,但没有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练习中,这种兴趣是。() A. 乐趣 B.有趣 C.直接兴趣 D.物质兴趣 4、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导致的。() A. 发动 B. 选择 C. 强化 D. 维持 5、追寻成绩目标的个体认为__________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因而力求搜集与能力有关的证据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有利评价,避免消极评价。() A 智力或能力 B 性格或气质 C 性格或能力 D 智力或气质 《体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卷)第 2 页共 5页

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差异分析

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差异分析 摘要:虽然体育锻炼的目的在我们看来无非就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是,真正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还是因人而异。这里以男女大学生作为特定群体,进行一个浅显的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关键词:体育锻炼动机差异 在当今社会中,小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基本是受学校或家长监督进行的无意识的体育锻炼。初中高中学习又相对紧张。步入社会以后又忙于工作。而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又相对单纯,基本属于活动筋骨的需要,只有步入大学时代的年轻人,学习相对放松并且自由,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很更多,并且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也更多样,而参与运动的动机也各不相同,而且按性别来划分的话,这种锻炼的目的性也存在差异。 一、男女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的差异 我们在大学校园的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在打篮球和踢足球的大学生,而男生居多。而假如我们去参加一个瑜伽班,就会发现一般是以女性居多。而假如是肚皮舞,那毫无疑问更是女性几乎占了全部的份额。 再去看看学校的排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网球,可能就会发现,这类体育运动的男女生比例相对协调。 虽然并没有说学校操场上的篮球不允许女生打,也并非男生就不能报名去学瑜伽,但是从以上普遍存在共性的事例中,我们依旧能看出,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上,男女还是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激烈的、容易产生肢体碰撞、极具消耗体能和需要进行复杂思考、需要精准度较高的体育运动,或者有身高、体能需求的体育运动,选择参与其中的女性人数就相对较少。而对于需要身体柔韧性、平衡性的体育运动,则似乎是女性的强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似乎这样的定义又不尽然。就比方说网球,因为需要在场上不断地来回奔跑,所以这也是需要极具体能的体育运动,但是似乎女性参与这个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也很大。再比方说需要精准度的台球运动,原先似乎也是男性的天下,但现在“台球天后”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又应该看到,台球运动中似乎只有在八球、九球等项目中才出现了更多的女性,而“斯诺克”,依旧是男人的天下。但并不是说,斯诺克就不适宜女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经过几年训练的,七岁的小孩子,站在凳子上打斯诺克就已经打得很好了,而成年男士在打斯诺克的时候,够不到的地方一样要用到架杆,这就说明斯诺克其实是没有身高等条件的要求的。 然而,至于为什么在斯诺克这项运动中,少见女性的参与,这可能还是源于这项运动的历史传统就是男士的运动项目。但现在确实可见,很多女性也已经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虽然这项运动还没有对女性形成职业化。 在体育锻炼项目中还涉及一些高难度、带有危险性和冒险性的体育项目,比如滑板、赛车、蹦极等等。从这些项目中我们又可以看出,选择参加此类项目的男生的人数远远大于女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针对此类具有一定危险性、不安全因素的体育项目,男生要比女生在这些方面更具有冒险性和挑战性。这也说明了因为男女性别不同而导致的个性化差异,从而也导致了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的不同。 二、相同体育项目中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差异 我们再以相同的体育项目作为参照,对男女之间的参与动机一个浅显的分析。 其实稍加留意的话,我们就发现,比方说大学操场的篮球场,偶尔也有女生的身影。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女生只不过练习投篮,基本不做过人、打比赛。这就从一个侧面看出来,女生在打篮球时,基本是以纯粹的投篮作为练习,而娱乐的成份居多。虽然男生在整个篮球的体育锻炼中也是以娱乐为主,但他们会更加注重包括投篮准度、过人技术等,以整场“比赛”作为娱乐过程。也就是说,女生更加享受娱乐过程,而男生更注重在体育锻炼中关于技术性能的发挥。针对同一个体育锻炼项目,女生往往出于娱乐目的而去享受这样的运动过程,而男生往往是在这个体育项目中去抓住要领、培养相应的体育技能为目的。由此可见,女生在体育锻炼上更加趋于对享受过程,产生身心愉悦的动机,

