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服饰图案》教案

《服饰图案》教案

《服饰图案》教案
《服饰图案》教案

《服饰图案设计》教案

总学时:60学时(共8周,每周8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艺术设计(专科)(服装设计、服设与管理、服装工程等方向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图案属于设计类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是造型设计和审美的基础,通过讲授等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图案的基本变化规律和运用,深入了解形式美在图案中的意义,最终能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创造出更丰富的图案形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础的形式美法则到图案绘画的训练,能把自己的理论知识正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课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图案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注重色彩、面料和图案的结合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示范—临摹—创作”的教学方法,,突出创造能力。安排教学时,注重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课程如服装色彩、款式、平面构成等诸多课程都有内在联系,讲授时应巧妙结合运用;同时又不能偏离主题,明确自己的方向,其他课程内容必要时作为补充加以结合,使学生既能把图案的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实践要求

根据教师讲授(图例讲解、理论讲解等)、范画示范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实践。熟悉图案与纺织品的流行关系,以及不同图案形式在纺织品上的运用。掌握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织形式以及图案的形式法则。并进行作品分析、课堂训练与指导、作业点评、布置作业。

五、学时分配建议

讲课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第一章 2 0 2 第二章 2 0 2 第三章 2 4 6 第四章 2 4 6 第五章 2 4 6 第六章 2 8 10 第七章 2 6 8 第八章 2 8 10 第九章 2 4 6 第十章 2 2 4 合计

20

40

60

六、教材和参考书:(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教材:中国纺织社出版,孙世圃主编的《服饰图案设计》(第四版)

教学参考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鸣主编的《服装图案设计》

七、考核方式:

(1)作业评价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的作业成果主要通过设计和制作模型来表现,在评价立体构成作业时,评价标准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① 概念清晰,表达准确;

② 形式美原则的体现与方法的运用; ③ 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构思是否巧妙; ④ 对材料性能的挖掘,能否创造性地利用材料; ⑤ 对构成技法的熟练运用; ⑥ 注重设计过程。 (2)考核方式

环 节

学 时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制。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及课后作业,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现场评分。

(3)成绩核定办法

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最终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含10%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

八、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详见下页)

第一章概述

(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服饰图案的概念。(领会并识记)

第二节服饰图案的审美特征。(领会并识记)

第三节服饰图案的设计原则。(领会并识记)

第四节现代服饰图案的发展(领会并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构成的基本概念。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图案构成的基本概念,掌握并应用图案构成的设计原则。重点:服饰图案的设计原则。

难点:服饰图案的设计具体运用。

第二章服饰图案的基本规律与形式法则

(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基本规律(简单应用)

第二节形式法则简单应用)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构成的基本规律及图案构成的形式法则。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图案构成的基本规律,掌握并应用图案构成的形式法则知识。重点:形式美法则及四大纹样。

难点:形式美法则和纹样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服饰图案的构思(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知识储备是构思的基础。(领会并识记)

第二节构思的特点。(领会并识记)

第三节构思的过程。(领会并识记)

构思的方法(领会并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的变化形式及创作思维。

本章总的要求是:掌握图案变化的思维方式知识。

重点:模仿型思维。

难点:对模仿型思维的运用。

第四章图案造型素材的来源---自然形态的写生(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写生的目的与要求。(领会并识记)

第二节写生的技法与步骤。(领会并识记)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的写生方法。

本章总的要求是:掌握图案的写生方法

重点:写生的技法。

难点: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表现图案。

第五章图案造型的表现---抽象形态的形成(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图案造型的依据。(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二节图案造型的方法。(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三节图案造型的形式要求。(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的组织形式及如何设计运用。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图案造型的方法

重点:图案造型的方法。

难点:图案造型的形式要求。

第六章自然形图案的构成

(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独立形纹样的构成。(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二节连续形纹样的构成。(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三节自然形图案构成作品欣赏。(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的组织形式及如何设计运用。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构成的方法及组织形式重点:四大造型规律。

难点:四大造型规律的运用。

第七章几何形图案的构成(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几何形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领会并识记并运用)第二节基本形与骨骼。(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形式。(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三节几何形图案构成作品欣赏。(领会并识记并运用)(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几何形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

