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三教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系统。其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最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最为深刻和久远。鲁迅说过:"中国根底全在道教"。而唐代文学在近三百年间,思想采取兼容的态度,即儒、释、道思想的交融。特别是其中的道教在唐朝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唐王朝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都被封为真人。唐玄宗天宝元年立崇玄学,还专开"四子科"以取士,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为考试内容。道教在唐朝政治和经济上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因此道教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时期。道教文化在唐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尤其是在文学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地说,道教对唐代文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含蕴深厚、意境悠远、回味无穷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且形成了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一种天籁之音,"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庄子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就是说,真正能用言语表达出的东西,往往是粗浅表面的,而深层精致的东西,往往是语言所表达不出的。即有些东西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言作为意的载体,只能达意的一部分,而不能达其全部。这言所不能达的部分,只能依靠听者或读者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意会"和补充。道家这种"言不尽意"的文学观,充分调动了唐代文人的思维和想象力,使作品空灵流动,余韵深远,启人深思,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唐诗是唐文化的精华,是唐文化的典型代表。下面以唐诗为例,说明道教思想的影响。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受唐朝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出于个人爱好也好,出于当时盛行的"温卷"之风,走仕途上的"终南捷径"也罢,总之李白常与道士交游,自己也曾入道,因此他的诗歌受到道教文化强烈的渗透。如李白《玉阶怨》:"美人珠帘下,独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写了一个宫殿中帘后颦眉独坐,泪痕满面的美人,末句问道:"不知心恨谁?"却问而不答,令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忧思。又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朦胧山水。那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淳厚。再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出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阔,给人以意境清新,开阔之感。

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刘昚虚的"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等等。这些诗,都给读者一个特定的意境或意象,提示或暗示了思维的导向,启发读者来打开联想的大门,意蕴丰厚,言外之意无穷。

二、崇尚自然、质朴率性、热爱自由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返朴归真。《老子》说:"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又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子和庄子都崇尚自然,提倡回归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灵魂的家园,并崇尚自然美的美学思想,这些都对唐代的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道教文化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因此对唐代的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他们的诗歌都浸润着很深的道味。以往人们都认为王维是笃信佛教的,他一向被称为"诗佛",然而我们从他与道士交往的诗篇中,可以发现他与道教的关系很是密切。如《赠焦道士》、《赠东岳焦炼师》、《送方尊师归嵩山》、《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过太乙观贾生房》、《送张道士归山》等。还有从王维的隐逸诗《终南别业》中,发现他也是很喜爱道教的。"中年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终南别业》写出了诗人超然物外,心与云闲,回归自然的恬淡情趣。我们再来看看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清空如话,纯朴自然而又真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韵。就连李白都赞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在道教思想体系中,一切教理教义都是围绕生命而展开的。生命问题可以说是道教思想的枢纽。《太平经》称"人命最重","寿最为善"。这是人类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老子还倡导人性的自由率真。老子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庄子也说:"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是"圣人之过"。可见道家思想反对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而是要人类争取个性的自由解放。

这种思想影响着唐代的文人们。他们解放了思想,在诗中直陈胸臆,抒发真情。陈子昂发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孟浩然傲视功名,慨然高吟:"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李白则恃酒狂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牧更是诗酒放浪,坦言无忌:"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就连女诗人李冶和鱼玄机,也是不畏世俗之讥,大胆地向情人唱出了爱情之歌,向世俗礼教宣战。

做为唐代文学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唐时期兴盛起来的唐代小说,即唐传奇,更是体现出了这种道家思想的个性解放意识。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写风尘女子与贵族公子的爱情故事,情节由悲到喜,将一位长安娼女提升到所谓的上层社会,讽刺了门阀士族死守礼教的鄙陋,传达出自由恋爱的渴望。元稹的《莺莺传》情节则是由喜到悲,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形象。其他的还有《任氏传》、《离魂记》《霍小玉传》等名篇,都表现出了女性比较自觉地争取自由的意识。还有中唐时期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以及晚唐时期的《徐玄之》、《杨叟》等,作者都有意识地对封建社会官场的险恶和争权夺利、利欲熏心、互相倾轧的仇态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可见唐代文人们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解放思想,充分显示和流露了自己的真思想和真性情,成为后世的典范。

