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8.1.5T.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08.1.5T.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腰椎Lumbar

使用限制和提醒:

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1.首先将线圈中心置于床左右的中心,腰椎亦位于线圈左右的中心,不

能躺偏。

2.定位中心点位于脐上两指。

3.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4.膝关节下使用大三角垫垫高,可以稳定腰椎防止运动。

5.腰椎扫描可以不使用颈前线圈。

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2 OSag T2 FRFSE 矢状面T2序列

3 OSag T1 FSE 矢状面T1序列

4 OSag STIR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

5 OAx T2 FRFSE 横断面T2序列

8 OAx/OSag/OCor T1+C 增强T1扫描序列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定位中心位于及脐上两指。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腰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是否良好匹配。如果病人身高较低,有时需要将线圈改为CTL345。

?三平面定位图像,冠状面图像比较多,要包括椎体和椎管。

?请注意,观察盆腔有无避孕环金属伪影,观察胸椎位置有无胸罩金属伪影。

定位线说明:

?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矢状面定位像调整上下和前后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部,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

?对于腰椎过度变曲的病例,建议平行于椎体前添加饱和带。

?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定位线说明:

?一般情况下复制T2定位线。在三平面冠状面定位像上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一般9-11层。?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

?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以去掉饱和带,缩短TR时间。

?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

定位线说明:

?一般情况下,复制矢状面T2定位像。平行于腰椎定位矢状面,9-11层。

?FOV中心位于椎体后缘,中心点越靠前,进入腹腔,则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越大。

?对于腰椎过度变曲的病例,建议平行于椎体前添加饱和带。

?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加NPW无卷折选项。STIR序列信噪比较低,因此需要NEX较多来改善,扫描时间相对较长,但脂肪抑制更加均匀,对高信号病变更加敏感。

OAx T2FSE,横断面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中心。

?定位椎间隙一般为2-3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住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也可以直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

?各组扫描线之间,在FOV之内不要交叉,避免交叉干扰伪影。

?频率编码一般在前后方向,并且加NPW无卷折选项。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冠状面T2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在矢状面T2或STIR图像上定位,平行于腰椎解剖走行定位冠状面,前后范围覆盖病灶。

?一般情况下频率编码为上下方向,如果FOV比较小,需要加NPW无卷折选项。

?冠状面扫描也可选择STIR序列,由于STIR信噪比较低,因此需要NEX较多来改善,扫描时间相对较长,但脂肪抑制更加均匀,对高信号病变更加敏感。

?如果病灶累及腹腔,必要时可将频率编码放在左右方向,减轻呼吸运动血管搏动伪影。

OSag T2FRFSE,矢状面T2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在冠状面定位,确保中间一层完整的从脊柱正中走过。

?在矢状面调整上下范围,中心置于L3L4之间椎体后缘。

图像参数特点: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如果腰椎过度变曲,有时需要添加前饱和带。

临床应用:

?椎间盘突出

?椎体、椎管内占位

?转移瘤

?强直性脊柱炎或结核

OSag T1FSE,矢状面T1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一般情况下复制T2序列的定位线。

?为了缩短扫描时间,可去掉上下饱和带。

图像参数特点: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无卷折选项。

临床应用:

?椎间盘突出

?椎体、椎管内占位

?转移瘤

?强直性脊柱炎或结核

OSag STIR,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图像:

扫描方法:

?一般情况下,直接复制T2 序列的定位线。

图像参数特点: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如果腰椎过度变曲,有时需要添加前饱和带,消除呼吸和

血管搏动伪影。

?STIR序列脂肪抑制更加均匀,对于外伤、术后病例首选

STIR序列,对病变更加敏感。

?STIR序列信噪比低,扫描时间略长。

临床应用:

?椎间盘突出

?椎体、椎管内占位

?转移瘤

?强直性脊柱炎或结核

OSag fs T2FSE,矢状面脂肪抑制T2图像:

扫描方法:

?一般情况下,直接复制T2 序列的定位线。

图像参数特点:

?频率编码方向应为前后,加NPW。

?如果腰椎过度变曲,有时需要添加前饱和带,消除呼吸和

血管搏动伪影。

?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容易受到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对于

外伤、术后病例首选STIR序列,对病变更加敏感。

?添加较大的局部匀场,但皮下脂肪皱褶、骶尾部,有时脂

肪抑制不完全。

临床应用:

?椎间盘突出

?椎体、椎管内占位

?转移瘤

?强直性脊柱炎或结核

OAx T2FSE,横断面T2图像:

