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夫晋,何厌之有(

秦伯说(

失其所与,不知( 2.《荆轲刺秦王》(

秦王必说见臣(

今日往而不反者(

请辞决矣(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秦武阳色变振恐(

图穷而匕见(

秦王还柱走(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3.《鸿门宴》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越国以鄙远(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既东封郑(

(7若不阙秦(

(8阙秦以利晋(

(9共其乏困(

(10与郑人盟(

(11唯君图之(

(12夜缒而出(

(13朝济而夕设版焉( 2.《荆轲刺秦王》

(1樊於期乃前曰(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4皆白衣冠以送之(

(5使使以闻大王(

(6乃朝服,设九宾(

(7群臣怪之(

(8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9进兵北略地(

(10其人居远(

(11发尽上指冠(

(12箕踞以骂曰( 3.《鸿门宴》(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吾得兄事之。(

(4籍吏民。(

(5范增数目项王。(

(6道芷阳。(

(7素善留侯张良。(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0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1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4头发上指。(

(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16此其志不在小(

三、古今异义

1.《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共其乏困古义:今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亦去之古义:今义: 2.《荆轲刺秦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今义:

而伤长者之意古义:今义: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今义: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今义;

左右乃曰古义:今义: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今义: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今义: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今义: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古义:今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今义: 3.《鸿门宴》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今义:将军战河北古义:今义:臣战河南古义:今义:庄则入为寿古义:今义: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义:今义:约为婚姻古义:今义:

四、一词多义

1、故

(1故遣将守关者(

(2以故荆轲逐秦王(

(3鲰生说我……故听之(

(4君安与项伯有故(

(5故人具鸡黍(

2.为

(1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2使子婴为相(

(3窃为大王不取也(

(4谁为大王为此计(

(5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6何辞为(

(7为击破沛公军(

(8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9乃为装遣荆轲(

(10为之奈何(

(1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而

(1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6夜缒而出

(7今急而求子

(8朝济而夕设版焉

6.因(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2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因人之力而敝之

7、之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为之奈何?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今者有小人之言。

(5珍宝尽有之。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夫晋,何厌之有

(8微夫人之

9、辞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大礼不辞小让

(3卮酒安足辞

(4未辞也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以乱易整,不武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亚父者,范增也此亡秦之续耳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被动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3、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燕王拜送于庭

秦王购之金千斤

取之百金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沛公欲王关中

见燕使者咸阳宫

嘉为先言于秦王

使毕使于前

4、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玉斗一双,白璧一双

5、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6、固定句式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将奈何

荆轲有所待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孰与君少长

何辞为

焉用亡郑以陪邻

所以遣将守关者

君之所知也

六、重点文句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孰与君少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1]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1.(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通“供”) 3.(说,通“悦”) 4.(知,通“智”) 5.(“反”通“返”,返回) 6.(“振”通“震”) 7.(“还”通“环”,绕) 8.(“卒”通“猝”,突然) 9.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10. (“要”通“邀”,邀请) 11.(“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2. (“蚤”通“早”) 13. (“郤”通“隙”,隔阂、嫌怨) 14. (“坐”通“座”,座位) 15.(“说”同“悦”,喜欢、高兴。) 16.(“以”通“已”,已经。) 17. (“庭”通“廷”,朝堂。) 18. (“见”通“现”,出现。) 二.古今异义 1.(古义:出行的人) 2.(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古义:那人) 4. (古义)眼泪 5. (古义)礼品 6. (古义)走投无路 7.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 (古义)宫廷的侍卫 9.投击 10. (古义)大腿 11.古义:崤山以东 12.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14.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15.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16.古义:对待。今义:遇到。 17、古义:刻毒,今义:与“浅”相对。 18、古义:悬赏,重金征求。今义:买。 19.古义:拿、举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 (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 (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 (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 (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 (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 (造户籍册或登记) 18 (使眼色) 19 (用刀割刺) 20 (取道) 21(称王) 22 (连夜) 23 (象对待兄长那样) 24 (每日每夜) 25(像翅膀那样) 26(向上) 27(使……活) 28(使……跟从) 29(交好) 30(使……停止,制止) 四、一词多义 1、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边远的村邑 ③鄙陋鄙俗 ④轻贱 ⑤鄙薄轻视 ⑥自谦之词 ⑦鄙陋鄙俗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通“_____”,______) 2.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通“_____”) 3.失其所与,不知(“_____”通“______”) 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同“______”) 二、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三、一词多义 1.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 ) (3)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 ) 2.若: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 3.鄙: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 (2)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 ) (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 (4)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 ( )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4.图: (1)唯君图之( ) (2)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 (3)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 ) (4)不图子自归( ) 5.以: (1)以其无礼于晋 ( ) (2)敢以烦执事( ) (3)越国以鄙远( )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5)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检测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王峰审核人:王晓燕 班级姓名得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 A.阙秦(q 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 iǎn g)以药淬之(c uì) B.卮酒(z hī)夜缒而出(z huì)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焉(z hāo) C.玉玦(j ué)参乘(s hèn g)共其乏困(gòn g)拔剑切而啖之(dàn) 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 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4分)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 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4分)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 5.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6.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4分)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结构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必修一文言文检测题

