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豫西文史知识

豫西文史知识

豫西文史知识

都说北京有四合院,承载着京都文化历史,那么豫西的地坑院,就是地平线下的人间烟火,见证着这里的繁荣兴衰。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

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被称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据考证,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不过,对地坑院文字记载详细的资料,当属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一书。

书中记载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谈到约时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时说:“自荣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些介绍为地坑院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证。

20世纪初,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称地坑院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温床。

地坑院村落的妇女们有着传统的民俗技艺,主要有:

一、纳鞋底,平日手边放松的活计,会仔细考虑鞋底的纹样和花式,喜欢对比强烈的红蓝色;

二、纺线和织布,农闲时赶上阳光明媚的日子,会把纺车搬到院子里,边纺线边交谈,现在会纺线织布的越来越少了;

三、剪窗花,窗花的制作很精细,分为画、剪、熏、染、贴五个步骤。这些大红的剪纸充满了民间乡土气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荒凉贫瘠的土窑洞增添了色彩和春意。

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

豫剧五大名旦

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中)、陈素真(右二)、崔兰田(左二)、马金凤(右一)、阎立品(左一)在河南省第一届豫剧流派调演大会上。(周淑丽供图) 豫剧五大名旦,个个都是大师,但其人生道路和命运又各不相同。上一篇博文“天堂犹闻花木兰”介绍了常香玉,这里只说说其他几位大师。 提起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人们就会想起一个山东人的名字——马金凤。马金凤是五大名旦中目前唯一健在的大师。她6岁学戏,7岁唱红;她本姓崔,不姓马;她是梅兰芳唯一一位外剧种弟子;她在故乡办戏校,为家乡培养艺术人才;她每年演出200多场,82岁仍挂帅,被公认为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她是“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多次荣获戏曲会(调)赛演员一等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属老一代戏曲艺术家中惟一跨世纪的豫剧名家,至今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剧坛艺苑和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

2006年1月12日晚,在安徽阜阳大戏院,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演唱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当晚,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阜阳大戏院举办大型地方戏曲晚会,83岁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登台献艺。

2004年7月31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兵团石河子慰问演出,马金凤演唱《穆桂英挂帅》 马金凤上春晚演唱《穆桂英挂帅》

马金凤_“洛阳牡丹”八旬“出征” 马金凤,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苦艺人家里。原姓崔,小名金。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 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地锤炼和加工。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

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10篇

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10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自荐信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自荐信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才干和优势。那你知道怎么写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内容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内容篇1 尊敬的__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申请人__,女,__岁。现就读于__省桓台第一中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农村上学,__年以全镇第一走进桓台一中。我是一个自小活泼开朗的女孩,虽然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的思想却并不守旧,对我的成长有极大影响。 我自命不凡——我眼中看到的世界比别人的大,我世界里的蓝天白云比别人的幻化,我云天间的彩虹比别人的保鲜,鲜活地划过一个又一个昼夜。 11月20号,一个在人类历史牛皮纸上蹭出火花却未将其燃尽的日子,热情冷却后剩下的仅是残存且丑陋的10吨重的躯体,且将近地面时裂解成100多块子体,谁能承受这种生命时刻的毁灭?谁堪能毁灭生命像这般理所应当?谁能容忍这理所应当的待遇而面不改色身不动摇?其实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终日的奔波劳累,人们如夸父追日般追着虚无缥缈的梦想。虽如此,我还是勇敢又忘我地迈出我重重的一步——我要上清华。 清华我要告诉你: 今日的我虽没有光环似的荣耀,但明日的我定将整个清华园照亮, 今日的我虽没有丰厚的储备,但明日的我定将以图书馆的形式住在清华, 今日的我虽没有完善的人格,但明日的我定会以思想家的身份面世, 今日的我虽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明日的我定会挑战人类体能的极限, 今日的我虽没有绝美的容然,但明日的我定定会让心灵开出艳日的花朵, 今日我虽没有突出的贡献,但明日社会定离不开我。 仅在此我要提醒一句:我就是那颗以5秒钟的光阴留在加拿大上空的流星,目光正对着长城秦陵。 一直以来,我是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尖子生。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不仅荣获“__市三好学生”“__市优秀班干部”等称号,而且还有几幅国画作品得奖,很令人羡慕。