扫描方法:

?在矢状面T2图像上定位横断面定位线,FOV以椎间隙后缘为

中心。

?定位椎间隙一般为2-3层,保证一条定位线穿过椎间隙。按

住SHIFT键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增加一组扫描线;也可以直

接在病灶累及的范围连续定位。

图像参数特点:

?各组扫描线之间,在FOV之内不要交叉,避免交叉干扰伪影。

?频率编码一般在前后方向,并且加NPW无卷折选项。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临床应用:

?椎间盘突出

?椎体、椎管内占位

?转移瘤

?强直性脊柱炎或结核

OAx/OSag/OCor T1+C,腰椎T1增强图像:

扫描方法:

?一般情况下,复制相应断面的定位线。

图像参数特点:

?增强后,椎体周围血管强化,血管搏动伪影明显增加,要

充分利用饱和带,以减小血管搏动伪影。

?大部分情况下,增强扫描定位线均以病灶为中心,覆盖病

变的范围。

?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有时会受到局部磁场均匀性的影响,

压脂不均匀,此时可考虑病灶范围内添加局部匀场。

临床应用:

?椎体、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血管畸形

腰5骶1椎间盘突出椎体血管瘤

L5/S1椎间盘向左后突出,压迫后方硬膜囊L2长T2信号病变,抑脂像显示的更清楚

椎体多发占位,转移瘤可能

多个椎体内异常信号,且病变呈“跳跃性”,椎间盘未见受累,抑脂像病变显示的更清楚

椎管内占位

椎体终板炎

L1椎体上缘信号增高,

并可见许莫氏结节 平T12水平后方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各序列基本均呈低信号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针灸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痛病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l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或X线

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病理分型(Macnab分型) 1. 椎间盘膨出:整个椎间盘纤维环均匀性向椎体骺环以外凸起,不引起严重的神经根压迫。 2. 局限型突出:椎间盘纤维环的内层断裂,髓核组织部分突出。 3.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纤维环大部分断裂,仅有外层纤维环尚完整,将髓核局限于纤维环内。 4. 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纤维环全部断裂,髓核组织突出于椎间盘外,为后纵韧带所约束。 5. 椎间盘游离:髓核组织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或硬膜内、椎间孔等处,压迫神经根与马尾神经。 (四)中医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

5.MR355.椎管水成像规范化扫描方案 (NXPowerLite)

MR355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 ---GE 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腰椎椎管水成像Lumbar MRM

使用限制和提醒: 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患者摆位: 1.首先将线圈中心置于床左右的中心,腰椎亦位于线圈左右的中心,不 能躺偏。 2.定位中心点位于脐上两指。 3.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4.膝关节下使用大三角垫垫高,可以稳定腰椎防止运动。

摆位照片:

腰椎椎管水成像MRM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2 2D MRM Thick Slab 2D椎管水成像 3 OCor 3D MRM 腰椎椎管水成像 4 OCor 3D-Fiesta-c 椎管内马尾神经成像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定位中心位于及脐上两指。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腰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是否良好匹配。一般使用线圈SpineArray23。 ?三平面定位图像,冠状面图像比较多,要包括椎体和椎管。 ?请注意,观察盆腔有无避孕环金属伪影,观察胸椎位置有无胸罩金属伪影。

腰椎病的治疗方法

腰椎病的治疗方法 腰椎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 吃药、打针、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有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主要有:阿司匹预防腰椎病的合理姿势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安痛定、扶他林(解热镇痛抗炎药),曲 马多、强痛定、度冷丁、痛力克(镇痛药),地巴唑复方丹参注射液(扩张血管药),强的松、地塞米松、(激素),维生素b1、b12、e、c、三磷酸腺苷、肌苷(维生素及营养药),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利尿 脱水药等。就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理而言,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缓解症状,暂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在病早期或急性期,效 果必较明显。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只 能起到辅助作用。中医可以标本兼治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2、物理疗法: 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超声波、石蜡疗法等,此类疗法也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例如精业本草出品的颈 腰专家,是采用磁石、托玛琳、纳米功能陶瓷粉及特殊的热感应材 料复合而成具有负离子远红外效应的护颈护腰产品,有很好的治疗 效果 3、封闭疗法: 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4、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手术改变了人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属于创伤性疗法。患者比较痛苦,