D.邻之厚,君之薄也。 6.找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C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夫晋,何厌之有?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7.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对的一项C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假如没有。 B.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穷困难。 D.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不过,表轻微的转折。 8.与例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 C 例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9.与例句中划线“而”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C 例句: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C.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10.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A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又前而为歌曰。 11.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D 例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B.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C.樊於期乃前曰。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12.与例句中“请”意义相同的一项 A 例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A.丹请先遣秦武阳! B.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C.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13.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对的的一项 C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夫晋,何厌之有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____通____,____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____通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____通____,____ 9.要项伯____通____,____ 10.不敢倍德____通____,____ 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 二、文言实词 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 ...② ..①东道主 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 ..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 (7)终已不顾 ..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8)诸郎中 ..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 (10)将军战河北 ..② ..①,臣战河南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 (11)所以 ..遣将守关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满分91分,时间5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60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或师焉,或不焉。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须臾成五采。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其阴,济水东.流。 C.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D.顺流而东.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未见其明.也。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上.食埃土。 6、与“明烛天南”中“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不知东方之既白.。 C.始指异.之。 D.其曲.中规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惑而.不从师。 D.泣孤舟之.嫠妇./ 凌万顷之.茫然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 ..,少圜。 ..师之。 B.多平方 C.徘徊于斗牛 ..师。 ..之间。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郦道元所谓 ..生于吾乎。 ..环水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而日参省乎己。 ..者。 D.君子博学 10、与“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吾从而师之。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目遇之而成色。 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惑而不从师。 D.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作师说以贻之 C.古谓之东门溪水。 D.耳得之而为声。

(完整word版)语文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

语文必修模块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 C.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新” 在用白话写作,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再别康桥》《雨巷》都是新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校的、 记载战国策士谋臣的言论与活动的书。全书33篇,分12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尝为晋君赐.(恩惠) 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礼物) B、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 C、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乱易整,不武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子犯请击之. C、使毕使于.前 燕王拜送于.庭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吾其.还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今意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B、沛公居山东 ..时 C、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D、北收要害 ..之地 5、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于事 6、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太子迟.之 B、群臣怪.之 C、粪土 ..当年万户侯 D、以乱易.整 7、选出语句形式不同的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夫晋,何厌之有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必修一文言文专项练习

必修一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B. 夜缒而出(在夜里)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4.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 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 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8.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年级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年级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9分,每个0.5)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__ __,________) 2.共其乏困(通__ __,________) 3.伯说(通__ 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通__ __,________)5. 今日往而不反者(通____,_______ 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 ___,________) 7.王还柱而走(通____,_____ ___)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 __, ________) 9.距关,毋诸侯(通____,_______ _)10.要项伯(通_ ___,________)11.不敢倍德(通____,_____ ___)12.不可不蚤来(通_ ___, _______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_____)14. 因击沛公于坐(通_ ___, ________) 15.王必说见臣(通__ __,________)16.日以尽矣(通 ____________) 17.燕王拜送于庭(通__ __,________)18. 图穷而匕首见(通__ __, 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19分,每个1分) 1.行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____) 2.若舍以为东道主(古义: ______________)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 )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8.诸郎中执兵(古义: ________________) 9.乃引其匕首提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10.断其左股(古义: ________________) 11.沛公居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12.约为婚姻(古义: ________________)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14.将军战(古义:______________) 15. 而伤长者之意(古义:_________ )16.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___________) 17.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____________)18. 王购之金千斤(古义: ___________) 1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15分,每个0.5) 1晋军函陵()2若亡而有益于君() 3邻之厚,君之薄也()4越国以鄙远() 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又欲肆其西封() 7函封之()8又前而为歌曰()