河南省方城县重点名胜荟萃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重点景区荟萃 方城,古称堵阳、赭阳、阳城、裕州等,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可供观赏的风景名胜80多处,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因楚时修筑的长城叫方城而得名。 一、省级森林公园——大乘山 大乘山省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级景区,距方城县城15公里。总面积433.1公顷,森林覆盖率95%,林木苍翠欲滴、葱郁繁茂、种类繁多,有“天然氧吧”之称。公园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流云飞瀑落差40多米,十分壮观,千年古刹普严寺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享誉中外,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二、丝绸之路源头地标——摩崖造像 位于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8公里的香山山腰,是河南省西南部发现的唯一一处石雕造像。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自然巨石上。北石高约3.10米,宽约3.30米,南石高约2.60米,宽约2.70米。总计雕像32龛138躯,最高1.4米,最低0.2米。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等。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雕记得细腻,技法娴熟。其风格与龙门石窟迥异,中有骑羊佛像,只在我国新疆地区出现过,佛像多为深眼高鼻的西域人形象,今经我国著名西域问题专家考证,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原山中建有香山寺。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5月29日,央视10套《百科探密》栏目播出了《神秘的巨石佛像》节目。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西域史研究专家杨镰在《文史知识》发表《丝绸之路二题》。6月24日——26日南阳丝绸之路文化论坛在宛举办,数位国家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论证,认定方城是丝绸之路的源头,央视1、4、9、10套相继推出深度报道。这里已忧为倍受世人关注的热点文化旅游景区。 三、中州胜地——七峰山风景区 七峰山省级森林公园,距方城县城30公里,总面积5100公顷,森林覆盖率76%。山清水秀,景色如画,七峰并峙、水帘洞、七峰湖、獾洞沟、神仙洞、石川、金花姑娘庙、美女峰等景观使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中原第一大天然花岗岩洞——神仙洞,深数百米,洞内面积近万平方米,观奇者纷至沓来。 四、黄石山风景区 黄石山俗称小顶山,距方城县城30公里。黄石山凌空而起,气势雄伟、酷似盆景。黄石山道观始建于汉代,唐时名方城寺,李白、元丹丘曾在此对酒相待谈玄,是豫西南著名的道教胜地,有映仙湖、桃花庵、状元桥、真武庙、八角井、古银杏树等数十个景点可供朝拜浏览。 五、国家AA级风景区——望花湖 望花湖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景区,距方城县城7公里,总面积1200公顷,这里水秀山青、湖光山色、碧波荡漾、一望无垠。融水上游玩娱乐、岸边垂钓休闲、岸上特色餐饮与住宿为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 [摘要]本文评述了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征,梳理了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脉络,从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角度论述了如何鉴赏汉画像拓片,提出了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技巧。 [关键词]汉画像石拓片;收藏;鉴赏 汉画是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像石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一、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征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构件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题材广博、容丰富,表现形式多为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汉画像石雕刻有力、画风质朴简洁,生动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 汉画像石常被称作“绣像的汉代史”或“汉代的百科全书”,是研究汉代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鲁西南、豫东、豫西南、北和皖北、鄂北、川西、滇北、陕北、

晋西北等地。不同地域汉画像石题材容和艺术风格各具特色,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不同的流派,如以拓碑为主的派,以拓砖瓦吉金为主的京津派,以拓摩崖为主的齐鲁派,以拓画像石为主的皖派。 二、汉画像石拓片收藏的历史溯源 拓片历史悠久,棰拓始于隋代,主要用于临摹习字。盛唐时,这种临字方式被贵族士大夫广泛采用。到南宋时期,拓片的拓制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汉画像石研究历经三个阶段:金石学阶段、考古资料积累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其拓片的收藏也随历代文人对汉文化的关注而兴起。北宋金石学家明诚“访求藏蓄凡二十年”,著成《金石录》三十卷,汉画像石拓片占了相当比重。南宋洪适,摹写了大量汉代石祠堂、墓碑、墓阙上的画像。清末之前,汉画像石拓片原始资料几乎都是地面上散存的石祠堂、墓碑、墓阙和石像上的图案,墓室的画像石极其少见。总体来看,民国之前的汉画像石拓片传世极少,主要原因是汉画像石上有很多灵异图案不被时人参悟。当时的文人注重文字资料的研究、引用,对汉画像涵的诠释往往退避三舍,恐留笑柄。近代以来,国外学者加大了对汉画像石的关注,如法国考古学家沙畹和日本古建筑学家关野贞分别调查了、等地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