三、恣意驰骋、意象繁多、虚实结合

道教影响于唐代文学的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它对文人们想象力的刺激。道教在自身文化体系的建设中,很明确地把神仙作为人类摆脱生命局限的企盼,把上古时期的各种神明搜罗到自己的信仰体系中。道教中天上有"三十六天",地上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东海中有"十洲三岛"。道教经典中所记载的神仙多至数百,仅刘向《列仙传》和葛洪《神仙传》所载,就有各种神仙一百五十多人。几乎每一个仙人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道教文化为唐代文学开辟了恣意驰骋的新天地,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意象。那些意态飘渺的仙山仙宫,优美的道教神话和传说等,对唐代文学的想象空间的扩展和浪漫风格的表现,有着至深的影响。

如李白的"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

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古风》其十九)"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再看李贺的"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天上谣》);又如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其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诗人们想象丰富,任思维的野马在寰宇中纵横驰骋,为我们展现出了瑰丽无比的神仙世界。就连以写实著称的白居易,也在《长恨歌》的结尾幻想了一个浪漫唯美的神仙世界。

道教的神仙故事更是唐传奇的主要题材。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写的是一个落第儒生与洞庭龙女结合,成为神仙的故事。还有传奇小说《裴航》和《张老》写的都是人与神仙结合,人成为神仙的故事;另外还有写人鬼、人妖之恋的《李章武传》、《任氏传》;至于《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则给我们描绘出了幻中有实、似梦非梦的光怪陆离的世界。

唐代文人在道教幻想思维的影响下,写出了一大批上天入地,纵横驰骋,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想象丰富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杰作,以达到他们追求思想自由、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人生理想、追求审美的理想境界的实现。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之深。那些含蕴深厚、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的诗歌;那些崇尚自然、质朴率性、热爱自由的美妙篇章;那些恣意驰骋、意象繁多、虚实结合的佳作,使唐代文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绽放着熠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1、《唐传奇的道教文化观照》(曹晋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2、《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3、《唐诗与道教》(黄世中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唐朝饮食文化

唐代的饮食文化 [摘要]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代饮食文化中也具有了浓厚的道教色彩。虽然唐代人们食用的蔬菜主要来自园圃的供应,然而采食野菜仍是当时饮食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一来利用野菜充饥,二来也为自己的食物增添新爽的口味。在唐代,唐朝饮食文化与外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 [关键词]唐代;饮食;文化;道教;野菜;酿酒;胡食 一、唐代饮食文化中浓厚的道教色彩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因为自己姓李,于是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道教,使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因此,一些道教的习俗风靡了全国,道教对唐代的饮食也有了深刻的影响。 1.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 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这样,大唐的百姓即使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 道教经典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于是严禁捕杀食用鲤鱼。731 年正月唐玄宗下令“禁捕鲤鱼” ⑵,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⑶。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更是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因此,在唐代鱼类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 2.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 道教名词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的情况在唐代前基本没有,然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形成一种时尚,。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1)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菊道人”⑷。(2)用“神仙”、“仙人”命名,如“玉桂仙君”⑸、“仙人鸾”、“八仙盘”、“神仙粥”等等。(3 )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等等。 3.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 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道教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的饮食习俗也被带入了民间。道教将上元、中元和下元分别作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大帝的生日,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唐代统治者将三元节进一步推广,下令民间百姓也必须遵守三元日食素并且禁捕杀渔猎的规定。