手术破坏人体组织,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容易增加其它组织的病变,比如,有些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后,容易引发其它腰间盘的退变或造成不同程度的膨出或突出,还容易产生神经沾连或腿脚麻木,失去知觉,尤其容易引发骨质增生或椎骨不稳。所以手术疗法只能在不得已时采用,腰突症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自限性或自愈性疾病,应尽量选用保守疗法。 5、牵引疗法: 牵引是治疗腰椎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宽椎间隙从而达到:a、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椎间盘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b、消除炎症,促进血液循环。c、解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传统的牵引法是在床上进行的,只能是每日二次的间断进行,每逢患者下床回家或运做,在上身重力的压迫下,回纳的髓核又会受压再次突出,造成前功尽弃,反复发作。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教材心脏冠脉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心脏冠状动脉MRCA 使用限制和提醒: 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患者摆位: 1.患者体位偏右,心脏接近磁场中心,线圈中心以心脏为中心。 2.冠状动脉成像,首选使用周围门控PG,以便更好地确定冠脉成像的触 发延迟时间。(建议虎口夹住PG导线来制动)。 3.观察腹部呼吸最明显位置,外加呼吸门控,磁体上的呼吸显示上下波 动幅度要超过全长的三分之一。呼吸门控软管上下缘放置软垫,防止线圈直接压迫呼吸门控软管。 4.嘱患者练习呼气末屏气。冠脉成像对屏气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屏气时 的水平线位置一致,呈一条水平线。 5.因为心脏扫描时间较长,患者双手可垂放于身体两侧。 摆位照片:

摆位照片: 摆位照片:

周围门控PG 的摆放与设置: 周围门控说明: ?周围门控,脂腹对准激光灯;虎口夹住处导线,起固定作用。 ?冠状动脉成像,首选使用周围门控,有利于确定冠脉扫描时触发延迟的舒张中晚期时间。 周围门控,PG 周围门控 PG 的摆放与设置: 周围门控使用说明: ?选择Standard Gating ,再选择PG ,观察心电谱线质量。 ?冠脉成像对心率的要求一般在50-70之间,率齐且心率次数稳定。 ?冠状动脉扫描,只利用心动周期的中晚期,心脏相对静止的时间段进行成像。 周围门控的显示与使用,PG

中医院诊治腰间盘突出的方案(有熏蒸)

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医院中医优势病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 腰痛病是因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而致筋骨退变,兼有感受寒湿等外邪侵袭,并有扭闪挫伤或慢性劳损等外因,从而导致经络痹阻,出现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主要机理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或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三期分别为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 1.发作期:有明显外伤史,腰腿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受限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 3.恢复期: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 四型分别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治疗方案