论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与鉴赏 汉画是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像石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一、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征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构件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为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汉画像石雕刻有力、画风质朴简洁,生动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 汉画像石常被称作“绣像的汉代史”或“汉代的百科全书”,是研究汉代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鲁西南、豫东、豫西南、苏北和皖北、鄂北、川西、滇北、陕北、晋西北等地。不同地域汉画像石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各具特色,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不同的流派,如以拓碑为主的陕西派,以拓砖瓦吉金为主的京津派,以拓摩崖为主的齐鲁派,以拓画像石为主的苏皖派。 二、汉画像石拓片收藏的历史溯源 拓片历史悠久,棰拓始于隋代,主要用于临摹习字。盛唐时,这种临字方式被贵族士大夫广泛采用。到南宋时期,拓片的拓制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汉画像石研究历经三个阶段:金石学阶段、考古资料积累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其拓片的收藏也随历代文人对汉文化的关注而兴起。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访求藏蓄凡二十年”,著成《金石录》三十卷,汉画像石拓片占了相当比重。南宋洪适,摹写了大量汉代石祠堂、墓碑、墓阙上的画像。清末之前,汉画像石拓片原始资料几乎都是地面上散存的石祠堂、墓碑、墓阙和石像上的图案,墓室内的画像石极其

少见。总体来看,民国之前的汉画像石拓片传世极少,主要原因是汉画像石上有很多灵异图案不被时人参悟。当时的文人注重文字资料的研究、引用,对汉画像内涵的诠释往往退避三舍,恐留笑柄。近代以来,国外学者加大了对汉画像石的关注,如法国考古学家沙畹和日本古建筑学家关野贞分别调查了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代石祠堂、石墓阙及其画像,并出版了精美的图录。随着大量汉代古墓群、遗址的挖掘、出土,国内文史界开始注重收集整理汉画资料,关百益和孙文青等考古学家收集了大量汉画像石拓片,出版了《南阳汉画像集》、《南阳汉画像汇存》。鲁迅重视历代金石拓片的收藏,到上世纪30年代,其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达300多幅。同时代的专家、学者尝试解读汉画像图案的内涵,汉画像石上所表述的内容与愿景逐渐为人们所了解。解放以后,傅惜华、王昶、翁方纲、冯云鹏和冯云鹤兄弟等名家收集了大量的鲁西南地区汉画像石拓片,并有专著留存,其收藏过并题跋过的汉画像石拓片,成为了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和一纸难求的“宝物”。 三、汉画像石拓片的鉴赏 (一)汉画像石拓片的鉴赏以能否看懂拓片内容作为评判标准。精品拓片的原汉画像石,一般具有深沉雄大的气魄,虽不着重于人或物细节的雕刻,但通过有序的构图,简洁的造型,使描绘的人与物具有很强的装饰感,形象生动,图案自然质朴。鉴赏的步骤是:拓片上图案雕刻的是什么?雕刻得像不像?雕刻图案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可以判定是看懂了,反之,则为不懂。 (二)汉画像石拓片的鉴赏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对中国历史、艺术史以及有关专史等的了解,尽管它对鉴赏拓片不起决定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素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民间用装饰雕刻壁画,虽没有绝对严格的图式,却有民间约定俗成的图谱。这些基本图案样式大致分为三类: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仙世界。 (三)汉画像石拓片的优劣关键看拓片本身是否准确反映了汉画像石的雕刻语言、表现形式和图案内容。汉画像石雕刻有线刻、浮雕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南阳市融入发展研究模板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南阳市融入发展研究 自夏商周时代,南阳地区就开始生产丝织品。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 年)初设置南阳郡以来,南阳市就发展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豫西南 经济文化中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 等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繁荣到衰弱,发展到今天的重新崛起,延绵不断。 