今天上元节即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道教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道教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与其它宗教一样,道教代表了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幻想和超越,反映了人们内心最深处一些不可能实现或不被社会现实容纳的愿望,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历史上众多无神论者对宗教已进行过无数次深刻批判后,在人类思维和科学技术相对昌明的今天,宗教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道教中的神仙思想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道经所描述的彼岸世界和神仙,衍生出不少神话故事。 道教神仙们那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状态刺激了作家的想象力,使得它们的作品总带有一定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不同于佛教高层的是,道教的仙真们不那么高高在上,更加贴近现实,比如那些地仙、鬼仙,他们的行为往往就与现世的人一样,更容易为普遍民众接受,更容易被小说作者模仿。 道教小说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神仙传说。诸如《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作品,已有不少神仙传说内容。东汉时已有不少神仙故事在流传,所以才有王充《论衡》的问世。随着道教的建立和道教活动的逐步展开,各种新的神仙传说、道教故事不断产生。较早的有托名刘向的《列仙传》,继之有葛洪的《神仙传》,以及《三茅真君传》、《洞仙传》等,都是在这种气候下产生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以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志怪小说甚为流行。 鲁迅评价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研究志怪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不难发现它和宗教的密切关系。中古社会宗教迷信的规模声势,影响都远超前世,神灵观念深入人心,其中以道教为甚,在民间社会最有市场。道教集中国以往一切迷信之大成,把巫术、神仙、纬、卜筮、符咒说等等包容兼收,创造出诸多神仙,无时无处不在。精怪神灵,层出不请,遍布人间,而道教法术,神通威灵,变化万端。宗教迷信和神灵观念如此发达、深入人心,本身又如此繁复,这是必要造成大批先到股市的产生和流传,不仅前代产生的旧故事传说会得到传播的几回,而且新的故事传说也会大批产生,这样志怪小说就有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来源和各种题材内容。 魏晋之际在道教史上为开教时期,一些道教学者或深受仙道思想影响的文人,尝试整理以前出现的妖怪变化思想与故事传说,企图为这新型的宗教建构一套理论。诸如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刘敬叔的《异苑》、刘义庆的《幽明录》、王嘉的《拾遗记》、任防的《述异记》以及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等等。仙道思想一方面是道士实践其养生术的哲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提供林林总总的仙道故事传说。这些代表人物诸如干宝、葛洪等,他们在浓厚的道教风尚中,具有方士、道士化的文人性格,因而他们能在道教发展的初期,搜集大量妖怪变化神话与故事传说,并以其奇特的卢纶边说仙道变化思想。 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文学在小说中占着主导地位。南北朝时期,有关神仙方面等道教内容的故事不断增添,丰富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 隋唐开始,中国小说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在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出现了传奇小说。 一些道士和奉道文人借鉴传奇家之笔法,创作了道教传奇小说。鲁迅先生指出:“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5)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旨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为“仁”。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到处留存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之精华“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历经中国历史沧桑巨变,发扬光大,对中国现代社会依然作用显著。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仁政”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论,其“仁政爱民”、“民为贵,君为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有助于国家引以为鉴,规范自身施政行为,规范社会统治和管理,对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无数适应时代的优秀观点理念,成为现代统治者、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相互监督、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意识;“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培士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求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儒家思想对促进统一、和平有现实意义 “国泰民安”是任何时代国人的期盼,其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与和平。儒家思想充满了统一、和平理念。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这当然是希冀封建王朝的大一统。今天,我们仍需要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中央集权政治,反对地方分裂主义、反对战争。同时,儒家思想之“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当今社会处理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符合儒家思想中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

