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初二下册数学课本电子书

整理初二下册数学课本电子书

文件编号:ED-31-8B-ED-1C

第1页共112页整理人尼克

初二下册数学课本电子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新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一、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如下: (C ≠0) 其中A,B,C 是整式 3.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4.通分:分子和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不改变分式值,把几个整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个过程叫通分。(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 5.约分: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值,这个过程叫约分。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2.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 3分式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 为正整数时 这就是说,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

4.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以下式子表示:,a b a b a c a 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5.整数指数幂 1.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 ()0≠a ,也就是说a n (a≠0)是a -n 的倒数。 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 n 是正整数);(b ≠0) 三、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3.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四、列方程应用题 1.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 2.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 分式 一、分式 1. 分式: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如下: (C ≠0)其中A,B,C 是整式 3.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做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4.通分:分子和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不改变分式值,把几个整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个过程叫通分。(分母为多项式时要分解因式) 5.约分: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值,这个过程叫约分。 二、分式的运算 1.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2.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上述法则可以用式子表示: 3分式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 为正整数时 C B C A B A ??=C B C A B A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 n n b a b a =)(

这就是说,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4.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以下式子表示:,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 5.整数指数幂 1.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0≠a ,也就是说a n (a≠0)是a -n 的倒数。 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 n n n b a ab =)(;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 (5)商的乘方:n n n b a b a =)((n 是正整数);( b ≠0) 三、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3.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

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教学教材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ab =a ·b (a ≥0,b ≥0); b b a a = (b ≥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典型例题】 1、概念与性质 例1下列各式1) 22211 ,2)5,3)2,4)4,5)(),6)1,7)2153 x a a a --+---+,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1 3 4 5 ______(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a (a >0) a -(a <0) 0 (a =0);

(完整版)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李华春 一、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包括第十六章至第二十章共五章内容,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全书需约62课时,具体如下: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约9课时),主要内容有: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约9课时),主要内容有: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逆命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约15课时),主要内容有:一般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线间的距离。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约17课时),主要内容有: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模型。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约12课时),主要内容有: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刻画数据离散(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方差;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此外,本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进一步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二、分章介绍 (一)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内容安排 本章安排了3个小节和1个选学内容,教学时间约需9课时,大体分配如下(供参考): 16.1 二次根式约2课时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约2课时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约3课时

阅读与思考海伦—秦九韶公式(选学) 数学活动约1课时 小结约1课时 2、本章知识结构图 在“实数”一章中,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利用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的互逆关系,求非负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本章将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目的是以二次根式这一类典型的“式”为载体,进一步学习对数字、符号进行运算的方法,体会通过符号运算所得结果的一般性,培养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本章重点:二次根式的运算和运算法则; 本章难点: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3、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6.1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乘除运算比加减运算更容易,并且是加减运算的基础,因此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 二次根式的运算类似于整式的运算。 4、本章主要变化 降低了对一些内容的要求,如只要求了解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根号下仅限于数)等,注明“二次根式”一章中根号下含有字母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是选学内容。 5、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4)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简单四则运算。 (5)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体会代数式在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作用。 6、几个问题 本章内容,核心是以“二次根式”这一特殊的“式”为载体,进一步引导学生体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书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书答案 【篇一: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txt>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和∠3相等,∠3和∠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 ∠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和∠gad,∠b 和∠dcf,∠d 和∠hab,∠d 和∠ecb;内错角有∠b 和∠bce,∠b 和∠hab,∠d 和∠gad,∠d 和∠dcf;同旁内角有 ∠b 和∠dab,∠b 和∠dcb,∠d 和∠dab,∠d和∠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 和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 ∠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2.(1)∠4 (2)∠3 (3)∠1 ∴∠bap=∠cap(第5题) 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篇二: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xt>期末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12 、30 x+2 、40x2、x2?y2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个。 a、1 个 b、2 个 c、3 个 d、4个 2. x的取值范围为(). a、x≥2b、x≠3c、x≥2或x≠3 d、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 组数是() a.7,24,25 111113,4,54,7,822 b.222 c.3,4, 5 d. 4、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 方形的是() (a)ac=bd,ab∥cd,ab=cd(b)ad∥bc,∠a=∠c (c)ao=bo=co=do,ac⊥bd(d)ao=co,bo=do,ab=bc afd 1 be 6、表示一次函数y=mx+n和正比例函数y=mnx(m、n是常数且mn≠0)图象是() 7.如图所示,函数y1?x和y2? 时,x的取值范围是()14x?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y1?y233 a.x<-1 b.—1<x<2 c.x>2 d. x<-1或x>2 28、在方差公式s?221x1?x?x2?x???xn?xn????????中,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2 () a. n是样本的容量 b. xn是样本个体 c. x是样本平均数 d. s是样本 方差 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 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数学下册课本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课本知识点 1. 分式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 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 ;当n为正整数时,正整数指数幂 运算性质请同学们自己复习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 6.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 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 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 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 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初二数学下册课本答案

