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doc资料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doc资料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doc资料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doc资料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是依据,()的有关数据计算的。

A.基本生产明细账

B.基本生产成本总账

C.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D.都不是

2.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帐 ( )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 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

3. 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

A. 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 只有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 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D 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4. 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采用分批法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一般不存在( )

A. 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

B. 各项直接费用的分配

C.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D. 期间费用的分配

5. 简化的分批法之所以简化,是由于( )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C. 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D. 采用累计的费用分配率分配各种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 ( )

A. 小批生产

B. 新产品的试制

C. 产品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D. 单件生产

2. 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在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的情况下,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按 ( )

A. 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B. 定额单位成本计算

C. 近期同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D. 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3. 在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下( )

A. 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 只对完工产品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C.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不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4. 在简化分批法下 ( )

A. 必须设立生产成本二级帐

B. 在生产成本明细帐中只登记直接费用

C. 在产品完工之前,生产成本二级帐只登记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D. 在生产成本二级帐中只登记间接费用

5. 在简化的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是 ( )

A. 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 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D. 各批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三、判断题

1. 产品成本的分批法又称为订单法。( )

2. 简化的分批法,又可以称为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 )

3. 在简化的分批法下,不论月份内是否有完工产品,都应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4.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置生产成本二级帐。( )

5. 分批法只适合单步骤生产的产品的成本计算。( )

四、综合题

1.益民企业只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4月份小批生产三批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所需材料均在投产时一次投入。有关资料如下:

②4月份的产量记录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表:

(1)领用材料(实际成本):生产301耗用2200元,生产302耗用31540元,生产404耗用29480元。

(2)生产工人工时:生产301耗用1250小时,生产302耗用2050小时,生产404耗用560小时。

(3)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为15440元,制造费用为17756元。

(4)本月完工的302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直接材料2600元,直接人工680元,制造费用700元。

要求:1.编制费用分配表,按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填列各批产品成本明细帐。计算各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2.某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采用简化分批法,8月投产的产

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C

4. A

5. C

6.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

3. BC

4. AC

5. BC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综合题

费用分配表

产品成本明细帐

开工日期:3月 完工日期:

完工(4月份6件)

产品批别:301 批量:20件

产品成本明细帐

开工日期:3月 完工日期:4月 完工(3月份5件,

4月份10件) 产品批别:302 批量:15件

产品成本明细帐

开工日期:4月完工日期:产品批别:404 批量:10件

月末结转入库完工产品:

借:库存商品-301批别2643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号产品 26430

借:库存商品-302批别2388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2号产品 23880 2. A=18000÷6000=3

B=24000÷6000=4

C=1200+800+3500=5500(小时)

D=6000-5500=500(小时)

E=5500×3=16500(元)

F=18000-16500=1500(元)

G=5500×4=22000(元)

H=24000-22000=2000(元)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水利五大员材料员考试试题

01、施工单位发生不良行为有资质管理方面,招投标方面,(),其它方面等四方 面(考生答案:B) 0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人员配备要求,按专业承包资质序列企业,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人数至少为,一级资质不少于()人(考生答案:B)C3人 03、砼配合比是指将水泥:沙:碎石:水灰比等以水泥为1,按()为单位的比值(考 生答案:B) 04、粉状或颗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内,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称为材料的()(考生 答案:C) 05、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项 目经理对工程现场质量(),技术负责负(),具体工作人员为()。(考生答案:A) 06、施工单位发生不良行为的其它方面是指()(考生答案:A) 07、当料场距大坝()米,宜选用铲运机(考生答案:D) 08、对于某一个水利水电工程,按其水库总库容6亿m3,达到大(2)型指标:按 其装机容量120万KW,达到大(1)型指标:按其水库灌溉面积10万亩,达到中型指标;按其保护农田10万亩,达到小(1)型指标;综合考虑后,该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为()(考生答案:A) 09、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 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应当在设计文件上签字,对设计文件负责(考生答案:C) 10、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相结合的制度。(考生答案:A)

11、料场规划中主料场可开采量不少于设计总量的()倍,备用料场储备量为主料 场总储量的20%-30%(考生答案:B) 12、砼浇筑仓面大,浇筑能力不足时,为防止发生初凝,宜采用()浇筑法(考生答案: A) 13、分期束窄河床修建围堰,保护主体建筑物干地施工,这种导流方法称为()(考 生答案:A) 14、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八部委局第30号令),工程施 工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考生答案:B) 15、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属于施工单位不良行为 的()(考生答案:C) 16、在土方开挖中用一种机械同时完成挖、运、卸、平几道工序的机械有()(考生 答案:C)A铲运机 17、“三同时”不包括()(考生答案:B) 18、土方填筑中,对粘性土,若含水量偏少,采取()(考生答案:C)B料场加水 19、砼拌和楼生产率P0由月高峰浇筑强度Qmax计算,P0=K*Qmax/mn,其中,高峰 月有效工作天数m为25日,每日平均工作小时数n为20h,不均匀系数K取值为()(考生答案:D) 20、质量事故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三不放过”不包括()(考生答案:C) B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21、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设计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按某种频率或重现期表示的 洪水称为洪水标准,它包括()(考生答案:C)