体育项目多元化 你不一样的选择

体育项目多元化你不一样的选择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健全的体魄然后有健全的心灵,身心健全才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民族才能大有作为。”然而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体育运动愈来愈受不到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也愈来愈多的对传统大众的运动项目失去兴趣,但与此同时也渴望着能有更多更新颖的体育运动形式的出现。 “不是我不想上体育课,而是体育课上的那些项目都没有我喜欢的”,来自人力资源专业的小李如是说。针对上述的这一现状,近几日记者对我校的一些体育公选课做了一些走访,对于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也许能有一个合理的回答。我校的体育多元化可远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全民健身腰鼓走入郑航 “同学们都多点激情啊,回去可是要教爸爸妈妈的……”,从事体育教学15年的董聪敏老师这样给她的学生讲道。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位接受国家体育总局专业腰鼓培训的高校教师,董聪敏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高校体协去年在信阳举办的初级健身腰鼓培训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今年在厦门举办的高级健身腰鼓培训。 据董老师介绍,健身腰鼓自2007年便成为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级课题。2008年的第一套健身腰鼓由于难度偏大,并未能在全国推广开,而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对第一套健身腰鼓加以吸收与整合创编出专门适宜中青年、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第二套健身腰鼓,以期从高校推广

到社会。 我校健身腰鼓属于体育专向班,面向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目前共开设9个班,每班45人左右。 “我们学校是河南省第一个把腰鼓列入体育项目的高校,我们学生可以算是接触到腰鼓学习比较早的一批学生,从教的这九个班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反响都是很好的。”董老师笑着讲道。 作为健身腰鼓课堂上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行政管理专业的孙圣领是大家公认的腰鼓学习中最快最好的男生。“我也没想到我会学习腰鼓,并且学到现在的程度,我们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是想学习武术来着。” 孙圣领的同学接着讲道:“但现在学习腰鼓的感觉很棒,让我们觉得每个细胞都能够得到运动,在大二最后一年能选到这个体育项目,我觉得很幸运。我本身是很喜欢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如果可以的话真的希望咱们学校可以开设一个腰鼓社团,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有一个学习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机会。” 定向运动痛并快乐着 “定向运动是北欧的传统体育项目。上个世纪80年代,广州军事体育学院最早引进定向运动。我校作为开设此课为数不多的河南高校之一,已有三个年头。”定向运动老师霍方介绍道。 “我之前一直在教武术,2009年,学校为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把我派到郑州大学体院培训,引进了这一项目”,“这个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和之前的课程有很大区别,它需要专门的器材、地图、打卡器,

老人选择运动项目的原则和禁忌

老人选择运动项目的原则和禁忌 老年人身体情况特殊,选择运动要做好健康监护、运动量由小至大,运动由易入难,运动也要相应注意一些禁忌,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遵循科学的锻炼原则。 一、健康监护 首先是运动量要适宜。运动量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因素构成。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可采用简易的心率测定方法:每次锻炼前后先测1分钟的脉搏数,一般身体健康而无锻炼基础的老人,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不要超过180减年龄,一个65岁老人运动后最高心率应在115次/分左右,且在1小时内能恢复正常。这样的心率数说明了老年人身体中氧的需要量与消耗之间的平衡,也是老年人最理想、最合适的运动强度。 二、锻炼项目 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宜从小运动量开始,选练项目首先要考虑提高锻炼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以便能长期坚持下去。对无锻炼基础的老人,可从简便易学、收效较快的健身步行和慢跑开始。当生理上和心理上逐渐开始适应并出现体质由弱变强的良好转机时,老年人锻炼的积极性就会倍增。在奠定基础上可再学些新难项目,诸如小球活动、游泳、各式太极拳或各种类型的保健气功等。 三、运动禁忌 老年人选练的运动项目不能和中青年人类同,由于年龄与生理特点的制约,老人需禁忌以下几种运动: (1)不宜进行速率项目: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衰退,心脏机能低下,动脉血管硬化,如若运动速度猛增,使心率过高,血压剧增,容易出现意外的运动猝死。 (2)不宜进行对抗性强烈的运动项目:老年人平衡觉较差,反应迟钝,自我保护意识能力薄弱,骨骼脆化,韧带弹性降低,不能参加篮球、足球、手球等碰撞运动项目。 (3)不宜进行转变体位过多的运动项目:如竞技体操等。这类项目中,前俯、后仰、低头弯腰的动作多,容易发生运动意外事故。 (4)不宜进行负重的运动项目:如集体拔河活动或举重练习等,这些项目都伴有憋气和肌肉的高度紧张,易引起晕眩或昏倒等不良后果。