略谈唐代墓葬中的道教因素

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使得它在唐代具有了国教的性质,并保持了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在李渊起兵前后,道教徒们为他制作图谶,大造舆论,甚至给以经济资助,有的还直接参加了他的起义队伍。茅山道士王远知曾向李渊密告符命,李淳风借老君之口宣称李渊乃受命之君,楼观道士岐晖则测定李渊必是“真君出世”。李渊称帝后,即一再宣称“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历数有归,实惟天命”[1],并确认他与道教教主老子的一脉相承,尊老子为始祖,还对道教徒大加封赏,努力提高道教地位,并由此掀起了唐代崇奉道教的热潮。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推进高祖李渊的崇道抑佛政策,积极兴建道观,并为一些道观书额。唐高宗封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并立祠堂,天下诸州广置观所;还下令以《老子》为上经,令天下百官皆习,并把它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对道士也是倍加优宠,让他们隶属宗正寺,把道士作为宗亲对待。唐玄宗更是神化“玄元皇帝”,大批制作玄元皇帝的图像,颁行天下,同时,他又积极开展对道经的收集、整理、注释和传播,不断扩大道教的影响。 “安史之乱”后,各地道教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统治者的崇道活动也有所减弱,但崇尚道教、尊奉其祖玄元皇帝的既定政策仍然作为维系李唐王朝的精神支柱而继续受到重视,从而促进了道教在中唐以后的恢复和发展。 道教在唐代臻于极盛,对全社会的影响力也就大为增强,在唐代墓葬中表现也相当突出。道教信仰的内容庞杂,主要来源于原始巫术、秦汉方仙和先秦道家的思想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的道教,谙熟符咒禁祝的祈禳压镇,擅长炼丹服食的神仙方术,注重养性修身的养生之道。道教为世人描绘了极乐的境界—— —神仙的理想生活,于是神仙世界成了世人企及的至高境界。道教又是一种极其贴近世人生活需求的宗教,它为自身作了很好的定位,即在人与神鬼之间充当媒介,以法术沟通人神,阻隔人鬼,成了世间的拯救者。道教施法需要借助灵器来完成,其符印剑镜就成为上通神明、下达鬼怪的神物,人们在试图躲避象征死亡的鬼魅世界时,会想到借助符印剑镜等道教法物来作为护身的法 略谈唐代墓葬中的道教因素 武玮 (河南博物院,河南郑州450002) 【关键词】唐代墓葬;道教;镇墓石;柏人俑;石真;壁画 【摘要】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唐代得到迅猛发展,其表现在墓葬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与道教有关的镇 墓石、柏人俑、石真、十二时俑等随葬用品,同时墓葬壁画中反映道教升仙题材的内容也更为繁兴。 5 --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道家文学作品中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想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克思所提出的唯物主义主要由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以及法国方面地相关哲学基础观念3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而来自德国的古典哲学则从直接因素的方面促进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至于道家思想,它从春秋末期开始发展起来,道家的先人老子通过他所创作的《老子》一文,首次在人群中提出了道家学说。在秦的时候虽然也有了道家的相关思想,但是当时并未出现道家这个称呼,只是把所谓的道家用德家这个名字代替,汉初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用“道”这个称呼来表达老子所提出的道家思想。在道家的文学作品,如《老子》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无论是从它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还是朴素辩证法都有着与马克思所提出、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以及唯物辩证法相似的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将两者通过详细的比较,从而发掘出道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相关思想、理念。 一、道家文学佳作之唯物主义观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而言,他所主张的唯物主义指的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观点,觉得物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物质才是世界的实质与本原,意识只是人的大脑对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却呈现出相反的观点,它所主张的观点指的是意识衍生出物质的存在。弄清楚意识与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存在于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物质与意识,到底哪个站在第一的位置,哪个处于第二个的位置,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到区别开来的关键因素。哲学中所涉及到的基础问题,也同样会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真正意义上遵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存在的观点,那么就必须在生活与工作里无论干什么都要秉持遵从客观实际,按规律行动,最终使主观的意识与实际的情况相对应。‘道’一开始的意义指的是道路或者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字逐渐衍生出原则与要求等的意义。道家的先祖老子于春秋末期成为第一个说出“道本论”观点的人,它代表着道家所主张的思想观念。再往后,在我国古代的哲学领域中逐渐开始重视“道”,并且象征着世界本原或者规律。老子主张顺其自然的规律,并与其友好地相处,以“道”的观点向人们说明了世界万物的本原以及相关规律,以道家创始人的身份提出了道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老子主张无为,庄子崇尚自然,他们的思想不但造就了道家流派,在百家争鸣时代大放异彩,甚至成为汉代初期的统治思想。由道家思想衍生的道教,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教派,从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命题,“无为而治”意味着减少政治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尊重事情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往往实际上意味着给被统治者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先秦道家为人们勾画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社会,与世隔绝、没有压迫、路不拾遗,这对于人们的思想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带给百姓希望。 3、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道家思想并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反却比较赞赏隐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性质。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 1、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尊崇自然规律,提倡自然无为,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三、道家思想对个人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影响

1、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观,提出“无待”、“无己”“坐忘”“心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清心寡欲,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以及求得生存。 2、道家强调顺乎“自然”之性的养生之道,其立身处世讲究与世无争,其修身养性讲贵生重己,逍遥自适。 四、道家思想对审美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老庄认为素朴最美,因此不论是在文学上还是美术上都提倡归于自然,用一种对自然的大气来创作。同时,越是朴素自然的越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五、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道家思想家主张“以柔克刚”,提出矛盾的对立,相反相成,相互转化。认为事物的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量变的不是发展观,而是循环往复的。这不仅仅对于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百姓都学会用辩证法来看待一件事。

先秦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中国优秀的文化开始逐渐融于世界华化的长河中,中文优秀的文化也日益被全世界人所接受,像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仁爱”、“爱民”、“忠恕”、“中正”、“忠孝”、“内省”,思想日益影响后代人的言行举止,因而一所所孔子学校纷纷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说明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教化作用非常大。 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并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流派。孔子的思想并没有用书直接记录下来,而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与事迹记录下来著成一本书《论语》。孔子逝世后,儒家学派开始分化。《韩非子?显学》谓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回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在理论上对对儒学贡献较大的是以孟轲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首的“孙氏之儒”。 因为古代儒家的思想是以孔孟的儒家的思想占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所以这里的先秦思想文化主要是讲孔孟之道,孔孟的思想。 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孔子和孟子的儒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思想分别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