马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结合当前实际和相关材料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答:(1)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基本前提,第一次科学而彻底的解决了历史创造者这一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2)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4)改革开放35年来,我党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之作出创造性的中国化表述,如:邓小平同志,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结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表明了我党不断把群众观与实际相结合,此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贯彻运用和实际发展。 (5)时下,结合实际,我深深地感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根植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点,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党的历史和中外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试观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只有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人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才能激发与活化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能主动性与创造性,夯实并筑牢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事业坚如磐石,稳若泰山,坚持群众史观,一方面,必须摆脱“四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避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另一方面,必须面对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神学史观、唯抑制史观,坚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事迹相结合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应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根据时代条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人类社会发展、执政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把此社会矛盾学说推向了中国化的新阶段。时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创新马克思主义,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 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马基辨析、材料题题库完整

复习资料 辨析题部分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 正确。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既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所以,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必然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

五大员考试试题

陕西省就业(创业)土木建筑培训考试试卷 考区:宝鸡凤翔 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 本考卷全部为选择题,在试卷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编号 一、单选题(每题3分,本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并填入括号内) 1、建筑房屋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泥品种为(B) A:复合硅酸盐水泥(P.C) B:普通硅酸盐水泥(P.O) C:矿渣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入模后会(A) A:凝固时放热 B:凝固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凝固时吸热 3、工程设计图纸中除标高为(C)外,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A:毫米 B:厘米 C:米 4、屋面防水等级Ⅲ级的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Ⅱ级防水屋面的合理使用年限升为(A) A:15年

C:20年 5、宝鸡地区:混合结构砌体房屋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为:(C) A:蒸压加气混凝土 B:普通烧结粘土砖(240x115x53) C:烧结多孔砖KP1(240x115x90) 6、构造柱在工程中的功能主要是:(C) A:增加墙体的强度 B:便于墙体转角及其它部位施工方便 C:为抗震设防要求而布置 7、混合结构的砌体房屋中,过梁的支承长度每端一般为(C) A:120 B:370 C:240 8、水泥在工程中最常用、常见的复试指标除28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外,还有最基本的(A) A:安定性指标 B:和易性指标 C:凝结时间的多少 9:钢筋在工程图纸中的符号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C) A:φ B:φ

10、工程技术测量放线中,最常见的仪器是(B) A:全站仪 B:水准仪 C:经纬仪 11、现在的招投标工程中,预算依据是(B) A:常用的99定额 B:国家工程量清单 C:自主报价、行业标准 12、建筑工程中,从经济节能环保及实用角度分析,国家重点推广使用的门窗材料是:(A) A:塑钢门窗 B:铝合金门窗 C:木门窗 D:钢门窗 13、建筑给水系统中,常用的给水材料是(B) A:铝塑复合管 B:PP-R热熔管 C:钢塑管 14、采暖施工中,供水的坡比(水流方向)应是(A) A:坡比同水流方向 B:坡比应为0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思考题答案

