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三、重点任务

(一)重点发展八大行业。

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壮大实力”的原则,重点发展出版印装发行、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体育休闲健身等八大行业,巩固和提高重点行业对我省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大项目建设,努力在重点领域形成局部强势。结合区位优势,构建合理的区域布局。依托具有较强文化产业基础的重点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产业辐射结构,努力建成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名城。省会石家庄发挥政治、区位、交通及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动漫、文化产品集散交易、文化创意人才培训、会展演艺等优势产业,努力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发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

1.出版印装发行业。

出版业。大力整合全省出版资源,增加出版物种类,提高出版物质量。优化出版结构,提高原创出版物比例,建立品牌化、专业化的出版体系。依托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出版业,积极发展数字、网络、手机和动漫出版等新兴业态,实现从纸介出版物向多介质形态出版物的跨越。实施精品战略,大力推进冀版精品出版工程,着力打造河北出版品牌。大力推进全省出版单位重组整合,鼓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向跨行业、跨媒体、跨地区的股份制集团发展,积极争取上市融资。到2015年底,力争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成资产超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现代出版传媒企业。

报刊业。以“打造强势媒体群,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加快同城同类报纸的资源整合,推进报刊业由传统平面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变,在继续扩大影响、做响品牌的同时,向更广泛的文化产业领域进军。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实施“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战略,加快区域扩张和跨媒体、跨行业重组,通过政策引导,资本运营,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规模型、品牌型、效益型转变,培育成我省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到2015年底,集团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0亿元,年销售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河北行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集约化发展。积极培育保定、石家庄、唐山等地方报刊品牌,着力打造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报刊企业。

发行业。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建立以综合文化书城、专业书店、连锁店为基础,国有书店和社会投资主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河北出版物流通新格局。积极发展以资本为纽带的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销售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支持河北新华书店集团实施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推进资本经营、发展连锁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到2015年底,力争把河北新华书店集团建设成以连锁总部为中心,具有较强物流配送和辐射能力,资产超45亿元,销售收入超45亿元的大型综合性发行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强。

印装业。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加快规模经营和产业集聚步伐,重点支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承德等地印装产业群发展,努力打造环京津印装产业带。引进和发展外商投资印刷复制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示范性大型印务包装集团。推进全省印装企业设备的升级换代,积极

发展数字印刷、即时印刷等国际先进印刷技术,发展高附加值和高端产品,促进印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同城同行业整合,支持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河北新华印刷一厂、河北新华印刷二厂、纪元光电有限公司改制重组、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印装业销售收入进入全国前列。

2.文化旅游业。

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区位和市场优势,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运作,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打造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积极开展多种主题性旅游活动,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以历史文化、滨海度假、草原风情、燕太山水、温泉湿地、健身娱乐等资源为载体,以环京津休闲旅游为亮点,开发建设一批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品味较高的精品旅游景区。不断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千年古镇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文化旅游线路,使之连线成片。在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策划打造演艺精品。加大营销力度,借力开拓文化旅游市场,积极构建与周边省市融合贯通的大文化旅游圈,深化与周边省市热点景区、线路的联合,形成一批新的旅游热线,通过强强联手,实现多赢。

3.现代传媒业。

广播影视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传播内容、有线网络、新兴媒体三大产业,全省广播影视行业经营收入保持每年增长10%以上,到2015年力争突破50亿元。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产业,积极开展数字广播、数字付费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互动电视等业务。积极推动设区市及以下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资源整合,到2011年底,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促进产业全面升级。大力拓展有线电视网络增值业务,扩大经营范围,形成以广播电视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链。积极稳妥地在影视剧、影视动画、体育、科技、娱乐类节目领域开展制播分离。在确保控股权、重大事项决策权、资产配置控制权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经营。以提高内容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改进各级电台、电视台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扩大影视制作和后续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组建河北影视集团公司,努力培育河北品牌的影视市场主体和骨干企业。

网络传媒业。坚持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传播文化,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传媒业。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治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全面促进网络传媒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重点网站建设,培育一批新兴网络传媒企业。充分发挥长城网作为门户网站和第四媒体优势,力争到2015年底,打造2至3个全国知名品牌栏目。大力发展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歌曲等新型文化产品。改造和提升网吧产业,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其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健康发展。