本章总的要求是:掌握几何形图案构成的基本元素。

重点:基本形与骨骼

难点:平面构成的形式

第八章服饰图案设计的表现方式(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服饰图案设计图的表现。(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二节服装加工过程对图案表现的影响。(领会并识记并运用)第三节服饰图案的装饰部位。(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四节设计的延伸与参考事项。(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的表现技法。

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图案的绘制表现的方法及材料表现法

重点:图案的表现。

难点:服饰图案的装饰运用。

第九章服饰图案的色彩(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色彩的配合。(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二节色彩的特征。(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三节图案的色彩。(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图案色彩的搭配。

本章总的要求是:掌握图案色彩的搭配并运用。

重点:图案色彩的搭配

难点:各种图案风格的色彩搭配

第十章服饰图案设计的流派与风格(一)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传统服饰图案的流派与风格。(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二节现代服饰图案的流派与风格。(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第三节传统与现代服饰图案的风格比较。(领会并识记并运用)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和民族图案风格及现代图案风格简单应用。本章总的要求是:了解现代图案风格简单应用。

重点:各种图案的风格

难点:各种图案风格的启发

第三单元传统服饰教案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导入课堂。第三单元传统服饰第1课时汉服(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2、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 3、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 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右边图片,你知道这是谁的剧照吗?他穿着什么服饰?(利用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 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 穿上旗袍。但是你 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 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 的民族服饰。汉服起源何时?让我们走 进本课的学习一一汉服

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 让学生通过讲一讲的形式了解汉服的历史故事。 三、汉服 二、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 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1、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你知道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华夏族穿什么 样的服饰?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服饰?有何影响?(深衣) 3、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古代的袍服最能 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有何特点? 4、成语故事: 你知道“胡服骑射”的故事吗?(请 一位学生讲一讲) 5、你说我说:赵武灵王为什么 要改革服饰?对赵国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汉族服饰很注重吸收 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精 华,汉服宽衣博带、常裙长袍,拖拖沓沓,作战十分不便。而胡人的服 装,短衣窄袖,轻便利落。“胡服骑射”极大地

第二课 《陕北人的传统服饰》教案

第二课陕北人的传统服饰 教学内容 课本P14—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陕北传统服饰,尤其是白羊肚手巾、老羊皮袄与二毛子皮袄以及肚兜。 2、感受陕北丰富的服饰文化底蕴。 3、能够运用所学到的陕北服饰知识自己设计一套服装,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陕北传统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设计造型新颖的服装。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陕北人的特色服饰------白羊肚手巾 一、谈话导入。 1、欣赏刘文西的作品《黄土地的陕北人》、《陕北老农》。 2、交流:从这2幅作品中大家看到陕北人在服饰方面有什么特点?

(白羊肚手巾羊皮袄、千层底的纳布鞋、红肚兜兜花棉袄、长长的辫子红头绳、腰上系着布腰带……) 3、讨论:这些服饰与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二、陕北人的特色服饰------白羊肚手巾。 1、欣赏陕北民歌《泪蛋蛋》。 2、提问:从哪句歌词可以体现陕北人的服饰特点?(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3、欣赏头戴“白羊肚手巾”的榆林人。 4、讨论: ①白羊肚手巾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叫白羊肚手巾? ③陕北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扎白羊肚手巾? 5、自由阅读P17第一自然段,了解“白羊肚手巾”的由来。 6、课件出示几组图片:第四套人民币正面、影视作品中头扎白羊肚手巾的人物造型、穿着陕北传统服饰登台表演的歌手、打横山腰鼓时人们的服饰装扮、、、、、、 师小结:在电影与戏剧等艺术手段的渲染下,头扎白羊肚手巾,在额前挽结的形象,是陕北居民一种典型而标准的形象。 7、设疑:陕北男人喜欢头扎白羊肚手巾,那么陕北女人喜欢怎样的头饰呢?(大麻花辫子五股股拧) 8、欣赏头扎常常麻花辫子的榆林少女图片。 三、课堂小结并延伸。

传统文化教案20课汉服

第七单元传统服饰 20课汉服 【教学目标】 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右边图片,你知道这是谁的剧照吗?他穿着 什么服饰?(利用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 兴趣。)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 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 小姐穿上旗袍。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 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 服饰。汉服起源何时?让我们走进本课的学习——汉 服。 二、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 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三、汉服 1、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你知道夏商 时期的中原地区,华夏族穿什么样的服饰?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服饰?有何影响?(深衣) 3、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 这一风格。这种袍服有何特点? 4、成语故事:你知道“胡服骑射”的故事吗?(请一 位学生讲一讲) 5、你说我说: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服饰?对赵国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汉族服饰很注重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汉服宽衣博带、常裙长袍,拖拖沓沓,作战十分不便。而胡人的服装,短衣窄袖,轻便利落。“胡服骑射”极大地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四、拓展思维:

服饰图案的纹样习题参考答案

第4、5、6讲服饰图案的纹样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几个或多个相同的单独纹样可以构成连续纹样 2、(√) 二、简答题 1、简述服饰纹样的分类。 答服饰纹杨从构成形式上可分为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群合式纹样。 (1)单独式纹样指具有相对连续纹样而言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并能单独用于装饰的纹样。单独纹样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单独用于装饰。单独纹样的造型相对完整,因此用途很广,服饰设计中单独纹样的运用可引导观者视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连续式纹样是运用一个或几个装饰元素组成单位纹样,再将此单位纹样按照一定的格式作有规律的反复排列所构成的图案。 特点:连续式纹样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连续式纹样按其构成形式可分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二方连续纹样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纹样组成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有条理的重复排列,并能无限延长的图案。一般用于下摆边、腰带、裤口边等位置。四方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有规律地反复排列,并可无限扩展、延续的面状图案。多用于纺织品的图案设计 (3)群合式纹样是由许多相同或相近或不同的形象无规律地组成的图案,可以任意延展,也可以按需要随时停止,根据其构成,可以分为带状群和与面状群和 2、简述服饰纹样的表现技法 服饰纹样的表现技法很多,不同的表现技法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1)点线面结合的套色表现技法①1、色块平涂色块平涂法是服饰纹样设计中常用得表现技法之一。平涂法是一种不露毛笔笔痕,将调匀的颜色平整地涂在图形轮廓里的方法。平整,洁净是其特征和要求,因此在涂色时要注意保持厚薄一致,同时要处理好运笔及趁湿衔接等技巧。②平涂加勾线勾线平涂是平涂与线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涂好颜色关系得图形中用线勾勒轮廓,或先用线勾勒出物象轮廓和结构,再填充色彩。勾线的工具可以多种多样,勾线的色彩,亦可根据需要随之变化。勾线平涂易获得装饰性效果,线条越粗装饰效果越强。另外,可根据需要适当留飞白,产生一种光感。色块之上,还可以叠加如点、线等的装饰,增强装饰性。③色彩退晕又称晕染法,是工笔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毛笔将同种颜色或不同颜色由浅及深或,或从浓到淡,由此转向另一色,进行循序渐进的变化,使纹样具有明暗层次感。色彩退晕的特点是形态含蓄细腻,过渡自然,不见笔触,变化微妙,层次分明。对表现纹样的光感、起伏感和体积感上尤为见长。 (2)干湿结合的混色表现技法混色与套色的不同点在于,对画面的颜色有意识地进行了不均匀的处理,产生了浓淡、深浅、薄厚、粗糙与细腻等多重变化,使图案的色彩效果更加奇妙、丰富。颜色千湿、薄厚的运用是这类技法的主要特点。混色法有以下几种手段。①、皴染法渲染法一般多与色块平涂结合使用,在底纸或底色上,用干毛笔蘸上不加水的颜料蹭到画面上,类似中国山水画中的干皴法,不仅可以使色彩丰富,还能产生一种肌理变化②、渲染法渲染法有薄画法和厚画法两种。 A薄画法用水彩、稀释水粉等水分较足的颜料上色后,用清水毛笔染或与另一色衔接,也可依靠水色自然融合。渲染法画出的图案色彩绚丽奇妙、效果明快,适用于画背景或较大面积的纹样底色。B厚画法也叫晕色法,主要使用水粉颜料,在颜色未干时,用湿毛笔将颜色慢慢染开或与其他色衔接,形成从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的逐渐过渡。 三、分析题 分析服饰纹样色彩搭配中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满族服饰 教案