体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简单反应时:是指对单一刺激作出第一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3、复杂反应时:是指要求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4、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参与某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5、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6、成就动机: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7、应激: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反应改变。 8、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的微弱矶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10、特质焦虑: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 11、领导行为:教练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对运动员施加影响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 12、高原现象: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13、交互作用模式: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14、主观幸福感:是指描述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的综合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 15、锻炼成瘾:是指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16、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17心理学评价:以人为本为基本观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1)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的因素 个人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2、个体生理状况3、个人行为4、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 (2)领导的特征 1、权威性 2、服务性 3、情感性 4、超脱性与全局性 5、超前性与战略 (3)表象训练的作用 1、表象训练不仅有助于加快运动技能的学习,巩固和改善已学会的运动技术动作还有助于演练战术 2、表象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加深对运动战术的理解、演练实战中运动战术的运用 3、表象具有调节人的情绪以及生理唤醒水平的作用 (4)提高体育团体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 2、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 3、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4、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5)试述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这目标 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3、设置有挑战又有可实现性目标 4、设置长期与短期结合的目标 5、设置有反馈的目标 6、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7、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 (6)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教练员领导方式的比较(领导行为特征) 专制型:以取胜为中心、发号施令、定向于任务的。 民主型:以运动员为中心、合作态度的、定向于运动员的。 放任型:无中心、不参与、不过问、听之任之、无所谓。

教科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第四部分《运动项目的选择》 教案

1教学目标 1、不同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 2、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原则。 2学情分析 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初中男女生的身体运动能力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同时初中生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对运动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男生相对比较喜欢一些竞技性强、有一定强度的活动,女生则喜欢选择一些韵律性强、节奏明快、动作优美、运动量偏小的体育活动。如果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体质状况良好、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的一些项目锻炼,如长跑、短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如果体质较弱或健康状况不佳的青少年,则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锻炼项目,如快步走、慢跑、韵律操、武术、太极等,以达到增强体质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目的。 3重点难点 如何分析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运动项目的选择 课题:运动项目的选择 教学目标:1、不同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 2、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教学过程:运动项目的选择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运动项目的选择》,采用边看边讲解,最后总结点评。 一、依据身体机能状况选择运动项目 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初中男女生的身体运动能力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同时初中生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对运动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男生相对比较喜欢一些竞技性强、有一定强度的活动,女生则喜欢选择一些韵律性强、节奏明快、动作优美、运动量偏小的体育活动。如果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体质状况良好、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的一些项目锻炼,如长跑、短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如果体质较弱或健康状况不佳的青少年,则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锻炼项目,如快步走、慢跑、韵律操、武术、太极等,以达到增强体质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目的。 二、运动项目数量的选择 一天计划只参加一次运动健身活动,那么在这一次运动健身过程中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运动。三运动时间的选择 1、运动时间是指一次完整的运动锻炼所用时间,不包括中间休息时间 2、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关,进行大强度运动的时间要短,进行小强度运动的时间可略长。 四、中学生不宜提倡的体育活动 1、掰手腕练习 2、绑沙袋练习

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初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体育锻炼习惯是终生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民族素质的保证。体育教育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终身受益的重要内容。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何为体育锻炼习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习惯的概念和体育锻炼谈起。所谓习惯: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并转变为主体需要的“行为方式”。与熟练技能紧密相连,它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养成,也可以在多次无意义重复中形成,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行为方式。而体育锻炼:是指人体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体育锻炼对参与的个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锻炼能够给个体的这些效益并不是凭空产生或通过一、二次的活动可以获得的,它需要个体的亲自参与并加以坚持。因此体育锻炼只有成为习惯才能对人们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我们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不断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并构成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6种类型的人应选择的运动项目

6种类型的人应选择的运动项目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最适合?成都体育学院专家田川认为,除了考虑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外,将个人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田川认为,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运动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正常人拥有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或是表现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当运动,可以纠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 田川列出6种类型的人应选择的运动项目: 一、紧张型。有的人心理素质缺少锻炼,应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 排球等项目。这些项目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 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好处。 二、胆怯型。有的人天性胆小,动辄害羞脸红,性格腼腆。这些人应多参加游泳、滑冰、拳击、单双杠、跳马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胆子会变大,为人处事也就显得从容自然了。 三、孤僻型。有的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缺少竞争力。这些人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力和与人合作精神,逐渐改变性格。 四、多疑型。有的人多疑,对他人缺乏信任,处理事情不果断。这些人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跳高、跳远、击剑等项目。这些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长期从事这些活动将有助于人走出多疑的思维模式。