必修一文言文练习题

必修一文言文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C.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3.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晋国作为郑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4.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⑤ 5.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专项检测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翻译: 1.供其乏困。 2.失其所与,不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图穷而匕首见。 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6.拒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也。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二、找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并翻译: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秦伯说,与郑人盟。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5.于是,乃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沛公军霸上。 7.项伯杀人,臣活之。 8.常以身翼蔽沛公。 9.指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的词并翻译: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於其褊袒扼腕而进曰。 5.劳苦功高而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6.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7.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8.诸郞中执兵皆陈殿下 10.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大王来何操? 4.不然,籍何以至此?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7.群臣侍(于)殿上者。 8.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三、常见虚词、实词专项练习 (一)将加点字正确词意的序号选入相应的括号内 1、【而】(连词A、并列B、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C、承接,可译为“就”“接着”D、转折E、假设F、修饰,连接状语) 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⑵朝济而.夕设版焉()今急而.求子() ⑶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夜缒而.出() ⑷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⑸偏袒扼腕而.进()⑹今日往而.不返() ⑺荆轲和而.歌()⑻又前而.为歌() ⑼荆轲遂就车而.去()⑽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⑾图穷而.匕首现()⑿而.为留待()⒀伏尸而.哭()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75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 C.萦青缭白。 D.或师焉,或不焉。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自余为僇人。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外.与天际。 C.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D.顺流而东.。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未见其明.也。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上.食埃土。 6、与“萦青缭白”中“青”和“白”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故为之文.以志。 C.始指异.之。 D.其曲.中规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惑而.不从师。 D.泣孤舟之.嫠妇./故为之.文以志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 ..而登 ..师之。 B.攀援 C.然后 ..不如师。 ..知是山之特立。 D.是故弟子不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则凡数州之土壤 ..生于吾乎。 ..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而日参省乎己。 ..者。 D.君子博学 10、与“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吾从而师之。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觉而起,起而归。 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惑而不从师。 D.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1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作师说以贻之 C.故为之文以志。 D.耳得之而为声。

语文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

语文必修模块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 分。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27 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年体)C.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新” 在用白话写作,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再别康桥》《雨巷》都是新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校的、 记载战国策士谋臣的言论与活动的书。全书33 篇,分12 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诸国之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为晋君赐.(恩惠)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礼物) B、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 C、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乱易整,不武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子犯请击之. C、使毕使于.前燕王拜送于.庭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今意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沛公居山.东.时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北收要.害.之地 5、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 、无济于事 6、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太子迟.之 B 、群臣怪.之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以乱易.整 7、选出语句形式不同的一项()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及文化 文学常识梳理与检测(含答案)

2019级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古文知识梳理与检测班别:姓名:学号: 一、翻译下面加点或划线的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焉用亡郑以陪.邻 3.君尝为.晋君赐.矣 4.朝济.而夕设版焉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因.人之力而敝之 7.失其.所与.,不知.; 8.共其乏困 9.秦伯说. 10.何厌.之有? 11.无能为也已.。 12.进兵北略.地 13.诚.能得樊将军首 14.秦王必说.见臣 15.秦王购.之金千斤 16.秦之遇.将军 17.仰天太息流涕. 18.顾.计不知所出耳 19.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0.既已,无可奈何 21.乃为.装遣荆轲 22.人不敢与忤.视。 23.而为.留待 24.顷之未发 25.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26.丹请.先遣秦武阳!27.既.祖.,取道。 28.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 泣。 29.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0.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31.比.诸侯之列 32.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33.以.次进 34.至陛.下 35. ...前为谢. 36.愿大王少.假借之 37.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39.而乃.以手共搏之 40.断其左股. 41.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42.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43.轲自知事不就. 44.左右既前,斩荆轲。 45.使子婴为.相 46.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7.沛公居山东时 48.素.善.留侯张良 4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0.具.告以事 51.臣为.韩王送沛公