《满族服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满族服饰中的旗袍、旗头、旗鞋、马褂、坎肩等特点。 2.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用观察、阅读、交流等方法,培养孩子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3.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体会满族是心灵手巧、充满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激发满族子孙的自豪感。 [教学方法]: 由于满族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它民族的服饰发生了融合,传统的满族服饰有的消失,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认识起来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方法: 1.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参观、合作交流、活动体验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2.教师利用视频、图片对比、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实践,认识旗装 此环节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学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参观满族博物馆、调查走访、读书报、观看影片等多种实践活动,了解满族服饰。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不仅使学生对满族服饰有初步认识,为教学做充分准备,还想利用这样的活动机会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实践能力。] 二、汇报交流,走近旗装 师说:“这一段时间,老师让你们开展实践活动来了解满族的服饰。谁展示展示,你们的活动成果。”学生展示。 师:“老师也搜集了几组图片,想看吗?” 出示五组图片(包括1、清帝王的服饰装2、清皇后的服饰3、普通旗人的服饰4、现代的旗袍5各种各样的满族服饰) 欣赏后师问:“看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自己看后的感受。 师总结导入:我们满族的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不仅在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上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满族服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实践成果,想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选用几组不同类别的满族服装,让孩子欣赏谈感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满族服饰的华美。用这些精美的服饰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产生认识这些服装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种手段,感受旗装。

中国古代服饰 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教案 中国古代服饰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变迁。 2、了解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 3、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书籍和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书目:《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北朝《木兰诗》里,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始归。她一回到告别已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我们知道什么是花黄吗, 诗中花木兰所贴的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 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的盛行,爱美求新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就是指额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美女篇》 云:“ 到唐朝时额黄更加盛行。如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皮日休诗“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郑史诗“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经过五代到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如宋彭汝励诗:“有

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古时还时兴过由额黄发展而成的佛妆,张芸叟《使辽录》中所说:‘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但这种潮流并未大范围的在汉地流行。 二( 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进程 1原始社会 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2商周衣裳之始 形成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3(周代, 分封制确立后,等级制度也成形。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贵贱有别,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 4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下裳必裁12幅,以应12个月,符合古人对天时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黄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饰品十二章)。深衣的长度大致在足踝间。 5(秦汉服饰 1)在秦始皇时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绿色袍,平民穿白袍。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上朝用的记事工具),耳簪白笔(上朝时用于记事)。 2)丝绸之路将中国制造的蚕丝、锦绣等种种中国文化传到世界,也把西方文明带来东方,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2007-03-07 20:03:27)转载 第一课时 一、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穿插讲解:央视大戏《汉武大帝》片头的字幕:“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服饰。而真正的最正宗的汉人服饰,却在明末清初满清入关时被迫灭亡,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当然,讲解历史之前,我首先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汉服。 板书:华+夏=服饰+礼仪=汉族 二、汉服定义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延续五千年之久。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板书: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 三、汉服的基本特征 1、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老师现场向学生展示穿在身上的唐式汉服,并且特别强调其与满服的区别。) 2、汉服与满服的区别 其区别在于:汉服袖子和下摆宽大,满服袖子和下摆窄小;汉服多为交领或圆领,满服则为立领;汉服几乎不用扣子,只在身体两侧系绳,腰部用腰带固定;满服则用盘扣固定。 3、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关系。 A、和服、韩服是汉服的分支。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属于中华文化圈,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学习和借鉴过许多传统中国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字,政治制度,器物、科技发明等等。 B、和服与汉服的关系 和服是唐代时,汉服随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人在汉服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稍加改良而成。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和服和汉服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汉服以圆袖居多,而和服为方袖;汉服的腰带相对狭窄,而和服的腰带宽大;汉服有衣缘,而和服没有。至于最主要的特征——交领,右衽,宽袖,系带,则与汉服完全一致。其实和服只是中国人的叫法,在日本,人们称自己的民族服饰为“吴服”,也就是中国吴越地区的服装。 C、韩服与汉服的关系 韩服和汉服的关系同样密切,尤其是男子的服饰,和汉服尤其相象。韩国人又将韩服称为“明服”,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服装。 板书: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汉服的分支:和服、韩服 第二课时 四、汉服消失的历史原因 1、明朝末年的动乱:

服装教案

妈妈的围裙(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两种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自己喜欢的各种纹样装饰妈妈的围裙。 2、大胆对不同纹样图案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合理的布局,创造富有美感的装饰图案。 活动准备:ppt、大报纸、彩色笔、水粉颜料、水粉画笔、剪刀、胶带、桌布、抹布 活动过程: 1、观察欣赏并讨论:不同围裙的装饰特征,如:这些围裙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仔细看一看这些花纹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感知和发展不同的纹样,不同的布局。 2、幼儿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活动。 教师向幼儿介绍工具材料,一组:彩色笔装饰二组:水粉装饰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方法为妈妈设计并装饰漂亮的围裙/。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依据围裙的形状构图,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制作不同的款式的围裙,并运用两种不同的装饰物进行装饰,对不能有规律地进行装饰的幼儿教师要通过单独谈话,作品分析等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3、鼓励幼儿将作品布置到墙饰中相互欣赏并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样的花纹装饰的,这些花纹是怎样排列的,等等,引导幼儿从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