运动选材复习整理(1)1

第一章运动选材 1.运动选材的概念?P 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挑选优秀运动员苗子,并在训练中不断检测筛选的过程 2.什么是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关系?P (1)稳定的、与训练无关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与生俱来的、从幼年或随着生长发育进程自然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因素的总和 (2)先天因素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用过后天表现出来,后天因素建立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 3.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 竞技能力指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由体能、智能、技能、心理能力决定 4.运动选材的方法?P (1)依选材的基本因素区分:遗传选材、体形选材、心理选材、身体素质选材等 (2)依选材发展的科技水平区分:经验法、追溯法、科技法等 (3)依选材的工作类别分:选材标准确定方法、选材结果确定方法等 (4)依选材学科领域分:医学选材法、生理学选材法、心理学选材法等 (5)依选材层次分:初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中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高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 5.运动选材的意义? (1)是当前竞技运动的迫切需要:取得优异成绩,获取世界冠军 (2)运动选材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运动选材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降低淘汰率,提高成材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章遗传选材 1.运动能力遗传规律P (1)连续性规律(2)相关规律(3)阶段性规律 2.遗传?变异? 遗传指子代和亲代在特性性状上的相似现象,是生物体在世代间的延续。 变异指子代和亲代在特征性状上的差异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遗传是相对稳定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3.体形特征的遗传力? 遗传对体型发展的总趋向和最大限度有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身高、坐高、腿长、臂长、足长、头宽、肩宽、腰宽、盆宽、体重、心脏性状、肺面积去脂体重等 4.主要运动素质的遗传力? 表现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反应时间、绝对肌力、相对肌力、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柔韧性、立定跳远、50米快跑、背肌力等 5.谱系选材法? 指通过对备选者家族情况调查,对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某个或某些因素(性状)

运动项目的选择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

如何激发学生学校体育训练的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学校体育训练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活动,主要动力来源是在内部。老师采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可以从外部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但让他们去发现体育运动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确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体验到超过成功与失败本身所蕴涵的“挑战”乐趣,对促使学生长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是很重要的。因此,对学生进行体育动机的培养是必要的。体育课中可以通过目标设置、创设情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内在动机。 1.目标设置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属于有目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动机。例如在立定跳远练习时,由于动作比较简单,小学里已在达标项目中出现,初中体育课上再出现时,学生就没有多少新鲜感,如果能根据学生心理设置教学目标如达到及格(或良好级、优秀级)组织教学,当这种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时,就会使练习的进行经常处于自我意识控制之下,提高努力程度和动机水平。 2.创设情境 学生上体育课,都是在教师直接设计或间接控制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应具有诱发动机的功能。根据成就动机发展的需要,应设置能激起认知内驱力、归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并转化为活动动力的情境。 体育教学中,在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教学方法,使活动具有新异性,就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制造问题情境也可诱发认知内驱力;活动之初不知结果可引起探索结果的意向和期待心理;还可以适当组织竞赛等。 要利用体育教学人际交往频次高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认同、悦纳、同伴之间友好、关心的感情。在学生完成动作后,老师的表情和鼓励性语言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高兴。老师善意的指点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练习的意愿。他们从老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伴之间的协作、帮助,尤其是在集体项目竞赛中互相切磋,共同为取胜而通力合作,同样会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体育教师应创设精神情境以满足学生因自己的胜任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出来带操做示范、当小组长,或是对某方面突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充分肯定或表扬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某个项目上有专长,让他在比赛场上充分显现,他更会体验到自我价值感。 3.积极反馈 反馈是通过对技能操作或学习结果的评定、评价及自我知觉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并对后继行为进行调节的过程。虽然体育教学中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可能是正确反映的信息,也可能是错误动作的信息,却都有利于参与者坚持目标或修正目标,所以它是行动过程中最有益的动态调节信号。在反馈学习中有积极的控制功能,能激发人们产生进一步坚持目标和努力学习的欲望,使已有动机得到强化。 4.归因教育 体育活动能直接看到技能动作的效果和比赛的胜负。因此,归因活动频繁。正确归因是教育的结果。一般来说,如果教育不当,归因倾向则往往指向外在因素。而归因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自信心、行为预期、个人发展以及后续行为的动机,所以必须重视归因教育。归因教育重点有二:一是多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归因,即从基源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综合分析活动的结果;二是要引导学生多从内在可控因素———努力方面归因,这是因为努力因素是自己能够认知和控制的,即使失败也不会降低期望水平或怨天尤人,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