4.文化娱乐及演艺业。

积极推进现有艺术院团及演出场所资源整合,对同城内重复设置的艺术院团、相同种类或关联度较高的文化单位进行整合兼并。着眼文化与旅游、科技、媒体、资本、市场等资源的融合,

组建和培育河北演艺集团等一批文娱演艺业的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生产和营销。在省会和重点旅游城市打造一批大型文化演艺精品。大力培育演艺中介机构,发展文化经纪、演出策划、咨询评估、市场调查、票务代理等文化中介组织。完善演出资质认证体系,推行现代演出市场制度,逐步确立现代演出市场模式。加强艺术教育培训,扶持发展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艺术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到2015年底,努力形成多样化、规模化的文娱演艺产业体系。

5.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

发挥我省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发展以民间特色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办公用品、演艺器材、武术杂技用品、影视道具等为重点的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根据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品生产集聚区。积极探索特色产业、特色资源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新路子,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产品和名牌精品。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石家庄、邯郸、保定、廊坊、秦皇岛等市率先建成全省文化产品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在县域经济规模较大的县(市、区),高标准建设一批文化产品批发市场、商城和特色文化街区。

6.动漫游戏业。

合理规划动漫产业布局,建设河北动漫产业基地。重点建设保定、石家庄动漫创业园及相关创业孵化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动漫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本省资源与外来企业、资金、项目相结合,促进河北动漫产业“产、学、研、服”一体化发展。在扩大外包加工业务的同时,充分挖掘河北的优秀文化资源,大力支持研发和制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动漫产品,不断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建立市场化分工协作的动漫游戏产业链,鼓励文化企业生产制作与动漫形象有关的图书、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积极举办动漫游戏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培育和发展动漫游戏消费市场。继续办好中国石家庄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打造中国石家庄动漫衍生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加快建设集创意、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动漫游戏产业运营体系。注重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的结合,积极推动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动漫技术软件的开发和服务。

7.民俗节庆及会展业。

民俗文化产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和演示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技艺的推介和演示。利用多种手段对历史悠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市场开发、宣传营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

节庆会展业。重点打造一批节庆会展场馆,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市率先建设成文博会展基地。在办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中国承德文化旅游节、中国承德国际摄影大展、沧州国际武术节、秦皇岛长城文化节、保定河北梆子艺术节、邢台太行山文化艺术节、坝上草原文化节、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中国女娲文化节、中国石家庄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等节庆展会的同时,积极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节庆会展活动,提升节庆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全省节庆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一批有影响力的节庆会展品牌,形成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节庆会展格局。

8.体育休闲健身业。

着力打造环京津健身休闲圈,整合重组体育休闲健身资源,鼓励各地在条件成熟时筹建体育产业发展公司。重点建设保定竞技体育、沧州武术、永年太极拳、张家口滑雪、唐山南湖生态城户外运动产业基地、秦皇岛大型训练比赛基地等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群。强化与京津体育健身业的合作,发展一批优势竞技项目体育俱乐部。鼓励开办各类健身休闲俱乐部,发展群众喜爱的健身项目。环京津周边县(市、区)加快建设一批集运动休闲旅游、体育培训、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休闲健身活动场所。保定、廊坊等市适时举办体育用品博览交易会。大力开展健身器材租赁、健身康复、信息咨询、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等经营活动。积极扶持体育健身用品制售企业发展,鼓励开展体育健身新产品的研发。

(二)大力实施八项工程。

1.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以数字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支持新闻出版、广电、演艺、会展等文化行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以3G产品开发营销、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电视等为主的“动网文化产业”建设,大力发展以有线数字、地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高清晰度电视等为主的数字广播电视网,积极参与推进三网融合。尽快完成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出版资源数据库、河北报业传媒有限公司数字化媒体平台和基于3G网络的移动信息平台、长城网信息数据库、省广电系统“采制播存用”数字化生产平台建设。