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优化) 优化说明:通过临床观察,对腰痛病四种证型选用综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我科全年收治病例数156例,腰痛病排名第2位,故将 此治疗方案作为优化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西医病名ICD-10编码为M51.202。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及磁共振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7)。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阴性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或MRI.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三) 证候诊断 寒湿痹阻证: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卧痛不减,阴雨加重,舌胖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湿热痹阻证:痛处热感,热天加重,活动减轻,放射下肢,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血瘀气滞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喜揉喜按:包括肝肾阴虚和肝肾阳虚证。阴虚证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由于腰部是人体活动的枢纽,承受了很大的挤压和扭转应力,故腰部的椎间盘最易发生变性破裂,在轻微的腰扭伤或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外因的作用下,发生椎间盘突出,约有一半的病人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有1/3的病人为腰背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其他有少部分病人则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背痛。先有腰背痛的患者,疼痛时间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部位多在下腰背和腰骶部。这类疼痛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且定位不准确的腰背部局限或广泛的钝痛,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有腿痛的症状。其疼痛的部位与性质,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不同而不同。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这一类患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多数病人疼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趾,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疼痛的范围与神经根接触突出的椎间盘多少有关。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导致下肢疼痛加重。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对于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体征包括腰部肌肉痉挛、保护性的腰椎侧弯、腰椎活动受限(以前屈为主)、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受限等。另外,上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较少,发病多以腰部疼痛和大腿疼痛明显。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患者突然出现会阴部剧烈疼痛,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或下肢活动无力突然加重,即为马尾神经综合症,应立即就诊,急症手术,但术后效果多不满意。2、查体腰部向一侧弯曲,腰椎的生理曲度减小(俗称"板腰"),腰部多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叩痛点(可伴同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多以前屈受限为主,直腿抬高试验70°以内为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单侧或双侧下肢有皮肤痛、温、触觉减退区,多为小腿内侧、外侧或足背外侧、第Ⅰ第Ⅱ足趾间、足底,但痛、温、触觉减退区不是呈"袜套"状分布,单侧或双侧下肢部分肌肉肌力减退,长时间发病有肌萎缩,或足下垂,足拇指下垂。3、影像学诊断普通X线平片提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病变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侧位),腰椎出现侧弯,两侧椎间隙不等宽,病变侧变窄(正位)。腰椎CT提示软组织向后突入椎管,偏一侧多见,挤压神经根,偶有钙化影出现。腰椎MRI提示病变阶段椎间盘脱水变性,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可基本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MRI(即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广为使用的一种特殊影像技术,它对软组织病变的灵敏度较高,如果病人由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则在MRI上可以较为明显地显露出来,并且由于MRI可以进行三个方向的摄影,根据其信号的强度,可较好地对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与类型作出诊断。但是MRI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用它对病人的骨组织进行检查,其结果则不如X光片与CT的检查结果好,并且体内有金属异物与假体的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检查,尤其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刺形成,或合并骨质破坏、骨折的患者,应该全面进行X光片、CT与MRI平片检查。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腿痛比腰痛严重,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2)、下肢感觉异常,单一神经根在腿或足部痛觉异常(腰5、骶1或腰4脊神经根分布区)3)、下腰脊神经根牵扯体征:①直腿抬高试验小于50°。②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为阳性。③健肢抬高试验阳性。以上三种体征必需有一种为阳性。4)、神经学物理检查中肌萎缩、肌无力、感觉异常及反射改变四种有两种为阳性。5)、脊髓造影、腰椎间盘CT平扫或腰核磁共振检查为阳性结果并与受累神经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以上五个标准均为阳性,才能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腰椎间盘突出诊疗方案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 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 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 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 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滾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 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 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各类整复手法。急性期可根据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的具 体情况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 (1)俯卧拔伸法: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腿或者单腿,使其下肢尽量后伸。两手相对用力,有时可听到一声弹响。可做1~2次。 (2)斜扳腰椎法:患者健侧侧卧,患侧在上,患侧的下肢屈曲,腱侧下肢伸直。术者站立其面前,肘部弯曲,用一肘部前臂上端搭在患侧肩前方向向外 推动,另一肘部上臂下端搭在臀部向内扳动,调整患者肩部以臀部的位置,使 患者腰椎逐渐旋转,扭转中心正好落在病变腰椎节段上。当将脊柱扭转致弹性 限制位时,术者可感受到抵抗,适时做一突发有控制的扳动,扩大扭转幅度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疗方案

痹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方案 【定义】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称为偏痹。常见于L4—5及L5—S1间隙。 【病因】 1、传统医学: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引发本病的原因,l是外伤;2是劳损;3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4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2、现代医学: 内因:①、间盘先天发育异常。②、间盘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外因:①、一次较重的外伤。②、反复多次轻度外伤,积累性损伤。③、寒冷刺激。 【病理变化】

l、突出前期 髓核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纤维环反复损伤、变薄、产生裂隙,病人可有腰部不适或疼痛,无放射性下肢痛。 2、突出期 神经根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充血、水肿、变粗和极度敏感。 3、突出晚期 ①、突出物纤维化、钙化。 ②、椎间盘整个变性,纤维环皱缩,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③、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萎缩,其支配区运动、感觉丧失。 ④、黄韧带肥厚为继发病变。 ⑤、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加。 ⑥、继发性椎管狭窄。 【分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突出物位于间盘的后外侧,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性腿痛。 ①、根肩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肩部),将神经根向后内侧挤压,脊柱多向健侧弯,向患侧突。 ②、根腋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腋部),将神经根向后外侧挤压脊柱多向患侧弯,向健侧突。

MRS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3.0T)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中枢神经系统波谱MRS

使用限制和提醒: 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1.采用标准头部成像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 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2.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3.摆位时,肩部必须靠近线圈,头顶部尽量向线圈内,左右居中,头部 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海绵垫固定头部。 4.波谱成像对运动比较敏感,请严格制动,否则谱线质量较差。 5.下颌一定要内收,必要时垫高枕后,这样可明显减少图像伪影。 6.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头部波谱MRS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Loc 三平面定位 2 Calibration Scan 校准扫描 3 Ax T1 Loc 纯轴位T1定位扫描 4 Ax SV STEAM MRS 30 单体素波谱STEAM,短TE=35ms 5 Ax SV PRESS MRS 35 单体素波谱PRESS,短TE=35ms 6 Ax SV PRESS MRS 144 单体素波谱PRESS,长TE=144ms 7 Ax SV PRESS MRS 288 单体素波谱PRESS,长TE=288ms 8 2D PRESS CSI MRS 144 二维多体素波谱,长TE=144ms 9 3D PRESS CSI MRS 144 三维多体素波谱,长TE=144ms