创意T恤(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粉颜料在旧T恤上作画,初步掌握“湿画法”的要领。 2、能自主用颜料和辅助材料绘画装饰T恤,增强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感受在布上作画的乐趣,体验艺术表现的快乐,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T恤、白纸、颜料、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谈话导入,幼儿回忆经验,调动制作兴趣。 (1)由于上学期《京剧脸谱》的主题开展,幼儿对在T恤上做画并不陌生,请幼儿回忆在体恤上作画的过程。 (2)请幼儿欣赏其他方式绘制的T恤,观看ppt 2、对幼儿的创想进行提问 你想在运用什么方法来做一件创意T恤(贴、缝、画、染) 3、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想进行操作 4、家中有不用的衣服都能变成一件有创意的事物,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服装图案设计教案

服装图案设计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服装图案设计_____二方连续 课型:专业基础理论课 课时数:1课时 使用教材:《服装设计基础》(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第五章 授课班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2013级 授课教师:李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的骨架组织形式(散点式、直立式)及设计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 (1)在互动学习中加深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认知,学会辨别二方连续纹样骨格类型,初步具有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欣赏和认知二方连续纹样的过程中体会传统图案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审美情操。 (2)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服装设计专业的认知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骨架组织形式(散点式、直立式)。 (理由:这两种骨架形式简单易懂,制作过程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为后面的复杂的骨架形式做铺垫) 三、教学难点:二方连续纹样的在设计中美感整体感的把握。 (理由:学生绘画表现力薄弱,设计中缺少创新,所以在选择图案练习时提供不是很复杂的素材,让学生容易表现,掌握初步的二方连续设计方法)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展示与课本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点评法。 五、学情分析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共性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针对2013级一年级学生在服装专业知识、图案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对素描造型能力和色彩技能等绘画表现能力较差的,对所设计的二方连续缺少创新,灵活性不够。 结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课堂练习、自评、师评等多种形式,把课堂学习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学生相互交流,以及教师指导的形式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用具 教师用:尺子、民族服饰实物、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设备等。 学生用:铅笔、尺子、拷贝纸、素描纸、图案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服饰基本知识

服饰基本知识

服饰基本知识 从制造方法来分主要染色布和色织布两种 1、染色布和色织布的区别 染色布是指用预先织好的坯布直接拿去着色的布料,它的生产流程是: 坯缝——煮炼——烧毛——丝光——染色(深色和艳丽的颜色需要两次)——预缩——开幅——烘干——定型。生产周期10-15天。 色织布是指根据需要的颜色,先把纱线着色再上机制造的布料,它的生产流程是:染纱——拉经——穿扣——上机——制造——坯检——煮炼——烧毛——丝光——预缩——开幅——烘干——定型。生产周期35-45天(大提花需45天左右)。 2、面料的手感一般用什么来控制 布料的手感一般用柔软剂的多少来控制,这种方法简便快捷,但添加多了会减低布料的强力,要求高的情况下可另外采用别的方法,这样做好后会使布料柔软、蓬松,布面光泽亮丽,但其他处理方法使成本增加,从而启起订量也比较高(1000米以上)。(液氨) 3、色织布的纤维分为哪几种 天然纤维(棉、麻类)、再生纤维、天丝(木浆、莫代尔)、竹纤维、再生棉(粘胶)、涤纶等。 4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面料纱支----我国采用计量方法:1英寸(2.54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0支单纱表示30S(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