有效电子数:不是所有的自由电子都能参与导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只有能量接近费密能的少部分电子,方有可能被激发到空能级上去而参与导电。这种真正参加导电的自由电子数被称为有效电子数。 K状态:一般与纯金属一样,冷加工使固溶体电阻升高,退火则降低。但对某些成分中含有过渡族金属的合金,尽管金相分析和X射线分析的结果认为其组织仍是单相的,但在回火中发现合金电阻有反常升高,而在冷加工时发现合金的电阻明显降低,这种合金组织出现的反常状态称为K状态。X射线分析发现,组元原子在晶体中不均匀分布,使原子间距的大小显著波动,所以也把K状态称为“不均匀固溶体”。 能带:晶体中大量的原子集合在一起,而且原子之间距离很近,致使离原子核较远的壳层发生交叠,壳层交叠使电子不再局限于某个原子上,有可能转移到相邻原子的相似壳层上去,也可能从相邻原子运动到更远的原子壳层上去,从而使本来处于同一能量状态的电子产生微小的能量差异,与此相对应的能级扩展为能带。 禁带:允许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为允许带,允许带之间的范围是不允许电子占据的,此范围称为禁带。 价带: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与价电子能级相对应的能带称为价带。 导带:价带以上能量最低的允许带称为导带。 金属材料的基本电阻:理想金属的电阻只与电子散射和声子散射两种机制有关,可以看成为基本电阻,基本电阻在绝对零度时为零。 残余电阻(剩余电阻):电子在杂质和缺陷上的散射发生在有缺陷的晶体中,绝对零度下金属呈现剩余电阻。这个电阻反映了金属纯度和不完整性。 相对电阻率:ρ (300K)/ρ (4.2K)是衡量金属纯度的重要指标。 剩余电阻率ρ’:金属在绝对零度时的电阻率。实用中常把液氦温度(4.2K)下的电阻率视为剩余电阻率。 相对电导率:工程中用相对电导率( IACS%) 表征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把国际标准软纯铜(在室温20 ℃下电阻率ρ= 0 .017 24Ω·mm2/ m)的电导率作为100% , 其他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之相比的百分数即为该导体材料的相对电导率。 马基申定则(马西森定则):ρ=ρ’+ρ(T)在一级近似下,不同散射机制对电阻率的贡献可以加法求和。ρ’:决定于化学缺陷和物理缺陷而与温度无关的剩余电阻率。ρ(T):取决于晶格热振动的电阻率(声子电阻率),反映了电子对热振动原子的碰撞。 晶格热振动:点阵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围绕其平衡位置附近的微小振动。 格波:晶格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晶格中传播,这种波称为格波,它是多频率振动的组合波。 热容:物体温度升高1K时所需要的热量(J/K)表征物体在变温过程中与外界热量交换特性的物理量,直接与物质内部原子和电子无规则热运动相联系。 比定压热容:压力不变时求出的比热容。 比定容热容:体积不变时求出的比热容。 热导率:表征物质热传导能力的物理量为热导率。 热阻率:定义热导率的倒数为热阻率ω,它可以分解为两部分,晶格热振动形成的热阻(ωp)和杂质缺陷形成的热阻(ω0)。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率:它表示在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热量。热导率的单位:W/(m·K) 热分析:通过热效应来研究物质内部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实验技术。原理是金属材料发生相变时,伴随热函的突变。 反常膨胀:对于铁磁性金属和合金如铁、钴、镍及其某些合金,在正常的膨胀曲线上出现附加的膨胀峰,这些变化称为反常膨胀。其中镍和钴的热膨胀峰向上为正,称为正反常;而铁和铁镍合金具有负反常的膨胀特性。 交换能:交换能E ex=-2Aσ1σ2cosφA—交换积分常数。当A>0,φ=0时,E ex最小,自旋磁矩自发排列同一方向,即产生自发磁化。当A<0,φ=180°时,E ex也最小,自旋磁矩呈反向平行排列,即产生反铁磁性。交换能是近邻原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各向同性,比其它各项磁自由能大102~104数量级。它使强磁性物质相邻原子磁矩有序排列,即自发磁化。 磁滞损耗:铁磁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磁场交变一周,B-H曲线所描绘的曲线称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所围成的面积为铁 =? 磁体所消耗的能量,称为磁滞损耗,通常以热的形式而释放。磁滞损耗Q HdB 技术磁化:技术磁化的本质是外加磁场对磁畴的作用过程即外加磁场把各个磁畴的磁矩方向转到外磁场方向(和)或近似外磁场方向的过程。技术磁化的两种实现方式是的磁畴壁迁移和磁矩的转动。 请画出纯金属无相变时电阻率—温度关系曲线,它们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电阻产生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高温下电阻率与温度成正比? 1—ρ电-声∝T( T > 2/ 3ΘD ) ; 2—ρ电-声∝T5 ( T< <ΘD );

2020年五大员(资料员)考试题

?2020年五大员(资料员)考试题 1从构件组装到螺栓拧紧,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用高强度螺栓兼作安装螺栓 ?A: 必须 ?B: 应该 ?C: 宜 ?D: 不得 ? 2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对局部软弱土层应()。 ?A: 混凝土垫层浇筑前,对局部软弱土层应()。 ?B: 直接夯实 ?C: 加水泥硬化 ?D: 加石灰硬化 ?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予以保证的是()?A: 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C: 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D: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 4在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是()。 ?A: 在试用期内迟到早退,不符合录用条件 ?B: 因盗窃罪被判刑 ?C: 在外出执行任务时负伤,失去左腿 ?D: 非工作时间酗酒摔伤,治疗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拒不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5气体保护焊常用的保护介质是()气体。 ?A: CO2 ?B: O2 ?C: H2 ?D: SO2 ? 6项目经理部是一个()组织。