一、儒家思想对当今政治的影响 儒家产生的时代,社会正处于强烈的变革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原有的经济秩序被打破,与之相应的,西周赖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也开始崩溃,周天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整个社会陷入了所谓的“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各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兼并战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儒家对此感到不满和忧患,抱着救世的目的,决定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恢复“天下有道”的正常的秩序。 在儒家看来,当今社会的失范的根本原因是人心不古,抛弃了西周初“敬得保民”的传统,导致社会制度的崩溃,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重提“敬得保民”的思想,重建礼乐制度,于是他们就秉承西周初的文武周公之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主要的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反对刑杀;为政要从修身做起;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选贤任能,使能者在其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建立以工农联盟的基础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谋福利。从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实行分土地,大力发展经济,实行五年计划建设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办试点,以深圳为窗口,实行改革开放,很快让中国沿海富起来。到了21世纪,又实行“三农”政策以及社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论道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论道教对中华文化影响 摘要:道家文化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积淀丰厚,影响深远,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道家文化崛起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之世,伴随与中国封建社会。以“道为基本原则,认为天地万物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即道法自然;作为两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道路上的佼佼者,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演进,尤其对于中 国文化的发展推进作用毋庸置疑。 关键词:道家文化中华文化影响 说道道教,我是很愿意做一个道教的居士的,长袍衣,挽发髻,持拂尘。因为在我自己的感觉中,信奉佛教的和尚太过于拘泥于清规戒律,自小从各方面接触到的和尚的印象就是念经,嘴里说着普度众生,当然这并不是说佛教的理念有多么夸大,相反,佛教中的仁慈心也是我很崇拜的,但对我自己来说,相比于道教,佛教徒总是少了那么一些潇洒,不过我想潇不潇洒他们信教之人是不会在意的,可对我这世俗之人,道教多的那一点脱俗、潇洒,我却很崇拜。而在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中老师也讲到了道家文化,那么我就想在这里思考下道教文化对我们中或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关联。 道教,一个有着多神崇拜的宗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当你想细细品味时,又多出了一些神秘,可能这种神秘感来自于宗教本身给人的感觉。而当说起他的相关性,郭沫若和鲁迅都曾做过评价。郭沫若曾经过:“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 鲁迅更是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可见道家文化在中华文化整个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影响至深。学术就如此,对民间的影响那可以说是更大。比起儒家早已崩坏的纲常,佛家仅剩的轮回因果,道家的信仰则被民间同化,至今流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将就几个方面老说明道家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影响和渊源。 一、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流传千年的文学艺术,侧面说明影响深刻) 在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除此之外,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曾经对中国的文学有着重要影响。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数量甚多。如《封神演义》、《韩湘子全传》等。除了仙怪题材,以自然为寄托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道教一直以“道法自然“为修养准则,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道”以“自然”的法则才能到达和谐。中国文人的抒情对象更多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是更宏大的存在——自然。写的总是:乘风破浪、江山如画、春花秋月、飘絮落红……在艺术领域中,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建筑等形式及其精神,均有重要影响。如音乐上,由于道教音乐是为道教宗教活动服务的,又蕴藏着浓厚的道教哲理,与群众的习俗关系密切,为人们所欢迎,不仅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也保留了不少历代已经失传的宫廷音乐曲调和各地民间音乐的曲调,是今天人们发掘和研究中国古典音乐重要方面。建筑上,如武当山现存的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二、民间习俗,政治生活(上下不同的阶层来说明到家的影响较大) 一个民间,一个政治,从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道教对两个阶层都有着说道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 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故非“大音”。 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具体“有声”之局限。 附录 ●北京大学西语系严宝瑜教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凯吉曾创作过一部 著名的钢琴独奏曲《4分22秒》,演出时,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分22秒钟。据说在这段时间里,听众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音乐。有趣的是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据《晋书》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自然”、“素 朴”) ●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知北游》)、“无始无终”(《秋水》),这是从时空 上对“道”的哲学认识。庄子心目中的“道”即为“自然”,也就是说,“道”即“自然之道”(郭象《庄子注》)。 ●《天运》篇里的东施效颦,就充分说明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获取美的效果;相反,违背 自然去盲目效仿就会产生丑的效果。《秋水》篇更加说明了这种祟尚自然的思想:“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天,即道也。 ●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以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为文艺创作的渠度。庄子的命题有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2)“顺物自然”(《应帝王》);(3)“既雕 既琢,复归于朴”(《山木》),(4)“朴素而天下厂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其基本论点是:文艺创作应该顺合、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 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天下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由此可见.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要求文 艺创作必须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纯任自然、宰性真情地保持事物的自身本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渔父》)的美学效果。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把音乐艺术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所谓人籁,是 人为地通过乐器创造出来的声音;所谓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所谓天籁,是自然界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然发出的声音。在庄子看来,前二者都是假借于他物而形成的音乐,并不属于自然天成的“至乐”;只有块然自生、不假人工的“天籁”才属于“至乐”,即“天乐”。 ●《庄子·胠箧(qūqiè)》:“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庄子并不反对类似于“刻雕众形”的文艺创作活动,而是反对那种乖巧华伪的文艺创作 方式。 ●庄子是一个反儒者,他批判儒家文艺创作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力主“擢乱六律、铄绝竽 瑟”、“灭文章、散五采”,唯其如此,才能返朴归真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 ●应指出,庄子企图摈弃儒家艺术生产的方式来拯救社会、疗救人性,在认识论和方法论 上有其片而性,但是绝不能因此断言庄子就是一个艺术的虚无主义者。 ●事实上,他还纠正墨子“非乐”观的错误,肯定《咸池》、《九韶》的音乐美(《至乐》),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1、积极影响