服饰图案

一.填空(10分) 1.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2.色彩的三要素是______; ______;______. 3.图案的组织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两种。 4.按空间形态分类,服装图案可分为_____和_____ 两种。 二.选择题(20分) 1.哪种颜色不是颜料的三原色。() A.品红 B.翠绿 C.柠檬黄 D.天蓝 2.大红色的互补色。()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D.橙色 3.普兰的邻近色是。() A.浅绿色 B.大红色 C.沽蓝色 D.土黄色 4.以下哪种不是无彩色。() A.柠檬黄 B.白色 C.黑色 D.灰色 5.选出哪个是冷色调颜色。( ) A.大红色 B.褐色 C.黑色 D.天蓝 6.选出单独纹样自由式纹样的结构形式。() A.对称式 B.放射式 C.转换式 D.边适合式 7.选出二方连续纹样的结构形式。() A.直立式 B.均衡式 C.波纹式 D.菱形式 8.选出不是服装图案表现技法的一项。() A.线条法 B.织花法 C.平涂法 D.喷绘法 9.选出传统图案中的四神纹仗图案。() A.龙图 B.狮图 C.麒麟图 D.朱雀图 10.不属于构成服装图案的材料的一项。() A.皮革 B.金属 C.贝壳 D.纸 三.简答题。(30分) 1.服装色彩具有哪些特殊性? 2.简述色层次的概念。 3.简述配套服装的装饰。 四.作图题,设计一个对称式的植物单独纹样。 四、操作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以一种变化后的花头为基本单位,设计单独纹样(对称式,平衡式)

要求:要以所选纹样的花头为主要纹样,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添加其它纹样,但整体设计要求上要处于一个陪衬地位,规格尺寸单独纹样5cm×10cm 2.适合纹样(任选二种形式)。 要求:适合纹样方形20cm×20cm圆形直径为15cm。 3.二方连续纹样(任选二种形式)。 要求:二方连续8cm×25cm(三个重复单位以上) (40分) 一.1.朱光红翠绿光蓝紫光 2.明度色相纯度 3.单独纹样连续式纹 样 4.平面图案立体图案二.B A C A D A C B D D 三.1.独特的社会文化象征性实用机能性装饰性立体性与环境的协调 性流行性民族性 2.色的层次是指服装色彩的前后距离和空间关系,包括平面层次和立体层 次无论哪种层次都是依靠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等对比方法来体 现。对比越强,层次感越强;对比越弱,层次感越弱。 3.所谓配套服装的装饰,是指外装上下装以及鞋帽围巾包伞等装饰之间合理的装饰。这种手法一般有一个装饰中心,图案的装饰风格要保持一致。利用图案不同的效果特征装饰服装,可以使图案之间相互映衬,互为补充,产生和谐生动的效果。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二、1.图案的英文为Design, 主要是指方案、图样、设计、计划、纹样等。 2.学习服 装图案设计的第一步是根据需要搜集素材。 3.服装图案、染织图案、装潢图案、建筑图案的艺术内涵基本一致,规律相通,技法有共同之处,区别在于服务的对象、用途和工艺要求。 4.构图是画面的处理和安排,是自然的形象转变为艺术形象的重要环节。 5.服装图案按空间形态分类,可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两种。 6.服装图案按结构形态分类,可分为单独式和连续式两种。 7.对于任何物象的写生都要进行取舍和概括,没有取舍就没有主次。 8.维吾尔族的“艾特丽斯”丝绸图案。 9.服装是以人为主体的,服装图案只是服装设计的一个因素,处于从属地位。

小学四年级上册《民族传统服饰》教学设计

吉林省地方课程《家乡》 小学五年级上册《民族传统服饰》教学设计 景山学校刘安华 一.课题:民族传统服饰 新课改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信息时代,教会学生搜寻和整理有用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十分重要。 本节课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与平台。 二.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我省民族数量多,分布不均,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衣、食、住、行、节日等方面,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使中华 民族的服饰文化绚丽多彩。本部分内容对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 服饰,树立正确民族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热爱具有 很重要的意义。 教材简析:小学五年级上册《民族传统服饰》是吉林省地方课程《家乡》第三课家乡民族风情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以民族服饰的欣赏与表现为主要内 容。通过本课的欣赏、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吉林省民族服饰的多样 性、丰富性,了解其历史的久远和精湛的工艺,从中感受民族服饰焕 发的光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歌曲欣赏等方式了解民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服饰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齐读、默读等方法加深记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族服饰,和各族人们友好交往。 重点:了解朝鲜族服饰,蒙古族服饰,满族服饰,回族服饰的特点民俗习惯,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突出民族服饰的美。 四.教具:课件、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生活着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49个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民族服饰存在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板书课题:民族传统服饰 揭示重点: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重点了解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服饰(二)学习新知识: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2007-03-07 20:03:27)转载 第一课时 一、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穿插讲解: 央视大戏《xx》片头的字幕: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服饰。而真正的最正宗的汉人服饰,却在明末清初满清入关时被迫灭亡,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当然,讲解历史之前,我首先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汉服。 板书: 华+xx=服饰+礼仪=汉族 二、汉服定义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延续五千年之久。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板书: 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 三、汉服的基本特征 1、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宽袖,系带。(老师现场向学生展示穿在身上的唐式汉服,并且特别强调其与满服的区别。) 2、汉服与满服的区别 其区别在于: 汉服袖子和下摆宽大,满服袖子和下摆窄小;汉服多为交领或圆领,满服则为立领;汉服几乎不用扣子,只在身体两侧系绳,腰部用腰带固定;满服则用盘扣固定。 3、汉服与和服、xx的关系。 A、和服、xx是汉服的分支。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属于中华文化圈,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学习和借鉴过许多传统中国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字,政治制度,器物、科技发明等等。 B、和服与汉服的关系 和服是唐代时,汉服随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人在汉服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稍加改良而成。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和服和汉服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汉服以圆袖居多,而和服为方袖;汉服的腰带相对狭窄,而和服的腰带宽大;汉服有衣缘,而和服没有。