最新腰椎病诊疗方案汇总

2011年腰椎病诊疗方 案

宁南县中医院针灸科 腰痛(腰椎病)诊疗方案 (2011年) 一、定义 1、中医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原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时间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或老年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从经脉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代脉和肾经(贯脊属肾)。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不通和失养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2、西医定义: 腰椎病是指脊柱及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以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这里所说的腰椎病涵盖了“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部肌筋膜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症”等疾患。 二、诊断

1、中医病名诊断:腰痛 2、西医病名诊断:腰椎病 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二版,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针灸治疗学》(第2版,石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第1版,罗才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三、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证型诊断: (1)寒湿腰痛: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3)瘀血腰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劳损或陈伤史。 (4)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病历

腰椎间盘突出症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间歇性腰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4天。 现病史:患者汽车修理工,长期弯腰工作,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腰痛宁胶囊,VitB1、VitB12肌肉注射”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4天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门诊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收住入院住院。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男一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P :76次/分R:20次/分BP:140/90㎜/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质淡, 苔白腻,脉迟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专科情况: (一)腰脊柱姿势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侧右弯畸形。 (二)压痛点 L4、L5,、S1棘间及棘右旁压痛(+),右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 (三)特殊检查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左侧(-)。腹压增高则且右下肢麻木加重。 (四)腱反射改变 右膝腱反射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右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踇趾背伸力。 (五)腰部功能活动(站位) 前屈500、后伸100、左侧屈100、右侧屈100、左右侧旋100。 (六)其他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其余脊柱、四肢关节形态、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肾阳虚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医师签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管理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腰痛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脊柱侧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中医症候诊断 基本症候——血瘀症: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兼症: 血瘀兼寒湿症: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三)西医病理分型 1、按突出程度分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 2、按突出解剖位置分型:中央型、中央旁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 三、诊疗方案 1、中药疗法: 血瘀证:基本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成药:血塞通针400mg(亦可红花针、灯盏花针、川芎嗪针等辩证使用)加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0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兼寒湿证:基本治法为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汤剂:独活寄生汤加减;中成药:汉桃叶片,1次4粒,温开水送服,1日2次。 2、非药物疗法: 新医正骨——冯氏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特效针灸——浮针,埋针,电针疗法,肌肉起止点疗法等

01.3.0T.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3.0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腰椎Lumbar

使用限制和提醒: 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患者摆位: 1.首先将线圈中心置于床左右的中心,腰椎亦位于线圈左右的中心,不 能躺偏。 2.定位中心点位于脐上两指。 3.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4.膝关节下使用大三角垫垫高,可以稳定腰椎防止运动。

摆位照片:

腰椎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三平面定位 2 OSag T2FSE 矢状面T2 3 OSag T1Flair 矢状面T1Flair 4 OSag STIR/OSag fs T2FSE 矢状面脂肪抑制STIR或脂肪抑制T2FSE 5 OAx T2FSE 横断面T2 6 OAx/OSag/OCor T1+C 增强扫描序列

3-pl T2* Loc,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定位中心位于及脐上两指。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腰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是否良好匹配。如果病人身高较低,有时需要将线圈改为CTL345。 ?三平面定位图像,冠状面图像比较多,要包括椎体和椎管。 ?请注意,观察盆腔有无避孕环金属伪影,观察胸椎位置有无胸罩金属伪影。

腰椎病诊疗方案(1)-(1)