2.城镇文化魅力提升工程。在城镇建设中融入文化和创意要素,发掘城市文化特色,铸造城市文化品牌。结合“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重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把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纳入城(镇)、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重点打造文化一条街,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和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富有活力的县域中小文化企业群体,提升县域优势产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县域文化产业贡献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全省宣传表彰一批立足本地人文、自然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县域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引导带动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3.科技兴业工程。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互动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新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创新。积极利用毗邻京津的科技优势,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整合省内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力度。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型文化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4.产业集聚工程。按照“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探索适应市场需求、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资源整合办法,促进相关文化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高度集中。科学论证、合理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结合各自实际,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园区特色和文化品位,重视核心产品开发和核心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到2015年底,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5.龙头再造工程。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大行业整合,以集团化、规模化为途径,培育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谋划,突出重点,鼓励具有活力、实力、竞

争力和带动力的大型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规模小、实力弱的文化企业。重点推动河北报业传媒有限公司、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新华书店集团、河北广电信息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择优扶持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集团,鼓励支持其上市融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资产重组,打造民营文化企业样板,形成民营文化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6.品牌培育工程。把品牌培育作为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覆盖文化产业发展全领域,形成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保护的运作流程。梳理我省文化脉系,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的个性化内容,通过开发、包装、推介和营销,培育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品牌,形成更多的“河北创造”,实现品牌价值的“裂变”和延伸。重点打造民间工艺品牌、演艺品牌和影视剧精品。到2015年底,力争每个设区市有一个特色优势产业、一个知名文化品牌。

7.项目带动工程。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聚人才,以项目求突破。整合文化和市场资源,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优化生产布局的大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项目台账,对项目建设进展实施跟踪督导。通过重点扶持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8.市场优化工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类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健全各级各类文化产品交易市场,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建立以市区为中心、县(市、区)相配套、贯通全省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及服务。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市场。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各类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培育消费市场,积极引导文化消费。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建设华北地区重要文化产品集散地的目标。

(三)规划建设30个重大项目。

1.出版印装业: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产业创新工程。

2.文化旅游业: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承德皇家文化休闲旅游园区、涿鹿中华三祖圣地文化园、永年广府生态文化园、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园、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怀来县及下花园区鸡鸣驿和鸡鸣山综合开发项目、廊坊万庄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

3.现代传媒业: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电网络产业升级工程、河北省广播电视局CMMB 广电新媒体开发工程、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业建设项目、香河国华影视基地、长城网河北宣传文化服务平台项目。

4.文化娱乐及演艺业:承德双滦区《盛世王朝》文化产业园区、吴桥杂技大世界文化产业基地、唐山南湖生态城大型多媒体《时空之旅》剧目。

5.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武强中国铜管乐器生产基地、宁晋邢台工笔画产业发展基地。

6.动漫游戏业:新乐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家庄太空世纪动漫城、保定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保定)基地(含亚洲影像IT文化观光都市项目)。

7.体育健身业:中国崇礼国际滑雪文化旅游基地、保定体育产业园区、永清大型室内滑雪场。

8.综合类:省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唐山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石家庄民生路(历史)文化长廊、磁县历史文化产业园。

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9-12-7 一、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十五”时期哈尔滨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推动下,哈尔滨的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的状况有所改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文化基础扎实,文物博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市场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增大,市民的文化消费明显增加,文化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 1、专业艺术 实施精品战略成就显着。创作排演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优秀剧目。话剧《秋天的二人转》、《脊梁》,歌剧《八女投江》,儿童剧《小萝卜头的故事》等剧目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和好评。话剧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市直剧院(团)连续数年每年演出1,500场以上,名列文化部统计的前列。儿童艺术剧院木偶剧团、儿童剧团曾赴法国和新加坡商演,哈市民族艺术团成功出访拉脱维亚、芬兰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2、群众文化

哈市有艺术馆2个,区、县(市)文化馆20个, 83个街道文化站,232个乡镇文化站。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群众文化网络。拥有业余文艺骨干数千人,业余文艺创作群体20多个。阿城版画、宾县农民画、方正县、巴彦县剪纸、双城市书法、五常市国画等创作群体屡获国家奖励。 群众文化活动向着经常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如合唱艺术歌会、农民文艺汇演、“哈夏”群众文艺专场、冰雪节文艺演出等。群众文艺节目获得国家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牌2块、银牌6块、铜牌11块。宾县、阿城市、方正县、巴彦县、五常市、通河县、双城市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3、文博图 哈市有文博单位2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各类遗址、碑刻、纪念性建筑950多处。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十大精品展。 市图书馆馆藏文献234余万册(件),基本实现了采访、编目、检索、查询、流通、管理自动化,成为全市文献信息、目录、业务辅导和图书馆学研究交流中心。 4、文化市场 哈市有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736家,录像放映单位29家;非博彩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77家,歌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702家;美术品经营