《服饰图案》教案汇总

《服饰图案设计》教案 总学时:60学时(共8周,每周8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艺术设计(专科)(服装设计、服设与管理、服装工程等方向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图案属于设计类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是造型设计和审美的基础,通过讲授等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图案的基本变化规律和运用,深入了解形式美在图案中的意义,最终能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创造出更丰富的图案形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理论教学将从基础的形式美法则到图案绘画的训练,能把自己的理论知识正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课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图案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注重色彩、面料和图案的结合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示范—临摹—创作”的教学方法,,突出创造能力。安排教学时,注重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课程如服装色彩、款式、平面构成等诸多课程都有内在联系,讲授时应巧妙结合运用;同时又不能偏离主题,明确自己的方向,其他课程内容必要时作为补充加以结合,使学生既能把图案的风格化、艺术化地传达出来,又能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实践要求 根据教师讲授(图例讲解、理论讲解等)、范画示范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实践。熟悉图案与纺织品的流行关系,以及不同图案形式在纺织品上的运用。掌握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织形式以及图案的形式法则。并进行作品分析、课堂训练与指导、作业点评、布置作业。

美术《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赏析服装的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意图:以传统图案装饰、设计的服装启发学生,激发创作欲。) 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问:看看老师的衣服独特吗?为什么? 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装?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二)新授: 欣赏、交流、学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1)服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早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后来它演变成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 (2)我们查找了关于服装的相关资料: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 (3)我收集了服装的一些图片,从中我们知道每个国家还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 (4)现代服装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它代表个人的品位,不同的场合,要穿相应的服装,如:运动装、套装、工作装、校服等。 师小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是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资料,想不想看一看?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的服装真是色彩斑斓。 最原始的服饰就是山顶洞人用动物的毛皮制成的衣服,这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佩戴这些饰物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欣赏毛皮服饰)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汉代铠甲的样子。(铠甲图片)

《民族服饰》教案

《民族服饰》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对民族服饰的热爱。 2、增长学生有关民族服饰、装束设计和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一套服饰。 难点:学习民族服饰的特点,并应用。 课前准备: 师生:相关民族服饰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汇集成绚彩、风格多样的中华服饰。他们或斑斓厚重,或丰富华丽,或简洁朴美,最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理想。 二、授课 1、欣赏、分析民族服饰。 (1)出示图1:傣族姑娘的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师:傣族的服饰有许多纹样。 (2)出示图2 :藏族妇女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的色彩上有什么特色? 学生讨论。 “藏族的服饰色彩鲜艳,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搭配。” (3)出示图3:汉族妇女绣花衣 提问:汉族的服饰衣服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4)出示图4:布依族服饰、图5维吾尔族服饰、图6苗族服饰。