一、南阳市与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一)南阳丝绸原产地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丝绸之路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 1877 年提出,因丝绸为商道上的 大宗商品而得名,而丝绸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南阳,自夏朝开始盛产丝织品, 是早期丝路贸易的代表性商品,就是缯絮,缯絮和丝绸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 辟创造了物质条件。《禹贡》记豫州之域本夏禹之国,《世本》载 4000 年前夏王 少康次子封地于缯,考其国都遗址即南阳市方城县。缯”者, 《辞海》解为丝织 品之总称也,缯国也就成为丝绸之古国。南阳方城出土的纺轮、蒸器甑以及发 现的岩书岩画,见证了古缯国丝织文明。 (二)历史文化交流充实了南阳与丝绸之路的内涵 汉朝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凿空了空间时空,从官方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道 路,极大推动了南阳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张骞出使 西域,带回了大量的西域物产,其中特有树种胡柳在新疆被称为苏盖提,在中 原地区只有南阳曾发现。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沟摩崖石, 刻其造像风格呈现出西域印度佛教的风格,与佛教正式传入中原被本土化后的 佛教造像截然不同。南阳市的一种民间曲艺大调曲(又称“南阳曲”)是丝绸之 路东传音乐,极具西域特色。 (三)万里茶路延伸和拓展了合作内涵 明清时期,万里茶道兴起。万里茶路的起点为福建武夷山,途径南阳市赊 店镇,由水路改陆路运输,分销蒙古、俄国及中亚等地,17 世纪的这条“万里 茶道”被喻为联通中俄两国商贸友谊的“世纪动脉”。俄国人称其之为”伟大的 中俄茶叶之路”。南阳作为万里茶道南水北车的中转地,也是对丝绸之路的有益 补充和发展,强化了南阳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和中亚、欧洲地区之间的联系, 万里茶路的开辟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二、南阳市融入“一带一路”现实基础 南阳作为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省域次中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北京顺义高二(上)期末 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7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有很多捣衣诗。人们读这些捣衣诗,常感到疑惑:古人何以都在夜间捣衣,所捣之“衣”究为何物,如何捣?……八十年代,学界首次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捣衣不是洗衣,即把衣服浸湿放在石上,用木棒棰来捶打。但有人说捣衣是“捣帛缝制寒衣”,有人说捣衣是“捶打浆洗过的衣服”,有人说捣衣是“脱胶处理”等等,最后没有结论,仍是个悬案。后来又有人认为“捣衣实际就是捣软麻布以制冬衣”,然而大量的捣衣诗明明写着捣的是帛、练、纨、素(不包括棉)等丝织品,因而这个说法,仍值得商榷。 捣衣,《文选》注曰:“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远也。”《乐府诗集》注曰:“益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可见捣衣即捣帛或捣素,是裁制寒衣之前的一道工序。那么,帛在制衣前为何要捣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纤维,即茧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丝胶在缫丝时可以除去一部分,但仍会有一部分黏附在丝素上,这使得生丝或坯绸显得粗糙、僵硬,需要进一步涑丝帛方能变软。也就是说生丝要用微温的水浸泡,帛则安放在楝木灰中浸泡,利用水温和楝木灰中的碱加速化学处理,进一步使丝和帛上的丝胶溶解。浸泡后的丝帛,需用木杵在砧上反复捶捣,一是使丝帛上的丝胶易于随浆水析出,二是与现代制丝工艺中的“掼经”(又名“别丝光”)作用相似,可使生丝和坯绸更加白净柔软而有光泽。丝、帛经捶捣后还要洗净,所以捣衣多于河滨和庭院里进行。制衣用的有些丝织品,有的还经过了染色。因染料中酸的化学作用和曝晒,晒干后的丝织物又变得粗糙而多皱褶,因而在裁剪、缝制前必须捶捣,使它柔软平整。这就是帛在制衣前要捣的原因。 明代学者杨慎在他的《丹铅录》中曾说“《字林》:‘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由此可知,古代捣衣是两个女子合作的一种劳动。 我国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妇女日兴夜寐操持家务,白天少有闲暇,纺绩、缝纫多在夜晚。《汉书·食货志》云:“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她们每日夜间三三两两相伴劳作,不仅多得十五个劳动日,而且还节省了燎火之费。这成了古代一种民俗。 (取材于《文史知识》) 1.下列对“捣衣”的理解,合乎本文作者认识的一项是(3分) A.浣洗衣服的方法。 B.丝帛的脱胶与软化。 C.裁制寒衣的工序。 D.捣软麻布以制冬衣。