xxxxx医院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常规 一、病名 中医诊断:腰椎病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凉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挺腹征。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病变部位椎旁或椎间隙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神经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 强(+),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可减弱。 6、病变部位棘突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表现为典型的跛行步态,开始时需拄拐杖行走,甚 至不能行走。 7、X线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部位有骨 赘形成。CT或MRI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麻木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痛、麻木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痛、麻木本消失,但仍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寒湿凝滞: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痛连下肢,患部恶凉,每因阴雨寒冷试驾中,得热则缓。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脉弦滑或弦紧。 2、气滞血瘀:腰部有劳损或陈旧史,腰痛在劳累后加重,腰部强直酸痛,痛有定处,转侧俯仰不利,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或腘窝中常见脉络青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舌底脉络青紫,脉弦。 3、肝肾亏虚:起病较缓,腰部隐隐酸痛,绵绵不已,喜按喜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弦缓。 4、温热蕴结:腰部弛痛,痛处伴有热感,每遇热天或雨天腰痛加重,遇冷痛减,兼有口渴不欲饮,口苦烦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 三、治疗方案 目前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西医采用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腰椎牵引、局部或硬膜外腔封闭、药物及理疗、髓核化学溶解。中医可采用针灸、推拿、艾灸、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敷贴)及中药内服。 (一)针灸治疗 1、主穴:肾俞大肠俞腰眼委中腰夹脊阿是穴 2、配穴:寒湿腰痛加腰阳关、风门,瘀血腰痛加膈俞、承山,肾虚加命门、志室,急性腰扭伤加水沟、腰痛穴。 3、对于神经根性疼痛明显者针刺秩边、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须大幅度提插捻转,使针感向下肢传导。 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虚者加灸。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7天为一疗程。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针灸科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8 年度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 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 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 骨赘增生。CT或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 .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 .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 .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 .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 .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 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 .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 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辰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 ( 一)手法治疗 1 .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监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 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 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 2 .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 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多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医整脊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前言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发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提出、起草并归纳。 本《指南》由省正骨研究院、省正骨医院负责起草,由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参加起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骨关节旋转、倾斜、错位,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或椎管,刺激到脊神经或脊髓;或因骨关节错位、椎间孔移位,导致神经根位移与椎间盘产生卡压,引起腰椎活动障碍、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传统称“腰腿痛”或“腰骻痛”。 1围 本《指南》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护理。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2要求 2.1 诊断 2.1.1 诊断要点 2.1.1.1 病史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有腰部外伤、积累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邪等病史。2.1.1.2 症状 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或单纯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棘间及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因咳嗽、喷嚏或翻身而加重。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减退或迟钝,踝及踇趾背伸力减弱。2.1.1.3 体征 2.1.1.3.1 脊柱姿势患者常出现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如:腰椎过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腰椎侧凸。 2.1.1.3.2 脊柱运动受限患者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运动均可有不同程

度的受限,尤以后伸疼痛最明显。 2.1.1.3.3 压痛点和放射痛一般在病变棘突间隙及椎旁1~2cm处,有明显压痛点,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据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1.1.3.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阴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间盘突出。 2.1.1.3.5 股神经牵拉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2、3椎间盘突出。2.1.1.3.6 感觉改变表现为受压神经根所支配得皮肤节段会出现感觉得改变。先为感觉过敏,后为感觉迟钝或消失。 2.1.1.3.7 腱反射改变股神经受压,膝反射减低;骶1神经根受压,跟腱反射减低。2.1.1.3.8 肌萎缩及肌力减退某些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出现患侧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萎缩。 2.1.1.4 影像学检查 2.1.1.4.1 X线检查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片。正位片椎体有旋转,有时可见脊柱侧凸;侧位片可显示椎间隙变窄,椎曲弓顶距离变小甚至消失,椎曲变直。中老年患者多并有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X线检查还可以除外骨关节的破环、转移癌、骨结核、肿瘤、脊柱的先天畸形等。 2.1.1.4.2 CT检查目前已普遍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CT检查于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观察到突出物的直接影像及与神经根、硬膜囊的相邻关系,并可了解椎管容积、黄韧带、神经根管等情况。同时,还可从横断面图像测量椎管和侧隐窝的容积。2.1.1.4.3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它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并可判断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硬膜囊与神经根受压的程度。 2.1.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法较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常见的分型方法有以下几种:2.1.1.5.1 整脊学分型法 ――椎间孔型指椎间盘突出于后外侧椎间孔部位,压迫神经根。症见单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椎间孔。 ――椎管型指椎间盘突出于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马尾神经,也称“中央型”。症见双下肢麻痹疼痛(可有一侧较重),鞍区麻痹,大小便无力或排便困难。部分病人有腹胀,直腿抬高试验多为弱阳性。CT和MRI可显示突出的椎间盘的形态及对硬膜囊的压迫程度。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腿痛。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 (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 检查射片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腰部畸形: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脊肌痉挛。 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

腰突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而引发本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 二、病名 中医病名:腰痛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 三、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修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1、病史: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症状 (1) 腰痛:腰痛是椎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2) 坐骨神经痛:腰推问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L5、L5/S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近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 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人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1) 腰椎侧弯: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性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2)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3) 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4) 间歇性跋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 (5) 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70%病人出现肌力下降。 (6)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令病人抬高下肢,抬高到60°以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 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8) 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9) 压颈试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3、辅助检查 (1)X线: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