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书-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书 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书(一)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休宁县石博园文化产业项目 项目单位:黄山国际石博园股份有限公司(待定) 项目地点:慈张线休宁县城至万安一带(待定) 二、石文化产业的前景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和工艺美术石材,如萤石(砩石矿)、乳石英(水晶)、黄腊石、大理石、化石等。仅蕴藏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的黄山球石即可为我县打造石文化产业提供有利的资源条件。现列举黄山球石的相关品质及其用途简介如下: 休宁县黄山球石属隐晶质石英岩,富含绿泥石、铁、铜、锰等多种矿物质,在亿万年的沧桑巨变中,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这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伴随着构造运动的强烈和岩浆活动的发生,山河易位,海洋凸起为陆地,原来沉积于海洋中的砾石随着陆地上升而出露于地表。石上七彩萦绕,鲜丽夺目,变化无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黄山球石的特征是:质坚、形圆、体小、肤润、色丰、纹美、意邃。 休宁县黄山球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红者为铁,蓝者为铜,紫者为锰,黄色半透明为

二氧化硅胶体石髓,翡翠色含绿色矿物等等;由于这些色素离子溶入二氧化硅热液中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现出浓淡、深浅变化万千的色彩,使石头呈现出黑、白、黄、红、墨绿、青灰等色系。 主要品种为: 1、玛瑙? 按颜色分有红、蓝、绿、紫、青、白、酱斑、金黄以及浆水玛瑙、五色锦屏玛瑙等,其中蓝玛瑙、金黄玛瑙较稀见。 2、水晶? 除无色水晶外,球石中含有烟晶、茶晶、黄晶、蔷薇水晶、紫晶、鬃晶、髪晶等,后三种观赏效果较好,紫晶形端色鲜者为珍品。 3、玉髓? 亦称石髓,球石中常见的有葡萄状、钟乳状的,色彩以灰白、乳白居多,也有少量的呈鲜红、深红、葱绿诸色,火红极艳者,较为难得。 4、蛋白石? 球石中的蛋白石,质纯,色艳,极具润感,如雾如烟,扑朔迷离,有单色也有复色,色彩极具柔和感,有两种色彩的蛋白石,色与色之间浑然天成。 球石的用途: ( 1 )、珍贵的工艺品原料:上等的球石可用于宝玉石雕刻工艺品、如手钃、项链、饰品、挂件等。 ( 2 )、奇石收藏品:美丽的雨花石被人们欣赏、收藏已有千年历史,近年来,古风复起,雨花石倍受国内外人士青睐,成为馈赠亲友、欣赏、收藏的珍贵礼品。隐晶质石英岩类观赏石均以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国发〔2009〕30号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国务院文件国发〔,,,,〕,,号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发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3241426.html, 2009年09月26日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国发〔,,,,〕,,号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1 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

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 2 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运作模式及其重要启示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运作模式及其重要启示 摘要: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提升到国家最高意志层面,无疑为其文化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不过,这种政府主导性较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和社会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中急需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推动性。借鉴政府运作模式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我国政府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是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三是理顺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四是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政府运作模式;主要机制;现实问题;启示 在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运作模式中,政府部门往往会从宏观层面提出战略规划和指导措施,以便对文化产业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引导以及积极的推动与服务。简而言之,韩国文化产业的政府运作模式是指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宏观层面的战略、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创设,注重政府管理层面的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建立健全,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最高意志层面,无疑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运作模式的主要机制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进程中,韩国政府通过出台文化产业的纲

领性文件,加强文化产业的立法建设,设立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拓展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培养文化产业建设的高级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行政效率,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政策体系 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视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1986年,韩国政府在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的发展目标,为韩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积极寻求经济新的增长点,韩国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建设。1998年,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政策。这一方针政策是指导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其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鉴于资源和资金的有限,不搞平均主义,实行选择与集中的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力争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的整体实效。[1] 韩国政府通过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中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有利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韩国政府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专门的文化产业工作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等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020届高考政治热点 振兴文化产业 精品