52.亡.去.不义 5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4.距.关 5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56.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57.君安.与项伯有故.? 58.秦时与臣游. 59.今事有急,故幸 ..来告良 60.君为.我呼入 61.张良出,要.项伯。 6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63.秋毫不敢有所近 6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5.岂.敢反乎 6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8.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69.不如因善遇 ...之。 70.令将军与臣有郤. 7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72.张良西向侍. 73.范增数.目项王 74.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75.因.击沛公于坐 76.若属 ..皆且.为所虏。 77.请.以剑舞 78.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79.披.帷西向立 80.项王按.剑而跽 81.客何为 ..者 8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辞 84. ...项王未有以应. 85.樊哙从.良坐 86.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87.如今人方为 ..刀俎 88.乃.令张良留谢.。 89.会.其怒 90.相去.四十里 91.沛公则置.车骑 92.持剑盾步走 .. 93.道.芷阳间行. 9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95.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96.再拜献大王足下 97.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二、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翻译。 1.晋军函陵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邻之厚,君之薄也4.越国以鄙远 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与郑人盟 8.以乱易整,不武 9.共其乏困 10.阙秦以利晋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检测.doc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检测 一、选择题:(共 45 题,每题 2 分) 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王还柱而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同舟共济 B .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 D .无济于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5.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 .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6.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 7.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8.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9.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 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氾.南(fàn)逢.孙(féng)夜缒.而出(zhuì)若不阙.秦(quē) B.瞋.目(zhēn)忤.视(wǔ)皆为戮.没(lù)切齿拊.心(fǔ) C.鲰.生(zōu)彘.肩(zhì)目眦.尽裂(cì)按剑而跽.(jì) D.师箴.(zhēn)瞍.赋(sǒu)川壅.而溃(yōng)并行不悖.(bè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弥谤原隰衍沃斟酌流王于彘 B.玉缺交戟之士刀俎不胜杯杓 C.偏袒扼腕而进箕踞目眩良久 D.慷概晋军函陵濡缕唯君图之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 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 C.将军战河北 ..(黄河以北)沛公安在 ..(在哪里) D.其与能几何 ..(多少)甚于.防川(比)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遭遇C.秦时与臣游.交往D.晋军.函陵驻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判断词 B.既东封.郑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C.焉用亡郑以.陪邻?介词,表目的 D.越国以鄙.远边疆。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边疆”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义不同其他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B.子.亦有不利焉 C.子.犯请击之D.子.欲何如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未得 ..与项羽相见未能B.旦日 ..飨士卒明天早晨 C.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出出进进D.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合力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今者出,未辞.也 A.近者奉辞.伐罪 B.何辞.为 C.卮酒安足辞. D.动以朝廷为辞.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D.朝济而夕设版焉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失其所与,不知D.项伯杀人,臣活之 1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何厌之有 B.惟利是图 C.君之所知也 D.沛公安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也 D.财用于是 ..乎出 13.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大王来何操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C.范增数目.项王D.吾得兄.事之 15.下列加点的词语无古今意义差别的是() A.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B.郎中 ..执兵皆陈殿下 C.封闭宫室 ..D.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16.下列加点的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A.亡去.不义相去.四十里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与检测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与检测古典诗文 2014-09-30 0521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与检测 烛之武退秦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失其所与,不知( ) 3.无能为也已( ) 4.秦伯说(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 2.许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杂然相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3.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4.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2.越国以鄙远( ) 3.既东封郑( ) 4.与郑人盟( ) 5.既东封郑( )

6.越国以鄙远(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是寡人之过也。(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荆轲刺秦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 2.今日往而不反者( )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4.秦王还柱而走( ) 5.卒起不意( ) 6.侍医夏无且(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练习进步

《鸿门宴》课文练习 高一()班学生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飨士卒(xiǎng)美姬(jī)锐不可当(dǎng)范增说项羽(shuì)B.要项伯(yāo)卮酒(zhī)瞋目(chēn)欲王关中(wáng)C.参乘(chéng)戮力(lù)度我至军中(duó)杯杓(sháo)D.骊山(lí)刀俎(zǔ)切而啖之(dàn)何辞为(wéi)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C.今者有小人之言。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5.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沛公曰:“君为我呼入……”D.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6.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补出有误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于)(其)上。 B.急击勿失(之)!C.(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D.项王曰:“(君)(乃)壮士!——赐之卮酒。” 7.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A.客何为者?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张良是时从沛公。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拒绝)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音shù,屡次,多次)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应该是“坐下”)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舍弃,丢下)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军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军,驻扎)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军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辞)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老交情)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讲究)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按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