商朝历史--2021年

商朝历史--2021年 篇一:历史知识之夏朝、商朝 2021河南政法干警考试:历史知识之夏朝、商朝 对于政法干警考试而言,最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就是文化最最综合的考试了,其中历史学科又因其知识点繁杂旁多而让考生。其实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有保障体系一定的逻辑和规律的,复习考生能在如果备考的时候把握住历史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与规律,建立体制起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历史感,就能在历史英语考试学科的口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夏、商两朝的重要知识点实施梳理和知识点汇总,相信可以给各位考生一定的帮助。 1.夏传子,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历史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代之了禅让制。 2.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园林中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 3.殷墟 (1)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经鸣条之战灭亡西周,建立商朝,建都在亳(bó)。 (2)盘庚继位后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朝灭亡未再迁都,因此商朝又称“殷商”。后来殷都因年久废弃,被称为殷墟。 4.甲骨文 (1)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为而得名。

(2)王兴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即从甲骨文异体字发展 而来。我国有文字所出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青铜器 (1)青铜铸造业是商朝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夏、商、周三代被称 为当前的“青铜时代”。 (2)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出土的最大最 重的青铜器。 (3)四羊方尊是商朝中叶晚期青铜器的精品。 更多政法干警笔试 篇二:商代人的起源 商族的起源 关于商族的起源,自古至今主要有陕西说、东方说、河北说、冀鲁 豫说、东北说、山西说等六大类观点。 (一)陕西说 陕西说认为区域女真族的起源地在今陕西关中或陕南地区。《史记?六国年表》云:“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 西羌,汤起于亳??”此记载“汤起于亳”虽未言具体居地,但其前后意 思即说商汤在西北陕西周武王地区兴盛发展起来。此外,有几处文献记载,如《尚书序》孔疏引郑玄语、《括地志》、《帝王世纪》等,都言 商始祖契之居地在今陕西商洛地区。关于汤都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即“京兆杜陵亭也”,《史记?封禅书?索隐》徐广云在“京兆杜县”,此即有名的“杜亳说”,其地在今宁夏长安县。 陕西说对后世影响较大,当代仍有一些学者坚持此说。顾颉刚的 《殷人自西徂东说》(《

河南文史资料--1--10辑复习进程

河南文史资料--1-- 10辑

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79.10) 蒋介石在黄河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记蒋介石一九三八年在黄河花园口 扒口和一九四六年在花园口堵口的真象……徐福龄 ( 1 ) 白朗起义始末…………王留现、廉敬灏、朱幼华、周少祥、王孝延(10) 樊钟秀和建国豫军……王留现,宋贯一、吴沧洲、王裕如、范龙幸、范体仁 (57) 记河南高等学堂……………………………………张邃青(69) 开封“一二九”学生运动纪实……………………刘惟成(74) 河南大学学生运动亲历记…………………………沈东浦(85) 河南大学片断的回忆………………………………张邃青(99) 回忆我在河南大学时期的派系斗争………………张忡鲁 (114) 解放前的河南大学医学院………宋玉五、李玉如、张静吾(135)旧河大内及教育界党棍倾轧派系斗争的片断回忆………阎仲彝(143)解放前河南教育界的派系斗争……………………王馨斋(151) 成兴纱厂简史……………………各之华口述、周西如整理 (162) 解放前的河南省银行………………………………王竹亭(176) 新乡同和裕银号始末………………………………王仲成(187) 古汴娼妓血泪录……………………………………陈雨门(204) 附图片: 1、白朗一九一一至一九一四年活动路线图(P54)

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79.11) 中共鄂豫边区党史简述……………………………仝中玉(1) 河南最早的农民暴动………………………………李鸿斌(7) 回忆陈毅同志…………………张润三口述,张化宇笔记(11) 我的起义经过………………………………………张轸(22) 我和李宗仁、白崇禧搞五省联盟的经过…………张轸(32) 信阳民主活动纪实…………………………………李静之(40) 灵宝起义经过………………………………………刘布程(58) 豫西第三纵队起义前后的回忆……………………赵振岐(67) 我所知道的刘镇华…………………………………张修斋(73) 镇嵩军始末…………………………………………尹丈堂(84) 张钫与二十路…………………范龙章、王凌云、史克勤(u3) 信阳毛尖茶概述……政协信阳市委员会丈史资料征集组整理(136) 河南柞蚕事业的过去………………………………任醉修(147) 道口义兴张制造烧鸡的技术特点和操作过程简述…………张和礼(153) 解放前开封相国寺的形形色色……………………陈雨门(156) 附图片: 河南省信阳专区茶叶产区分布图(P176) 河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1980.8)(1985.5再版)辛亥革命与开封—十一烈士……………………………张绛(1)

结题报告书匿名版

xx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初中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实验研究 项目编号 JKGHB--1271 项目来源 xx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要内容:1 研究报告 2研究方案 3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4实验记录 5相关附件或论文 6其他 承研单位 xx县xx乡xx中学 主持人 xxx 参与者 xxx xxx xxx

初中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实验研究 研究报告 ·xx县xx乡xx初中:xxx [内容摘要]该课题对农村初中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我校选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班级作为被试,按照语文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对作文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将学生从旧有的呆板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接触实际,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开阔眼界中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养成勤思善写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同时激励学生放手作文,张扬个性,有效开发习作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采取等组实验的方式,在实验班级逐步加入实验因子,用对比实验法、追踪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具体实施。经过一年实验,实验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比对照班均有显著提高。这表明,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比较适合农村落后地区的初中,该研究成果也为我校作文教学的改新做了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作文;“情景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法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实施将近十年,新课标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的如火如荼,远的“洋思模式”、“杜郎口经验”,近的我市西峡县“三疑三探”教 学法,无不展现着新课改的成果和魅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