?B: 临时性 ?C: 永久性 ?D: 先进性 ? 7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 ?A: 对项目时间进行管理 ?B: 分析各生产要素特点 ?C: 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D: 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 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的工资。 ?A: 正常 ?B: 酌情调整 ?C: 2倍 ?D: 1.5倍 ? 9《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若该劳动者仍在试用期内,应提前()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3 ?B: 7 ?C: 15 ?D: 30 ? 10()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综合特性 ? ?A: 施工项目进度 ?B: 施工项目质量 ?C: 施工项目成本 ?D: 施工项目安全 ? 11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马基论述题题目+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解: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见下题)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马基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马基部分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和答案选 (马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创造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创造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因此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她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迪生把每一次的实验的结果都看成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爱迪生说她一次也没有失败。故A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经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高,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低。二是自然规律不需要人去参与,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社会规律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A本身表述错误,B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的,D说法也不准确,因此C是正确答案。 评价:此题不是很难,还是沿用了往年以材料带考点的形式。从此题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马原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建议预备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好答题技巧,建议大家在做

建筑五大员试题库

专业资料 五大员岗位培训建筑材料题 一.单选题: 1.材料依( B )可分为无机、有机及复合建材。 A 用途 B 化学成分 C 力学性能 D 工艺性能 2.材料在( B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表观密度。 A 绝对密实 B 自然 C 自然堆积 D 松散 3.某砂子表观密度为 2.503cm g ,堆积密度为15003 m kg ,则该砂子的空隙率为( C ) A 60% B 50% C 40% D 30% 4.某块体质量吸水率为18%,干表观密度为12003 m kg ,则该块体的体积吸水率为( C )。 A 15% B 18% C 21.6% D 24.5% 5.当隙率一定时,下列构造,( B )吸水率大。 A 开口贯通大 B 开口贯通微 C 封闭大 D 封闭小 6.下列材料,( C )通常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 A 厚重材料 B 密实材料 C 轻质材料 D 高强度材料 7. 某材料的质量数为1000g ,含水率为8%,则该材料的干燥质量数为( A )g 。 A 926 B 1080 C 992 D 1032 8.工程上认为,软化系数大于( B )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A 0.85 B 0.80 C 0.70 D 0.90 9.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 B )。 A 大 B 小 C 无关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10.( C )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一个主要指标。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比强度 D 抗剪强度 11.含水率为7%的砂600kg ,其含水量为( B )kg 。 A 42 B 39 C 40 D 65 12.某钢材、木材、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为400、35、30a MP ,表观密度分别为7860、 500、24003 m kg ,它们的比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C )。 A 钢>木材>砼 B 钢>砼>木材 C 木材>钢>砼 D 砼>钢>木材 13.( D )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A 弹性 B 塑性 C 强度 D 弹性模量。 14.建筑膏的存放期规定为( C )月。 A 1 B 2 C 3 D 6 15.灰粉刷的墙面出现起泡现象,是由( B )引起的。 A 欠火灰 B 过火灰 C 膏 D 含泥量 16.建筑灰分为钙质灰和镁质灰,是根据( B )成分含量划分的。 A 氧化钙 B 氧化镁 C 氢氧化钙 D 碳酸钙 17.罩面用的灰浆不得单独使用,应掺入砂子、麻刀和纸筋等以( C )。 A 易于施工 B 增加美观 C 减少收缩 D 增加厚度 18.建筑膏的性质特点是( B )。 A 略有收缩 B 凝结硬化快 C 强度高 D 耐水性好 19.膏制品表面光滑细腻,主要原因是( D )。 A 施工工艺好 B 表面修补加工 C 掺纤维等材料 D 硬化后体积略膨胀性 20.欠火灰会降低灰的( B )。 A 强度 B 产浆率 C 废品率 D 硬度 21.灰的耐水性差,灰土、三合土( A )用于经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A 能 B 不能 C 说不清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22.灰淋灰时,应考虑在贮灰池保持( B )天以上的伏期。 A 7 B 14 C 20 D 28 23.灰的存放期通常不超过( A )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6个 24.菱苦土拌和使用时,以( B )溶液最好。 A 水 B 氯化镁 C 硫酸镁 D 氯化铁 25.菱苦土不得与( C )复合使用。 A 木质材料 B 铝合金 C 铁合金 D 聚乙烯材料 26.建筑用水玻璃的化学通式可书写为( B )。 A 2a N 2)4~3(O ?O Si B 2a N 2)0.3~5.2(O ?O Si C 2K 2)0.3~5.2(O ?O Si D Ca 2)0.3~5.2(O ?O Si 27.水玻璃硬化速度缓慢,须加入( D )促进固化。 A 氯化钠 B 氟化钠 C 氟化氢钠 D 氟硅酸钠 28.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膏的作用是( B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2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 一、辨析题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坚持真理的一元性。 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4.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5.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6.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7.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 8.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试阐述其中的哲学道理。 9 .《田忌赛马》:“以君之下驷与彼驷,上驷与彼中驷,中驷与彼下驷。”它包含什么辩证法原理? 10. 抓典型,以点带面 11. 在认识上“跟着感觉走”是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12.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 13.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5.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6.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8.如何理解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辨证统一关系? 9.如何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