唐代宗教

唐代宗教 唐代的宗教很多,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摩尼教、袄教以及蕃教、东巴教。其中势力最强、在哲学思想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佛教自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分派,到隋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些较为固定的宗派。佛教各宗派的宗旨相同,思考的问题也名异实同,所不同的是各自的理解和解释。佛教宗派是由崇奉的佛典的不同和理论体系的差异来界定的。佛教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哲学思想到角度看,唐代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四宗:(1)天台宗。崇奉的主要佛经是《法华经》。该宗的特点是融合了南方佛教重内心领悟和北方佛教重外在修行。主张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使南北风格得以融合协调。(2)法相宗。由玄奘创立于贞观年间。主要经典《成唯识论》。该宗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识”演变而成的。“识”分两种,一是内识,即最高的精神本体,一是人的思维和直观感觉。万法唯识,即心外无物。(3)华严宗。主要经典是《华严经》。由武则天的扶持而兴盛起来,到武宗灭佛后衰落。主要是论证“尘世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宣扬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4)禅宗。主要经典《坛经》。其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空无观,否定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二是心本体论,万事万物都由心生。物是虚幻的,只有心是真实的。 道教在唐代地位较高,唐朝一直奉行崇道政策。在唐代影响较大的道教宗派有楼观派、上清派、重玄派。楼观派主要靠朝廷的特别扶持得以发展,但该派理论贫乏,没有独立的教义。在道教理论和哲学思想上贡献较大的是上清派和重玄派。上清派比较注重道士个人的文化修养,注重经典的研习,文化层次比较高。在修炼的方法上,强调“心”即精神意念的调节,注重身心的双向配合,不用符箓咒语之类的法术。重玄派是道教各宗派中哲学思辨层次最高度的一派。“重玄”出自“玄之又玄”一语,形容道的深奥难懂,用思辨的方式解释和发挥老子的学说。认为在世俗的生活中忘却一切,静心守一,才能得道成仙。 唐朝时儒道佛三家鼎力,原则上是儒学为正统,但并不是独尊。当时有佛道的先后问题。建唐时,为了使李家的皇权神圣化,老子被尊奉为国祖,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武则天时又将佛教列为第一,到玄宗时又把道教列为第一。有唐一代,佛道之间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唐高祖和唐太宗置道教于佛教之上;武则天为了取唐建周,又把道教贬在佛教之下;唐武宗为了打击极度膨胀的佛教寺院的经济势力,听从道士之言,下令灭佛;唐宣宗继位之后,又立即扶植佛教。崇道崇佛多是出于将皇权神圣化的目的,抑道灭佛则常有具体的经济动机,但由于佛教和道教在当时都有其生存的社会基础,因此都没有被打倒。但是,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吸收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的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加强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佛道之争,佛教还是占优势的。 总的来讲,佛道虽然有很多的冲突,但是具有很强的融合趋势。儒道佛的融合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抚民众所需要的;其次是人在不同的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教的逃避放弃,仅有一两种精神是不够不完整的;再次是三家在哲学思辨的方式上具有互补性,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注重实用,哲学思辨不够深入;道教和佛教对现实持超脱或遗弃态度,游离现实。三者之间的融合实际上都是立足于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造成三家的并存和不断的改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