振兴文化产业 [热点点击] 2020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內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链接] 1.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具体体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的宏观调控。振兴文化产业,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振兴文化产业,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既是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模拟训练] 美国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每当经济不景气、消费萎缩之际,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一一这一有趣的现象被称为为“口红效应”。回答1—2题。 1.要做“口红效应”里的那去“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下列行业有可能成为那去逆市上扬的“口红”的是() A.纺织业 B.房地产业 C.汽车业 D.电影业 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政府认识到金融危机不会减少青少年对动画片的热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政府和民间双重推动下,日本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迅速发展,并由此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给我国的启示是() ①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实体经济②金融危机恰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 ③新兴产业的兴起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④新兴产业的兴起主要靠市场自发推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材料一: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比较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求,又不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审时度势,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本期主题中国制造2025

本期主题中国制造2025 背景: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正式印发。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描绘了用3个10年时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具体战略方针、任务及重点工程、领域。 编者:1865年的今天,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黄浦江畔创立,中国民族工业由此发端。150年的风雨坎坷,中国制造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眼下,不仅在体量上傲踞全球之冠,在质量上也正以《中国制造2025》为蓝图,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沿高端。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优势劣势并存 首先讲我国的优势。第一,我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还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第二,我国有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第三,我国有一个发展制造业的长期方针和战略。第四,我国拥有一大批人力资源,特别是新时期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我国制造

业中,这是我们的四大优势。 当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短板。按照问题导向,首先,技术上还缺少持之以恒地对创新的投入和创新引领发展的 理念;第二,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制造还没完全意味着是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产品质量;第三,结构还不够优化。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企业,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虽然我国有大量的人才,但是缺少跨国公司的领军型人才;第四,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烈。既需要节能减排,又要实现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第五,我国仍需源源不断的新劳动力红利来补充我们的发展。前30多年,我国基本上是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今新一轮的发展需要的是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人才,以具有知识、技能的人才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制造2025非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到2020年,将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应用,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试点与示范,如大力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第二阶段为2020年到2025年,将大力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着力推动“智能一代”

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解读

2017年国家文化产业新政解读 国务院:力争“十三五”时期数字创意产业产值达8亿元 2016年12月19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据了解,《发展规划》为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个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此外,《发展规划》还从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提升创新设计水平、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说明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两部委发文: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将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企业征信以及质量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工作,形成竞争新优势。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让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具体来说,将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工业文化新生态发展。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于日前正式公布。该行动计划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 据悉,《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是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具体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国内合作机制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计划、“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一带一路”艺术创作扶持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计划、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和“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拓展计划共12项子计划。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国内“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介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动漫游戏产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 文化部:2017年将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 来自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6年,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逐步推进,第一批第一次26个试点城市因地施策,有效拓展了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国办转发文化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186个产业项目获得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扶持。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详细版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党地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地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地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地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地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地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地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地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重要着力点.党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地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地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地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地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地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地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地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地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地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

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地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地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地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地文化产业发展地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地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地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地影响力. (三)规划目标.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地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地原则,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地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

动画产业四大发展趋势.

动画产业四大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动画产业将呈现出政策法制化、市场主体和资本多元化、产业化以及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摘要题】文化与市场【关键词】动画产业/文化政策/发展趋势【正文】动画产业具有无语言障碍消费群体广大、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无高能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核心产业。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出口产值就超过了传统工业,动画产品及其服务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第六位。日本、韩国的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目前也正在超过传统工业,成为其出口创汇的支柱产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动画片及衍生产品的产值每年大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注:赵实:《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快发展影视动画产业》,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13页。)。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曾经一度也是动画大国。我国动画片由于种类繁多、民族风格独特以及制作精良而被国际动画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片逐渐与发达国家拉开差距。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国产作品,国外动画片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市场80%以上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所占据。洋卡通形象、洋动画品牌更是大肆抢占相关行业的市场份额,赚走了巨额的商业利润。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包括动画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动画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已经到了。动画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目前我国整个动画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成熟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通过对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动画产业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中,将呈现出下列四大发展趋势:一、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动画产业呈现政策法制化趋势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战略,为推动动画产业的理论、观念、体制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政府管理部门先后制定了动画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把动画产业发展作为新的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中。李长春同志2003年8月20日在《光明日报》刊登的《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一文上批示:要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支持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注:徐光春:《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暨动画片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5期,第6页,第5页。)。2004年2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要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各地要切实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落地、覆盖工作。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频道。少儿节目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 2004年4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它的发展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依然很低。虽然早在党的十七大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回顾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绩是可喜的。其中2011年电影业产量达到世界第三,赢得“故事大国”美誉。最典型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应 对“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挑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就国际机遇而言:首先,最大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再次,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加入WTO,这种影响将更加强烈。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以国内机遇而论:首先,党中央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念及政策十分明确,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其次,我国文化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在“九五”期间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次,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二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十分强大,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仍十分弱小,“弱势文化”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 其次,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强弱势差距,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到文化安全,即我国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网络文化殖民”、“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就个人看法而言应从以下方面步步解决:

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33页)

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年) (征求意见稿) 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 年日

目录 一、规划总则………………………………………………………………………(一)规划的目的 (二)规划的范围 (三)规划的年限 (四)规划的依据 (五)规划的内涵 二、发展基础………………………………………………………………………(一)产业的总体水平 (二)产业的发展基础 (三)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总体目标………………………………………………………………………(一)基本的目标 (二)发展定位 四、阶段要求………………………………………………………………………(一)近期(发展期) (二)中期(壮大期) (三)后期(提升期) 五、发展战略……………………………………………………………………… 六、核心产业集群…………………………………………………………………(一)文化制造产业集群 (二)文化时尚产业集群 (三)文化科技产业集群 (四)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七、产业空间布局…………………………………………………………………(一)季华路总部大道——文化品牌和时尚流行的轴心核 (二)佛山清明上河图——彰显岭南文化的历史文化步行街区 (三)华南智慧新城——以科技文化研发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四)石湾千年陶都——以石湾陶瓷为载体的陶文化产业集聚区 (五)南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培育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园区 (六)岭南生态水乡——以南庄水网为载体的低碳生活功能区 八、重点任务………………………………………………………………………(一)加快文化与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发展新兴产业形态 (二)以创意为核心,形成设计研发和时尚文化中心 (三)建设四大文化功能区,体现岭南文化的活力 (四)培育龙头企业和示范项目,打造珠三角文化品牌中心 (五)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六)塑造“佛山初地”文化地标,打造佛山城市形象之窗 九、保障措施………………………………………………………………………(一)建立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机制 (三)建立封闭、独立运作的资金管理制度 (四)建立督办督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一轴五区”空间分布图……………………

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分析

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分 析 摘要: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对内来说,它是人民群众的的重要精神食粮,对外来说,它也是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递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是电视剧生产与消费大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电视剧“走出去”的现状并不乐观。在传播策略上,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应该把握世界化与民族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艺术陈述的置换等策略上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出口,才能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作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电视剧出口;情节设计;民族化;本土化 中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第 一大国,每年电视剧的生产量在12000集左右,能让全国观众欣赏到的也不下六七千集。

对内来说,电视剧在全国13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观赏审美需要、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的艰巨任务;对外来说,电视剧也是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产品和载体,具有增加经济收入和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双重意义。 电视剧出口中,《李小龙传奇》是做出了榜样,它远销到欧洲、北美洲、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开播就靠销售国外版权收回全部投资,这是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中成功的例子之一,之前,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也都成功进军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其中古装剧《越王勾践》在日本一集卖到4万美元,能算国产剧在海外市场卖到的一线价格了。 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是严重“入超”,进口与出口大约在6:1,中国电视剧的出口也是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能够“走出去”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的通知各市、 浙政发〔2011〕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浙委〔2010〕94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的通知》(浙委〔2008〕71号)精神,特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本规划中文化产业的范畴主要参考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和我省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主要包含文化创意业、影视服务业、新闻出版业、数字内容与动漫业、文化会展业、文体休闲娱乐业、文化产品流通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领域。本规划期限为2010至2015年,其中近期至2012年。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现实基础。 1.文化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6%左右(现价,下同)。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807 96亿元,比上年增长9 9%,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2 8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7 5%,居全国第5位。 2.文化产业优势领域逐渐显现。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9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居全国第3位,其中总产出达到1019 03亿元,居全国第2位;增加值达到266 02亿元,居全国第4位;营业收入达990 52亿元,居全国第2位。2009年,全省拥有影视制作机构525家,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电视剧产量居全国第2位,票房总收入居全国第5位。 3.新兴文化业态快速成长。近年来,全省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2009年全省共生产影视动画片43部32758分钟,居全国第2位。截至2009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大部分县市已经开通有线数字电视,拥有网络出版资质的单位9家,涉足网络出版的经营性网站近100家,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网络文化企业58家,注册资金5亿元,居全国第4位。 4.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培育,全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形成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块70多个,其中,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出版印刷、文具生产、艺术品业等成为产业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从产业规模和集聚区块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两地的创意产业集聚较为明显,温州、台州等地印刷