提问:你能找出这些服饰的不同之处吗?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布依族按民族习俗,头上所缠绕勒条的数量,代表了少女的年龄。苗族服饰的标志是银饰,装饰图案以龙凤花卉和象征吉祥的植物为主,寓意高贵、华美。” 2、出示范例,讨论制作方法。 师:多变的款式、鲜艳的色彩、丰富的装饰纹样、精巧的戴饰,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等民间工艺,在服饰上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美丽的民族服饰蕴含了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分别从:款式、颜色、花纹、材质几方面讨论。 3、老师示范制作 (1)剪出衣服的款式; (2)上色、添加花纹; (3)制作服装的配饰。 4、学生小组制作 要求: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设计一套服装。要美观、实用、有民族特色。 老师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讲评作业。 服装表演,学生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表演。 集体评议。 “你认为谁的服装设计得好?好在哪儿?” 三、小结 师:“服饰还有一定的含义,有一定的环境意识,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课后同学们多去了解学习一下更多有关民族服饰的知识。”

我设计的服装教案教学文案

我设计的服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从服装的功能、面料、色彩及款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服装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设计思维能力。 3、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赏析服装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设计创作。 教学难点:能把环境保护意识或传统服装艺术元素融入设计理念中。 教学准备: 1、课件(少数民族服装图片、古代服装图片、现代服装图片、环保服装设计优秀作品) 2、绘画制作工具、各种废旧材料及服装历史资料图片等。 教学评价: 1、能否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 2、能否利用材料的材质特点,完成造型需要;并合理搭配色彩,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3、设计理念是否新颖,能否把环保意识及传统装饰艺术融入创作中去。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营造自由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着老师,我穿的衣服与平时老师们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老师喜欢穿休闲装或职业装,而您今天却穿了一套中式服装(或旗袍)师:嗯!这样的服装你还在那儿见过呢?你觉得它更适合什么样的场合来穿呢?生:我妈妈也有一件这样的服装,他是在过年的时候穿过。师:还有没有?你来——生:我认为这样的衣服适合穿在比较热闹的场合,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节日庆典活动有人穿。生:我认为这种衣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师:嗯!都说得不错。是啊!我们中华民族的服饰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早在唐朝时期呀!人们就非常注重衣着服饰了。 (播放课件)看!这位唐朝妇人,他的服装有什么特色呢? 生:这套服装袖子很大,而且他的布料很象华丽的绸缎。 师:好你来说—— 生:我觉得这件衣服很漂亮,红色的裙子和黄色的披肩色彩对比非常鲜艳。 师小结:嗯!是的,唐朝的服饰具有大袖宽衣的特征。而且,这款服装的面料和款式也非常的讲究。你看:这款对襟大袖的纱衣,在红裙的衬托下看起来轻薄、柔软、透明。虽然,这款服装采用鲜明的对比色进行搭配,但它红裙上的圆形文案与他的纱衣却都采用了黄色系。这样呢不仅给人以明亮鲜艳的感觉,也使整套服装不失协调和稳重。使这位妇人看起来既端庄又华贵。 师:这幅图是我国古代《簪花仕女图》的一个局部,现在让我们看一下《簪花仕女图》的全貌。(播放课件)这幅画呀,表现了唐代贵族妇人安享逸乐的生活。这里呀不仅可以表现出画家精湛的绘画技艺,同时我们又能感觉到唐代服装的雍容华贵。 师:你们看!我国古代的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举世闻名。(播放课件)在国际小姐选美比赛中啊!我国选手就是穿的这样的服装一举获得世界小姐冠军的。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穿上最能展现自我的服装呢? 生:想—— 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设计的服装》(出示课题) 2、了解服装文化、学习设计服装的知识,形成形象思维。 (1)了解服装文化,学习设计服装的知识。 师:好了同学们,为了启发我们的创作灵感。让我们呢,先来欣赏一下我国古代人民创作的服装。(出示课件人类最早的服装)这呀就是我们人类最早的服装!大家看,在这款服装是用什么面料制作的呢? 生:是用兽皮做的!

中国古代服饰课程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服饰》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变迁。 2、了解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 3、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准备: 查找相关书籍和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书目:《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朝《木兰诗》里,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始归。她一回到告别已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我们知道什么是花黄吗? 诗中花木兰所贴的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 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的将额

头涂成黄爱美求新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盛行, 色,渐成风习。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就是指额黄。到唐朝时额黄更加盛行。如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皮日休诗“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郑史诗“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经过五代到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如宋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古时还时兴过由额黄发展而成的佛妆,张芸叟《使辽录》中所说:‘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但这种潮流并未大范围的在汉地流行。 二.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进程 1原始社会 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2商周衣裳之始 形成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3.周代, 分封制确立后,等级制度也成形。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贵贱有别,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 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