1、根据1.56×2.4=3.744,不计算填出结果。 1.56× 2.4=( ) 0.156×24=( ) 2、A÷B=4.6,如果A扩大10倍,B不变,则商是()。 3、西瓜每千克售价m元,买7千克应付()元,28元钱能买()千克西瓜。 4、五⑴班有学生a人,五⑵班的人数是五⑴班的1.2倍。a+1.2a表示 ()。 5、把6.3838……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6、比x的5倍少1.9的数是()。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是9cm,高是4cm,它的面积是()cm2,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8、18.6、20.4、34.8、35.2、3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9、转动转盘,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如果转动60次,估计大约会有()次指针停在蓝色区域。 10、在○里填上>、<或=。 15.9÷0.3○15.9 6.7×0.4○6.7 a×a○a2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方程9x-3x=4.2的解是x=0.7 () 2、一批货物a吨,运走b吨,还剩a-b吨。() 3、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2个面。() 4、如果盒里有8个白球,2个黄球,小明先摸一个,一定是白球。( ) 5、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一定相等。() 6、x一定大于2x。() 三、选一选。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s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底是()。 A、S÷2 B、2S÷2 C、2S 2、下面各数中,有限小数是()。 A、1.33 B、1.33 C、1.366…… 3、有数字卡片1—7,每次任意抽出一张,抽到单数的可能性是() A、1/7 B、3/7 C、4/7 4、4.75÷1.6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完整word版)华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总目录.pdf

华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总目录八年级下册 第16章分式 16.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16.2分式的运算 1. 分式的乘除 2. 分式的加减 阅读材料类比 16.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16.4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 1.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 2. 科学记数法 阅读材料光年与纳米 小结 复习题 第17章函数及其图像 17.1变量与函数 17.2函数的图像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 函数的图象 阅读材料笛卡儿的故事 17.3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 3. 一次函数的性质 4.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阅读材料小明算得正确吗 17.4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7.5实践与探索 阅读材料 The Graph of a Function

小结 复习题 第18章整式的加减 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8.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阅读材料稳定性PK不稳定性 小结 复习题 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19.1矩形 1.矩形的性质 2. 矩形的判定 阅读材料完美矩形 19.2菱形 1.菱形的性质 2.菱形的判定 19.3正方形 阅读材料四边形的变身术 小结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图形的等分 第20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20.1平均数 1. 平均数的意义 2.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3.加权平均数 阅读材料平均化 20.2数据的集中趋势 1. 中位数和众数 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 阅读材料计算机帮我们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0.3数据的离散程度

1. 方差 2. 用计算器求方差 阅读材料早穿皮袄午穿纱小结 复习题 综合与实践通讯录的设计

八年级下册数学书

八年级下册数学书 复习题16答案 4、(1)无解;(2)x=-6/35 5、(1)x不等于-1/2,且x不等于2 (2)x不等于正负2,且x不等于3/2 6、(1)x=2;(2)x大于-1/2; (3)x小于2 7、(1)x=-7 8、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600-450)/50=3 600/3=200台 原来的速度做的话只可以做450台, 现在的速度可以做600台, 就比原来多做了150台, 多做150台,而每天只多做50台, 那多要3天才能做完, 600台机子3天做完, 那就当然是200台了 600/X=450/(X-50) 600X-30000=450X 150X=30000 X=200

9、一台收割机相当于一个农民工作效率的150倍。若这机器收割10公顷比100个农民少1小时,这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多少公顷? 收割机相当150个农民,收割时,150个与100可看作100与100,另外多出50,由题可知,多出50个干的,相当100个干一小时,那么明显一共干了2小时,所以收割机一小时收5公顷。 设这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X公顷,则一个农民工作效率为(X/150)公顷。 10/[(X/150)×100]-10/X=1 1500/100X-10/X=1 500/100X=1 5/X=1 X=5公顷 这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5公顷小麦。 10题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出发后第一小时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小时后以原来速度的1.5倍匀速行驶,并比原计划提前40分到达目的地。求前一小时的行驶速度。 设前一小时的平均速度 V 1+(180-1*V)/(1.5V)+40/60=180/V 1+120/V-2/3+2/3=180/V 60/V=1 V=60 11题运动员两端的半圆形跑到外径为R,内经为r,中间为直跑道,整个跑道总面积为S,请用含S,R,r的式子表示直跑道的长a。 两个半圆型跑道面积共为2π(R平方-r平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4页)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7-8页)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10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11页)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 4、(14页)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27页)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28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第二章 分解因式 7、(44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8、(47页)多项式bc ab +的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b 。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b 就是多项式bc ab +各项的公因式。 9、(47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0、(57页)形如222b ab a ++或2 22b ab a +-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11、(57页)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b a b a b a -+=-22 ()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 第三章 分式 12、(66页)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 A 为分式,其中A 称为分式的分子,B 称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13、(68页)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14、(69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15、(74页)分式乘除法的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16、(80页)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 17、(82页)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5章,约需62课时,供八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16章分式(约14课时) 第17章反比例函数(约8课时) 第18章勾股定理(约8课时) 第19章四边形 (约18课时) 第20章数据的分析(约14课时) 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一、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a a2=a(a≥0)(.))=a(a≥0 (2 )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 bbaaabab;=,0b≥(30)掌握)··,=(a≥aaaa b>0).=, (a≥0a=(≥0,b>0),bbbb(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 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 2aaa a2=a≥0是一个非负数;)(;.)二次根式((a≥0)的内涵.a(a≥0)=a 1(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2aa a2=a(a0≥0)及)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0))=a(a 1≥.对≥(a的理解及应用. 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关键 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规定和重要结论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1 二次根式3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法3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目录-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目录|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目录是什么知识你知道吗?X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的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轴对称 轴对称 画轴对称图形 信息技术应用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等腰三角形 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 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 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分式 分式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 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