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

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振兴武汉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制订本计划。 一、计划背景 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重要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 随着武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投资不断增长,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产品服务丰富多样,社会文化消费日趋活跃,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行业蓬勃发展。2011年,武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84.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从业人员25.23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5.38%;从事文化产业及相关活动的单位数(含个体户)共11574家,其中法人单位2414家、产业活动单位406家、个体户8754户。基本形成国有文

化企业和民营文化资本齐头并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武汉文化资源分散,产业规模较小,龙头文化企业偏少,知名文化品牌缺乏,文化产业链还不完整,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有限,文化产业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有不小的距离。 未来五年,武汉文化发展面临着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外部环境更加趋好,内在动力更加强大,文化产业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文化建设中心任务。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武汉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城市软实力的基础更加雄厚。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武汉迎来了“高铁时代”,与周边及国内中心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武汉文化的吸引力更大,辐射力更强。“十二五”期末,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GDP将突破15000美元,将催生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对文化产业发展将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作为首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和科技如何示范基地,武汉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将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武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总体思路

西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西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其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近年来西安在旅游发展上的成果,一直致力于发掘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然而旅游经济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必须贯彻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的方针,促进西安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让古都昔日辉煌重回华夏大地,让世界看到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西安。 西安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千年古都。从公元前12世纪起,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历时逾越1200年,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定都西安。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并奠基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极少数可令外国人心怀景仰而来顶礼膜拜的伟大中国城市。而“西方罗马,东方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唯一东方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个城市的底蕴。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大小雁塔、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一系列的充满唐风的文化旅游景点都是现代的西安向人们诉说古代长安的言语。其中尤其是近十年内打造的曲江遗址旅游产业群更是给西安的市区内现代化旅游提供了新的方向,从整修遗址新建公园到招商引资发展成旅游、文化、商业共同繁荣的经济产业群,给西安提供了可观的旅游、商贸收入。这一成功模式,目前正被复制深化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汉长安城遗址公园。西安正在慢慢的改变传统的“来西安看坟头(古代陵墓)”的旅游中心。 1.用历史资源来定位。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就是利用西安古城的历史资源来定位的。通过大力弘扬盛唐文化,来实现文化产业改革过程中的一次有一次大胆的尝试,并成功的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将唐文化完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2.国家政府的支持。首先为了更好地支持西安改革旧的文化产业形势和发展模式,做到理论创新和景区创新相结合,西安市政府按照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等文件,对以往某些区域混乱的文化产业管理现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保证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其次,西安市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相对解决了以往大多数景区管理资金短缺这个尴尬的问题。以上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西安文化体制向前发展。再次,西安利用强大的市场,推动文企合作,利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把文化产业的品牌和影响力提升上去,这样既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又成功地缓解了金融危机对西安经济的冲击,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西安拥有独特的文物考古遗存,宗教文化资源更是丰富。考古资源对于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西安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而西安的宗教资源更是居于全国首位。这样的一个发展优势在全国都是少见的,所以更要把握好历史和新时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未来西安文化产业区的改革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石。 4、形了曲江,高新,经开,浐灞,临潼,秦岭北麓,城墙景区七个文化产业板块等。按照区域和旅游文化资源划分景区,这七大板块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有利于模块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将空缺的产业资源进行修补,推动管理区域,管理机制的完整化。 5、西安强大的经济基础,现代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影视、网络等科技文化资源发展迅速,这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